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義務教育 » 網路教育物理學

網路教育物理學

發布時間: 2021-02-18 00:08:27

1. 網路教育有些什麼專業

網路教育提升學歷開設的專業有多個。
專業大類 全部
土建類 農業類 師范語言類 藝術傳媒類 心理學類 機械製造類 交通運輸類 石化地礦類 管理類 財經類 法律類 醫學類 計算機類 通訊類 電氣電力類 其他類

專業小類 全部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網路工程 信息管理 軟體工程 漢語言文學 物理 初等教育 學前教育 小語種 英語 體育 教育管理 數學 思想政治 生物 歷史 化學 美術 特殊教育 行政管理 電子商務 工商管理 市場營銷 旅遊管理 公共事業 人力資源管理 物業管理 船舶工程 機械工程 機電一體化 汽車工程 物流管理 鐵道工程 交通運輸 電子信息 通信工程 土木工程 工程管理 建築工程 工程造價 道路橋梁 水利水電 電氣自動化 農業電氣化 安全工程 石油 環境工程 國土資源 采礦 新能源 燃氣 冶金 寶石 會計 金融 保險 財務管理 經濟學 財政學 法學 新聞 廣告 廣播電視 攝影 護理學 葯學 中醫 心理學 動物醫學 農業技術 園林園藝 林業 水產養殖 大氣科學 食品 產品設計

2. 比較喜歡物理,哪個網路教育比較好,有自學視頻

建議來可以網路下萬門大學參源考下,這的理論物理一月特訓班是萬門大學童哲校長主講的重量級特訓班。用一個月的時間講物理系本科和研究生低年級所有主幹課程。幫學員梳理知識脈絡建立理論物理的知識大廈,為日後深造打下基礎。

3. 實踐題哪些網路教育的物理環境可以用於學校教學活動

哪一方面的?

4. 我是全日制本科畢業生,經濟學專業。能否通過網路教育(遠程教育)獲得「物理教育」專業的文憑

你怎麼跟我們一位學生情況一模一樣?只是他本科的專業是計算機。然後他在我們遠程讀的是物理教育這個專業。你也可以報名,本科讀本科,可免考入學考試,直接就讀。歡迎進一步咨詢!

5. 我是學物理教育專業的想從事計算機網路工程師(通訊協議一類)或高頻工程師(硬體),怎麼轉變

建議你斟酌一下。
現在無論是網路工程師還是高頻工程師,你如果僅僅想學習區區回半年就完事,答
如果學後找工作,連最初級工種都做不了。

我主要說網路技術,這學科主要基於思科網路教育體系來學習。從網路OSI參考模型開始學習,到網路的各個方向,路由交換,安全,無線,語音等。每一個專項都可以深入學習,也可以走馬觀花過一遍。前者學習加工作實踐要2-3年。後者至少需要3個月時間。

如果考證,CCNA價格不貴且很實用。學習3個月後就可以准備考。但考完了不等於學會,也不等於能找到工作,一切還要看你的技術能力和從事相關行業的從業的工作經驗。

6. 網路教育學什麼專業比較好

百里教育來幫你分析,網路教育專業選擇方法:
一、 興趣
所選的專業適合個人的興趣,學習就不會感到枯燥,不會成為一種負擔,反而會成為一種樂趣。在興趣的驅動下,學習就會有一種持續的動力,也會比較順利通過各門功課的考試。所以,興趣便成為選擇專業必不可忽略的一條重要原則。
二、 基礎
網路教育學習是需要循序漸進的,選擇專業一定要根據現有的基礎,不要人雲亦雲,一味跟風。俗話說:有多大的蛇就打多大的洞。學文科的同學,大多數學基礎較弱,在報考選專業時就要盡可能避開需要學高數的專業。另外,本科生選專業時,喜歡選擇和自己本身專業相近的專業。這里,必要提醒一點,本科生拿到雙學位可以增加畢業時就業的籌碼,如果兩個專業學位相同,那麼這點優勢便會削弱。故,網路教育學員要盡量避免這一點。
三、 順應潮流
參加網路教育,就是要選擇那些順應時代發展、貼近時代脈博的專業,學以致用,迎接挑戰。有人說英語和電腦是人們進入21世紀的「護 照」,所以,2000年來選擇英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佔比很高。目前,互聯網時代的潮流與各行各業都有了深層次呼應,所以網路營銷等專業有比較熱門。社會人才稀缺但行業並未在國內迅速發展的專業,也並不是沒有前途。
四、 職業需求
參加網路教育學習的朋友大多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目的是為了更新知識,提高素質,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立足崗位成才。恩格斯曾說過:需要是最 好的學校。因為工作的需要,學了就能用得上,能推動學習,不斷攀上新台階。故,這一點變成為在職准自考生所必須要慎重考慮的問題。
以上四點針對不同的准自考生,所佔有的比重是不能平均的。一定要善於綜合幾個方面的因素,從而找到一個最為適合自己的結合點,來選擇自己的專業!

