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蒙特梭利課程

蒙特梭利課程

發布時間: 2021-03-12 07:18:12

1. 什麼是是蒙台梭利教學

蒙台梭利(Montessori)教學法是由義大利教育家瑪莉亞·蒙特梭利博士傾其畢生經歷所創造的。其教學法的精髓在於培養幼兒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

在蒙氏教室里,有豐富多彩的教具,它們都是根據兒童成長發展敏感期所創立的適宜兒童成長的「玩具」。

蒙台梭利教學內容包括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數學教育、語言教育、科學文化教育等內容。孩子通過自我重復操作蒙氏教具創新建構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能力訓練。

教育理念:

1,使人成為人

蒙台梭利教育是使人成為人。第一個人是剛剛出生的生物性的人;第二個人是為人,為人就是受過教育,具備了教養、具備了人格的人。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意義,也就是人格形成才能成為真正的人。

2,自發性的智能

人之所以有學習的慾望,就是受到與生俱來的智能所驅使,也就是孩子內在有一種執著追求知識和求發展的沖動。如果這種內在沖動不通過教育去啟動他,將會使幼兒本身存在著的巨大能量遲滯、消磨。

3,人的創造性

其實,這可以說是人類的一種自然性,對人類而言,創造是自然而生的。蒙台梭利認為手的活動及語言在不斷地保持調和,最後才能培養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長過程中發揮各種創造能力。

4,協助孩子自我發展

傳統的教育則是成人在那裡不斷地教導兒童怎樣怎樣去做,兒童就遵命式地去服從。那麼,蒙台梭利教育就是讓兒童發揮他自身的生命潛能,通過自身的實際的這種活動來發展自己各個方面,這是教育的真諦。

5,有準備的環境

蒙台梭利認為環境是有生命的,是成人對兒童的使命清楚了解所准備的,這個環境包含兒童成長所需的一切事物的積極意義,同時也要將所有不利於兒童成長的事物加以排除。

(1)蒙特梭利課程擴展閱讀:

蒙氏教育法基本原則:

1、 以兒童為中心。反對以成人為本位的教學觀點,視兒童為有別於成人的獨立個體。

2、 不教的教育。反對填鴨教學,主張從日常生活訓練著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自發性地主動學習,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

3、 把握兒童的敏感期。順著敏感期學習的特徵,得到最大的學習效果。

4、 教師扮演協助者的角色。教師須對孩子的心靈世界有深刻的認識與了解,對孩子發展的狀況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對孩子適性、適時的協助與指導。

5、 完全人格的培養。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協助孩子正常化。

6、 尊重孩子成長步調。沒有課程表和上下課時間,使孩子能夠專注地發展內在的需要。

7、 混齡教學。不同年齡孩子會相互模仿、學習,養成兒童樂於助人的良好社會行為。

8、 豐富的教材與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過「工作」,從自我重復操作練習中,建構完善的人格。

