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的故事
㈠ 孫臏的小故事 具體些
田忌賽馬,用下等馬對上等,上等對中等,中等對下等,三局兩勝。
被龐涓陷害,入獄被挖掉雙膝蓋,裝瘋出逃。
圍魏救趙,
減灶騙龐涓
㈡ 誰知道有關孫臏的故事與資料
【生平故事】 孫臏 中國軍事家。戰國中期齊國人。少時孤苦,年長後從師鬼穀子學習《孫子兵法》,顯示了驚人的軍事才能,不料,他卻因此遭人暗算…… 孫臏在從師鬼穀子學習兵法時,有一個師弟叫龐涓。龐涓的天資學業雖較好,但和孫臏差得很多,但他為人姦猾,善弄小權術,又輕易不被察覺。他與孫臏同學時,心裡很是嫉妒孫臏的才能,可在嘴上從未流露過,一再表示將來有了出頭之日,一定要舉薦師兄,同享富貴。心地善良的孫臏,與龐涓兄弟相稱,如同親兄弟一樣。 轉眼過去了幾年,孫臏、龐涓兩人,經過鬼穀子的精心調教,兵法、韜略大有長進。這時,傳來了魏惠王招賢納士的消息。本是魏國人的龐涓,覺得機會來了,決定下山應招。臨別時,他向孫臏保證,此行一旦順利,馬上引薦師兄下山,扶同做一番事業。孫臏自然深表謝意,囑咐他多加保重,兩人灑淚告別。 龐涓到魏國後又是送禮,又是託人說情,很快見到了魏惠王。龐涓畢竟也有些本領,很快得到了魏惠王的賞識,被封為將軍。隨後,龐涓指揮軍隊同衛國和宋國開戰,打了幾個勝仗後,龐涓成了魏國上下皆知的人物,從此更得魏惠王的寵信。 春風得意中的龐涓高興了好一陣子,又突然沉寂下來。原來他有了心病:論天下的用兵之法,除了孫臏之外沒人能趕上自己了。一想到孫臏,他心裡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按照當初的諾言辦吧,就得把孫臏推薦給魏惠王,孫臏的聲名威望很快就會超過自己;不去履行當初的諾言吧,孫臏一旦去了別的國家,施展起來才能自己同樣不是對手。龐涓寢食不安,日夜思謀著對策。 一天,正在山上攻讀兵書的孫臏,接到龐涓差人秘密送來的一封信。信上龐涓先敘述了他在魏國受到的禮待重用。然後又說,他向魏惠王極力推薦了師兄的蓋世才能,到底把惠王說動,請師兄來魏國就任將軍之職。孫臏看了來信,想到自己就要有大顯身手的機會了,深覺自己的師弟挺講義氣,立即隨同來人趕往魏國的都城大梁。 孫臏來後,龐涓大擺筵席,盛情款待。幾天過去了,就是沒有魏惠王的消息,龐涓也不提此事。孫臏自然不便多問,只好耐心等待。 這天,孫臏閑得難受,找到一本書讀起來。忽然,屋外傳來一陣吵嚷聲,他還沒有弄清是怎麼回事,就已被闖進屋子的兵士捆綁起來,推推搡搡帶到一個地方。那裡的一個當官模樣的人,立即宣布孫臏犯有私通齊國之罪,奉魏惠王之命對其施以臏足、黥臉之刑。孫臏被這突如其來的事情驚呆了,隨即省悟過來,高聲為自己辯白。然而,一切都晚了,那些如狼似虎的兵士七手八腳扒去孫臏的衣褲,拔刀剜去了孫臏的兩個膝蓋骨,並在他的臉上刺上犯罪的標志。孫臏倒卧在血泊之中。 原來,這龐涓把孫臏騙來之後,即在魏惠王面前巧言誣陷,使孫臏遭此傷身之禍。龐涓以為,受刑後的孫臏成了一個殘疾人,他縱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和自己較量了。 孫臏的傷口漸漸癒合,但他再也站不起來了,而且,還有人時時刻刻監視著他。他知道龐涓在陷害他,他恨得咬牙切齒,可老這樣也不行,總得想個脫身之法才是。不久,孫臏瘋了,他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叫鬧個不停。送飯的人拿來吃的,他竟連碗帶飯扔出好遠。龐涓聽說了這些,並不相信孫臏會瘋,便叫人把他扔到豬圈去,又偷偷派人觀察。孫臏披頭散發地倒在豬圈裡,弄得滿身是豬糞,甚至把糞塞到嘴裡大嚼起來。龐涓認為孫臏是真瘋了,從此看管逐漸鬆懈下來。 孫臏裝瘋產生了作用,他暗中加緊了尋找逃離虎口的機會。一天,他聽說齊國有個使臣來到大梁,便找了個間隙,偷偷前去拜訪。齊國的使臣聽了孫臏的敘述,從談吐中認定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才,十分欽佩,遂答應幫他逃走。這樣,孫臏便藏身於齊國使臣的車子里,秘密地回到了齊國。 這個時候,正值齊、魏爭霸,交戰不斷的年代。早在公元前386年,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田氏貴族在齊國取得政權後,就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選拔文武人才,堅守邊境,反抗外來的威脅。孫臏回國後,很快見到齊國的大將田忌。