7. 怎樣把網路教育用於物理教學中去

2010年9月本人參加廣東省教育技術能力中級培訓,網路上自主學習讓我體會到這種學習模式的優勢。那麼,能不能把這種模式引入到物理教學中呢?如果能夠通過活動在網路上建立「虛擬教室」,組織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而且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學校每年都舉辦校運會,學生很喜歡。但是真正參加項目的學生畢竟只是一部分,如果所有學生帶著與運動有關的物理課題去參與,不但參與運動會,同時也能促進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借運動會的契機,既保證了活動的時間,又有場地和活動情景、資源。特別是運動會中到處都蘊含著初中生很容易發現且容易著手研究的物理知識,有利於活動的開展。
在本次組織學生開展《校運會中的物理知識》科技實踐活動中,對「如何開展活動讓小網路在物理教學中發揮大應用」有了很大的收獲和很多的感悟,在活動結束後作反思和總結。

第二部分:活動中的收獲
在繁忙的常規教學工作中,如何採取科學的、高效的組織方法開展科技實踐活動一直是一線教師探索的難題。在本次活動積累了一些操作性強的措施。教師採取藉助網路開展活動的模式,將活動過程的每個環節設計成模板,通過網路發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開展活動,教師在網路上輔導指引,同步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發揮小網路在物理教學中的大應用。
以下是以《校運會中的物理知識》為案例總結活動中的一些可操作性經驗。

一、探索一套藉助網路開展活動的模式。
在活動中運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開展研究性學習。建構"教師創設情境——網路資源共享與交流——學生實踐創新——教師歸納總結"的教學模式。特別是利用網路創設學習情境,提供會話、協作和展示作品的平台。主要按照以下結構模式進行:
1、引言:教師讓學習者知道將要學習什麼,激發學習者的興趣。
2、任務:具體描述學生所開展的活動。在活動中,教師通過設計PowerPoint演示稿說明活動的任務,並在網路上上傳給學生。
3、過程:教師在利用網路給學生提出的建議性步驟。學生開展具體的活動項目,並在網路中反饋交流,教師全程通過網路進行輔導、調控。
4、評價:評價指標可以由學生在網上商議共同制定。這些評價表通過網路分發給評價者。評價者可以是教師、家長或是學生。評價標准可以根據任務的不同而採取不同的形式。
5、反思與總結:這部分提供了總結的機會,鼓勵對過程進行反思,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方法進行拓展和概括,可以寫小論文或設計新的研究課題。教師寫活動反思、論文。
案例介紹:
《校運會中的物理知識》活動過程簡介
一、活動的准備
1、確定活動的任務
(1)、運動會中蘊含了哪些物理知識,可選擇某一運動項目觀察其中所含的物理知識,也可以根據物理知識的分類,進行收集含有相同知識點的各種運動;
(2)、運用物理知識探究如何在運動中避免受傷和如何提高成績;
(3)、用物理知識為依據發明校園新的運動項目,此要求不高,只要能動腦筋進行創新即可。
2、制定活動計劃
(1)活動時間:2010年9月——2010年11月
(2)參與的人員:珠海市第五中學初三(10)班
(3)分小組並選擇研究的小課題、寫活動計劃書。
二、活動的實施
(一)認識各種運動項目
具體活動:通過書籍、網路了解各種運動,並下載整理。
(二)開展活動,收集原始資料
開展的活動形式有:老師講解、網上搜集材料、觀摩運動項目、實驗探究分析、專題采訪報道、設計創作、網路上資源共享及交流討論(電子信箱、Q群、聊天室和網頁等)。
初三(10)個小組班48人分成11個小組開展活動。(小課題內容略)
(三)採用多種形式完成活動結果的呈現。
1、以文字的形式寫活動總結報告、小實驗報告、小論文或活動體驗感悟;
2、可根據條件輔以必要的實物、模型、活動過程或結果的照片、錄像、課件、幻燈片製作及網頁等。
3、以表演形式展示成果;
4、其它新穎有創意的表現形式。
(四)活動展示,
1、在網路上召開一次以「校運會中的物理知識」為主題的交流課。
2、展示同學們設計的校運會新運動項目,請體育老師做評點。
3、以「運動會中如何防止受傷」為主題在網路上進行討論交流。
4、活動原始資料展示活動(網頁形式)。
5、將活動製作成網頁,繼續探究本活動課題,延續活動的開展,並不斷豐富活動的內容。
(五)活動的反饋與評價
在網路上共商評價標准,制定評價表,在網上進行生生互評、教師評價。指導教師對活動進行總結,並將教學反思與同學分享。

