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證培訓
去當地的導游培訓中心報名培訓。會告訴您本省的導游考試注意事項和考點,還有培訓資料。特別是口試的材料。切記一定要去本市的導游培訓中心。如果本市報名的人數沒有達到開考點的標准,只有去省導游培訓中心報名。
❷ 考取導游證需要報班嗎
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報班還是不報班。
導游考試實際上一種職業資格考試,因為這個行業的特殊性,所以每年有成千上萬的有志者加入考試行列中。
導游考試分為兩大部分:筆試和口試。從考試時間上來說筆試在前口試在後,而且只有通過了筆試才有資格去考口試。
重要知識點的問答,大概佔40%。 回答問題的考試內容包括本教材的所有章節,即《北京主要景點》這一整本書,當然我們需要知道重點在哪裡。那麼重點在哪裡呢?很簡單,根據考試大綱去學習並復習。同時這一部分的形式跟第二部分的抽題簽講解一樣,它也需要再抽一次簽。
❸ 導游證怎麼考
報名程序:
1、本人身份證(原件),外省的須暫住證。
2、學歷證明:高中畢業或中專畢業(包含)以上原件。
3、國家縣(區)級以上醫院出具的最新健康狀況證明(必須包括常規檢查及肝功、乙肝兩對半檢查)。
4、本人1寸免冠彩色近照電子版,實行網上報名。
5、在報名地點領取並填寫完整的《全國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報名表》。
6、在自己戶口所在地的旅遊局報名;在校大學生在學校所在地的旅遊局報名;在外地打工的,須持打工城市的暫住證,在該城市的旅遊局報名。
7、報考外語導游資格考試的要外語專業的大專以上,非外語專業的本科以上。
(3)導游證培訓擴展閱讀:
一、筆試內容
1、【旅遊政策與法規】
2、【導游實務】(含旅遊案例分析)
3、【導游基礎】(其中山東、浙江包括全國和山東、浙江兩本書內容)
4、【漢語言文學基礎】(北京與湖南的考生須考)
二、申領證書條件
已取得導遊人員資格證書。即通過全國導遊人員資格統一考試,是獲得國家旅遊局頒發的資格證書的人員,這是申請領取導游證書的前提條件。
與旅行社訂立勞動合同或在導游服務公司登記。據中國《勞動法》的規定,勞動合同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定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定。
與旅行社簽訂勞動合同的人員,是指專職導遊人員,是旅行社的雇員,既旅行社的正式員工。導遊人員與旅行社訂立勞動合同,明確導遊人員在旅行社有完成擔任的工作、遵守用人單位內部勞動規則的義務,旅行社則有按導遊人員工作的數量和質量付給工資,並提供相應勞動條件的義務。
❹ 福州哪裡有導游證培訓班
國家規定從2016年起是全國統考,國家只規定考試大綱,沒有官方規定的教材。
考試由內筆試容與現場考試兩部分組成,筆試採取機考方式進行,筆試科目為:政策法規、導游業務、全國導游基礎知識、地方導游基礎知識(科目一、二、三、四)。現場考試科目為:導游服務能力(科目五)。
科目一、二合並為1張試卷進行測試,總分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鍾。科目三、四合並為1張試卷進行測試,總分100分(其中科目四佔比不少於50%),考試時間為90分鍾。
筆試每個科目65題(30題單選,35題多選)因為都是選擇題,完全可以買本教材自學。
面試的內容主要包括景點導游詞講解和考生基本技能及應變知識的掌握。導游詞講解范圍一般會在考試大綱中給出具體要講解的景點名稱;導游詞講解完之後,考官會問你幾個問題,你要根據所學的進行解答,問題是在所考的5個科目中的內容。面試的導游詞部分會有難度,在考試前建議報個班提高下。
成績是要以總分,筆試,面試分別劃定分數線,都過線了才通過。
❺ 上海哪裡教導游證培訓好
導游證不難考的,沒必要花錢去找培訓機構
一句話,只要把3本書都背完了,還有所有的景點導游辭都背了就能過。不過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你至少要保證你的記憶力不差還有你對歷史地理這些東西不反感,這些是首要的。你要准備一個月的時間要天天看書,(個人情況不定)。如果你本來史地知識就很好那就太好了。你會輕松很多。教材很重要,吧教材看懂看完整理出自己的話術基本就沒什麼問題了,其次就是刷題了,下個app刷題會方便點,上學吧的導游證app就還不錯,題目量多而且還有往年真題,模擬題啥的都有,每天都刷效果很不錯,題目和教材都准備好了就沒什麼問題了。
祝你考試成功
❻ 導游資格證考試的培訓班是必須參加的嗎
導游資格證考試的培訓班不是必須參加的,沒有強制性。
1、自從2016年起,導游證考試升級成為國家統一考試,考試難度會慢慢增加,如果你原來沒有學過這方面的知識或者沒有任何經驗的話,自學就相對來說冒很大風險,這時候可以選擇一些比較專業的教育培訓機構,這樣的培訓機構可以提供去實地景點學習的機會。
2、導游是依照導遊人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取得導游資格證,為旅遊者提供向導、講解及相關旅遊服務的人員。導游按工作區域劃分可分為海外領隊、全程陪同導遊人員、地方陪同導遊人員和景區景點導遊人員。作為一個導游,除了要善於調動氣氛,懂得社交,還要擁有非常廣泛的基本知識,如語言、旅行常識、政策法規、歷史、地理、風土民俗、文學、經濟、建築、心理、管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