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呂不韋的故事

呂不韋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7 23:59:55

A. 呂不韋的故事

奇貨可居
呂不韋是陽翟的大商人,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悼太子死在魏國,運回國葬在芷陽。到了公元前265年(昭王四十二年),把他的第二個兒子安國君立為太子。而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安國君有個非常寵愛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稱之為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安國君有個排行居中的兒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親叫夏姬,不受寵愛。子楚作為秦國的人質被派到趙國。秦國多次攻打趙國,趙國對子楚也不以禮相待。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孫子,在趙國當人質,他乘的車馬和日常的財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呂不韋到邯鄲去做生意,見到子楚後非常喜歡,說:「子楚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成語「奇貨可居」的出典)。
於是他就前去拜訪子楚,對他游說道:「我能光大你的門庭。」子楚笑著說:「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門庭,然後再來光大我的門庭吧!」呂不韋說:「你不懂啊,我的門庭要等待你的門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知呂不韋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談。呂不韋說:「秦王已經老了,安國君被立為太子。我私下聽說安國君非常寵愛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能夠選立太子的只有華陽夫人一個。現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間,不受秦王寵幸,長期被留在趙國當人質,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國君繼位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長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邊的其他兄弟們爭太子之位啦。」子楚說:「是這樣,但該怎麼辦呢?」呂不韋說:「你很貧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麼來獻給親長,結交賓客。我呂不韋雖然不富有,但願意拿出千金來為你西去秦國游說,侍奉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讓他們立你為太子。」子楚於是叩頭拜謝道:「如果實現了您的計劃,我願意分秦國的土地和您共享。」協助子楚呂不韋於是拿出五百金送給子楚,作為日常生活和交結賓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買珍奇玩物,自己帶著西去秦國游說,先拜見華陽夫人的弟弟陽泉君和姐姐,把帶來的東西統統獻給華陽夫人。順便談及子楚聰明賢能,所結交的諸侯賓客,遍及天下,常常說「我子楚把夫人看成親母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呂不韋畫像夫人非常高興。呂不韋乘機又讓華陽夫人姐姐勸說華陽夫人道:「我聽說用美色來侍奉別人的,一旦色衰,寵愛也就隨之減少。現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寵愛,卻沒有兒子,不趁這時早一點在太子的兒子中結交一個有才能而孝順的人,立他為繼承人而又像親生兒子一樣對待他,那麼,丈夫在世時受到尊重,丈夫死後,自己立的兒子繼位為王,最終也不會失勢,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一句話能得到萬世的好處啊。不在容貌美麗之時樹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寵愛失去後,雖然想和太子說上一句話,還有可能嗎?現在子楚賢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為繼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寵愛,自己就會主動依附於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時提拔他為繼承人,那麼夫人您一生在秦國都要受到尊寵啦。華陽夫人聽了認為是這樣,就趁安國君方便的時候,委婉地談到在趙國做人質的子楚非常有才能,來往的人都稱贊他。接著就哭著說:「我有幸能填充後宮,但非常遺憾的是沒有兒子,我希望能立子楚為繼承人,以便我日後有個依靠。」安國君答應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決定立子楚為繼承人,安國君和華陽夫人都送好多禮物給子楚,而請呂不韋當他的老師,因此子楚的名聲在諸侯中越來越大。呂不韋選取了一姿色非常漂亮而又善於跳舞的邯鄲女子一起同居,直到她懷了孕。子楚有一次和呂不韋一起飲酒,看到此女後非常喜歡,就站起身來向呂不韋祝酒,請求把此女賜給他。呂不韋很生氣,但轉念一想,已經為子楚破費了大量家產,為的藉以釣取奇貨,於是就獻出了這個女子。後來此女生下兒子名政。子楚就立此姬為夫人。 出任秦相公元前257年(秦昭王五十年),派王齮圍攻邯鄲,情況非常緊急,趙國想殺死子楚。子楚就和呂不韋密謀,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給守城官吏,得以脫身,逃到秦軍大營,這才得以順利回國。趙國又想殺子楚的妻子和兒子,以子楚的夫人是趙國富豪人家的女兒,才得以隱藏起來,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呂不韋(三國志12歷史武將)公元前251年(秦昭王五十六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國君繼位為王,華陽夫人為王後,子楚為太子。趙國也護送子楚的夫人和兒子趙政回到秦國。安國君繼秦王位,守孝一年後,加冕才三天就突發疾病去世了,謚號為孝文王。子楚繼位,他就是秦莊襄王。庄襄王尊奉為母的華陽王後為華陽太後,生母夏姬被尊稱為夏太後。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元年),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河南洛陽十萬戶作為他的食邑。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後死去,太子趙政繼立為王,尊奉呂不韋為相邦,稱他為「仲父」。秦王年紀還小,太後常常和呂不韋私通。呂不韋家有奴僕萬人。一字千金當時,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趙國有平原君,齊國有孟嘗君,被稱為「四公子」他們都禮賢下士,結交賓客,名揚四海。並在這方面要爭個高低上下。呂不韋認為秦國如此強大,而自己也是堂堂秦國丞相、秦王的仲父,不應該被他們比下去,所以他也招來了文人學士,給他們優厚的待遇,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那時各諸侯國有許多才辯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書立說,流行天下。呂不韋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將所見所聞記下,綜合在一起成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字。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他還把書的內容寫在布匹上,並將之刊布在咸陽的城門,上面懸掛著一千金的賞金,遍請諸侯各國的游士賓客,若有人能增刪一字,就給予一千金的獎勵。但是最後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禍亂宮闈秦王政越來越大了,但趙太後一直淫亂不止。呂不韋唯恐事情敗露,災禍降臨在自己頭上,就暗地尋求了一個陰莖特別大的人嫪毐作為門客,不時讓演員歌舞取樂,命嫪毐用他的陰莖穿在桐木車輪上,使之轉動而行,並想法讓趙太後知道此事,以此事引誘她。太後聽說之後,真的想在暗中佔有他。呂不韋就進獻嫪毐,假裝讓人告發他犯下了該受宮刑的罪。呂不韋又暗中對趙太後說:「你可以讓嫪毐假裝受了宮刑,就可以在供職宮中的人員中得到他。」趙太後就偷偷地送給主持宮刑的官吏許多東西,假裝處罰嫪毐,拔掉了他的胡須假充宦官,這就得以侍奉趙太後。趙太後暗和他通姦,特別喜愛他。後來趙太後懷孕在身,恐怕別人知道,假稱算卦不吉,需要換一個環境來躲避一下,就遷移到雍地的宮殿中居住。嫪毐一直跟著趙太後,得到的賞賜非常豐厚,而太後凡事也都由嫪毐決定。嫪毐的僕人有數千人,希望做官而自願成為嫪毐門客的,也有上千人。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庄襄王的生母夏太後去世。孝文王後叫華陽太後,和孝文王合葬在壽陵。夏太後的兒子庄襄王葬在芷陽,所以夏太後另外單獨埋葬在杜原之東,稱「向東可以看到我的兒子,向西可以看到我的丈夫。在百年之後,旁邊定會有個萬戶的城邑」。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有人告發嫪毐實際並不是宦官,常常和趙太後淫亂私通,並生下兩個兒子,都把他們隱藏起來,還和趙太後密謀說「若是秦王死去,就立這兒子繼位」。於是秦王命法官嚴查此事,把事情真相全部弄清,事情牽連到相國呂不韋。這年九月,把嫪毐家三族人眾全部殺死,又殺太後所生的兩個兒子,並把趙太後遷到雍地居住。憂懼自盡秦王想殺掉相國呂不韋,但因他侍奉先王有很大功勞,還有很多賓客辯士為他說情,所以秦王不忍心處罰呂不韋。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十月,免去了呂不韋的相邦職務。等到齊人茅焦勸說秦王,秦王這才到雍地迎接趙太後,使她又回歸咸陽,但把呂不韋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又過了一年多,各諸侯國的賓客使者絡繹不絕,前來問候呂不韋。秦王恐怕他發動叛亂,就寫信給呂不韋說:「你對秦國有何功勞?秦國封你在河南,食邑十萬戶。你對秦王有什麼血緣關系?而號稱仲父。你與家屬都一概遷到蜀地去居住!」呂不韋一想到自己已經逐漸被逼迫,害怕日後被殺,就喝下酖酒自殺而死。秦王所痛恨的呂不韋、嫪毐都已死去,就讓遷徙到蜀地的嫪毐門客都回到京城

