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發布時間: 2020-11-18 00:15:50

⑴ 《三國演義》主要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

1、桃園三結義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連年災荒,張角三兄弟在這個時候發動了黃巾起義。幽州太守劉焉出榜招兵,引出了三位胸懷壯志的人(劉備字玄德、關羽字雲長、張飛字翼德)。三人志向相投,於是在張飛家中的桃園對天盟誓,約為兄弟。按照年紀,劉備是大哥,關雲長是二哥,張飛是三弟。

2、溫酒斬華雄溫酒斬華雄

董卓當權,把持朝政,十八路諸侯以袁紹為盟主,興兵討伐董卓。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的時候,被華雄擊敗。華雄敗孫堅、斬鮑忠、祖茂、俞涉、潘鳳四員悍將。袁紹大嘆:「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此時關羽自告奮勇,願斬華雄。

袁紹嫌棄關羽只是一個弓馬手,如果派他出戰,是告訴敵軍我方無人,喝令將關羽打出。這時候不得不說曹操有識人之明,曹操說,關羽的相貌不俗(在《三國演義》的邏輯中,凡是相貌與常人不同的人,都可以稱為相貌不俗),誰能看出來關羽只是一個弓馬手呢?於是曹操端了一杯熱酒為關羽壯行。

關羽說,就先放這兒,等我回來再喝。關羽提著青龍偃月刀出戰迎敵。只聽得外面喊聲震天,不過片刻的時間,關羽就斬了華雄。這時候,酒還是溫的。

3、三顧茅廬

徐庶化名單福輔佐劉備,曹操連吃敗仗。曹操知道徐庶事母至孝,派人抓了徐庶的母親,威脅徐庶。徐庶別無他法,只好離開劉備,來到曹營。徐庶的母親知道徐庶是因為自己離開劉備,憤而自殺,曹操下令厚葬。徐庶感謝曹操厚葬他的母親,但是不願輔佐曹操,於是終生不為曹操獻策。

這就是歇後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的由來。徐庶在離開劉備之前,推薦了素有伏龍之稱的諸葛亮。並對劉備說,如果他是螢火的微弱光芒,那諸葛亮就是明月的皓白之光。劉備於是帶著關張二人前往卧龍崗,訪諸葛亮。

第一次,童子說諸葛亮外出遠游,劉備只見到了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第二次,劉關張冒雪前往,見到了諸葛亮的石廣元和孟公威,見到了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留書表達仰慕之情,三人冒雪而歸;第三次,劉關張三訪諸葛亮,諸葛亮正在午睡,劉備等一直等到他睡醒。

劉備和諸葛亮暢談天下大事,提出天下三分的觀點。諸葛亮最終願意為劉備出山,匡扶天下。這就是著名的「三顧茅廬「的故事。

4、趙雲單騎救主趙子龍大戰長坂坡

劉備請得諸葛亮出山,接連贏得博望坡、新野勝利。曹操心生忌憚,派大軍來襲。可惜劉備手上的兵力實在太少,不足以與曹操抗衡。無奈之下,劉備只能放棄城池,帶著軍隊轉移。百姓眷戀劉備,跟隨劉備一起轉移。劉備為了照顧百姓,行軍速度很慢,很快就被曹軍追趕上來。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備妻兒在混亂中走失。趙雲受劉備之命保護劉備妻兒,為救劉備妻兒,本已殺出曹軍陣營長坂坡的趙雲,翻身又殺入長坂坡。趙雲先後救了簡雍、甘夫人、糜竺。最後在枯井旁尋得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為了救阿斗,投井自殺

。趙雲推倒土牆掩蓋枯井。趙雲單槍匹馬,懷抱阿斗,殺出長坂坡。趙雲在長坂坡,七進七出,連斬曹營五十餘員大將。曹操感嘆這真的是一員虎將啊!從此趙雲名動天下。這就是著名的「趙子龍大戰長坂坡「的故事。

5、張飛大鬧長坂橋

趙雲在長坂坡中左沖右突尋找甘糜二夫人以及阿斗。這時候糜芳從長坂坡混亂中突圍出來,帶傷來到劉備身旁,說親眼看見趙子龍投曹操去了。劉備不信,張飛相信,帶著人馬來到長坂橋斷後。張飛叫隨從二十餘個騎兵在馬尾上拴上樹枝,來回跑動,塵土飛揚,做成有伏兵的假象,令曹軍不辨虛實。

這時候被趙雲所救的簡雍等人見到張飛,解除了張飛對趙雲的誤會。而趙雲也護著阿斗來到長坂橋,此時趙雲人困馬乏,見到張飛,大呼「翼德援我!」張飛說:「子龍速行,追兵我自當之。」曹操率軍來到橋頭,看見四周塵土飛揚,疑有伏兵。

又見張飛倒豎虎須,圓睜環眼,手持丈八點長矛,立馬橋上。張飛對著前來追趕的曹兵大喝:「吾乃燕人張翼德是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聲如巨雷。曹操這時突然想起了關羽曾經告訴他的話「吾弟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耳。

」曹操急令諸將,不可輕敵。話還沒說完,張飛又大喝一聲:「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曹軍見張飛如此英雄,頗有退意。這時候張飛又大喊了一聲:「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還沒停止,曹操身邊的夏侯傑嚇得肝膽俱裂,摔下馬來,一看,已經氣絕。

