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藝術課程
A. 傳統的中學美術教學與綜合性藝術課程的教學有什麼不同
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藝術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劇場、戲院、音樂廳、美術館,而是成為電視、電腦、網路等大眾媒體,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和學習不可侵害的部分。越來越多的人文學者、科學工作者和工程技術從藝術中吸取靈感,將藝術的思維方式滲透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藝術的感受、想像、創造等能力,已成為現代社會需要的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質。
現代教育趨向於學科之間的綜合,藝術課是教育改革中誕生的一門新型課程,它是在我國已有的音樂、美術學科課程基礎上建構的一門綜合性課程。這門課程綜合了音樂、美術、戲曲、舞蹈、以及影視書法、篆刻等藝術形式和表象手段,對學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養和科學認識等產生直接與間接的影響。藝術課程不是各門藝術學科知識技能數量的相加,而是綜合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藝術能力,藝術課程也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同時還培養學生的整和創新、開拓貫通和跨域轉換的多種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沒有認識到這一目標的綜合性本質,只停留在一般認識上的「音樂、美術課的合二為一」,或「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影視」的簡單相加,就很容易將一節藝術課上成「大雜燴」。在生活中,孩子們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已經感覺到這些領域,有的是有意的,而更多的是無意的。我們的藝術課就要對孩子的這些來自生活的感受加以強化、提升,促進他們藝術能力和藝術素養的綜合發展。因此,綜合性的藝術教育為學生打開了通向藝術的多種通道,藝術課程重視學生參與和體驗,能夠激發學生豐富的藝術想像,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
藝術課程的綜合性具體表現為:
一、教育目標綜合
藝術課程在目標定位上,提倡以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整合發展為總目標,在多藝術門類、多學科綜合的藝術教育活動中,通過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科學的連接,達到學生藝術能力、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
1、人文素養目標。藝術學科是一種人文課程,運用其藝術感人的形式和豐富的內容,培養學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例如:《戲劇中的笑與哭》一課,是從以戲劇為切入點,本課的人文主題,是繼續感受表情中所蘊涵的豐富情感,初步知道藝術與生活的關系。在課堂中讓學生重點觀看京劇或地方戲中人物的笑與哭,思考藝術與生活中笑與哭的區別,並嘗試模仿,體會舞台表演與生活的異同,知道藝術與生活是緊密相聯的,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2、藝術能力目標。綜合運用音樂、美術、戲劇、舞蹈等知識讓學生通過藝術學習獲得感知與欣賞、表現與創造、反思與評價等多項能力,進而形成交流與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表情歌》一課,要讓學生學唱《表情歌》,用快樂的情緒和動作表現歌曲,同時還要在歌曲的基礎上,創編表現不同情緒的歌詞和動作,最後大家分別扮做「原始人娃娃」、「京劇娃娃」和「木偶娃娃」等進行表演,在唱唱跳跳中進行表現。藝術方面的綜合能力在愉快中得到提高。
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是相互交融的,藝術能力能體現鮮明的人文色彩,人文素養的形式又需要一定的藝術能力,兩者綜合發展,二者交融,生成出一種涵蓋二者又超越二者的高級素質。
二、教學內容綜合
藝術課程在學習內容上,由偏重藝術知識技能傳授的逐段遞進轉向強調學生藝術綜合能力和多種文化素養的培養,教材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強調不同藝術門類的溝通與融合,進而拓寬學生的視野,通過生動的教學活動,使學習生活變得鮮活充實,易於為學生掌握。
1、藝術門類的綜合。藝術課程提出以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影視等多種藝術門類的綜合性學習為實現目標的學習領域。
