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課程設計表
一、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策劃
一般來說,培訓機構會在不同的時期,根據不同的培訓對象,開設相應的培訓課程。培訓機構在進行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策劃時,應考慮以下方面。
(一)劃分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階段。
在一般情況下,可將其劃分為以下5個階段。
1.立項
培訓機構根據用人單位和社會各類人員的需求,以及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和本機構發展的需要,提出設計和開發培訓課程的項目建議書。其主要內容應包括培訓課程的名稱、適合的人員、培訓的目標、市場的需要和發展前景、需要配置的資源等。項目建議書應經過評審並得到批准。
2.制定培訓教學大綱
培訓機構應確定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負責人,由其主持制定培訓課程的教學大綱。大綱主要內容應包括教學的目標、范圍、內容、學時、考核方法、需要配置的資源等,培訓教學大綱應經過評審並得到批准。
3.編寫教材
由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負責人根據教學大綱組織教師或專家編寫有關教材,編寫的所有教材應經過評審並得到批准。
4.試講
為保證課程設計滿足培訓輸入的要求,適用時可以請教師試講編寫的教材。通過試講發現問題,必要時更改教材,以完善課程設計的輸出文件。
5.首次開班
每開設一個新的課程,都涉及到首次開班。通過培訓課程的實際運行,培訓機構、教師、學員對輸出文件提出使用意見。經過收集、整理這些意見,培訓機構邀請專家對該課程進行確認。
二、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輸入、輸出
培訓機構應根據培訓課程的立項要求,由課程設計負責人提出總要求,並召集教師、專家進行討論,確定課程設計的輸入內容。課程設計的輸入主要包括(不限於此)以下內容:課程的目標;法律法規的要求;對確定培訓對象的要求;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以往辦學的經驗等。
根據不同的課程輸入內容,由課程設計負責人組織編寫課程設計任務書並進行評審,以保證其內容充分、適宜、完整、清楚,並適應培訓機構的教學條件。課程設計任務書可以作為課程設計和開發策劃的一部分。
輸出方式因課程內容的不同而不同,但必須滿足課程設計輸入的要求,並具有可驗證性。課程設計輸出文件對整個教學過程具有指導作用,發放前必須經過批准。
課程設計和開發的輸出文件至少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教學大綱;課程表;學員手冊;教師手冊;練習題、小測驗和案例;模擬試卷;教學過程所需的儀器、設備和場地等輔助設施。
三、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評審、驗證、確認
1.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評審
培訓機構應根據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計劃的安排,適時組織專家、教師、培訓課程設計開發人員,採用會議或會簽等形式對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輸出文件的一部分或幾部分進行系統的評審。
評審的目的是:保證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輸出具有滿足顧客和法律法規要求的能力;及時識別設計和開發各階段存在的問題,並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評審的內容因評審對象的不同而不同。對評審中產生的問題,培訓機構要責成有關部門採取有效的措施,以滿足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要求。應保存評審的結果及採取措施的記錄。
