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前對培訓師的基本要求包括
❶ 講師要具備什麼條件
1、大學專科畢業以上,擔任助理講師職務四年以上,能擔任培訓教員工作;
2、能勝任一門或一門以上課程的講授和全部教學工作,質量較高,教學效果好;
3、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籍和資料。
專業技術人員所取得的學歷必須同申報晉升職務的專業相同或相近,否則一般應視為不具備規定學歷。
對先參加工作後取得規定學歷的人員(以取得學歷證書為准),取得學歷前後的任職時間可以相加計算,達到任職時間要求的,可以申報高一級專業技術資格。
正常申報中級職務,任助理級的總年限最低不得少於4年。
對雖不具備規定學歷與資歷,但在本職工作崗位上確有真才實學、能力強、業績貢獻突出的專業人員,可破格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
破格申報對象必須是本單位3年內考核成績名列前茅者,且一般情況下,不得越級申報和「學歷、任職年限雙破格」申報。破格申報者,任職年限的提前一般不能超過1年。
(1)培訓前對培訓師的基本要求包括擴展閱讀:
一、講師定義
1、職稱之名。大學教師中的一種職稱,居於助教之上,副教授之下,屬於中級職稱。
2、講課的老師,或特指培訓行業中的授課者,或課堂討論之主持人,有企業內部講師、外部講師之區分,見於企業培訓中常用詞。
3、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中的一種職稱,如高級講師、中級講師。
二、評審破格條件
1、學校教育、教學業務骨幹、能勝任班主任工作,年度考核連續兩年優秀、或近五年內累計三年優秀(當年必須優秀)。
2、獲市級以上優秀教師、優秀青年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班主任、德育先進工作者,教壇新秀、省春蠶獎、市新苗獎、縣以上拔尖人才,地市以上勞模等榮譽稱號者。
3、論文在省級以上專業學術會議上宣讀或收入論文集並獲獎、或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過兩篇以上者,或編寫過一門中專以上程度的本專業教材的。
4、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獲省部級四等獎、市地級三等獎、縣(市、區)一等獎及以上的主要貢獻者。
或所教班級和指導的團體在省級(含省教委組織)競賽中獲一、二等獎,或輔導的學生累計有二人以上獲省一、二等獎。
5、大專畢業從事本專業工作十周年以上或中專畢業後從事本專業工作十五周年以上。
❷ 想成為一個培訓師,需要具備哪些技能
培訓師應具備哪些能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作為成人培訓的師者,我認為應增強以下十大能力,不斷自我成長:
1、 學習力
表現為:
一、培訓師的悟性要高--學得快。思維敏捷,觸類旁通。
二、培訓師要虛心地學習--學得勤。能夠接納不同意見,融合中有創造,提煉出最精華的東西。
三、培訓師要善於學習--學得巧。有揚棄,有主次,有先後,與時俱進。
通過修煉,增加「內功」和職業含金量,開發出應時應市的特色課程。
還可以向培訓師的學員學習,在同學員互動的過程中學習和成長。
2、 觀察力
培訓師要做專家,也要做雜家。要成為雜家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一、培養觀察力有利於各類素材的搜集
二、觀察力有利於挖掘培訓需求
