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設計 » 國學文化課程博大精深

國學文化課程博大精深

發布時間: 2021-03-01 09:48:09

Ⅰ 什麼是真正的國學文化

真正的國學文化:

1、國學是中國人對自己本源文化的認同與堅守。國學是流淌在中國人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面對西方文化沖擊的一次捍衛。

2、國學,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它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與明清小說並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

3、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官學,自 「西學東漸」後相對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

(1)國學文化課程博大精深擴展閱讀:

國學文化的產生背景:

1、「國學」最初的含義專指中國古代以儒家學說為主的學問,這個學問以中國儒家經學為基礎,兼及其他諸子百家與文史之學。

2、再擴大一點,我們也可以把它稱之為所有關於中國古代的經世致用之學,但是其核心是儒家的經學,這是不易之論。

3、不過,在西方文化沒有大規模傳入中國之前,並沒有「國學」之名,那時候的學者只是把中國傳統的學問分為「經學」、「史學」、「諸子之學」,或者「漢學」、「宋學」等等。

4、到了19世紀中葉,隨著西方文化,亦即「西學」的大規模進入,於是就有了「中學」之名,以之與「西學」相區別。後來,才由「中學」逐漸演變成「國學」。

5、「國學」這一名稱的流行,當是在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之間。當時的倡導者主要是辛亥革命後的一批文化改良主義者。之所以把「中學」改稱「國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學

Ⅱ 國學博大精深,大連連海書院有國學講堂嗎

書院以研讀儒家經典為主,兼及其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著力培養能真正讀經、解經、傳經的高端國學人才的同時,服務於一般傳統文化愛好者。

Ⅲ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那麼中國的國學包括了哪些內容呢

一般來說,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國學既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學術,那麼無疑也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等,這些當然是屬於國學范疇,但也可以說是國學的外延了。

國學原指國家學府,如太學、國子監。國學指學問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它興起於20世紀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國大陸,文革結束後思想學術自由逐步有所恢復,中華傳統文化學術的空間逐步擴大,1980年代後「國學」復起至今。

"國學"一說,產生於西學東漸、文化轉型的歷史時期。而關於國學的定義,嚴格意義上,到目前為止,學術界還沒有給我們做出統一明確的界定。名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普遍說法如國粹派鄧實在1906年撰文說:"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鄧先生的國學概念很廣泛,但主要強調了國學的經世致用性。

國學以學科分,應分為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考據學、倫理學、版本學等,其中以儒家哲學為主流;以思想分,應分為先秦諸子、儒道釋三家等,儒家貫穿並主導中國思想史,其它列從屬地位;國學以《四庫全書》分,應分為經、史、子、集四部,但以經、子部為重,尤傾向於經部;以國學大師章太炎《國學講演錄》所分,則分為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和文學。

章太炎在其《國學概論》中稱:國學之本體是經史非神話、經典諸子非宗教、歷史非小說傳奇;治國學之方法為辨書記的真偽、通小學、明地理、知古今人情的變遷及辨文學應用。

國粹派鄧實稱:「國學者何?一國所有之學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國焉,有其國者有其學。學也者,學其一國之學以為國用,而自治其一國也。」(《國學講習記》,《國粹學報》第19期)