曹軍陣腳大亂,後退數里。張飛的三聲大喝,喝退了號稱百萬的曹軍,後人有詩贊曰:「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這就是張飛大鬧長坂橋的故事。

6、諸葛亮舌戰群儒

趙雲大戰長坂坡,張飛大鬧當陽橋,劉備摔孩子,那關雲長和諸葛亮去了哪裡?關雲長和諸葛亮去江夏向劉表之子劉琦求助,暫解曹操的圍困。曹操駐守江陵,想要吞並東吳、誅殺劉備。諸葛亮為了聯合東吳抗曹,隻身來到江東孫權處。

孫權猶豫不決。東吳內部分成兩派,文臣主降,武將主戰。諸葛亮先與東吳群臣爭辯,張昭為首的文臣不能應對。諸葛亮得見孫權,見孫權相貌不俗,決定智激孫權。孫權被激怒,傾向於抗曹。張昭為首的一干文臣再次勸孫權降曹。孫權又有些猶豫不決。

這時候吳國太提醒孫權,當年孫策的遺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此時周瑜也星夜趕回,文臣武將多來問候,降戰說法不一,周瑜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說法。諸葛亮和魯肅也來見周瑜,諸葛亮以曹操想要「二喬」的事激怒周瑜。探出周瑜主戰的虛實。

7、諸葛亮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諸葛亮在東吳顯示了自己高超的謀略,引起了周瑜的忌憚。兩人各為其主,諸葛亮不肯轉投孫權,周瑜擔心諸葛亮會對東吳有害,決心除掉諸葛亮。周瑜故意刁難諸葛亮,令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並逼迫諸葛亮立下軍令狀。

諸葛亮卻立軍令狀三天完成。諸葛亮暗中向魯肅借二十條大船,船舷兩側各扎草人千個,並擺脫魯肅不要告訴周瑜。前兩天諸葛亮都按兵不動,第三天夜晚,大霧漫天,諸葛亮邀請魯肅共同率船到曹軍水寨前。諸葛亮命船上軍士擂鼓吶喊,佯裝進攻。

曹軍在大霧之中生怕中計,不敢出戰。曹操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萬箭齊發射向船上草人。天將明,霧將散。諸葛亮估計箭數已夠,命令將士拔錨返程。然後讓軍士齊聲大喊:「謝丞相箭」.曹操憤怒異常,卻又無可奈何。周瑜也只能失望了。這就是赤壁之戰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8、黃蓋苦肉計獻密計黃蓋受刑(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周瑜和孫權終於決定聯劉抗曹,可是敵強我弱。周瑜和諸葛亮二人不約而同的想到了用火攻。此時曹操派細作來江東詐降,周瑜識破卻不揭穿,想要用這兩個細作通消息。周瑜也想要派人詐降,但是苦於沒有想到合適人選。

這時候東吳的將領黃蓋也想到了火攻,並且向周瑜建議。黃蓋受東吳三代首領大恩,並且頗有機智。周瑜於是決定派黃蓋詐降,為了得到曹操和東吳中詐降的細作的信任,周瑜和黃蓋決定用苦肉計。第二天,周瑜和眾將商議退敵之策,黃蓋故意大唱反調。

周瑜順勢下令杖責黃蓋,眾將求情。但周瑜還是打了黃蓋五十大板。黃蓋果真騙得曹操信任,和闞澤、甘寧等共同詐降。最後黃蓋乘著東南風,駕船縱火燒了曹操的水寨,得以火燒赤壁。這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9、龐統獻連環計龐統巧授連環計( 第四十七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 )

黃蓋、闞澤、甘寧詐降,闞澤來獻書。曹操派去的細作也是如此說。曹操雖接收了降書,但還是很懷疑,想要派人再探江東。蔣干在之前傳遞錯誤消息,害得曹操錯殺水軍都督。此番,蔣干想要將功贖罪,願意再探江東。

江東有一人,名喚龐統字士元號鳳雛,與伏龍諸葛亮齊名。先前,周瑜曾經向龐統如何破曹,龐統也想到了火攻,還提出江面上用火攻的缺陷:一船著火,其餘的船四散開來,根本不會波及到。並且也提到了解決辦法:讓曹軍的船都釘在一起,也就是連環計。

周瑜正愁沒人能使這招連環計,聽得蔣干來了,大喜。周瑜派魯肅和龐統商量好如何用計。這邊接見蔣干,借故將蔣干趕出,送到龐統所在附近的西山庵。蔣干心中憂慮,寢食難安,夜晚出門閑逛,聽得書聲琅琅,然後順勢找到了鳳雛龐統,順利的將龐統請到了曹操處。

龐統以曹軍多為北方人、不習水戰、多生疾病為由,建議船隻首尾相連。曹操不諳水戰,被龐統所騙。這就是赤壁之戰中重要的連環計。

10、火燒赤壁周公瑾火燒赤壁(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經過前番幾次謀劃,此時,曹操中了反間計,殺了擅長水戰的將領(群英會蔣干中計);接著又中了連環計,將所有的船都用鐵釘連在一起(龐士元獻連環計);黃蓋、闞澤、甘寧詐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是日,諸葛亮登上七星台,巧借東風。周瑜看東風起,派黃蓋駕著幾艘載滿柴草的小船駛向曹營,佯裝投靠。黃蓋點燃小船,小船順著風勢直奔曹營。因為船被連上,所以,曹操的水營瞬間變成了火營。這就是火燒赤壁,這是這把火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11、關雲長華容釋曹操華容道義釋曹操