9、 摒除獎懲制度。採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養孩子正在萌芽的尊嚴感。

10、 爆發的教學成果。採取尊重孩子內在需求的方式,讓孩子適時、適性地成長,短期內不易察覺成果,但卻會在某一時間以爆發的力量彰顯出孩子內在心智的成長。

2. 什麼是蒙特梭利課程模式的理論基礎

您好,解答如下:
蒙特梭利終其一生並沒有將蒙特梭利法做過有系統的整理和歸納。她曾謙虛的說,我只不過是對兒童加以研究,只不過是接受兒童給予我的,並把它表現出來而已。但如果她在思想上沒有一個指導的原則,那麼她所設想的教育方法和蒙氏教具又怎樣能前後相應脈絡有序呢?
專家們把蒙特梭利林林總總、博大精深的理論歸納出了六大學習要領,這六大要領分別是:一、環境適應論;二、獨立成長論;三生命自然發展論;四、吸收性心智論;五、工作人性論;六、獎懲無用論。
接下來我們就依次對這六個要領進行學習。
一、環境適應論
個人的成長必須與環境相適應(狼孩的故事
蒙特梭利曾把環境比喻為人的頭部,由此可見環境對孩子的重要性。因為人類的一切成長都與頭部有關,它是發號施令者,控制著生理與心理上的發展成熟度;像頭部一樣,環境則是主宰著一個人是否夠聰明的最大關鍵。在個人成長而言,個人的成長一定要與環境相適應,如果不能相適應,人的基本能力便無從發展或消失,嚴重的甚至導致不能生存。正如前面狼童的例子,他們不但失掉了人的本性,由於年齡已大,即使將他們帶回"人"的世界後,已經無法適應人類的生活方式,生命也就非常短暫。
環境的好壞決定成長的好壞
也就是說,人類的各種生理和心理機能都是因為適應環境而增長的。假如能給兒童一個非常豐富,能提供學習刺激的"環境",而兒童在這環境中也能多方的去"適應",那麼智能成長的速度和品質必將是很好的!(孟母三遷)
蒙特梭利將環境列為教育的第一要素,並更進一步地兒童成長法則,設計出了適合孩子個別差異並能激發孩子成長的各類教具,使孩子在環境中真正地適應進而利用環境。
二、獨立成長論
孩子一出生,生理的各項功能尚未健全,心智也還沒有成長,當然無法獨立生存,他必得靠著親職人員的照料,提供給他生存的必需品,才能一天天長大。他一步步地會爬、會走、會跳,渴望脫離大人的擺布,使用自己的雙手去觸摸這世界;以自己的雙腳走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這不僅是孩子天天心裡想把自己"變成"大人的一種嚮往,而是所有生物自然發展的內在力量。
這一連串的過程,他人是無法替代經歷的,正如母親不能替自己的孩子呼吸一樣。成長的路相當地漫長,也並非一蹴可及,得靠不斷地促使生理及心理功能獨立(成熟),才能成為所謂"獨立的人",才有能力靠著自己的努力,完成生命發展中需要的各種活動。
三、生命自然發展論
蒙特梭利在觀察中,就注意到了生命"自然發展"的事實,她發現人的"完成",實際上是經由自己的不斷活動來達成的。(母雞孵蛋)蒙特梭利還發現,兒童在出生前,就具有了發展的預定計劃,eg.雞蛋會變成雞,人的受精卵會發展成胎變成人。於是預定計劃也按著大自然定下的步驟,產生了自我實現的活動並不斷的自我活動。
「計劃」靠著「過程」來達成,那過程又靠著什麼來推動?答案是"內在需要"。(eg.剛出生的嬰兒肚子餓了,他會閉著眼睛用嗅覺找奶香,用嘴唇去找奶頭,解決餓的問題)。幼兒在心理與生理上的發展速度因人而異,所以兒童成長階段的進程也會各自不同;然而相同的是:為了使身心成長,從胚胎個體開始,會有很多的內在而非外顯的需要出現,"內在需要"會導致"個體"主動地去尋尋覓覓,找它要的"東西",以滿足迅速成長的目標。(由躺倒爬)
所以就"教育"的立場來說,大人能做的,是提供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任由孩子在其中去自由地選擇,不受干擾地滿足他的內在需要,使生命能夠自然地發展,一步一步建構成一個完美的大人。
四、吸收性心智論
吸收性心智:大人在面對一項新的事物時,可以借用舊經驗來學習,例如你初次到非洲去,聽見那兒的人發出一些嘰哩呱啦的聲音,就算你聽不懂,你仍會判斷那是"語言"。而孩子呢?從完全黑暗的母體,滑進這個全然不同的世界,沒有帶來任何經驗,智力也還沒有成熟,"吸收的心智"就像照相機的感光底片一樣,將外界的信息全部攝入,然後內化成自己的東西。也就是從無到有的快速累積的過程。然而這種潛意識的攝取,大約到三歲以後,便會轉變成有意識的吸收。孩子在"吸收心智"驅動下的學習,不僅與大人不同,速度更是驚人,兒童就因為有這種能力,才會從"無"到"有"地奠定下智力的基礎。(音樂課堂,語言發展)
五、工作人性論
大人與小孩工作性質不同: 成人是為了生活而工作,而兒童卻是為了工作而生活,也就是成人的工作是為了滿足生活所需,兒童的工作是以工作逐步改進自己、完成自我。因此,手是人類的第二個大腦,透過雙手工作,不但可以激發兒童的技能,還可以幫助他們人格正常的發展。
當兒童專心於真正有興趣的工作時,即可自然養成愛學習、能獨立、肯動腦、有毅力的好習性好品德。因此,兒童只有通過工作的引導,才能逐漸形成各種能力,而成為獨立完美的人。
蒙特梭利說:"工作是人性的特徵。"螞蟻和蜜蜂雖然會不斷地採花蜜、覓花粉,但它們不會教育自己去"動腦筋求進步",去增長智能以及改善環境。
六、獎懲無用論
蒙特梭利在兒童之家發現,觀察中發現獎賞或懲罰,對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並不能產生多大的效果。她在以前也覺得好的該賞壞的該罰。
經常受鼓勵的小朋友,他的人格是建立在自己的認知和自我約束上,但是懸賞式的獎勵只會誘使他有獎才做,影響到他將來的價值觀,以名利為衡量的標准;如果孩子必須常受處罰才會停止亂來,那麼他的聽話完全是因為怕被挨打挨罵,而非自我控制,而且除了不主動以外,他也缺乏自信,做任何事都會害怕,也就不會有什麼創新或出息了。

