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條件 » 教師職業道德形成和發展的主要社會條件

教師職業道德形成和發展的主要社會條件

發布時間: 2021-03-08 03:35:12

① 教師職業道德形成和發展的主要條件是社會精神文化還是社會經濟基礎

教師職業道德形成和發展的主要條件是社會經濟基礎。
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經濟基礎保證了教師吃得飽穿得暖,才有餘力去提高教學質量和提升教學水平,以及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

②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

(一)「愛國守法」——教師職業的基本要求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並擁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中小學教師的愛國守法又具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教師要做到將愛國守法統一於整個教育活動中,除了自己模範地愛國守法外,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在這方面能夠分辨是非。
教師也要做到依法執教,首先必須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遵守社會秩序,恪守社會公德;其次,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和領會有關教育、教師和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把依法執教這一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與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聯系起來,完整地理解依法執教的全部內涵。
(二)「愛崗敬業」——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
教師愛崗敬業就是要把教書育人作為終身職業,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獻給學生和教育事業,做好本職工作,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時間抓牢。具體要求是:第一,教師要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志存高遠。第二,教師要甘為人梯,樂於奉獻。第三,教師對待工作要勤勤懇懇,高度負責。第四,教師不能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師德的靈魂
所謂關愛學生,簡而言之,就是關心愛護學生,這是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身為人師的基本素質之一。關愛學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關愛學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仁愛心,關愛學生有利於增強教師的感召力。在關愛學生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平等公正地愛學生;第二,關愛的同時要嚴慈相濟;第三,關愛的體現是為學生著想。關愛學生就要處處替學生著想,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這樣的關愛才算是落到了實處;第四,關愛的大忌是體罰心罰。
(四)「教書育人」——教師天職
教書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教書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書育人指的是學校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過程中,以教育內容為載體,強健學生的體質,傳授給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健康向上的人格。這就要求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五)「為人師表」——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
倡導「為人師表」就是要求教師言傳身教,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對教師工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堅守高尚情操,在各個方面率先垂範,做學生榜樣,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影響學生。
(六)「終身學習」——教師專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倡導「終身學習」就是要求教師做終身學習的表率。終身學習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所決定的。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離你那,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用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③ 教師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

首先,教師必須獻身教育,教書育人,誨人不倦。
師德要求每一個教師都要熱愛人民的教育事業,在本職崗位上忘我工作,要樹立終生為教育事業獻身的職業道德,怎樣才能做到熱愛人民教育事業呢?熱愛本職工作、熱愛學生、教書育人,要防止只熱愛個別尖子、只育個別高材生的傾向,要有育全體學生、對全體學生負責的思想,而教師能否真心實意地面向全體學生,一個關鍵的問題是怎樣對待後進生的問題。後進生能否成才?俗話說就是「歪脖子樹」有「歪脖子樹」的特長。歷史上,曾一度被視為「差等生」的「歪才」,最終卻成為傑出人物的不乏其人:達爾文、居里、拿破崙、拜侖、海涅、愛因斯坦等,這些偉人都曾被視為難成器的「差等生」。像海涅這樣一位德國大詩人,曾被老師斥為「對詩一竅不通的德國山溝里出來的野蠻人」;像拿破崙這樣一位赫赫有名的大軍事家,在巴黎軍事學校學習時成績只得過42名。這都說明了「差等生」以其特長往往可以成就大才。我們不能忽視對中下等生的培養和教育。當然重視高材生、培養尖子生是我們教育教學中心任務,而在培養優秀生、尖子生的同時,也應注重對中下等生的教育。也就是說,作為一名教師正確的態度應該是不拘一格育人才,要因材施教。對優秀學生要為他們創造條件,鼓勵其發揚創造精神,對「偏才」要揚其所長,避其所短;對「歪才」要象「病梅」那樣加以扶正,不斷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之成為「正才」。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對全體學生負責,對學生全面負責的精神。
對學生負責不僅要因材施教,而且要做到誨人不倦。誨人不倦,首先要深入切實地了解學生,要知人知心,俗話說:「種花需知百花異,育人要懂百人心。」當一名好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熟悉學生,不只是「識其人」,而且還要「知其心」。誨人不倦,還要耐心細致地教育學生,不能急於求成,簡單從事。「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風細雨,滋潤禾苗成長。教育學生也是這樣,需要潛移默化,堅持不懈。
其次,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正人先正己。每一位教師只有自己的言行成為學生的表率,才可能取得教育教學活動預期的滿意效果。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教育工作根據教書育人的宗旨對教師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集中體現。要做到「以身立教」,首先要胸懷寬廣,做出表率;其次要言行一致,表裡如一,「身教重於言教」。
以身作則固然重要,為人師表更不容忽視。一個人的儀表、風度往往反映出這個人的思想風貌、文化素質。比方說,女孩子喜歡美麗、漂亮,男孩子喜歡帥氣、瀟灑。他們這樣做,實際上是在向外人做廣告,在展銷自己,以求外人對自己的認可。教師更應注重自己的衣著、舉止、語言,體現出內在的知識修養,使學生感受到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工作態度、生活作風。總的說來,教師的儀表必須整潔、樸素大方;舉止必須端莊、得體。在舉止儀表方面,周總理曾有過這樣的格言:「臉必凈,發必理、必整,紐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做、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庄。」也就是說,舉止要端莊有氣質,儀表要整潔有風度。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應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舉止、儀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為人師表。

