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恥下問的故事
1. 不恥下問的故事(要簡潔)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音yu),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謚(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後,授於他的謚號為「文」,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於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麼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謚號。
2. 名人不恥下問的故事 急用
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的幾十年間,讀過八百多種典籍。在研讀古書時,發現諸家說法並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實際,親自「采葯」,同時向許多有實踐經驗的醫生、葯工、樵夫、漁夫等人請教,終於鑒別考證了歷代記載的一千多種葯物,為它們重新做出了科學結論。
孔子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孔子被人們尊為「聖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請教學問。他的《論語》是千百年來的傳世之作。
孔子學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去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孔子學問出眾,為什麼還要問?」孔子聽了說:「每事必問,有什麼不好?」他的弟子問他:「孔圉死後,為什麼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聰明好學,不恥下問,才配叫『文』。」弟子們想:「老師常向別人求教,也並不以為恥辱呀!」
虛心好學,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學習,叫「不恥下問」
3. 不恥下問的故事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齊桓公向管種請教治國方略.
孔子向老子請教音律.
古人為求「一字師」而不恥下問的故事常在耳邊
所謂「一字師」,就是改一個字的老師。他給你的詩文改一個字,你就尊他為師,這固然是你的謙虛,但更重要的是他在一個字上見能耐,就這一點而言,他確實有資格當老師。
我國古籍中曾記載不少「一字師」的掌故,下面舉幾個例子。
唐五代「詩僧」齊已,寫過一首題為《早梅》的詩,其中有兩句是「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詩人鄭谷讀後提意見說,「數枝」就不算「早」了,不如改為「一枝」。齊已覺得言之有理,當即拜他為「一字師」。後來很多人也都認為「數」改為「一」好,但郭沫若先生卻認為,齊已寫早梅用的是白描手法,不加渲染烘托,是怎麼回事就怎麼回事,「數枝」沒什麼不好,因此,「改固可,不改亦未嘗不可。」一個推敲語言,一個尊重事實,都能夠言之成理,可見角度不同,看法就可能不同。
元代詩人薩天錫有兩句詩:「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鍾。」很多人都贊譽有加,唯有一個不知名的老者含笑搖頭。薩天錫求教,老者說:「此聯雖好,只是『聞』、『聽』二字意思重復,『聞』宜改為『看』。」並說唐人有「林下老僧來看雨」的名句。薩天錫即俯身叩首拜為「一字師」。「聞」改為「看」,不但為了避復,而且「看」比「聞」更直觀,因而更能表現「厭」的情緒,妙!
宋人肖楚才在溧陽主持事務時,有個叫張乖崖的官員請他吃飯。他看到張的案上放著剛寫完的一首詩,其中有「獨恨太平無一事,江南閑殺老尚書」兩句,略作沉吟,就提筆把「恨」改為「幸」。問之,則曰:「你現在功高位顯,奸人蠢蠢欲動而未曾動,今天下統一,太平無事,你應該感到萬幸才對,為何獨恨太平無事?有悖情理啊!」張茅塞頓開,拜肖為「一字師」。「恨」改為「幸」,完全從實際出發。古人使用語言先要煉「意」,而後再煉「字」;意切,字才可能准。離開外部語境和內部語境,孤立地「煉字」,是下策。
前人「一字師」的故事還有很多。這些故事都從不同角度告訴我們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的道理,它給我們的啟發已經遠遠超過某一個字本身的妙處,而從更深的層面激活我們的思維,使我們知道「為求一字穩」並不容易,但若是做到「穩」了,又是一種多麼美妙的精神享受啊!