B. 呂不韋與異人的有著什麼故事

大約在公元前262年,呂不韋為生意上的事情來到趙國都城邯鄲,並在這里偶然發現一個氣度不凡的年輕人?

有人告訴他說:「這個年輕人是秦國太子安國君嬴柱的兒子,名叫異人,正在趙國當人質?」

當時,秦趙兩國經常交戰,趙國有意降低異人的生活標准,弄得他非常貧苦,甚至天冷時連禦寒的衣服都沒有?

呂不韋知道這個情況,立刻想到,在異人的身上投資會換來難以計算的利潤?他不禁自言自語說:「此奇貨可居也?」這就是已經成為漢語成語的「奇貨可居」?奇貨是指稀少珍奇的貨物,可居就是可以進貨囤積?「奇貨可居」,就是現在投資購進稀缺的商品,留待將來高價出售?

呂不韋不愧是一位國際級的大商人,他將異人作為投資對象來審視,精明地察覺出異人這一呂不韋是老謀深算的投資大家,他認准目標以後,行動非常慎重?在邯鄲初見異人時,他聲色不露,只是在心中審度盤算?回到陽翟,他先作調查,搜集有關異人各種信息,經過仔細研究,再三計算核實以後,制定出一個大膽的投資計劃,決定將自己的全部資產,投資到異人這個升值空間中去?

由於事關重大,呂不韋覺得需要同父親商量?他專程從陽翟回到濮陽老家,就擬定的計劃徵求父親的意見?在《戰國策·秦策》里,留下了呂不韋與父親談話的片段?

這段談話的大意是這樣的,呂不韋問父親說:「投資農業,耕種收獲,可以獲得幾倍的利潤?」

父親答道:「十倍?」

他又問:「投資商業,買賣珠寶,可以獲得幾倍的利潤?」

父親答道:「一百倍?」

他再問道:「經營政治,擁立國君,可以獲得幾倍的利潤?」

呂不韋的這一句問話,就是他看中異人的價值所在,也是解答「奇貨可居」的關鍵?在呂不韋的眼裡,異人的商品價值,不是普通的商品價值,而是政治權力這種特殊商品的價值?由此,呂不韋要從經營商業轉入經營政治,他要由買賣商品轉入買賣權力?他要投資異人,擁立異人成為秦國的國王,然後自己自然會從中得利?

對於一位商人來說,這可是破天荒的投資計劃?然而,這個投資計的利潤究竟有多大,他拿不準,他心中不安,他希望從父親的口中得到一個中肯的估計?

呂不韋的父親回答這個問題時只有兩個字:「無數?」

俗話說,「知子莫如父?」呂不韋將如此重大的問題,專程回家與父親商量,可見他對父親的敬愛與尊重,同時也可見他在重大問題上對父親意見的重視?呂不韋父子之間的情深義重?心心相系的關系,也由此可見一斑?

得到父親的理解,呂不韋心中最後一絲不安消去?他辭別父親,立即動身前往邯鄲,將計劃付諸實施?

