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的故事
1. 兒時鄭板橋故事
揚州八怪鄭板橋十歲那年,隨私塾先生出外游春.行止河邊見一少女屍體仰面朝天,頭發散亂,在旋渦中打轉.老師隨口吟詩一首:二八女多嬌,風吹落小橋 .三魂隨浪轉,七魄泛波濤.吟完後連說:可憐可憐.板橋說這詩應該該一下。
老師驚愕,問道:為何?板橋說:老師您 不認識這位少女,怎麼知道她正好十六呢?又是怎麼知道她是被吹落橋下的呢?您又怎麼看到她的三魂七魄隨著波浪打轉呢?
老師被問住了.說道:那你給改一下.鄭扳橋十分沉痛地吟道:誰家女多嬌,何故落小橋?青絲隨浪轉,粉面泛波濤.老師聽了連連點頭。說道:你這樣善於觀察,尊重事實,肯動腦筋,將來一定大有作為。
(1)鄭板橋的故事擴展閱讀:
鄭板橋的畫:
鄭板橋出身於書香門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舉人,乾隆元年中進士,五十歲起先後任山東范縣、濰縣知縣計十二年。
「得志加澤於民」的思想,使得他在仕途對連年災荒的平民百姓採取了「開倉賑貸」「捐廉代輸」等舉措,這引起了貪官污吏、惡豪劣紳的不滿,被貶官。之後,他靠賣畫維持生活。
鄭板橋的一生,經歷了坎坷,飽嘗了酸甜苦辣,看透了世態炎涼,他敢於把這一切都糅進他的作品中。
鄭板橋的題畫詩已擺脫傳統單純的以詩就畫或以畫就詩的窠臼,他每畫必題以詩,有題必佳,達到「畫狀畫之像」「詩發難畫之意」,詩畫映照,無限拓展畫面的廣度。
鄭板橋的題畫詩是關注現實生活的,有著深刻的思想內容,他以如槍似劍的文字,針砭時弊,正如他在《蘭竹石圖》中雲:「要有掀天揭地之文,震電驚雷之字,呵神罵鬼之談,無古無今之畫,固不在尋常蹊徑中也。」
2. 鄭板橋的故事是什麼
鄭板橋辭官回家,「一肩明月,兩袖清風」,惟攜黃狗一條,蘭花一盆。一夜,天冷,月黑,風大,雨密,板橋輾轉不眠,適有小偷光顧。他想:如高聲呼喊,萬一小偷動手,自己無力對付,佯裝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里,低聲吟道:「細雨蒙蒙夜沉沉,樑上君子進我門。」 此時,小偷已近床邊,聞聲暗驚。繼又聞:「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文。」小偷心想:不偷也罷。轉身出門,又聽裡面說:「出門休驚黃尾犬。」小偷想,既有惡犬,何不逾牆而出。正欲上牆,又聞:「越牆莫損蘭花盆。」小偷一看,牆頭果有蘭花一盆,乃細心避開,足方著地,屋裡又傳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著月黑趕豪門。」
賣畫揚州
「民於順處皆成子,官到閑時更讀書」。官濰七年,板橋無論是在吏治還是詩文書畫方面都達到了新的高峰,吏治文名,為時所重」。板橋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場的種種黑暗,立功天地,字養生民
鄭板橋像
」的抱負難以實現,歸田之意與日俱增。1753年,鄭板橋六十一歲,以為民請賑忤大吏而去官。去濰之時,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畫像以祀,並自發於濰城海島寺為鄭板橋建立了生祠。去官以後,板橋賣畫為生,往來於揚州、興化之間,與同道書畫往來,詩酒唱和。1754年,鄭板橋游杭州。復過錢塘,至會稽,探禹穴,游蘭亭,往來山陰道上。1757年,六十五歲,參加了兩淮監運使虞見曾主持的虹橋修禊,並結識了袁枚,互以詩句贈答。這段時期,板橋所作書畫作品極多,流傳極廣。