④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特點表現在哪些方面

教師職業道德及其基本特點

基本內容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
一、教師職業道德的概念
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在其職業生活中調節和處理與他人、與社會、與集體、與職
業工作關系所應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在這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觀念意識
和行為品質。
它包括如下基本旨意
1揭示了教師職業道德的獨特性說明了它是教師這一職業所特有的是與教師職業
密切聯系的專門性道德是教師在其現實職業生活中應遵守的和應具有的。
2、揭示示了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涵說明教師職業道德不只是在職業生活中所應遵
循的行為規范或行為准則還包括教師對這些規范或准則中內得而成的觀念意識和行為品
質。

二、教師職業道德與道德作為道德的一種教師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共道德有著割不
斷的聯系它們之間有共性也有個性。
一教師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共道德所共有的特徵
1相對獨立性
道德在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的。但是道德在隨社會發展而
發展的過程中與社會的發展的過程中與社會的發展不總是同步的具有相對獨立性。
在道德發展中某些道德並不是蒼桑變幻和世代更替而發生變化。道德發展與社會發
展並不是總是保持著同步性。主要表現為或滯後於社會發展或超前於社會發展。
2階級性
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公共道德和教師職業道德總是反映和體現著階級的意志並按照
階級的意志來建築自身道德體系。
社會公共道德和教師職業道德的階級性主要表現為
a.不同階級都是從自己實際所處的經濟地位中形成本階級特有的道德原則和規范並
以此作為為評價人們的行為善惡的標准。
b.不同階級的道德總是各自反映著本階級的利益、願望和要求。
c.不同階級都是以自己的道德作為的工具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
3、歷史繼承性
任何新道德都不是憑空產生而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適應一定經濟基礎和社會關系
的需要適應一定階級的需要並對以往的道德規范、觀點等進行加工改造保留那些符
合新的社會關系和利益的東西拋棄那些不相符合的東西而形成發展而來的。
4、道德現象的共含性
作為道德現象社會公共道德和教師職業都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道德規范現象。它是指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知道和衡量人們行為善惡的標准是社會
或行業團體對人所提出的外在要求
2道德意識現象。它是基於一定的社會條件在道德活動中形成的並影響道德活動的
各種具有善惡價值的認識及在這基礎上產生的思想觀念、信念、信仰等。
3道德活動現象。它是指人或團體在社會生活中在一定善惡觀念和行為規范的支配