Ⅳ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應該怎麼去學習,怎麼去了解,就是想做一個博

當本民族的藝術精品被外來的一些文化泡沫淹沒時,人們想到了什麼?時至今日,親情的淡漠、人情的冷漠、對生命的無視、對弱小的蔑視,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從整體來看這是一個人情稀缺而不是人情過度的世界。中國傳統文化中不是歷來有著急公好義、除暴安良、捨身取義、古道熱腸、殺身成仁的傳統,不是一直有著長幼有序尊老愛幼嚮往親情的傳統嗎?而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我們現在卻存在兩個誤區:一是只有批判而沒有發掘,只有拋棄而沒有肯定;二是認為傳統文化的繼承是束之高閣,建幾個文化館,錄幾盤錄像帶就可以。???思想界在批判傳統文化時是犀利的,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時則是軟弱的。總是視傳統文化為包袱,為阻力,卻看不到傳統文化的對中國的重要性。傳統文化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死,中國只能被稱為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其為中國了。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傳統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這就引發了嚴重的社會問題,比如誠信危機。再比如「孝」,現在盡管人們已經較之過去有了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但很多人孝心已經沒有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由於中國人口結構的日益老齡化,同時相應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孝」文化的式微也將帶來嚴重社會問題。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民族血脈之所以綿延至今從未間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承續傳載功不可沒。如果我們丟掉了傳統文化的精髓,那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也就不是合格的炎黃子孫了。???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不能僅僅做一個博物館或者只是把傳統文化用聲音和影像保存起來。而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和行為准則,是一種活生生的東西。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並不是讓其凝固而無法變遷,這樣做的後果事實上是讓傳統文化失去應有的生命力。同時傳統文化的保護也不是對其進行隔離,跨文化的接觸和族際之間的互動也是一個文化自身發展的必須。因此那種認為傳統文化的保護就是將其一切傳統都原封不動的保留,甚而採用與外界隔絕的方式,人為地阻絕其文化的變遷的思想是不妥當的。當前,在舉弘揚某類傳統文化的活動時以發揚「傳統」為名刻意「仿古」的現象,在中國各地是比較常見的。其實,刻意模仿古代的某些形式,卻忽視對現代生活的反映和交融,其效果往往有限,甚至流於「形象工程」亦或市場逐利之嫌的作為,傳統文化不是「瀕危野生動物」,它並不缺乏載體。可以說只要有炎黃子孫的地方都可以做為傳統文化的載體。無論是流於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現象,還是僅僅加以保存和記錄,都不是真正的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家寶總理在哈佛大學講話——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早在2000多年前,就產生了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學說和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學說,以及其他許多也在中國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學說流派,這就是有名的」諸子百家「。從孔夫子到中山,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它的許多珍貴品,許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東西。比如,強調仁愛,強調群體,強調和而不同,強調天下為公。特別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操,」民為邦本「」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所有這些,對家庭、國家和社會起到了巨大的維系與調節作用。???首先,對於文化藝術而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特別是在當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經濟一體化浪潮越發洶涌之際,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利用、傳承與變遷、創新與調適成為民族研究與工作中的重大課題。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也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能夠體現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演進的自覺水平。文化作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對國家經濟、政治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力和影響力。文化資源、人文環境和民族素質,又是一個社會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保護、弘揚和利用,將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豐富的經濟生長資源,是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沒有包括傳統文化在內的文化作為支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就沒有後勁,我們就無法趕超世界先進水平。對於傳統文化實施科學有效的保護,也是實現國家經濟、社會、文化的協調發展,全面富強民主現代國家的現實需要。???其次,要正確處理好保護與發展、開發與利用、中央與地方、全局與局部、當前與今後的關系。確保中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在首先得到及時搶救和有效保護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規律得到深刻的繼承和持續的發展。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看似屬於純然的公益事業性文化建設投入,實則蘊涵著非常巨大的潛在效益和長遠利益。不僅對實施保護的工作方針和工作原則在具體的運用中要嚴格掌握,避免急功近利走樣變味的所謂「保護」,成為違反規律的草率操作與竭澤而漁的過度開發,以免動機良好措施不當的「保護」反倒成為毀壞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罪魁禍首;而且要從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深刻認識正確處理好中央與地方、全局與局部、當前與今後幾種關系的極端重要性,凡是涉及上述關系的,都要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則,牢固樹立全局意識和大局意識。???最後,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必須上升到一個全民族的高度,因為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身份標志,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創造的集體記憶與精神寄託。國學大師文懷沙說,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氣」,畢竟「樹的影子拉得再長,也離不開樹根;我走得再遠,也走不出媽媽的心。」對待中國傳統文化要防止兩個傾向:一是民族虛無主義,二是復古主義:對待外來文化也要防止兩個傾向:一是閉關自守,二是全盤西化。民族虛無主義:認為中國現實的發展可以割裂和歷史的聯系,否定傳統文化的價值。復古主義:片面台高傳統文化,用傳統的價值觀點來看待、衡量、評價現實的實際,否定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本質的區別。全盤西化:一方面把現代化等與西方化,另一方面把現代化和中國固有文化對立起來,因而把現代化的過程看作是西畫文化的移植於我們民族的過程。閉關自守:絕對的排斥外來文化,特別是對體現現代文明的西方文化畏之如虎,這實際上是不思變革,抱殘守缺。以上的觀點都是形而上學的否定觀。辯證的否定就是否定之否定,是科學的否定觀,運用辯證的否定觀,我們對待傳統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批判其錯誤的東西,繼承其積極的東西,並加以改造;對待外來文化,應該有鑒別的,有選擇的學習,努力走出一條既能體現現代世界文明水準又能有自己民族特點的現代化道路。

