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招生條件 » 有效教學心理學條件

有效教學心理學條件

發布時間: 2021-03-02 07:31:17

『壹』 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是學習過程,教育心理學的核心是學習心理。教育心理學的具體研究范疇包括學習心理,教學心理,學生心理和教師心理四大部分。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與教育學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如何學,如何教以及學與教之間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教育心理學旨在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如學習的實質,過程,條件與學習動機等,以及根據這些研究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

教育心理學的具體研究范疇是圍繞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而開展的。學與教相互作用是一個系統過程,該系統包含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和教學環境等五種要素,與學習過程、教過程和反思過程這三種活動過程交織在一起。

(1)有效教學心理學條件擴展閱讀;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如何學,如何教以及學與教之間的相互作用。主要研究學生的學習心理(教育心理學的核心)。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是教育學和心理學的交叉學科,屬於應用心理學的范圍。由於教育心理學在學校教育工作中充分顯示了自身的應用價值。

心理學界不少學者認為教育心理學是一門應用科學。其實不然,它雖然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但它還應該是一門具有獨立內容體系的理論學科,擁有自己的理論觀點和方法。它雖然與其他的心理學科有著密切的聯系,並受其影響,但它絕不是由各種心理學知識拼湊而成的大雜燴。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也和其他科學一樣,堅持在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的指導下,採用觀察法、調查訪問法、自然實驗法、實驗室實驗法等。 比較切合實際的研究方法是開展實驗研究,記載出現的心理現象、心理動態並進行分析,以加速認識學生在教育和教學影響下的心理活動的特點及其規律。

『貳』 根據加涅的理論,舉例說明學習的不同階段及其所需要的條件(教育心理學B)