⑤ 教師職業道德

一定的道德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為教師職業道德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同時也給師德建設提出了許多新的歷史課題。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主要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全面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當前要以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為重點」。因此,加強師德建設,對規范師德行為,提高師德水平和端正教育行業風氣,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必須充分認識新時期師德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教師隊伍也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師德建設面臨如何與教師隊伍的高學歷、高素質、職業競爭日益激烈和結構變化不斷加快等發展趨勢相適應的新問題。2005年,教育部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一號文件確定下來,這反映了上至國家領導,下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重視,對教師的期望,也反映了廣大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要求。
(一)充分認識師德師風的重要性
所謂師德師風,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及其表現出來的思想和工作作風,包括對政治的關心和了解、對職業的熱愛和投入、對同事的團結和合作、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對學術的嚴謹和進取、以及對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個方面的綜合狀況,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職業精神、思想觀念等多方面內容。高尚的師德和良好的師風是教師這個特殊職業的內在要求。
教師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職業,教師的產品是人。 合格的教師不僅應具有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為高等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質,還要具有時代特點的先進的道德意識。作為培養未來人才的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知識結構和道德水準,在教學活動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是師風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
教育的品質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所學校的品位,那麼師德的水準就是一所學校重要的精神標桿。學校作為社會「精神文明的窗口」的意義也主要體現在這方面。師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永恆主題。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已為古今中外所共識,歷代教育家都有過精闢的論述。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唐代韓愈,還專門著有《師說》一文,指出教師三大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十七世紀捷克著名教育理論家誇美紐斯強調教師應是道德卓異的優秀人物,要無限熱愛學生;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這些論述體現了對教師職業道德作用的重視。
我國教育日新月異的迅速發展,對師德賦予了更多的與時俱進的內在要求。首先,師德建設是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熱愛學生,對事業忠誠,有執著向上的追求和高尚的人格。其次,師德建設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需要。學生時代正是世界觀、品質、性格形成階段,在他們的心目中,教師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的職業道德不僅是個人意義上的品德問題,而且賦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它關繫到千百萬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長,關繫到教育事業發展的未來。第三,師德建設是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需要。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要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個性;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促進教育教學管理的民主化。第四,師德建設也是推進教育均衡、協調、優質、高效發展,樹立良好教育形象的必然要求。努力提高教育質量,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我們的追求和目標。師德優良的隊伍才能培育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才能辦出更高更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只有讓人民滿意了,我們的教育才能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我們的教育形象才能贏得社會各界的公認。
因此,師德師風既是一個學校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又決定著學校的學風和校風,決定著一個學校的精神風貌和人文風格;師德師風既是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原動力之一,又是學校辦學質量和效益的競爭力所在。我們一定要站在「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來認識師德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認認真真地、實實在在地、持之以恆地抓好師德建設,履行好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天職。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既是勢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眾望所歸。我們一定要從學校發展的戰略高度,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正視和重視師德師風問題,增強搞好師德師風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把這項活動作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系統工程的重要環節,集中精力抓緊抓好,為學校的改革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創造嶄新的文化積淀。
(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必要性
