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概論課程介紹
⑴ 《社會學概論》課程
評《轉型與斷裂——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
林達的《轉型與斷裂——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收錄了作者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表的13篇文稿.這些文章從社會學的獨特視角出發,圍繞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對改革開放20年在中國社會生活發生的一系列變化進行了系統的分析.這些文章指出:改革以來中國社會變遷意義最重大,最引人注目之處就是結構的劇烈,持續,深刻的變化.作者用:"轉型與斷裂"的概念來表明目前現象及其背後的原因,表明20世紀90年代後的中國社會是一個不同以往,有著自已特徵的社會.從經濟的,歷史的,比較的角度詮釋了國家,民間統治精英和民眾的關系,以及農民工流動,社會穩定,市場轉型等當今中國近切需要澄清和解決的問題.
一、 中國改革理論的檢討
作為一場偉大的歷史性變革,中國的改革開放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它在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中的基本使命和地位是什麼?對此,人們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將改革理解為一種純經濟性變革,故此有「經濟體制改革」之說;這種理解方式無法解釋現實中大量出現的政治權力涉入經濟活動,引起改革畸變的現象。因而有人從「權威本位(轉型)觀」出發,認為改革的成敗決定於政治運行機制的轉型,從而出現了「新權威主義」與「民主先導論」等等觀念。但是,在社會自身自我組織、自我協調機制缺乏的情況下,這些把眼光盯在政治體制的轉型上的做法,必然使改革開放在「一放就亂,一統就死」的兩極徘徊的境地。因此,這些理解都未能抓住改革的深層內涵。
其實,我們在說傳統時代是政治時代時,是對以前社會的典型特徵的概括,政治取代了一切社會事務或凌駕於一切社會事物之上。同樣,我們說所要建立的經濟時代也不過是對新建社會的典型特徵的概括。無論是政治時代,抑或是經濟時代,都不過是社會的一個側面,或者說是社會是這些因素馳騁的領域,一切都在社會這個大舞台交遇。正因為如此,近幾年的改革理論中,社會學異軍突起,它們對改革問題的分析,對體制改革揭示的深度,令人耳目一新。因為我們正在經歷的絕不僅僅是政治時代向經濟時代的轉變,而是深刻的社會結構變遷。這其中既包含著政治時代的逝去,也包含著經濟時代的到來,更包括著其他如法律、文化、思想觀念等方面的變化。這種變化才是政治時代的最好的「解毒葯」。因為政治時代正是因為將政治作為支配所有社會因素的因素才成其為政治時代,經濟政治化、法律政治化、意識形態政治化、可以說所有社會因素無一不被「政治化」,如果我們現在再來一個政治經濟化、法律經濟化、思想觀念經濟化,一切社會因素都經濟化,這無疑會成為步政治時代後塵的又一個悲劇。
二、社會結構的變遷
誠然中國的改革絕不是某一方面的變革,它是一場全面的社會性的變革。社會是經濟、政治賴以生存的基礎。改革所觸動的並非僅僅在於經濟或政治,而是具有更深刻的社會意義。中國的改革所具有的深刻內涵還在於,它並非僅僅是體制變革,而是社會結構性變革。社會結構是經濟體制具有更深層的涵義的概念,體制不過是社會結構的某一層面。社會結構要比體制具有更豐富的內涵。
中國改革最具實質的意義在於它引發的是一場社會結構的變革。社會結構,按社會學家的理解,是指人們的社會地位及其社會關系的模式。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結構是包容萬物之桶。不能將社會結構變革僅僅歸結到某一方面,它是綜合的、全面的,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等都是組成社會結構的因素。也可以說,社會結構是它們賴以生存的根本。可以說,有什麼樣的社會結構,也就有什麼樣的政治、經濟、法律和文化。我們說,傳統時代是政治時代,是因為傳統時代是這樣一種社會結構,政治凌駕於社會之上,一切社會因素都為政治所左右,也都由政治所決定。變革政治時代意味著打破造成該時代的社會結構。所以,我們現在進行的改革實質是社會結構的變化。同樣,代替舊的社會結構的是新的社會結構,而不是什麼經濟時代。因此,我們選擇了社會結構作為觀察、分析的視角。