呂不韋首先拿出一大筆錢,買通監視異人的趙國官員,結識了異人?他對異人說:「我想辦法,讓秦國把你贖回去,然後立為太子,那麼,你就是未來的秦國國君?你意下如何?」

異人又驚又喜地說:「那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真有那一天,我一定重重報答你?」

呂不韋於是拿出500金送給異人,作為日常生活和交結賓客之用;又拿出500金買珍奇玩物,自己帶著去秦國游說?到秦國後,他計劃用重金賄賂安國君左右的親信,把異人贖回秦國?

安國君有20多個兒子,但他最寵愛的華陽夫人卻沒有兒子?呂不韋很精明,沒有直接去見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而是採取了更穩妥更有效的迂迴策略:去找華陽夫人的姐姐?

呂不韋對華陽夫人的姐姐施展口才,說異人如何賢達,如何聰慧,廣交天下朋友,富有大志?雖然身處異鄉,但天天想念慈祥的安國君和賢惠的華陽夫人,有時到了深夜還思念得流淚?

呂不韋說到最後,見華陽夫人的姐姐被自己的話打動了,便請她將禮物轉交給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接受了呂不韋替異人交給她的禮物,又聽說了異人對她和安國君的態度,便對異人有了好感?

呂不韋又勸說華陽夫人的姐姐去游說華陽夫人,讓她盡早在20多個公子中挑選一個好的作為自己的義子,並立為儲君?這樣一來,以後就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而異人便是最合適的人選?

呂不韋商人式的精明算計,正好是華陽夫人日夜耿耿於懷的心事,姐姐來了一提此事,正中下懷?於是,華陽夫人便利用安國君的寵愛,說服他立異人為繼承人?

事情辦成了,異人的處境和地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給了異人足夠的錢財,還讓呂不韋做他的師長,扶助異人?

從此,呂不韋便長住在了邯鄲,和異人一起廣交天下賓客等待回國做太子,更期盼以後繼承王位的那一天早點到來?

安國君即位後,是為秦孝文王,他馬上立異人為太子?秦孝文王在位不久即去世,太子異人即位為王,這就是秦莊襄王?

秦莊襄王非常感激呂不韋擁立之恩,拜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並把河南洛陽一代的12個縣作為封地,以10萬戶的租稅作為俸祿?秦莊襄王去世後,太子嬴政即位?公元前247年,剛13歲的嬴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寶座?這時的呂不韋權勢更大了,而且取得了「仲父」的稱號,這是當時的帝王對宰相重臣的最高稱謂?他食封大邑萬戶,還擁有上萬名家僮,財富巨萬?

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呂不韋召集很多的門客,讓他們搜集史料,最後輯成一書?呂不韋認為此書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就用自己的姓氏命名為《呂氏春秋》?

可以說,「投資」異人是呂不韋一生做的最大的最賺錢的一次生意,真正稱得上獲利無數?這個投資將「奇貨可居」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人拍案叫絕?

C. 哪個成語典故說的是呂不韋的故事

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說的是呂不韋的故事
A. 一字千金

戰國末期,衛國的大商人呂不韋,他到趙國經商時,曾資助過秦莊襄王(在趙國做人質的人),並把他的妾趙姬送給異人為妻,待異人繼位後,便封呂不韋為文信侯,官居相國。庄襄王在位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歲的兒子政(趙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呂不韋為「仲父」,行政大權全操在呂不韋和趙姬的手中。

當時養士之風甚盛,有名的戰國四公子便都養有門客數千人,呂不韋也養了三千門客,作為他的智囊,想出種種辦法來鞏固他的政權。這些門客,三教九流的人,應有盡有,他們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和心得。

呂不韋為了提高自己的聲望,讓這些人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各種見解寫成文字,並把它們匯集起來,編成了一部二十餘萬言的巨著,提名《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一部雜書,內有天文地理、見土人情、治理人世等各方面的內容。全書有一百六十篇文章,分成二老一輩六卷,共二老一輩多萬字,在當時穩得上是一問巨著。

呂不韋就把這部書作為秦國統一天下的經典,當時呂不韋把這書在秦國首都咸陽公布:「各方人士有誰能在書上增加一個字或者減少一個字的,就賞一千金。」誰不知道呂不韋是秦國了有權勢的人,誰敢對這部書增刪一個字呀!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用來形容一篇文章的價值很高,或者稱贊一篇文章在修辭上特別出色,字字珠磯,不可多得。我們還用來形容文章的價值或修辭的美妙比較妥當。

D. 有關呂不韋的故事

1,奇貨可居

呂不韋是陽翟的大商人,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積累起千金的家產。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秦國悼太子死在魏國,運回國葬在芷陽。公元前265年(昭王四十二年),他的第二個兒子安國君被立為太子。而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

安國君有個非常寵愛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稱之為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安國君有個排行居中的兒子名叫異人,異人的母親叫夏姬,不受寵愛。異人作為秦國的人質被派到趙國。

因為秦趙世仇,秦國多次攻打趙國,趙國並不禮遇異人。作為秦王庶出的孫子,不受重視,被打發來趙國當人質,他乘的車馬和日常的財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

2,邯鄲獻姬

呂不韋有一個絕美而善舞的姬妾,異人在呂不韋家中筵席上看到此女後非常喜歡,就站起身來向呂不韋祝酒,請求把此女賜給他。

呂不韋很生氣,但轉念一想,已經為異人破費了大量家產,為的藉以釣取奇貨,於是就獻出了這個女子。十月(一說十二月)後,此女生下兒子名政(即秦始皇嬴政),異人就立此姬為夫人。

3,封侯拜相

子楚繼位,為秦莊襄王。庄襄王尊奉為母的華陽王後為華陽太後,生母夏姬被尊稱為夏太後。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元年),任命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河南洛陽十萬戶作為他的食邑。呂不韋家有奴僕萬人。

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後死去,太子政繼立為王,尊奉呂不韋為相邦,稱他為「仲父」。秦王年紀還小,太後常常和呂不韋私通。