Ⅳ 國學課程包括哪些

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但是根據國學機構自身因素所推出的課程內容會有所差異。以比較出名的博學書院為例,他們有著獨樹一幟的課程模塊,主要包括了七大國學寶典易經,道德經,儒家,法家,孫子兵法,禪宗智慧,黃帝內經,以及三大史學經典貨殖列傳,資治通鑒,人物誌等人文智慧和古典哲學智慧。內容全面、系統、獨具特色,是眾多企業家、董事長、國學愛好人士學習國學的首選。

Ⅵ 國學課程包括哪些_可以學到什麼

國學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包括了醫學、戲劇、書畫、星相、數術等。

章太炎在其《國學概論》中稱:國學之本體是經史非神話、經典諸子非宗教、歷史非小說傳奇。納入國學的是《詩》、《書》、《禮》、《樂》、《春秋》、《易》漢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周代六藝。

向左轉|向右轉

拓展資料

國學班,即教授中華傳統文化的班級。與普通教育不同,普通教育重在知識技能的學習培訓,而國學教育則側重文化的提升,是為那些有志於弘揚傳統文化及民族文化的企業高層准備的,學習傳統文化管理知識來豐富企業管理知識。

課程設置主要有學科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如:《周易》與管理智慧、王陽明心理學、《金剛經》與佛教的基本精神、《資治通鑒》的歷史智慧與現代啟示、《史記》中政商人物的命運啟示、中國近代歷史的反思、文明的沖突與演進、傳統文化與現代領導藝術。

Ⅶ 通過舉辦誦讀國學經典活動,使學生更多地了解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改病句

改為:通過參加誦讀國學經典活動,學生更多地了解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Ⅷ 少兒國學教育的課程都是什麼課程啊

比較全面的國學教育課程包括文化和藝術等多個方面,以國學為理論基礎,蒙養孩子心性,以書法、國畫作為藝術實踐,培興趣的同時讓孩子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學習歷史經典結合日常學習與生活,潛移默化養成良好品格與習慣

Ⅸ 社會為什麼不動員大家一起來好好學習國學。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認真鑽研,日後大家必能成才。

國學斷層已久,需要很多真正熱愛國學的人去推動它,讓它發揮作用,我就一直想做此方面的工作。不知道有朋友能一起合作嗎?

Ⅹ 中國儒家國學文化博大精深,為何於現代科技面前蒼白無力

一、社會進化目標沒變,但社會關系發生了變化,導致人們思維和行為方式變化,國學未能跟上人類意識的時代發展,故而漸漸沒落了。

由於歷史條件的制約形成古代的社會環境,人與人之間是一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垂直模式,物質稀缺,所以用在什麼地方必須要斟酌,要有經驗的人來指導,所以垂直模式更加有利。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