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李大釗的故事

李大釗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7 23:52:11

⑴ 李大釗生平事跡

北京香山萬安公墓內的李大釗烈士陵園,是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修建的。在墓碑上有中共中央撰寫的碑文。碑文指出:李大釗同志是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他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前途無限忠誠。他為在我國開創和發展共產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輝典範。
李大釗,字守常,河北省樂亭縣人,生於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學習政治經濟。1913年冬,李大釗懷著憂國憂民的情懷,東渡日本,考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當日本帝國主義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後,他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總會的愛國斗爭,他起草的《警告全國父老書》的通電迅速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為舉國聞名的愛國志士。1916年李大釗回國後,積極參與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啟發了李大釗,他先後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和演說。他宣稱:「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發表了《新紀元》、《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幾十篇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0月,在李大釗發起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建立。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的工作。在黨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當選為中央委員。
1926年3月,李大釗領導並親自參加了北京人民反對日、英帝國主義和反對軍閥張作霖、吳佩孚的斗爭。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製造了「三·一八」慘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釗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繼續領導黨的北方組織堅持革命斗爭。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闖進蘇聯大使館駐地,逮捕了李大釗等80餘人。李大釗備受酷刑,在監獄中,在法庭上,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軍閥不顧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悍然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李大釗第一個走上絞架,從容就義,時年38歲。

⑵ 李大釗英雄事跡

1914年組織神州學會,進行反袁活動。次年為反對日本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以留日學生總會名義發出《警告全國父老》通電,號召國人以「破釜沉舟之決心」誓死反抗。

1916年5月回國,在北京創辦《晨鍾報》,任總編輯。旋辭職,任《甲寅日刊》編輯,推動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1918年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發表《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號召全國人民走十月革命的道路。積極參加五四運動,對運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1919年參加創建少年中國學會,任《少年中國》月刊編輯主任。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是中國最早比較系統地介紹馬克思主義學說三個組成部分的文章。與提倡實用主義的胡適展開「問題與主義」論戰。

1920年3月與前來北京的共產國際遠東局局長魏金斯基和馬邁耶夫等商談建立中國共產黨問題。10月成立北京共產黨小組。11月建立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8月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北京分部主任,在京奉、京漢、京海等鐵路開展工人運動。次年8月中共中央西湖會議後,受黨的委託到上海與孫中山商談「振興國民黨以振興中國之問題」。不久,在孫主盟下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

1923年6月出席中共「三大」,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10月任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和改組委員。參與籌備國民黨「一大」。

1924年1月被孫指定為國民黨「一大」五人主席團成員之一,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後任國民黨北京執行部組織部長。6月率中共代表團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五大」。11月返回北京,發動群眾准備召開國民會議,揭露和抵制段祺瑞的「善後會議」。

1925年五卅慘案爆發,與趙世炎等在京組織「滬案雪恥會」,聲援上海人民的反帝斗爭。

1926年3月領導北京群眾反對日英美等國要求拆除大沽口國防設備的「最後通牒」,18日因組織請願示威遊行被段祺瑞政府通緝。北伐戰爭期間協助馮玉祥制訂軍事行動方針。

1927年4月6日被奉系軍閥張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義。著作編為《李大釗文集》。

⑶ 李大釗的事跡50字

李大釗的事跡

1、社會黨逃離

1913年8月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畢業,在校期間與同學郭須靜一起加入中國社會黨,畢業後到北京參加中國社會黨活動。同月中國社會黨領袖陳翼龍被殺,社會黨被查封,李大釗逃離北京,避難於家鄉樂亭縣的祥雲島,後得到天津紳士孫洪伊的資助,赴日本留學。

2、發《警告全國父老》抗袁活動

入早稻田大學政治科後,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1914年組織神州學會,進行反袁活動。次年為反對日本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以留日學生總會名義發出《警告全國父老》通電,號召國人以「破釜沉舟之決心」誓死反抗。

3、推動共產主義

1916年5月回中國,在北京創辦《晨鍾報》,任總編輯。旋辭職,任《甲寅日刊》編輯,推動新文化運動的發展。1918年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後任經濟、歷史等系教授,參與編輯《新青年》,並和陳獨秀創辦《每周評論》,推動共產主義。