由於生活困苦,鄭板橋在三十歲以後至揚州賣畫為生,實救困貧,託名」風雅」。在揚州賣畫十年期間,也穿插著一些旅遊活動。不幸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鄭板橋曾作詩以致哀。三十二歲出遊江西,於廬山結識無方上人和滿洲士人保祿。出遊北京,與禪宗尊宿及其門羽林諸子弟交遊,放言高論,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名期間,結織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瓊崖主人。
三十五歲,客於通州;讀書於揚州天寧寺,手寫《四書》各一部。三十七歲時作《道情十首》初稿.三十九歲,徐夫人病歿。鄭板橋十載揚州,結論了許多畫友,金農、黃慎等都與他過往甚密,對他的創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著極大的影響。
以「怪」出名
1. 揚州八怪(金農、汪士慎、黃慎、李鱓、鄭燮、李方膺、高翔、羅聘)
2. 怪在何處(畫得怪、文章怪、性情怪、行為怪)
板橋的「怪」,頗有點濟公活佛的味道,「怪」中總含幾分真誠,幾分幽默,幾分酸辣。每當他看到貪官奸民被遊街示眾時,便畫一幅梅蘭竹石,掛在犯人身上作為圍屏,以此吸引觀眾,藉以警世醒民。
頗有罵名
他無官一身輕,再回到揚州賣字畫,身價已與前大不相同,求之者多,收入頗有可觀。但他最厭惡那些附風的雅的暴發戶,就像揚州一些腦滿腸肥的鹽商之類,縱出高價,他也不加理會。高興時馬上動筆,不高興時,不允還要罵人。他這種怪脾氣,自難為世俗所理解。有一次為朋友作畫時,他特地題字以作坦率的自供:
「終日作字作畫,不得休息,便要罵人。三日不動筆,又想一幅紙來,以舒其沉悶之氣,此亦吾曹之賤相也。索我畫,偏不畫,不索我畫,偏要畫,極是不可解處。然解人於此,但笑而聽之。」
個人潤例
寫字畫畫,斤斤計較於酬金,自是俗不可耐。但板橋毫不隱諱,而且明定出一則可笑的怪潤例:大幅六兩、中幅四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
「大幅六兩,中幅四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斗方五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蓋公之所陝,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現銀,則中心喜稅,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恐賴賑。年老神疲,不能陪諸君子作無益語言也。
「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春風過耳邊。」 明明是俗不可耐的事,但出諸板橋,轉覺其俗得分外可愛,正因他是出於率真。
好吃狗肉
等第狗肉(一黑、二黃、三花、四白),譽之「人間珍餚」。
板橋定潤格,規定凡求其書畫者,應先付定金,並作潤例,頗為風趣。當時,許多豪門巨紳,廳堂點綴,常以得到板橋書畫為榮。但板橋不慕名利,不畏權勢,生平最不喜為那些官宦劣紳們作書畫,這在他老人家的潤格里是不便聲明的。有一次,一幫豪紳為得其書畫,運用計謀,設下陷阱。他們了解到板橋愛吃狗肉,就在他偕友外出交遊的必經之路上,借村民的茅舍,烹煮了一鍋香噴噴的狗肉,待板橋經過時;主人「笑臉相迎,並以狗肉好酒相待。」板橋不疑,開懷暢飲,連贊酒美餚不止。飯罷,主人端出文房四寶,言請大人留聯以作紀念。板橋深覺今有口福,便立刻應諾,隨即起身提筆,並詢問主人大名,署款以酬雅意。書畢,盡興而歸。後來,在一次宴席上,他偶然發現自己的書畫作品掛在那裡,方知自己受騙,十分後悔,自己嘴饞不已。