毫無疑問,經過近20年的改革,中國社會結構確實已經發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變化。我們每個人在每天都能感受到改革所帶來的或大或小的變化。我們周圍的世界陌生得使置身於其中的人都難以理解。當你遇到新的事物准備稍加思索的時候,它已擦身而過,或被什麼其他新的事物所取代。這世界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置身於改革中的人們不能不思索。正如一位哲人所說,追溯浪潮的源頭有時比追趕浪潮更為重要,因為我們如果不知道浪潮的源頭,就很難把握浪潮本身以及它會沖向何方。其實,撥開現實本身所籠罩的層層迷霧,中國正發生的是一場社會結構的變遷,一個中國人回溯幾千年歷史都不曾見過的新的社會結構正在改革的陣痛中誕生。理性社會的建立來自於理性的改革。我們只有把握住變革的實質,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⑵ 社會學概論是一門什麼樣的課程
《社會學》是一抄門應用性十分廣泛的社會科學,是研究人類在社會中的各種社會生活、社會交往、社會工作、社會結構、社會發展等方方面面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使人們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在這種環境中各種現象之間的相互關聯,形成對社會整體的認知的一門學科。它以社會運行論為主線,以社會轉型論為視角,貫徹社會學中國化和國際化的導向,反映中國社會現實的變化和趨勢。這門課程根據我國社會轉型的實際和教學實踐的需要分別介紹了社會運行概述、社會運行的微觀分析、社會運行的客觀分析、社會運行的問題與對策分析、社會運行的研究手段。尤其是後兩部分內容同社會保障專業息息息相關,相互聯系,相互滲透,通過社會學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更加熟練的將所學地社會保障的理論知識應用到現實社會中去
自己看情況抄吧.期末考試了?
⑶ 自考社會學概論是哪個專業的課程
是自考本科行政管理的課程
⑷ 談談你們對社會學概論這門課的認識
社會學概論是一門應用性十分廣泛的社會科學,是研究人類在社會中的各種社會生活、內社會交往、社會工容作、社會結構、社會發展等方方面面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使人們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在這種環境中各種現象之間的相互關聯,形成一個較廣闊的視野以及較深刻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形成對社會整體的認知的一門學科。
⑸ 社會學概論讀後感
[社會學概論讀後感]
(1) 重新審視美國人的價值觀,社會學概論讀後感。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不贊同強烈的個人主義,我欣賞美國的實際,用工具性能動主義來理解。所謂能動主義,是指美國人傾向於對周圍環境進行控制,而不是佛教徒那樣被動的生活方式。所謂工具性,即美國社會並不追求一種高層次的或者說是最終的目標或價值觀,相反,它追求一種非常普遍的改善或進步。一個理想的社會應當是每個成員都能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工作的社會。這樣給了自己的一個深刻的反思,自己的目標是不是定得太遠太高,不現實?確實是的,有時候自己認為所謂的高瞻遠矚的目標其實只不過是好高騖遠,不踏實的目標。在很多時候,在追趕比自己優秀的同學時,心裡很容易產生一種浮躁的心理,不夠平穩。在進步、改善這方面,我確實需要向美國人學習學習,力求每一天都有一點點進步,每一天都能改善一點點自己的不足之處。不積硅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2) 角色期待與角色表現。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被賦予了社會對它的角色期待。