4、建立共產黨

1920年,和陳獨秀醞釀組建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10月,和鄧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等一同建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 中共建黨後,任二、三、四屆中央委員。

5、參與「國共合作」

1922年,李大釗根據共產國際指示,赴上海會見孫中山。1924年,參與「國共合作」,出席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任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委。李大釗曾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演說:「本人原為蘇聯黨員、第三國際共產黨員。」

資料拓展:

李大釗(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樂亭人,畢業於東京早稻田大學,中國共產黨主要創立人之一,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之一,是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之一,也是在北伐時期推動顛覆中國政府的重要人物之一,同時為共產國際的成員及其在中國的代理人。

⑷ 李大釗的動人故事

1926年3月,日本帝國主義侵犯天津大沽口,國民黨被迫還擊,擊中了日本軍艦。日本政府不但不對侵略行為認罪,還公然要求中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腐敗的段祺瑞軍閥政府竟然全部接受了日本政府的無理要求。在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的領導下,北京五千名群眾在天安門召開了抗議大會。會後,李大釗親自舉著一面紅旗,走在隊伍中間,到鐵獅子胡同軍閥政府門前示威。遊行隊伍來到軍閥政府門口,段祺瑞反動政府開槍掃射示 威群眾。女子師范大學學生劉和珍、史家胡同小學學生周正銘等四十六人慘遭殺害。面對反動政府的血腥鎮壓,李大釗為了使革命群眾減少損失,不顧個人安危,冒著槍林彈雨,指揮示威群眾疏散。當他看到幾個受了重傷的青年倒在地上時,便一個個地把他們攙扶起來,織力量把他們背走。直到絕大部分群眾脫離險境,李大釗才隨著群眾朝胡同東李大釗口走去。兵警見到他,用槍口對著他的胸膛,厲聲喝道:
「你是干什麼的?」
「我是做買賣的。」李大釗從容不迫地回答。
當時李大釗穿著長袍馬褂,微胖的臉龐留著八字鬍,並戴著一副眼鏡,很像個商人的樣子。兵警信以為真,便用力搡了一下他的肩膀說:「做買賣到這兒來,找死呀!還不快走!」
李大釗機智地通過了敵人的檢查。
當天夜裡,李大釗召集了北京黨組織的緊急會議,研究部署了新的戰斗計劃。
1927年4月6日,李大釗被軍閥張作霖逮捕了,關在京師警察廳拘留所里。敵人對他軟硬兼施,妄圖逼他供出黨的機密。李大釗堅貞不屈,不僅沒有透露一點黨的機密,他的「供詞』』卻成了一篇宣傳馬克思主義必勝的宣言書。敵人對他施用了種種酷 刑,並用竹簽扎他的十指。十指連心啊,劇烈的疼痛折磨著他,手指骨都碎裂了。酷刑折磨得他死去活來,敵人卻沒有得到一點東西,只得把他押回牢房。
在拘留所里,李大釗不放過一切斗爭機會,他領導被捕的難友進行獄中斗爭;他向監獄的看守進行革命宣傳。一個看守同情革命,李大釗爭取了他,讓他幫助傳送消息。一天傍晚,這個看守悄悄地塞給李大釗一封信。他打開一看,是黨組織寫來的。信里說,北方鐵路工人知道他被捕後受了毒刑,義憤填膺,強烈要求組織一支武裝,化裝潛入北京,打進京師警察廳看守所,營救他和同志們出獄。黨組織來信徵求他的意見。李大釗感到無限欣慰,因為工人同他心連著心。但他毅然拿起筆,借著從鐵窗透進來的暗淡光線,寫了回信。信中寫道:
「……這種行動自然是工人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對黨對我的愛戴,但今天完全沒有可能實現這種計劃,拘留所處於重重武裝戒備之中。我個人為革命為黨而犧牲是光榮的,這已經是黨的損失了。我不能再要同志們來作冒險的事業,而耗費革命力量。」當黨組織把李大釗的意見轉告給鐵路工人的時候,工人們都為自己領袖的高尚品德而感動得落淚。
4月28日,敵人用絞刑殺害李大釗等二十位革命同志。李大釗同志視死如歸,大義凜然,從容不迫,緩步登上刑台。當劊子手把絞繩套在他脖子上的時候,他面對十九位即將遇難的同志,發表了最後一次簡短的演說:「我們宣傳的馬克思主義,已經培養了許多革命同志,如同紅花的種子撒遍全國各地。這種子需要用鮮血澆灌,他們會開出艷麗的花。我深信:共產主義必將得到光榮的勝利,將來的環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 不知道對不對你看看