二、網路上指導學生確定小課題的方法。
學生確定小課題可以是在Q群上師生共同討論,也可以是老師直接擬題給學生選擇。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共同討論意義非常大,等同於和學生共同復習梳理了初中物理知識,也無形中教會學生如何總結知識這一科學的學習方法。
附:本次活動教師所提供的小課題
(1)、自行車中所蘊含的物理知識
(2)、廣播系統中所蘊含的物理知識
(3)、獎牌中蘊含的物理知識
(4)、醫療設備
(5)、運動會時身體表現中蘊含的物理知識(熱)
(6)、校運會中如何應用物理知識避免運動傷害
(7)、跳高、跳遠中蘊含的物理知識
(8)、拔河
(9)、跑步
(10)、接力
(11)、籃球、足球等球類運動
(12)、羽毛球、乒乓球等小球類運動
(13)、跳繩
(14)、獨輪車(重心、輪軸、力、摩擦力等)
(15)、儀仗隊(聲音、樂器等)
(16)、鮮花隊(密度、光的色散等)
(17)、彩旗隊(相對運動、光的色散、密度、光沿直線傳播等)
(18)、「聲」在校運會中的應用
(19)、電學知識在校運會中的應用
(20)、杠桿在人體運動中的運用
(21)、重心知識在運動中的運用
(22)、力學知識在跳高運動中的運用

三、設計「活動記錄表」作為模板以簡化組織過程。
由教師根據活動的需要把活動的流程設計成「活動記錄表」,作為模板讓學生在開展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填寫。它在實際操作中作為學生開展活動的指引,同時也是原始材料的記錄目錄。這個措施大大方便教師組織開展活動,使活動的記錄、整理材料和活動的總結一體化。

小組開展科技實踐活動記錄表

活動目標

小課題名稱:

活動計劃

活動時間

指導教師

課題組其他成員

姓名

聯系電話

電子郵件

QQ號

小組長









成員1









成員2









成員3









課題的意義(選擇本小課題的目的):課題介紹活動實施

活動形式

1

書店或網路中收集資料

2

采訪調查或問卷調查

3

采訪、訪問專業人士

4

實驗探究

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

1

小論文

2

活調查報告

3

實物、模型或展板展示

4

網站

5

多媒體

6

音像資料

活動實際記錄

時間

參與人數

具體活動記錄











活動反思

總結與反思(總結、反思整個科技實踐活動學習,提出改進意見)四、開辟網上論壇的課外交流模式。
從本次活動中得出的經驗是:完成教學模式的構建後,應當選擇合適的平台。在網路開展活動。在網路上建立學習論壇是一種比較合適的教學平台,在平台中教師可以下達任務,制定流程,可以檢查任務完成情況,可以通過互評來完善評價體制。而學生利用網路,突破空間的圍牆,時間的界限,促進網路資源的共享和網上交流。師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的收發和聊天室、網頁進行溝通、交流。必須強調,教師應該對學習的過程有一定的干預能力,也就是說能夠起到主導作用。教師還可以在網路上與學生暢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對教學的反思。甚至還可以在網路上交流生活、學習的體會,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使師生間的相互交流更為融洽,拉近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
五、利用探究性學習推進活動,同時促進學生掌握探究性學習方法。
在教學中,我們根據教材組織學生研究問題以學會探究性學習的方法,掌握實驗目的的確定、設計實驗步驟、製作實驗表格、學會分析實驗數據和推導結論。但學習效果總不是很如意。或某些環節薄弱或考慮不全,而且學習被動,水平參差不起。
在本次活動中,本人對每個小組都提出必須採用課堂教學中學習的探究性學習開展活動。活動中發現效果非常好。通過運動會中具體的參與,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實實在在的觀察,學生很容易確定實驗的目標,研究有針對性、有實景觀摩,在小組的合作下,制定的計劃、繪制的表格都比課堂教學有很大的進步。由於在網路中查詢相關資料、Q群中老師的指導和同學之間充分的交流,大家對研究的問題也有很深的理解,得出的結論也很正確。最讓人可喜的是,活動中,探究學習漸漸變成學生出自自我需要,學生很投入地開展,而不是老師強加要求了。學生在活動中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更深更透,伴隨著小課題的研究,學生知識面得到針對性的擴寬加深,也提高了探究性學習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在本次活動中,初三(10)班58名學生全部參與,共分成11個小組開展活動。
以第二組為例介紹學生在活動中是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從中擴寬加深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提高探究能力。小組選擇的小課題是《跳高中蘊含的物理知識》。
活動內容簡介:本小組圍繞「如果起跳時不向下蹬地,還能跳
起來嗎?」展開探究活動。運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釋了「不能跳」的原因;做了「關於躍起高度是否與起跳時蹬地的力度有關」的實驗,驗證了:在相同條件下,蹬地力度越大跳高的高度越大。另外,小組還用「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及「壓強」等知識分析了「為什麼跳高運動員的下方會鋪一層海綿墊?」;從跳高時重心位置的分析解析了各種類型的跳高成績情況;還分析了「撐桿跳應選擇怎樣的桿呢?」,最後小結了跳高小步驟。

六、不局限學生表達活動成果的形式以發揮其特長與個性。
在活動准備期間,可以教會學生一些常用的表現形式。但不要禁錮學生的創新意識,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由於尊重學生的個性和發揮其特長,效果出奇的好。文科強的學生寫小論文、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搞製作、繪畫水平高的學生畫設計圖等等。
附:學生小論文
摩擦知識在自行車中的應用
……
3、剎車以後,自行車為何能停止?
剎車時,剎皮與車圈間的摩擦力,會阻礙後輪的轉動。手的壓力越大,剎皮對車圈的壓力就越大,產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後輪就轉動的越慢。如果完全剎死,這時後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就變為滑動摩擦力(原來為滾動摩擦,方向向前),方向向後,阻礙了自行車的運動,因此就停下來了。
同學們:是不是收獲很大呢!讓我們繼續翱翔在物理這有趣的天地里吧!
第三部分:活動後的感想及展望
感想:師生通過活動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實現雙贏。
本次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讓學生在網路環境下的自主學習。信息技術和網路的運用,優化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師生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學生信息處理能力得到了培養,並且是一個創新的過程。而在網路環境下,教師要想做到輕松自如地駕馭活動,應該先提高自身素質,擔當起課件製作員、課程輔導員、網路領航員等角色,這樣才能發揮網路在物理教學中的大作用。
展望:由於開展《校運會中的物理知識》的活動具備天時地利人和,而且仔細整理發現,校運會中包含了初中物理三冊教材的所有知識,可以將其做成校本教材不斷開展活動,也可以作為學生的第二課堂內容,是值得教師不斷挖掘的題材。而依託網路可以讓活動更加豐富便捷。很值得教師將傳統知識與學生活動進行結合、將信息技術與傳統課程進行整合結合起來,發揮小網路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大應用。