4,歸秦為臣

華陽夫人和安國君要求趙國將公子異人遣返秦國,趙國不肯放行。呂不韋就去游說趙王:「公子異人是秦王寵愛的兒郎,只是失去了母親照顧,現在華陽王後想讓他作兒子。

大王試想,假如秦國真的要攻打趙國,也不會因為一個王子的緣故而耽誤滅趙大計,趙國不是空有人質了嗎?但如果讓其回國繼位為王,趙國以厚禮好生相送,公子是不會忘記大王的恩義的,這是以禮相交的作法。

如今孝文王已經老邁,一旦駕崩,趙國雖仍有異人為質,也沒有資歷與秦相國親近了。」於是,趙王打算將異人送回秦國,但不久後秦趙爆發戰爭。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五十年),派王齮圍攻邯鄲,情況非常緊急,趙國想殺死異人。異人就和呂不韋密謀,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給守城官吏,得以脫身,逃到秦軍大營,這才得以順利回國。

趙國又想殺異人的妻子和兒子政,以異人夫人是趙國富豪人家的女兒,才得以藏起來,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

5,一字千金

當時,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趙國有平原君,齊國有孟嘗君,被稱為「四公子」他們都禮賢下士,結交賓客,名揚四海。並在這方面要爭個高低上下。

呂不韋認為秦國如此強大,而自己也是堂堂秦國丞相、秦王的仲父,不應該被他們比下去,所以他也招來了文人學士,給他們優厚的待遇,門下食客多達三千人。那時各諸侯國有許多才辯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書立說,流行天下。

呂不韋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將所見所聞記下,綜合在一起成為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多萬字。自己認為其中包括了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事理,所以號稱《呂氏春秋》。

他還把書的內容寫在布匹上,並將之刊布在咸陽的城門,上面懸掛著一千金的賞金,遍請諸侯各國的游士賓客,若有人能增刪一字,就給予一千金的獎勵。但是最後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

E. 呂不韋的故事

呂不韋(?-公元前235年),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國大臣,衛國濮陽(今河南安陽滑縣)人。呂不韋是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呂街,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他以「奇貨可居」聞名於世,曾輔佐秦始皇登上王 位,任秦朝相邦,並組織門客編寫了著名的《呂氏春秋》,即《呂覽》,也是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公元前258年,呂不韋到邯鄲經商,見到入質於趙的秦國王孫異人(後改名楚),認為「奇貨可居」,遂予重金資助,並西入咸陽,游說秦太子安國君寵姬華陽夫人,立子楚為嫡嗣。後子楚與呂不韋逃歸秦國。安國君繼立為孝文王,子楚遂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洛陽10萬戶,門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萬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邦,號稱「仲父」,專斷朝政。命食客編著《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餘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書成之日,懸於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執政時曾攻取周、趙、衛的土地,立三川、太原、東郡,對秦王政兼並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後因繆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復命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恐誅,乃飲鴆而死

F. 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說的是呂不韋的故事

「一字千金」《史記·呂不韋列傳》:「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戰國末期,大商人呂不韋作了一筆中外歷史上最大的投機生意。他不惜巨資,把作為人質的異人立為秦國國君。異人當了秦王之後,為報答呂不韋的恩德,封呂不韋為丞相。由一個商人搖身一變,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成了進退百官的權威,朝中的大小官員嘴上不說,心裡卻很不服氣。呂不韋也知道他的政治資望太淺,人們可能在私下議論,他覺得提高聲望是讓人們服氣的最好辦法。但怎樣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時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呂不韋為這件事大傷腦筋,召集門客進行商議。
有的門客建議呂不韋統兵出征,滅掉幾個國家,立下赫赫戰功,以此來樹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對說:「這辦法有百害無一利,即使把仗打勝了,回來也升不了官,因為沒有比丞相還高的職務了。重要的是戰爭風險大大,誰也沒有必勝的把握,萬一戰爭失利,結果會適得其反。」
有人說:「我們知道孔子的名聲很好,那是因為他寫了部叫《春秋》的書,孫武能當上吳國的大將,是因為吳王先看了他寫的《孫子兵法》,我們為什麼不能寫部書,既能揚名當世,又能垂範後代呢?」
呂不韋認為這個辦法很好,命令門客立即組織人員撰寫。
呂不韋當時有三千門客,很快寫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書名提作《呂氏春秋》。書寫成後,呂不韋命令把全文抄出,貼在咸陽城門上,並發出布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甚至改動一個,賞黃金千兩。」