田忌十分賞識孫臏的才幹,便將他留在府中,以接待上賓的禮節殷勤加以款待。 田忌喜歡賽馬,但卻時常輸掉。有一次,他又與齊威王賽馬,馬分上、中、下三等,對等競賽,三場全輸,田忌好不喪氣。這時恰巧孫臏在場,便給田忌出主意說:「待到下一輪比賽時,你用上馬對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威王的下馬,用下馬對威王的上馬,必贏無疑。」田忌依計行事,造成兩個局部的優勢和一個局部的劣勢,以一負二勝贏得齊王千金。一向取勝的齊威王這次輸了,大感驚訝,忙問田忌是何原因?田忌把孫臏找來,借機推薦給齊威王。 齊威王見是一個雙腿受刑的殘疾人,開始並未介意,當孫臏陳述自己對戰爭問題的看法時,齊威王便有意問道:「依你的見解,不用武力能不能使天下歸服呢?」孫臏果斷地回答說:「這不可能,只有打勝了,天下才會歸服。」然後,他列舉黃帝打尤,堯帝伐共工,舜帝征三苗,以及武王伐紂等事實,說明哪一個朝代都是靠武力解決問題,用戰爭實現國家的統一。這一番深刻獨到的分析,使齊威王大受震動。再詢問兵法,孫臏更是滔滔不絕,對答如流。齊威王感到孫臏其人確實不簡單,從此以「先生」相稱,把他作為老師看待。 公元前354年,魏將軍龐涓發兵8萬,以突襲的辦法將趙國的都城邯鄲包圍。趙國抵擋不住,意派使者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欲派孫臏為大將,率兵援趙。孫臏辭謝說:「我是受過刑的殘疾人,帶兵為將多有不便,還是請田大夫為將,我從旁出出主意吧!」齊威王想想也好,就拜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發兵8萬,前往救趙。大軍既出,田忌欲直奔邯鄲,速解趙國之圍。孫臏不贊成這種硬碰硬的戰法,提出應趁魏國國內兵力空虛之機,發兵直取魏都大梁,迫使魏軍奔趙回救。這一戰略思想,將避免齊軍長途奔襲的疲勞,而致魏軍於奔波被動之中,立即為田忌採納,率領齊軍殺往大梁。 魏軍好不容易將邯鄲攻陷,卻傳來齊軍壓境,魏都城大梁告急的消息。龐涓顧不得休整部隊,除留少數兵力防守邯鄲外,忙率大軍馳援大梁。沒料到,行至桂陵陷入齊軍包圍。魏軍長期勞頓奔波,士卒疲憊不堪,哪還頂得住以逸待勞的齊軍?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連主將龐涓也被活捉。到頭來,魏國只好同齊國議和,乖乖地歸還了邯鄲。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之戰。其實,也是孫臏對龐涓的重重一擊。但孫臏並沒有殺龐涓,只是訓導他一番,又將他放了。 桂陵之戰10多年後,即公元前342年,龐涓又帶領10萬大軍、1000輛兵車,分3路進攻韓國。小小的韓國抵擋不住龐涓的進攻,一時形勢危急,遂接連派出使臣,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群臣商討對策,有主張坐山觀虎鬥的,有主張發兵救援的,相互爭執不下。孫臏一直沒有說話。齊威王見狀便說:「先生是不是認為這兩種意見都不對啊?」孫臏點頭說:「是的。我以為,魏國以強凌弱,如果韓被攻陷,肯定對齊國不利,因此我不贊成見死不救的主張。但是,魏國現在銳氣正盛。如果我們匆忙出兵,豈不是要代替韓軍承受最初的打擊?」齊威王說:「那麼,依先生的意見怎麼辦好?」孫臏說:「我看可以先答應韓國的請求。他們知道我們能出兵救它,必然全力抗擊入侵的魏軍;而魏軍經過激烈拼殺,人力物力也會大大消耗。到那個時候我們再發兵前去,攻擊疲憊不堪的魏軍,拯救危難之中的韓國,就可以用力少而見功多,取勝易而受益大,不知陛下以為如何?」齊威王十分贊賞孫臏的諫儀,當即採納。一年後,當魏韓兩軍交戰更為激烈,雙方實力已大大削弱的時候,齊威王才決定派兵出戰,仍以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於是,孫臏與龐涓又一次相逢在戰場,開始了一場大規模的生死較量。 戰役之初,按照孫臏的計策,齊軍長驅直入把攻擊的矛頭指向魏國的都城大梁。時過不久,孫臏得知龐涓回師都城的稟報,便對田忌說:「魏軍一向自恃驍勇,現急於同我軍決戰。我們要抓住這個心理,誘使他們上當。」田忌說:「軍師的意思是……」孫臏介面道:「我們可以裝出膽小怯戰的樣子,用迫兵減灶的辦法誘敵深入。」隨後,孫臏如此這般地對田忌敘說一遍。當龐涓日夜兼程趕回魏國本土,傳令抓住齊軍主力,與其決一雌雄。不料,齊軍不肯交戰,稍一接觸即向東退去。龐涓揮師緊緊追趕不放。