加涅的學習條件理論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加涅認為「學習是人的傾向或能力的改變,這種改變能夠保持,而不能把它單純地歸之於生長的過程」。學習過程是發生在學生頭腦中的內在活動,輸入的信息可以因各種不同方式的外在條件而得到變換、改變和增強,當一些外在條件按照發動、激化、維持、促進學習的內部過程的種種方式加以計劃和執行時候,就是教學。也就是說教學就是有目的、有計劃地發動、激發、維持和提高學生學習的一整套條件。他從這一學習觀和教學觀出發,提出如何根據不同類型學習和不同特點來設計與之相匹配的教學條件,從而形成了以學習類型和教學設計為特點的加涅教學模式。
1、教學目的
加涅認為,學生通過學習所獲得的應該是「成果」,他說:「要成為一位有效能的問題解決者,每個人多少必須獲得一些有組織的知識,這類知識是由內容方面的原則所構成,而不是由啟發技巧方面的原則所構成。」因此,教學主要是由教師確定好讓學生獲得些什麼樣的教學目標,促使學生得到預期的學習結果。對教學目標的分類,也就是對學習結果的分類。學習結果包括言語信息、智力技能、認知策略、態度、動作技能。
2、教學程序
加涅認為,學習是一個過程,每一過程都有開端和結尾,因此可以把這些過程分為若干階段,每一階段需要進行不同的信息加工,在各加工階段中發生的事情稱為學習事件。他根據學習和記憶的現代信息加工理論,把學習過程分為動機、領會、習得、保持、回憶、概括、作業、反饋等八個階段。
⑴動機階段。加涅認為,學生的學習是受動機推動的,為了促進學生學習,必須關注學生力圖達到某種目的的誘因動機,學生一旦有了這種動機,他的行動就會指向這一目的。期望是學生對完成學習任務後將會得到滿意結果的預測,是「持續不斷的心向」,它傾向於努力實現某個目標。形成動機或期望,是整個學習過程的預備階段,
⑵領會(注意、選擇性知覺)階段。有了學習動機的學習,應准備接受與學習有關的刺激。對刺激的靈敏性稱為注意,它起控制執行過程的作用,對某些刺激予以加工;當學生所注意的刺激特徵從其他刺激中分化出來,這些刺激特徵就被進行知覺編碼,貯存於短時記憶中,這一過程被稱之為選擇性知覺。
⑶習得(編碼)階段。嚴格說來,只有當學生注意或知覺外部情境之後,學習過程才真正開始。這一階段涉及到對新獲得的刺激進行知覺編碼後貯存在短時記憶中,然後再把它們進一步編碼加工後轉入長時記憶中。
⑷保持(貯存)階段。學生把習得的信息經過編碼以後,即進入長時記憶貯存階段。這一階段,編碼貯存的信息,有些會經久不衰,有些會逐漸消退,與此同時,新舊記憶相互干擾,有時會產生遺忘現象。
⑸回憶(檢索)階段。學生把所學到的東西復現出來,以檢驗學習的結果。
⑹概括階段。即學習的遷移,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運用於各種新的情境中。一般來說,學生學習某件事情時經歷的情境越多,遷移的可能性就越大。
⑺作業階段。通過作業來反映學生是否已掌握了所學的內容,對有些學生來說,作業是為了獲得反饋,對有些學生來說,通過作業,看到自己學習的結果,能獲得一種情感性的滿足,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
⑻反饋階段。當學生完成作業後,他馬上會意識到自己已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這時教師給予反饋,讓學生及時知道自己的作業是否正確。
加涅認為,教學過程的任務是促進和增強學習者內部的學習過程,因而教學階段與學習階段是完全吻合的,在每一教學階段中發生的事稱為教學事件(teaching events),是學習的外部條件。他根據學習過程的八個階段,提出了教學應遵循的八個程序。
⑴激發動機。教學中的所講授的內容應能吸引學生,使學生感到有趣,以喚起學生的動機,並把學生的興趣與對未來期望聯系起來。
⑵告知學習者目的。告訴學生在學習結束時將會達到什麼樣的目的,使學生形成學習的心理定勢。告訴學生目標,有利於學生對學習結果形成較具體的期望。
⑶指引注意。指導學生注意有關內容,有助於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材的核心內容上。因此,教師可以採用各種手段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如手勢、動作、表情、語調等,或運用教學手段,如掛圖、幻燈、錄音、錄像等,以引起學生視覺上的興趣。
⑷回憶刺激。教師在授新課之前,要經常讓學生回憶先前所學習的內容。如果學生正在學習一種新的心智技能,那麼下屬的技能就必須回憶(檢索)出來,以便能將它們作為瓣技能的一部分而加以重新編碼;如果學生正在學習言語信息,那麼就需要把先前學習的知識回憶出來,使之成為獲取新信息時有意義背景關系中的一個。
⑸提供學習指導。指導學生對學習內容加以編碼,使學習變得有意義。在學習指導中,教師可採用建議或提問等形式指導學習者自己制定編碼方案。
⑹增強保持。為了增強學生保持和提取已習得的內容,教學中可利用表、圖等形式,使學習者找出檢索的線索,利用間隔復習的形式來保持信息。
⑺促使學習遷移。這里的遷移包括縱向遷移,即教師通過提問和提示,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能遷移到新的學習內容中;橫向遷移,即教師向學生提供需要使他掌握知識的新任務(問題解決),使學生把學習內容運用於其他情境中。
⑻引出動作、提供反饋。教師提供讓學生做作業的機會,讓教師看到學生是否已經保持了所學會的內容,是否掌握了教學最接近的結果。
加涅強調,教學事件應與學習者內部因素相匹配。為此,他設計了教學事件與學習過程之間的聯系圖。(另見附圖1)
學習階段和教學事件的關系。教學事件描繪了由支持內部學習過程的教學所執行的功能。
3、教師角色與教學策略
加涅認為,教學是由教師對外部條件的計劃和控制所組成的,「作為教學的管理人員,教師的工作就是帶著使必要的學習過程生動活潑的目的,去計劃、設計、選擇並監督外部條件和安排」。因此,加涅充分肯定了教師的作用,主張整個教學過程自始至終由教師來控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扮演著「設計者」、「指導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在教學中可運用以下教學策略。
⑴教學設計策略
加涅認為教學就是為了合理安排可靠的外部條件,以支持、激發、促進學習的內部條件,因此,需要對教學進行整體的設計,從教學分析、展開及評價三方面作出系統的籌劃。(另見附圖2)
加涅說,教學設計是規劃教學系統合理有序的過程,包括確定教學目標,考察學習者特徵,確定業績目標,分析學習任務,規定教學事件,選擇教學媒體,評定學業成績等。
①確定教學目標。即評估分析教學需求,找出教學現狀與預期狀況之間的差距,對各種需求加以篩選、甄別,列出一種或幾種需求作為優先考慮的需求。
②學習任務分析。即對照學習結果,將每一種學習結果分為由低到高的不同層次任務,然後從最容易實現的任務開始,逐步實現最高的任務。
③確定起點行為和特徵。即確定讓學生在介入學習活動時需要的先決條件,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選擇一個合適的教學起點,同時根據學生的能力和特質,允許學生自我調整學習進度。
④擬定業績目標。即對學習任務和學習者本身進行分析之後,將比較籠統的教學目標或教學需求轉化為具體詳細的業績目標,它一般按照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來說明,包括行為(做什麼)、條件(在什麼情境中)及標准(達到什麼要求)等。
⑤編制標准參照測驗項目。即利用業績目標提供的標准作出教學診斷和定位。通過診斷使教師了解學生在學習之前的個別需要;通過定位使教師對全體學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運用標准參照測驗能檢查出學生在課堂上的進步與不足,以便進行查漏補缺。
⑥提出策略。即教師通過課的教案設計,制定幫助學生努力達到業績目標的計劃。
⑦選擇教學內容。即為了符合預期目標,教師尋找適當的材料或對原有教材內容進行改編或調整。
⑧設計和實施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即為了修正和改進教學內容,必須對教學內容在推廣使用之前,先在一定范圍內進行使用,以了解教學內容的試用效果,如可行性、可用性、有效性等。在完成了形成性評價以後,在學期或課程結束時,對教學是否有效作出結論。
⑵管理策略。
管理策略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在開學頭幾周內,要堅持課堂常規管理,如問候學生,委派任務,告知何處放個人物件,如何去盥洗室和水房等;經常點名檢查學生家庭作業完成情況,把沒做家庭作業的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上;用足夠的時間向學生講解班級的規章制度,讓學生自我檢查家庭作業。運用管理策略,可使學生開學伊始就井然有序,讓學生有章可循,對於促進學生學習大有裨益。
⑶指導策略。
指導策略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加涅用大量研究來說明良好的指導策略,如能夠用清晰的方式告訴學生學習目標;採用多樣化的學習材料清晰地陳述課文;教師的教學要適合學生的興趣、技能水平和注意廣度;提出問題,給學生創造反饋的機會,以加強信息的組織,以及提高學生正確學習的可能性;在掌握新知識前,引導學生回憶先前所學的知識;留心指導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
4、學習策略
加涅認為,學生學習速度的快慢與學生信息加工方式的是否得當有關。因此,信息的加工必須成為學生學習的有效策略。
⑴選擇性注意的策略,即知道學習目標,使學生的注意力從一開始就導向有關材料,促使材料成為視覺焦點和記憶的中心。
⑵編碼策略,即將學習材料意義化的過程。它使學生把合適的提取線索與需回憶的內容聯系起來。包括:精製,即為提取儲存於長時記憶中的知識提供途徑;組織策略,即將知識進行歸類、概括,並根據知識間的關系加以編碼。
⑶知道何時使用某一策略,即學生對標准任務的了解,知道所學材料對今後學習的意義,以及對學習任務採用何種策略等。

