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教師的角色是課程的開發者
Ⅰ 教師在課程實施中的角色
新課程實施,教師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改變。教師從知識的權威到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從知識的傳遞者到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以及學生心靈的影響者、激勵者和鼓舞者。角色的轉變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
1.樹立新型育人觀念----人人發展,個個成功
新課程在育人思想上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師職業道德素質,也必須建立在此基礎上。為此,校黨總支十分注重教師的新課程理念的培訓,印發了大量的學習材料,組織專題講座、討論會等,旨在讓廣大教師樹立四個觀念,即「育人為本」的教育觀、「人才多樣、人人成才」的人才觀、全面發展的教育質量觀和為學生的一生發展和幸福奠定基礎的教育價值觀。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適應新課程改革,我校於2000年底即時提出了「人人發展,個個成功」的辦學理念。
2.建立新型師生關系----平等、民主、和諧
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習新知識已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雙方都是課程的探索者、開發者和主體。新課程最顯著的特點是通過師生間的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相互影響和相互補充,達到共識、共享和共同發展、共同提高的目的,顯示了師生平等的民主性。作為教師必須樹立起人本意識,教學上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和道德情感,要對學生高度信任,適度寬容,建立起新型師生關系,真正實現教育的「人人發展,個個成功」。學校提出了「創設情境、自主學習、激勵創新」的課改總課題,其核心是使每位學生都能樂學、會學,成為學習的主人。
3.開展新型教學活動----自主、合作、探究
傳統課程與新課程在實踐中,有明顯的區別:在師生關繫上,原來是以教師為中心,現在是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自主學習;在學生的學習方式上,過去是學生個人孤獨學習,而今提倡合作學習;在學生的學習狀態上,過去是學生接受學習,而現在是探究式學習。面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明顯改變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學方式,形成自己新的教學行為。這需要教師積極探索、主動適應變化的情況,創造出新經驗,取得新成績。經過兩年多的課改實驗實踐,我校基本形成了「自主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了「先學後導、當堂訓練」——新的課堂結構模式,形成獨具特色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操作流程。
Ⅱ 人本主義理論認為教師的角色是幫助者和什麼而並非信息的什麼
一、主要觀點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建構知識意義,強調協作學習。與建構主義不同,它更強調以人的發展為本,即強調學生的自我發展,強調發掘人的創造潛能,強調情感教育。
Ⅲ 為什麼說教師是課程資源的發現者和開發者
教師,作為一個社會人,有著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和閱歷;作為一位文化人,許多教師有著寬廣的知識面;作為一位學科教師,無疑具備豐富的學科知識等等,這些構成了教師自身巨大的隱性課程資源庫,只要我們有心去開發和利用,就會取之不竭,用之不例盡!
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並且是最有生產力的課程資源,一個有強烈資源開發意識的教師隊伍將給學校創造無窮的課程資源。教師不僅僅本身是課程實施的首要的基本條件資源,而且還是其他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的主要開發者。
首先,教師是教材的「選用者」和「駕馭者」,決定著與課程有關內容素材的識別、積累、選擇和利用,能夠將自己接觸到的各種思想、觀念等各種信息整合到自己的課程內容中來,稱為素材性課程資源的一部分。
其次,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將素材性課程資源與條件性課程資源、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人力與物資等各種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一個資源系統。這些都取決於教師對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態度與能力。
第三,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交流的過程中,學生的表現就是重要的隱性課程資源,只有教師才能發現和挖掘開發。例如,「插嘴」就是一種不可忽視的隱形課程資源。學生「插嘴」是他們身臨其境時的不自覺行為,是思維的真實表露。教師需要認真對待,在積極傾聽學生「插嘴」的過程中,發現哪些可以為教學所用,並作為有效資源加以開發利用,尤其是那些錯誤的、不合理的「插嘴」。因為錯誤的、不合理的「插嘴」
往往暴露出學生知識、認知中存在的缺陷,是學生認知的最近發展區,也許是我們教學最有效的切入點!
所以說教師是課程資源的發現者和開發者。
Ⅳ 課程實施的取向中要求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還是課程的開發者
課程實施的取向中要求教師不僅是課程的實施者,還是課程的開發者是版正確的。
對課權程實施的研究重點就是考察課程方案中所設計內容的落實程度。這種觀點將課程方案看作固定的、不可變更的,實施就是一個執行的過程。
作為課程執行者的學校和教師,應當很好的理解和運用課程,忠實地執行課程方案中規定的項目。而實施的效果如何,決定於課程執行者對課程方案的理解水平和落實程度。
(4)認為教師的角色是課程的開發者擴展閱讀:
課程實施不僅僅是教師教的過程,更是學生學的過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具體目標是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
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Ⅳ 新課程要求教師的角色應該是,a,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b,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c,課
是a,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版學習的促進者;從權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Ⅵ 你認為教師在課程中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角色
教師的角色意識是來指教師對自身角自色地位、相應角色行為規范及其角色扮演的覺察、認識、理解與體驗。教師角色意識包括三個基本結構:一是教師對角色地位的認識與理解,二是教師對角色規范的理解與把握,三是教師對角色扮演的認識與體驗。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個不可分隔的整體。教師角色意識對於教師專業發展與兒童健康成長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與意義,在教師教育觀念中居於核心地位,影響著教師心理體驗與感受,支配著教師的教育行為,從而影響著兒童的健康成長。
Ⅶ 如何理解教師是課程的開發者
要重新來把握課程,首先必須努自力擺脫「公共框架」的思想束縛,惟有這樣才能以澄澈的心智構築起課程的理想大廈,從而增強課程勇氣。我們可以所擁有的教育思想、教學理念為底色,以所積累的實踐經驗、理論視野為前瞻,並根據自身的教育理想與信念,去規劃和設計課程的內容,並在主體的日常實踐中不斷調整和豐富,從而把握課程的真諦。我們所追求的,就是這種立足於日常教育實踐的決策的課程,是同實踐互動的動態的課程。
當然,課程的主陣地在課堂。這就將我們的視角投向兒童,關注他們的學習狀態與心理流向。我們發現,課程其實就是課堂中引起的兒童學習經驗的總體。然而,學習經驗中既有促進兒童有益成長的教育性經驗,也有與成長無關的非教育性經驗,還有阻礙甚至危害兒童健康成長的反教育性經驗。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能動地加以選擇
Ⅷ 你認為教師在課程中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角色
1. 教師是情景的設計者和管理者、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文化的專傳播者、組織屬者、促進者、顧問。
2. 教師還是「騙子」。用鼓勵的話語把學生騙出自信,騙向成功。如:你做得很好;老師非常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