頭一天,見齊軍營地有10萬人的飯灶;第二天,還剩5萬人的灶;到第三天,只剩3萬人的灶了。龐涓見狀高興,得意地說道:「我早知道齊國的士兵都是膽小鬼,如今不到三天就逃跑了大半!」於是,傳下將令:留下步兵和笨重物資,集中騎兵輕裝前進,追殲齊軍。 孫臏得知龐涓輕騎追擊的探報,高興地對眾人說:「龐涓的末日到了!」這時,齊軍正好來到一個叫馬陵的地方。馬陵處於兩座高山之間,樹多林密,山勢險要,中間只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可走,是一個伏擊殲敵的好戰場。孫臏傳令:就地伐樹,將小路堵塞;另挑選路旁的一棵大樹,颳去一段樹皮, 在樹幹上面寫道:「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幾個大字。隨後,命令1萬弓箭手埋伏在兩邊密林中,吩咐他們夜裡只要看見樹達出現火光,就一齊放箭。說話間已到傍晚,龐涓率領的沈軍騎兵果真來到馬陵。聽說前面的道路被樹木塔塞,龐涓忙上前察看。朦朧間他見路旁有一大樹,白茬上隱約有字,遂命人點起火把。當龐涓看清樹上的那一行字時,大吃一驚,知道中了孫臏的計謀。他急令魏軍後退,但已晚了。埋伏在山林中的齊軍,萬箭齊發,猝不及防的魏軍死傷無數,亂成一團。龐涓身負重傷,知道敗局已定,拔出佩劍自殺了。齊軍乘勝追殺,將魏軍的後續部隊一氣打垮,連魏太子都給俘虜了。 孫臏巧用奇兵,接連打敗強大的魏國,威名迅速傳遍天下。馬陵大捷之後,齊王要給孫臏加官受爵,但他執意不肯,連軍師一職也請求免除。後來,他找了一處清靜的地方,招收幾個學生,總結、研究早年所學兵法知識和自己的作戰經驗,撰成《孫臏兵法》89篇,另附作戰圖4卷。 打這以後,孫臏的名氣傳遍了各諸侯國。他寫的《孫臏兵法》大概在東漢末年便已失傳。1972年在山東臨沂雀山西漢墓中又重新發現。有一萬一千餘字。
㈢ 孫臏的故事
1、田忌賽馬
田忌經常與齊國諸公子賽馬,設重金作為賭注。孫臏發現比賽的馬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建議田忌加大賭注,並且向他保證必能取勝。孫臏在「田忌賽馬」故事中所採用的方法,被視為「策對論」的最早運用。
2、逃奔齊國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龐涓後來出仕魏國,他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於是暗地派人將孫臏請到魏國加以監視。
孫臏到魏國後,龐涓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砍去了孫臏的雙足並在他臉上刺字,想使他埋沒於世不為人知。齊國使者覺得孫臏不同凡響,於是偷偷地用車將他載回齊國。
(3)孫臏的故事擴展閱讀: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後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齊將孫臏」。同時代被列入廟享名單的只有:田單、趙奢、廉頗、李牧、王翦而已。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孫臏。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孫臏亦位列其中。
㈣ 孫臏龐涓故事簡略
史載,孫臏和龐涓同為我國春秋時期軍事家。二人幼年共同從師於鬼穀子。後因龐涓陰險狡詐,嫉賢妒能,乘勢挖去孫臏膝蓋。
孫臏被致殘後,發憤鑽研,最終寫成《孫子兵法》傳世。而龐涓則落下殘害同窗好友的罵名。
相傳鬼穀子宅就在陽城東北一公里處,這里至今流傳著孫龐求學時鬥智的故事。
百擔有餘:
傳說孫臏、龐涓在陽城鬼谷宅跟老師學藝時,老師為了測試兩個弟子的智商,便把二人叫至跟前說:「爾等跟我學藝三年,學業大有長進,明日考試。你們各備斧頭一把上山砍柴。每人百擔有餘,看誰先砍夠」。
次日天不亮,龐涓就持斧上山,拚命地砍呀砍。直到紅日西墜,月上東山。第三天又砍,第四天又砍……砍了又運,總算把百擔柴運下山來。
孫臏則是天天都睡到日上三竿,才慢慢悠閑地起床。吃了早點,辭別老師,持斧上山。上山之後,又找個避風向陽的地方讀一陣書,睡一會兒覺。直到太陽落山時,才動手砍了幾枝。最後砍了一條扁擔,將兩小捆柴火挑下山來。
驗收柴火時間到了。鬼穀子走到二人柴垛跟前,龐涓指著大堆柴火說:「請老師查點,足足一百擔有餘」。
鬼穀子清點後,結果只有百擔而無有「余」。
他又問孫臏:「你的呢」?