我校師德建設及教師思想的現狀,從總的情況來看是比較好的,廣大教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長年累月默默無聞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教書育人,無私奉獻。他們的風范贏得了廣大學生、家長乃至社會的廣泛贊譽。
然而,在看到主流的同時,我們也要對我校師德師風建設中不盡人意的狀況和現象給予高度的重視,有的還必須予以警惕,切不可掉以輕心。目前教師隊伍中存在少數人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質、人格特性存在缺陷,業務能力不強,治學不嚴謹等問題。有的放鬆和忽視理論學習,政治觀念不強,課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導致負面影響;有的育人意識淡泊,對學生缺少關愛,對學生的錯誤言論和不良行為不聞不問,把教書育人的天職置之腦後;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 「第二職業」上,對本職工作得過且過,敷衍了事。此外,缺乏責任心,備課不認真,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呆板也並非個別現象;把個人的利益看得過重,動輒鬧個人情緒,大局意識和奉獻精神較差的也有;還有個別教師有收受學生物品、違反紀律、放棄原則的現象,甚至不顧場合,不顧身份,經常說一些庸俗低級的「黃話」等等。存在教師重教書輕育人的現象;存在教學內容與現代教學理念脫節,不合乎知識更新要求的現象;存在少數教師授課效果不好的現象等等。這些問題和現象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教師隊伍的形象和聲譽,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提高,也影響了校風學風的整體改善,極不利於學生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如果看不到我校師德師風建設的主流和成績,肯定是錯誤的,我們就會失去信心;但是,如果看不到我校師德師風存在的問題,對其危害沒有足夠的認識,肯定是危險的,最終將使學校發展和廣大教職工的切身利益受到嚴重傷害。對此,我們決不能等閑視之。
近年來,學校相繼制訂出台了一系列有關師德建設的規章制度,有步驟、有主題、有序列地開展了師德建設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師德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隨著內外部因素的變化,師德建設的難度也在不斷加大。新時期加強師德建設,既要不斷喚起和激發教師內心的道德自律,也要著力構建有利於師德持續發展的機制,把時代對師德的要求轉化為教師內在的、長久的自覺行為;既要有明確的建設目標與任務、內容和要求,也要有一套完善的師德建設運行機制和評估、檢測體系,切實落實師德建設的責任制、追究制和自上而下完整的管理體制。為此,我們必須與時俱進,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增強危機意識,牢記自身肩負的職責與使命,充分考慮師德建設的長效性、連貫性和嚴肅性,建立健全切合我校實際的師德建設規范,把師德建設引向深入。
加強師德建設是改進教風帶動學風的迫切需要。教師的教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教師中存在的對教學不負責任,應付了事;對學生莫不關心,教書不育人;自我要求不嚴,不能為人師表等等,必然損害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為人師表的形象。現實迫切要求我們在推動素質教育中,把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放在首位。以師德建設為突破口,帶動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以師德促進教師教書育人責任感的增強,以良好的教風,促進學生良好的學風的形成,從而激發為奉獻祖國、服務人民而發憤學習。
二、師德建設的思想觀念基礎
師德認知是師德建設的理性基礎,沒有對師德的概念、觀念、原理、原則、規范及其價值的認知和討論,人們就無法有效開展師德教育、師德修養、師德評價等一系列師德活動。
問題是,在師德認知教育中,教師所接受教育的內容和體系尚值得探討,或者簡略地說,我們是直接要求教師遵循師德規范,還是注重於改變他們的道德價值觀念。因為它將影響教師的職業理想和信念、教育內容和及其方法的確立,最終要影響教師對師德規范的遵循。長期以來,我們習慣於通過樹立和宣傳師德的榜樣,或是通過強化師德規范學習來進行師德認知教育。我們把這種僅僅使受教育者知道應該如何做而不該如何做的教育稱之為規范認知教育。應該說,在規范認知教育方面,我們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對於普及師德知識和提高師德水平曾經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社會條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社會經濟生活的多元化造成了人們在生活方式選擇上的多樣性,以及人們在如何生活問題上更加註重生活的效果和服從自己的理性。可以說,當前我國社會已從規范認知走進了價值認知的時代。譬如,人們接受某種事物和如何作為主要取決於自己對該事物或該行業價值的認同程度。同樣一種教學情境,不同的教師會做出兩種以上的選擇:有的符合師德規范,而有的不符合或是違反師德規范。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他們不知道師德的具體規范,而是因為他們抱有不同的價值觀念。所以,再以規范認知教育模式來教育教師只是強調了事物的表象,因而逐步顯露了其局限性。因此,師德價值及其方法的認知教育是一種更能提升人的自主能力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所以,我們必須改善和深化原有的規范或榜樣的認知教育模式,變師德規范認知教育為師德價值認知教育,即深入到教育本質和教師的人生觀、價值觀及方法論來加以探討,以引導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實踐中能夠自覺地選擇和肯定一種正確的價值和方法。
所以,為了使師德規范真正深入廣大教師的內心世界,成為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行動指南,我們還必須在理論上揭示它們對於教育主體的所有價值,注重於塑造教師正確而全面的道德價值觀念。例如,我們不僅要揭示師愛對於社會和學生的巨大價值,而且還要說明它們對於教師生活本身所具的意義。「課堂教學對他們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出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自己生活價值體現和自身發展的組成」。就教育技術來講,應該說,價值認知教育比規范認知教育要更為復雜和困難,而且還會因不同的教師其方式和方法而不同。盡管如此,對教師進行師德價值認知教育,必須注意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其關鍵是善於啟動教師的主體意識:一是需要藉助於教育、人文、社會科學理論的多方面指導.以加強教師自身的理論修養;二是需要教師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在正確的思想理論指導下,反復進行道德的認知、體驗和覺悟,逐步形成較為正確而穩定的教育人生觀和方法論。實踐表明,師德價值認知教育是更為積極的教育活動,最終將會演變為師德的新觀念和新方法,成為師德的基本能力之一。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深入價值和方法領域的師德認知能力,是由教師職業的專業特性所決定的。與普通公民道德不同.這種認知能力有著作為一名教師所必須的教育理論、學科水平、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等基礎。無疑,這種道德認知能力是每一位稱之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能夠勝任本職工作的前提。
三、教師在教育活動中應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第一,尊重學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權利