諸葛亮和周瑜齊心用謀,終於火燒赤壁,讓曹操的水營變成火營。說回東吳,赤壁之火已經燎原,周瑜想起了另一個心腹之患——諸葛亮。上次諸葛亮草船借箭,逃過死劫。這次周瑜連借口都不想找,直接派兵去七星台抓諸葛亮。

可惜諸葛亮料得先機,早就派趙雲前來接應,此時已經一葉扁舟回到荊州。諸葛亮調兵遣將,准備痛打落水狗——曹操。曹操好不容從火海脫身,帶著身邊幾個大將還有百餘士兵,躲過周瑜的圍追堵截,和先前守在岸上的士兵會合,最終只剩大概三千兵馬。

可憐曹操當時號稱百萬之眾,准備席捲江東,如今折了大半兵力倉皇逃竄。行到一處,曹操忽然指著前方大笑「吾不笑別人,單笑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若是吾用兵之時,預先在這里伏下一軍,如之奈何?」,這一笑不好,趙飛正好就在此處專等曹操。

曹操先後三笑,笑周瑜和諸葛亮不會用兵,一笑笑出趙雲,二笑笑出張飛,三笑笑出了關雲長。幸好曹操先前對關羽有恩,關雲長感念當日恩德,放了曹操。這就是華容道義釋曹操。話說曹操奪了荊州,准備率兵攻打江東,不想被孫劉聯軍一場大火折了大半人馬,也就沒有多餘的兵力守住荊州。

周瑜派兵搶佔南郡,不想失敵先機,反被諸葛亮先取了南郡,乘勝又取了襄陽、荊州。周瑜在攻打南郡時本就中了毒箭,經此一怒,箭創崩裂,這就是一氣周公瑾。東吳花費的無數錢糧都成了無用功,意氣難平。魯肅前來求見劉備,希望劉備可以「歸還荊州」。

諸葛亮早就預料到周瑜會派魯肅來要荊州,事先交代好劉備如何應對。劉備又將話語權交給了諸葛亮,只聽諸葛亮說,這荊州本來是劉表的,劉琦是劉表的兒子,劉備是劉表的弟弟,現在弟弟輔佐侄兒治理荊州,合情合理。

魯肅又說,如果劉琦在荊州,劉備輔佐劉琦也可以,可是現在劉琦在江夏,並不在荊州。諸葛亮派人把劉琦從屏風後請了出來。魯肅無話可說,約定劉琦一死,荊州必須歸還。不久劉琦病逝,魯肅前來吊喪准備討回荊州。

劉備大哭,諸葛亮說劉備無處安身,等取了西川,一定歸還荊州,還立下文書,魯肅作保。周瑜無法可施,建議孫權使美人計。孫權就假裝嫁妹,這一計也被諸葛亮看破,籌謀一番,孫尚香真嫁給了劉備,而劉備也成功從東吳脫身。

周瑜派兵追趕,諸葛亮接應,讓兵士齊聲大喊:「周瑜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箭創崩裂,這就是二氣周公瑾。智取不成,那就直接用兵。周瑜假意替劉備取西川,其實是「假途滅虢」之計,想要取荊州。可惜,又被諸葛亮看破。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死。

12、關雲長單刀赴會單刀赴會

周瑜為了將荊州要回,數次和諸葛亮交鋒,可惜都失敗的,自己反被氣的一命嗚呼。因為周瑜逝世,諸葛亮去弔唁周瑜,裝出一副兩人感情頗深的樣子。最積極取荊州的周瑜英年早逝了,這讓東吳的人一時忘了荊州的事情。

可是有一個人不能忘了這件事,他就是曾經為荊州做過保的魯肅。魯肅用計設下鴻門宴,埋伏好刀斧手專等關羽赴宴。關羽若是願意還荊州也就罷了,不肯還就叫關羽有去無回,順勢奪了荊州。

關羽只帶了青龍偃月刀以及周倉等十幾個隨從,就這么來到了宴會之上。席間關羽說和魯肅多年未見,要敘敘舊。就這么一把拉著魯肅不放,互相敬酒。實際上是拿魯肅當人質。東吳的人一看魯肅成了人質,也就不敢下手。就這樣,關羽輕輕巧巧的安全回到了荊州。

13、楊修之死

這件事發生在蜀魏之爭中,前方劉備一方防守森嚴,後方馬超咄咄逼人,曹操進退兩難。這天夜間,曹操對著雞湯中的雞肋,想起了現在的處境。正好,夏侯惇前來問夜間的口令,曹操就隨口說了一句「雞肋」。

口令,就是古代軍隊駐扎的時候,為了防止外人偽裝進入,設定一個口令,出入時需要能准確說出口令,類似於接頭暗號。為了安全,口令會經常更換。雞肋是一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東西,楊修一聽見這個口令就斷定,曹操這是想退兵了,一時嘴快告訴了夏侯惇和身邊的將士。