每個角色期待背後都有相應的角色表現。在今年端午節,我和一個好朋友,還有他的表叔一起吃飯。他表叔作為一個出來社會工作多年的前輩,指導我們大學生的規劃以及為人處事的道理。他表叔跟我同學說的一句話令我頗為震驚,你作為你家的長子,你要想下你身上肩負的是什麼責任。這句話至今縈繞耳邊,時常警醒著我。有些東西隨著成長,其佯裝的外表該脫下就脫下。我承認,以前有太多太多的東西,沒有改變,確實做得不好,我並不是電影中的周星馳,不能胡亂地做出匪而所思的動作,因為別人會因我的角色表現而判斷我是一個瘋子,這里也不是電影世界。這是生活,我應該現實點,做出符合我角色期待的角色表現。在家、在學校都應該思考一下自己所處的位置,該拿出什麼樣的角色表現。我相信我會慢慢改變。(3) 社會地位和結構的流動。我覺得覺得現在社會上存在這樣一種風氣:社會地位與金錢直接掛鉤。人,生下來就不平等。在廣東,很多資源,掌握在我們這一代的前一輩上,因改革開放很好掌握了賺錢的資源。試問,廣東很多龍頭企業董事長哪幾個擁有高學歷,很多都是高中學歷,靠的就是一步步實踐和一股勇氣賺了屬於自己的財富,讀後感《社會學概論讀後感》。一個家族企業,很好掌握各種資源:人脈資源(客戶)、貨源、管理經驗和管理人才等。企業家們也有足夠的財力使自己的後輩得到較高的教育水平,只要其後輩不是智力問題,喜歡學習,喜歡實踐,身邊有優秀的人才,接管前輩的生意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至於富不過三代這句話,我懷疑了。早一段時間,進了一個工廠,和工人階級一起工作。稍稍調查了他們的年齡和工資,有幾個和我年紀差不多,有幾個30幾歲。工資根據你以往的工作經歷商議決定,其中有個前輩,35歲,他有3個孩子,每月拿的薪水是1500,包吃住。3個孩子,先撇開教育投資不說,生活費也成問題。在工廠里和工人同吃同住,這種感覺是在寫字樓里體驗不到的。感到生活上的巨大差距,生活來之不易,更應好好珍惜。處在社會底層的人,他們的孩子們得不到好的教育資源,向上結構流動的機會越來越來小,創造財富的機會越來越小。或許,只有教育才能改變他們的現狀,教育是一條向上流動的很好的途徑。但成功的只有一小部分人而已。為此,我更加堅定了知識的作用。要向上流動,先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社會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各方面的發展與在發展中或發展後的問題,而試圖以研究的結果來找到解決的方法。但事與願違,社會學常常能找出問題卻找不到解決根本問題的方法。有時看似解決了,卻只是短暫的表面上的治標不治本。因為社會學到底還是以人為本,是從人的角度去了解世界上的問題。我們有信仰的人都知道,無論是什麼樣的社會問題其實都是人的問題。而人的問題根本就是在於人是有罪的人,且人是沒有辦法靠自己解決罪的。所以,我認為社會學只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卻不能找出問題的本質原因更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可以說社會學是發現提出問題,而神學才能找出問題的本質原因也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社會學概論》配有網路課程,大大豐富了社會學教材的內容,對社會學教材做了廣度和深度的延伸。《社會學概論》的內容體現了社會學知識點面結合的特點,每章後附有思考題和推薦閱讀書目。通過對《社會學概論》的學習,讀者能夠具備社會學的基礎知識,了解從社會學視角分析社會的方法。《社會學概論》不僅適用於大學社會學專業本科生的學習,還適用於黨政機關幹部、企業管理人員以及對社會學有興趣的其他社會人士的學習。作為社會學專業入門基礎課教材,《社會學概論》秉承社會學研究人與社會關系的主旨,介紹了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突出社會學本土化研究的特色。在篇章結構上,《社會學概論》以理論發展與方法為緒論,以社會互動、社會結構與社會不平等、社會制度、社會變遷與發展為邏輯主線,通過五編十九章的內容,展示了社會學學科研究需要遵循的理論原則、社會學研究的方法和技術、社會學邏輯發展中的不同觀點,以及社會學研究在中國改革開放中的發展。
⑹ 社會學概論選修課心得體會
德為誰用?---道德無效現象分析