2、學習內容的綜合。藝術教育以藝術為載體,包含著美學、藝術批評、藝術史、藝術創作等四部分,不應局限於某個方面,而應讓他們全方面的接觸藝術,熟悉藝術的發展史,從而獲得完整的藝術能力。例如:在《黃土地的暢想》一課,講述了黃河歷史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象徵,我們都是龍的傳人,並讓學生觀看在黃土高坡上,黃河邊的人們大型的歌舞表演的錄像片和相關的美術作品,提高了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形成學生的藝術通感。
三、教學方式綜合
在教學方式上注重多種方式進行綜合,滿足學生的生命活動,由偏重教師為主導的知識技能的傳輸和訓練,轉向強調教學中「雙主體」互動關系,以及學生體驗性、探究性、生成性和反思性的學習過程,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素質和教學的需要,組織多種形式的綜合藝術教學活動。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對打破統一固定的教學模式,廣泛開發教育、文化資源、調動教師的主動性、創造性、發展個性化的教學等,提供了無限廣闊的空間。教學中,藝術課程強調在輕松、愉悅、民主的氛圍中,在師生、生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和共同參與中進行教學活動。
1、構建兩種教學模式
模式一:「一科切入,兼及數科」是指在教學中以音樂、美術、舞蹈、戲劇中的某一門作為學科主題的主要教學內容,同時適當兼備其它藝術學科,達到綜合藝術教學。例如:《風雨長城》,是以音樂切入的藝術課,學生將通過有關長城建築藝術風採的各類圖片、錄像資料的賞析,通過演唱、欣賞與長城有關的經典的音樂作品,分析體驗作品在旋律與節奏等音樂方面的風格特點和歌詞表達的情感內容與思想。在藝術創作表現與感受的過程中,從而了解歷經風桑的中華民族的歷史,感受不屈奮爭的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本課圍繞「長城」將音樂、視覺、藝術、舞蹈等有機結合,同時自然地滲入歷史、文學等知識。這種模式一是在綜合的過程中保持了某一門藝術學科的學科特徵,有利於教學活動「由點及面」的展開;二是照顧到我們目前藝術課教師的基本素質以及它們在美術和音樂方面的學科背景,使一般的教師能夠比較容易的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教學條件,實施綜合藝術教學。
模式二:「多科綜合」是指在教學中圍繞同一人文主題或共同的藝術要素,實現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等藝術學科的不分主次的完全綜合,它重在使學生形成一種綜合的藝術能力。例如:《圓》一課中,以多種藝術門類中都存在的藝術要素,將音樂、繪畫、雕塑、舞蹈、戲劇有機融合為一體的多種綜合,這種綜合一步步把學生引導和升華到文化的視角,進入「天圓地方」、「圓滿」等我國人民共同信守的哲學觀,從多個不同角度提高了學生的感受力和理解力。這種模式是一種各門學科之間大綜合,有利於直接的培養學生的藝術通感和綜合藝術能力的形成。
2、多種教學方式綜合運用
教學方式有對話式、體驗式、探究式、調控式、小組合作式等。針對藝術學科的綜合性以及各藝術門類的特點,將這些教學方式有機的結合並運用。與此同時,更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僅指教師的教法,二者應是統一的,在藝術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在平等、自由的環境中共同感受,談論藝術;教師尊重每個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大膽地進行藝術想像和創作,積極投身於藝術活動之中,同時鼓勵學生展開合作學習,發揮群體力量,對藝術作深入的探索。
四、教學環境綜合
藝術課程利用鮮活的生活經驗和不同的文化資源,延伸藝術課堂。
1、藝術教材是立體的文化網站,學生從中吸取藝術的營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形成。例如:在一節圍繞風箏進行的藝術課中,教師給予學生的任務是設計、製作和放飛風箏。完成這項活動不僅需要運用特定的藝術知識、技能和美的原則把風箏設計得美觀、新奇,而且必須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才能把風箏飛起來,多大的風箏才能飛起來等等。要想回答這想問題,學生需要領域的知識,如空氣運動學、工程設計等內容,學生通過這一課的學習,綜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2、教學設計與實踐設計應自覺地把整體、整合與互通、互補有機的結合,為師生在藝術實踐中參與創新、創造留有空間。例如:《戰爭樂舞》一課,學生將結合前幾課長城和兵馬俑的有關知識,進行綜合創作和表現:穿上自己設計的鎧甲、帶上自己創作的面具,伴隨著自己製作的戰爭背景音樂、音響,以自己創作的戲劇舞蹈的表現方式,在現生動逼真的、在長城上戍邊衛國的戰爭場面。
