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的故事
『壹』 關於包公的故事
包公(北宋清官包拯)即包拯。
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號文正,謚孝肅,廟號兼濟,廬州府合肥(今肥東縣)包村人。他28歲中進士,曾先後任天長、端州、贏州、揚州、廬州、池州、開封等地知縣、知府,出使過契丹,還在刑部、兵部任過職,在財政部門做過副使、轉運使、三司使,在監察部門做過御使、諫議大夫,最後做到樞密副使,成為朝廷的宰輔。至和三年(1056年),以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因不畏權貴,不徇私情,清正廉潔,當時流傳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的贊譽[1]。死後追贈禮部尚書,謚孝肅。他當過的大章閣待制和龍圖閣直學士使他有了「包待制」、「包龍圖」的雅稱。老百姓更喜歡直呼「包公」。
孝順父母
富貴公子辭官回鄉10年「盡孝」
大宋王朝的第40個年頭,安徽合肥一家包姓名門望族誕生了一個胖小子,這個全家盼星星盼月亮才盼來的一脈單傳,就是後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包青天。包拯既不是什麼怪胎,也沒有所謂的兄嫂,更不存在任何坎坷身世。作為富貴人家的獨生子,父母寵愛備至,他的童年幸福像花兒一樣。封建地主家
包拯
庭子女要想顯達於世,不外乎走上科舉之路。包拯自幼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作為當時的一名有志青年,他的追求顯然也在求取功名上。19歲那年,他中了進士甲科,被任命為大理評事、建昌縣知縣,按照如今說法,等於是江西永修縣的「一把手」。
然而,戀家的包拯捨不得離開父母,便奏請皇帝把他派在父母身邊上班,於是把他改任為和州監稅,等於在合肥鄰近的和州市政府管錢糧稅收。回家報喜,結果爸媽既不願意離開合肥的家業去適應新的生活,又捨不得寶貝兒子獨立門戶。包拯看二老年事已高,自己又是根獨苗,索性把官給辭了,安心在家陪父母。包拯甘當「宅男」,這一當就是10年有餘,二老離世後,他守孝3年。守孝結束,他仍然沒有工作的打算,不願離開父母的靈地,又在家裡呆了兩年。就在這一年,名臣范仲淹入主開封府,他的《岳陽樓記》名貫天下,而此時,34歲的包拯還是個連官門都沒進的「待業老青年」,當時的他也許未曾想到,自己的命運也將從開封府走進歷史的深處。[3]
兩年後,在鄉親鄰居苦口婆心地勸說鼓勵下,包拯才決定離開家鄉,正式踏上仕途之路,他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份差事是當時的安徽天長縣「一把手」。包拯十幾年呆在家裡「虛度青春」,這在現代人眼中簡直匪夷所思,而在當時卻是尋常之事。宋朝對孝道非常重視,上升到個人品德及社會名聲的高度,如果誰因貪戀官位而置雙親於不顧,要被世人唾棄。按照宋朝禮律,父母去世其子必須守喪3年,無論你官居何位,除非皇帝因某種原因不願讓大臣回家守孝,即「奪情」,否則必須離職守孝。所以,包拯的青年時代為了孝順父母在家裡度過,並未有任何驚世駭俗之處,符合當時儒家的社會倫理道德觀。[4]
清正廉明
官場新秀「老憤青」打破潛規則
如今記載反映包拯初進官場的事跡已不可考,只有他任天長縣知縣時斷過的一起「牛舌案」尚留史書。有賊把別人牛舌割了,主人告狀,包拯叫他回去把牛殺了。不久又有人來告狀,說牛主人私殺耕牛,這在宋朝是違法的,包拯斷喝道:「何為割牛舌而又告之?!」此賊被識破,驚服!一件小案子,從中看出包拯斷案的機智果斷,也許他「善斷獄訟」之名就是從這時流傳開來。至今幾乎所有的包公戲都與他善斷奇案、沉冤昭雪有關,而事實上,歷史並沒有記載包拯斷案的事跡,他的政績也非在斷案上。
三年後,42歲的包拯被提拔為大理寺丞、知端州(相當於今天的廣東肇慶市)「一把手」。端州特產端硯是宋朝士大夫最珍愛時髦的雅器,當地每年向朝廷進貢。凡在這里做「一把手」的官員,都在「貢硯」規定的數量外加征幾十倍的數額以賄賂朝廷權貴,所謂「打點」中央的關系,此舉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個性官員包拯一上任就高調破除這則運行多年的潛規則,下令只能按規定數量生產端硯,州縣官員一律不準私自加碼,違者重罰。並且表態,自己作為「一把手」,決不要一塊端硯。此舉在當地掀起軒然大波。3年後,包拯任期滿,被調至中央任職,果然「歲滿不持一硯歸」。《包公擲硯》的故事就是以這個藍本創作的。
不久,45歲的包拯因「端硯事件」被皇帝賞識,被任命為監察御史,負責監察百官,「大事則奏劾,小事則舉正」。雖然這個官職沒有多少實權,但從此他可以直接參與朝政,對於剛直又不懂人情世故的包拯來說,無疑找到了自己的發聲平台。在官場嶄露頭角,包拯確實發出了不少聲音,對國家的內政外交上提出過許多批評意見,比如要求從重處罰販賣私鹽者,反對朝廷以進貢求和西夏,主張強國策略等等。其間,他還代表大宋出使契丹,並與對方使館「二把手」舌戰並成功贏回大宋面子。
這其中,他彈劾陳州京西路轉運司,揭露其歪曲中央政策「折變」盤剝災民的罪行的事跡,被石玉昆的《三俠五義》再創作為家喻戶曉的包公戲《陳州放糧》,民間渲染加工成開封府尹、欽差大臣「包青天」奉命查賑,劇中涉及國舅們害民肥私、包公查案遭人陷害、各路百姓掩護包公、包公怒鍘皇親國戚、成功放糧賑災等等,演義了一個青天大老爺為民除害、不畏強權且驚心動魄、扣人心弦的故事。事實上,作為官場新秀,當時包拯只是上了一個並不為人關注的批評性的奏章,是否被批准史料也無下文。此時,離他入主開封府尚有12年。[5]
不畏王權
彈劾「國丈」猛男口水噴皇帝
包拯進入中央,正趕上范仲淹掀起「慶歷新政」。范仲淹的吏治改革集中在改變官員冗濫作風,斥退冗員、舉賢用能方面,自然要觸及一些既得利益者,朝廷陷入「黨爭」,守舊派與革新派鬧得不可開交。按理說包拯該站在守舊派陣營,因為把他從地方推薦到中央任職的是守舊派大臣王拱臣,但他卻並不急於表態,也不參與其中紛爭。同時,守舊派也沒把這個無名小卒看上眼,更沒指望他能在打擊改革派上有所作為。然而,包拯卻突然上了一個抨擊范仲淹新政關於人事制度改革的奏摺,對其派出的監督地方官員的按察使權力過大提出質疑,此奏一出立即炸開了鍋,兩派就新政是否加重官員腐敗爭論不休。保守派士氣大振,為加入包拯這個生力軍驚喜。
不久,變法失敗新政被廢,正當保守派長吁一口氣時,不料包拯突然上奏,建議皇帝保留范仲淹考試選拔人才等新政。這可把保守派給打懵了,這個出其不意的老小子啥意思?其實,這正是包拯峭直的稟性,他不與人苟合,不偽辭色悅人,一生不結派系也不捲入黨爭,甚至沒有一個走得近的朋友,以至於「故人、親黨皆絕之」。
此後,包拯的人生漸入佳境,走上了北宋仁宗時期的政治舞台。他的特色之一就是一生都在彈劾別人。據統計,在他彈劾下被降職、罷官、法辦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有時為了一個人、一個案件往往反復上奏,火力之猛,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氣勢,並且被他彈劾的都是當朝權貴。他7次彈劾酷吏王逵,頂住各方面的壓力,最終把這個寵臣拉下馬;他彈劾仁宗最親信的太監閻士良「監守自盜」;他4次彈劾皇親郭承佑,讓仁宗幾乎下不了台;他彈劾宰相宋庠,其人文采風流道德高尚,實無過錯,包拯卻彈劾他身為重臣卻毫無建樹,如同當今提的「庸官」、「不在狀態」等概念。
包拯越彈越牛,甚至六次彈「國丈」,硬生生把仁宗寵妃的堂伯父張堯佐給彈下馬來。仁宗專寵張貴妃,讓她平庸的伯父坐「直升飛機」一年之內晉升4次,身兼財政部長、組織部長等4大要職。此舉引起群臣爭議,包拯首先冒出來彈劾,隨後一些諫官也爭相抨擊。不料張堯佐的職位不降反升,這說明皇帝在力挺他。包拯見形勢不對,3天之內又彈劾,甚至大呼「國丈」是「盛世垃圾,白晝魔鬼」,見沒動靜,包拯再彈,而仁宗也慪氣了,一意孤行要把「國丈」提拔為「宣徽使」。激進者要求廷辯,要和皇帝面對面理論。在爭執到達最高潮時,包拯一激動,站在仁宗面前義憤填膺滔滔不絕,唾沫星子濺了仁宗一臉,皇帝尷尬至極又窩火,拂袖而去。回宮後張貴妃問消息,仁宗沖她發了一通脾氣:「包拯向前說話,直吐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豈不知包拯御使乎!」