G. 呂不韋的相關故事和資料

對於怎麼看呂不韋這個歷史人物,現在社會上持否定意見的不少,給予肯定意見的不多。大多認為其不過是一個投機的商人,靠投機贏得政治上的新生命,從而飛黃騰達。更有甚者認為,其不過是一個利用女人謀取政治地位的人。
其實,從其人、其事、其學、其書來看,呂不韋還是一個值得肯定的人物。至少要比以後唐朝的魏徵、房玄齡等的功績要大得多。我頗為贊成郭沫若先生的看法:「呂不韋在中國歷史上應該是一位有數的大政治家(見郭沫若《十批判書》中的『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看來,郭老雖然也寫了呂不韋的批判,但總體上還是頗為認同呂不韋這個人的,畢竟政治家這個頭銜可不是誰都能戴的。在浙江人民出版社,由顧曉鳴主編的《中國智慧大觀》一書中列出了呂不韋的99種智慧,認為呂不韋是一個具有豐富智慧的政治家。
呂不韋在今天並不為人看重,對其褒揚的話很少,這些大概與其生長的時代以及當時特定的一些社會關系和矛盾沖突有著一定關系。呂不韋的得意期是在秦國還沒有統一六國之前,依然是諸侯爭霸,連年征戰;思想方面則依然是百家爭鳴,各種代表思想唇槍舌戰,舌辯之士合縱連橫,相互間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至於為謀取個人和集團利益,相互進行惡毒攻擊的場面並不少見。這樣的大氛圍下,一個人的政治功績或者社會地位出現此消彼長的局面就很正常了。因為相互間利益的沖突,要詆毀一個人實在是太過於容易。而呂不韋就是在這么一個年代,先是經商,後是在朝廷政事上拋頭露面、嶄露頭角。最後還不甘寂寞,招攬了數千門客、舍人,還作天下文章,將諸子百家思想融於一體,匯成《呂氏春秋》,不可避免地就要得罪一些人。這些在其掌權時,別人當然敢怒不敢言,一旦失勢,眾口鑠金,就很難說了。商鞅、吳起當權時,也曾進行轟轟烈烈的改革,一旦失勢,卻幾無葬身之地。這樣的情況下,靠詆毀呂不韋求得自己利益的人就大有人在了,如此一來,客觀評價呂不韋的就自然少了。這只是其一。
另外,呂不韋在最後萬般無奈之下,採取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這一點,似乎各種歷史記載都大同小異),引起各種猜疑就更多了,所以攻擊的人就會更多。加上一些政敵的攻擊,利益的對立以及秦王政迫切需要消除呂不韋當權時的影響,樹立自己的威性,命令謀士或者一些謀士見風使舵,造謠毀壞其形象,掩飾其政績,也是可能發生的。秦王政不是還發了一道詔書嗎:「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與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就憑這一道詔書,好事者就大可以顛倒黑白。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是呂不韋是一個商人出身,在那個時候,商人並沒有什麼地位,「重農抑商」,一些士大夫階層都看不起呂不韋的出身,對其加以鄙視和抵觸也是可以的。這樣一來,正如郭老所說的那樣:「一個朝代的歪曲謬傳,到二千多年後的今天,呂不韋要有一個適合的公論可謂難矣(郭沫若《十批判書》『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
從史書記載來看,記載呂不韋事跡的並不很多,只有《史記》、《戰國策》、《資治通鑒》等有所記載,並且寫呂不韋的篇幅並不多,散見於各種歷史事件的穿插中。後來,明朝馮夢龍編寫了一本《東周列國志》,也曾對呂不韋有所描寫,不過該書的似乎更著重故事的編撰,感性化過多,說的有點懸乎。到今天,也有一些描寫呂不韋的小說,但大多都是一些傳聞通過塑造加工的故事匯集而成,雖然吸引人,但均不足以成為依據。倒是時下電視劇《亂世英雄呂不韋》中,為呂不韋說了不少好話。
對於如何評價呂不韋,社會各界一直褒貶不一。近來,法制日報記者在采訪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孫大洲時,孫大洲發表自己的看法時說:「其人其事可議,其功不可沒,其學其書不可廢。」當是中肯之言。
呂不韋至少有幾點值得肯定:一是呂不韋很懂得研究市場,會做生意,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至少是一個知名的大企業家。本是濮陽人的呂不韋經過奮斗,成為家累千斤的陽翟大賈,可知他是當時新興的富人階層。他經商往來於趙國的都城邯鄲和秦國的都城咸陽,經濟活動范圍跨越現在的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各省,在當時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這個沒有一定的經營能力和經濟能力是無法支撐的,但是呂不韋做到了。當然,呂不韋具體是作什麼生意,不知道,大概是耕田、珠玉,或者都有吧。不過以呂不韋的經濟活動能力,當真是可以稱為國際貿易商人的。
二是呂不韋是很有戰略眼光的,也就是說很有遠見的。他看出了經商使自己並不能取得很高的政治地位,相反還要受人歧視。於是,一直思索如何擺脫這種局面,直到遇見秦王孫異人,他立刻產生了「奇貨可居」的想法,然後他緊緊抓住異人這個棋子,從異人入手,棄商從政,這些說來容易做來難,但是呂不韋成功地做到了,說他是一個謀略家並不過分。
三是呂不韋是一個政治家。姑且不說別的,單是在庄襄王子楚的三年裡,以及秦王政沒有正式主政前的九年裡,呂不韋實際上是把持朝政,朝廷大小事皆決於其手。倘若呂不韋只是一個經濟投機分子,胸無點墨、不學無術,秦國又豈能蒸蒸日上,兵強馬壯,不論外交、軍事、以及經濟發展都取得很大的成績,為秦王政的統一天下打好了鋪墊。所以,呂不韋對於秦國有定國立君發展的特殊功績,並且對於秦國的統一舉足輕重。
四是呂不韋是一個大家,或者稱之為雜家吧。呂不韋深諳一個道理,要想使自己思想得以流傳,勢必要藉助一種思想或者是書籍的流傳這個載體,才能使自己不至於如過眼雲煙。於是,他招攬門客,專門著書作文,最後由他統一編撰,於是有了流傳至今的《呂氏春秋》。當然,該書不是呂不韋一人所寫,但是,經過他的統籌,篩選,肯定是要符合他的思想的,所以,不妨把《呂氏春秋》看作是呂不韋的思想的反映。該書包羅萬象,融匯百家,決不是沽名釣譽。雖然秦王政不以為然, 並沒有按照上面所說的辦理,一味崇尚法家。但是可以肯定是,秦王政肯定還是讀過該書的,以秦王政的實干思想,只要能夠幫他統一六國,他還是會理智地加以參考的。但是他為了消除呂不韋的影響,樹立威性,對外否定《呂氏春秋》也是可能發生的。但是《呂氏春秋》是一部流傳下來的好書已經毫無疑問,就是現在,其中的一些觀點仍然對我們有借鑒價值。著名學者王力在1984年6月為吉林文史版《呂氏春秋譯注》所作的《序》中稱:「《呂氏春秋》一書,可以說是集儒墨名法的大成。」
五是呂不韋的攻關能力。他為了讓異人當上太子,當上皇帝,達成自己從政的願望,他奔走於趙國和秦國之間,游說於秦國的高層人士之間,游刃有餘,最後不僅達成了他對異人的許諾,最終也實現了自己的政治抱負,實在是難能可貴。