『叄』 學習心理學主要探討什麼等問題,為有效教學提供依據

教育心理來學屬於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自交叉學科,對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理論研究發展起重要推動作用,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
(1)幫助教師准確地了解問題;
(2)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3)幫助教師預測並干預學生的行為;
(4)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研究。
二十一世紀是兒童的世紀,教育應以學生為中心,而研究和運用教育心理學知識和規律是基本前提。

『肆』 怎樣把教育心理學有效用於教學中

教師作為人類文化的傳播者,在人類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中起著橋梁紐帶的作用。現代教師除了扮演唐朝韓愈《師說》里的「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還同時扮演著各種角色,所以從某種角度上說,教師還必須是心理醫生,要時刻幫助學生消除負面、消極的學習心理,戰勝各種心理障礙,合理有效地將教育心理學應用於課堂教學中。

如果在教學中,了解並掌握學生心理,根據教育心理學的原理,設計課堂教學程序,讓學生緊跟教師的思路,那麼則能優化課堂效率,對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成績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課下在和學生的交往中,老師也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特徵,找准談話的切入點,和學生做有效的溝通,盡量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這對本學科的教學將會不無裨益。本人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在不斷反思和總結的基礎上,把教育心理學理論應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體的做法和思考如下:

(一)教師自身良好的心理學知識基礎是教育好學生的根本保證。

多少年來,人們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師是教學生讀書的,教師的職責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就長遠的教育發展方向和趨勢來看,任何一個學生、家長都希望教師是一個有感情的人,而不僅是一架教書的機器。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意思是教師並不單單在於傳道和授業,更為重要的是解惑。這不僅需要教師了解學生不懂的知識,為學生解決他們所不明白的學習疑問,更需要教師理解學生的心理。郭沫若說:「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讀書把活人讀死,活讀書把死書讀活。」為了教學生讀好書,教師僅僅有課本的知識遠遠不夠,還應該懂得心理學。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抓住學生的心理狀態對教育的長期效果非常關鍵。