就這樣,仁宗總算答應了後妃之家不得任兩府的建議,又批評了諫官們在殿上喧嘩失禮,生怕再出現過激行為,並規定以後奏對必須先申請。而張堯佐自感犯了眾怒,以退為進,主動辭去了一些職務。事實上,皇帝只是緩兵之計,僅過了幾個月又把這些要職委給「國丈」了。其實,君臣各退一步也就算了,包拯卻非要讓皇帝下不了台,繼續彈劾,一彈再彈,最終把仁宗給弄煩了,不再動張堯佐的職務。後來張貴妃又香消玉殞,這場由包拯掀起的君臣拉鋸戰總算平息了。
包拯這股子牛勁讓權幸大臣,甚至仁宗本人都有點畏懼三分,當時在官場流行一句時髦語「包彈」,為官清廉正派,就叫「沒包彈」;貪官污吏就叫「有包彈」。
包拯一生彈人,他自己有沒有被彈過?當然也有。包拯剛彈掉張方平、宋祁兩任三司使,結果自己又取而代之,這是朝風大忌,歐陽修就批評包拯「蹊田奪牛」,但他同時也為包拯開脫,說他「素少學問」,即太不懂人情世故。包拯不得不回家避風頭,不過沒過多久,老包又像沒事兒人一樣回來繼續履職。[3]
注重實干
坐鎮開封兩年一生善始善終
在入主開封府之前,包拯因對官場失望導致情緒低落,而「七求外任、出京四年」。包拯曾於公元1056年來金陵擔任過4個月的江寧府尹,接著奉調入京任開封府尹。[6]1056年,58歲的老包終於成為開封府尹。按理說,包拯後世之名應是從開封府名揚天下的,事實上,他只在這個職位上坐了一年有餘。既沒有張龍、趙虎、王朝、馬漢,也沒有公孫先生、南俠展昭,更沒有狗頭鍘虎頭鍘龍頭鍘,那些出神入化的情節都是出自清代石玉昆的《三俠五義》。
不過,以包拯的個性,不在開封府幹出點名堂不會善罷甘休。他一上任就改革訴訟制度,裁撤了門牌司,在當時,平民告狀都得先通過門牌司才能上交案件,時常被小吏訛詐。幾個月後,惠民河漲水,淹了南半城。包拯一調查,原來屢疏不通的原因是達官貴人在河兩岸佔地修豪宅,還堵水築起了「水上公園」。包拯立即下令將這些花園水榭全部「毀去」以泄水勢,「人患」一治,水患自然解除。老包這一舉動可謂石破驚天,威名大震,京師老百姓都盛傳「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當然,在這不長的時間里,包拯肯定也查辦過一些案子,也許其中不乏為民平冤的,也採取過一些措施維護首都治安,一度贏得美名。他處理案件公道正派,執法嚴峻,對各種階層一視同仁也是不爭的歷史事實,他不苟言笑、過於嚴肅,得來了「包大人笑比黃河清」的民間評價——要看包公笑,比黃河水變清還難啊!
包拯Q版形象
然而,包拯主要政績並不在開封府任期,更不在英明斷案上,他是一個實幹家。不到兩年,61歲的他就被任命為三司使,負責全國經濟工作,他展現出了經濟改革的天賦,比如改「科率」為「和市」,即朝廷按照公平價格購買農民要繳的上供物資;免除部分地區「折變」,即廢除農民將糧食變成現錢納稅的規定等措施。開展經濟工作卓有成效,兩年後,包拯被提拔為樞密副使,相當於主管軍事的副國防部長,至此,包拯才算正式進入了中央執政官的行列,屬於最高軍事長官之一。然而,63歲的包拯已經是風燭殘年。宋仁宗時代相對和平,所以這個職務也許是皇帝對老包忠心耿耿一生的一種榮譽的回報。又一年後,包拯病逝,首都開封的老百姓莫不悲痛,皇帝親自到包家弔唁,並宣布停朝一天以示哀悼。當宋仁宗看到包家如此儉朴,又聽聞他「居家儉約,衣服器用飲食如初宦時」,不禁感慨!歐陽修曾說,包拯一輩子「少有孝行,聞於鄉里;晚有直節,著在朝廷」,這個評價是准確的。他純朴平實、剛直不阿、疾惡如仇、愛民如子,同時他不苟言笑、太過較真、不會處世、人緣不好。然而,他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無人企及的崇高與正義的化身,一個至忠至正、至剛至純的清官標志與忠臣樣本,一個被歷朝官方推向神壇,又被歷代老百姓奉為神明的「包青天」。
包公斷案
包拯
關於包拯斷案的故事,後人演繹的成分較多,宋史記載的只有這么一件事:包拯任天長知縣時,有人盜割牛舌,牛主人來衙門告狀。包拯告訴他,回去後把牛殺了賣掉吧!當時私殺耕牛是違法行為,果然,牛主人殺牛後,很快有人前來揭發。包拯當即喝問對方「何為割牛舌而又告之」,那人見自己的伎倆已被識破,不由得十分驚服。
包拯「善斷獄訟」的名聲就從這里流傳開了,以至於如今的包公戲基本離不開他如何善斷奇案、昭雪沉冤等。事實上,除了「牛舌案」,史書再無包拯斷案的其他記載,他的政績也並不在斷案上。[3]
『貳』 包拯的故事
包拯的故事:
1、折疊拒收端州名硯
不久,包拯升任端州(今廣東省肇慶市)知州。端州出產一種名硯,是朝廷欽定的貢品,和湖筆、徽墨、宣紙一道,並稱「文房四寶」中的絕品。以往在端州任職的知州,總要在上貢朝廷的端硯數目之外,再多加幾倍,作為賄賂京官的本錢。包拯上任之後,一改陋習,決不多收一塊。離任時,就連他平時在公堂上用過的端硯,也造冊上交了。
後來,包拯升任,離開端州,他的船在羚羊峽口遇到一陣奇怪的大風雨,他親自下艙檢查,發現船艙里私藏了一塊端硯,這是當地百姓悄悄送給他的。包拯一言不發,將那塊名貴的端硯丟入江心。民間傳說,那裡有一個名叫「硯洲島」的島,就是當年包公擲端硯的遺跡,下游的「黃布沙」就是包住端硯的黃布。
2、折疊包拯巧取合同文
一天,包公受理侄子告伯母騙取合同文、不認親侄一案。
原來,在東京汴梁西關外定坊有戶人家,哥哥劉天祥,娶妻楊氏。這楊氏乃是二婚,帶來一個女兒,到劉家後再沒生養兒女。弟弟劉天瑞,娶妻張氏,生得一個兒子,取名安住。父親在安住兩歲時,就給他與鄰居李社長家的小女兒定了娃娃親。大嫂楊氏打算待女兒長大後,招個女婿,多分些家產。因此,把劉安住當成眼中釘。
這一年,東京地區大旱,顆粒無收。官府發下明文,讓居民分戶減口,往他鄉逃荒。弟弟天瑞照顧哥哥上了年歲,不宜遠行,決定自己攜妻兒離鄉背井。天祥就請鄰居李社長寫下兩張合同文書,把所有家產全部寫在上面,以做日後見證。兄弟倆各執一份,灑淚分別。
天瑞帶了妻兒,來到了山西潞州高平縣下馬村。房東張員外夫妻,為人仗義疏財,雖有許多田產,卻無兒無女,見年方3 歲的劉安住眉清目秀,乖覺聰明,就收為義子。對天瑞夫妻也像骨肉兄弟一樣看待。但是不久,天瑞夫婦染上疫症,幾天後相繼去世。天瑞臨死前掏出一紙合同文,將兒子託付給張員外。
一晃,劉安住18 歲了,為使父母屍骨歸鄉,決定回老家安置。張員外就把合同文書交給他。
劉安住直奔東京汴梁,一路問到劉家門前,只見一位老婦人站在那裡。那老婦人正是伯母楊氏,她一心想獨占家財,就騙取了劉安住的合同文書,卻翻臉不認侄子,反抄起一根木棒,打得安住頭破血流。鄰居李社長聞聲趕出,問劉安住:「那合同書既被她騙走,你可記得上面寫的什麼嗎?」安住一字不差的背了一遍。李社長說:「我是你的岳父李社長。」當下他寫了狀詞,帶著安住來到開封府告狀。
包拯接了狀詞,便傳令拘劉天祥夫婦到了公堂,責問劉天祥:「你是一家之主,為何只聽老婆的話不認親侄子?」 劉天祥回答:「小人侄兒兩歲離家,一別十幾年,實不敢貿然相認,憑合同文書為證。而今他和我妻一個說有,一個說無,我一時委決不下。」 包公又問楊氏,楊氏一口咬定從未見過合同書。包公假意憤然對安住說:「他們如此無情無義,打得你頭破血流。大堂上,本官替你作主,你盡管打他們,且消消你這口怨氣!」 劉安住流淚道:「豈有侄兒打伯父伯母之理?小人為認親葬父行孝而來,又不是爭奪家產,決不能做為出氣而責打長輩的事。」 包公自有幾分明白,對劉天祥夫婦說:「本官明白這小子果然是個騙子,情理難容,改日定將嚴刑審問。」今天祥夫婦先回去,而將劉安住押至獄中。 第二天,包公一面讓衙役四處張揚:「劉安住得了破傷風,活不了幾天了。」一面派差役到山西潞州接來張員外,於是真相大白。
幾天後,包公傳來一行人到公堂。張員外所言句句合情合理,楊氏胡攪蠻纏死不認親。於是,包公傳令帶劉安住上堂。不料差人卻來賓報:「劉安住病重死在獄中。」眾人聽罷大驚,只有楊氏喜形於色。包公看在眼裡,吩咐差人即刻驗屍。一會兒,差人回報:「劉安住因太陽穴被重物擊傷致死,傷口四周尚有紫痕跡。」 包公說:「這下成了人命案。楊氏,這劉安住是你打死的,如果他是你家親侄,論輩份你大他小,縱然是打傷致死,不過是教訓子侄而誤傷,花些錢贖罪,不致抵命。如果他不是你的親侄,你難道不知道『殺人償命』嗎?你身犯律條,死罪當斬!」即命左右將楊氏拿下,送到死囚牢中。此時,楊氏嚇得面如土色,急忙承認劉安庄確是劉家的親侄。包公問:「既是你家親侄,有何證據?」楊氏只好交出那張騙得的合同文書。包公看後,差人叫劉安住上堂。劉安住接過包公賺出的合同文書,連稱「青天」。楊氏方知中計。