3. 蒙台梭利課程模式的目標有哪些

關於蒙台梭利課程模式的目標,北京師大有專門的課程

4. 150蒙氏具體有哪些課程

有包括心理感官動作(0-3)、語言(0-6)、感官(3-6)、數學(3-6)、蒙小數學及幾何(5-14)等超過100個學時的蒙氏系統化課程。

5. 蒙台梭利課程如何實施

蒙台梭利課程一般都是個別教學和集體教學相結合,一般都是早入園後開始自選工作版,教師可以有權目的的指導教學,之後進行走線活動,是孩子的興趣平穩下來,然後進行集體教學,可以針對某一特定的科目,比如數學、日常生活等。
如果你想問具體的科目怎麼實施,或者具體的集體課怎麼上,有一套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的書,主要就是關於各科目的教育教案,可以具體參考,最主要的還是了解蒙台梭利的教育,按照她的教學過程實施教學。

6. 蒙特梭利和3S都是什麼教育理念呢

成都蒙特梭利課程與全球同步,是由專家組根據孩子在不同月齡發育情況以及敏感期設計的專課程體屬系,教學課程中有專業的教案與教具,教師也有嚴格的授課標准,所以您在全國每一家蒙特梭利早教中心會享受到一樣的教學服務。
成都蒙特梭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經過多年本土化發展,結合中國寶寶生理與心理發育特點與母嬰群體服務特點,目前在中國開展八大課程體系。課程採取月齡分階段的方法,每個階段都根據寶寶的生理及心理發育特點分設不同的適合寶寶的課程,具體針對性的東西也跟你解釋不清楚,有時間的話可以來公司做個簡單交流,歡迎你的光臨~成都蒙特梭利早教中心,地址:在武侯晉陽路167號