三、課堂觀察力有利於第一時間得到學員的反饋信息,學員動向隨時掌握。有時候,學員有意無意表現出來的語言或非語言的信號,經過我們細心觀察後,進行一番調整,課程實施效果會更棒。
3、 溝通力
溝通的課程大家多少都講過。溝通又是最基礎的管理類課程。然而我們自己的溝通能力又如何呢?作為一個培訓師,培訓師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培訓師的實力。在教學員如何溝通的同時,自己要跟學員建立良好的溝通。台上台下都起表率作用,大家才會信服於培訓師。溝通在培訓實施過程中的運用,如:
一、開始前培訓需求調查,課件內容溝通,以便准確「把脈」。
二、實施中,良好的互動,雙向交流。
三、課程結束後,交流反饋意見,以便把課程做得更好,或發現新的需求。
整個溝通過程中,牢記培訓師必須扮演謙虛的「專家」角色。
4、 組織力
培訓師的工作是非常考驗組織力的。按照培訓的階段,尤其是前期工作的組織投入就頗多。包括教學目標、課程內容、形式、程序和設計,對上課時間、地點、座位格局、設施設備的考慮,以及各個受訓單位或學員的特殊要求。還包括意外情況發生的可能,機動的時間和預留的資源等。做好這方面計劃,再按計劃嚴格地組織和安排培訓活動,以使培訓能順利開展。
5、 表達力
培訓師和研究員的異同點是,學習力都很強,但培訓師更善於表達,授人以魚還授人以漁。好的培訓師三言兩語把復雜的事情就能說簡單了,好的培訓師的課程永遠是那麼生動,通過類比,讓晦澀難懂的概念瞬間生活化了,通俗到沒有學歷的界限。即針對不同層次的學員都能講述明白。所以,表達力不單是口條是否利落,更在於培訓師對培訓對象的接受程度的關注,對課程內容化繁為簡的駕馭能力。如何提高自己的表達力,可以從以下方面做起:
一、講述時要求條理清晰、內容充分、深入淺出
二、講故事要娓娓道來,有聲有色,打動人心
三、案例分析和點評要一針見血,分析透徹
四、角色扮演或互動游戲要語言幽默風趣,善用肢體語言,打破課堂沉悶
正如南風和北風的故事一樣,培訓師要培養自己的幽默感,這是我們的軟實力。春風化雨,讓整個授課過程令學員舒暢愜意,同時受益匪淺。
6、 表現力
培訓師要會「演」。個性活潑、積極向上者比較適合做培訓。
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培訓師要精心演繹自身的專業技能,呈現出自己最自信的一面。
7、 激勵力
人是需要被激勵的,人的所有進步的表現需要得到認可和贊賞。培訓要以人為本。
只有通過激勵,人才會有更大的驅動力。
選擇培訓這一行,註定了我們要懂得欣賞別人,鼓舞鬥志。
但是,不要把培訓僅僅看作是成功激勵,培訓能讓企業的人力資源不斷保鮮、精進,士氣高昂,令企業文化和諧。每個培訓師對企業及其員工的付出是無形的。
8、 控時控場力
控時控場,按照教學計劃實施是培訓師必須具備的能力。
控時即把內容和形式進行合理規劃,分階段實現教學目標。
培訓師的成長有三個階段,分別是講不長、不會收和收放自如。
第一個階段:講不長,即談資較少,或形式運用不善,導致時間盲點,大腦空白。
第二個階段:不會收,即准備工作是充分的,談資也是有的,但無軌電車開出去很遠,收不回來,時間超時,令學員坐不住。
第三個階段:如意金箍棒,收放自如,時間用得剛剛好,一切盡在掌握。
控場則考驗培訓師對現場的駕馭能力,如何來做,包括以下方面:
一、提高自己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通過講師介紹、形象禮儀、課程編排、培訓技巧等展示。學員的心理是需要有好的老師帶給我所需要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提高專業性和權威性能增強學員的信賴度與安全感。
二、調動氣氛實現互動:精彩的授課來自精心的准備。培訓師扮演著「編、導、演「的角色,是很具挑戰的工作啊!
