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裡成長課程內容
⑴ 兒童成長的心理變化有哪些
兒童期是人一生中心理發展較迅速關鍵的一個時期。
在兒童期,人的各種感覺能力在不斷提高,感受性在不斷發展。5歲以後,兒童就能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去觀察,可以按成人的要求,按照預定的任務,有意識地進行感知和觀察辨別活動。
在整個兒童期內,雖然無意注意仍占優勢,但是有意注意也開始發展,而且注意帶有情緒色彩,容易受新異刺激影響。兒童注意的各種品質在不斷改善,平均能看到的客體和連續集中注意的時間都在不斷增加,逐步接近成人的水平。
孩子在兒童期的思維發展經歷了「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這3個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階段。7~8歲的兒童能默默思考問題;9歲以後,開始掌握一些抽象概念及歷史時代概念;12歲時已基本具有命題演繹推理思維的特徵。隨著兒童思維的發展,想像力也在不斷發展,幻想方面也從遠離現實的幻想逐步向現實主義的幻想發展。7歲到11歲這一期間記憶能力也開始顯著增長。
早期兒童的情感主要是受生理需要的支配,情感性格極不穩定,之後情緒明顯分化,可明顯地表現出羞恥、憂慮、嫉妒、羨慕、失望、嫌惡、希望等情緒表現,同時出現了社會性情感,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8~9歲以後,情緒變得復雜,靦腆減少,抑制能力增強。但是總的說來,兒童的心理情感還在很不穩定的、控制能力也還不強的時期。
兒童期的各種意志品質,如自覺性、堅持性、自製力水平雖然還很差,但都有了一些初步的表現。堅持性和自製力明顯地受對活動目的的理解和活動內容的興趣所影響。進入小學中高年級後,兒童的意志品質有了明顯地發展,開始自覺地、獨立地給自己提出行動的動機和目的。其行動的動機和目的並不太具體,但克服困難完成任務的能力卻在逐步提高。
自我意識是意識的一個方面、一種形式,是人自己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兒童在1周歲左右便有了自我意識的萌芽,即把自己和自身以外的客體區分開來,使自己成為活動的主體。到了8歲,兒童不但能指出自己的優點,還能指出自己的缺點,並會力圖改正這些缺點。
⑵ 孩子成長 心理需要什麼
一是需要被愛與價值感。 孩子需要父母的愛,被愛使孩子有安全感與價值感。父母對子女示愛時,除了使孩子體驗到被愛的滿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愛,從而學到是非觀念。 二是需要安全感。 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是無法信任別人的,對他人不信任則無法和人建立友誼,可能會使其成為剛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會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圍環境,學習新的事物,他的情緒和智能發展也會受到不良影響。三是需要規則。 現代兒童發展理論認為兒童是成長中的個體,其心智能力的發展是其生理學方面的成熟加上後天學習經驗而形成的。從出生起,兒童必須有切合其能力的學習機會以學習新的經驗,才能發展出正常的智能、語言、人際關系技巧、情緒感受、表達能力和人格。 心理專家認為,兒童成長過程中還需要鼓勵和責任。在兒童的教養過程中,鼓勵的重要性大過其他方面。每一個小孩子都需要持續給予鼓勵,就如同種子需要水一樣。另外,認同的楷模和尊重對兒童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父母不但要多跟子女接近,而且要注意言傳身教的影響,使自己的言行對子女產生正向認同的作用。父母還必須尊重孩子和他的權利。
⑶ 想了解一下心理成長培訓課效果如何
只要是你家孩子願意上這個心理成長,能夠接受她的培訓和課程,這樣就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如果他不想學,不接受那效果就不是很好。這個得取決你的孩子的心理和孩子的接受能力。
⑷ 心靈成長課程的課程內容
課程包括:動態、靜態靜心課程、心靈成長課程、禪修課程、心理學課程等。在中國有很多類似的課程,但《家庭系統排列》和《NLP應用智慧》是比較有代表性、有效果和落地的。
⑸ 心靈成長課程一般都會教授什麼內容
課程包括:動態、靜態靜心課程、心靈成長課程、禪修課程、心理學課程等。在中國有很多類似的課程,但《家庭系統排列》和《NLP應用智慧》是比較有代表性、有效果和落地的。
⑹ 個人的心理成長過程該寫什麼
一、心理學與自我成長課程的基本內容和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精神生活質量,大學生群體也不例外。近年來,大學生由於學業受挫、人際關系不良、經濟困難、失戀等原因,產生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為此,在普通高校,不僅僅師范類院校學生開設心理學課程,現在已有許多非師范類院校的學生也開始主動選修心理學這門課程,希望從中獲得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我校從2011年秋季開始,在本科新生中開設了《心理學與自我成長》課程,作為一門必修課,要求每名大學新生必須選擇。課程主要分為以下8個章節:適應與發展、自主學習、學會共處、愛與親密關系、情緒管理、壓力應對、時間管理以及意義與價值。設置該門課程的目的是由於近年來,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遇到越來越多的心理困惑,通過學習該門課程,能夠讓新生更多地了解心理學的基本知識,認識到心理學既可以是一門高深的科學,也是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一直存在的,通過學習,能夠讓學生對心理問題有基本的鑒別能力,並且能夠正確對待心理問題。同時也讓新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大學的生活和學習,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促進大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展。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在課程結束後對所有聽課同學做了一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學生覺得課程的開設是有意義的,對心理學的學習寄予厚望,但對課程的最大意見就是「學時無趣、學後無用」,這無疑嚴重地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熱情,甚至危及到了課程本身的價值。因此,如何開展好這門課程,使心理學課「心理化」,神秘地談心理,真實地講自己,實用地指導生活,已成為當前這門心理學課程重要的課題。
二、心理學與自我成長課程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