7. 蒙台梭利課程和瑞吉歐課程的異同

蒙台梭利課程與瑞吉歐課程中環境設置的比較
蒙台梭利和瑞吉歐兩種教育模式在課程的設置中,都特別重視環境的作用,都認為環境是教育的第三要素。但是兩種課程中環境設置又存在一些異同點,通過對兩種課程中的環境設置進行分析來了解各自特點所在,對理性思考我國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問題,豐富我國學前教育理論,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本文試從兩種課程環境設置的理論背景和環境設置的基本理念及環境創設的原則三方面來對兩種課程中的環境觀進行比較。 一、環境設置的理論背景比較
蒙台梭利課程中環境的設置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十九世紀,科學的迅猛發展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使人們對世界觀有了較大的改變,蒙台梭利早期研究了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和孟德爾等人的遺傳學說以及法國學者法布爾等人的生物學理論,對人類發展的看法有著濃厚的生物學觀點。她認為:「任何有機體為了發展自己的內在潛能,都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條件」。正如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土壤和水份一樣,兒童的身心發展也是在外界刺激的幫助下發展起來的,是個體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為了使兒童的潛能得到發展,並能自由地進行活動,必須從他們所處的環境中找到與其內部自然發展有直接關系的物質。」[1]蒙台梭利把這一觀點引入到教育中,她認為在教育方面,重要的是使兒童在適宜的環境中,找到發展自己能力的必要方法。但是,她認為當時社會的一般家庭都不適合兒童的發展:[2]貧困的家庭處於物質缺乏、人口擁擠的狀態,而富有的家庭又對兒童過分嬌慣,而且,一般家庭的建築、設備和用具都是為成人設計和製造的,這些環境都不能給兒童自由活動的可能。因此,她提出必須為兒童提供一個「准備好的環境」。[3]這個環境是成人與兒童的世界之間的橋梁,是可以讓兒童身體自由活動並能使其智力、道德、社會性都得到自由的發展的環境,也是可以保護兒童的環境。
在瑞吉歐課程中,「環境」是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環境」不僅是幼兒所處的地理、物質環境,更是一種時間、精神沉澱的文化環境。[4]瑞吉歐課程的環境設置生動地體現了美國進步主義教育與皮亞傑等人的教育思想的完美結合。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在美國的進步主義教育,其思想核心就是提倡民主精神,反對對兒童的壓制,要求尊重兒童。進步主義的代表人物杜威認為,兒童的發展是在先天本能與沖動的基礎上,通過與環境的相互作用而不斷增加經驗的。[5]「行動處於觀念的中心」杜威的這一教育哲學被瑞吉歐人充分地利用到環境設置中來,表現為環境生成課程和課程創造環境,因此,瑞吉歐的環境設置是充分體現尊重兒童、尊重兒童的興趣的原則的。另外,瑞吉歐的環境設置還來自皮亞傑的建構主義和維果斯基的「心理發展的歷史文化理論」和「支架教學」。皮亞傑創立的認識發生論明確提出知識既非來自主體,也非來自客體,而是來自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即主體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產生認識上的不平衡,並產生進一步認識的動力而不斷達到新的智慧的發展過程。「支架式教學」是以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為依據的。支架式教學是建構主義的一種教學模式,是教師為學生搭建一個必要的「腳手架」,支持學生不斷地建構自己,將學生的智力從一個水平引導到另一個更高的水平。在瑞吉歐的課程中,環境為兒童認識的建構搭建一個腳手架,成為一種兒童學習與成長的支架,支持兒童不斷建構自己。因此,可以說,瑞吉歐課程中的環境創設,其思想的淵源既是沿襲義大利傳統文化的,又是接納百川的。
比較兩者的理論背景可以發現,兩者都受當時文化科學發展和教育思潮的影響,非常重視環境在教育中和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反對舊的環境中對兒童不利的因素。但是,因為處的時代和理論背景的不同,蒙台梭利注重從生物學的角度考慮兒童發展對環境的需求依賴;提出為兒童創設一個適合他們發展的「有準備」的環境;而在瑞吉歐的課程中,體現的是一種歷史文化的沉澱,一種民主精神的再現,和一種兒童在與環境的交流中自在、自主的發展思想精髓。 二、環境設置的基本理念比較
蒙台梭利認為成人的世界有太多因素壓制了兒童的發展,因此在她的課程中,環境首先應
http://wenku..com/link?url=-xpJO9i_IqKZxFRA4rZWtWX1qg-S21Xh48EFSaQb-sFi3_

