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條件 » 成功的教育需要甚麼社會條件

成功的教育需要甚麼社會條件

發布時間: 2021-03-04 11:53:37

⑴ 要當一名成功的老師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和素質

一 要當一名成功的老師要具備的能力和素質包括:
1.具備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所必須的基本素質和能力。非師范教育類專業[1]畢業的人員需參加教育學、心理學補修、測試和教育教學能力測評,成績合格。

2.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准》二級乙等以上標准,並取得相應等次《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證書》。
3.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無傳染性疾病,無精神病史,適應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經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在縣級以上醫院體檢合格。
二 教師(The teacher)既是一種社會角色,也是角色的承擔者,泛指傳授知識、經驗的人,狹義上指指受過專門教育和訓練,並在教育(學校)中擔任教育、教學工作的人。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⑵ 成立教育機構需要什麼條件

到教育行政部門注冊? 一、民辦教育培訓機構設置基本條件? 1.舉辦者(法人)及管理人員應具有政治權利和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無違法犯罪記錄;學校負責人和業務主管具有2年以上教育工作經歷,具有中級以上職稱或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國辦學校在職在編人員不得舉辦任何形式的民辦教育培訓機構。
? 2.要有與辦學規模和辦學層次相適應的專職和兼職教師,教師總數不少於6人,其中專職教師不少於2人。
所聘教師具備國家規定的任教資格和學歷要求,其中開展高中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師應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和高中教師資格證。
? 3.要有與辦學規模相適應的穩定、集中、安全標准和周邊環境符合辦學要求的校舍。
教學及辦公用房建築面積不少於200平方米。
租賃校舍辦學的,租期不少於3年。
? 4.注冊資金不少於10萬元人民幣,須經會計師事務所驗資評估。
? 二、申辦民辦教育培訓機構須提交的材料? 1.申請籌設民辦教育培訓機構? (1)申辦報告。
包括:舉辦者、培養目標、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形式、辦學條件、內部管理體制、經費籌措與管理使用等。
? (2)舉辦者資格證明材料。
? (3)資金來源、資金數額及有效證明文件,並載明產權。
? 籌設培訓機構在籌設期間不準招生。
? 2.申請正式設立民辦教育培訓機構? (1)民辦教育培訓機構審批登記表。
(到教育行政部門可領取)? (2)籌設情況報告。
寫明籌建基本情況,投資數額及目前達到的基本辦學條件。
? (3)民辦教育培訓機構章程。
? 章程事項:①學校的名稱、地址;? ②辦學宗旨、規模、層次、形式等;? ③學校資產的數額、來源、性質等;? ④理事會、董事會或者其他形式決策機構的產生方法、人員構成、任期、議事規則等;? ⑤學校的法定代表人;? ⑥出資人是否要求取得合理回報;? ⑦學校自行終止的事由;? ⑧章程修改程序。
? (4)擬任負責人的身份證、學歷證書、職稱證書的原件和復印件,個人簡歷,有2年以上教育工作經驗的證明? (5)擬聘教師的身份證、學歷證書、教師資格證書的原件和復印件。
聘任教師和職員應有聘任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 (6)擬聘財會人員的資格證書原件和復印件。
? (7)土地使用權、校舍產權及學校資產的有效證明文件。
? (8)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驗資報告。
? (9)辦學場地證明。
? (10)教學儀器、設備清單。
舉辦者自有的並作為辦學投入的,應辦理好產權變更手續。
? 具備辦學條件的可不經籌設,直接申請正式成立民辦教育培訓機構。
? 具體流程? 1、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籌辦的報告(見上)。
? 2、審批機關驗證。
? 3、申請正式設立的報告(見上)。
? 4、工作人員進行核查。
? 5、審批完畢,書面形式做出批准或不批準的批復,批准設立的,頒發辦學許可證。
? 遞交申請籌辦的辦結時限為30日,申請正式的辦結時限為20個工作日,具體看教育部門的辦事效率,如果你打好關系,很快就能拿到。
? 營業稅:按營業收入5%繳納;? 城建稅:按繳納的營業稅7%繳納;? 教育費附加稅:按繳納的營業稅3%繳納;? 地方教育費附加稅:按繳納的營業稅2繳納%;? 印花稅:購銷合同按購銷金額的萬分之三貼花;帳本按5元/本繳納(每年啟用時);年度按「實收資本」與「資本公積」之和的萬分之五繳納(第一年按全額繳納,以後按年度增加部分繳納);? 城鎮土地使用稅:按實際佔用的土地面積繳納(各地規定不一,XX元/平方米);? 房產稅:按自有房產原值的70%*1.2%繳納;? 企業所得稅:按應納稅所得額(調整以後的利潤)繳納(稅收3萬元以內18%,3萬元至10萬元27%,10萬元以上33%);? 發放工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⑶ 學前社會教育的產生需要由哪些條件