教師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對不同相貌、不同性別、不同族、不同出生、不同智力、不同個性、不同關系的學生要一視同仁,不偏心、不偏愛、不偏袒、不歧視身心有缺陷的學生或後進學生;要尊重學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權利,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語言諷刺、挖苦、嘲笑和打擊學生,尤其是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教師與學生要建立起一種平等民主與合作的關系,要經常與學生和學生集體平等交換意見,採納他們合理的意見、建議和要求。
第二,公正合理地對學生進行教育
教師教育學生,必須是愛與嚴相結合。愛與嚴相輔相成,都是教育的條件、手段和動力。公正原則要求:愛,不是出於個人的狹隘感情或「自然好惡」,而是出於教師對祖國和民族未來的熱愛、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出於一種高尚的道德感,責任感;嚴,也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嚴中有愛,嚴中有理,嚴中有方、嚴中有度。教育不是知識的發售、更不是單純的灌輸,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潛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規律,選擇公正合理態度、方法教育學生。
第三,公正合理地評價學生
如何對學生的知識、能力、品質和長進程度給予恰當評價,歷來是一個極為復雜的問題。根據教育勞動的特點,教育公正不僅僅限於在「分數」面前「一律平等」的「外表公正」,而是更注重以追求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和創新能力為根本目標的「實質公正」。恰當地處理好「外表公正」與「實質公正」的相互關系,是一個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和實踐的重要課題。教師堅持做到在試卷,規則和分數面前人人平等,不抱成見,不循私情,規范准確。
第四,對學生「賞罰」要公平合理
「信賞必罰」,原本是政治家們的用人之術。如今「賞罰」的運用已成為教師教育、激勵和規范學生行為的經常性措施。教師對學生的「賞罰」,必須以教育為前提,必須在實施中做到「賞罰」有據、「賞罰」有度、「賞罰」公平。
第五,公平公正地處理涉及學生的各類矛盾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或與同學、或與學校、教師、職工、或與社會各方面偶爾產生矛盾、甚至發生沖突是再所難免的。公正原則要求教師在處理涉及學生的矛盾的時候,必須主持公道。必須調查研究,分析原因、尋求相稱的解決辦法,妥善處理。要做到「公平如秤」,不偏袒一方,責難一方。尤其是牽涉到學校或教師的矛盾,對處於「弱勢」地位的學生,更應在態度、方法與結論上充分體現平等、合理與公正的要求,讓學生心悅誠服。以勢壓人,得理不饒人,或者打擊報復等,與公正要求是根本背道而馳的。
四、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推進我校師德師風建設
師德師風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急於求成,需要進行大量的深入細致的工作。在以後的工作過程中,我們將抓好幾個重要環節。
一是要抓好領導班子帶動。重視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班子的先鋒模範作用,堅持把先進性要求與廣泛性要求結合起來,大力倡導領導幹部和共產黨員帶頭實踐,不斷追求更高層次的道德目標。我們的黨員幹部,要爭做師德師風建設的帶頭人,以自己的行動帶動廣大教師,以黨風帶教風,以黨性鑄師魂。在此基礎上,區分層次,著眼多數,鼓勵先進,循序漸進,推動師德師風建設的深入開展。
二是要抓好典型示範。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要注意歸納、挖掘、提煉師德師風建設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大力宣傳師德師風先進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風、好經驗、好方法,使他們貼近教師、感染教師、鼓勵老師、引導教師,努力營造尊重先進、學習先進、追趕先進、爭當先進的校園氛圍,進而帶動校風學風的全面建設。
三是要抓好機制建設。在師德師風建設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須與管理相結合,有一套有效的機製作保證。要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對教書育人成績突出者,要予以表彰和獎勵,在教師職務評聘晉升等方面加以體現。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機制,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各單位和部門精神文明建設及教育教學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落實到師資管理的政策導向中去。要建立和完善監控機制,制定規范的教學管理制度,對違反師德的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批評和相應的處罰,對情節嚴重並造成惡劣影響的要堅決實行「一票否決制」。
四是要抓好條件保障。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在師德師風問題上,我們也要實事求是地分析主觀和客觀、小環境和大環境等諸多因素,把師德師風中的不良現象作為一種結果,更多地查找引起的客觀物質原因,更多地站在教師的角度,關心教師的切身利益,努力改善學習、生活和工作條件,盡力做好培訓、進修、留學和攻讀學位等方面的規劃和安排。總之,要最大限度地創造條件,使我們的老師有用武之地,少後顧之憂。
五、加強師德建設將開展的活動
1.開展爭做「五型」教師活動
我們開展爭做「園丁型」「探索型」「奉獻型」「進取型」和「敬業型」活動,全校教師積極參與。為了提高此項活動的效率,我們要在每學期的期末召開一次「五型教師」總結表彰會,起到了比賽有目標、學有榜樣、以點帶面、推動全局的作用。
2.積極開展「教師榮辱觀」教育活動
我校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小組結合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特點和我校具體情況,提出了新時期教師榮辱觀:以熱心從教為榮,以混跡講台為恥;以求真務實為榮,以弄虛作假為恥;以身正學高為榮,以虛偽無知為恥;以改革創新為榮,以故步自封為恥;以認真負責為榮,以敷衍塞責為恥;以有效學習為榮,以低質低效為恥;以樹好形象為榮,以無視形象為恥;以尊重信任為榮,以體罰猜疑為恥;以尊章守規為榮,以製造「三亂」為恥;以桃李天下為榮,以平庸無為為恥;以積極上進為榮,以不思進取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我們要求教師把這「十二榮、十二恥」熟記在心,自覺對照自己言行規范自己的行為,使教師明確了方向和目標。
3.開展師德承諾活動
在師德師風建設中,我們每學期都要開展面向學生、學生家長、社會各界的師德承諾活動。承諾內容包括目前教育的一些熱點、敏感問題。在承諾書中每位教師簽字,向所有學生家長發放,接受監督。
4.開展「文明辦公室」的評比活動
文明辦公室的評比條件是:辦公室內空氣清新、地面整潔;不在辦公室內吸煙;桌椅、辦公用品擺放整齊有序;下班前辦公桌上無任何物品擺放,離開辦公室時,辦公椅整齊放到辦公桌空內;工作時間不允許進行娛樂性上網;在辦公室內不許聊與工作無關的事;臟水、垃圾必須及時倒出。根據以上評比條件,每學期末要評出文明辦公室。
5、完善日常量化考核監督機制
(1)建立社會、家長、學生三位一體的監督體系,並且向社會公布監督電話,設立「家長聯系卡」「家長接待日」。期末召開一次學生座談會,每學期分期中和期末兩次向學生和家長發放「問卷調查表」,及時了解學生和家長對每位教師的評價。
(2)建立師德檔案。將《師德師風建設日常量化考核評估》結果歸入教師個人檔案,為其晉級、評優、聘用、專業能力等級評價等工作提依據。