包公提筆判決此案:表彰劉安住的孝道和張員外的仁義;楊氏本當重罪,准予罰錢贖罪;劉氏家產,判給劉安住繼承。
3、折疊包拯陳州除貪官
仁宗年間,陳州大旱,發生飢荒,戶部尚書范仲淹上殿奏本,保舉龍圖閣大學士兼開封府尹包拯到陳州糶米濟賑。
原先朝廷已派了兩個官員去陳州辦理濟賑事宜,這兩個人都是當朝權貴劉衙內的親屬,一個是他的兒子,一個是他的女婿,他倆在陳州貪贓在法,魚肉百姓,還打死了飢民李大膽,搞得陳州怨聲載道,民不聊生。所以范仲淹要保奏包拯前往陳州查處。 劉衙內素知包拯清正,鐵面無私,所以於半夜來訪,假惺惺地說道:「陳州飢民多亡命之徒,包大人此番出賑,可要當心。」他的本意是想嚇退包拯,不去陳州。 包拯嚴正答道:「為國效勞,為民解難,乃我輩本分,何懼之有?」 劉衙內見勸阻無效,便改口說情:「包大人此去陳州,望對我兒、婿照應則個。」 包拯答道:「這個我心中有數,感謝你今天來向我傳遞消息,將來有甚事情,我也會派人向你傳遞消息,以作回報。」當場送客。劉衙內雖然沒得到包拯什麼確切保證,但總算能隨時得知陳州消息,倘有不測,還有迴旋餘地,便稱謝告辭。 包拯帶了差役王朝趕往陳州,將近陳州地面時,包拯易服先行,吩咐王朝隨後趕來。包拯一副鄉民打扮,混入飢民之中,來到衙門購買賑米。只見劉衙內子婿兩人高踞公案之後,督促差役糶米。名為糶米、實為盤剝,在米中摻入大量泥沙,提高價格,剋扣斤兩,使飢民不堪其苦,稍有微詞,便棍棒相加。包拯實在看不下去,高聲喊道:「身為朝廷命官,竟敢如此荼毒百姓,天理何存?」 劉衙內的子婿見一個黑臉飢民敢當眾揭短,不由氣怒萬分,喝道:「住口,先前有個李大膽,今天又來了黑大頭,我讓你們一樣下場。」吩咐差役將包拯吊在樹上。
正在這時,手持金牌、背插寶劍的王朝趕到,兩個貪官忙迎接欽差。王朝說道:「包大人先我而來,不知現在何處?」兩貪官面面相覷,答道:「下官不曾見包大人來過。」
王朝眼快,看見大樹下正吊著包拯,忙跪步上前,親手鬆綁,兩個貪官這才知道「黑大頭」原來就是鐵面無私的包大人,忙上前恭請包拯坐上公案。 包拯一拍驚堂木喝道,「爾等貪贓枉法,荼毒飢民,我不但親眼看見,而且親身經歷,還有何話可說!」 兩貪官連連謝罪認錯。 「既然知罪,即寫下伏罪狀來!」 兩貪官當即寫了伏罪狀,並簽字畫押。 在場飢民見包拯如此清正,聲聲齊喊:「包青天!」內有被兩貪官屈打致死的飢民李大膽的兒子,此時氣憤交加,率眾飢民將兩個貪官當場打死,以泄民憤。 包拯對飢民的舉動是深表同情的,但咆哮公衙,擊斃官吏畢竟是有罪的,他就暫且將李大膽的兒子收押在監,等送報朝廷後再作處理。
包拯在發出奏摺前,先叫王朝去向劉衙內暗通消息,讓他將陳州發生的事,稍作改動說道:「兩官員貪贓枉法已經查實,被下在獄中。飢民作亂,為首者已被當場處死。」
劉衙內聽了又憂又喜,又恨又急:憂的是,子婿已獲罪;喜的是,幸虧早得消息,局面尚可挽回;恨的是,飢民作亂;急的是,時間倉促,刻不容緩。他自恃皇上寵愛,便連夜進宮見駕,在皇帝面前花言巧語。皇帝果然聽信了他的讒言,下了一道聖旨:「活的赦罪,死的不赦。」這樣可以完全達到劉衙內的願望,既可救了他的子婿,又可鎮壓作亂的飢民。 劉衙內奉了聖旨親赴陳州,當著包拯的面宣讀。 包拯當場問道:「濟賑兩官員何在?」 眾差役答道:「已經死了。」 包拯又問:「飢民首領何在?」 眾差役答道:「押在獄中。」 包拯宣判道:「奉聖旨,兩貪官理該處死,不準赦其罪;李大膽之子,為父報仇是為義舉,應予釋放。」 這一宣判,使劉衙內當場昏厥在地。從此一病不起。
處理這案件後,包拯在陳州按法糶米,解救飢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整頓吏治,使社會復趨於安定平穩。
4、折疊包拯套破釘殺案
開封府尹包拯斷案如神,但有一案件頗費他躊躇。
街民毛勤猝然死亡,族人因其死得蹊蹺,便狀告開封府。
包公將毛妻冬花傳訊、冬花雖言詞哀切,但面露妖冶,外著喪服,內套紅襖,分明具有殺夫嫌疑,但她聲稱丈大系「氣鼓症」死亡。
包公問道:「既患氣鼓症,可曾請醫治療?」
冬花對答:「丈夫命薄,未及請醫,已氣絕身亡。」
包公便命仵作廖傑開棺驗屍。廖傑經驗豐富,但驗屍結果,雖見毛勤死狀異樣,但並無查出謀害痕跡。回轉家中,夜不成寐,不知如何向府尹匯報。
其妻阿英見他心事重重便問道:「你可曾驗看那屍體的鼻子?」
廖傑反問:「驗那鼻子何用?」
阿英說道:「那鼻子內大可作文章,倘從中釘上利釘,直通腦門,豈非能不留痕跡而致人死亡!」
廖傑將信將疑地連夜再去復驗屍體,果見毛勤的鼻孔內有兩根鐵釘,於是真相大白,遂將冬花緝拿問罪。冬花抵賴不過,承認串通姘夫謀害親夫。
事後,包公詢問廖傑:「冬花作案手段奇特,你是如何想到驗看屍體鼻孔的?」
廖傑回答:「此是小的妻子提醒的。」
包公說:「請你妻子來府,我要當面酬謝。」
第二天,廖傑高興地帶著妻子到府里領賞。包公像是熟人似的對阿英端詳了一會,開口問道:「你嫁給廖傑幾年了?」阿英答道:「我們系半路夫妻,只因我前夫暴病死亡,才改嫁廖傑為妻。」
「你前夫名字可叫路才?」
阿英面露驚異之色:「大人如何得知?」
「路才暴死一案由縣衙呈送本府,我昨晚查閱卷宗,得知縣衙已對此案作了正常病故的結語。但我覺得此種結語頗存疑問。」
阿英更是呈恐慌之色:「大人以為..」
「本府認為,路才系被人從鼻孔中釘釘謀害。」
廖傑奉命前往路才墓地,掘墓開棺,雖屍體已腐爛。但在鼻孔部位露出兩根已銹的長釘。
包公繼續審理路才案件。他對阿英說:「想你一個平常女子,如何懂得鼻孔釘釘的奇特方法,除非有過親身經歷,才能一語點破,」
阿英只得如實招供事實:原來她也是個水性楊花的女子,在與路才結婚之後,經常與人姘居,姘夫是個慣犯,與她合謀用鐵釘釘鼻之法害死路才,後來那姘夫在斗毆中被人殺死,阿英才改嫁廖傑。
廖傑聽了如夢初醒:「想不到此女這般蛇蠍心腸,若非大人明察秋毫,我也幾乎作了她砧上之肉。」
阿英懊喪不已:「若不是我多言多語,此案也斷不能破。」
包公正色道:「非也,作案之人,僥幸取巧,只能蒙蔽一時,不能長久隱藏,終有一天會暴露出來自食惡果。此乃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包拯(999年5月28日-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以清廉公正聞名於世。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察御史,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准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幸大臣。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瀛、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任樞密副使。曾任天章閣待制,人稱「包待制」,後為龍圖閣直學士,故後人亦稱「包龍圖」,卒贈禮部尚書,謚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後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文曲星轉世,由於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包黑炭」。
『叄』 包公的故事
早期包拯:
包拯出身於廬陽一個官宦家庭。二十八歲考上進士。按照宋朝的制度,考中進士就可以當官,但包拯是個孝子,他信守聖人所謂「父母在,不遠游」的教誨,直到三十六歲才正式出山,當了知縣這樣的小官。在知縣任上,他斷了一個奇案,聲名遠播。三十八歲升任知州,清明廉潔,受到上司重視和世人稱贊,之後,便開始朝廷重臣的政治生涯。 家庭簡介 包拯是楚申包胥第三十五代孫(《包拯墓誌》《宋史·包拯傳》《通志》卷八之五)。祖父包士通是平民百姓,讀書耕田。父令儀,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官至刑部侍郎,與文彥博的父親文洎同供職閣中,遂結為世交。所以包拯與文彥博「方業進士,相友甚厚」,後來還結為兒女親家。父後來致仕返回原籍,贈太保。母宣氏,贈馮翔郡太夫人。 包拯兄弟三人,長兄包瑩、二兄包穎均早前去世,只有他一個傳支接代。他家境殷實,所以從小受到了良好的傳統知識教育和熏陶。