學前社會教育的產生需要的條件是社會的大力支持和大家的普遍關注。

⑷ 什麼樣的教育才能滿足社會需求

現在人們對教育有很多不滿和批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從社會輿論來看,幾乎每一篇批評教育的文章都會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上受到不同程度的關注,很容易引起轉發和共鳴;另一方面,人們「用腳投票」,有條件的紛紛把孩子往國外送,沒有條件的創造條件也要送,而且送出去讀書的孩子年齡越來越小。這一輪始於2008年前後的「少年留學潮」正在裹挾著社會的多個群體,甚至波及了教育界內部。這是一件令人憂慮的事:如果飯館里的廚師自己都不吃飯館里的菜,其他人還能吃嗎?
之所以有不滿和批評,源於人們的教育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這里,我把人們的教育需求假定為家長關於孩子的教育需求——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對教育的選擇更多受到家長意志的左右。家長的需求代表了孩子的求。
就孩子的教育而言,家長有什麼需求呢?無論家長處於何種社會階層,可以肯定的是,首先,普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盡可能活得長。活得長意味著身體必須健康;其次,普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平安幸福。平安幸福意味著生活沒有災禍,即使遇到了困難孩子自己也能夠克服。畢竟父母總有走的那一天,孩子終將要獨立面對生活的艱難,這就需要心理要健康、樂觀、堅強;最後,普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個好人,做正確的事情。沒有人會去教自己的孩子去當壞人,做壞事。在歷史上,即使是土匪和黑社會頭子,也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去接受最好的教育,過正常人的生活。這三個需求是基本需求,其他所有需求都由基本需求衍生而來,可以稱之為「派生需求」。比如,「出人頭地」就是一種派生需求。處於社會和經濟地位較低的階層,通常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但出人頭地是為了什麼呢?還是為了滿足述三條基本需求。對於那些接受過高等教育,社會和經濟地位已經提升的一代父母來說,「出人頭地」就不再是他(她)們的教育需求目標,孩子上不上北大清華其實沒什麼關系——畢竟能夠進入北大、清華的只能是極少數人——但做父母的總是希望孩子能夠身心健康,接受良好的教育,未來的生活平安幸福。
滿足這三條看起來簡單的需求並不容易。坦率地說,如果以此為標准衡量當下的教育,任何一條我們都沒有做到。從身體上說,現在的孩子成天被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培訓班所包圍,幾乎沒有時間鍛煉身體,更沒有養成戶外運動的習慣。學校里的體育課,也因為種種原因,其強度和對體能的挑戰性大為降低。上世紀80年代曾備受關注的「豆芽菜」現象,現在幾乎隨處可見,學生帶眼鏡的年齡不斷提前,比例不斷上升,身體素質不斷下降;從心理上說,現在的孩子抗壓能力極其脆弱,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一丁點兒的挫折和失敗,稍不如意就採取極端行動,缺乏和他人有效溝通的技巧和能力;從價值觀上說,在以高考(精品課)績為唯一錄取依據的強大「指揮棒」效應下,學校在不停地給學生灌輸知識和訓練考試技巧,價值觀教育被事實上邊緣化,甚至走向了反面——提供了扭曲和錯誤的價值觀。走進教室,滿眼皆是殺氣騰騰的標語——「提高一分,幹掉千人」、「扛得住給我扛,扛不住給我死扛」,「考過高富帥,戰勝官二代」,等等,令人觸目驚心。我們把孩子送進學校,是讓他(她)接受好的教育的,不是讓他(她)掌握了一大堆考試技巧,不擇手段地陞官發財,然後在不如意的時候「幹掉」那些擋自己道的人。
更為嚴重的是,這種高競爭性的選拔機制深深侵蝕了教育的肌體。它人為地把學生群體割裂成了兩大類:一類是考試成績好的10%的學生;另一類是考試成績不好的90%的學生。判定是否考試成績好的標準是學生高中畢業後能夠進入大學的層次。為什麼是1:9的比例?因為全國每年約有1000萬高中畢業生,其中,約有19萬考生能夠進入985高校,54萬考生能夠進入211高校,兩者相加約為73萬,恰好是高中畢業生總額10%。這10%的學生在四年之後的就業市場的競爭中獲得了進一步的優勢,導致不同層次的大學畢業生在勞動力市場上的工資差異極大,進而迫使社會、家庭和學校將注意力進一步集中在10%的學生身上。正如有些學者所尖銳指出的,90%的學生成為事實上的「陪讀」。
從社會學角度說,「陪讀」現象可能會產生兩個嚴重的社會後果:一是90%的學生成了「沉默的大多數」。他(她)們可能會和10%的少數學生形成對立、矛盾甚至是沖突。因為他(她)們認為自己的處境之所以不利是因為有10%的少數人的存在。在以後的生活中,隨著兩大群體的學歷層次逐漸拉大,二者之間的鴻溝會越來越深,有可能會導致社會階層的割裂乃至斷裂。二是90%的多數學生產生了「與我無關」的心態。由於長期以來在考試成績的競爭中處於劣勢,沒有發現自己在除考試之外的領域中的優勢,90%的學生逐漸積累起焦慮、沮喪、失望、不自信和不信任等情緒,認為無論怎樣都不可能改變自己的不利處境,他(她)們得並不開心,進而對任何教育改革措施懷有疑慮甚至排斥,認為「與我無關」。近年來我走訪了一些所謂教育質量不高——主要是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數量不多——的中學,注意到這種「與我無關」的情緒正在師生中蔓延。如果不能採取有效措施加以疏導,這種群體性的放棄心態對社會發展而言將產生深遠的不利影響。
許多人把教育領域出現的問題歸咎於社會,認為是整個社會大環境出了問題,教育作為社會的組成部分,怎麼能獨善其身呢?我認為,這是在逃避責任。誠然,在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中,由於舊體制尚未完全打破,新體制尚未完全成型,社會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種種迷茫甚至是混亂,但我們不能認為理所當然就無所作為。恰恰相反的事實是,越是在人心飄浮不定的情況下,教育越顯示出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歷史上,18世紀的英國、19世紀初期的美國也曾出現過「拜金主義」盛行下的社會混亂,但端賴於學校體系和富於獻身精神的教育人士的努力,不斷培養「品性高尚、體魄強健」的「自然貴族」,逐步建立善社會誠信體系,成功地扭轉了社會環境的惡化,正如扭轉了自然環境的惡化一樣;2000多年前的中國春秋時期,也曾出現「禮崩樂壞」的社會混亂,但端賴於孔子等一代又一代教育家的不懈努力,最終使中華文脈綿延不絕。反之,盛極一時的古羅馬帝國由於教育界的集體放棄,無力抵禦腐朽荒淫奢侈的社會侵蝕,最終崩塌覆亡,教訓不可謂不深刻。教育是社會的良心。只要這個良心不壞,社會就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今天,越來越多的中國父母把孩子送到美國,希望他(她)們接受良好的教育。殊不知,美國教育的精髓恰恰來自於中國古代教育的智慧——只不過,這些智慧我們現在自己丟棄了而已。比如,許多人贊賞美國教育體制下的孩子能夠最大限度地發展自己的天性。其實,這不就是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嗎——任何人都有其閃光之處,都應當接受教育。又比如,許多人津津樂道美國教育的「啟發式」,批評中國教育的「灌輸式」,其實,孔子從來不曾給學生灌輸所謂的「知識」,所以顏淵喟然而嘆「夫子循循然善誘人!」還如,許多人認為美國學校自由度大而中國學校辦學自主權少,其實,老子早就說過,「治大國若烹小鮮」,不要像煎小魚一樣翻來翻去,「無為而治」的效果最好。
也許我們正在丟失中國古代教育中最寶貴的精髓——價值觀教育。對於古代中國人而言,識文斷字的目的從來就不是為了獲取知識,而是為了「明明德」。在13歲以前,小孩子就把一生中必須閱讀的經典之作全部讀完了,在以後的生活中,他自會隨著閱歷的增加和人生體驗的豐富,不斷把那些當初刻進腦子里的文字轉化成現實生活的需要,「敬天畏人」,知道什麼事是正確的,什麼事是錯誤的,知道「日中則昃,月盈則食」,知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在古代士大夫那裡,學習琴棋書畫是為了陶冶情操,怡情養性,追求賣弄技巧是連青樓女子都不屑於做的「末技」,所以子夏說,「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但在當下的教育里,學生們掌握了大量的知識,能夠講一口流利的英語(精品課),卻丟棄了文字背後的精神和信仰;孩子們穿梭於一個又一個藝術技能訓練班,卻缺乏對美和藝術的基本鑒賞力。事實上,如果沒有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不懂得做人的道理,學了那麼多的知識和藝術技巧又有什麼用呢?
什麼是好的教育?我認為,能夠滿足家長關於孩子教育需求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能夠讓孩子養成戶外運動的習慣,擁有強健體魄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能夠讓孩子擁有一顆樂觀積極的心靈,勇敢面對生活中種種挫折和不如意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能夠讓孩子明辨是非,知道做人做事的底線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滿足這些簡單的需求並不難,只需要教師有一顆愛孩子的心,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就可以做到。最關鍵的是,考試招生制度改革要與之相配合並加以引導,使那些接受了良好教育而不是接受了大規模重復性訓練的學生能夠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做到了這些,我們在家門口就可以滿足對孩子的教育需求,為什麼還要把孩子漂洋過海送到異國他鄉去接受「人家的教育」呢?