孫臏把一根扁擔兩捆柴火指給老師。
老師問:「這怎麼能夠呢」?
孫臏拿起扁擔說:「老師,這是柏木扁擔,抵了百擔之數。這兩捆柴火又全是榆樹枝,豈不是百(柏)擔有餘(榆)了嗎」?
老師聽後點點頭說:「嗯,有道理,有道理,很好,很好」。
(4)孫臏的故事擴展閱讀:
孫兵龐涓最後一戰——馬陵之戰: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在逢澤(今河南開封南)舉行會盟。之後,魏國以韓國沒有前來赴會為借口,興兵討伐韓國,在梁、赫擊敗韓軍。韓昭侯向齊國求救。
齊相鄒忌認為不應救韓。田忌則提出,如果不救韓國,則韓國很快歸附魏國,使得魏國實力更強。這樣對齊國不利,所以他主張盡快援救韓國。
而孫臏則認為,韓國現在還有力量與魏國抗衡,而且魏軍士氣正旺,不如先答應韓國,讓其奮力抵抗牽制魏軍,等到魏軍實力被削弱時再出擊救援。
齊威王聽從了孫臏的建議,等到韓軍接連五次戰斗中都失利,魏軍也被拖累得疲憊不堪時,才於第二年任命田忌為主將,田嬰、田盼為副將,孫臏為軍師,大舉發兵援救韓國。
齊軍仍然採用了孫臏「圍魏救趙」的計謀,率軍從曲阜、亢父(今山東濟寧),經由定陶直逼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軍隊抵達與魏都近在咫尺的外黃(今河南民權),誘使魏軍返回救援,以解韓國之圍。魏惠王嫉恨齊國干涉魏國之事,果然撤回了攻打韓國的兵力。
他動用全國的力量想打敗齊國的軍隊。魏惠王以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軍,率領10萬大軍,向東迎擊齊軍。龐涓想一洗桂陵之戰的恥辱,又依仗自己的強大兵力,想與齊軍速戰速決。
孫臏看到魏軍來勢洶洶,而且與敵軍兵力相差懸殊,決定智取,不與敵軍正面直接接觸。所以他建議田忌用欲擒故縱的計謀,引誘龐涓中計。
田忌採納了他的計策,於是下令軍隊由外黃向馬陵方向撤軍。馬陵在鄄邑北面60華里的地方,那裡密林溝壑,道路曲折,非常適合設置伏兵。
孫臏又建議士兵在第一天挖供給10萬人吃飯的灶坑,第二天減少到可供5萬人吃飯的,第三天再減少到可供3萬人的。龐涓勘察後非常高興,認為齊軍膽小,已經有一半以上士兵逃走了,就親自率領精銳部隊在後面加緊追趕。
傍晚時分,他帶兵追趕到馬陵一帶。齊軍的伏兵萬箭齊發已使得魏軍進退維谷,陣腳大亂,傷亡無數。龐涓知道自己在劫難逃,拔劍自刎。
齊軍乘勝追擊,正好太子申率領的後續大軍趕到。秦軍俘虜了太子申,取得全面勝利。歷史上稱這次戰役為「馬陵之戰」,這一戰中所用的計策被稱為「減灶之計」。
此戰後,魏國實力逐漸轉向衰落,孫臏也因為這一戰而揚名天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孫臏
㈤ 關於孫臏的故事
逃奔齊國
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龐涓後來出仕魏國,他認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孫臏,於是暗地派人將孫臏請到魏國加以監視。孫臏到魏國後,龐涓捏造罪名將孫臏處以臏刑和黥刑,砍去了孫臏的雙足[2]
並在他臉上刺字,想使他埋沒於世不為人知。齊國使者覺得孫臏不同凡響,於是偷偷地用車將他載回齊國。
田忌賽馬
田忌經常與齊國諸公子賽馬,設重金作為賭注。孫臏發現比賽的馬腳力都差不多,可分為上、中、下三等,於是建議田忌加大賭注,並且向他保證必能取勝。孫臏在「田忌賽馬」故事中所採用的方法,被視為「策對論」的最早運用。
㈥ 孫臏的故事
孫臏的故事:
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魏國的盟國衛國,奪取了漆及富丘兩地(均在今河南省長垣縣),[7]此舉招致了魏國的干涉,魏國派兵包圍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次年,趙國派使者向齊、楚兩國求救。