3. 鄭板橋有哪些故事,要短一些
1、巧罵豪紳
有一次,一個豪紳求鄭板橋題寫一個門匾。那個豪紳平日里巴結官府,干盡了很多壞事。鄭板橋決定要捉弄他一下,便寫了」雅聞起敬「四個字。
油漆門匾時,鄭板橋叮囑漆匠對」雅、起、敬「三個字只漆左半邊,對」聞「字只漆」門『字。
過了一段時間,豪紳樓前門匾上的字沒上漆的部分模糊不清了,而上漆的部位越發清晰。遠遠一看,原來的「雅聞起敬」竟成了「牙門走苟」(「衙門走狗」的諧音)。
2、餘桃口齒
鄭板橋在《板橋自敘》曾寫道:「酷嗜山水。又好色,尤多餘桃口齒,及椒風弄兒之戲。然自知老且丑,此輩利吾金幣來耳。有一言干與外政,即叱去之,未嘗為所迷惑」。
餘桃口齒,椒風弄兒,都是好男風的典故。大意說是自己尤其喜好男色,但是因為老丑,常常是因為金錢而接近他。只是他卻不許男妓干擾他外政,否則就驅逐出去。並沒有因男色而耽誤縣治。
曾主張改刑律中的笞臀為笞背。身為縣令,一次不得不對一犯賭美男施以杖責,竟至於差點當堂落淚。
3、板橋姻緣
鄭板橋文采蓋世,可惜早期窮途潦倒,一日走到一家人門前,驚覺門前的對聯是自己的詩作,鄭生向戶主饒夫人問個究竟,饒夫人說自己女兒極愛鄭板橋的作品,鄭生忙道自己正是鄭板橋。
饒夫人馬上把女兒五娘叫出來,並且把她許配給鄭板橋,鄭板橋後來高中進士,大小登科一道兒至,夫婦二人也恩愛一生。
4、刻苦習字
據說,鄭板橋早年學書相當刻苦,寫眾家字體均能神似,但終覺不足。有一次,他竟在妻子的背上劃來劃去,揣摩字的筆畫和結構。
妻子不耐煩了,說:「你有你的體,我有我的體,你老在人家的體上劃什麼?」這無意間說出的一語雙關的話,使板橋恍然有悟:不能老在別人的體格上「規規效法」,只有在個人感悟的基礎上,另闢蹊徑,才能獨領風騷。
於是,他取黃庭堅之長筆劃入八分,誇張其擺宕,「搖波駐節」,單字略扁,左低右高,姿致如畫。又以畫蘭竹之筆入書,求書法的畫意。清人蔣士銓說他「寫字如作蘭,波磔奇古形翩翩」,生動地道出了「板橋體」的特質。
5、好吃狗肉
板橋定潤格,規定凡求其書畫者,應先付定金,並作潤例,頗為風趣。當時,許多豪門巨紳,廳堂點綴,常以得到板橋書畫為榮。
但板橋不慕名利,不畏權勢,生平最不喜為那些官宦劣紳們作書畫,這在他老人家的潤格里是不便聲明的。
有一次,一幫豪紳為得其書畫,運用計謀,設下陷阱。他們了解到板橋愛吃狗肉,就在他偕友外出交遊的必經之路上,借村民的茅舍,烹煮了一鍋香噴噴的狗肉,待板橋經過時。
主人「笑臉相迎,並以狗肉好酒相待。」板橋不疑,開懷暢飲,連贊酒美餚不止。飯罷,主人端出文房四寶,言請大人留聯以作紀念。
板橋深覺今有口福,便立刻應諾,隨即起身提筆,並詢問主人大名,署款以酬雅意。書畢,盡興而歸。
後來,在一次宴席上,他偶然發現自己的書畫作品掛在那裡,方知自己受騙,十分後悔,自己嘴饞不已。
4. 有關鄭板橋的故事
鄭燮,又名鄭板橋,是清代著名的文學家,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著有《板橋全集》。他吟詩軼事,常傳為佳話。
竹影牆
鄭板橋才學極高,其畫更是出名,許多人求其畫而不可得。 據說鄭板橋的畫非常傳神,能夠使畫中之物成真。話說鄭板橋有一個朋友,家裏新砌了一道牆,他一直請求鄭板橋給在牆壁上畫個畫,無奈鄭板橋總是忙著沒時間。 有一次,這朋友請鄭板橋還有一些朋友到家裏喝酒。酒席喝到一半,主人當著大家的面,非請鄭板橋在牆壁上畫一畫不可。鄭板橋見推不掉,就說:"行,你磨墨吧!" 主人連忙讓兒子拿來一硯墨來,鄭板橋一看,說道:"不行,太少了,至上要磨半小盆的墨。"大家一聽,那麼多的墨,難不成要將整壁牆都塗黑?主人心疑之際,仍趕緊讓兒子端來半小盆的墨。這時鄭板橋已經是醉得搖搖晃晃了,他走到牆壁前面,用手往盆子裏一沾,就往牆上抹起來,抹了幾把,又把整個盆子端起來,將裏頭的墨汁整個都潑到牆壁上,弄得黑鴉鴉一片。