⑸ 成功人士要具備什麼條件

德國哲學大師尼采說:領袖的魅力來自於隱藏。

要想成為一個成功人士,就必須版具有:

一,優良權的道德品質。誠實善良是一個成功人士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樂觀、自強不息、自信、熱愛生活、熱愛人生,不怨天尤人,永遠也不放棄希望。

二,樹立自己為之奮斗的目標。目標是我們人生的方向,有了目標我們才有前進的動力。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學習是成功的必要條件。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自己無知!

三,自信,穩重,冷靜,寬容。遇到困難從來從容淡定,不會隨便顯露你的情緒,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冷靜的頭腦才有助你想出最好的解決辦法。

四,勇於擔當。失敗後不從自身找原因這是成功不了的原因之一。做事要統籌全局,規劃未來,勇於承擔責任所造成的損失,敢做敢當才是大將風范。

總之,要成為一個成功人士,就必須比常人要加倍努力和付出,付出和得到是成正比的,宇宙十三法則的第一定律就是【因果定律】,有什麼前因就會產生什麼後果。

⑹ 成為一名教師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呢

一、需符合規定條件要求,比如:學歷、身體條件、普通話水平,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還有相應的專業技術要求等。

二、考取教師資格:考生須先參加筆試,筆試各科考試成績合格,再報名參加面試。筆試、面試均合格可取得教師資格考試合格證明,相關考試標准和考試大綱均由教育部統一制定。

三、年齡限制:為了防止教師編隊伍過快老齡化,教師編考試對報考人員的年齡有一定的要求。部分地區報考教師編的年齡要求是在30歲以下,還有一些省份是要求在35歲以下,甚至還有少部分是40歲以下。

(6)成功的教育需要甚麼社會條件擴展閱讀:

教師資格證申報要求

凡報名當年年底未達到國家法定退休年齡,具備《教師法》規定教師資格條件並願意從事教師工作的中國公民,均可申請並依法認定幼兒園、小學、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含實習指導)教師資格。

1.普通話水平應當達到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頒布的《普通話水平測試等級標准》二級乙等及以上標准。

2.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按省教育廳部署補修教育學、心理學課程,並由省教育廳統一組織考試合格。(申請者學歷為師范專業畢業人員免於教育學、心理學考試)

3.各級各類學校非師范專業畢業生申請教師資格應參加教師資格認定機構組織的說課(說課分為:面試、試講)。(申請學歷為師范專業畢業人員如能提供3個月或以上的教學證明,可免於面試、試講)

4.報名需要學歷證、身份證、照片。

具體的報名時間和地點可以通過當地教育局、或者教師資格證報考點了解。

⑺ 成功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1、決心 決心是最最重要的積極心態,是決心,而不是環境在決定我們的命運。
2、企圖心 企圖心,即對達成自己預期目標的成功意願。要想成功,僅僅希望是不夠的。
3、主動 被動就是將命運交給別人安排,是消極等待機遇降臨,一旦機遇不來,他就沒辦法。凡事都應主動,被動不會有任何收獲。
4、熱情 沒有人願意跟一個整天都提不起精神的人打交道,沒有哪一個領導願意去提升一個毫無熱情的下屬。
5、愛心 內心深處的愛是你一切行動力的源泉。
不願奉獻的人,缺乏愛心的人,就不太可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失去別人的支持,離失敗就不會太遠。
6、學習 信息社會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已經發展為學習力的競爭。信息更新周期已經縮短到不足五年,危機每天都會伴隨我們左右。
7、自信 什麼叫信心?信心就是眼睛尚未看見就相信,其最終的回報就是你真正看見了。
建立自信的基本方法有三:
一是不斷地取得成功;
二是不斷地想像成功;
三是將自己在一個領域取得成功的「卓越圈」運用神經語言的心理技術,移植到你需要信心的新領域中來。
8、自律 人人崇尚自由,然而,自由的代價是自律。
成功需要很強的自律能力。你是不是能忍受與家人暫時分開,去外地推銷產品?這一切,就是你必「強迫」自己付出的成功代價。
9、頑強 在我們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艱難、困苦、挫折與失敗。你不打敗它們,它們就會打敗你。
成功有三步曲:
第一,敏銳的目光;
第二,果敢的行動;
第三,持續的毅力。用你敏銳的目光去發現機遇,用你果敢的行動去抓住機遇;用你持續的毅力把機遇變成真正的成功。
持續的毅力就是你頑強的意志力。
10、堅持 假使成功只有一個秘訣的話,請問那會是什麼?那應該是堅持!