yī zì shī釋義指訂正一字之誤讀,即可為師。亦指更換詩文中一、二字的老師。來源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切磋》載李相讀《春秋》,叔孫婼之「婼」應讀「敕略切」,李誤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一字師』」。示例姐姐真是『一字師』了!從此只叫你師傅,再不叫姐姐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十八回
提到歷史上醫家之間的關系,許多人會聯想起「掃葉庄」與「踏雪齋」的故事,說是葉天士與薛生白常互生齟齬,各在自己書齋的取名上做文章,影射攻擊對方,似乎不掃、不踏,不足以解恨。上百年來人們把它作為笑談傳聞。
葉、薛二位均是溫病學醫家,從二位醫家的為人及治病態度看,這個傳聞頗值得懷疑。
葉天土以虛心好學著稱,即便是他成名以後也是這樣。關於他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的故事很多。為了學到知識,他曾改名換姓,拜一位姓劉的名醫為師;他也曾煞費苦心,喬裝打扮成窮人模樣拜老僧學藝,學成後方才披露姓名。
他的字型大小也表現了他的醫學志向。他號「香岩」,這中間還有一段趣事。在葉天士同時代,蘇州有位樂工,技藝超群。為謀生,他進京賣藝,掙到不少錢。回蘇州後,見許多貧困人家無衣無食,他慷慨解囊,在一個叫「虎丘山」的地方建造了一所「普濟院」,專門接濟貧苦百姓,他的名聲很快傳遍鄉里。康熙五十五年,清聖祖玄燁聽到此事,親筆寫下「香岩普濟」的匾額,頒發到普濟院。葉天土以「香岩」二字為號,表明他志在學習這位藝人樂於助人的精神。
盡管葉天士名氣很大,但他從不矜誇,十分謙遜。在治病中,常請別的內行醫生幫忙,碰上自己治不好的病,也不逞強,樂於傾聽同道的意見。對於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里治癒他母親疾病的一位章姓醫生,他逢人便誇:章醫生的醫術比我高明,可以請他看病。不解的是:這位虛懷若谷、謙遜向賢的葉天士,難道就單單跟薛生白過意不去,而不怕別人笑話他?這不是和他歷來的治病態度格格不入嗎?
比葉天士小十三歲的薛生白,平素對葉天士的高明醫術也推崇備至。據《蘇州府志·薛雪傳》「記載:薛生白「每見葉處方而善,未嘗不擊節也。」既然薛氏內心如此佩服葉天士,怎麼可能反目為敵,甚至相互辱駕呢?況且,這與薛生白的個性亦不相符。薛生白著有《一瓢詩話》,很強凋「人品」。認為「具得胸襟,人品必高。人品既高,其一謦一欬(指談笑),一揮一灑,必有過人之處,」把人品的修養與事業上的成就直接聯系起來。可見。他很注重品行修養。所以,那些傳聞無論從哪一角度分析,都難以令人置信。然而,正是這些傳聞,把兩位醫家的高尚形象一筆抹殺,給中醫界造成不良影響。
不錯,歷史上的確有過「掃葉庄」,但其本意並不是針對葉天土的。沈德潛《歸愚文鈔》卷九有《掃葉庄記》一文,介紹了薛生白「掃葉庄」的來歷。大意是說:「掃葉庄」是薛生白著書立說的地方。因為那裡樹木蔥郁,落葉封徑,薛生白常呼書童縛帚掃除地上落葉,故取名為「掃葉庄」,此其一義;又因為薛生白注釋《易》,能補俞氏《易》所末及,屢定屢更,挑除疵漏,就象掃除落葉一樣。此其二義,絲毫也沒有針對葉天土的意思。將樹葉與葉天士的姓聯系在一起,完全是牽強附會。
記述「掃葉庄」、「踏雪齋」這段傳聞的書,以王友亮的《雙佩齋文集》為代表。然而,有人已從醫史和文學等角度加以論證,認為該文不是王友亮本人所作,而是後人在整理刊行時根據傳聞添加上去的。至此,葉、薛的這段「冤假錯案」可以平反昭雪了。
歷史上,醫家精誠團結、肝膽相照的事例很多。金元時代的著名醫家朱丹溪與葛可久的交往便是一例。一次,浙中有位女子患「癆瘵」(即今之肺結核),骨瘦如柴,奄奄一息,許多醫家束手無策。病家抱一線希望請朱丹溪診治。經過丹溪的認真治療,病情有明顯好轉,但臉頰上的紅暈卻始終不退。朱丹溪對病家說:「我只能治到這個地步。現在要請吳縣名醫葛可久施用針灸治療,方能徹底痊癒。不過,這個人很難請」。他略一思忖,說;「這樣吧,我寫一封信給你帶去,他必定會來的。」病家很高興,雇了一隻小船去請葛可久。葛可久—見朱丹溪的信,即「不謝客行,亦不返舍」,登舟而來。朱丹溪詳細介紹了那女子的病情,請葛可久診視。葛可久認為病在胸肺,余邪未凈,應針刺兩乳。於是,他取出針具,隔著薄衣,針刺她的兩乳,病人臉上的紅暈隨之消失。朱丹溪在旁邊仔細觀察,認真琢磨,亦學到了針灸知識。在醫技上,朱丹溪當著病人的面承認自己的短處,這需要多麼寬闊的胸懷!葛可久有求必應,亦體現了與丹溪的真摯情誼。這則故事可算是中醫「會診」的珍聞。
當然,由於學派不同,學術見解不一,醫家之間產生學術爭鳴是常有的事,它能促進醫學發展,值得提倡,如金元四大家的學術爭鳴即是如此。另外,受封建陋習的影響,個別醫生也的確存在—些門戶之見,它阻礙中醫發展,不利於中醫學術交流,應堅決擯棄
4. 不恥下問的近代故事
百尺竿頭
解釋: 不滿足於已有成就,繼續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這個成語來源於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招賢大師》,師示一偈(ji)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朝時,長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號招賢大師。這位太師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