2.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驗證
根據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特點,培訓機構採取的驗證方式一般是:在設計輸出文件發布前,組織有資格的專家、教師對該文件進行研討或試講,也可以由上級主管部門組織觀摩教學並進行審批。
對驗證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應由責任部門採取措施,以滿足設計輸入的要求,並保存驗證的結果和採取措施的記錄。如果設計和開發的培訓課程驗證合格,培訓機構可以按照教學過程策劃的結果組織招生,進行首次開班。
3.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確認
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確認,一般通過首次開班、現場觀摩教學、顧客反饋信息等方式實現。當確認的結果不能滿足規定的要求時,培訓機構應根據確認的意見採取有效的措施,並保存確認結果和採取措施的記錄。
四、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更改
經確認後的培訓課程設計和開發的全部輸出文件應歸檔管理。當出現法律法規要求變化、顧客需求變化、教師在使用文件過程中發現不適用等情況時,培訓機構可以更改文件。
更改文件時,由責任部門提出申請並確定更改的方式。更改的方式可以是以下一種或幾種:組織有資格的專家、教師進行研討;試講或首次開班觀摩教學;領導批准等。更改課程時,需要評價更改對該課程的設計輸出文件和已提交課程培訓的影響。更改後,應由責任部門對更改的過程作出說明。更改評審結果和採取措施的記錄應予保存。
B. 一個完整的培訓課程開發都包括哪些步驟
一、明確課程目的
進行課程開發的目的是說明員工為什麼要進行培訓。因為只有明確培訓課程的目的,才能確定課程的目標、范圍、對象和內容。
二、進行培訓需求分析
培訓需求分析是課程設計者開發培訓課程的第一步。進行培訓需求分析的目的是以滿足組織和組織成員的需要為出發點,從組織環境、個人和職務各個層面上進行調也和分析,從而判斷組織和個人是否存在培訓需求以及存在哪些培訓需求。
三,確定培訓課程目標
培訓課程的目標是說明員工培訓應達到的標准。它根據培訓的目的,結合上述需求分析的情況,形成培訓課程目標。
四、進行課程整體設計
課程整體設計是針對某一專題或某一類人的培訓需求所開發的課程架構。進行課程整體設計的任務包括確定費用、劃分課程單元、安排課程進度以及選定培訓場所等。
五,進行課程設計
在進行課程整體設計的基礎上,具體確定每一單元的授課內容、授課方法和授課材料的過程。
課程單元設計的優劣直接影響培訓效果的好壞和學員對課程的評估。在培訓開展過程中,作為相對獨立的課程單元不應在時間上被分割開。
六、階段性評價與修訂
在完成課程的單元設計後,需要對需求分析、課程目標、整體設計和單元設計進行階段性評價和修訂,以便為課程培訓的實施奠定基礎。
七、實施培訓課程
即使設計了好的培訓課程,也並不意味著培訓就能成功。如果在培訓實施階段缺乏適當的准備工作,也是難以達成培訓目標的。實施的准備工作主要包括培訓方法的選擇、培訓場所的選定、培訓技巧的利用以及適當地進行課程式控制制等方面。
在實施培訓過程中,掌握必要的培洲技巧有利於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進行課程總體評價(培訓效果評估)
培訓課程評估是在課程實施完畢斤對課程全過程進行的總結和判斷,重點在於確定培訓效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以及受訓學員對培訓效果的滿意程度。
C. 保險培訓課程設計
做為培訓師主要是接收上級的文件資料,將這些東西轉化成PPT的格式,做成課件.將文件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對你的業務員進行培訓,讓他們掌握知識好去展業. 要注意的是在講課時你的聲音(去找個"聲音的魅力"的文件學習學習如何利用聲音),要悅耳動聽,講課時要生動有趣,不要一味地照書本念, 適當穿插些小游戲(現在網路上都有),跟聽課的人互動,效果會很好的,不用怕,這個會越做越熟的,不難.