⑻ 現代社會成功需要那些條件

什麼叫成功?怎麼算成功?
~~~~~~~~~~~
成功其實是一種感覺,可以說是一種積極的感覺,
它是每個人達到自己理想之後一種自信的狀態和一種滿足的感覺!
總之,我們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是各不相同的!而到達成功的方法只有一個,
那就是先得學會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東西!
有的人認為有錢、有房、有車、有女人,就是成功。
有的人則認為成功是你做了一件你想做的事並且做好它。
還有人乾脆否認成功地存在,他認為這世界上沒有成功,只有無止境的追求。
~~~~~~~~~~~
字典中成功有兩種解釋:1、成就功業、政績或事業。2、獲得預期的結果,達到目的。
我們從人的角度來分析一下成功這個詞。 首先成功必定要和事件有聯系,沒有事件便沒有成功。
那麼事件是怎麼開始的呢?這就不得不考慮到成功的主體是誰?換句話說就是誰成功了?
我們現在假定成功的主體是你。主體是你,自然對成功的感受也是以你為主的了。
接下來我們就會想到與你有關的事件的開始、發展以及結束了。
事件是怎麼開始的呢?這事件是你做的,當然是因你而起的啰! 那麼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呢?
是無意中做的還是你有計劃早就想做的或者乾脆是你不想做的?無意中做的事會使你有成功的感覺嗎?
我是沒有,即使這件事做成功了,至少也不是那種可以延續很長時間的好感覺。
用中國人的一句俗語來形容這種無意中做成的事,那就是走了狗屎運的感覺,有驚喜但沒有長久的滿足感,不好意思擺上檯面炫耀。
如果你不想去做某一件事,由於某種原因使你不得不做,這事做好之後,
你會欣喜嗎?你會有滿足感嗎?你會覺得你是成功的嗎?我是不會,我想你也不會。
好了,就當作這件事是你想做的。撇開做這件事的過程不談,做一件事必定有做好和沒有做好兩種結果。
那麼沒做好自然就不算是成功了。但是做好了一件事,就算是成功嗎?
如果這件事是一件你認為微不足道的小事,你想做也只是因為你可能需要他,
但是它一點也不值得稱道,你會有成功的感覺嗎?你會興奮得大聲喊道我成功了嗎?
我想你不會。因此這件事,必定是你非常想做的事。你有強烈的慾望想要做成它。
當它做成後,你會有強烈的滿足感和興奮感。
~~~~~~~~~~~
好了,結合上面的論述我們來看看成功到底是什麼?
首先是成功的主體也就是你,接著是你非常想做的事,然後這件事你做成了,
接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你獲得了強烈的滿足感。 我們可以看到,成功實際上是一種感覺。是誰的感覺?
是成功的主體你的感覺。你感覺怎樣?你既高興又興奮,而且還特有滿足感,
你願意將你做的事向別人述說,讓他人也能感受到你的喜悅之情。
因此我要為成功作一個新的定義:成功是指人們做好了一件非常渴望做的事所獲得的滿足感與興奮感。
因此我們做事情,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你想做的事,並且通過你的努力做成了,
你高興了,那你就成功了。 不要把成功看得太遙遠,也不要把成功看得太容易,成功需要你的努力。
那些認為成功不存在的人,實際上是不斷界定新的目標的人,
他們也會從他們所做的事中獲得快樂,他們也成功過。 成功人士需具備的七種習慣:
習慣一:積極主動(BE PROACTIVE)
個人願景的原則
1.「積極主動」 (Be proactive)的定義
2. 解脫「社會眼中的我」(social mirror)的束縛
3. 制約積極主動的「決定論」:
4. 沖破制約、在逆境中成長的成功案例
5. 積極主動是人類的天性
6. 人生的三種重要價值
7. 化消極為積極
8. 「關注圈」(circle of concern)和「影響圈」(circle of influence)。
習慣二:目標明確(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自我領導的原則
1. 目標明確的含義
2. 兩次創造原則
3. 左腦和右腦
4. 領導(leadership)與管理(management)
5. 夢想和目標
6. 目標的設定和實現
7. 以原則為重心
8. 管理階梯 (Managerial escalator)
9. 總經理是怎樣「煉」成的
習慣三: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
自我管理的原則
1. 自我管理
2. 重點式的管理
3. 四代時間管理理論
4. 產出與產能平衡原則(P/PC balance)
5. 時間管理矩陣圖
6. 時間管理實用工具
習慣四:雙贏思維(THINK WIN/WIN)
人際領導的原則
1. 人際關系的模式
2. 人際合作的形式
3. 建立感情帳戶(Emotional bank account)
習慣五:知彼解己(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 UNDERSTOOD)
將心比心交流的原則
1. 有效溝通
2. 心理空氣
3. 溝通的種類
4. 溝通的步驟
5. 自傳式回應( Autobiographical response)的四種傾向
6. 如何和上級溝通
7. 如何進行部門間溝通
8. 如何和部屬溝通
習慣六:共同合作(SYNERGIZE)
創造性合作的原則
1. 共同合作的原則
2. 溝通的三層次
3. 共同合作
習慣七:自我更新(SHARPEN THE SAW)
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
1. 身體方面更新—適當運動助健康
2. 精神方面更新—盪滌心靈的塵埃
3. 心智方面更新—不停止自我教育
4. 社會情感方面更新—歷練待人處事之道
5. 終身學習
6. 善於幫助別人
7. 自我更新是個人成長至關重要的因素
8. 體會和個案

⑼ 教育,何謂教育,成功的教育應該以什麼為目標