齊威王召集大臣們商議,鄒忌反對救援,而段干朋則建議齊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來疲勞魏軍,然後趁魏軍攻破邯鄲後救援趙國,這樣既救援了趙國,又同時削弱了魏、趙兩國。齊威王採納段干朋的建議,兵分兩路,一路齊軍圍攻魏國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孫臏率領救援趙國。
(6)孫臏的故事擴展閱讀:
關於孫臏的傳說:
傳說很早以前,有一年冬天,鬼穀子命令兩個徒弟孫臏、龐涓去找「無煙柴」。孫臏決心一定要找到「無煙柴」,而龐涓卻為人十分狡詐,借故不去找。孫臏找了好多天沒找到,忽然飛來一群烏鴉,一邊飛,一邊「哇喲」、「哇喲」地叫著。
孫臏一聽,「哇喲」、「哇喲」不就是「挖窯燒炭」嗎?於是他挖了個土窯,又在山上砍了一些木頭砍成一段一段的,裝入窯中。點火後,幾天功夫,就把一窯木炭燒成了。
他用火點燃一試,果然沒煙。「無煙柴」找到了。鬼穀子對孫臏十分滿意,而龐涓對孫臏也就更加忌恨了。從此,人們把孫臏尊為燒炭業的祖神。
鬼穀子為考驗孫臏、龐涓,假裝生了病。孫臏為讓老師吃點有營養的東西,就磨了豆漿。正巧他晾的鹽,被露水化成鹽水流進了豆漿,豆漿就成了豆腐(還有一個傳說是龐涓往豆漿里灑了泡尿)。
鬼穀子吃完豆腐後,誇獎了孫臏,要求孫臏再做點。龐涓十分嫉妒孫臏,偷偷的往鹽水裡加了點石膏水,沒想到也成了豆腐。從此以後,人們就把孫臏和龐涓供奉為豆腐業的祖師爺和保護神。
㈦ 孫臏有哪些典型事跡
孫臏是孫武的後代,戰國時期軍事家、政治家,少時孤苦,年長後與龐涓師從鬼穀子學習,顯示了驚人的軍事才能。後來被齊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中用計殺龐涓,大敗魏軍。
孫臏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為齊國的穩定昌盛做出了很大貢獻。大家對孫臏的了解一般都是通過圍魏救趙的故事,而他與龐涓的故事也廣為人知。傳說他二人都師從鬼穀子,早些年關系甚好,但是後來卻成為宿敵。
但是,龐涓比孫臏出師早,很快就在魏國謀取了一份差事,並且逐漸得到魏王的賞識,官位逐漸攀升。到了孫臏要下山的時候,龐涓害怕他足智多謀,將來某一天會取代自己,就用計將其坑來。並且向魏王告發他與齊國私通,企圖將他置之死地。後來國君下令,孫臏的膝蓋骨被挖去,因其裝瘋賣傻幸得保全性命。
之後孫臏真的想方設法去投奔齊王,得到了重用,被任命為軍師並且他在魏國攻打趙國的時候,及時出手相助。但是,他採取的是不同尋常的戰略。
在這次戰役中,孫臏並沒有直接出兵援助趙國,而是率兵攻打魏國的都城,這樣一來敵方官兵慌亂往回撤退,怎奈何孫臏在中途路上設下重重埋伏。不幸中計的龐涓在走投無路的時候,選擇自殺身亡,死前對孫臏發出詛咒。由此,孫臏大仇得報。
這個故事向我們說明一個道理,無端嫉妒、陷害他人終究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低調做人,多團結朋友,不要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防止惹上更大的災禍。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孫臏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在困境中堅持的信念值得大家學習。【原創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㈧ 關於孫臏故事
孫臏(約公元前380-432),中國軍事家。戰國中期齊國人。少時孤苦,年長後從師鬼穀子學習《孫子兵法》,顯示了驚人的軍事才能,不料,他卻因此遭人暗算……