8. 如何充分利用網路教學上好初中物理課

如何充分利用網路教學上好初中物理課
在初中第一堂物理課的教學中必須注重兩點:一是讓學生了解物理學的研究對象,二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對大多數剛開始接觸物理的學生來說,培養他們的興趣至關重要。在新課程實施進程中,要想上好物理課,實驗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搞好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讓學生樂學,善學,應成為農村學校物理教師積極探索之重點課題。在此,本人就如何根據實際,克服困難,努力上好農村中學物理課的教學淺談幾點體會。
一、妙用趣味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剛任教物理這門學科時,深感壓力重大的同時不免有些心虛,擔心教不好。究其根本的原因是大多數學生覺得學習物理枯燥無味。農村中學的學生,家長大多數外出打工,基本上屬於留守兒童,養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對於物理這科,有些學生由於基礎太差,反映上物理課彷彿是在聽「天書」,於是破罐子破摔,要想改變這一現狀,我深知必須得先想方設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夥伴,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感興趣的事物學生會主動、愉快地探究它,使學習變得積極、主動,從而獲得良好的效果。物理課的趣味實驗中千變萬化的現象對學生具有吸引力,最容易激發起興趣,特別是在八年級學生初次接觸物理時,一定要充分利用趣味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我一般在開學初,上第一堂課的時候,並不是急著要上新課,而是要求自己一定要充分准備一些有趣的實驗展示給學生看。例如:在「紙鍋燒水」、「噴泉」、「叉魚」、「空中跳動的乒乓球」等生動有趣的實驗,他們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見到這些新奇的現象出乎他們的想像,使他們興趣盎然,他們的學習慾望強烈,學習中會感到輕松愉快,又培養提高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和能力,學好物理的信心就會越來越強。
二、將實驗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從生活取得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是物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這就告訴我們物理知識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社會。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重視物理與人們生活、生產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是整個自然科學和現代技術發展的基礎,是其他任何學科無法替代的。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我注意緊密結合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物理實驗,讓物理實驗回到生活中,並將物理實驗應用於生活中。在學習《密度》後,我要學生試著鑒別身邊的物體是否是實心或純的。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慣性知識時,用小木塊代替汽車,用鋼筆蓋代替人,模擬汽車緊急剎車和汽車突然啟動時的現象,讓學生了解不系安全帶的危害。在教學升華的知識時,學生對升華現象比較陌生,教學中我不但用碘做了演示實驗,還介紹人們利用乾冰進行人工降雨的原理。同時引導學生發現身邊的升華現象,例如樟腦丸變小,用久的燈泡鎢絲變細等。在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時,演示「撞船」事件。在探究「動能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時,結合撞車的交通事故,來鞏固、論證所學的知識。在教學「液體壓強的特點」時,要學生利用身邊的器材上台實驗等。這樣,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課的興趣,又幫助學生較好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或物理原理,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能力,有效提高物理教學效益。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搞好實驗教學
在傳統常規實驗中受到儀器本身的限制,實驗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過多媒體技術模擬實驗的輔助,模擬一些重要的,但在現實實驗環境下難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實驗,則可彌補常規實驗儀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實驗的演示效果。例如在學習《大氣壓強》時,用視頻播放托里拆利實驗,讓學生通過觀看錄相來了解托里拆利實驗是如何測量出大氣壓強的。在學習分子和原子的結構時,如果靠教師口頭講授學生難以理解,我利用多媒體網路資源播放原子和分子的結構,學生不但學習興致高漲,效果也大有改觀。
我還經常在網路上搜集一些有關物理知識的實驗,組織學生觀看,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奧妙與物理知識有關,比如前不久湖南電視台的科學實驗室節目中就有很多這樣吸引學生的實驗,我經常鼓勵學生去收集觀看。
四、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
在規律教學中,要指導學生運用物理規律去分析和解決具體的物理問題,在使用中進一步加深對物理規律及其物理意義的理解。
1、培養學生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題的作用就是示範性,通過對例題的分析,總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與步驟,引導學生應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如牛頓第二定律的應用可分為3個方面:(1)由力F求加速度a。(2)由加速度F求力a。(3)由m=F/a來解釋慣性與質量的關系。
針對上述3種情況,可以各設計一個典型例題,指導學生運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達到培養學生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強化訓練學生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精心挑選習題,讓學生通過適量訓練,在實踐中總結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從而達到提高運用物理規律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注意習題要少而精,不搞題海戰術。
3、適時組織測驗,檢查學生運用物理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適時、定期組織物理測驗,是檢查物理規律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值得注意的是,在運用物理規律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不斷總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技巧,能做到舉一反三。
五、要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素質教育的課堂教學,特別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及其自覺主動的學習精神,主張充分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注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讓每個學生都來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活動,把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能動地統一起來。顯然,在素質教育中,對學生的自學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古人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正說明了傳授自學方法的重要性。因此,作為基礎教育的物理教學,應努力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不但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更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能獨立感知和理解物理教材及有關課外書籍,增強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方法和能力,並能運用這些知識和方法處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自學的最終目的是能夠使學生在自學過程中獲得的新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達到對新知識的消化和運用。為此,教師必須盡量給學生以練習、實踐的機會。在教學中,教師在學生提問質疑後,應及時安排練習,以培養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使知識得以鞏固。

9. 網路教育中有哪所大學有物理專業

全國最好的口腔醫學專業是華西醫科大學(並入四川大學)的口腔醫學專業,這是業內人士公認的沒有任何爭議,如果有空可以登陸網站看看,那裡介紹的非常詳細。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