教育”一詞來源於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語ecare,是西方“教育”一詞的來源,意思是“引出”。社會根據受教育程度選拔人才。人通過受教育實現社會地位的變遷。教育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與人類社會共始終。

英國作家薩克雷也說:“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命運。”

一個人是否具備良好的習慣,對其一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習慣,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也是習慣!

教育的終極目標——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習慣比優秀更重要!

⑽ 什麼樣的教育才是成功教育探討教育改革系列文章

問題出在哪裡?——教育偏離了人才培養方向。整個社會要求教育公平,但教育公平是什麼都沒搞清楚,就認為用試卷考試按學習成績就是公平,可以說為了達到這種公平,我們的教育戰線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新一套從考試到評分有著嚴密的程序,包括監考老師要站在什麼位置都規定得清清楚楚,一道試題要經過幾個老師的評分,然後算出平均分,可以說是精益求精。在教育的一線上,所有的教師上課必備教案,教案必須用手寫,電腦打字也不行,用舊的教案不行,每次上新的課程,都必須使用新寫的一編教案,作業要求全批全改,課後要寫教學反思,每位老師都要參加教研,要開公開課,公開課後要評課,這些教案、作業、公開課材料、反思材料、教研材料必備,隨時接受檢查,可以說是無維不至,老師在這些領導手裡,可以說被捏得出油,可忘記了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學生主體不起作用,主導能起作用嗎?教育的錯位管理,讓老師找不到北,本來老師是教育管理的執行者,他們依照教育的管理規章制度來對學生日常行為的管理,而教育主管部門是教育管理的決策者,由一個組織構成的領導機構,除了規定不能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以外,對學生的日常行為沒有做出任何規定,等於國家花高成本養一群不作為的教育管理機構,一個機構都不能完成教學管理的決策,要老師完成管理學生決策,還美其名教師的組織教學能力,誰有這種能力?這么一來,問題就來了,老師在按學生成績為標准評價的壓力下,教師為了成績採取各種各樣體罰與變相體罰學生,使學生用更多的時間學習他教的學科,目的就是證明自己的教學水平高,應當拿高工資,這就是人家心目中的優秀教師;那麼其他的有良心教師沒有他狠,學生趨利避害,對講良心的教師所教的學科,所用的時間就少,久而久之,自然成績下降;有的教師用出極端的行為,什麼針刺、吃大便等等無奇不有,在媒體的抄作下,教師都成的禽獸,整個社會對教師不滿,要求老師的素質推到了神的地步,於是老師就必須參加繼續教育,沒有完成繼續教育的老師就不能續騁,繼續教育能學到什麼呢?凡老師不能解決的實際問題他們就迴避,什麼都不能學到,除了修理全國老師外,沒有任何實際意義,這些官員還是認為教師的素質問題,於是又來了績效工資,恨不得把老師修理成神仙,搞得教育內部大亂,這下掌握有權的人償到手裡有錢決策的甜頭,掌握著分配金錢的權力,總想自己佔有更大的份額,一些老師也想從中多分到一點,這不「小學校長帶領老師嫖娼」就出現了,如果繼續這么走下去,教育腐敗現象將更加嚴重,懸崖勒馬,回頭是岸。 沒有技能的教育是沒有創新、失敗的教育。 娛信通男人網,男人愛上的網! 張召忠將軍很有意思,雖然他不是教育專家,但他從自身的學習成長體會全盤否定中國教育,我讀書的時候就意識到技能這一塊的重要性,當時很天真,認為高等教育一定會教技能這一塊,於是早早就買了一些工具,邊讀書、邊自學技能,後來才發現原來高等教育不是那麼回事,到了畢業的時候,同學除了成績外,沒有學到任何本事,所學的知識根本用不上,我有了技能,可以把所學知識通過技能釋放出來。反思我們的教育成績高就是人才嗎?如果沒有技能什麼也不是,現在大學生就業越來越困難,為什麼?就是他們手中沒有任何技能,所學知識無從發揮,有的人還很自信,認為自己是什麼名校畢業,天天抱怨社會,沒有給自己一個好的職位,這就笑話了,靠沒有文化的人去創造職位,你們大學生等著就業,這不是等於肯定讀書無用論嗎?有的人還長篇文章發表,版主還給置頂,網民還都認為是好文章,講來講去,就是教育公平,全國統一試卷,根本就不了解教育的真諦是培養人才,一個自然人通過教育成長為人才,而人才是能為這個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創造財富必須依靠人的雙手的技能,所以教育是使這個人能應用現代工具進行高效率的生產,並不是成績越高就是人才,人才從來不是通過考試能考出來的,人才從來就是自身的興趣,並在興趣的基礎上從事的勞動活動,不斷積累成長的,一個人你現在可以不是人才,但如果你有自學的能力,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技能,有與人合作的能力,將來一定是人才,有個清華教授問我如何培養人才,我就這么回答他,由此可見,教育並不急於學生學習多少課本知識,學過了沒用上你能記多久?如果你有自學能力,現代有網路,你隨時可以學,你學一輩子都行。技能的學習必須與知識並行,學生是否畢業,成績合格就行?當學生離開學校必須具備掌握一門生存的技能,所以教育目標必須是要豎立人人成才的教育觀,學生學習首先是為了生存而學習,其次才有資格談到偉大的理想,如果自己還要靠別人供養,你說算什麼東西。