8. 蒙特梭利教育到底有什麼好處

瑪麗亞•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紀享譽全球的幼兒教育家,她所創立的、獨特的幼兒教育法,風靡了整個西方世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各國,特別是歐美先進國家的教育水平和社會發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點在於十分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她為此從事了半個多世紀的教育實驗與研究;她的教學方法從智力訓練、感覺訓練到運動訓練,從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從平民教育到貴族教育,為西方工業化社會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幾代優秀的人才基礎。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於20世紀初傳入我國,經過多年在我國的發展與實踐應用,產生了良好的效果。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對我國學前教育的改革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
一、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改變了人們傳統的學前教育觀念
時代在不斷地進步,改革傳統教育模式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我國引進的。傳統的教育模式中人們往往認為兒童的心智發展規律沒有任何的規律可循,兒童缺乏自主性,只有通過成人的指導下才能夠得以發展。這種否定兒童能力的觀點,不重視兒童個性的理念導致了一些不良的後果,如:成人們往往把自己的觀點或者認識強加到孩子身上等。傳統的教育模式就是灌輸和指揮兒童的心智發展,並且往往不顧兒童的興趣愛好和接受能力,將一些固定的知識傳遞給兒童,這樣就阻礙了兒童正常的心智發展,束縛了兒童的一些思維方式。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正是打破了這一現象。
蒙台梭利經過對學前兒童不斷的研究中發現:兒童存在著與生俱來的「內在生命力」。兒童的這種內在的生命力,是一種活動的、積極地、並且有著我們無法想像的無窮的力量。所以,蒙台梭利把學前教育的任務歸納為「激發和促進兒童的內在潛力,並且要按照兒童自身的規律,使其獲得自由的發展。」蒙台梭利在其編著的《蒙台梭利幼兒教育科學方法》中提到:「兒童不是成人和教師進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任意可以塑造的蠟或泥,也不是任意刻畫的木塊,不是父母和教師培植的花木或飼養的動物,而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能動的、發展著的一個活生生的人。」這一句話打破了傳統的學前教育模式觀念。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就是要讓我們明白這樣一個道理:「應該相信兒童,讓兒童在自然、自由的活動中得到全方面的成長。」
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讓我們重新審讀幼兒教師的角色,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要從課堂上的主導地位轉變成內心的輔導者。教師要愉快的工作,要讓兒童通過自由選擇來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二、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為我國學前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
我國的傳統教育理論一直受赫爾巴特的教育理論所影響。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採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傳授法,強調的是灌輸式的教育,並且認為教學活動就是教師和學生兩個因素組成的。這樣的教育模式把兒童當成了貯備知識的容器,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處於被動以及消極的地位。而且教學內容空泛缺乏新意,教學的程序是嚴格按照五步教學法進行的,作為主角的兒童只能作為被動的服從者。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兒童的個性和能力被埋沒,無法得以展現。所以,人們呼籲教學的改革,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在中國的傳播也是時代的要求。
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為我國學前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表現形式是多方面的。首先,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的引入豐富了學前教育的內容。傳統的學前教育的課程主要以唱歌、游戲、手工、談話為主。而蒙台梭利的教學內容就十分豐富,它包括感觀教育、生活練習、語言教育、數學教育和文化教育。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注重日常生活練習,日常生活練習有助於促進兒童健全的人格。其次,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的引入改進了學前教育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是自上而下的傳授法。這種教學的方法忽視了兒童的個性特點,有礙於兒童的身心正常發展規律。蒙台梭利把科學的觀察與研究兒童作為教師首要的任務,給兒童提供環境和工作材料,重視環境的創設,使兒童通過自我教育得到發展。再次,豐富了教學組織形式。在我國以往的教學形式上是採用同齡編班的形式,而蒙台梭利顯著的特點就是混齡編班。現階段,我國大部分中小城市的家庭中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兒童缺少兄弟姐妹,這樣不利於兒童社會性發展。混齡編班促進了兒童的社會性發展。
三、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推動了我國學前教育改革的進程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確定了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主要任務和試點單位,在這次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十項任務中,學前教育改革力度最大,試點動作也是最快的,因為我國學前教育相對薄弱,群眾反映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學前教育成為這次國家要著力解決的問題。現階段,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已經深入到了基層,蒙台梭利教育機構從大城市發展到小城市,從國辦園發展到私立園,已經遍及到了全國各地。很多幼兒園將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引入幼兒園,紛紛設立了蒙氏課程。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也已經開始走入到普通家庭,很多孩子的家長都認同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在這樣的影響下逐漸的改變了原有的教育觀念,很多教育學家也開始探索新的教育模式,蒙台梭利學前教育思想有效地推動了我國學前教育改革的進程。