三、當學員提出問題時,能夠運用培訓技巧,如:引導、鼓勵、傾聽、轉移等方法,並結合自己豐富的工作經驗,給予學員滿意的答復,實屬考驗內功。
9、 應變力
各種阻力來自:
一、培訓師本身:忘詞、出錯、回答不了、緊張
二、學員:沉默、瞌睡、開小會、好表現
三、環境設備:噪音、設備狀況等
四、時間失控:過多、不夠
五、場面失控
培訓師必須是解決問題的高手。一旦碰到狀況,切記大腦真空,一定要從容處理。
一、講錯時,應該認錯;忘詞時則忽略;若回答不上學員問題則採取緩和法及課後回答;突然緊張可以放慢語速、換一個輕松的話題、到學員中去等來調整。
二、對於過於安靜的學員可提問;打瞌睡的學員通過提問、向鄰座提問和游戲打破沉悶。學員「開小會」則忽略或提問;好表現的學員既要請其講述看法,也要果斷打斷。
三、環境設備需要預先調試。
四、應對失控的時間,過於充裕可請學員談感想;若時間不夠則挑重點講,告知時間有限。
五、應對失控的場面採取提醒、打斷、寬慰。
10、 影響力
培訓的魅力所在。培訓師要有大膽、獨特的觀點,讓成年學員心甘情願地順著培訓師的思路走。不要以為培訓就是「洗腦」、「催眠」,好的培訓師會讓學員銘記一生。一節好的培訓課,能解決困擾學員甚至好幾年的問題。一節好的培訓課,能改變學員的態度乃至改變人生。
作為培訓師,培訓師是否具有獨特的授課風格和人格魅力?是否能有足夠的氣場讓學員深深吸引,這是培訓師我追求的方向。
❸ 優秀培訓師的基本素質有哪些
培訓師的實力包括以下幾方面:
其一,對講課主題的沉澱和把握。在該領域有一定的研究,有較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專業基礎,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觀點和視角,而不是在背別人的課件,對講課主題一知半解,「鸚鵡學舌」,應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分享得與失,經驗和教訓,「現身說法」,給大家以啟迪和幫助。
一定要講自己做過的,學員會提出各種各樣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請你給予指導,提出建議,特別是技能訓練,而不是單純傳授知識。是教練、培訓師,而不是講師。原帖在這里peixunv.com ,思寧培訓師論壇。
其二、對學員所處行業企業問題的了解與把握。尤其是內訓,做前期的培訓需求調查,做訪談,以對症下葯,量身定做培訓課程,開發課程,客戶化,走進學員,走近企業,講大家所需的,而不是講自己喜歡講的,以學員為中心,而不是以講師自己為中心。
因此,要學會研發和設計課程,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一直講別人的課程永遠不會有長進。
其三、如何完美的演繹和表達。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綜合性的培訓方式,既有「貨」、「料」,還要娓娓道來,讓學員吸收消化,變為自己的東西,能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不能「滿肚子的蝴蝶飛不出來」,或「茶壺里的餃子倒不出來」,吸引大家的興趣和注意力,「怎麼說有時比說什麼更重要」,使培訓課程「化繁為簡,化簡為易,化易為趣,化趣為道」,真正起到傳道、解惑、授業的作用。
培訓師要扮演很多角色,編、導、演於一體,要有思想家的修養、演講家的風范、企業家的實踐,還要有傳教士的熱忱,要不斷修煉,積累沉澱,方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永無止境。
❹ 做培訓師需要哪些條件
1,關於素質要求
這個行業很現實,花了錢聽培訓自然希望回報。因此對培訓師的職業背景要求很高,這個」背景要求」包括學歷與工作經歷,學歷不講自明,就談談工作經歷。
很多專業的培訓必須要有實戰經歷,而實戰經歷又必須是在該專業比較成功的公司,如聽銷售培訓,培訓師經常是寶潔等銷售做得不錯的公司。
所以培訓師沒在大公司混過,沒在大公司做過一定高級的職位是拿不出手的。要知道培訓師至少也是個資深經理,前總監,總經理也是很多。
2,工作內容
這項工作是要經常飛的,哪裡有客戶就要飛哪,我的前老闆家在北京,卻經常飛廣州,上海。
而成功,有名氣的培訓師更是以酒店,機場為家,聽過不少資深培訓師聊起老沒機會回家。有一個聯合利華前中國區總監給我們培訓後一起吃飯,他說之前以為做培訓師錢多又很自由,現在收入是高了,但基本一個月也就回家一次,每次不超過3天,挺慘。
要做一個成功的培訓師,就不能一個課程一套教材用到老,還要了解客戶的特點,需求,聽眾的背景,期望等來調整內容,准備的時間比培訓要長,哪能輕松?