這些人一傳十,十傳百紛紛開始收拾行囊,免得臨行匆忙。曹操巡視的時候發現了這件事,就以擾亂軍心的罪名殺了楊修。曹操對楊修心生不滿已久,這次只是一個契機而已。

14、水淹七軍水淹七軍

劉備有一統天下的志向,這邊和諸葛亮進攻漢中,那邊派關羽進攻樊城。樊城情勢危急,曹操命大將於禁、龐德去救。關羽前去迎敵,不料中了龐德一箭。一時之間,關羽還真拿不下樊城。這時襄江和白河水勢甚急,又經常風雨大作,於禁和龐德的軍隊駐扎在山谷中。

關羽計上心頭,派人將水的上流堵住,然後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夜間,放水淹了曹軍。於禁無奈投降,龐德抵擋不住,被俘。經此一戰,關雲長再次名震天下。

15、刮骨療毒關雲長刮骨療毒

關羽水淹七軍,兵臨樊城城下,曹仁派手下放毒箭,關羽不幸中箭。關羽請得華佗來治傷。華佗說箭頭有毒,需要刮骨治療,先准備一個柱子,柱子上有一個鐵環,然後關羽需將手臂伸進鐵環中,綁住手臂,厚被蒙住頭臉。關羽不解其故。

華佗說,恐怕病人怕痛,亂動不好下刀。關羽說,我戎馬一生,這點兒小痛不算什麼。派人擺棋備酒,與馬良一邊弈棋,一邊飲酒。華佗用到刮骨,悉悉有聲。左右臉色大變,唯有關雲長面不改色,談笑自若。華佗刮骨完畢,敷葯縫線。關羽大笑而起,華佗說「君侯真天神也!」。

16、敗走麥城敗走麥城

關羽雖然水淹七軍擒了於禁和龐德,但是沒有拿下樊城。震懾於關羽的神勇,曹操甚至一度有了遷都的想法。曹操手下勸止,提議讓孫劉聯盟破裂,於是派人見孫權。這邊孫權和劉備因為荊州問題一直有有爭執,最後勉強達成共識,將荊州一分為二。

但是孫權心中其實並不滿意。孫權曾經想要讓自己的兒子娶關羽的女兒。關羽給了這么一句回復:「虎女焉能配犬子。」所以,攻荊州之心更加堅定。關羽和東吳大將呂蒙在荊州交戰,關羽大敗,只能退守麥城。兵少糧少,關羽決定放棄麥城向西川撤退。

關羽想要走小路,部下勸諫說可能會有埋伏。關羽自恃勇猛,不聽勸告。果然小路上有伏兵,關羽父子失手被擒。最後被孫權所殺。關羽失敗在剛愎自用,自視甚高。這種性格倒是很像項羽。

17、關公顯聖關公顯聖

關羽一意孤行,敗走麥城,最後被東吳所俘。孫權倒是想讓關公父子投降,可是,關公當年面對著曹操的時候可是要約法三章,其中有一條就是降漢不降曹。這回是擺明了要降東吳,關羽怎麼肯,大罵:「碧眼小兒,紫髯鼠輩!吾與劉皇叔桃園結義,誓扶漢室,豈與汝叛漢之賊為伍耶!我今誤中奸計,有死而已,何必多言!」。

主簿左咸對孫權說,曹操當年對關羽那麼好,連赤兔馬都給了,那關羽時候到了還是要追隨劉備的。後來還打的曹操差點兒要遷都(水淹七軍)。這番話的結論就是關羽這人養不熟(方言又叫養不家)。孫權一聽,很是同意,然後關羽父子就被殺了,赤兔馬絕食而死,周倉聽說了以後就追隨關羽自刎了。

孫權殺了天下聞名的忠義之人,這責任不敢自己擔,就派人把關羽的屍體送到了曹操那裡。最後曹操將關羽厚葬。關羽死後一點靈魂不滅,帶著關平和周倉一路飄盪。飄盪到了玉泉山,玉泉山上有一老僧,法名普凈。原是汜水關鎮國寺中長老,與關羽有過一面之緣。是夜,月白風清,普凈在庵中參禪,突然聽見有人大喊「還我頭來!」。

普凈抬頭一看,原來是關公父子和周倉三人在空中飄著。普凈說道,雲長,下來咱倆談談。你過五關、斬六將,沙場上殺人無數,你管別人要頭,人家的頭管誰要?關羽頓悟,殺氣頓消。後來關羽經常顯聖照顧鄉民,鄉民感念就建廟祭奠他。

(1)三國演義故事梗概擴展閱讀

作者簡介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山西並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水滸全傳》。《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力作,這部長篇小說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除小說創作外,尚存雜劇《宋太祖龍虎風雲會》。

⑵ 三國演義故事梗概

東漢靈帝時,十常侍專權,朝政腐敗,張角發動黃巾起義。劉備與關羽、張飛桃園結義,參與鎮壓黃巾軍。

靈帝死,大將軍何進扶立少帝,詔外兵入京,誅殺宦官。宦官殺死何進,袁紹等盡滅宦官。董卓趁機擁兵入京,廢少帝,立獻帝,把持朝政。曹操謀刺董卓不成,逃到陳留,發矯詔聯合諸侯共討董卓。關、張加人聯軍,關羽溫酒斬華雄,三人又合力擊敗董卓驍將呂布,董卓逼獻帝遷都長安,火焚洛陽,曹操率兵追擊,中伏兵敗,諸侯各懷異心,聯軍隨之分散,彼此攻伐。