1.教學方法單一化。目前,大部分授課教師還是採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風格已成為教師教學的單一途徑。而對學生參與式教學、案例式教學、活動互動教學則應用較少。即使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採取了案例教學的方法,但大部分教師還是採取自說自解的方式,對學生的引導性欠缺。因此,學生在被動學習的過程中,極易產生倦怠感,學習動機也不斷弱化。
2.課程內容體系有待商榷。目前心理學與自我成長的內容分為適應與發展、自主學習、學會共處、愛與親密關系、情緒管理、壓力應對、時間管理以及意義與價值這八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情緒管理與壓力應對的授課內容有重復的部分,且部分內容,如自主學習、學會共處與思想道德修養課程中的部分內容有所重復,思想道德修養課也是在新生剛入學時講授的,重復的內容可能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
3.考試方法單一化。目前心理學與自我成長課程的評價方式,一般是以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綜合而成。平時成績一般所佔的比例較小,包括課堂考勤和課堂回答問題兩部分,而期末考試則是提交一篇課程相關的論文。所以學生只要考勤過關、提交了論文就可獲得較好的分數。特別是提交的論文,質量參差不齊,多數同學絕大部分內容是在網上下載的,只有少數同學結合了自己的經歷和感受,難以達到教學目的。
三、心理學與自我成長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1.教學形式的改革。改變教師講授的單一形式,增加課堂互動活動,及時給予學生反饋性評價,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自己是教學的主體,體會到成功的愉悅,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優化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學會共處一章中,筆者開展了互動游戲疊羅漢,將全班分為5個小組,每組15名同學,從任一人開始作自我介紹:我是誰,來自哪裡,性格怎樣……後面的同學要將前面同學的話復述一遍後再開始自我介紹,如此類推,直到每一位同學都將其他所有組員的介紹記下為游戲結束,比賽看哪個小組又快又准。在情緒管理一章中,筆者通過音樂(歡快的和悲傷的)、動作(大笑、低頭)、思考(想悲傷和快樂的事情)讓每一位同學親身感受情緒的變化會與哪些因素相關。在壓力管理中,筆者讓每一位同學將最近最困擾自己的事情寫在紙上,揉成團後一起放在紙袋子里,然後隨機抽取一些,一一給予解答,有效地幫助同學們解決困難,舒緩壓力。筆者將這些形式和方法引入該課程課堂教學,使學生以活動課程的方式方法學習課程知識。實踐證明,這些形式既保證了系統的學科知識學習,又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課程內容體系的改革。筆者認為可以在課程內容中增加心理學與人格形成的內容,作為一個章節來講述。使學生了解到健全人格者的特徵;以積極的態度看待自己,能夠自知、自尊以及自我悅納;以積極的眼光去看待他人,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團隊合作精神;以積極的態度看待過去、現在和未來。使學生能夠用心理學的知識輔助自己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另外,在心理學學習的過程中,必須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思考,理論聯系實際,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學思想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從心理學的視角審視問題。因此,在課程中可以增加一些理論聯系實際的環節,如可以通過一些大學生心理危機的典型案例,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還可以增加一些團體心理輔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3.課程評價方式的改革。目前心理學與自我成長課程的評價方式還是以總結性評價為主,在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主動積極地學習和應用心理學知識等目標方面還存在欠缺,也不能及時提供反饋信息以幫助學生和教師改進學習和教學。筆者認為心理學與自我成長課程評價改革的具體方法是:改革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所佔的比重。可以適量布置平時作業,如可布置學生撰寫用所學知識解釋實際生活的案例報告;對所學內容所提出的問題;閱讀、觀看與心理學有關的文學藝術作品之後的感想;組織或參加小組討論的情況記錄等等一系列能夠理論聯系實踐的小作業,便於學生積極思考,促進學習遷移,讓學生知道在什麼時候、什麼條件下可以使用哪些知識,要讓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在實際應用中是有作用的。最後,可按照生作業的完成程度、認真程度、主動程度、理論聯系實際的程度、自我評價的深度等方面來進行評價。為降低作業難度,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共同完成以上作業。此外,還要加大平時課堂互動活動中學生的表現情況在最後成績評定中的比重,這樣既可以活躍課程氣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程互動,也有助於提高教學效果。至於期末考試的論文撰寫,筆者認為應該降低比重,甚至可以予以取消。
綜上所述,在非師范類院校開設心理學課程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的生活和學習,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促進他們的成長和全面發展。針對心理學與自我成長這門課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應從改革教學形式、課程的內容體系以及課程評價方式等方法入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程學習,增強學生運用心理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
⑺ 求哈佛爸爸劉軒給孩子的心理成長課,電子版的
陽光守護的約定裡面有
⑻ 心靈成長課程都有哪些
心靈成長課程有不少,可以找一些可以促進心靈成長的書籍,在心靈語坊讀書會上面有挺多這樣的信息,很多人都是參加這樣的心靈成長課程,據說影響意義很大。
⑼ 心靈成長課程都包含哪些方面的
注重答題的規范性。要學會用學科術語表述自己的答案,避免使用俗語。解答題一定要有相應的文字說明。到高三時要經常將自己的答案和標准答案做對比,發現思路中的不嚴謹或表述的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