初入仕途
宋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包拯二十八歲,考中了進士。朝廷任命他為「大理評事」,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法院陪審員,級別很低。接著,又任命他為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由於父母年事已高,不願意隨他一起到江西赴任,包拯只好放棄官職,留在家裡,侍候父母。 後來,朝廷又委派他到家鄉附近的和州(今安徽和縣)做官,負責管理稅收錢糧,這一回,包拯去赴任了,但是因為實在放心不下留在家中的父母,只堅持了幾個月就打道回府了。
立志做清官
父母相繼去世之後,包拯才離開鄉村,前往京城等候授予新的官職。他住在小客棧里,夜晚守燈苦讀 包青天
,寫下了他平生唯一的一首五律:「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大意是說,做人要光明正大,就像秀挺的木材應該做房屋的棟梁,精煉的鋼料決不應去做鐵,我應該做一個無愧史書教誨的清官。 景佑三年(1036年),包拯被任命為天長(今安徽天長)知縣。在那裡,他公正地斷了好多積案,博得了清官的好名聲。
拒收端州名硯
不久,包拯升任端州(今廣東省肇慶市)知州。端州出產一種名硯,是朝廷欽定的貢品,和湖筆、徽墨、宣紙一道,並稱「文房四寶」中的絕品。以往在端州任職的知州,總要在上貢朝廷的端硯數目之外,再多加幾倍,作為賄賂京官的本錢。包拯上任之後,一改陋習,決不多收一塊。離任時,就連他平時在公堂上用過的端硯,也造冊上交了。 後來,包拯升任,離開端州,他的船在羚羊峽口遇到一陣奇怪的大風雨,他親自下艙檢查,發現船艙里私藏了一塊端硯,這是當地百姓悄悄送給他的。包拯一言不發,將那塊名貴的端硯丟入江心。民間傳說,那裡有一個名叫「墨硯沙」的沙洲,就是當年包公擲端硯的遺跡。
編輯本段以魏徵為師
皇佑二年(1050年),包拯升任天章饋待制,擔任了諫官的職務。一上任,包拯就以唐代著名諫官魏徵為師,精心選定魏徵的三篇奏議,用蠅頭小楷抄寫了一遍,呈奏宋仁宗,希望皇帝能夠從中吸 包拯雕像
取經驗教訓。 包拯在做諫官時,對朝政發表許多意見,讓皇帝在許多重大的決策中避免了嚴重的失誤。包拯對於自己的這一段經歷曾做過十六字的總結:「披肝瀝膽,冒犯威嚴,不知忌諱,不避怨仇」。他將唐朝魏徵給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寫出來,呈給宋仁宗為座右銘,時刻警惕,以國家大事為重。請求仁宗虛心納諫,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為主」,偏聽偏信,而要愛惜人才,除去苛刻,嚴正刑禁,禁止妖言邪說,不隨意大興土木,如此等等,朝廷多採納施行。
反對覃恩
皇佑二年九月,大澇之後天氣放晴,仁宗皇帝認定這是吉兆,除了在京城舉行祭祀天地的盛大慶祝外,還下詔大赦天下罪犯,給所有文武百官每人晉升一級。這就是所謂「覃恩」。包拯對此提出異議,對仁宗說,罪犯服刑,那是對他們以往犯下的罪行所給予的懲罰,怎麼可以因為洪水退去而減輕對他們的懲罰呢?至於官員晉升,更是要考核他們的政績。假如這樣馬馬虎虎地隨便升遷,對那些確有政績的官員不是太不公平了嗎?這樣的話,以後誰還會勤勉地為朝廷出力呢?
三彈張堯佐
張堯佐是宋仁宗寵妃張美人的伯父,沒有什麼才幹,卻憑借張美人的關系,官運亨通。最初,張堯佐被委任為「三司使」。包拯極力反對,向皇帝諫議說,像張堯佐這樣的人,就連小官也沒有資格做,更不用說「三司使」這樣顯赫的大官了。但是,仁宗不但不理會他的諫議,反而又加封張堯佐為節度使。包拯非常痛心,繼續上諫,堅持怒責張堯佐,可是仁宗仍然置若罔聞,到了第二年,更加封張堯佐出任宣徽南院使。包拯第三次向皇帝進諫,痛加陳詞,甚至在朝廷上跟皇帝當面辯論起來,終於迫使皇帝罷了張堯佐的官。
參倒張方平
「三司使」張方平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假公濟私。有一次,東京城一個名叫劉保衡的商人,開了一間酒坊,經營不善,欠下官府的小麥,摺合現錢一百多萬貫,他一時拿不出,張方平下令劉保衡變賣家產抵償欠債,同時,又趁人之危,用極低的價格買下了劉保衡的家產。包拯獲悉之後,大為震怒,認為張方平作為朝廷命官,卻利用職權,巧取豪奪,罪不容恕,於是上書皇帝,參了張方平一本。張方平因此被罷了官。
抨擊宋祁
宋祁是名詩人,但是文人無行。他在四川當官時,生活奢糜。每頓飯,必須不少於三十六味菜,其中有十二味葷菜,十二味素菜和十二味半葷半素的菜。他還養著三十二名侍女,分別為他搖扇、捶背、敲腳。在他下榻的床邊,每夜都有一名丫環通宵守候,照顧他的隨時需要。宋祁又十分好色,稍有姿色的良家少女一旦被他看上,他必定千方百計地將她納為小妾。他道德敗壞,丑聞很多,卻屢屢受到朝廷的重用。包拯對此 包拯畫像
非常不滿,多次向皇帝上書,對宋祁的醜行大加抨擊,終於罷了宋祁的官。
嚴懲張可久
淮南轉運使張可久,利用職權,販賣私鹽一萬多斤,在宋代是一項很嚴重的罪行。案情揭發後,張可久被送交大理寺審理。按法例,販賣私鹽的罪行輕重,是依照查獲私鹽的數量來定刑的。數量越多定罪越重。張可久非常狡猾,每次販賣私鹽,數量雖多,但是轉手迅速,從來不留倉儲,被查獲的數量並不多。大理寺在判刑時,也無計可施。包拯主張不能過分拘泥成法,要嚴判張可久。他說,張可久身為轉運使,竟然目無法紀,公然販賣私鹽,這種罪行不能等同於一般老百姓,必須重判。在他的建議下,張可久受到嚴厲懲罰,被流放到邊遠的荒蠻之地去了。
力參任弁
任弁在擔任汾州知州時,利用職權,公器私用,役使一百多名兵士為他做私家工作。有的,為他織造駝毛緞匹;有的,為他做各種私人雜務。他的罪行被揭發時,佔用的工役達二萬三千六百多個,摺合細絹一千六百餘匹。根據宋朝的法律,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罪行,不僅要做出賠償,罰銅十斤,還要充軍到三千里外的邊疆去。 宋仁宗體恤任弁對朝廷有功,御筆一揮,免去了他發配充軍三千里外的刑罰。包拯上書據理力爭,他說,作為知州這樣的大官,知法犯法,不能隨便減輕對他的懲罰。皇帝不得不收回了成命。
七斗王逵
王逵是出名的繪吏。他在出任地方官時,橫行不法,隨意增派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僅其中一次就多收了三十萬貫。他把搜刮來的錢財,大量賄賂京官,謀取私利。他的吏治手段非常殘忍,並且隨意殺害百姓。在他任湖南路轉運使時,百姓聞風逃散,紛紛躲藏到深山密林的洞穴里,逃避迫害。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可是他受到朝廷寵信,官運亨通,甚至升到淮南轉運使的高職。包拯為民請命,七次上書朝廷罷免王逵,有一次他在皇帝面前慷慨激昂,力陳利害,甚至無意之間把唾沫噴到了皇帝的臉上。在包拯的不斷彈劾下,王逵終於被罷免了。
編輯本段執法如山
嘉佑二年(1057年),包拯被授以重任,出任北宋都城開封的知府。開封知府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職務,以往一般都是由親王、大臣兼任。歷來京官難當,一是皇權可以隨便干預地方事務,二是皇親國戚都聚集在這里,仗勢欺人,無理可講。 在北宋政權存在的一百多年間,出任開封知府的竟有一百八十多人,平均每個知府的任期只有半年多。包拯在開封知府的任期內,秉公理政,鐵面無私,雖然得罪了不少皇親國戚,但是因為他行得正、坐得直,誰也拿他沒有辦法。
編輯本段重懲賄賂
沈括的《夢溪筆談》里,記載了一個包公任開封知府時的判案故事:有個犯人過堂時,應受杖脊(用木棍打屁股)。他想逃避皮肉之苦,花錢買通了一個府吏。那個府吏說:「我是在知府面前記錄供詞的。你見到知府時,只管大聲喊叫。」到了那天,犯人被帶到包拯面前,果然大聲喊冤起來。那個受了賄賂的府吏說:「這個犯人不知好歹,受過杖脊就可以出去了,還大叫大喊什麼?」包拯看了一眼,立刻看出了破綻。他把那犯人放走,叫手下把府吏拿住,一審之下,府吏供出真相。包公判他代替那個犯人承受杖脊的刑罰。
『肆』 包公的歷史故事!