董卓在長安愈益驕橫暴虐,司徒王允巧設連環計,先將府中歌女貂蟬許嫁呂布,後又獻與董卓,離間二人。呂布與王允合謀殺死董卓,但被董卓余黨李傕、郭汜等擊敗;王允被殺,李、郭執掌大權。

曹操擊破青州黃巾軍,占據兗州,招賢納士,勢力大增。因徐州刺史陶謙部下殺死曹操之父曹嵩,曹操興兵攻打徐州。劉備救援陶謙,陶謙欲以徐州相讓,劉備力辭,陶謙死。劉備方領徐州牧。

呂布謀奪兗州,被曹操打敗,到徐州投奔劉備,屯駐小沛。

李傕、郭汜自相殘殺,李傕劫持獻帝,郭汜劫持百官,於是,長安城中大亂。楊奉、董承護駕還東都,遭到李、郭追殺,死傷慘重,好不容易回到洛陽,又逢災荒,處境極為狼狽。

曹操採納荀彧之謀,率軍迎奉獻帝,移駕許都,自封為大將軍,朝廷大權從此歸其掌握。

曹操用「驅虎吞狼」之計。詔命劉備討袁術,呂布趁機襲奪徐州。袁術約呂布夾攻劉備,呂布因袁術失信,請劉備還屯小沛。

孫策欲繼其父孫堅之業,乃以孫堅所得的傳國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兵回江東,先後打敗劉搖、嚴白虎、王朗等,奪取丹陽、吳郡、會稽等郡,稱霸江東。

袁術遣大將紀靈攻劉備,呂布轅門射戟,勸雙方罷兵。後因張飛搶奪呂布所買馬匹,呂布圍攻小沛。劉備投奔曹操,被舉為豫州牧。

袁術在淮南稱帝,分兵六路進攻徐州。呂布用陳登之謀,擊敗袁軍;劉備亦派關羽截擊。曹操會合孫策、劉備、呂布,大破袁術,攻佔壽春。不久,曹操約劉備同攻呂布,呂布剛愎無謀,終被擒殺。

曹操班師,帶劉備見獻帝。獻帝認劉備為皇叔,拜左將軍,封宜城亭侯,獻帝因曹操擅作威福,密賜衣帶詔與國舅董承。董承暗結王子服、馬騰、劉備等,謀誅曹操。劉備恐曹操疑忌,每日種菜消遣。一曹操同劉備煮酒論英雄,欲加試探。劉備假作畏懼雷聲,使曹操對其放鬆戒備。劉備趁機以截擊袁術為名,率兵離開許都,重新占據徐州。

董承與太醫吉平合謀,欲毒殺曹操;因家奴告密,董承等皆遭滿門抄斬,曹操親征徐州,劉備大敗。匹馬投奔袁紹。關羽被困,約三事而暫歸曹操,連斬袁紹大將顏良、文丑。後因得知劉備在袁紹處,便掛印封金;保護二嫂,過五關,斬六將,終於與劉備、張飛重聚於古城。

孫策遇刺,傷重而死。其弟孫權繼位,由張昭、周瑜輔佐。周瑜舉薦魯肅,魯肅為孫權定鼎足江東之計,孫權自此威震江東。

袁紹親率大軍進攻曹操,曹操領兵在官渡相拒。謀士許攸建議袁紹襲擊許昌,被斥,便投奔曹操。曹操用許攸之謀,夜襲鳥巢,大敗袁紹。後又逐步消滅其殘余勢力,基本統一北方。

劉備被曹操打敗,到荊州依附劉表。屯駐新野。徐庶來投,劉備用為軍師,擊敗曹仁,奪取樊城。曹操囚禁徐母,偽造家書召喚徐庶,徐庶被迫辭別劉備,臨行舉薦諸葛亮。劉備先已從司馬徽處知卧龍之名,於是三顧茅廬。禮聘諸葛亮。諸葛亮提出跨有荊、益二州,以與曹操、孫權成鼎足三立之勢的戰略方針,劉備苦請其出山輔佐。

曹操率大軍南征,劉表病死,其妻蔡氏以次子劉瓊嗣位,投降曹操。劉備攜民出走江陵,在當陽被曹軍趕上,軍民大亂。趙雲單騎救出阿斗,張飛在長坂橋嚇退曹軍,劉備收拾殘兵退至江夏。適逢孫權遣魯肅來探虛實,諸葛亮即隨魯肅前往江東,欲結孫權共拒曹操。

孫權接曹操檄文;猶豫不決。諸葛亮去戰群儒,智激孫權,加之周瑜陳說利害,孫權遂決計抗曹,以周瑜為大都督。周瑜趁蔣干來為曹操作說客之機,巧布疑陣,誘其盜走偽造的書信,使曹操誤殺水軍都督蔡瑁、張允。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自嘆弗如,與之定計火攻破曹,並先後使黃蓋行苦肉計,龐統獻連環計,曹操驕傲輕敵,黃蓋上船詐降,接近曹軍水寨時一齊舉火。東吳各路兵馬四下接應,曹軍慘敗。曹操帶領殘兵奔逃,連遭截擊,在華容道又被關羽擋住去路。曹操乞哀,關羽不忍,放其逃走。