3、教材注重貼進學生生活,聯系個人成長的環境。如日常生活、情感體驗、文化背景、心理特點等從興趣、需要、情感表達、人際交流出發,使藝術學習豐富多彩,鮮活充實,獲得永久的動力,進而發展藝術能力,提高人文素養。例如:藝術課《一起玩玩具》,教師讓學生展現自己帶來的玩具,目的是為了讓同學們體會分享的快樂。當大家玩玩具時,教師發現有一個孩子非常沉默,就關心的詢問他。這個孩子傷心地告訴教師:「這是我奶奶留給我的最後一件玩具,可是奶奶已經去世了,我非常喜歡我的奶奶。」教師即興抓住了這一情感點,讓這個孩子向大家講奶奶的故事,使孩子們由同伴之情進入到親情的體驗。
五、藝術評價的綜合
藝術課程評價既要注重學生的整體發展,又要注重藝術學習過程,同時又要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1、藝術課程注重對學生整體發展的評價,不僅僅關注對學生藝術知識與技能掌握程度以及整體藝術發展水平的評估,還強調對學生通過藝術的學習,在文化修養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等人文素養上獲得發展的評價。教師可以結合「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科學」四個方面的內容,制定科學的、可操作的評價標准,進行整體評價。例如:讓學生觀察周圍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並說出自己的與眾不同想法和創造性思維,最後讓學生反思,能否能珍視利用他人的意見。
2、注重藝術學習過程的評價,使評價與教學活動、評價與具體的藝術活動融為一體。綜合藝術教育,克服傳統的評價弊端,發展一種把豐富多彩、生動多樣的教學活動等評價活動高度融為一體的「無跡之跡」的評價。例如:在師生對話中,學生被頻繁要求解釋自己創作作品的步驟,並以過程的角度評價自己作品,你為什麼這樣修改?你覺得這樣修改作品有好處嗎?如果是這樣,為什麼?為達到對過程的評價,教師必須認真地和隨時地觀察有關學生創作、反思等過程的跡象。這種觀察可以圍繞合作活動過程中的草圖製作,反復修改,回頭反思和對自己作品和他人作品的知覺活動中尋找評價的證據。
3、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與以往注重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同,在綜合藝術教學中評價的主體擴展了,加強了自評、互評,使評價成為教師、學生和家長等共同積極參與的交互活動,學生只有成為一個積極自我評價者,才有可能變為一個主動的學習者。例如:教師要求每位學生製作一隻「方盒藝術品」,用美術的方式,將盒子的表現等內部四壁進行裝飾,盒子的外面表達別人眼中的你是什麼樣的,盒子的內部表達你對自我的認識,學生做完自己的盒子藝術品後,教師要求他們相互交換作品,並發給每人一張紙,在紙的正面,要求學生寫下「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創意的」,並對其作品評價。很明顯,這種大家一起觀看、猜測和審視的過程,不僅加強了全班同學和某個作者之間的溝通和了解,也加強了大家一起協作「攻關」的意識和樂趣,使學習成為一個愉快地解決問題的過程。
「以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整合發展」的總目標,和促進藝術學科內容的融合以及藝術與其它學科的溝通,通過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情感、藝術與文化、藝術與科學的連接,實現培養目標等,是藝術課程的最本質的特徵。它使我們在設計課程時,從過去以藝術學科體系為設計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從單門的音樂、美術學科的設計轉變為建立多門藝術學科的溝通和整合,綜合是藝術課程的核心思想。
B. 綜合藝術教育活動三部曲教學法包括哪些
綜合藝術教育在方式方法上更注意幼兒的年齡特點。提倡體驗式、探究式、情境式、生成式、互動式的教學方法,發揚科學而有效的接受式、引導式、指導式的傳統教學方法,運用豐富、有趣的藝術游戲方法,讓幼兒快樂、自主地學習。
綜合藝術教育在評價上更關注每個幼兒的學習過程。在藝術學習過程中,強調幼兒學習的興趣與態度、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尊重師生的個性差異和程度差異,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
在藝術活動中變傳統的「四重」為「四強」。即變重知識體系、重技能傳遞、重標准一致、重教師權威,為強調藝術教育在一日生活中的滲透、強調藝術活動中幼兒獨特的體驗感受、強調課程建設中的融通整合、強調教育過程中的師生互動。
C. 「藝術課程」是指什麼