一天,招賢大師應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講經。前來聽講的僧人很多,大師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內除了大師的聲音外,一片寂靜。
招賢大師講經完畢後,一名僧人站立起來,問他行了一個禮,然後提了幾個問題,請求大師解答。大師還了禮,慢慢地作答起來。
那僧人聽到不懂處,又向大師提問,於是兩人一問一答,氣氛親切自然。
聽講的人發現,他倆談論的是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內容。為了說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麼回事,招賢大師當場出示了一份偈(ji)帖。所謂偈帖,就是佛教中記載唱詞的本子。但見大師指著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的竹罕並不算高,尚需更進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百尺竿頭」這則成語也稱「「百丈竿頭」。
不恥下問
解釋: 不以向地位、學問較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形容虛心好學。恥:羞恥。
這個成語來源於《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人們都尊奉他為聖人。然而孔子認為,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音yu),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謚(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後,授於他的謚號為「文」,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於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麼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謚號。
披荊斬棘
馮異是東漢初期一位著名的軍事將領,是東漢光武帝劉秀手下的一員大將,立下不少戰功,成為東漢的開國功臣之一。
公元二十五年,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做了皇帝,他派馮異大將軍平定了關中。以後,劉秀封馮異為陽夏侯,任征西大將軍。
公元三十年,馮異到京城洛陽,朝拜光武帝。光武帝隆重地接待了他,並向文武百官介紹說:「他是我當年起兵時的主將,為我在創夜的道路上劈開了叢生的荊棘,掃除了重重障礙,平定了關中廣大地區,是個人冠軍有功之臣啊!」 由於馮異,謙虛好學,所以深得人們敬仰。
有志者事竟成
出處《後漢書·耿合傳》
帝(劉秀)謂合曰:「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 有。久者事竟成也。」
釋義「久」終於。只要有堅定的意志和決心,事情,最終能成功。 也作「有志者事竟成。」
故事 有一次,劉秀派耿合去攻打占據山東青州十二郡的豪強張 步。張班兵強馬壯,是耿合的一個勁敵。張步聽說耿合率兵來攻。就 派大將軍費邑等分兵把守歷下、祝阿、臨淄,准備迎擊。耿合先攻下 祝阿,以後用計相繼攻下歷下和臨淄。張步著急起來,親自帶兵反攻 臨淄,於是在臨淄城外進行了一場生死搏鬥的大血戰。在戰斗中,耿 合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斷箭桿,帶傷仍堅持戰斗。 劉秀聞訊。親自帶兵前來支援。在援兵還未到達的時候,部將陳俊認 為張步兵力強大,建議暫時休戰,等到援兵來後再發動進攻。可是耿 合卻認為不能把困難留給別人,經過一場激烈的戰斗,耿合終於把 張步打得大敗。幾天後,劉秀來到臨淄,慰勞軍隊。他在許多將官面 前誇獎耿合說: 「過去韓信破歷下開創基業,現在將軍攻克祝阿,連戰連捷,兩 功相仿,從前你在南陽曾建議請求平定張步,我當時以為你口氣太 大,恐怕難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啊!」
5. 名人不恥下問的故事 急用
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音yu),虛心好學,為人正直。當時社會有個習慣,在最高統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後,給他另起一個稱號,叫謚(音shi)號。按照這個習俗,孔圉死後,授於他的謚號為「文」,所以後來人們又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有些不服氣,他認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於是就去問孔子:「老師,孔文子憑什麼可以被稱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意思是說孔圉聰敏又勤學,不以向職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求學為恥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為他的謚號。