赤壁之戰以後,孫、劉兩家爭奪荊州,周瑜屢次用計,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箭瘡崩裂而亡。

曹操疑忌馬騰,召其入京。馬騰欲趁機殺曹操,謀泄被殺。其子馬超聞訊,與韓遂起兵報仇,屢勝曹兵。曹操用反間計;使馬超、韓遂自相火並,借機打敗馬超。

漢中張魯欲取西川,益州牧劉璋派張松說曹操取漢中。張松因受曹操侮慢。轉道往見劉備,奉獻西川地圖,勸劉備取之。

劉璋聽取張松建議,請劉備相助。劉備與龐統率軍入川,劉璋親到涪城迎接。劉備屯駐葭萌關,廣收民心。後因向劉璋索取兵、糧,劉璋疑慮,稍作敷衍。劉備大怒,奪取涪城,進兵稚城。因龐統在落鳳坡中箭身亡,諸葛亮留關羽鎮守荊州,與張飛分兵入蜀增援。一路望風歸順,進占綿竹。劉璋向張魯借兵,張魯遣馬超攻葭萌關。張飛大戰馬超,諸葛亮用計,馬超歸順,並進逼成都,劉璋出降,劉備自領益州牧。

孫權得知劉備占據益州,遣諸葛瑾索還荊州,劉備答應先請關羽,欲逼其歸還荊州,關羽單刀赴會,挾制魯肅,遂得安全返回。

曹操兵伐漢中,張魯兵敗歸降。劉備恐其來攻西川,交割江夏等三郡給東吳,請孫權起兵襲合肥,牽制曹操。孫權與曹操大將張遼交戰。大敗於道遙津。曹操親率大軍救合肥。孫權部將甘寧率百騎夜襲曹營,不折一人一騎。雙方相待月余,孫權求和,曹操班師而回,不久又封為魏王,立子曹丕為世子。

曹操命曹洪助夏候淵、張郃守東川,張郃接連被張飛、黃忠打敗,丟失天盪山。法正勸劉備乘勢奪取漢中,劉備從之,與諸葛亮親自出兵。曹操聞報,亦率大軍親征,屯兵南鄭,命夏侯淵進兵。黃忠用法正之謀,以逸待勞,陣斬夏侯洲。曹操前來報仇,接連戰敗,身受箭傷。軍心動搖。便放棄漢中,於是,劉備進位漢中王,以諸葛亮為軍師,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

關羽領兵取襄陽,圍樊城。曹操令大將於禁為征南將軍,龐德為先鋒,率領七軍救援樊城。龐德抬棺與關羽決戰。箭射關羽左臂。時值連日大雨,關羽水淹七軍,於禁投降,龐德被俘,不屈而死。曹操聞訊大驚,欲遷都以避關羽,司馬懿建議使孫權襲擊關羽後方。孫權用呂蒙、陸遜之計,卑辭麻痹關羽,趁其防備鬆懈時襲取荊州。關羽敗走麥城,突圍時被俘,不屈而死。

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繼位,不到一年,即逼漢獻帝禪讓,改國號為魏。劉備受群臣之請,亦自稱帝以繼漢統,任諸葛亮為丞相。

劉備欲為關羽報仇,不顧群臣苦諫,興兵伐吳。張飛鞭撻部下末將范疆、張達,二人刺死張飛投吳。劉備得知,愈加憎恨,連勝吳軍。孫權遣使求和,劉備不許,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陸遜堅守不戰,待蜀軍兵疲意沮,火燒連營,大獲全勝。劉備敗走白帝城,感傷懊悔而病,臨終前託孤於諸葛亮。

魏主曹丕聞劉備亡,發動五路大軍攻蜀,諸葛亮不動聲色,暗中遣將設計阻其四路兵馬,又遣鄧芝出使東吳,恢復蜀、吳聯盟。

蠻王孟獲犯境。諸葛亮率軍南征,採納馬謖「攻心為上」的建議,七擒孟獲。孟獲心服,蜀漢後方得以安定。

魏主曹丕死,其子曹睿即位。諸葛亮上《出師表》,開始北伐,大敗魏國駙馬夏侯茂,智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收服姜維,又打敗魏國大將軍曹真。魏以司馬懿領兵拒蜀。司馬懿消滅孟達後,直取街亭,欲斷蜀兵咽喉之路。諸葛亮命馬謖守街亭,馬謖違令於山上紮寨,被魏軍圍困,丟失街亭。諸葛亮急忙部署撤兵,並親到西城監運糧草。司馬懿突率十五萬大軍來到城下。諸葛亮以空城計嚇退魏兵,連夜退回漢中,揮淚斬馬謖,並上表自貶三等。

吳將陸遜大破魏軍於石亭,請蜀伐魏。諸葛亮再上《出師表》,二出祁山,大敗曹真。因糧運不繼,乘勝退兵,計斬前來追趕的魏國勇將王雙。

孫權稱帝,諸葛亮約吳興兵伐魏,三出祁山,連敗魏軍。後主下詔恢復諸葛亮丞相職務,因張飛之子張苞身死,諸葛亮悲痛成疾而退兵。

以後,諸葛亮又數次北伐,雖然屢敗魏軍,卻始終未成大功。六齣祁山時,司馬懿固守營寨,諸葛亮日夜操勞,心力交瘁,病死於五丈原。臨終前,將身後諸事一一安排。請將依計退兵,嚇退司馬懿追兵。魏延不服楊儀,舉兵相攻,馬岱斬之。魏主曹睿死,太子芳即位。司馬懿殺曹爽,全國大權從此歸司馬氏掌握。