當然,我同學的培訓公司也請一些兼職培訓師,他們相對就自由一些,但收入相對也少。
3,行業前景
老有人慫恿我做培訓師,其實做HR的有一定資歷,在大公司做過高職位的入行也不難,只是你想不想要這種生活而已。
❺ 要成為培訓講師需要哪些能力
1、 自我感知的能力。 2、 激勵他人的能力。 3、 建立關系的能力 4、 變通的能力。 5、 溝通的能力。 6、 前瞻的能力。 7、 控制的能力。 8、 把握職業界限的能力 9、 診斷問題並處理問題的能力。 10、 從事商務的能力。 追問: 可否提供出處,詳盡資料? 回答: (來源於:中國職業經理人論壇)隨著「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為越來越多的管理者所接受,人力資源開發力度大大加強,對管理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管理趨勢的這種變化要求管理者必須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開發員工的潛能,培訓機構必須找到一種比傳統培訓方式更有效的學習模式。要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最終為企業贏得競爭優勢,需要的不僅是管理理論知識,更需要實際操作指導。現代人力資源培訓就是這樣一種符合成人學習特點的學習模式,一種最新的、民主式、參與式的管理技術。這在國外也是一個新興的專業領域,而活躍於該領域的培訓師們就更加受到關注和首先成為被研究的對象。根據經驗,我們發現為了使個體的職業不斷得到提高和發展,需要有連續性的研討交流。然而,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培訓師。雖然許多訓練技巧可以通過培訓和實踐獲得,但研究和經驗表明,有10種個人素質是有效的、成功的培訓師的特徵。 1、自我感知的能力。 雖然我們並不主張企業培訓師要進行縝密的分析,但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培訓師,很明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接受的能力。我們的自我感知能力越強,選擇餘地和自由就越多。與其他任何從事「幫助」他人的工作一樣,能夠意識到激勵我們自己的因素是很重要。 2、激勵他人的能力。 企業培訓師不能使被訓練者做在他的生活中不能做或不願意做的事情。培訓師能夠意識到被培訓者的發展需要並激勵他們認同自己的情感和價值觀,為獲得和實現他們的最高目標而努力。成功的企業培訓師能激發被培訓者內在的動力而不是使用外在的壓力。培訓師的信念是使被培訓者發展自己的潛能。企業培訓師可以使被培訓者克服任何妨礙達成其目標的障礙和限制。不是每個人生來都有激勵他人的能力。一些人善於教育和支持他人渡過他們認為困難或痛苦的生活。成功的企業培訓師激勵和鼓勵那些猶豫不決和失敗的人勇於承擔風險和建立安全網路。失敗是一種反饋,是成長的機會。不願意冒失敗危險的企業培訓師和被培訓者會停滯不前。 3、建立關系的能力。 企業培訓師看起來應當是可接近的、友好的、值得信任的。他們把培訓看做很重要的事。培訓師必須是樂於助人的、有辦法的、並且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必須全神貫注於他們的任務並不計較得失。培訓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培訓師和被培訓者之間的關系。 4、變通的能力。 與有固定的課程安排的培訓師不同,培訓的日程表是靈活的。培訓師與被培訓者一起,確定優先考慮的事情和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以實現行為的改變。然而,這一日程安排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出色的企業培訓師能夠調整日程並且進行「課外」培訓以適應個人的不同需要。是對被培訓者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對培訓師重要的事)決定著日程安排。 5、溝通的能力。 許多人在與合作者、同事和客戶產生交流困難時常採用培訓這種方式。還有一些人需要私人培訓師幫助他們度過不同的過渡期,包括親人關系或夥伴關系的困難期。培訓師應該擁有廣泛的人際交往和溝通的技能,並對他人的擔憂表示出敏感和耐心。培訓師要能夠對被培訓者移情,表現出對他的世界觀、價值觀、恐懼和夢想的贊同和理解。培訓師要能夠聆聽,提出能激發熱情的適當的問題,經常做出清晰的、直接的反饋。重要的是,培訓師必須願意進行坦誠的交流,能夠清楚地識別出不受歡迎的行為,而不要過於顧及被培訓者的反抗情緒或擔心使他們難堪或不喜歡。 6、前瞻的能力。 培訓意味著行動。自移飾觥⒍床熗 妥暈乙饈蹲蓯竊諦卸 蟹⑸ H紓 頤僑綰未鐧僥掣瞿勘昊蚋謀淠持中形 勘慌嘌嫡呋崛綰味源 鹿鄣悖顆嘌凳Σ荒苤皇峭V馱諗嘌悼 際鋇淖刺 蚴竅萑攵鄖楦小⒛勘甑墓刈⒒蚨允О艿暮ε輪小H綣 慌嘌嫡咦畛跏遣懷曬Φ模 玫吶嘌凳δ芄蝗盟 竊詒3隻盍Φ耐 比パ罷業賈濾 鞘蘢韜臀扌