1、包公鍘陳世美
《鍘美案》講述了北宋年間,民女秦香蓮嫁給書生陳世美為妻,然而其夫進京趕考,數年無音信。適逢家鄉連遭荒旱,公婆餓死,香蓮帶領兒女進京尋夫。
到京後,得知陳世美考中狀元,並招為駙馬。陳世美壽誕之日,香蓮闖宮而入,陳竟昧心不認,反將香蓮母子三人趕出宮去。
三朝元老王延齡得知此情後,教香蓮假扮唱歌詞的村婦,在酒席宴前借唱戲陳,陳仍不相認,並將香蓮趕出京城,暗中命家將韓琪前往殺害,以滅口。
韓琪追至廟中,聽香蓮哭告實情,不忍殺害,毅然將香蓮母子放走,自感難以復命,自刎而死。香蓮悲憤已極,前往包拯處控告,包公准狀後,召陳世美來與香蓮對質。
陳世美自恃皇親國戚,強詞狡辯。皇姑、國太也來威脅。包拯不懼權貴顯大義,正義凜然,狗頭鍘刀下怒斬了那忘恩負義之人。
2、包公斬包勉
包公自幼父母雙亡,全靠兄嫂撫養成人,供養讀書,科舉中第,步入仕途。兄嫂惟一的獨子包冕作為地方官,利用職務便利,貪污用來賑災的糧錢,後被人舉報。
作為監察官的包拯,親自審理此案,查明事實真相後,下令處死自己的親侄子包冕。臨行刑時,面對嫂子的責罵,包拯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負義」的小人。
而是因為職責所在,要嚴格執法,「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為了解脫自己的道德煎熬,包拯跪地直呼「嫂娘」,願代替侄子為她「養老送終。
3、包公陳州放糧
陳州三年大旱災顆粒不收,國舅安樂侯龐昱搶男霸女、荼毒百姓、剋扣賑糧、強征壯丁建造花園,使得陳州民不聊生,包公奉旨下陳州查賑,公孫策設計要來龍虎狗三口御鍘。
龐國舅潛刺客暗殺包公,被南俠展昭所救,展昭並幫助包公保護人證、受害者,捉拿龐國舅,經包公審明案情,把安樂侯龐昱送進龍頭鍘,陳州百姓無不感謝為民做主的包青天。
4、包公擲硯
包拯被提拔為大理寺丞、知端州(相當於今天的廣東肇慶市)時。當時端州特產端硯是宋朝士大夫最珍愛時髦的雅器,當地每年向朝廷進貢。
凡在這里做「一把手」的官員,都在「貢硯」規定的數量外加征幾十倍的數額以賄賂朝廷權貴,所謂「打點」中央的關系,此舉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
個性官員包拯一上任就高調破除這則運行多年的潛規則,下令只能按規定數量生產端硯,州縣官員一律不準私自加碼,違者重罰。
並且表態,自己作為「一把手」,決不要一塊端硯。此舉在當地掀起軒然大波。三年後,包拯任期滿,被調至中央任職,果然「歲滿不持一硯歸」。
5、巧答典客
包拯出使遼國時,遼國命館伴對包拯說:「你們不久前在雄州(今河北保定市雄縣)城開了便門,就是想引誘我國的叛徒。
以便刺探邊疆的情報吧?」包拯說:「你們的涿州城曾經也開過便門,刺探邊疆的情報為何一定要開便門呢?」那個人便無言以對。
『伍』 包公斷案的小故事20個
在位時,端州城郊有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名叫張小友,他父親靠炸糍粑賣來維持生活。有一天,張小友放學後,他幫助父親提糍粑上街叫賣。這一天生意特好,晌午剛過就賣完了。小友在回家路上,看見路旁的大樹下面有一塊長方形的大石頭,不坐下來休息。知他一坐下來,竟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盹。等他醒來時,一摸籃子里的錢,發現被偷去了,小友忍不住大哭起來。 正當他哭得傷心時,包公
恰好路過此地;
過去詢問原因。小友哭著對
說:「大老爺,我賣
的銅錢,被偷去了。」
包公聽後,沉吟了一下,忽然有了主意,便叫王朝、馬漢把石頭抬到一間祠堂裡面說是要審它。霎時間,包公審石頭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人人偕知,第二天百姓急先恐後地涌進祠堂,都想親眼看看包大人審石關泊奇案。
威風凜凜地坐在臨時擺高的公堂上,把驚堂木一拍,大聲喝道:「你這塊石頭,
坐在你身上打盹,弄得他賣糍粑的錢不見也,定是你偷了,快從實招來,以免受刑。」包公一連問了三聲,石頭卻沉默不言。包公看見石頭不做聲,頓時怒目一睜喝道:「這塊頑石死不開口,打它三十大板。」石頭挨打後,仍舊沒有做聲。包公又喝道:「再打三十大板,看它招也不招。」 這時,看的人擠了一祠堂。包公笑著開口說:「列位鄉親父老,這頑石偷了錢,死不承認,我看這張小友
真可憐,大家就伸出友愛仁慈的手,每人送他一枚錢,好不好?」大家聽後都異口同聲地說:「好!我們聽您
的話。」
包公叫
守住祠堂左右兩邊的小門,不準任何人出去;在大門口放了一隻裝了水的木桶。包公走到木桶前,帶頭投了一枚銅錢下去,然後坐在椅子上,目不轉睛地看老百姓,出一個人就投一枚錢於水桶中。一人、兩人、三人……。當有一個漢子將銅錢投入水中時,包公發現水面上浮現了一層油膜。
包公便喊道
:「把這偷錢的賊抓起來,帶上公堂!」這
一大喝,令眾人莫名其妙,議論紛紛,每人心裡都想:「包大人是憑什麼說這漢子是偷錢賊
?」 包公重新升堂,開口問漢子:「你叫什麼名字,家住那裡?」
「我叫王小三,家住王家村。」
「你是如何偷張小友的錢的,從實招來。」
「大老爺,小人沒有偷他的錢,真是冤枉啊!還望大人明鑒。」
「證據在此,你還想抵賴。」
於是包公拿起那塊起油膜的銅錢,大聲地說:
「各位鄉親父老,張小友是賣滋粑
的,銅錢丟入籃中,難免沾有油漬,錢一旦投入水中
,就會浮現油膜。我想每個人出門帶錢,若發見錢上有油漬,大都會洗干凈的,免得弄臟衣
服。因此我便心生一計,引誘鄉村父老及過路行人,都來看「審石頭」怪案。偷錢的賊大概
已會混進來看希奇的,如果是這樣,就正合我意了!各位鄉親今天能破案全賴大家支持合作
,謝謝! 王小三聽完包公的話,嚇得面如土色,連忙爬在地板上,叩頭如搗蒜,承認自己偷了張小友的錢,恭恭敬敬地把錢拿了出來,聽從包公
的處罰。
老百姓看見包公破案這樣神速,都歡天喜地說:「我們端州來了一位好清官。」一位老人順口溜道: 「端州來了包老爺,百姓從此見青天; 男耕女織勤勞動,歲歲豐收谷滿倉。」
『陸』 包公斷案——鐵面無私的故事
1、包公鍘陳世美
《鍘美案》講述了北宋年間,民女秦香蓮嫁給書生陳世美為妻,然而其夫進京趕考,數年無音信。適逢家鄉連遭荒旱,公婆餓死,香蓮帶領兒女進京尋夫。
到京後,得知陳世美考中狀元,並招為駙馬。陳世美壽誕之日,香蓮闖宮而入,陳竟昧心不認,反將香蓮母子三人趕出宮去。
三朝元老王延齡得知此情後,教香蓮假扮唱歌詞的村婦,在酒席宴前借唱戲陳,陳仍不相認,並將香蓮趕出京城,暗中命家將韓琪前往殺害,以滅口。
韓琪追至廟中,聽香蓮哭告實情,不忍殺害,毅然將香蓮母子放走,自感難以復命,自刎而死。香蓮悲憤已極,前往包拯處控告,包公准狀後,召陳世美來與香蓮對質。
陳世美自恃皇親國戚,強詞狡辯。皇姑、國太也來威脅。包拯不懼權貴顯大義,正義凜然,狗頭鍘刀下怒斬了那忘恩負義之人。
2、包拯審舅舅
在包拯知家鄉廬州的時候,他的舅舅仗勢霸佔了鄉民田產而犯罪。但當時縣、鄉的官員不便處理,於是人家直接告狀到廬州府包拯那裡。包拯聽到消息後為之一震,畢竟是他的舅舅啊。
包拯決定依法辦,他毫不徇私,派人把舅舅抓到官府,直接把從舅傳到大堂審問,結果情況屬實。依法用鞭子抽打了一頓。勒令退還人家田產、賠禮道歉。
3、包公斬包勉