這主人心裡可不痛快了,他原來只想讓鄭板橋畫在牆上,一是風光,二是好看。誰知黑鴉鴉一片不知在畫何物?又不好塗掉,只好留下,自己生悶氣。 有一天剛下一場大雨,天上不住地打雷,加上閃電,好不驚人,誰知雨過天晴,這道牆壁前面竟然死了上百隻的麻雀。 過了一些時日,來了一個老頭,來到這主人家門口,就對著這道牆壁仔細地看。這主人看見了,一時好奇,就問:"您在看啥?" "這畫,一定是名人畫的吧?" 主人心中還有氣,說道:"那是什麼名人,只是一個朋友用手抹的。" 老頭兒問:"這畫成了之後,可出過什麼奇怪之事?"主人答:"奇事倒是有一件,有天下大雨,又打雷又閃電,之後就在牆前面發現死了上百隻的麻雀。" 老頭點頭說道:"這畫,真是太好了!一般人看不出他畫的是竹林,只有打雷下雨的時候,閃電一照,才看出是竹林,麻雀將它當成真的竹林,飛來避雨,所以就撞在牆上死了。"
吟詩諷才子(2)
「烏紗擲去不為官」的鄭板橋,在漫遊中遇到了一幫秀才宴飲賦詩,他也擠進去看熱鬧。這幫並無真才實學的酸儒,個個喝得醉意酩酊,各自長吟短哦,賣弄風騷。蹲在牆角的鄭板橋聽了秀才們的大作後,覺得俗不可耐,禁不住流露出鄙夷的表情。一個秀才見他衣著襤褸,相貌也平平常常,便沒好氣問道:「你也懂詩嗎?」板橋答:「略知一二。」那秀才便叫板橋吟一首,並指著正在滾開的水壺為題。板橋略一思籌便高聲吟到: 嘴尖肚大柄兒高, 才止飢寒便自豪; 量小不能容大物, 二三寸水起波濤。 眾秀才一聽詩有所諷,但又寫得貼切隱諱,只好忍住氣問姓名,板橋通了姓名,秀才們目瞪口呆,原來蜚聲南北的鄭三絕就在眼前。個個流露出敬慕的神態。
吟詩拒私情(3)
鄭板橋在任山東濰縣知縣時,為民做主,大辦實事,清正廉潔,深受百姓們愛戴。 有一次,鄭板橋拘捕了一個「土霸王」。這個傢伙的叔父和舅父,一個是員外,一個是進士。他倆帶著禮物來找板橋說情。板橋便以酒吟詩為令。板橋賦詩:「有 『水』念作『湘』,無『水』還念『相』,去『水『加『雨』便是『霜』。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員外吟到:「有『水』念作『溪』,無『水』還念 『奚』,去『水』加『鳥』便是『雞』(指繁體「雞」字)。得勝貓兒似猛虎,落毛鳳凰不如雞」。進士吟了起來:「有『水』念作『清』,無『水』還念『青』,去『水』加『心』便是『精』,」板橋急忙插話:「非也,去『水』加『心』便是『情』。」進士拱手笑道:「我倆有心來講情,就拍大人不準情。」板橋也拱手答道:「板橋身為七品令,不徇私情只認清。」員外和進士無言以對,只好垂頭喪氣地溜走了。 「民於順處皆成子,官到閑時更讀書」。鄭板橋在濰縣為官七年,無論是在吏治還是詩文書畫方面都達到了新的高峰。離開濰縣時,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畫像以祀,並自發於濰城海島寺為鄭板橋建立了生祠。
5. 鄭板橋的故事
清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從小就十分熱愛書法,古代著名書法家的各種書體他都會常常臨摹與研習,經過他的一番苦練,他寫的字幾乎可以說是與古人的一模一樣,或是說可以到達以假亂真的程度了。可是大家對他的字卻沒有幾分欣賞之意,這讓他感到著急,於是他更加勤奮刻苦地練書法。