對於評價呂不韋最感艱難的地方,是由於呂不韋在是死後為一些莫須有的事跡所掩蓋,關於呂不韋詳細生平可考證的地方並不多。通常是以《史記》和《戰國策》為准。《古文奇談·略記》記載:有太史遷熟讀《國策》(即戰國策),方有一部《史記》。以此來看,《戰國策》當是研究呂不韋的第一手資料,至於《史記》和《戰國策》兩書記載有出入的地方,大概是司馬遷經過考證認為要補充,或者是有不同說法姑且記之,留給後人看吧,至於《資治通鑒》也是綜合兩部書的說法,看來司馬光也認為兩人的記載各有千秋。
呂不韋的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235年。秉承父業經商。等到呂不韋在趙國邯鄲遇見異人時,應該是正直意氣風發的時候,躊躇滿志。在生意上已經小有成就,在當地具有一定名氣,至少是在當地頗有聲望。否則,異人雖然只是一個落難王孫,不得志,「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但總還是會擺擺架子。如果呂不韋只是一介平民,在當地沒有一點影響,異人是不會見呂不韋、並相信他所說的話的,畢竟那個時代還是有等級觀念的,特別是異人作為一個王孫,大可沒有必要理會一些無名之輩。
呂不韋一見異人就認為「奇貨可居」,可見,呂不韋不僅對異人的情況很了解,而且對整個秦國的局勢也是有所了解的,這個從他游說秦國的上層人士所說的話可以看出。同時,也可以看出青年呂不韋具有相當的野心,否則平淡的一次一面,也不至於就認為奇貨可居。只有在那個時候以前,呂不韋就已經不甘心做一個被人看不起的商人,一直在尋找機會改變這種局面,並且已經了解天下形勢,才有可能發生他見異人的那種感覺。對於呂不韋見異人認為奇貨可居,各種史書記載大都大同小異,沒有什麼不同之處。
其實,呂不韋的確有著一個政治家的頭腦,一看見異人,心裡就已經有了一個譜。認為異人就是他棄商從政的切入點,發現自己利用異人不僅可以改換門庭,還可以贏得政治地位時,他開始了自己的計劃。
呂不韋此時的想法就證明了他非常明了當時秦國的形勢。所以不論是他見異人還是到秦國去游說太子面前的紅人時,他都處於主動地位。他先是利用異人質於趙,秦國經常攻打趙國,使得異人在趙國的日子不好過的局面,出手大方,為異人解決燃眉之急來取得異人的信任,又利用異人想回國,想享受王孫待遇,但又有些自卑的心理。乃往見異人,說曰:「吾能大子之門!」異人雖然想讓自己的門庭大起來,當然也不至於頭一回見著一個社會地位不高的商人,就相信他所說的話,並且他還表現出看不起呂不韋這種商人的態度,於是就不無諷刺的說:「且自大君之門!」就是說你自己先發達起來再說。呂不韋顯得非常的冷靜和執著,曰:「子不知也,吾門待子門而大。」意思我要發達要靠你的發達。一句話打動了異人。異人心知所謂,乃引與坐,深語。開始聽呂不韋的想法。呂不韋的舌辯之才開始顯露。
不韋曰:「秦王老矣。太子愛華陽夫人,夫人無子。子之兄弟二十餘人,子傒有承國之業,士倉又輔之。子居中,不甚見幸,久質諸侯。太子即位,子不得爭為嗣矣。」異人聽得心裡一動,忙追問:「然則奈何?」呂不韋曰:「能立嫡嗣者,獨華陽夫人耳。不韋雖貧,請以千金為子西遊,立子為嗣。」異人聞言是喜出望外,連忙許諾:「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呂不韋等的就是這句話,商人總不能做折本的買賣。呂不韋拿出五百金與異人,令結賓客(資治通鑒卷第五)。
故事到這里,應該對呂不韋有所看法了,呂不韋商人出身,卻決不是一般的商人,由於古代一直是重農抑商,社會地位並不高,呂不韋一直在想著怎麼改變自己。呂不韋看見了異人之後,是茅塞頓開,認為自己是找到了一件寶貝,能夠讓自己得嘗所願。可以這么說,呂不韋其實是蓄謀已久了,想抓住異人這根線,否則,他不可能把秦國的形勢分析得那麼清楚,那麼透徹,讓異人深以為是。很顯然,呂不韋是通過精心准備、研究分析,才得出結論的,這些早已瞭然於心,只等時機一到,立刻傾自己所能,實現自己的報復。果然,異人的出現,讓呂不韋逮住了機會,呂不韋與異人的對話,恐怕還是其野心的一個方面,還不足以反映出他整個抱負。
呂不韋說的並不復雜,並且很讓人容易懂,一針見血說到異人之想又不敢想的地方。他說:「現在的秦王已經老了,現在的太子安國君寵愛華陽夫人,但是華陽夫人沒有兒子,你(異人)的兄弟有20多個,安國君一旦當上秦王,子傒有可能繼承以後的秦國,你不是大兒子,不被看好,又質於趙。安國君即位後,你不可能是王位繼承人的。」異人當然也知道這個情況,連忙問:「那怎麼辦呢?」呂不韋見異人已經上鉤,說:「要想成為繼承人,只有依靠華陽夫人。我雖然很窮,但是願意拿出千斤黃金到秦國去為游說,立你當王位繼承人。」異人一聽,高興都來不及,忙說:「如果能夠做到,我當秦王後,我們一起享用榮華富貴。」
如果認為呂不韋呂不韋只是一時投機走上政治之路,只是為了謀取高官厚祿,贏得無數之財,那麼也未免太小看呂不韋了。以呂不韋遇見異人的家資來看,已經足夠用上一輩子,大可不必大廢周章,讓異人歸國即位。再說,呂不韋已經有自己的事業,僅是錢根本引不起呂不韋的興趣。
已經和異人結交上了,剩下的就要看自己能不能讓異人當上太子。這件事並不是容易的事,因為呂不韋清楚,現在的太子已經有20多個兒子,並且異人不是長子,又長期不呆在秦國,要想異人能夠被太子(安國君)看中立為嗣,談何容易。
如何讓秦國的決策層聽自己的話呢。呂不韋的社交能力就開始充分體現了,他把握住了秦國人與人之間的微妙的利益沖突。把握住兩個字「富貴」,因為,沒有一個人不想永享高官厚祿,子子孫孫都享受待遇。正是富貴的微妙之處,使得秦國的上層之流都被呂不韋牽著鼻子走。
不妨看一下精彩對白,《史記》和《戰國策》關於這個過程人物不同,按照郭沫若先生的意思,可能是各記其一,但是,兩者都可以顯示呂不韋的觀察能力和社交手腕。
(呂不韋)而復以五百金買奇物玩好,自奉而西遊秦,求見華陽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獻華陽夫人。因言子楚賢智,結諸侯賓客篃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夫人大喜。不韋因使其姊說夫人曰:「吾聞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今夫人事太子,甚愛而無子,不以此時蚤自結於諸子中賢孝者,舉立以為適而子之,夫在則重尊,夫百歲之後,所子者為王,終不失勢,此所謂一言而萬世之利也。不以繁華時樹本,色衰愛弛後,雖欲開一語,尚可得乎?今子楚賢,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為適,其母又不得幸,自附夫人,夫人誠以此時拔以為適,夫人則竟世有寵於秦矣。」華陽夫人以為然,承太子閑,從容言子楚質於趙者絕賢,來往者皆稱譽之。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後宮,不幸無子,願得子楚立以為適嗣,以托妾身。」安國君許之,乃與夫人刻玉符,約以為適嗣。安國君及夫人因厚饋遺子楚,而請呂不韋傅之,子楚以此名譽益盛於諸侯。(史記·呂不韋傳)