1.樹立科學的教育觀,實現以知識為本位的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是以知識為本位的觀念,新的教育觀念是人本主義觀念。強調教育要面對人的全面生活,重在提高人的精神面貌,而絕非知識的簡單堆積。教學中,教師要關注人的理性發展,一切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對學生進行生活指導,精神啟迪和個性陶冶,提倡創造,反對一味模仿重復,要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活力煥發,生命價值不斷顯現的過程。

2.確立平等合作的教學觀,實現由教師中心向師生民主平等的轉變。現代教學觀認為,教師要堅持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相互作用,創造性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同時要認識到教學過程還是師生雙方作為活生生的主體,在課堂中共同活動的過程。師生民主平等的重要內容是教師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生命的獨特性,尊重每個學生特有的人格和精神世界,進而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性。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中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生命成長的快樂。

3.樹立自我完善的發展觀。實現由「教書匠」向「人師」的轉變。教師本身就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人本教育能否取得實效越來越取決於自身素質的高低。除了要在教育觀念上保持先進外,還應較好地掌握並運用心理教育的原則與方法,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要加強自我的修養,以理智調節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平衡的心態,不斷反思並改進教學行為,最終實現由新手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的轉變,由「教書匠」向「人師」的轉變。

(二)重視第一印象的作用。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於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教師第一次在教室里講課時的外貌、衣著、言談舉止、書寫字跡……往往會給學生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新老師的第一節課下來,學生們就會七嘴八舌評頭品足。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學中,教師如果給學生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能大大縮短師生間的距離,贏得學生的尊敬從而有利於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試想如果學生一開始就對你印象不好,那麼你一到課堂,學生就反感,那麼這節課就算你很努力,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了。我們不能因為糟糕的「第一印象」而失去讓學生喜歡教師、從而喜歡上這教師的課的可能。我們應該重視這個「第一印象」,別忘了人們認識事物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的。

此外,教師應該注意在課堂教學中的形象,要善於抓住學生「愛屋及烏」的心理,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成了自己喜歡的人,也希望自己成為老師喜歡的學生,於是對教師教的課也就產生了興趣。

(三)優化課堂教學心理環境

良好的課堂教學心理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是無聲的教育資源。健康積極向上的教學氛圍不會自發形成,需要老師和全體學生共同營造。對於教師而言,應注重整合教學中的各種教育資源,創造最優化的教育教學環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心理狀態和學習行為。

1.形成一種和諧愉快、樂觀向上師生關系。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重要條件,而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的創設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為基礎或前提的。」可見優化課堂教學環境的核心在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就要求教師要以情感為紐帶,努力在課內外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協調合作的人際關系。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基於教師對學生發自內心的無私博大的愛。教師要真誠的關心愛護鼓勵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而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縮短師生心理上的距離。師生情感相容友好,互諒親近,彼此依戀的心理關系為學生想像力、創造力、能動性的自由發揮,營造了寬松和諧的教育環境。

2.創設一種愉悅的愛學樂學會學的教學氛圍。

寬松和諧的師生關系無疑有利於樂學愛學會學氛圍的形成。而教師則是形成良好學習情境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首先,教師要善於調整控制自己的心理狀態,以健康向上的情趣帶動整個課堂氣氛。從走進課堂的那一刻起,就保持真誠的微笑,友善親切的話語。其次,教師要極力培養自己的教學機智幽默。課堂中教學的機智是一種高超的教學藝術。教師要把握好時機,在課堂沉悶壓抑的時候,用詼諧幽默的教學語言調動氣氛,讓學生在興奮愉悅中學習,變厭學為愛學,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第三,教師在具體教學內容的處理上要注意教學的進度,難度掌握上要做到難易適度,注意分類要求、因材施教。盡一切可能給予每個學生成功的機會,使學生在適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體驗到學業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習的意義感和價值感,從而對學習保持持久濃厚的興趣。

其中引入競賽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辦法。中學生好勝心強,有強烈的參與意識,把比賽引入課堂,並貫穿課堂,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重要的意義。老師可把班級分成若干組,用比賽積分的方式展開組與組之間的競賽。比賽內容可以包括必答題、搶答題材、對話表演、單詞背誦等。在每一節課結束前進行總結。比賽的優勝者給予表揚和鼓勵,而落後者也會不甘示弱,他們會在下一次比賽中發奮努力,表現更好。在比賽過程中,每位同學為了整個組集體的榮譽,都會積極准備,上課很少出現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並且通過比賽,也給了他們自我展示的機會,滿足了學生的成就感。