❻ 企業內部培訓師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優秀的企業培訓師需要具備的條件:
一、具備一種職業態度
1、高度責任心
優秀的培訓師一定要具備主人翁精神,想企業所想,為企業在不同發展時期培養有效人才。
2、積極樂觀的心態
一個企業必須要有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才能打造團隊的凝聚力,作為一個培訓師必須要具備一種良好心態,將正面的知識和精神力量給員工。
3、忠誠度
有能力但缺乏忠誠度的培訓師是不具備優秀的職業精神,企業也絕不會重用不忠誠的員工;因此一個優秀的企業培訓師也一定要對企業忠誠。
二、優秀的企業培訓師應具備以下幾點獨特的能力
1、較強的溝通、組織協調能力
企業培訓師在實際工作中常常要面臨與各部門員工或主管溝通、調研培訓需求,還要組織並實施各部門進行有效學習,有時還會遇見不願配合學習的領導或員工,因此需要具備有著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才能做到有效培訓。
2、需要具備自主研發及實施項目的能力
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對員工的素養和技能也是有不同需求,因此需要企業培訓師具有高瞻性眼光及思路,在不同時期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開發適合企業發展需求的培訓項目及內容,還要具備獨立實施的能力。
3、自我感知的能力
雖然我們並不主張企業培訓師要進行縝密的分析,但要成為一個成功的培訓師,很明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接受的能力。我們的自我感知能力越強,選擇餘地和自由就越多。
4、激勵他人的能力
培訓師能夠意識到被培訓者的發展需要並激勵他們認同自己的情感和價值觀,為獲得和實現他們的最高目標而努力。成功的企業培訓師能激發被培訓者內在的動力而不是使用外在的壓力。培訓師的信念是使被培訓者發展自己的潛能。企業培訓師可以使被培訓者克服任何妨礙達成其目標的障礙和限制。不是每個人生來都有激勵他人的能力。
5、建立關系的能力
企業培訓師看起來應當是可接近的、友好的、值得信任的。他們把培訓看做很重要的事。培訓師必須是樂於助人的、有辦法的、並且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們必須全神貫注於他們的任務並不計較得失。培訓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培訓師和被培訓者之間的關系。
6、前瞻的能力
培訓意味著行動。自我剖析、洞察力和自我意識總是在行動中發生。培訓師不能只是停滯在培訓開始時的狀態,或是陷入對情感、目標的關注或對失敗的害怕中。如果被培訓者最初是不成功的,好的培訓師能夠讓他們在保持活力的同時去尋找導致他們受阻和無效率的原因。培訓師相信人們有足夠的智慧、創造力和動力發展以取得成功、但是他們需要幫助來達到目的。
7、控制的能力。
改變有時是痛苦的。不管最終的結果和益處如何,被培訓者經常抵制改變,害怕他們在這一過程中會失去一些東西。培訓是與發展、成長和變化相關的,培訓師顯示出的獻身精神和毅力,以及關注於目標和行動計劃的控制力,將最終帶來其所期望的持久的行為變化。
8、把握職業界限的能力。
培訓不是對所有人都有效的靈丹妙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被訓練。選擇被培訓對象和建立培訓師和被培訓者之間的「良好配合關系」十分重要。一些人也許不適合學習和改變,所以培訓師對他們也許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培訓不可能對所有的人都是好東西,沒有任何一個培訓師無所不知或可以幫助所有人。好的培訓師通常能夠意識到他們的能力和局限。