於是才有了教育必須因材施教之說,學生應當有選擇自己學習的內容,這是因為有興趣的學習是強迫學習效率的十倍,學習效率高總比學習效率低更有成就,學生首先是為了自己而學習,只能自己喜歡的、感興趣,才願意花功夫學習,才有學好的可能,中小學生處於感性階段,他們還沒有學會理性思考問題,他們有很多的求知慾望,有著自己的愛好與興趣,對他們進行強迫學生課本不感興趣的內容,對一大部分學生來說,特別是男生,其結果就是反抗到厭學最後棄學,現在學校里大多女生成績好,女生天生順從,正是這個原因。學校就把這樣的學生扔給了社會,他們沒有學會通過勞動的生存能力,人總是要生存的,於是通過非法手段在社會中獲得利益就來了,什麼欺行霸市,「雞鴨」成群,你說整個社會對你教育沒有意見?於是我們理解為什麼美國的教育總會出人才,我們的教育所謂的專家,還在沉醉於我們學生的基礎知識扎實,我們的中小學教育是世界最先進的,這些人作為我們的教育專家,是我們民族的悲哀,毛主席教導我們「教育要與實踐相結合」,現在大家應當明白,為什麼國外的課本很淺的道理,這是因為國外的教育用大量時間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就是培養學生雙手具有創造財富的本領,他們根本不用擔心社會就業問題,因為他們的雙手可以創造財富,他們可以創業,可以為別人提供就業,所以大學生提社會就業是很丟人的事,家裡父母拚死拚活給你提供學習機會,難道還要父母再提供你就業機會,你能說的出口,我是聽不下去,當然這不是學生的錯,是教育設計發生了嚴重錯誤。為什麼中國畢業生總喜歡擠進公務員行列?就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學到生存的技能,他們就是等著讓勞動人民供養,這樣的大學不辦也罷。為什麼大量的清華北大學生要出國?就是因為在這樣的大學裡面,他們不能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他們不能學到真本領,他們必須去美國,美國能提供他們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機會,他們只有去美國才能成才。 2、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每個公民都有通過教育各得所需,成為人才。國家提出終身教育這點很好,可惜沒有具體的操作實施辦法。如一日三餐,每個人菜盤上都有等量的魚、肉、菜,這樣公平嗎?表面上看公平,其實是非常浪費的、不公的。有的人喜歡吃青菜,有的人喜歡吃魚,有的人喜歡吃肉,只有各得所需才是真正的公平,這怎麼辦?沒關系,大家看看快餐廳,根據你口袋錢的基礎上,選擇你喜歡吃的菜,這樣大家都能吃好,這才是公平。教育也是一樣,每個人的愛好興趣、能力不同,他們都有慾望通過教育成為社會人才的一員,可惜我們的教育給出的學習內容是一樣的,考試內容是一樣,這些不是他們學習內在所需的,他們所需的學習,學校又不能提供,他們不能成才,他們的勞動很辛苦,收入很微薄,他們怎麼會對教育沒有意見?我們的教育實行統一考試,是最大的不公,必須承認每個人與人存在著差異,也正因為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差異,人才需要社會,取長補短,才能形成商品社會,才能通過商品的交流發展經濟,如果統一考試,培養出同樣能力的人,就象過去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模式,事實證明小農經濟模式是落後的發展模式,統一考試培養的正是這種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模式,即全才就是庸才,這種庸才不能滿足我們現有的商品經濟模式,造成大學生滿街走,生產企業靠重金騁請國外工程師的笑話, 中國沒有人才可用,我們的教育還在搞人人必須通過英語這一關,否則就不是人才,這也太霸道了,你說人才就是人才,你說不是就不是,學好英語是不是人才?當然是,但社會需要幾千幾萬種人才,僅僅會英語這種人才嗎?所以必須通過英語考試這種決策的人一定是蠢貸,只有蠢貸才會辦這種蠢事。再來看看我們教育文憑的含金量,小學畢業,標準是什麼?就是上完小學的課程,有的學生進入中學,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也能拿到小學畢業,這樣的畢業證書有何意義?初中畢業也是一樣,上完三年初中,有的就是在學校坐三年,有的獲得一定的成績,成績達不到,叫幾個好學生幫助補考,初中就畢業了,對了參軍、出國、進工廠要你的初中畢業證書,這種證書說明什麼?只能說明,讀完初中進入職場,在初中浪費了三年美好時光,這三年,本來可以通過學技能成才的人,變成了這個社會負擔,成為這個社會最底層的一族,成為這個社會最不安定的因素,他們想吶喊,可惜他們表達的能力都沒有,叫有苦說不出,比黃連還苦。高中畢業、大學畢業證書說明什麼?說明他們在這個人群中屬於會讀書的一族,當他們走出校門的時候,發現原來自己不是社會歡迎的人群,社會需要會創造財富,他們只會考試,於是憤憤不平,成為網路一代憤青,也有人說是糞青,不上大學吧!感覺低人一等,上完大學吧!什麼也不是,他們在學校除了念書,學知識,可是沒有技能,你學了再多也使不出來,你沒有勞動本事,企業為什麼要用高薪騁你?企業要你為他創造財富,你說你會考試,成績很好,企業要成績干什麼?於是他們只能拿到這個社會工資最低的一族,比農民工都不如,人家農民工手裡有各種各樣的技能,他們能為這個社會創造財富,你能嗎?他們能吃苦耐勞,你能嗎?為了幾年的學習,他們花掉家裡所有的積蓄,也可能負債累累,不好意思再伸手向家裡人要,這不,過年都不敢回家,只能欺騙家人說工作滿什麼滴,大學畢業了,又到了娶親嫁人的時候了,做鳥也要有個窩吧!人家女方要一個家,這要求不份吧!可是你只能維持自己最低的生活,難道女方和你結婚,去供養你的家人、孩子?電視劇「窩居」說過了大家的心理話,於是窩居一本很普通的電視劇讓觀眾落淚,道出了他們內心對社會的不滿。於是這個社會出現的「丁克族」,他們是這個社會有責任心的,他們年青有能力,就是沒有實力,怎麼辦?熬吧!或者通過出賣肉體換取更多的錢,實現早日有個自己「窩」的夢想,可是有的人不願意出賣自己的靈魂怎麼辦?那就熬吧!再熬。到了你熬到手中有錢了,發現已經超過的最佳婚配年齡,是這個社會的剩男、剩女,你說他們會對你教育沒意見?