老師們,國運興衰,系於教育;學校興衰,系於教師;教師素質,重在師德。師德師風建設的最終目的,在於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優秀人才;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我們的建校之基、立校之本、興校之源。師德師風建設是學校永恆的工作,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人范,要真正使全體教師的觀念得到更新,思想得到升華,面貌得到改觀,明師道,鑄師德,揚師風,帶動和促進學風、校風建設,全校教師特別是校行政班子,務必高度重視,嚴格按照要求,抓好落實工作。以一流的工作成績,為我校建設和發展作出貢獻,為學校的長遠發展添磚加瓦,爭光添彩。

⑥ 什麼是教師職業道德形成和發展的根本基礎,是實現教師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將教師職業道德要求轉化為自己的信念並付諸行動的活動,簡單說,是一種自我鍛煉、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的過程。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意義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在教師職業道德實踐活動中顯得尤為重要,它有利於教師做好教育工作,造就新一代人才;有利於教師道德品質的完善;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風尚。
(一)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有利於做好教育工作
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是教育變革的實踐者、推動者,是提高全民教育質量的保證。教師的良好品德修養對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榜樣作用,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有利於做好教育工作。
(二)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有利於教師道德品質的完善
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在教師自身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發展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它能使教師按照教師道德的要求,通過積極的自我鍛煉、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教育,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認識和選擇能力,克服一切非道德意識的影響,從而形成適合我國社會發展的道德品質,為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三)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風尚
正在接受教師教育的學生不久的將來會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同時他們也將決定著未來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以及社會風尚的狀況。因此,教師道德品質對學生的影響直接關系著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和道德風尚。