如果要對道德功能進行社會學分析,起碼存在兩個基本問題,一是「德有何用」的問題;二是「德為誰用」的問題,倫理學研究對前者比較重視,對後者卻有所忽視。倫理學家總是把道德原則作為「普渡眾生」的法寶,或把其普適性說得神乎其神。其實,任何道德原則或規范當其作為一種理論預設時總是對人人都有用的,但當其作為一種現實操作時對有些人是無用的。筆者曾有過這樣的經歷:一次,在公交車上看到幾個年輕人把一老太太擠得東倒西歪,我就說了一句:「年輕人,請守一點公德」,沒想到他們橫著眼盯著我,罵我一句:「有毛病!」後來我仔細想,可能我真的有毛病,我怎麼能對哪些人講道德呢?他們根本就不想有德。看來,道德只對有德或想守德的人有用,對無德之人,道德總是沒用的,這就是道德無效現象。
道德無效是指道德作為一種任何的毫無例外都應當服從的規范性要求因人為的阻隔而失去其應有的影響力而成為虛設。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也由必要性論證進入到了有效操作的層次。我們所倡導的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基本原則的社會主義道德正發揮著它特有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當清醒地看到,現實生活中道德無效現實比較嚴重,不利於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全面推進,主要表現為三種類型:
一、道德蔑視型:「老子有權,我怕誰?」。道德作為一種最基本的道德規范,是人人應當遵守的,道德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權力的獨占性和擴張性使權力的佔有者或控制者有可能無視法律或道德,從而做出違法或缺德的行為。佔有或控制一定權力是蔑視道德的先決條件。現實生活中不泛有德性良好的當權者,只有當把權力作為謀取私利的手段時才會產生道德蔑視。「老子有權我怕誰」是權力對道德的極大藐視,鮮明地向世人昭示了道德對個別當權者的無效性。「法律也奈何我不得,道德算什麼」。這種人完全拋棄了權力本身所凝結的社會義務與責任,完全逃脫於道德的約束之外,認為自己有不受道德約束的特權。現實生活中,個別幹部手中有權就無所顧及,吃喝嫖賭,為所欲為,在他們心目中,道德從來就是老百姓的事,與己無關。這種人多了,道德建設也就成了官員向老百姓講道德的運動,道德也就成了管制老百姓的精神枷鎖。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官德重於民德,應當成為當代中國道德建設的重要原則。
二、道德褻瀆型:「老子有錢,我怕誰?」。這是另一種有代表性的道德無效現象。這些年,一些人隨著金錢財富的增多而「神氣」起來,忘乎所以,也開始成為道德約束之外的「自由人」。社會上一些「大款」、「富豪」其生活方式之腐化自不用說,就連一些並不富有者用多於罰款幾倍的錢來換起對「隨地吐痰」處罰的「瀟灑」,「不就是罰點款么?老子有的是錢」。廉恥、良心、道義就在金錢的支付中喪失了。在商品經濟社會,金錢交換特性的普遍化導致了金錢特殊地位的確立,有錢似乎就可以買到一切,包括榮譽、地位和尊嚴;有錢似乎就可以逃脫法律和道德的制裁。褻瀆道德的人是金錢的奴隸,盡管他們擁有金錢卻失去了保持德性的力量。拜金主義的盛行一方面表現了人們對金錢的熱忱,同時也導致了對道德的冷漠。加之,現行社會賞罰手段的唯金錢化傾向,有意無意地從正反兩方面強化了「一切向錢看」的社會心理,金錢萬能成了道德有效實施的一大阻礙。
三、道德無賴型:「我是流氓,我怕誰?」。生活實踐表明,道德只對有向善傾向的人有效,對道德無賴者是無效的。道德無賴的行為主體是精神崩潰者。道德無賴是指社會個體對自己的行為己毫無道德顧及,沒有任何道德信念,以善為惡、以丑為美、以恥為榮,一切都是不講理、不要臉,往往表現了道德逃避和道德沉淪。道德逃避是指個體既不玷污道德,也不捍衛道德,就是那種所謂「逃避崇高」;道德沉淪是指個體徹底與道德決裂,其行為具有明顯的反社會傾向。道德之所以有約束作用,其發生前提是受約束者必須具備力圖逃避譴責而獲得道德贊譽的動機。如果一個人根本不在意社會或他人對的道德評價,無所謂道德不道德,最好的道德也是無用的。我們在公共生活場所常遇到這樣一些道德無賴者:你講他「不文明」,他反而高興;你罵他「缺德」,他反而說「德有何用」;你斥責他「沒良心」,他反而問「良心值多少錢一斤?」這種流氓心態不知從何緣起,但確實代表了一部分人對待道德的無所謂態度。一個社會的公民如果連起碼的羞恥感都沒有,法律何用?道德何效?