一個夏夜,他與妻子在外乘涼,閑暇之下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寫起字來,寫著寫著,就寫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氣地打他的手說:「你有你的體(身體),我有我的體,為什麼不寫自己的體,寫別人的體?」於是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鄭板橋頓悟,人各有其身體,字亦各有其字體,本應有別!我為什麼總是想著學習別人的字體,而不是走自己的路,寫自己的體呢?即便臨摹出來寫得十分相似,那也是別人的字體,而我並沒有創新,寫的字也沒有自己的風格,這有什麼意思?此後他臨帖習字之時,只取各家之長,並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相雜,將寫字融於作畫之中,最後便漸漸形成了他獨特的「六分半書」,亦是雅俗共賞、倍受人喜愛呀。而這也是人們常常所說的「亂石鋪街體」,也因此鄭板橋成了清代著名的書畫家。
6. 鄭板橋的事跡
鄭板橋對聯及故事
臨流口吸西江水;
隔岸拳擎北固山。
——鄭燮題江蘇省鎮江北固山海西庵
老屋掛藤連豆架;
破瓢舀水帶鯈魚。
——鄭燮題江蘇省昭陽[今興化]古寶筏寺藕花居
山光撲面經新雨;
江水回頭為晚潮。
——鄭燮題江蘇省鎮江焦山自然庵[別峰庵]
自然庵亦叫別峰庵,為鄭板橋讀書處。鄭燮曾在《奇舍弟》的信中說:「江雨初晴,宿煙收盡,林花碧柳,皆洗沐以待朝暾;而又嬌鳥喚人,微風疊浪,吳楚諸山,表蔥明秀……真是人間仙境也。」此聯寫了江邊憑眺所見之景,正是用自然之筆寫人間仙境,通過將山與江擬人化,以「撲面」寫雨後的「山光」,縱目遠望,經過新雨的洗滌,秀美的山光迎面撲來;用「回頭」稱上漲的「晚潮」,俯視江中,由於晚潮的浸灌,江水緩緩向西倒流。聯語有描寫、有分析,除給讀者新鮮秀活的美的享受外,還揭示了自然現象中的因果關系:山色秀美,由於新雨,江水倒流,源在晚潮。融景、情、理於一爐,回味無窮,詩畫入聯,可謂不同凡響。
此地從來有修竹;
為師真可立梅花。
——鄭燮再題江蘇省鎮江自然庵[別峰庵]
蒼茫海水連江水;
羅列他山助我山。
——鄭燮題江蘇省鎮江漢焦公祠[漢三詔焦了隱士祠
屏花著雨春還麗;
水檻臨風晚更佳。
——鄭燮題山東省濰縣南松廢園
一面樓台三面柳;
二分池沼八分田。
——鄭燮題山東省濰坊復園草塘居
掃來竹葉烹茶葉;
劈碎松根煮菜根。
——鄭燮題四川省青城山天師洞齋堂
此為作者旅遊四川時年作。齋堂即道士飯廳。上聯說,寺後翠竹萬竿,掃來的竹葉,足以烹茶。青城茶素有名,山泉亦是佳水,惟烹煮之法,陸羽《茶經》雲:「其火用炭,次用勁薪。」此處就地取材,以竹葉充之,可見其簡朴。下聯說,山前松蔭覆地,把松根劈碎,便能煮菜。菜根無味,但古人雲:「性定菜根香。」《朱子全書·學四》謂:「某觀今人因不能咬菜根,而至於違其本心者眾矣。可不戒矣。」全聯描繪了山中道士簡朴生活的風貌,也點明修行人必須經過清苦的歷練。上聯選用「葉」字,下聯疊用「根」字,以「葉」對「根」,十分工穩。
鄉里鼓兒鄉里打;
當坊土地當坊靈。
——鄭燮題江蘇省如皋土地廟
土地神又叫社神,是神話傳說中管理一個小地面的神,舊時的鄉里村社,即古代的「神社」,一般建有土地廟,奉祀管理本地的社神,即所謂「當坊土地」。每年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的春社日,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的秋社日,鄉人照例要去土地廟供香燭,焚楮帛,擊鼓吹簫,或祈年豐,或禱時雨。如皋在今江蘇省東部。聯語用的是方言俗諺,極富鄉土氣息,明白如話,童嫗可解,同時也寓幾分生活哲理,為人要入鄉隨俗,為官要明白職權。上句寫祭社之日的熱鬧氣氛,下聯表現鄉民對「當坊土地」信仰誠敬的心態。也反映了土地只在他管轄區域內顯靈的規矩。話雖似率口而出,但寫來傳神寫照,形象生動,情趣盎然。
欲除煩惱須成佛;
各有前因莫羨人。
——鄭燮題江蘇省興化某寺廟
鶴矯雲中,霞飛天半;
竹明水際,松挺岩阿。
——鄭燮題江蘇省揚州杏花樓
奸佞當朝,焉能安其身;