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藝術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劇場、戲院、音樂廳、美術館,而是更為廣泛地進入電視、電腦、網路等大眾媒體,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和學習不可分割的部分。越來越多的人文學者、科學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嘗試從藝術中吸取靈感,將藝術的思維方式滲透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藝術的感受、想像、創造等能力,已成為現代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質。基礎教育階段的藝術課程日益走向綜合,不僅音樂和美術開始交叉融合,戲劇、舞蹈、影視等也進入藝術課堂。新的課程將更加關注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文化資源,鼓勵學生進行體驗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學習,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內容和信息,拓展藝術視野,提高整體素質,並使藝術學習更有趣、更容易,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感。藝術課程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必修課程,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價值。藝術課程綜合了音樂、美術、戲劇、舞蹈以及影視、書法、篆刻等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段,對學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養和科學認識等產生直接與間接的影響。藝術課程不是各門藝術學科知識技能數量的相加,而是綜合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藝術能力;藝術課程也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同時還培養學生的整合創新、開拓貫通和跨域轉換的多種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綜合藝術課程有如下的理解;綜合藝術課程是將各藝術門類具有內在的關聯(如通感、通識、價值、功能等。)和藝術學習內容及其他形式的內容統整在一起的,在同一人文主題統領下的一種課程模式。學生通過這些內容和過程,獲得特定的藝術知識和技能,懼到一定的審美能力和對藝術的理解,可以凈化自己的心靈和情感、提高人文素質。 如果將這種理解加以分析,可以得出關於綜合藝術課程的如下具體內涵:
1、綜合藝術課程所涵蓋的課程內容既有各藝術門類的學科知識,亦有學生獲得的主體經驗;
2綜合藝術課程以統整或去邊界的方式將有同一主題的課程內容組織在一起:
3、綜合藝術課程將學科課程內容組織在一起的依據是課程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如課程內容同性的關聯性和課程內容價值或功能的關聯性等;
4、綜合藝術課程的價值、職能表現為消除學生原有知識體系中各類知識之間的界限,提高綜合藝術能力,不僅僅局限到單科的知識技能,使學生形成關於世界的整體性認識和全息觀念,深刻理解和靈括運用知識。提高綜合解決現實問題的相關能應當強調的是。綜合藝術課程是一個對學校藝術課程內容進行統整的宏觀觀念,是對學校藝術課程綜合化的一種概稱。盡管綜合藝術課程是一種課程的模式,但它提供給人們的與其說是某種課程的某種運行方式或操作程序,不如說是實現課程綜合化的理念。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人們可以根據教育的實際憎況和需要開發、設置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綜合藝術課程的範式。我們是要解決「是什麼」的問題,確定適合本校的綜合藝術課程模式。從這個意義上講,凡是具有上述屬性的課程範式都可納入綜合課程的概念范疇。我們可以從諸如相關課程、交叉課程、廣域課程、核心課程以及經驗課程等方面做出探索和研究。來豐富我們的綜合藝術課程。我們相信,隨著學校藝術課程綜合化的深人,更多具有上述屬性的綜合課程的範式將呈現在我們面前。 綜合藝術課程必須在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的協同下,加以精心設計和組織,才能實現。也就是說,任何藝術課程都必須經過槽心設計、而只有從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憎況(學生的能力、學生所處的社會的價值觀)出發,從教學中隨時遇到的具體情景以及這些情景激發的動機和動力出發,從各藝術門類之間以及藝術與非藝術課程之間的綜合和交叉學習的實際需要和實踐經驗出發才能設計出優秀的綜合藝術課程。因為只有在充分考慮以上各因素的基礎上,才能確定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問題被解決的方式。 另外.綜合藝術課程還受其所在的社會人文背景的制約。不同地區的課程實施者。會受到不同地域文化極其價值觀的影響:在同一個地區內,不同學校的課程也會有不同的框架和自己標准、以便充分利用本校的教育資源。在同一個學區之內,不同學校也將按照自己的需要去運用國家藝術課程標准。最後,即使在同一個地區和同一個學校之內。每個教師也會採用適合自己的和適合學生興趣和需要的課程計劃和指南。綜合藝術課程具有開放性、創造性、人文性和實踐性。我們都是藝術課程的創造者、實踐者、探索者和建設者。 