道德無效現象雖然是個別的、局部的的,但其危害性決不可低估。首先,道德無效現象直接敗壞社會道德風氣。道德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對改善社會風氣負有神聖的歷史使命。社會風氣的根本是德風,而德風往往是靠社會的道德範例來體現的。沒有道德範例群體的示範,尤其是黨政領導幹部的「龍頭效應」,那麼,道德建設就易於成為良知者的疾呼而無大眾的響應。不可否認的是,有權者和有錢者在現代社會中在對物質財富的享用上具有某種優越性,成為人們注目的對象。如果這部分人無視道德甚至道德敗壞,整個社會就有可能隨之道德淪喪。實踐證明,這些年之所以社會風氣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是這部分人無視道德和法紀所致。
其次,道德無效現象的蔓延使人們對道德建設喪失信心。這些年,我們在道德建設上沒少費心思,但其實效卻不令人滿意,原因之一恐怕就是道德建設並未得到大眾的認同與參預,難以喚起人們的道德熱情,因為現實就擺在他們面前,那些道德敗壞者多麼的自在的瀟灑。於是導致道德建設有理論號召卻無具體措施;有依稀可見的見義勇為者,卻無成為「眾人之言」、「國人之論」的對不道德行為的集體譴責;有孔繁森、張鳴歧這樣的道德楷模,卻少有真正意義上的行為模仿。如果社會上存在道德的「特殊公民」,人們就會對道德的公正性產生懷疑。沒有了道德公正,談何全民的道德建設?
最後,道德無效會導致對道德宣傳教育逆反心理的產生。逆反心理是指具有一定數量的社會成員對一定社會現象與正常條件下應該有的認知及其行為傾向完全持相反的態度。不可否認,實現道德生活離我們的的道德宣傳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上一些道德「特殊公民」的「示範」和對一些道德高尚者的冷遇,人們便確信「說得越多就越假」,以至於一講道德就反感。這種逆反心理如不及時調整,勢必會導致社會道德主流文化教育的受阻,歪理邪說盛行。
要防止和克服道德無效現象是一項艱巨的社會工作,不僅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參預,而且需要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等手段的配合。就道德本身而言,要克服道德無效現象首先必須使強化道德規范的約束性。道德作用於人們的道德生活本身就蘊含著深刻的強令性,即道德對行為主體來說具有嚴格的使動性。對社會的所有成員而言,不管其知道道德規范與否,也不管其是否願意接受道德規范的約束,道德效力都毫無例外地要求執行,任何人也應當踐行。在此意義上可以說,道德規范也是一種強制性規范,它雖然不同於法律政令,不完全具有中家意志的屬性,也得不到國家強制力的保障,但它所具有的「應當」指令同樣決定了它的制度性要求。有了制度保證,道德也就獲得了「人人應當遵守」真理性品質,也就不再因為道德動作的軟手段而變成可有可無東西而隨意遭人蔑視。
凈化道德環境也是克服道德無效現象的有力保證。道德效力的發揮要受到環境的影響。如果一種道德與現實相沖突,那麼,除非憑借外在的強制力量,否則就無法突破環境給人們造成的心靈阻礙;如果道德與環境相容,就可以憑借環境本身的力量對人的行為產生影響,發生其應有的效力。道德之所以對個別人沒有作用,就是因為環境提供了條件。如用人制度上,「寧要有缺點的能人,也不要沒能力有好人」,就導致了為撈政績而不惜傷害道德的現象;社會賞罰手段上的唯金錢化,使不少人可以用金錢的支付來逃脫法律和道德的制裁;社會上道德「看客」的增多,導致了道德無賴者越來越有市場。