蒺藜滿田,何以措禾苗。
——鄭燮題江蘇省揚州李鱓寓所適我居
種十里名花,何如種德;
修萬間廣廈,不若修身。
——鄭燮再題江蘇省興化李園靜坐亭
咬定一兩句,終身得力;
栽成六七竿,四壁皆清。
——鄭燮題北京廣安門白雲觀華室
白雲觀在北京廣安門外,是全真派著名道觀。創建於唐,曾稱天長觀,太極宮,長春宮,清代重建。此聯落款用了「板橋道人」。上聯講華室讀經,但所述方法可泛用於讀書。意謂要把道教經典中最精要的內容,理解消化、牢固掌握,並身體力行,就能終身得到益處。「一兩句」,是概括的說法,道教經典極為浩繁,據統計,共5468卷,只能擇其最精要部分,牢固掌握。下聯講種竹。栽好六七竿竹,就可使四壁清光彌漫。道教講究「清」的境界。教義有清靜無為,神仙所居有玉清、太清、上清等。聯語結合道教寺觀環境向道士提示讀經要訣,一個「咬」字,用得十分形象精煉,獨具神功。對到此的一般遊客,亦對如何讀書的問題,也有啟發意義。
因為... 我一邊看一邊都在想... 要是阿喜的鄭板橋裏有這一幕,一定... 一定很好笑啊... 哈哈
鄭板橋巧言治鹽商
鄭板橋是清朝有名的「揚州八怪」之一,他不僅畫畫得怪,說話辦事有時也怪,讓一些歹人惡人吃了不少苦頭。
有一次,鄭板橋在揚州東關,見一位婦女哭泣,一問,原來因欠了鹽商的錢,鹽商竟把她家的祖傳大龍缸抬走了。鄭板橋安慰了婦人幾句,便去追搶缸的鹽商。
在揚州西街,鄭板橋追上了那伙人,只見鹽商挺著肚子跟著,家人吭哧吭哧抬著大缸走。鄭板橋上前打躬,問道:「掌櫃的,這缸賣不賣?」鹽商一聽,心想,我本來是要錢的,這缸雖好,抬回去也沒啥用,倒不如多要幾個錢,賣掉它。趕緊回話:「賣呀!」
鄭板橋問:「請問一斤賣多少錢?」
鹽商一聽,怪了,歷來缸只有論只賣的,怎麼論斤?細看鄭板橋的打扮,倒像個書獃子,心想,這個人不懂行情,敢情耍耍他,便說:「五錢銀子一斤。」
鄭板橋笑道:「啊,這么便宜,我要我要,快快快,抬到我家裡去。」
鹽商心裡一算,這缸少說也有兩百斤,五錢銀子一斤,還不得一百兩銀子?這不跟天上掉下個大元寶一樣嗎?他怕鄭板橋耍滑,又緊著問:「你不反悔?」
鄭板橋說:「一言為定!」
於是鹽商讓家人又抬著缸往東走。鄭板橋裝著腳上有雞眼,一步挪不了三寸遠,抬缸的壓得受不了,讓他快走。鹽商急著做成這筆買賣,也不管人家受得了受不了,乾脆讓鄭板橋坐到缸里,一齊抬著。到了東門外一個廟門口,鄭板橋讓停下,到廟里借把小秤出來,指著缸底說:
「老闆,就在缸底上敲一塊,稱三斤給我!」
鹽商一聽,火冒三丈:「你這個混賬,世上哪有把缸敲碎了論斤賣的?」
鄭板橋不急不忙地反問他:「唉,我和你說的是論斤買嘛!你怎麼出爾反爾?」
鹽商氣急敗壞地說:「我當你是買一隻缸,一共多少斤重的。」
鄭板橋呵呵笑道:「啊呀,你真傻!我要是買一隻缸,又何必同你論斤!」
鹽商氣呼呼地要拖鄭板橋去評理,鄭板橋滿不在乎地說:「我跟你走,打官司到金鑾殿上我也不怕!」
這時,廟里的和尚出來了,聽了原委,都說鹽商不對,當初談的論斤賣,並沒有說得全買下;既然談不成,缸還可以抬回去嘛。
鹽商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叫家人把缸抬走,可這兩個人連一點勁兒也沒有了。和尚又打圓場,勸鹽商論只賣了算了。鹽商此時無計可施,只好按頂債的價錢,二兩銀子賣給鄭板橋。鄭板橋又讓他們抬回到婦人家裡。鹽商一看,又羞又氣,白白折騰了一天,費了千勁百力,一點兒好處也沒落著。
7. 鄭板橋做官時的故事
1、奉旨革職
鄭板橋在當縣官時,遇到了災荒之年。因開倉放糧,周濟窮人,被皇上撤了職。於是,雇一小船,順著大運河回揚州老家去。
一日,見前面碼頭停泊著一條官船,桅桿上掛著「奉旨上任」的旗子,要所有的民船迴避。鄭板橋自言自語道:「你奉皇上的旨意上任,我奉皇上的旨意革職。