⑸ 李大釗被害前後的故事。

★李大釗被害前後的故事:

李大釗同志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920年初,李大釗與陳獨秀相約,籌建中國共產黨。同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組織中國第一個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為之一新。李大釗和陳獨秀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
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後,李大釗與趙世炎等人在北京組織5萬餘人的示威,有力地支持了上海人民的反帝斗爭;1926年3月,李大釗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積極領導並親自參加了北京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三一八運動,號召人們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熱血,不分界限地聯合起來,反抗帝國主義的聯合進攻,反對軍閥的賣國行為。 李大釗的革命活動,遭到北洋軍閥的仇視,他們下令通緝李大釗。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在北京逮捕李大釗等80餘人。在獄中,李大釗備受酷刑,但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臨刑前,李大釗慷慨激昂:「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他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時年38歲。

⑹ 李大釗被捕後的故事

1927年4月6日,李大釗被軍閥張作霖逮捕了,關在京師警察廳拘留所里。敵人對他軟硬兼施,妄圖逼他供出黨的機密。李大釗堅貞不屈,不僅沒有透露一點黨的機密,他的「供詞」卻成了一篇宣傳馬克思主義必勝的宣言書。敵人對他施用了種種酷刑,並用竹簽扎他的十指,劇烈的疼痛折磨著他,手指骨都碎裂了。酷刑折磨得他死去活來,敵人卻沒有得到一點東西,只得把他押回牢房。
在拘留所里,李大釗不放過一切斗爭機會,他領導被捕的難友進行獄中斗爭;他向監獄的看守進行革命宣傳。一個看守同情他,李大釗爭取了他,讓他幫助傳送消息。一天傍晚,這個看守悄悄地塞給李大釗一封信。他打開一看,是黨組織寫來的。信里說,北方鐵路工人知道他被捕後受了毒刑,義憤填膺,強烈要求組織一支武裝,化裝潛入北京,打進京師警察廳看守所,營救他和同志們出獄。黨組織來信徵求他的意見。李大釗感到無限欣慰,因為工人同他心連著心。但他毅然拿起筆,借著從鐵窗透進來的暗淡光線,寫了回信。信中寫道:「這種行動固然是工人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對黨對我的愛戴,但今天完全沒 有可能實現這種計劃,拘留所處於重重 武裝戒備之中。我個人為革命為黨而犧牲是光榮的,這已經是黨的損失了。我不能再要同志們來作冒險的事業,而耗費革命力量。」當黨組織把李大釗的意見轉告給鐵路工人的時候,工人們都為自己領袖的高尚品德而感動得落淚。
4月28日,敵人用絞刑殺害李大釗等20位革命同志。李大釗同志視死如歸,大義凜然,從容不迫,緩步登上刑台。當劊子手把絞繩套在他脖子上的時候,他面對十九位即將遇難的同志,發表了最後一次簡短的演說:「我們宣傳的馬克思主義,已經培養了許多革命同志,如同紅花的種子撒遍全國各地。這種子需要用鮮血澆灌,他們會開出艷麗的花。我深信:共產主義必將得到光榮的勝利,將來的環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

⑺ 李大釗的故事

1919年,偉大的五四運動爆發,這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李大釗同志熱情投入並參與領導了五四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和運動之後,他更加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做了大量工作。他在《新青年》發表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系統介紹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當時的思想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同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地區黨的工作,在北方廣大地區領導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展工人運動,建立黨的組織。

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黨的委託,幾次往返於北京、上海、廣州之間,同孫中山先生商談國共合作,為建立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實現第一次國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領導北方黨組織發動群眾,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軍閥斗爭,猛烈沖擊了帝國主義勢力和北洋軍閥統治。

(7)李大釗的故事擴展閱讀:

人物貢獻

李大釗同志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前途無限忠誠。他為在我國開創和發展共產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輝典範。