孫臏在從師鬼穀子學習兵法時,有一個師弟叫龐涓。龐涓的天資學業雖較孫臏差得很多,但他為人姦猾,善弄小權本,又輕易不被察覺。他與孫臏同學時,心裡很是嫉妒孫臏的才能,可在嘴上從未流露過,一再表示將來有了出頭之日,一定要舉薦師兄,同享富貴。心地善良的孫臏,與龐涓兄弟相稱,如同親兄弟一樣。
轉眼過去了幾年,孫臏、龐涓兩人,經過鬼穀子的精心調教,兵法、韜略大有長進。這時,傳來了魏惠三招賢納士的消息。本是魏國人的龐涓,覺得機會來了,決定下山***。臨別時,他向孫臏保證,此行一旦順利,馬上引薦師兄下山,扶同做一番事業。孫臏自然深表謝意,囑咐他多加保重,兩人灑淚告別。
龐涓到魏國後又是送禮,又是託人說情,很快見到了魏惠王。龐涓畢竟也有些本領,很快得到了魏惠王的賞識,被封為將軍。隨後,龐涓指揮軍隊同衛國和宋國開戰,打了幾個勝仗後,龐涓成了魏國上下皆知的人物,從此更得魏惠玉的寵信。
春風得意中的龐涓高興了好一陣子,又突然沉寂下來。原來他有了心病;論天下的用兵之法,除了孫臏之外沒人能趕上自己了。一想到孫臏,他心裡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按照當初的諾言辦吧,就得把孫臏推薦給魏惠王,孫臏的聲名威望很快就會超過自己;不去履行當初的諾言吧,孫臏一旦去了別的國家,施展起來才能自己同樣不是對手。龐涓寢食不安,日夜思謀著對策。
一天,正在山上攻讀兵書的孫臏,接到龐涓差人秘密送來的一封信。信上龐涓先敘述了他在魏國受到的禮待重用。然後又說,他向魏惠王極力推薦了師兄的蓋世才能,到底把惠王說動,請師兄來魏國就任將軍之職。孫臏看了來信,想到自己就要有大顯身手的機會了,深覺自己的師弟挺講義氣,立即隨同來人趕往魏國的都城大梁。
孫臏來後,龐涓大擺筵席,盛情款待。幾天過去了,就是沒有魏惠王的消息,龐涓也不提此事。孫臏自然不便多問, 只好耐心等待。
這天,孫臏閑得難受,找到一本書讀起來。忽然,屋外傳來一陣吵嚷聲,他還沒有弄清是怎麼回事,就已被闖進屋子的兵士捆綁起來,推推搡搡帶到一個地方。那裡的一個當官模樣的人,立即宣布孫臏犯有私通齊國之罪,奉魏惠王之命對其施以臏足、黥臉之刑。孫臏被這突如其來的事情驚呆了,隨即省悟過來,高聲為自己辯白。然而,一切都晚了,那些如狼似虎的兵士七手八腳扒去孫臏的衣褲,拔刀剜去了孫臏的兩個膝蓋骨,並在他的臉上刺上犯罪的標志。孫臏倒卧在血泊之中。
原來,這龐涓把孫臏騙來之後,即在魏惠蘭面前巧言誣陷,使孫臏遭此傷身之禍。龐涓以為,受刑後的孫腹成了一個殘疾人,他縱有天大的本事,也難以和自己較量了。
孫臏的傷口漸漸癒合,但他再也站不起來了,而且,還有人時時刻刻監視著他。他知道龐涓在陷害他,他恨得咬牙切齒,可老這樣也不行,總得想個脫身之法才是。不久,孫臏瘋了,他一會兒哭,一會兒笑,叫鬧個不停。送飯的人拿來吃的,他竟連碗帶飯扔出好遠。龐涓聽說了這些,並不相信孫臏會瘋,便叫人把他扔到豬圈去,又偷偷派人觀察。孫臏披頭散發地倒在豬圈裡,弄得滿身是豬糞,甚至把糞塞到嘴裡大嚼起來。龐涓認為孫臏是真瘋了,從此看管逐漸鬆懈下來。
孫臏裝瘋產生了作用,他暗中加緊了尋找逃離虎口的機會。一天,他聽說齊國有個使臣來到大梁,便找了個間隙,偷偷前去拜訪。齊國的使臣聽了孫臏的敘述,從談吐中認定他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才,十分欽佩,遂答應幫他逃走。這樣,孫臏便藏身於齊國使臣的車子里,秘密地回到了齊國。
這個時候,正值齊、魏爭霸,交戰不斷的年代。早在公元前386年;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田氏貴族在齊國取得政權後,就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選拔文武人才,堅守邊境,反抗外來的威脅。孫臏回國後,很快見到齊國的大將田忌。田忌十分賞識孫臏的才幹,便將他留在府中,以接待上賓的禮節殷勤加以款待。