總之,在現代教學體系中,教師自身的心理學知識是開展良好教育的基礎,有效的心理學教學思維是成功教學的關鍵所在。我認為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增加教育理論學習,尤其是教育心理學的學習,研究自己的教育對象,開闊自己的視野,並把自己學到的教育理論嘗試著運用於教學實踐中,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會少走很多彎路。我相信只要不斷用理論充實自己,不斷摸索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得失,每一個老師都能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伍』 教師資格證教育學心理學幾年有效

單科成績終生有效,試講通過後兩年內必須從事教育相關工作,終身有效,否則作廢。
目前的政策改的比較快,有朋友還是問問的好

『陸』 怎麼能有效地復習教育學心理學!

有教育心理學這本書買,看兩遍左右,在抄寫。考試主要題型有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論述。最主要還是要花時間去背。

『柒』 判斷課堂教學有效與否的標准

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祁縣教育局教研室 武曉慧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課堂教學永恆的主題,如何在有限的45分鍾內,夯實基礎,培養能力,愉悅情感,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准確把握歷史課程標准和每課三維目標,精心備好每一課。
有效教學是教師為實現預期教學目標,以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為基礎,在師生互動中通過教師的常規教學行為影響學生,以促使學生獲得滿意的學習結果、學會學習的過程。特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最佳學習效果的教學過程。簡言之,有效教學即符合教學規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學,是能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歷史有效教學是教師遵循個體發展和歷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律,促進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可持續的進步和發展,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的教學活動。
歷史的考試緊扣課標出題,所以要提高教學有效性,必須准確把握歷史課程標准。歷史課程標准不同於其他學科課程標准,它非常具體,內容標准詳細地規定了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六本書每個單元每一課的內容標准共44個學習主題,分布在每一冊書共有37個單元。因此,我們在講課之前必須參照課程標準的內容標准來備課,這樣,教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新課程是一標多本,圍繞一個課程標准,使用多個版本的歷史教科書,有北師大版,人教版,不管是哪一版本的教科書,我們都要熟悉教材內容,做好:(1)教材內容分析,了解現行教科書的結構(2)了解課時教學內容與前後課之間的聯系及其在全冊教科書中的地位(3)了解本課教學內容中各子目的內在聯系明確每一課的課標要求

『捌』 電大教學心理學促進概念學習都有哪些條件

一、簡答題(每題 5 分,共 40 分)

1 .簡述教育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 P14

實驗法、問卷調查法、測驗法、觀察法、深入訪談法、個案研究法、教育經驗總結法、文件分析法。前三種屬於量的研究方法,後五種屬於質的研究方法。

2 . 遺傳決定論關於心理發展的理論核心是什麼 ? P42

強調遺傳在心理發展中的作用,認為個體的發展及其個性品質早在生殖細胞的基因中就決定了,發展只是在這些內在因素的自然展開,環境與教育只是一個引發的作用。

3 、皮亞傑將兒童認知發展劃分為哪幾個階段? P48-

皮亞傑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感知 - 運動階段( 0-2 歲)主要靠感覺和動作來認識周圍世界前運算階段( 2-7 歲)認知開始具備符號功能,但是判斷還是受直覺思維支配

具體運算階段( 7-11 歲)藉助具體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形式運算階段( 11-15 歲以後)能不藉助具體事物,作出符號形式的推理假設

4 . 學優生與學差生、創造型與非創造型學生在人格方面有哪些差異 P58-

學優生與學差生差異:動機差異,主體性差異,人格適應性差異具有創造性的學生相對非創造性的學生的人格特徵是:低樂群性、高獨立性和高自律性。

5 . 簡要分析學習的內涵 P65

學習是人與動物在生活過程中獲得個體行為經驗,並由經驗引起行為或思維的較持久變化的過程。內涵:學習是憑經驗產生的行為或思維的變化;學習既有行為的變化,也有思維的變化;學習過程可

6 、班杜拉關於學習過程的基本觀點有哪些? P76

班杜拉將認知因素引入行為主義觀點中形成了的一種新的理論,他認為人類學習的實質應當是觀察學習,大部分的人類

行為是通過對榜樣的觀察而習得的。觀察學習避免了嘗試錯誤,暗中摸索過程,從而縮短了學習過程。觀察學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