不都是『奉旨』嗎?你神氣什麼?」於是,拿了一塊綢絹,書寫「奉旨革職」四個大字,也掛到桅桿上去。官船上的,是朝廷一個大奸臣的兒子,叫姚有財。
此人雖不學無術,但仗著老子的勢力,撈了個烏紗帽,這回正要到揚州上任去。這時見一隻小船的桅桿上掛著「奉旨革職」的旗子,覺得奇怪,一打聽,原來是鄭板橋,就派人向他索字畫。
鄭板橋聽說這個姚有財,除了吃喝嫖賭、欺壓搜括百姓外,別的一竅不通,就很快書寫了一首詩:「有錢難買竹一根,財多不得綠花盆,缺枝少葉沒多筍,德少休要充斯文。」
每句開頭一字,連起來是「有財缺德」。姚有財接過一看,差點氣昏過去。 狗肉計 鄭板橋酷愛吃狗肉,凡鄉鄰朋友將狗肉送他,刻即揮毫作畫奉謝。 然而富商大賈以千金求索,卻從不見諾。
當時,有個叫甄小泉的鹽商日夜苦思冥想,終於使出一計。一次,板橋出門賞竹,聽得從遠處傳來悠揚的琴聲,於是循聲尋找,原來一個十分幽雅的大庭院中。
有一位童顏鶴發的老翁在彈琴,書童在一旁煮狗肉。板橋聞到狗肉的香味,頓時眉開眼笑地問:「先生也愛吃狗肉?」老翁答:「百味唯有此最佳,你若喜歡,就請吃吧。」
於是板橋就大嚼起來。他發現粉牆上空空盪盪的,就問「為何不掛些字畫?」老翁答:「沒有好的,板橋先生字畫,盛名已久,不知果真如何?」
板橋笑著說:「鄙人鄭板橋,給你畫兩張怎麼樣?」頃刻間就為老翁留下了許多書畫。翌日,鹽商設宴請客,並以此畫炫耀,板橋得知,方知中了「狗肉計」。
2、鄭板橋斷案
有一天,某鹽商將一個私自販鹽的小販子扭送到縣衙門,要求縣令鄭板橋以罪予以重處。 鄭板橋一見那個小販,便知是個可憐的窮人:蓬頭垢面,衣衫襤褸,骨瘦如柴。
他販鹽賣,是生活所逼,不得而已。鄭板橋頓生憐憫之心。於是,他想戲弄一下這個鹽商。他對鹽商說:「這個小販應當加重處罰,我准備給他戴上枷鎖,立街示眾,好不好?」
那鹽商笑眯眯地說:「好的!好的!」當即,鄭板橋命衙役抱來一些蘆席,用細木片作托,認真紮好,中間挖一個大圓孔,名曰「蘆枷」。他又畫了許多竹子和蘭花,題了字,貼在蘆枷上。
然後讓小販套在脖子上,站在鹽商的門口示眾。大家都知道鄭板橋不僅是個辦事公正的清官,而且是個著名的大畫家。
他的詩、書、畫堪稱「三絕」,他畫的竹子和蘭花,名揚四海,許多人都想目睹為快,更渴望能得到他的墨跡。那位小販子戴著蘆枷往鹽商門前一站,立即招引了許多人前來觀畫。
整個縣城都轟動了。不多一會兒,觀畫的人紛涌而至,把鹽商的門堵得水泄不通,一點生意也做不成了。鹽商只好到縣衙內去哀求鄭板橋把那個小販放了。
3、鄭板橋畫扇
相傳,清朝的鄭板橋在晚年時,曾在濰縣當縣令。秋季的一天,他微服趕集,見一賣扇的老太太守著一堆無人問津的扇子發呆。
鄭板橋趕上去,拿起一把扇子看,只見扇面素白如雪,無字無畫,眼下又錯過了用扇子的季節,自然也就沒有人來買了。
鄭板橋在詢問的過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貧困,決定幫助她。於是,鄭板橋向一家商鋪借來了筆、墨、硯台,揮筆潑墨。
只見冉冉青竹、吐香幽蘭、傲霜秋菊、落雪寒梅等飛到扇面上,又配上詩行款式,使扇面詩畫相映成趣。周圍的看客爭相購買,不一會兒功夫,一堆扇子便銷售一空。
4、鄭板橋開倉濟民
大學士高斌和都御史劉統勛為特使到山東放賑,板橋隨同前往。時值秋熟,濰縣災情漸趨緩解,飢民也由關外絡繹返鄉,板橋作還家行紀其事。為防水浸寇擾,捐資倡眾大修濰縣城牆。
秋末,書修濰縣城記。乾隆出巡山東。鄭板橋為「書畫史」,參與籌備,布置天子登泰山諸事,卧泰山絕頂四十餘日,常以此自豪,鐫一印章「雲乾隆柬封書畫史」。
5、鄭板橋勘災
鄭板橋至濰縣北邊禹王台勘災。鄭板橋作官意在「得志則澤加於民」,因而他理政時能體恤平民和小商販,改革弊政,並從法令上、措施上維護他們的利益,板橋宰濰期間勤政廉政。
無留積,亦無冤民」,深得百姓擁戴。濰縣富商雲集,人們以奢靡相容,鄭板橋力倡文事,發現人才,留下了許多佳話。作「難得湖塗」橫幅。