包公自幼父母雙亡,全靠兄嫂撫養成人,供養讀書,科舉中第,步入仕途。兄嫂惟一的獨子包冕作為地方官,利用職務便利,貪污用來賑災的糧錢,後被人舉報。
作為監察官的包拯,親自審理此案,查明事實真相後,下令處死自己的親侄子包冕。臨行刑時,面對嫂子的責罵,包拯表明自己不是「忘恩負義」的小人。
而是因為職責所在,要嚴格執法,「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為了解脫自己的道德煎熬,包拯跪地直呼「嫂娘」,願代替侄子為她「養老送終。
4、包公審石頭
宋仁宗在位時期,在端州城外有個小孩子他的父親靠賣油炸糍粑來維持生計。有一天小孩幫父親到街上叫賣,這一天生意特別好,剛過中午就全部賣完了。
小孩在回家的路上,感覺有點累,就在一塊大石頭上坐下休息,不由自主打起噸,等他醒來的時候,小孩子大哭。
包拯正好路過,就讓馬漢去問明情況,小孩哭著對包拯說,老爺我賣炸糍粑賺來的銅錢,讓人偷了去,我回去爸爸肯定揍我,包拯聽了之後,決定幫一幫這個孩子。
他想了一會,有了主意,他讓王朝、馬漢把石頭抬到府上說是要審判他,一時間包拯審石頭的事情傳遍大街小巷,,第二天百姓爭先恐後的來觀看。
他們要看看包拯這一次會怎樣斷案,包拯在公堂上正襟危坐,把驚堂木一拍,大聲說道,你這石頭,小孩在你身上打盹,醒來之後錢就不見了,是不是你偷了。
快快從實招來,不然,賞你三十大板。包拯連問三聲,這石頭還是默不作聲,包拯說,你這是軟的不吃吃硬的咯,來人,給我打!手下就一擁而上,啪啪啪的打了三十大板。
包拯說這石頭我是審不了了,在座的各位能不能每人給這個孩子一文銅錢,讓他和自己的父親有個交代,包拯在這里謝謝大家了。鄉親們平日里受保證照顧,這時候當然願意幫忙。
就一人一文的投到門口那個裝滿水的桶里,但有一位礽銅錢的時候,水面上浮起一層油,包拯大吼一聲,快把這個了抓起來,他就是偷錢的人。
這人當然不承認,保證說孩子賣糍粑的前他都數過,沒一文錢上都有油印子,現在你的錢也有這個現象,怎麼解釋,投錢的人終於承認。百姓對包拯的敬意又多了一分都說包拯是一位好官。
5、兩女搶小孩。
在宋朝初期,在河南王莊,李家和劉家的媳婦在同一天生下了一個大胖子,但不到一個月後,李的孩子就死了,兩個人偷偷地把孩子埋在自己的家裡。在後院,並尋找機會偷走劉家的孩子。
在劉家的孩子們迷路之後,他們到處尋找孩子。後來,他們在李家中找到了自己的孩子。這兩個人掙扎著為孩子們而戰,打得頭破血流,一個老人建議,讓二人去開封府找包公斷案。
見到包公後,兩人都說孩子是自己的,但又沒有確鑿的證據,因此,包公對這兩個人說,「你倆搶吧,誰搶去孩子就是誰的!」於是兩人開始抓住孩子,一人拽一隻胳膊。
剛一用勁,孩子就哭得那麼厲害,劉家媳婦立馬鬆手,孩子被李家的妻子帶走了。這時包公驚堂木一拍:「大膽李氏,你為何偷劉家的孩子?還不從實招來!」
事實證明,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柔軟的骨頭柔軟而柔軟,生物的母親不願意使用武力。你傷害了你自己的孩子,所以用力搶孩子的一定不是親生的。堂下李家兩口啞口無言,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柒』 包青天的故事
1、一時糊塗的清官
包拯是宋朝有名的清官。他剛任開封府尹不久,遇到一件案子。有人犯了罪被官府緝拿歸案。按刑律,要受杖刑的懲罰。那時的杖刑很重,竹杖又大又沉,幾杖下去皮開肉綻。
打成重傷是常有的事。犯人一聽害怕了,趕緊託人找到包拯手下的一個小吏,花錢求他改判輕點的刑罰。
一時糊塗的清官小吏見有利可圖,便答應幫忙。他讓犯人不必慌張,並約定:「兩天後包拯審案時,我會來記錄你的罪狀,到時你就大聲喊冤,我自有辦法為你減輕刑罰。」
犯人雖將信將疑,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等包拯隔日升堂審案時,犯人就按小吏的吩咐,拚命喊屈叫冤,為自己辯解。還不等包拯開腔,小吏就擺出一副凶神惡煞的官老爺樣子。
大聲呵斥:「大膽刁民!快快受了杖責,滾回牢房去吧。」包拯剛正不阿,最見不得仗勢欺人的做派。這小吏竟然在他面前耍威風,必要狠狠教訓一番。
於是,包拯當堂將小吏責罵一通,而那個犯人卻改判了刑罰,從輕發落了。包拯的正義責罰,卻中了小吏的下懷。優點如果被小人利用,也會成為缺點。
2、巧答典客
包拯出使遼國時,遼國命館伴對包拯說:「你們不久前在雄州(今河北雄縣)城開了便門,就是想引誘我國的叛徒,以便刺探邊疆的情報吧?」
包拯說:「你們的涿州城曾經也開過便門,刺探邊疆的情報為何一定要開便門呢?」那個人便無言以對。
3、斷雞蛋
傳說包拯三十歲當了開封府尹。那時,他已經是個有智有謀的清官,隔著窗欞吹喇叭──響聲在外啦!推薦他來京主事的,是當朝大師王延齡。
此人是三朝元老,白鬍子齊腰深,還日夜思念著國事。包拯雖是他推薦的,但是他對包拯的人品、才智究竟怎樣,還了解的不那麼清楚,總想我個機會試試包拯的才能。
這天一早,老太師剛剛起身,漱洗完畢,要僕人端上早點,三個五香蛋。他一個雞蛋剛吃完,忽聽家人稟報:「新府尹包拯來拜。」
王延齡一聽,驚喜異常,一面吩咐:「快請。」一面腦子轉開了:「我何不藉此機會當面試試他呢。」怎樣試呢?王延齡拿著筷子,正要夾第二隻蛋時,主意來了。
他趕忙放下筷子,端起蛋碗放到桌上,對丫環說;「秋菊,你替我辦件事好嗎?」秋菊說:「老太師盡管吩咐。」
王延齡指著桌上的五香蛋說:「秋菊,你把這兩只五香蛋吃了,任何人追問,不管怎樣哄騙、威脅、烤打,你都不要說是你吃的。凡事有我做主,事後再賞你。」
秋菊聽了一愣,可是老太師的吩咐又不敢拒絕,只得照吃了。王延齡看她吃了,就走出內室,到了中堂,見到包拯後寒暄了幾句。
便說;「舍下剛發生一樁不體面的事,想請包大人協助辦理一下。」包拯說:「太師不必客氣,有事只管吩咐,下官一定照辦。」「那好。」
王延齡說罷,便起身領著包拯走到內室指著空碗說:「每天早上,我用三隻五香蛋當早點。今日,剛吃了一隻,因鬧肚子,上廁所一趟,回來時那剩下的兩只蛋竟不見了。
此事雖小,不過太師府里怎能容有這樣手腳不幹凈的人?」包拯點點頭,問道:「時間多長?」「不長。頭尾半頓飯的時間。」「這段時間內,家裡有沒有外人來了又走的?」
「沒有。」「老太師問了家裡眾人嗎?」「問了,他們都說未見。你說怪不?」包拯思索片刻說:「太師,只要信得過,我立即判明此案。」王延齡雙手一拱,說:「那就仰仗也大人了。」
「太師:恕我放肆啦!」「不必客氣。」包拯挽起施子,走出內室,來到中堂,吩咐說:「現在太師府里大小眾人,全部集中,一廂站立。」
常言說得好:「宰相家人四品官。」這些家人雖然站立一旁,並不把新府尹放在眼裡。包拯一見火了,桌子一拍,喝道:「王子犯法,與民同罪。
今日,我來辦案,諸位休得怠慢,免得皮肉吃苦。誰偷吃了太師的五香蛋,快說。」眾人一驚,頓時,老實了。可是包拯連問三次,這些家人竟象木頭樁子一樣,悶聲不響。
秋菊站在那裡,也象無事的一樣。王延齡在一旁睜大眼睛,裝著急於要把此事弄明白的樣子,眼看眾人一言不發,他想:「包拯啊包拯,這事夠你喝一壺了。
下一步你難道和一般官員一樣動刑嗎?即使棍棒下面找出犯人來,也不算高明。」想到這,故意說:「包大人,常言說,肉怕渣,人怕打,既然他們不說,你用刑吧!」
4、包公擲硯