大釗同志和其他無數先烈光榮地倒下去了,但是他們的犧牲沒有使中國革命停止,相反,中國革命在犧牲者的血泊中繼續前進,直至獲得偉大的勝利。作為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和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大釗同志的業績將永遠受到中國人民的追懷和崇敬。

後世紀念

為紀念李大釗同志,發揚他偉大的共產主義革命精神,中共中央於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八日將他和他的夫人趙紉蘭同志(一八八三年——一九三三年)的靈柩移葬於新建的李大釗烈士陵園。

李大釗犧牲後,1933年由黨在白區的秘密組織將其安葬在萬安公墓內。新中國建立後,在河北樂亭、北京等李大釗生活和戰斗過的地方相繼建立了李大釗的紀念館。1983年10月,李大釗烈士陵園在北京萬安公墓建成,中共中央領導親自參加,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

⑻ 李大釗的故事 100字以內

李大釗的故事:
  李大釗出生前7個月,父親李任榮就病逝。出生後16個月,母親周氏因感傷過度也相繼去世,襁褓中的李大釗只能由年近七旬的大祖父李茹珍悉心撫養。李大釗4歲時,李茹珍就教他背詩、認字。他用硬紙做成二寸見方的認字卡,讓李大釗在玩耍中,學得語言和文字知識。開始,每天有計劃地讓李大釗認一兩個字,再到五六個字,後來發展到一二十個字。由於嚴格的家教和早期的智力開發,李大釗到了五六歲時,就能熟讀和背誦私塾里的啟蒙書籍《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了。6歲就能在門口的老母廟前讀布告,被村裡人喻為神童。

⑼ 李大釗的英雄事跡

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在北京逮捕李大釗等80餘人。在獄中,李大釗備受酷刑,但始終嚴守黨的秘密,大義凜然,堅貞不屈。

4月28日,北洋軍閥政府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臨刑前,李大釗慷慨激昂:「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共產主義在中國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他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時年38歲。

(9)李大釗的故事擴展閱讀:

個人貢獻

李大釗同志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前途無限忠誠。他為在我國開創和發展共產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輝典範。

大釗同志和其他無數先烈光榮地倒下去了,但是他們的犧牲沒有使中國革命停止,相反,中國革命在犧牲者的血泊中繼續前進,直至獲得偉大的勝利。作為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和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大釗同志的業績將永遠受到中國人民的追懷和崇敬。

後世紀念

李大釗犧牲後,1933年由黨在白區的秘密組織將其安葬在萬安公墓內。新中國建立後,在河北樂亭、北京等李大釗生活和戰斗過的地方相繼建立了李大釗的紀念館。1983年10月,李大釗烈士陵園在北京萬安公墓建成,中共中央領導親自參加,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

⑽ 李大釗的革命事跡

1916年李大釗回國後,到北京大學任圖書館主任兼經濟學教授,積極投身於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一員主將。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俄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啟發了李大釗,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評論》等為陣地,相繼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大量宣傳十月革命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著名文章和演說。

闡述十月革命的意義,謳歌十月革命的勝利,旗幟鮮明地批判改良主義,積極領導和推動五四愛國運動的發展,成為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我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人。

1914年組織神州學會,進行反袁活動。次年為反對日本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以留日學生總會名義發出《警告全國父老》通電,號召國人以「破釜沉舟之決心」誓死反抗。

1915年,日本帝國主義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李大釗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抗議斗爭。他起草的通電《警告全國父老書》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為著名愛國志士。「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10)李大釗的故事擴展閱讀:


李大釗主要貢獻

李大釗同志1889年10月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那時,中國正處在帝國主義列強加緊侵略和封建統治癒益腐朽而造成的深重災難之中,國家和民族瀕於危亡的邊緣。

進入二十世紀,辛亥革命爆發、新文化運動湧起,特別是五四運動的發生,使中國社會出現了曙光初現的變化。李大釗同志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1913年,他東渡日本,就讀於東京早稻田大學,開始接觸社會主義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學說。

1916年回國後,他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宣傳民主、科學精神,抨擊舊禮教、舊道德,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斗爭。他和他的戰友們改造舊中國的決心和激情,有力激發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