同時,加強道德傳播的社會責任制約,也有利於克服道德無效現象。道德傳播主體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不得以任何借口踐踏自己所宣傳的道德。現實生活中不少在台上講道德的人干著有悖於道德的勾當,其所宣傳的道德自然會被視為「假道學」而世人所不齒。另外,任何道德傳播都不能是為了傳播者的個人利益而只能是社會群體利益。最大的道德欺騙也許不是言行不一,而是以傳播道德來達到不道德的目的。在階級社會里,道德說教明顯地是為了統治階級的利益,而被統治階級必然對統治階級的道德傳播者不信任。社會主義制度根除了道德的階級狹隘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了社會主義道德的最高宗旨。我們的道德傳播者也應堅守這一宗旨,而不要把守德僅僅變為老百姓的義務和自己謀取私利的手段。只有真正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道德並且是真正能毫無例外平等地身體力行的道德,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力。在強調依法治與以德治國的今天,我們不能不對道德效力問題發出沉思與憂慮。
⑺ 社會學概論的本質是什麼
同的社會生活。這是社區的本質特徵。(4)有自己的社區文化。表現為社區風俗和基本相同的價值觀念。不同的社區其文化不同。(5)社區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對自己所屬的社區有歸屬感和認同感。
27.馬克思是怎樣看待社會的:A、社會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是社會關系的總和。B、人類社會區別於動物社會的特徵是勞動。C、人類社會是長期發展的產物,是與自然界有重大區別的特殊領域。
28.馬克思主義的需要理論:(1)馬克思主義的需要理論是建立在個人和社會不可分割的整體觀的哲學基礎上的,個人和社會是辯證的統一;
(2)馬克思主義的需要理論,是歷史的、辯證的看待人性與動物性(獸性)的區別的,認為人性與動物性既有區別又有聯系;(3)馬克思把人類的需要活動放到歷史的進程中去考察,放到生產的歷史發展中去考察,認為人類的生產活動是從生產生存資料進步到生產享受資料再進步到生產發展資料。
29.馬克思主義的交往理論:(1)交往在馬克思的著作中是一個內容豐富的概念。它既包括個人與與個人,團體與團體之間的交往,又包括不同國家之間的交往,既包括物質交往,也包括精神交往。 (2)馬克思的交往理論揭示了社會交往的物質條件:一切交往都是在人類勞動創造的財富的基礎上進行的,離開了物質基礎,人們之間的社會交往就無從發生。 (3)馬克思的社會交往理論指明人的需要是產生社會交往的根本原因。社會交往則是滿足人的需要的可靠保障。 (4)經濟交往是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礎。馬克思分析了社會交往的層次,指出:物質交往首先是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交往,是任何一種交往的基礎。
30.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社會變遷理論:(1)社會的變遷,歸根到底是由社會的經濟基礎發生變動而引起的; (2)隨著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或快或慢地要發生變革; (3)隨著生產力的獲得,人們改變自己的生產方式;隨著生產方式的改變,也改變著生活方式,也就改變自己的一切社會關系。 (4)社會的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作用當社會的上層建築所維護的是先進的經濟基礎或所瓦解的是腐朽的經濟基礎時,它對社會起著推動作用;反之,則是對社會發展起著阻滯作用。
3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主要理解和掌握馬斯洛需要論的五個等級: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的含義及它們之間的關系,了解它們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