D. 培訓課程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設置培訓課程應體現復以制下基本原則:
1.培訓課程設計要符合企業和學員的需求。培訓課程首先要滿足企業和學員的需求,這是培訓課程設計的基本依據。培訓課程設計不同於學校課程設計,它要把學員作為主要的或唯一的依據,也就是以學員的需要、興趣、能力以及過去的經驗作為課程要素決策的基礎。
2.培訓課程設計要符合成人學員的認知規律。企業培訓課程的對象都是成人,因此教學內容的編排、教學模式與方法的選擇、教師的配備、教材的准備等方面都要以成人學習的特點為出發點,形成學員的合作學習方式。例如,成人學習目的性非常明確,他們參加培訓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或補充某一類型的知識,以滿足工作的需要。因此,培訓課程就應該目標明確,實用性強。
3.培訓課程的設置應體現企業培訓功能的基本目標,進行人力資源開發。
E. 培訓課程設計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培訓課程設計的基本要素
1、課程目標
2、課程內容
3、教材
4、課程模式
5、課程策略
6、課程議價
7、組織
8、時間
9、空間
10、學員
11、執行者
F. 培訓課程設計的介紹
培訓課程設計主 講:許盛華,由北京東方影音公司出 版 的光碟
G. 企業員工培訓課程安排怎麼做
1、需求確認:誰需要培訓,哪個方面(知識、技能、態度、人際、專業)需要加強;分層、分類;
2、課程設計:內容+形式
3、培訓實施:師資、時間、場地、教材、教輔工具、組織安排
4、培訓效果評估:考試、問卷、觀察、座談等
H. 培訓課程設計要注意什麼
企業處於生命周期的不同發展階段,制定的培訓計劃也各有不同。簡單來講,要注意的內容如下:
第一實用性。這需要你做培訓需求分析調查。不要總是自己以為該做什麼樣的培訓,而應該是大家需要的培訓共性是在哪裡,這樣做出來的培訓才比較實用。
第二培訓效果反饋。這樣有利於你在下一次培訓的時候改進。
第三培訓成果轉化。說白了,培訓是為了學以致用,是為了用的,如果你沒有轉化培訓成果,可能幾個月後大家都不記得你培訓了什麼,那培訓就沒有效果了。
第四監督成果轉化。
I. 培訓課程的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的三種資源依據
1.以有組織的學科內容作為課程設計的資源依據
以學科作為課程設計的主要資源依據,強調的是對課程內容進行合乎邏輯的組織。從而應用幾個學科之間的聯系去更全面地說明和研究問題,以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
課程設計主要包含九大要素:
第一要素:目標
課程目標提供了學習的方向和學習過程中各階段要達到的標准。它們經常是通過聯系課程內容,以行為術語表達出來。但是,根據教育目標分類學理論,在情感領域中的目標,如價值、信念和態度等,雖然也可以在課程的設計中設法表述出來,但在實際中通常被忽略。
第二要素:內容
在課程內容組織上,有兩點尤其重要,這就是范圍和順序。范圍要精心地限定,使內容盡可能地對學習者有意義並具有綜合性,而且還要在既定的時間內安排。
第三要素:教材
教材要以精心選擇或組織的有機方式將學習的內容呈現給培訓者。在學科課程中,教材是最常用的,也幾乎是必備的,在教科書的選擇上,主要是內容豐富,針對性,實用性、操作性強。
第四要素:模式
課程的執行模式,主要指的是學習活動的安排和教學方法的選擇,旨在促進培訓者的認知發展和行為變化。
第五要素:策略
一個被普遍運用的教學策略是「判斷-指令-評價」。在這一策略中,教師分析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判斷他們遇到了什麼困難,對學習順序的下一個步驟作出指令,當學員完成指令後,教師作出評價,確定他們是否掌握了課程設計的學習內容。
第六要素:評價
學科課程的評價重點放在定量的測評上,衡量可以觀察到的行為。例如,在報告學習者的學習狀況時,常常用諸如A、B、C、D等人們假定能表明某種程度的成就的字母等級表示。
第七要素:組織
除了集體授課制以外,分小組教學也經常被課程設計者運用,分組教學為「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提供了某種可能。
第八要素:時間
課程設計者要巧妙地配置有限的課程時間,教師要使學生在整個課程執行期間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把課堂時間看成是最有價值的。
第九要素:空間
這里的空間主要是指教室,還有一些特殊的空間可以利用。如圖書館、實驗室、藝術室、研討室、調研場所,運動場等。
培訓課程的設計程序
基本程序是:從需求的調查與分析出發,明確課程目標,根據目標要求,進行課程設計。包括:安排課程內容、確定教學模式、組織課程執行者、准備培訓教材,選擇課程策略,作為課程評價方案,預設分組計劃、分配時間。
初步設計完成之後,要進行論證,確定可行因素,否定不可行的部分。如果是一個多次執行的課程,每一次執行效果的評價要反饋到下一次的設計,作為一個環境的需求因素去考慮。
在基本程序確定之後,如何實施設計卻無一定之規。一個好的課程設計,一定要用系統思想來作為指導,這是我們培訓課程設計的本質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