姜維欲繼諸葛亮之志,先後九伐中原,與魏將鄧艾等鬥智斗勇,互有勝負。因宦官黃皓弄權,姜維屯田漢中以避禍,蜀漢國勢日益衰微。

司馬昭命鍾會、鄧艾西路攻蜀,鄧艾偷度陰平,直通成都,蜀後主劉禪出降。姜維詐降鍾會,鼓動鍾會叛魏,欲借機復國。事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殺。

司馬昭死,其子司馬炎繼位,逼魏主曹奐禪讓,改國號為晉。吳主孫皓暴虐荒淫,朝政腐敗,人心渙散,晉武帝司馬炎下令伐吳,吳軍土崩瓦解,孫皓投降。至此,天下重新歸於統一。
參考資料:http://www.jsblog.cn/user1/mxmy/archives/2006/45365.html

⑶ 三國演義主要內容簡要概括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里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

拓展資料: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參考資料:三國演義 (羅貫中著長篇小說)

⑷ 三國演義故事梗概50字左右

《三國演義》描寫抄的是從東漢末襲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吒叱風雲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今天我們對於作者的這種擁劉反曹的傾向應有辯證的認識。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

⑸ 《三國演義》的故事梗概是什麼

《三國演義》通過集中描繪三國時代各封建統治集團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斗爭,揭示了東漢末年社會現實的動盪和黑暗,譴責了封建統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難,表達了人民呼喚明君、呼喚安定的強烈願望。

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吒叱風雲的英雄人物。

東漢末年,由張角領導的黃巾起義使得東漢王朝名存實亡,天下群雄並起(就像軍閥一樣自己佔領自己的地盤),此時董卓進京,廢立新帝,獨霸朝綱,引起十八路諸侯紛紛討伐。其中,有曹操、孫堅(孫權的老子),袁紹等等。袁紹勢力最大推為盟主。雖然討伐失敗,但是後來董卓死在了義子呂布的手中。

⑹ 三國演義中的10個故事情節概括

1、桃園三結義

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天下大亂。漢皇室後代劉備見太守劉焉張榜招募義兵,決定匡扶社稷。劉備看榜時遇見張飛,飲酒間又與關羽相會,三人共論天下大事,情投意合,選定張飛庄後桃園焚香祭拜天地,義結金蘭,立誓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劉備為兄,關羽第二,張飛為弟。

2、曹操詐叔

曹操小時候游盪無度,其叔父曾向其父曹嵩告狀。曹操受不了父親的責備,忽心生一計,見叔父而詐倒於地,作出中風情狀。叔父信以為真,告之曹嵩。但當曹嵩急視曹操時,發現曹操安然無恙,遂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歡自己的謊話,日後但凡叔父言操之過,均不聽。

3、曹操獻刀

董卓自任相國,專權朝野,捏造罪名殺死少帝,滿朝文武敢怒不敢言。曹操挺身而出,借王允七星寶刀進府行刺,不料被董卓發覺。曹操急中生智,先以獻刀為名騙過董卓,繼而以試馬為由,僥幸逃脫。

4、陳宮捉放曹

曹操謀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縣被縣令陳宮捉住。陳宮欽佩其忠義,棄了官職與他同逃。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錯殺呂伯奢家人,又殺死呂伯奢以絕後患。陳宮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己為國家跟他到此,殺之不義,便棄曹操而他往。

5、陶謙三讓徐州

曹操攻打徐州,劉備引兵相救,太守陶謙命糜竺取徐州印,讓與劉備,劉備推辭。曹操退兵後,陶謙及其部屬再次表達推讓之意,劉備執意不肯。後陶謙病重,第三次讓徐州,劉備終是推託,陶謙以手指心而死。徐州百姓擁立劉備為徐州牧。

6、王允巧使連環計

董卓為亂朝政,司徒王允先將美貌的義女貂蟬許給董卓的義子呂布為妾,不久又把貂蟬作為歌姬送給董卓。呂布知後心生嫌怨。在鳳儀亭,董卓撞見呂布與貂蟬私會欲殺呂布。王允與貂蟬趁機離間董卓與呂布。呂布對董卓頓起殺心。王允和呂布假傳聖旨,說天子將禪位於董卓,將他騙入城中,被呂布刺死。

7、三姓家奴呂布

呂布本姓呂,五原人。丁原用他做主簿,呂布曾認丁原為義父。在赤兔馬和金銀珠寶的利誘下,呂布殺丁原改投董卓,又認董卓為義父。因而張飛蔑稱他為「三姓家奴」。

8、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

曹操平定山東,應詔進入洛陽,聽從董昭建議,逼迫皇帝移駕許都。滿寵說服徐晃,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改投曹操。自此,曹操集大權於一身,朝廷事務,先稟曹操,然後方奏天子。

9、孫策開創江東基業

孫堅死後,其部由剛成年的長子孫策帶領。因兵少將寡,孫策只好跟了袁術。孫策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卻屢屢不得重用,還受了不少委屈。在程普等人勸導下,孫策決定離開袁術,回江東建功立業。孫策以報仇為名,用玉璽擔保,向袁術借兵五千,歷經磨難,終於在江東建立了東吳的早期基業。