在宋仁宗慶歷二年(1042年),被譽為「包青天」的包拯任端州知郡事三年期滿離肇慶時,船出羚羊峽,突然波浪翻騰,狂風驟起。包公事感蹺蹊,立即查問手下人。
原來是端州硯工為了表達他們對包公體恤民情的敬仰,託人送來了一方用黃布裹著的端硯。手下人見是一方石硯,並非金銀珠寶,於是便收下了。
包公立即取來端硯拋到江中。剎時,風平浪靜。後來,在包公擲硯處便隆起了一塊陸州,這就是硯州島。包硯的那塊黃布,順流而下。
在不遠處的西江邊形成了一片黃色的沙灘,這就是現在「黃布沙」。這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包公擲硯成州」的故事。
5、包公審烏盆
瓦缸店的主人丁萬看中了李浩身上的巨款,就下毒手把李浩毒死了,人死後為了毀屍滅跡,丁萬把屍體扔到燒窯的瓦窯里燒成一塊烏盆,還把這烏盆送給了前來買夜壺的陳清。
陳清晚上睡不著,突然聽到有人叫他陳公子,看到是白天送的烏盆,烏盆把自己慘痛的經歷告訴了陳清,希望陳清能為他上報包大人,讓包大人為自己做主。
陳清夫婦帶著烏盆去見包大人,在橋頭遇到丁萬,指責丁萬謀財害命,但是烏盆在白天不能說話,陳清夫婦只能等到晚上再帶著烏盆去拜訪包大人。
包拯聽完陳清的話,想時間竟然還有如此詭異的事,他決定審問烏盆,勿噴不說話,陳清被打出衙門,烏盆說衙門前有門神,我的魂魄不能進入。
晚上的時候,陳清擊鼓伸冤,他帶著烏盆從後門進入,包大人問烏盆有什麼冤屈,烏盆又什麼都不說,陳清快急瘋了。原來李浩死的時候什麼都沒穿,他不能這個這樣子見包大人。
包拯就脫下哎自己的官服蓋在烏盆上,李浩的冤魂這才像包拯匯報了自己的悲慘遭遇。包大人聽了下令捉拿丁萬夫婦,並將他們依法處置。
『捌』 包公審石的故事簡寫
宋朝宋仁宗在位時,端州城郊有一個十多歲的小男孩,名叫張小友,他父親靠炸糍粑賣來維持生活。有一天,張小友放學後,他幫助父親提糍粑上街叫賣。這一天生意特好,晌午剛過就賣完了。小友在回家路上,看見路旁的大樹下面有一塊長方形的大石頭,不坐下來休息。知他一坐下來,竟不由自主地打起了盹。等他醒來時,一摸籃子里的錢,發現被偷去了,小友忍不住大哭起來。 正當他哭得傷心時,包公恰好路過此地;包公叫馬漢過去詢問原因。小友哭著對包公說:「大老爺,我賣油炸糍粑的銅錢,被偷去了。」
包公聽後,沉吟了一下,忽然有了主意,便叫王朝、馬漢把石頭抬到一間祠堂裡面說是要審它。霎時間,包公審石頭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人人偕知,第二天百姓急先恐後地涌進祠堂,都想親眼看看包大人審石關泊奇案。包青天威風凜凜地坐在臨時擺高的公堂上,把驚堂木一拍,大聲喝道:「你這塊石頭,小張坐在你身上打盹,弄得他賣糍粑的錢不見也,定是你偷了,快從實招來,以免受刑。」包公一連問了三聲,石頭卻沉默不言。包公看見石頭不做聲,頓時怒目一睜喝道:「這塊頑石死不開口,打它三十大板。」石頭挨打後,仍舊沒有做聲。包公又喝道:「再打三十大板,看它招也不招。」 這時,看的人擠了一祠堂。包公笑著開口說:「列位鄉親父老,這頑石偷了錢,死不承認,我看這小張真可憐,大家就伸出友愛仁慈的手,每人送他一枚錢,好不好?」大家聽後都異口同聲地說:「好!我們聽包青天的話。」
包公叫王朝馬漢守住祠堂左右兩邊的小門,不準任何人出去;在大門口放了一隻裝了水的木桶。包公走到木桶前,帶頭投了一枚銅錢下去,然後坐在椅子上,目不轉睛地看老百姓,出一個人就投一枚錢於水桶中。一人、兩人、三人……。當有一個漢子將銅錢投入水中時,包公發現水面上浮現了一層油膜。包公便大喝一聲:「把這偷錢的賊抓起來,帶上公堂!」這
一大喝,令眾人莫名其妙,議論紛紛,每人心裡都想:「包大人是憑什麼說這漢子是偷錢賊
?」 包公重新升堂,開口問漢子:「你叫什麼名字,家住那裡?」
「我叫王小三,家住王家村。」
「你是如何偷張小友的錢的,從實招來。」
「大老爺,小人沒有偷他的錢,真是冤枉啊!還望大人明鑒。」
「證據在此,你還想抵賴。」
於是包公拿起那塊起油膜的銅錢,大聲地說:
「各位鄉親父老,張小友是賣油炸糍粑的,銅錢丟入籃中,難免沾有油漬,錢一旦投入水中
,就會浮現油膜。我想每個人出門帶錢,若發見錢上有油漬,大都會洗干凈的,免得弄臟衣
服。因此我便心生一計,引誘鄉村父老及過路行人,都來看「審石頭」怪案。偷錢的賊大概
已會混進來看希奇的,如果是這樣,就正合我意了!各位鄉親今天能破案全賴大家支持合作
,謝謝! 王小三聽完包公的話,嚇得面如土色,連忙爬在地板上,叩頭如搗蒜,承認自己偷了張小友的錢,恭恭敬敬地把錢拿了出來,聽從包青天的處罰。
老百姓看見包公破案這樣神速,都歡天喜地說:「我們端州來了一位好清官。」一位老人順口溜道: 「端州來了包老爺,百姓從此見青天; 男耕女織勤勞動,歲歲豐收谷滿倉
『玖』 包公的故事100字以內
包拯吃魚的故事
包拯早年喪母,是嫂嫂將他養大,包拯稱她為嫂娘。
包拯考中進士要到外地做知縣。上任前一天中午,嫂嫂特地為他做了條紅燒鯉魚。包拯要嫂嫂和侄兒包勉同吃,嫂嫂沒答應。他只好吃掉一面魚肉,剩下的留給包勉吃。吃晚飯時,嫂嫂又將剩下的魚給包拯吃,他就將魚的另一面給吃了。
第二天,嫂嫂問包拯昨天吃的兩條魚那條好吃些。「昨天那條魚很好吃。」包拯說。嫂嫂一聽大怒道:「我昨天明明是給你做了兩條,你怎麼能說只吃了一條了呢?」包拯見嫂嫂發火了,連聲又說:「請嫂娘息怒,我記錯了!嫂娘息怒,我記錯了,昨天是吃了兩條魚。」
嫂娘聽了,知道包拯孝順,不惹自己生氣,但卻嚴厲地對包拯說:「黑子,我昨天真的只給你吃了一條魚!我一說兩條,你為啥不敢堅持呢?今後做官,如果只看大官的臉色就歪曲事實,不敢秉公執法,勢必當的是昏官!」
包拯聽了嫂嫂一番話,方知昨天嫂嫂給自己吃魚的良苦用心,忙撩衣跪倒,說道:「嫂娘教誨,黑子我銘記在心,永不忘記!」
後來,包拯為官果然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秉公執法,受到世人敬仰,名留千古。
以民為貴 開倉放糧
在包公擔任三司戶部副使時,常常不辭辛勞,深入下層體察民情,救民於水火之中。江南地區有一次發生了旱災,百姓們飢餓得難以生活,包公了解到情況後,立即下令開倉放糧救濟,以解燃眉之急。如果按照當時的慣例,開倉放糧是件大事,必須事先請示皇帝,等批准以後才能打開糧倉救濟百姓。但當時情況緊急,如果將文書送到京城,再等待批示下來,要等上幾個月的時間,到時候百姓不知要餓死多少人。所以,包公一邊派人急奏朝廷,一邊就果斷地開始放糧了,終於使很多百姓免於災難。 還有一次,江淮大地的人民大范圍受災,百姓已缺糧斷炊,而地方的官吏們為了虛報政績、討好上級,以利升遷,便隱瞞災情,置人民生命於不顧。不僅如此,還反過來逼迫百姓們交糧賣米。包公了解到災情後,就給皇帝寫下了《請救濟江淮災民疏》,要求立即糾正不法官員誤國害民的行為,並予嚴懲。皇帝採納了他的建議。從此,包公被江淮人民稱為 \' 再生父母 \' 。現在仍然在上海地區上演的戲劇《陳州放糧》就是根據這件事編寫而成的,並非憑空設想。
巧判小孩
有兩個婦人為了一小孩而鬧上了公堂,縣官判定兩人一人拉小孩的一隻手,誰拉贏了那個小孩就是誰的,在經過一番拉扯之後,其中一位含著淚松開了手,但是最終縣官卻把小孩判給了那位婦人.別人不明其理,問之,縣官說到:」誰會忍心讓自己的小孩受到傷害啊!她放手是因為她心疼她的孩子!你沒看見她是含著淚的嗎?後來包拯就把孩子還給了這位母親!