⑦ 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有哪些新的要求

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等。

依法執教,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在教育教學中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愛崗敬業,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

(7)教師職業道德形成和發展的主要社會條件擴展閱讀:

教師職業道德作用:

1、它一方面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內部的關系,即運用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職業內部人員的行為,促進職業內部人員的團結與合作。如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要團結、互助、愛崗、敬業、齊心協力地為發展本行業、本職業服務。

2、職業道德的內容與職業實踐活動緊密相連,反映著特定職業活動對從業人員行為的道德要求。每一種職業道德都只能規範本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在特定的職業范圍內發揮作用。

3、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會被作為經驗和傳統繼承下來。即使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同樣一種職業因服務對象、服務手段、職業利益、職業責任和義務相對穩定,職業行為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內容將被繼承和發揚,從而形成了被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普遍認同的職業道德規范。

⑧ 教師職業道德的形成要經歷

職業道德,就是同人們的職業活動緊密聯系的符合職業特點所要求的 道德准則、道德情操與 道德品質的總和,它既是對本職人員在職業活動中的行為標准和要求,同時又是職業對社會所負的道德責任與義務

⑨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是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是:

1、樹立遠大的職業道德思想;

2、掌握正確的職業道德知識;

3、陶冶真誠的職業道德情感(職業正義感、職業責任感、職業義務感、職業良心感、職業榮譽感、職業幸福感);

4、磨練堅強的職業道德意志;

5、確定堅定的職業道德信念;

6、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行為習慣。

教師職業道德是從事教學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在教學實踐中所應遵循的道德規范,知識分子職業道德之一。教師職業道德的產生和發展,是同人們教育活動的發展直接相聯系的,它對形成教師的職業心理和職業理想,形成教師特有的道德習慣和道德傳統,起重要作用。在階級社會里,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有階級性的,它是一定階級的利益和意志的體現,是為統治階級鞏固自己的統治服務的。

教師職業道德,又稱"教師道德"或"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中所遵循的行為准則和必備的道德品質。它是社會職業道德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教師行業特殊的道德要求。它從道義上規定了教師在教育勞動過程中以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態度和作風去待人接物,處理問題,做好工作,為社會盡職盡責。

教師職業道德是教師行業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調整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學校領導,教師與學生家長以及教師與社會其他方面關系的行為准則,是一般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中的特殊體現。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