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推敲的故事

推敲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7 23:47:16

⑴ 文學史上其他「推敲」的故事

王安石覺得「春風又綠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風一到江南是什麼景象,缺乏詩意,想了一會,就提筆把「到」字圈去,改為「過」字。後來細想一下,又覺得「過」字不妥。「過」字雖比「到」字生動一些,寫出了春風的一掠而過的動態,但要用來表達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於是又圈去「過」字,改為「入』字、「滿」字。這樣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滿意的字。他覺得有些頭疼,就走出船艙,觀賞風景,讓腦子休息一下。
王安石走到船頭上,眺望江南,春風拂過,青草搖舞,麥浪起伏,更顯得生機勃勃,景色如畫。他覺得精神一爽,忽見春草碧綠,這個「綠」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個字嗎?一個「綠」字把整個江南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動人景象表達出來了。想到這里,王安石好不高興,連忙奔進船艙,另外取出一張紙,把原詩中「春風又到江南岸」一句,改為「春風又綠江南岸」。

為了突出他反復推敲來之不易的那個「綠」字,王安石特地把「綠」寫得稍大一些,顯得十分醒目。

⑵ 類似"推敲"的故事

任翻(人名)題台州寺壁詩曰:「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既去,有觀者,取筆改「一」為「半」字。翻(任翻)行數十里,乃得「半」字,亟欲回易之,則見所改字,因嘆曰:「台州有人。」——(李東陽《麓堂詩話》)

寫的是唐代詩人任翻為改一個字,跑了數十里的故事,也很動人。「前峰月照」一定會出現「峰掩月」的情況,月光不會照遍一江流水,改為「半江水」既符合實際,又詩味含蓄。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當過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實行改革,歷史上叫做「王安石變法」。王安石又是文學家,詩和散文都寫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辭,據說,他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經過幾十次修改才選定「綠」字,千百年來傳為美談。

1.飛來峰——就是浙江紹興城外的寶林山。

2.千尋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尋等於八尺。

3.緣——因為。

這首絕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時的作品。前兩句寫飛來峰塔的形象,後兩句寫登飛來峰塔的感想。

山是高聳的,塔是高聳的,山頂上的塔更是高高聳立的。飛來峰和它上面的寶塔總共多高?不知道。詩人只告訴我們,單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詩人還講了一個傳說:站在塔上,雞鳴五更天就可以看見海上日出。請想想飛來峰那聳雲天的氣勢吧!

寶塔雖高,卻不是高不可上。轉眼間,詩人已登上塔頂,世界萬物,盡收眼底,那游盪的雲片再也擋不住視線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乍聽起來,是在談論觀賞風光的體會;可一尋味,便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在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讀者,這是引人向上的啟示。
蘇詢門下,不是才子,就是才女,這與他的教誨當然分不開。
據說有一天,蘇詢買了一幅畫,打算配一副對聯,但他把對聯擬好後,不寫中間一字,抄出來,讓兒女們去填,藉此考一下他們的才學:
輕風 細柳
淡月 梅花
蘇軾(東坡)文思最快,立刻填上了兩個字,使之成為:
輕風搖細柳
淡月映梅花
蘇小妹說:「哥哥所填,固然不錯,但所用的詞不夠精彩。倘若用「扶」和「失」二字,不知如何?」

輕風扶細柳
淡月失梅花
蘇詢問老二的看法,蘇轍贊賞小妹,說:「這是煉字,用『扶』字,更顯得風之溫柔,用『失』字,才有天地溶為一色,撲朔迷離詩畫意。」

蘇詢也認為小妹的好,蘇軾也很佩服小妹的才華。
任翻(人名)題台州寺壁詩曰:「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開竹房。」既去,有觀者,取筆改「一」為「半」字。翻(任翻)行數十里,乃得「半」字,亟欲回易之,則見所改字,因嘆曰:「台州有人。」——(李東陽《麓堂詩話》)

寫的是唐代詩人任翻為改一個字,跑了數十里的故事,也很動人。「前峰月照」一定會出現「峰掩月」的情況,月光不會照遍一江流水,改為「半江水」既符合實際,又詩味含蓄。

⑶ 歷史上推敲的故事

唐代詩人賈島,字閬仙(一作浪仙),年輕時因考試不中,曾出家當過和尚,法名無本。後來又還俗應試,到底沒有考進「進士」,只做過「長江主簿」等小官,醫生窮愁潦倒。他的詩風格清麗,非常注重鍛字煉句。 《隋唐嘉話》、《唐詩紀事》和《苕溪漁隱從話》都載有他的這樣一則故事:

賈島因赴考到京(長安)。一天,騎著驢,一邊走,一邊吟詩,忽然得了兩句道: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賈島自己覺得這兩句還不錯。可是,又覺得下句「推」字不夠好:既是月下的夜裡,門早該關上,恐怕推不開了,不如改為「僧敲月下門」。心裡這么琢磨著,嘴裡也就反復地念著:「僧推……」、「僧敲……」,他的右手也不知不覺地隨著表演起來:一會兒伸手一推,一會兒舉手作敲的姿勢。這時,著名的大作家、「京兆尹」兼「吏部侍郎」韓愈恰巧從這兒經過,隨從儀仗,前呼後擁地過來了。按當時規矩,大官經過,行人必須遠遠迴避讓路,否則就要犯罪。賈島這時正迷在他的那句詩里,竟沒有發覺,等到近身,迴避也來不及了,當即被差役們扭住,帶到韓愈馬前。韓愈問明原委,不但沒有責備賈島,還很稱贊他認真的創作態度。對於「推」、「敲」兩字,韓愈沉吟了一下,說:「還是『敲'字好。」

兩人於是並騎而行,談了一些關於詩文寫作的問題。從此成了朋友。

成語「推敲」的出典,就是由於這個故事。後來,形容反復地研究措詞、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上述賈島的詩句,見《題李凝幽居》,是一首五律,全詩如下:

閑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原。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