參考資料:<包拯傳>
巧斷浮江屍
包公知池州的臘月一天,發現江面上浮屍一具,奇怪的是屍體只是上下浮動,並不隨流而下。包公命役差打撈起來,原來屍首被麻繩扣在一扇石磨上,死者右手還抓著一把帶頭皮的頭發。包公命貴池知縣審理此案。知縣查明那扇石磨是祝聖寺廟產,當即差衙役去寺中捉拿當家師玄靈和尚,但得知玄靈老僧已投井身亡。知縣以「兇犯謀財害命,江浮冤屍,畏罪自殺」為由,呈州府銷案。
包公私訪回來,見縣官草草結案,呈折中破綻百出,當即命衙役鳴鑼,傳諭全城:「包公升堂審磨盤羅!」消息傳開,轟動全城,男女老少都涌到州府衙門前面,觀看包大人斷奇案。包公見全城百姓到的差不多了,傳令:「凡今天來看斷這樁血案的鄉親,不管男女老少,必須人人頭頂青天,手撫心口,脫帽解巾,以敬神靈!」圍觀的百姓紛紛脫下帽子或解下頭巾,包公居高臨下,看得明白,只見一個頭纏黑頭巾,臉青眼腫的傢伙縮頭想溜,當即一拍驚堂木,大喝一聲:「兇犯哪裡逃,拿下!」衙役抓住那傢伙,扯去頭巾,頭頂上果真少了一撮頭發,連頭皮都撕掉了。
原來,殺人兇犯名叫王九,系當地有名的無賴。死者原是江北的一家客商,賺了許多銀兩,准備回家過年。途中到王九家借宿,王九遂起謀財害命之心,趁商人熟睡之機,雙手卡住他的脖子,商人拚命掙扎,打腫了王九的臉,打青了王九的眼,抓下了王九的一把頭發,仍不免一死。王久扛著屍首往江邊去,路過祝聖寺,偷了寺中一扇石磨,把屍首栓在石磨上,拋進大江里。哪知他做賊心虛慌慌張張地沒有把麻繩扣緊,江水一沖,麻繩松頸,屍體浮出水面。王九聽到包公打撈浮屍的消息,嚇得魂不附體,因為他偷石磨時被玄靈法師看見了,自知難逃包公之手,把心一橫,一不做,二不休,把玄靈法師推到井裡,殺人滅口,來個死無對證。但是王九哪裡想到商人手中的頭發與和尚光頭為料事如神的包公提供了破案的線索。
『拾』 包公審案的小故事
包公審案的故事:
宋朝的時候,有一個窮人叫王五。他有一頭驢,他用它運送乾柴和木炭,掙錢養家糊口。這頭驢是王五唯一的財產,因此王五像愛護珍寶一樣愛護它。他不但把這頭驢喂得毛色發亮,還親手給驢做了一個漂亮轡頭。
由於他的悉心照料,無論誰見到這頭驢,都要誇獎一番。一天,王五牽著驢馱了木炭到小市鎮上,他把驢拴在市鎮門口外的樹上,自己背了一袋木炭去賣。等賣完木炭回來,他大吃一驚,驢還拴在樹上。
驢背上的鞍子還是那個鞍子,套在驢嘴上的轡頭也是自己親手做的那個漂亮轡頭,可是驢卻是一頭毛色難看的瘦驢了。王五驚慌失措,東奔西走,到處尋找,可是,自己的驢還是蹤影全無。王五又氣又恨,懊惱極了。
他想了想,把這頭瘦驢牽去告官,可是不知道被告該是誰,最後決定告這頭瘦弱的驢。包公來到公堂,開始審理案件。輪到王五時,他把瘦驢牽上公堂,道:「包大人在上,這畜牲不知來自何方,竟敢冒名頂替。」
驢耷拉著腦袋,一聲不吭。包公了解了案情,皺著眉頭想了想,把驚堂木一拍,大聲喊道:「王朝,馬漢!趕緊把嘴套給驢套上!別給它吃,別給它喝!把它嚴嚴實實地關上三天!到時我再來審它。」衙役們差點兒沒笑出聲來。
站在法官旁邊的那些人,以及站在下面大堂上的那些人當然不敢笑了。衙役們只好遵命,他們把這頭瘦弱難看的驢被告關進了空盪盪的圈欄。與此同時,這個消息向四面八方傳開了,人們都十分吃驚。
到了第三天,又下令升堂了。這次,到庭聽審的不只是幾十號人,而是有好幾百人了,他們個個都想來看看熱鬧。包公升堂,他命令衙役們立即把驢牽來。這驢的嘴已陷下去了,腦袋耷拉著,看上去怪可憐的。
包公一拍驚堂木,大聲叫道:「喂當差的,把這頭冒名頂替的蠢驢打四十大板,要用勁打!」衙役們紛紛拿起板子痛打驢子。足足打了四十下,打得驢子又蹦又跳,放聲大叫。末了,包公下令道:「現在把它放了,隨它愛上哪兒就上哪兒。」
這頭瘦驢三天沒吃沒喝,又挨了四十大板,受夠了驚嚇。於是飛奔出了公堂,一下子就不見了。包公隨即命令一個差役和王五一起跟蹤前去,看個究竟。
王五便和差役去了,跟他們一起去的還有許許多多的看熱鬧的人。他們走了整整十五里路,看到那頭驢跑進了某田莊的一戶人家,人們跟著走了進去。當然,他們在那裡找到了王五被偷走的那頭好驢,也捉住了狡猾的小偷。
(10)包公的故事擴展閱讀:
包拯執法之剛正不阿在其出知廬州時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廬州是包拯的家鄉,任知州時,他的親朋故舊多以為可得其庇護,幹了不少仗勢欺人,甚至擾亂官府的不法之事。
包拯決心大義滅親,以示警戒。時恰有一從舅犯法,包拯不以近親為忌,在公堂上將其依法責撻一頓,自此以後,親舊皆屏息收斂,再不敢胡作非為。
權知開封府時,包拯整頓吏風,改革訴訟制度。開封府舊制,凡往告狀者,必須先將狀紙交給守門的府吏,再由府吏轉呈,是否審理,何時審理,則由府吏通知。
由於訴訟者不能面見長官,府吏往往藉此敲詐勒索,營私舞弊,而有冤屈者常因送不起錢財而告狀無門。
包拯革除此弊,大開正門,使告狀者可直接至公堂見官納狀,自陳冤屈,於是審案也更能公正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