怎麼辦?成為憤青在網上吶喊,可惜他們在大學里,用大量的時間學洋人說話,沒有學到系統思想,不會思考,沒有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是說不出心中的痛苦,只能上網大罵教育什麼什麼,因為他們講不出來,所以人家聽不懂你在說什麼,只知道你會罵人,把你當成是無理取鬧。說來說去,歸根結底你上了大學,拿出畢業證書,你在社會不是人才,破口大罵,政府受不了怎麼辦?盡最大努力提供就業機會,打開公務員之門,吸納大量學生就業,成為世界最龐大的公務員隊伍,問題又來了,公務員是全世界成本最高的,國家軍隊總得首先供應吧!如果沒命了還發展什麼。國家哪來這么多經費供他們消費?人活著總要住房唄!買房子是人生的一項最花錢的大事,從中拿出一大筆錢,提供國家支出,這么一來,房價上去了,你辛辛苦苦賺一點錢,想有個窩,當你手中有點錢的時候,你又發現這個房子與你的錢距離越來越遠,你就大喊房子降價,怎麼降呢?降了用什麼養這么龐大的公務員隊伍,你說你到企業拿的工資太低了,如果國家拿不出錢,維持這么龐大的公務員隊伍,那不得下台,你只能忍忍,發展中解決。這么多公務員,只能低薪,但低薪又不能滿足他們的生活所需,怎麼辦?手中有權,不用白不用,腐敗來了,不腐敗難道不娶老婆嗎?你說不腐敗怎麼解決?可見教育這個源頭出了問題,其後果不堪設想,誰能解決教育問題? 本大師可以分析給你們聽,不過這個大是年齡的大,這種師是職業的師,是不是你們心中的大師,那得由你們評價。 所以,請你們不懂教育,不要再亂喊教育要公平了,如果再堅持什麼統一考試是公平,這個社會要走火入魔了。如何實現每位公民通過教育各得所需,成為人才?老祖宗教導我們要因材施教,這個辦法不新鮮,誰都知道,就是誰都做不到,統一考試多簡單,同一課本,同一考試,嚴格評分,不是很公平嗎?你說要因材施教,你拿出辦法,你說不出來,那就請你就閉嘴,你能想到的人家都想了。可見沒有創新就實現不了教育的因材施教,那麼這社會只能這么繼續下去,你沒有理由罵任何一位教育部長,不能因為教育部長老實就好欺負。如果你認為我說的正確,那麼請你認真看我的文章,有什麼問題咱們再討論。首先教育不能自己當運動員,自已當裁判,就是說,你有能力當教育部長,你是教育的裁判,那麼你的機構必須拿出一套完整的教育評判標准,包括從小學到大學的因材施教人才標准,達到什麼標准,其中含學識標准與技能標准,學識與技能當然可以學分制標准,在學生的畢業證書上不能簡單記錄畢業,沒有任何含金量的證書,而應當記錄這個學生有哪些學識,有哪些技能,違反學校紀律的次數,受過什麼獎罰,身高、體重等,讓用人單位明確看到你的底細,盡可能地避免用人單位的面試,對人產生各種歧視,這樣一來,不論你是通過什麼方式學習,評判的標準是統一的,你從一歲到99歲,你都有學習的機會,不要拿著什麼重點大學與五大畢業生比,分成等級制,造成對人歧視,你就是清華、北大畢業又能說明什麼?只能說明你讀過那些書,成績好點,又不能說明你是人才,有本事象袁隆平那樣等你為社會做出貢獻再說,做不了,你只能回憶回憶過去學習帶給你的自信,沒有任何意義,你只能是社會的負擔。管好你的部下教育局一個龐大的機構,整天游手好閑,指指點點,沒指出人家的弱點,不能體現自己的高明,讓他們實實在在為教育辦實事,把好公平評價這一關,公開透明,不要再弄出什麼用錢買文憑的腐敗現象,做好這些,才是教育公平的開始。什麼人能勝任大學校長?那就必須對大學有一套設計的辦學方案,而這一方案中必須包含大學各個科系畢業生達到的學識標准,通過論文的評判方式評判他的思想體系達到的標准,技能達到的標准,這樣的方案必須通過網民的論證,做不到這一點,你一站到一邊去。中小學校長,這些基本是狗屎,靠他們拿出一套教育管理的標准,等於緣木求魚,這些工作還是由中小學特級教師來設計,這些狗屎學會教育管理標准,考試成績合格,否則靠邊站去。學生的技能學習別指望這些教師,他們除了憑書講課之外,基本沒有什麼生存的技能教給學生,今後教師的繼續教育要放在技能這一塊,學生技能這一塊還是由教師帶隊,到技能學校學習,所以國家必須對學生學習這一塊有較大的投入,將來辦成一個地區的科學經濟的靈魂。讓學生想學的技能都能在技能學校學到,各級學生必須有1/3的時間用於技能學習,初中可以取消中考,平時成績嚴格把關,科任老師簽名,一些學生有能力看懂的學科,如政治、地理、歷史等以自學為主,教學為輔,這樣就可以省出一年的學習時間用於技能學習,小學生在五年級到六年級省出一年的時間用於技能學習應當不成問題,高中可以取消高考,對那些學識好,技能水平高,家庭經濟條件好的送去上大學,其他的廣開網路教育,成為社會學員,給於自由選擇學習科目,統一評價標准,做到不漏過一個人才培養,生活困難的學生,政府可以獎給電腦,免其網路費用,成為社會學生的一員,減輕學生家庭負擔,不要讓這些因學習而造成家庭貧困上不起學。從前我在新華網上發表「貧困生不值得同情」遭到網民的攻擊,不好意思,最後還是我贏了,因為這個標題很刺眼只是為了吸引眼球,而我的內容是攻擊教育制度存在的問題,大學生是成人,從法律角度設計已經不屬於學生家長提供學費的范圍,那麼你的大學設計不能與法律設計相矛盾,有的人家庭錢多得沒地方花,他們有能力送孩子到大學,提供更好的學習幫助,沒錢的我們也有同樣的學習機會,大學麻,主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技能水平,但家庭條件好的子女,他們不學習吃穿也沒問題,他們需要大學的管理,而我們家庭條件差的,我們可以節省更多的時間,用自己學到的技能賺錢,解決學習費用,不靠家長,反正教學資源都是網路資源,學習知識的條件是一樣,只是要求你自覺學習,反正技能學習同樣都是到同樣的學校學習,也沒有區別,評價的標准也是相同的,只是要比其他學生勤勞點,這對自己並沒有壞處。那麼什麼人可以讀研究生?當然要有你發明創造的事實,讓你攻讀,是為了讓你做更多的發明研究,為人類做更多的貢獻,而不是讓你學完當什麼官,如果你有了自己管理的地位,你收入可觀,你當然可以追求更高的管理。 【娛信通點評】觀點也許偏頗,但是不失為一種認識!有些地方還是很值得思考的!為傳播信息的方便轉載此文!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