9.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1、以兒童為中心。反對以成人為本的教育觀點,視兒童為與成人有別的獨立個體。

2、不教的原則。六歲以前的幼兒是逐漸建構認知、辨別能力並以形象思維為主要思維方式,不適合說教的教育。蒙氏從日訓著手,並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及教學材料,讓兒童自發、主動的學習,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隨著幼兒成長,會出現某一段時間只對環境中的某一項事務專心而拒絕接受其他事務的特點,若在此時提供專向的幫助,會收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4、教師作為環境的一部分存在,扮演協助、啟導的角色。教師的工作是觀察兒童的內心需要,設計環境、並示範教具的准確操作,再依兒童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提供適時的引導。這種不教的教育能使師生關系和諧,兒童能夠愉快的學習。

5、著重智慧與品格的養成。幼兒教育的本質意義在於幫助幼兒的生命完美成長。因此幼教的目標不只是為小學做准備,更重要的是為他們的一生奠定智慧和品德的基礎,培養他們終生學習的好習慣。

6、尊重兒童的成長步調。在蒙氏教育中沒有嚴格的課表及上下課時間,讓兒童循著內在需要,自由而專心地工作,若孩子的專心時常被打斷,會養成孩子不專注及草率的習性。相反,經常使孩子處於不受打擾反復練習的狀態則能培養孩子的耐心和專注力。

7、混齡教學。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相互模仿、相互學習並養成兒童關愛他人、樂於助人的社會行為,並在智能上相互影響、促進。

8、豐富的教材與教具。教具並非是教師用來教孩子用的,而是兒童工作的材料,旨在誘發兒童由淺入深的自我重復操作,以達到
自我教育的目的。

9、摒棄獎懲制度。蒙氏尊重兒童的選擇,讓兒童有自願、自發的學習意願與需求,兒童對獎懲並不在乎。

10、教學成果常以爆發的力量呈現。以循序漸進的自我教育方式訓練兒童,因此在短時間內不易察覺學習成果,但卻常以爆發力量突然呈現出內在的心智成長。

(9)蒙特梭利課程擴展閱讀:

蒙特梭利教育的優點

1、每項教具的單獨和聯合使用,都有步驟和順序。而且不管在設計上或者在使用方法上,都是由簡單到復雜,其主要目的是增減培養孩子了解步驟,重視秩序,並間接地培養其「內在紀律」。

2、蒙氏教具不選用五彩雜陳的色澤,以朴實、干凈的色調為主。因為它具有教育意義,所以通常用單色調,突顯真正的教育目標,也就是具孤立的特性。例如:粉紅塔的十塊木頭全部都是粉紅色。

3、在設計上,具有控制錯誤的特性,可以使小朋友自行發現錯誤、而能自行改正,例如:粉紅塔有十塊,最小的一塊是一公分的正立方塊,最大的一塊為十分公分的正立方體,所以最大塊與次大塊剛好差一公分。在堆完塔後小朋友可以拿起最小的那塊,量一量各塊之間的差距,他會發現恰好都是一公分。

4、由於教具的最重要目標,是為符合兒童的內在需要,所以在大小、尺寸上,只以兒童的能力為考慮范圍,例如:粉紅塔最大的一塊,孩子也可以搬得動。

5、每項教具都有能夠吸引小孩子的因素,例如粉紅塔木頭的重量、顏色;或者勺豆子時,豆子沙沙的聲音。

6、由步驟、秩序中培養孩子的邏輯習性和推理的能力。

7、教具的設計,以供給一個人操作為主要考慮目標。

8、每樣教具都具有直接與間接的教育目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