田忌喜歡賽馬,但卻時常輸掉。有一次,他又與齊威王賽馬,馬分上、中、下三等,對等競賽,三場全輸,田忌好不喪氣。這時恰巧孫臏在場,便給田忌出主意說:「待到下一輪比賽時,你用上馬對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威王的下馬,用下馬對威王的上馬,必贏無疑。」田忌依計行事,造成兩個局部的優勢和一個局部的劣勢,以一負二勝贏得齊三千金。一向取勝的齊威王這次輸了,大感驚訝,忙問田忌是何原因?田忌把孫臏找來,借機推薦給齊威王。
齊威王見是一個雙腿受刑的殘疾人,開始並未介意,當孫臏陳述自己對戰爭問題的看法時,齊威王便有意問道:「依你的見解,不用武力能不能使天下歸服呢?」孫臏果斷地回答說:「這不可能,只有打勝了,天下才會歸服。」然後,他列舉黃帝打尤,堯帝伐共工,舜帝征三苗,以及武王伐紂等事實,說明哪一個朝代都是靠武力解決問題,用戰爭實現國家的統一。這一番深刻獨到的分析,使齊威王大受震動。再詢問兵法,孫臏更是滔滔不絕,對答如流。齊威王感到孫臏其人確實不簡單,從此以「先生」相稱,把他作為老師看待。
公元前354年,魏將軍龐涓發兵8萬,以突襲的辦法將趙國的都城邯鄲包圍。趙國抵擋不住,意派使者向齊國求救。齊威王欲派孫臏為大將,率兵援趙。孫臏辭謝說:「我是受過刑的殘疾人,帶兵為將多有不便,還是請田大夫為將,我從旁出出主意吧!」齊威王想想也好,就拜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發兵8萬,前往救趙。大軍既出,田忌欲直奔邯鄲,速解趙國之圍。孫臏不贊成這種硬碰硬的戰法,提出應趁魏國國內兵力空虛之機,發兵直取魏都大梁,迫使魏軍奔趙回救。這一戰略思想,將避免齊軍長途奔襲的疲勞,而致魏軍於奔波被動之中,立即為田忌採納,率領齊軍殺往大梁。
魏軍好不容易將邯鄲攻陷,卻傳來齊軍壓境,魏都城大梁告急的消息。龐涓顧不得休整部隊,除留少數兵力防守邯鄲外,忙率大軍馳援大梁。沒料到,行至桂陵陷入齊軍包圍。魏軍長期勞頓奔波,士卒疲憊不堪,哪還頂得住以逸待勞的齊軍?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連主將龐涓也被活捉。到頭來,魏國只好同齊國議和,乖乖地歸還了邯鄲。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之戰。其實,也是孫臏對龐涓的重重一擊。但孫臏並沒有殺龐涓,只是訓導他一番,又將他放了。
桂陵之戰10多年後,即公元前342年,龐涓又帶領10萬大軍、1000輛兵車,分3路進攻韓國。小小的韓國抵擋不住龐涓的進攻,一時形勢危急,遂接連派出使臣,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群臣商討對策,有主張坐山觀虎鬥的,有主張發兵救援的,相互爭執不下。孫臏一直沒有說話。齊威王見狀便說:「先生是不是認為這兩種意見都不對啊?」孫臏點頭說:「是的。我以為,魏國以強凌弱,如果韓被攻陷,肯定對齊國不利,因此我不贊成見死不救的主張。但是,魏國現在銳氣正盛。如果我們匆忙出兵,豈不是要代替韓軍承受最初的打擊?」齊威王說:「那麼,依先生的意見怎麼辦好?」孫臏說:「我看可以先答應韓國的請求。他們知道我們能出兵救它,必然全力抗擊入侵的魏軍;而魏軍經過激烈拼殺,人力物力也會大大消耗。到那個時候我們再發兵前去,攻擊疲憊不堪的魏軍,拯救危難之中的韓國,就可以用力少而見功多,取勝易而受益大,不知陛下以為如何?」齊威王十分贊賞孫臏的諫儀,當即採納。一年後,當魏韓兩軍交戰更為激烈,雙方實力已大大削弱的時候,齊威王才決定派兵出戰,仍以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於是,孫臏與龐涓又一次相逢在戰場,開始了一場大規模的生死較量。