9、診斷問題並找出解決方法的能力
培訓師應該收集被培訓者的有關資料,以便決定他們的特定需求。雖然評估和會談的技巧可以通過學習獲得,但一個成功的培訓師會擁有一些特定的素質,這些素質使他們能夠更有創造性地利用這些信息,診斷被培訓者的問題所在,或提出令人振奮的解決辦法。
10、從事商務的能力
培訓師不僅出售無形產品,他們同時還在推銷自己。在一個競爭不斷加劇的市場環境中,人們選擇培訓師的時候,不僅考慮培訓師能否清楚地闡明他們自己的培訓項目的必要性及特殊的益處,還要考慮他們所能提供的服務的質量。
❼ 內訓師的基本條件
以學員接受的結果為准,培訓的層次主要包括知識、技能、素質三個層次的培訓。擺在首要位置的是知識培訓,這是最基本的培訓;其次為技能培訓,這個層次的培訓內容較多,對學員的影響力較大;最後為素質培訓,素質是個抽象概念,主要是指個人價值觀、態度等要素。這三個層次的關系緊密聯系,缺一不可。而作為一名培訓師或會議發言者站在台上,滔滔不絕,把你的知識或想法排山倒海一樣拋向學員,學員是否聽到絕對是個未知數,本次培訓中最大收獲就是明白面授培訓中如何才能讓學員更好聽到並學會。要讓學員聽到,最好辦法是讓學員在快樂中學習,其次是在壓力中學習,學員要在快樂中學,首先要了解學員的需求,激發學員的興趣,激起學員共鳴,在培訓過程中要實行互動教學,盡可能把課堂一半的時間交給學員自己,讓學員在互動中心動,心動中行動,行動中感動,每20分鍾切換教學方式,提高學員注意力,每7分鍾互動提問,讓學員便於思考、善於思考,不斷提問題,不斷找答案,在培訓中、在培訓後多做換位思考,讓每位學員都積極參與,鍛煉全方位思維能力,挖掘內在潛能,提升「KSA」等人力價值。
要成為一名優秀培訓師,沒有捷徑,必須經過反復學習和練習才能達成。
學習力是培訓師的知識或技能累積的基礎。培訓師必須具備謙虛好學和誨人不倦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三人行,則必有我師」,要全方位學習,細致請教,縝密思考,虛心接受批評,即使有人對我們的培訓不屑一顧甚至當面批評,我們仍然要感謝他,因為他的批評就是我們做得不好不對的地方,聽的批評多了,從中總結的教訓也就多了;學習對象不僅僅局限於培訓業內人士,擴張知識層面,改善個人劣勢,身邊的每一個朋友都可以幫助我們,作為培訓的旁觀者,他們往往更清楚市場的需求所在。台上10分鍾,台後十年功,優秀培訓師都適用3/10法則,准備10分鍾只說3分鍾,厚積而薄發。培訓師必須學習所講課程的理論知識,充分理解消化後,並利用魚刺圖、心智圖、圖片等輔助工具形成自己的理論框架,而決不能照本宣科。這就意味著培訓師對課程領域的知識、信息、技能具備相當的理論功底。培訓師在具備「講」的文功基礎上,還需武藝超群,培訓現場的控制能力、現場氣氛的調動、外在形象、氣質等方面,都是學員關注焦點。
當自己登上講台時免不了心跳加速,雙腿顫抖。要克服緊張情緒,想成為培訓師第一實踐活動就是培訓。珍惜並抓住每一次培訓機會,讓學員作為培訓評委,積極獲取反饋信息,完成自我認知,避免出現在台上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學員並沒有「聽到」的尷尬局面。
培訓師需具備良好的EQ和健全IQ,培訓師應該擁有廣泛的人脈關系和溝通技能,並需屢屢「破冰」,富有創新力。
培訓成功很大程度取決於老師與學員之間的關系,培訓師必須具有與學員建立友好關系的能力,培訓師必須多與學員進行坦誠交流,聽取他們意見及希望,要能夠聆聽,多肯定,多贊美,提出能激發熱情的適當的問題,經常做出清晰、直接的反饋,要相信每個人都是一座沉默的火山,每個人都會在一定機會中爆發,每個人的潛能是無限的,培訓師更多要看到每個人的優點,對每個人都充滿信心,讓學員在老師肯定的話語中得到鼓舞和前進的動力,讓每個人都覺得是備受尊重的人,積極的思想演化為最積極的行動,建立起亦師亦友關系,培訓會顯得更加貼切、有益。
復制和模仿是培訓師成長的第一步,但是要脫穎而出,最重要的武器是「IQ急轉彎」,進行創新,不斷嘗試、不斷挑戰自己,讓學員選擇自己。
好的培訓師都是營銷高手或富有成效的管理者,我們在日常營銷工作中,管理工作中,每次會議、每次調研座談會、每次客戶聯誼會、每次時尚沙龍,都是一次同事間、客戶間心與心溝通過程,都可以視同為一次或大或小的培訓活動,我們有必須發揮出優秀培訓師所具備各項潛質,投入富有「感染力」的熱情、「能做好」的自信、完成任務的充沛精力、面對拒絕時的韌性和決斷力、承擔新風險和挑戰的意願,經常激勵自我,超越自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