呂不韋來到秦國,見當時太子寵愛的華陽夫人的姐姐,以異人的名義,將買的奇珍異寶送給夫人,並對異人的賢德贊不決口,還說,異人想念太子和夫人,說,異人把夫人奉為天人,夫人果然非常高興。呂不韋開始說到點子上,現在夫人得寵是因為夫人年輕漂亮,夫人沒有兒子,如果現在不選一個賢孝的人作為兒子,他日一旦人老珠黃,就會被打入冷宮。現在,異人十分賢德孝順,知道自己不能立為將來的繼承人,夫人如果現在能夠拉一把,那麼異人就能夠扭轉乾坤,當上皇帝,自然不會忘記夫人之恩。夫人也可以有了自己的兒子,一輩子享受榮華富貴。夫人果然認為說的是。於是向太子安國君大吹枕邊風。形勢對異人有利了。
乃說秦王後弟陽泉君曰:「君之罪至死,君知之乎?君之門下無不居高尊位,太子門下無貴者。君之府藏珍珠寶玉,君之駿馬盈外廄,美女充後庭。王之春秋高,一日山陵崩,太子用事,君危於累卵,而不壽於朝生。說有可以一切而使君富貴千萬歲,其寧於泰山思維,必無危亡之換矣。」陽泉君避席,請聞其說。不韋曰:「王年高矣,子傒立,士倉用事,王後之門,必生蓬蒿。子異人賢材也,棄在於趙,無母於內,引領西望,而願一歸得。王後誠請而立之,是子異人無國而有國,王後無子而有子也。」陽泉君曰:「然。」入說王後,王後乃請趙而歸之。(戰國策·秦策)
兩者是大同小異,一開口就陳之利害。你的罪過足以致死,你知道嗎,你的手下個個居高尊位,子傒的門下沒有富貴者,你的府上珍珠寶玉無數,駿馬多得沒有地方養,美女也是無數。有朝一日秦王老了,一旦死後,子傒即位,你就像累卵一樣危險。現在只有一個辦法使你永保富貴。陽泉君一聽,也是中計。呂不韋趁熱打鐵,一旦子傒即位,士倉輔佐,王後就不能被寵幸,就會敗落,異人是賢德之人,質於趙,沒有母親,非常想回來,只要王後認其為兒子,將他立為繼承人,就能保住富貴榮華。
這里,呂不韋的設辯之術可就表現德淋漓盡致了,與張儀、蘇秦、蘇代等相比,似乎毫不遜色。
呂不韋的游說十分奏效,已經完成了在秦國初級階段的任務。剩下的就是讓異人如何回到秦國了。對於這個過程,《史記》和《戰國策》的記載不盡相同。《資治通鑒》與《史記》記載大同小異。
《史記》上記載: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圍邯鄲,急,趙欲殺子楚。子楚與呂不韋謀,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脫,亡赴秦軍,遂以得歸。趙欲殺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國君立為王,華陽夫人為王後,子楚為太子。趙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歸秦。
這里描述的是呂不韋採取行賄讓異人回到秦國,然後回到秦國,立為太子。
《戰國策》上雲:趙未之遣,不韋說趙曰:「子異人,秦之寵子也,無母於中,王後欲取而子之。使秦而欲屠趙,不顧一子而留計,是抱空質也。若使子異人歸而得立,趙厚送遣之,是不敢倍德畔施,是自為德講。秦王老矣,一日晏駕,雖有子異人,不足以結秦。」趙乃遣之。這上面說的是呂不韋利用舌辯之才,陳述留異人和放異人的厲害,使得趙國心甘情願放異人歸國。
二者記載大相徑庭,看來司馬遷並沒有按照《戰國策》上記載的那樣一並記之。在那個時代來看,兩種可能性都可能發生,但是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應該還是《史記》記載更讓人信服。因為異人既然質於趙,就是趙國在必要時左右秦國的一個砝碼,雖然從一些歷史事實來看,秦國並不很是在意異人在趙國的處境,趙國也並不能用異人的生命要挾秦國的進攻,但是,總歸還是能讓秦國有所顧忌,這樣的情況下,又豈會輕易讓他回國。特別是如果依《戰國策》所說的:趙國已經知道異人被認為寵子,有承國之望,更是會以此要挾秦國的,更是不會輕易將異人遣送回國的。況且呂不韋也不會冒險將異人立為寵子的消息告訴趙國的。況且秦國一邊還在進攻趙國,一旦趙國惱羞成怒殺了異人,呂不韋豈不是前功盡棄。
當然,異人回到秦國見華陽夫人幾及安國君時,還有一個細節,足見呂不韋之心如細發,老謀深算。華陽夫人是楚國人,異人見華陽夫人時,呂不韋讓異人穿上楚人的衣服博取華陽夫人的歡心,果然,華陽夫人十分高興,並且將異人改名為子楚。
在呂不韋傾盡家資,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讓異人回到秦國的這個中間,還有一段類似小說家編寫的花邊新聞,也就是最為有爭議的話題,秦王政究竟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史記》記載: 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 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按照這個說法,郭沫若提出了疑問,一是該內容只有《史記》有,而《戰國策》沒有記載。並且《史記》在說異人妻子有矛盾的地方,如果按照所描寫的那樣,那麼異人妻子就是一個歌姬,而《史記》後面還說,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明顯有不同。並且郭老還提出了一個獨到的看法,此傳說是在西漢初年呂後稱制的時候,呂氏之族如呂產、呂祿輩仿照春申君與女環的故事編造的,其目的是為奪取江山找尋歷史淵源。郭老最後斷言: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純粹是子虛烏有(郭沫若《十批判書》「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
余也曾和一些歷史學家聊過這個問題,沒有定論:大概是三種意思:一是按照郭老的意思,此事純粹是好事者為之,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編造的。
另外是關於《史記》記載矛盾的地方,就是異人的夫人是歌姬還是豪家女。其實並不矛盾,二者還是有相通之處。異人假如看上了呂不韋的小妾,也就是那個歌姬,無疑給呂不韋提供了另外一個機會,那就是,一旦異人回歸即位,他和歌姬肚子里的孩子就有可能成為皇帝,這個想法符合呂不韋的野心的。呂不韋是一個冷靜的人,他善於處理各方面關系,也知道如何利用這種關系。他能想到異人看上了歌姬,也就想到,歌姬肚子里的孩子能夠有承國的希望。他當然會盡一切能力掩飾歌姬的真實身份,比方說,為歌姬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背景,也就是如《史記》記載的那樣「趙豪家女也」。另外,異人好歹是一個王孫,娶妻也好,納妾也好,總要有一定排場,否則一定會面目無光,又怎能名譽盛於諸侯,這樣的話,也會要求歌姬有一定背景,至於如何編造,那就不得而知了。
再有就是,不論《史記》也好,《戰國策》也好都記載了秦王政坐上王位後,呂不韋與太後私通。如果呂不韋以前和太後沒有任何關系的話,呂不韋必然會愛惜自己的政治生命,不會去和太後私通。只有呂不韋有所恃(包括呂不韋認為秦王政就是自己兒子),或者和太後早有私通,才會冒險與太後私通的,否則,一個丞相,後庭美女如雲,如不是有什麼隱情,又怎麼會與太後私通,讓人難以理解。當然,這對呂不韋只不過是一個插曲,並不影響呂不韋的一生的政績,所以也不贅述。