戰役之初,按照孫臏的計策,齊軍長驅直入把攻擊的矛頭指向魏國的都城大梁。時過不久,孫臏得知龐涓回師都城的稟報,便對田忌說:「魏軍一向自恃驍勇,現急於同我軍決戰。我們要抓住這個心理,誘使他們上當。」田忌說:「軍師的意思是……」孫臏介面道:「我們可以裝出膽小怯戰的樣子,用迫兵減灶的辦法誘敵深入。」隨後,孫臏如此這般地對田忌敘說一遍。當龐涓日夜兼程趕回魏國本土,傳令抓住齊軍主力,與其決一雌雄。不料,齊軍不肯交戰,稍一接觸即向東退去。龐涓揮師緊緊追趕不放。頭一天,見齊軍營地有10萬人的飯灶;第二天,還剩5萬人的灶;到第三天,只剩3萬人的灶了。龐涓見狀高興得意地說道:「我早知道齊國的士兵都是膽小鬼,如今不到三天就逃跑了大半!」於是,傳下將令:留下步兵和笨重物資,集中騎兵輕裝前進,追殲齊軍。
孫臏得知龐涓輕騎追擊的探報,高興地對眾人說:「龐涓的末日到了!」這時,齊軍正好來到一個叫馬陵的地方。馬陵處於兩座高山之間,樹多林密,山勢險要,中間只有一條狹窄的小路可走,是一個伏擊殲敵的好戰場。孫臏傳令:就地伐樹,將小路堵塞;另挑選路旁的一棵大樹,颳去一段樹皮, 在樹幹上面寫道:「龐涓死於此樹之下!」幾個大字。隨後,命令1萬弓箭手埋伏在兩邊密林中,吩咐他們夜裡只要看見樹達出現火光,就一齊放箭。說話間已到傍晚,龐涓率領的沈軍騎兵果真來到馬陵。聽說前面的道路被樹木塔塞,龐清忙上前察看。朦朧間他見路旁有一大樹,白茬上隱約有字,遂命人點起火把。當龐涓看清樹上的那一行字時,大吃一驚,知道中了孫臏的計謀。他急令魏軍後退,但已晚了。埋伏在山林中的齊軍,萬箭齊發,猝不及防的魏軍死傷無數,亂成一團。龐涓身負重傷,知道敗局已定,拔出佩劍自殺了。齊軍乘勝追殺,將魏軍的後續部隊一氣打垮,連魏太子都給俘虜了。
孫臏巧用奇兵,接連打敗強大的魏國,威名迅速傳遍天下。馬陵大捷之後,齊王要給孫臏加官受爵,但他執意不肯,連軍師一職也請求免除。後來,他找了一處清靜的地方,招收幾個學生,總結、研究早年所學兵法知識和自己的作戰經驗,撰成《孫臏兵法》89篇,另附作戰圖4卷。
㈨ 龐涓和孫臏的故事
孫臏和龐涓分別是齊國人和魏國人,拜師路上偶遇,並結為兄弟,同拜師鬼穀子學藝,學習兵法,孫臏和龐涓兩人性格卻不相同,孫臏為人善心實在,龐涓為人險惡人心狠,學藝中聽到魏國正在招賢納士,龐涓覺得機會來了,自己學的東西足可以獨當一面,可以得到高官厚祿和國王的賞識。
龐涓走後,在魏國當了軍師,後孫臏又學得鬼穀子的孫子兵法和孫武子的兵書十三篇,後經墨子之徒秦華禮推薦給魏國,和龐涓一同做軍師,龐涓寫信請孫臏來魏國。
後來發現孫臏比自己的才華高,便心生惡意,設計謀害孫臏,使得孫臏膝蓋骨被挖掉,並想把兵書十三篇得到手後,便將其除掉,後被孫臏察覺,腿跑不了便用兵不厭詐之計「裝瘋「」忍辱負重拖延時間。
後被秦華禮等人救出魏國,趕奔齊國,後孫臏在馬嶺道用兵,龐涓中計,拔劍自刎,也是個罪有應得。
(9)孫臏的故事擴展閱讀
兩人相爭
孫臏謙虛勤奮,深悟兵法真諦,又純樸厚道;龐涓則生性奸詐,僅得兵法皮毛,又貪戀功名。後來,孫龐同投魏國,皆輔佐魏惠王。龐涓嫉賢妒能,唯恐失去寵信,於是設計陷害孫臏,孫臏慘被剔骨黥面。
龐涓還以巧言蒙蔽,欲騙孫臏所學兵書。幸虧童僕實情相告,孫臏才如夢方醒,佯裝瘋癲,保全性命。後得齊使搭救,僥幸逃到齊國.
田忌賽馬的典故,大家都耳熟能詳。孫臏僅略施小計,已讓齊威王折服。當時天下大局,魏國經文侯革新,正崛起於三晉大地;齊國任鄒忌為相,逐漸復甦昔日鋒芒。齊魏直接交鋒,已經不可避免。不久,一場同窗間的恩怨,藉助齊魏爭鋒背景,演繹出了孫龐鬥智。
龐涓死得其所。他內心狹隘陰暗,缺失為將胸襟;他性格傲慢輕狂,缺少為將膽識。隨著孫龐鬥智終結,魏國的強國夢想,畫上了殘破句號。自此魏國再也無力擴張,戰國進入秦齊並霸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