由此而形成的綜合藝術課程為學生展現出一個五彩繽紛、充滿奇妙幻想的藝術世界和人生境界,由此激發出來的藝術活動和藝術形象必將產生印象學生心靈的力量,並給學生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學生的品德人格和審美意識,以及他們的感知、情感、想像、思維和創造力,都會在這種新型藝術課程中得到健康的發展。 綜合藝術課程的主要特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教學目的上。更加關注學生整體人格的發展,強調在生動有趣的藝術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藝術能力,提高其人文素養;在教學方式上,加強不同藝術學科的融合以及藝術與其他學科的構通,鼓勵學生進行體驗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學習;在教學內容上,為學生提供基礎性的、豐富多彩的內容和信息,拓展藝術視野。使藝術學習更有趣更容易;在評價方式上。關注每個學生藝術能力和人文素養的提高,尊重學生個性差異與程度差異,使每個學生獲得成功感:在教學環境上。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文化資源,延伸藝術課堂。
D. 「美術綜合課程體系是指」這個問題出自哪裡各種復習資料里都沒看到,今年卻考到了
個人感覺應該出自「新課標」中「第一部分 前言」:
「美術課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回價值體系為導向,弘答揚優秀的中華文化,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美術學習領域,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
「美術課程改變單純以學科知識體系構建課程的思路和方法,從促進學生素質發展的角度,根據美術學習活動方式劃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四個學習領域。
現在各個學科都非常重視「綜合課程體系」,不單純是美術課!任何學科之間都強調交叉強調整合!如果你有教學經驗就會知道了解這些。
希望能幫到你!
E. 廣州美術學院的(綜合藝術)專業
有綜合材料、裝置 觀念藝術 等課程
畢業可以做自由藝術家或者去畫室教 如果要想去正規的學校做老師的話 要另外選修教育學心理學課 還要自己去考普通話
F. 綜合藝術包括哪些部分
綜合藝術屬於再現性的時間藝術,主要包括電影、電視、戲劇、多媒體等,因其集劇本、表演、音樂、化妝、服裝、道具、布置等於一身,因此稱之為綜合藝術。綜合藝術是眾多藝術樣式的有機復合體,實際上兼有再現、表現的內容,以及時間、空間的形式,但就其主要方面而言,它是再現性的時間藝術。綜合藝術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廣泛而有機的綜合性。它吸取了語言藝術、實用藝術、造型藝術、表情藝術塑造形象的一切手段,並加以綜合運用,以塑造它自身的形象。
G. 什麼是綜合課程
綜合課程指是綜合幾個有關聯的學科,使之成為跨越更廣泛的共同領域的課程。
比如,把物理、地理、地理等幾個學科合並為理科。
綜合課程可以根據綜合課程的綜合程度及其發展軌跡,可分為四種課程:相關課程(Correlated Curriculum)、融合課程(Fused Curriculum)、廣域課程(Broad Curriculum)以及核心課程。
(7)綜合藝術課程擴展閱讀:
一、綜合課程的優點
1、 綜合課程打破了學科間的界限,有利於培養學生對事物的整體認識能力。
2、 綜合課程減少了課程的門類,有利於減輕學生的負擔。
3、 綜合課程從生活、社會的實際出發,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研究對象
1、學科本位
又稱綜合性學科課程,這種課程的特點在於,它試圖把那些具有相關性的學科知識整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綜合學科。比如,將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解剖學融合為生物學,將地質學、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歷史地理融合為地理學。
2、社會本位
以值得關注的、重要的社會問題為核心,來組織和編排不同學科的知識內容。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上盛行的社會本位的綜合課程,主要有「科學——技術——社會課程」(簡稱STS課程)、「環境教育課程」、「國際理解教育課程」。
3、兒童本位
這種課程又稱「經驗本位的綜合課程」,其特點是以兒童當下的生活與經驗為核心,來組織課程活動,前面所講的「活動課程」即是這種類型的綜合課程。
網路-綜合課程
H. 川美的綜合藝術是學什麼畢業後能做什麼
現在學什麼都差不多。。只要去了這個學校就可以了大學課你可以隨便聽的老師不是很管。主要看自己。。高中想的很好大學都開始玩了。。。可能大一會嚇唬嚇唬你但是就那麼回事。。。。現在學什麼畢業了都不怎麼樣賺錢多的人永遠是少數。。還是看自己實力。。估計綜合藝術應該有繪畫。綜合造型。平面什麼的。。綜合造型就是雕塑加電腦3D。其實學什麼都一樣。。。專業都是有聯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