8. 鄭板橋的故事
鄭板橋,清代著名的書法家,對於鄭板橋我們大家都知道他叫鄭燮,是很有名內的文人。鄭燮最容擅長的就是畫竹子。胸有成竹可以來說,他形容他一點兒都不為過。而且據史料自在鄭板橋寫字很有特色,密密麻麻像螞蟻鋪路,而且都是向一面傾斜的,他的字特別有特點。為人正直是一個正直不拘小節,還有那麼一點兒個性的文人。
9. 關於鄭板橋的故事
1、以怪出名
鄭板橋的「怪」,頗有點濟公活佛的味道,「怪」中總含幾分真誠,幾分幽默,幾分酸辣。每當他看到貪官奸民被遊街示眾時,便畫一幅梅蘭竹石,掛在犯人身上作為圍屏,以此吸引觀眾,藉以警世醒民。
2、頗有罵名
鄭板橋無官一身輕,再回到揚州賣字畫,身價已與前大不相同,求之者多,收入頗有可觀。但他最厭惡那些附儒風雅的暴發戶,就像揚州一些腦滿腸肥的鹽商之類,縱出高價,他也不加理會。
高興時馬上動筆,不高興時,不允還要罵人。他這種怪脾氣,自難為世俗所理解。有一次為朋友作畫時,他特地題字以作坦率的自供:
「終日作字作畫,不得休息,便要罵人。三日不動筆,又想一幅紙來,以舒其沉悶之氣,此亦吾曹之賤相也。索我畫,偏不畫,不索我畫,偏要畫,極是不可解處。然解人於此,但笑而聽之。」
3、個人潤例
鄭板橋賣畫,不像歷來文人畫家那樣猶抱琵琶半遮面。既然已經邁進市場,索性大大方方的。他制定《板橋潤格》,成為中國畫家明碼標價賣畫的第一人。「大幅6兩,中幅4兩,小幅2兩,條幅對聯1兩,扇子斗方5錢。
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賬。年老體倦,亦不能陪諸君作無益語言也。」還在最後附了一首詩:「畫竹多於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
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耳邊。」明明是俗不可耐的事,但出諸板橋,轉覺其俗得分外可愛,正因他是出於率真。
4、好吃狗肉
板橋定潤格,規定凡求其書畫者,應先付定金,並作潤例,頗為風趣。當時,許多豪門巨紳,廳堂點綴,常以得到板橋書畫為榮。但板橋不慕名利,不畏權勢,生平最不喜為那些官宦劣紳們作書畫,這在他老人家的潤格里是不便聲明的。
有一次,一幫豪紳為得其書畫,運用計謀,設下陷阱。他們了解到板橋愛吃狗肉,就在他偕友外出交遊的必經之路上,借村民的茅舍,烹煮了一鍋香噴噴的狗肉,待板橋經過時;主人「笑臉相迎,並以狗肉好酒相待。」
板橋不疑,開懷暢飲,連贊酒美餚不止。飯罷,主人端出文房四寶,言請大人留聯以作紀念。板橋深覺今有口福,便立刻應諾,隨即起身提筆,並詢問主人大名,署款以酬雅意。
書畢,盡興而歸。後來,在一次宴席上,他偶然發現自己的書畫作品掛在那裡,方知自己受騙,十分後悔,自己嘴饞不已。
5、狀元外交家
清同治七年戊辰科狀元洪鈞,是個外交上的傳奇人物,又是知名學者,他的政治生涯大多是與外國人打交道,他的私人生活又與當時名妓賽金花連在一起。所以其名氣是和外交、洋人、才華、風流交織成一體的。洪鈞曾任翰林院修撰,兵部侍郎。
光緒登基後,器重他的才學,晉升內閣學士。這期間其母病故,回家服喪,按例應當三年,但由於外交的急需,三月便返朝,受命為德、俄、奧、荷四國特命公使。在服喪時洪結識了紅遍蘇州的名妓賽金花,兩人初會便情意綢繆,不久便結連理。
洪接到出使的密令後,便攜新婚妻子赴任,洪精通德、俄文,才華出人,再加上高貴典雅的賽金花做點綴,那些外交界的老手幾乎都為之驚嘆、折服,盡管賽金花比洪小三十二歲,但二人感情很好,可是好景不長,在洪回國後的第三年,就一病不起,將年僅二十四歲的賽金花留在了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