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的幾十年間,讀過八百多種典籍。在研讀古書時,發現諸家說法並不一致,且相互矛盾,便多方深入實際,親自「采葯」,同時向許多有實踐經驗的醫生、葯工、樵夫、漁夫等人請教,終於鑒別考證了歷代記載的一千多種葯物,為它們重新做出了科學結論。
孔子不恥下問
春秋時代,孔子被人們尊為「聖人」,他有弟子二千,大家都向他請教學問。他的《論語》是千百年來的傳世之作。
孔子學問淵博,可是仍虛心向別人求教。有一次,他到太廟去祭祖。他一進太廟,就覺得新奇,向別人問這問那。有人笑道:「孔子學問出眾,為什麼還要問?」孔子聽了說:「每事必問,有什麼不好?」他的弟子問他:「孔圉死後,為什麼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聰明好學,不恥下問,才配叫『文』。」弟子們想:「老師常向別人求教,也並不以為恥辱呀!」
虛心好學,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學習,叫「不恥下問」
6. 偉人不恥下問的故事
不恥下問:孔子去太廟參加魯國國君祭祖的典禮,他一進太廟,就向人問這問那。孔子道:「我對於不明白的事,每事必問。」
7. 孔子不恥下問的故事是怎樣的
春秋時代的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歷代封建專統治者都遵屬奉他為天生的最有學問的「聖人」。然而孔子認為:「余非生而知之者,(無論什麼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來就有學問的)」。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問:『孰謂鄒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知禮也。'」 太廟,是國君的祖廟。孔子去太廟參加魯國國君祭祖的典禮。他一進太廟,就向人問這問那,幾乎每一件事都問到了。當時有人譏笑他:「誰說『鄒人之子,懂得禮儀?來到太廟,什麼事都要問。'」(鄒,當時縣名,孔子出生地,在今山東曲阜縣東南十里西鄒集。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做過鄒縣的縣官,所以當時有人管孔子叫「鄒人之子」,意即鄒縣縣官的兒子。)孔子聽到人們對他的議論,答道:「我對於不明白的事,每事必問,這恰恰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 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孔文子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後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3]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8. 誰知道一些關於古人不恥下問的故事
故事:
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聰敏好學,非常謙虛。孔圉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人學習和發揚他的好學精神,特別賜給他一個文的稱號。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子貢,也是衛國人,他認為孔圉並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好,不應得到那麼高的評價。於是去問孔子:憑什麼賜給孔圉『文』的稱號?孔子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聰明靈活,而且經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請教,一點兒也不感到羞恥。
不恥下問解釋:
向地位比自己低、學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也不感到羞恥。恥:以……為恥。問:請教。指人好學。
9. 不恥下問成語故事
【成語】不恥下問
【拼音】bù chǐ xià wèn
【典故】
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非常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稱號。後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國人,他認為孔圉並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好,不應得到那麼高的評價。孔子聽了微笑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腦筋聰明又靈活,而且更重要的是,為了獲得知識,經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請教,一點兒也不感到羞恥。」
經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於服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