H. 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說的是呂不韋的故事

一字千金

戰國末期,秦國有一個大商人,名叫呂不韋,他因在趙國經商時,曾資助過秦莊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趙姬送給子楚為妻,待子楚接王位後,便被封為文信侯,官居相國。庄襄王在位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歲的兒子政(趙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呂不韋為仲父,行政大權全操在呂不韋和趙姬的手中。

I. 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說的是呂不韋的故事

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說的是呂不韋的故事
A. 一字千金

戰國末期,衛國的大商人呂不韋,他到趙國經商時,曾資助過秦莊襄王(在趙國做人質的人),並把他的妾趙姬送給異人為妻,待異人繼位後,便封呂不韋為文信侯,官居相國。庄襄王在位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歲的兒子政(趙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呂不韋為「仲父」,行政大權全操在呂不韋和趙姬的手中。

當時養士之風甚盛,有名的戰國四公子便都養有門客數千人,呂不韋也養了三千門客,作為他的智囊,想出種種辦法來鞏固他的政權。這些門客,三教九流的人,應有盡有,他們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和心得。

呂不韋為了提高自己的聲望,讓這些人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各種見解寫成文字,並把它們匯集起來,編成了一部二十餘萬言的巨著,提名《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是一部雜書,內有天文地理、見土人情、治理人世等各方面的內容。全書有一百六十篇文章,分成二老一輩六卷,共二老一輩多萬字,在當時穩得上是一問巨著。

呂不韋就把這部書作為秦國統一天下的經典,當時呂不韋把這書在秦國首都咸陽公布:「各方人士有誰能在書上增加一個字或者減少一個字的,就賞一千金。」誰不知道呂不韋是秦國了有權勢的人,誰敢對這部書增刪一個字呀!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用來形容一篇文章的價值很高,或者稱贊一篇文章在修辭上特別出色,字字珠磯,不可多得。我們還用來形容文章的價值或修辭的美妙比較妥當。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