10、舌戰群儒

三國中前期,劉備勢力還很小,被曹操趕得走投無路。想去投靠東吳,就是孫權。派諸葛亮去做說客。但是東吳謀臣處處刁難諸葛亮,諸葛亮憑著他的滿腹經綸舌戰群儒。說得他們個個啞口無言。後來經魯肅協助,說服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

⑺ 三國演義每回故事梗概

第八十回
曹丕在眾臣勸諫之下,廢了漢獻帝,自立為皇帝,國號大魏。諸葛亮勸說劉備復興漢室,劉備再三不從,諸葛亮詐病賺劉備允諾稱帝一事。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蜀漢。
第八十一回
劉備欲興兵伐吳,張飛在閬中預備白旗白甲,因為部將范疆、張達沒有按期完備而被張飛毒打,二人心懷怨恨,入帳刺殺張飛,逃往東吳。劉備憤恨,當即率領七十萬大軍,討伐東吳。
第八十二回
孫權派趙咨向曹丕求援,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孫權欲罷兵不戰,劉備不允,派關羽、張飛之子關興、張苞為前部先鋒,殺向東吳。
第八十三回
黃忠戰死,劉備愈加憤恨,加緊攻打東吳。孫權不得已將劉備仇人送往蜀軍營寨,但劉備仍然不肯罷休,定要掃平東吳。闞澤向孫權推薦陸遜為大都督,但陸遜年少,諸將大都不服。
第八十四回
陸遜設計火燒連營,劉備七百里營寨均被燒著,劉備率殘兵敗將回到白帝城。陸遜追擊至魚腹浦,諸葛亮預先在此地布下石陣,阻攔住陸遜的軍隊。陸遜擔心曹丕乘虛伐吳,引兵返回。
第八十五回
劉備在白帝城永安宮病重,召諸葛亮等人託付後事。劉備病逝,諸葛亮立年幼的劉禪為帝,曹丕乘機派五路大軍攻擊西蜀。諸葛亮暗地調遣兵馬,退去其中四路,又將心事告訴了後主劉禪。鄧芝看透了諸葛亮的心思,諸葛亮就派他出使東吳。
第八十六回
鄧芝對孫權陳述蜀、吳兩國利害關系,終於使孫權決定斷絕與魏國的來往,聯合蜀國共同抗魏。曹丕御駕親征,南下伐吳,吳將徐盛設計大破曹丕,魏將張遼身死。
第八十七回
建寧太守雍闓結連蠻王孟獲起兵造反,諸葛亮用反間計各個擊破,平定雍闓叛亂。孟獲與諸葛亮對抗,諸葛亮設下伏兵,生擒孟獲,但孟獲並不心服。
第八十八回
孟獲倚仗瀘水天險,坐守不出,諸葛亮夜渡瀘水,孟獲帳下洞主對孟獲不滿,生擒孟獲,獻給諸葛亮。孟獲仍然不服,率兵再度反抗,遣弟孟優前去蜀營中詐降,卻被諸葛亮識破,孟獲前來接應,又被諸葛亮所擒。
第八十九回
諸葛亮棄寨而走,誘孟獲深入,設下伏兵,生擒孟獲。諸葛亮再度放走孟獲,孟獲求援於禿龍洞主朵思大王,朵思倚仗周邊險惡的環境,認為蜀軍無法進入,但諸葛亮得到孟節的幫助,深入蠻方,孟獲被迤西銀冶洞洞主楊鋒所擒。

⑻ 三國演義內容簡介(詳細)、

內容簡介:

《三國演義》故事開始黃巾兵起義,結束於司馬氏滅吳開晉,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魏、蜀漢、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展現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並成功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

(8)三國演義故事梗概擴展閱讀

《三國演義》採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於變化,對比映襯,旁冗側出,波瀾曲折,搖曳多姿。又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後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在軍事政治描寫和人物塑造上。小說最擅長描寫戰爭,並能寫出每次戰爭的特點。注意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指導作戰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不把主要筆墨花在單純的實力和武藝較量上。

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每次戰爭的寫法也隨戰爭特點發生變化,在寫戰爭的同時,兼寫其他活動,作為戰爭的前奏、餘波,或者戰爭的輔助手段,使緊張激烈、驚心動魄的戰爭表現得有張有弛,疾緩相間。

如在赤壁之戰前描寫孫、劉兩家的合作、諸葛亮、周瑜之間的矛盾,曹操的試探,孫、劉聯軍誘敵深入的准備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說特別注意把人物放在現實斗爭的尖銳矛盾中,通過各自的言行或周圍環境,表現其思想性格。

如曹操的奸詐,一舉一動都似隱伏著陰謀詭計;張飛心直口快,無外不帶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神機妙算,臨事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不迫。

著名的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威震長坂橋」、趙雲「單騎救幼主」、諸葛亮「七擒孟獲」、「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等更是流傳極廣的篇章。

作者簡介: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元末明初小說家。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漢族,山西並州太原府人。羅貫中早年曾參與反元的起義斗爭。

明朝建立之後,專心致力於文學創作。羅貫中編著的小說有《三國志通俗演義》、《隋唐志傳》、《殘唐五代史演傳》、《三遂平妖傳》。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