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牛的故事

牛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7 23:45:49

㈠ 與牛有關的神話故事

撒草受罰,效勞人間

古時,牛王是玉帝殿前的差役,時常往返於天宮和大地之間。有一天,農夫托牛王給玉帝傳個口信,說是人間寸草不生,大地光禿禿的,太難看,請玉帝帶點草籽給人間,把人間打扮得好看些。玉帝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問殿下眾神誰願去人間撒草種。

「玉帝,我願去人間撒草種。」牛王自告奮勇地說。

「你是個粗心大意的傢伙,恐怕不行吧。」玉帝不放心地說。

「玉帝放心,這點小事我都辦不好,甘願受罰。」牛王堅持要去。

玉帝同意了牛王的請求,囑咐牛王到人間後,走三步撒一把草籽。

牛王帶著草籽,走出天宮,在跨出南天門時,不小心跌了一跤,墜下人間後,頭腦暈乎乎的,誤以為玉帝的旨意是走一步撒三把草籽。於是,大把的草籽撒在了大地。

第二年,野草叢生,農夫根本無法種莊稼了。他們托灶神告訴玉帝,野草太多,莊稼無法生長。玉帝知道壞事了,召來牛王一問,才知道粗心的牛王是一步撒三把草籽,把一件好事辦壞了。

「你這粗心的老牛,弄得人間遍地野草。當初你怎麼保證的?從今以後,你和你的子子孫孫都只准吃草,幫助農夫除掉野草,同時,祖祖輩輩都得幫助農夫幹活兒。」玉帝說完,怒氣未消,飛起一腳踢向老牛,牛王一個筋斗從天上落到人間,嘴巴朝下,被摔掉一排上牙。

牛從此便一輩子給農夫當苦力,並且從未停止啃青草。直到今天,它的那排上牙也還沒有長出來。

但是,牛是個知過即改的好動物,它任勞任怨,勤懇忠實,拉車犁田從不松套,為農夫做了不少好事,博得了人們的好評。在排屬相的時候,人們一致推舉他為屬相,牛憑自己對人類的貢獻當上了人類的屬相。如果不是投機的小老鼠藏在牛角上,搶先得了頭名,牛王肯定還會當上屬相首領呢。

㈡ 有帶牛的故事.或寓言.及其講解/道理等/

1、庖丁解牛

有一個名叫丁的廚師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觸的地方,肩所靠著的地方,腳所踩著的地方,膝所頂著的地方,都發出皮骨相離聲,刀子刺進去時響聲更大,這些聲音沒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經首》兩首樂曲伴奏的舞蹈節奏合拍。

梁惠王說:「嘻!好啊!你的技術怎麼會高明到這種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說:「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規律,這已經超過了對於宰牛技術的追求。當初我剛開始宰牛的時候,對於牛體的結構還不了解,無非看見的只是整頭的牛。

三年之後,見到的是牛的內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見整頭的牛了。現在宰牛的時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觸牛的身體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象視覺停止活動了而全憑精神意願在活動。

順著牛體的肌理結構,劈開筋骨間大的空隙,沿著骨節間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順著牛體本來的結構。宰牛的刀從來沒有碰過經絡相連的地方、緊附在骨頭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結的地方,更何況股部的大骨呢?

技術高明的廚工每年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割肉。技術一般的廚工每月換一把刀,是因為他們用刀子去砍骨頭。現在臣下的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數千頭,而刀口卻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

牛身上的骨節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卻並不厚,用這樣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節,那麼在運轉刀刃時一定寬綽而有餘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一樣。

雖然如此,可是每當碰上筋骨交錯的地方,我一見那裡難以下刀,就十分警懼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動作放慢。刀子輕輕地動一下,嘩啦一聲骨肉就已經分離,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

我提起刀站著,為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環顧,一副悠然自得、心滿意足的樣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來。」

梁惠王說:「好啊!我聽了庖丁的話,學到了養生之道啊。」

這個寓言故事選自《莊子·內篇·養生主》。它說明世上事物紛繁復雜,只要反復實踐,掌握了它的客觀規律,就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迎刃而解。

2、對牛彈琴

有個彈琴能手叫公明儀,他對牛彈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牛低著頭吃草,就好像沒聽見任何聲音一樣。不是牛沒有聽見,是這美妙的曲子不適合牛的耳朵而已。

公明儀於是變換曲調,彈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聲,還有一隻孤獨小牛的哞哞叫聲。牛聽了,馬上搖動尾巴,豎起耳朵,因為不安而小步來回走動。

這個故事選自《牟子理惑論》,這個故事用對牛彈琴比喻對不講道理的人講道理,對不懂得美的人講風雅。也用來譏諷人講話時不看對象。

3、公牛與蚊子

蚊子飛到公牛角上,休息了很久。他在要飛走時,問公牛是不是希望他離開。公牛回答說:「你來時我一點兒都不知道,你離去我也未必會在意。」

這個故事選自《伊索寓言》,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於那些既軟弱又無知的人,存在與否,人們都覺得無關緊要。

4、吹牛的運動員

有個運動員因平常參加比賽時缺乏勇氣,被人們指責,只好出外去旅行。過了些日子,他回來後,大肆吹噓說,他在別的很多城市多次參加競賽,勇氣超人,在羅德島曾跳得很遠,連奧林匹克的冠軍都不能與他抗衡。

他還說那些當時在場觀看的人們若能到這里來,就可以給他作證。這時,旁邊的一個人對他說:「喂,朋友,如果這一切是真的,根本不需要什麼證明人。你把這里當作是羅德島,你跳吧!」

這個故事選自《伊索寓言》,這故事說明,用事實容易就近證明的事,說得再多都是多餘的。

5、公牛與野山羊

有頭公牛被獅子追趕,逃進了一個山洞,洞里住著一群野山羊。盡管野山羊朝他又踢又頂,公牛還是忍著痛對他們說:「我在這里忍辱負重,並不是害怕你們,而是害怕那站在洞口的獅子。」

這個故事選自《伊索寓言》,這故事說的是,為了逃避大災難,必須忍受小痛苦。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㈢ 誰有關於牛的故事、典故、成語及其意思等

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為神話人物,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南北朝時代寫成的《荊楚歲時記》里有這么一段:「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綞。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這個神話傳說作為千古佳話流傳至今。「牛郎織女」多比喻分居兩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對戀人。 老牛舐犢 《後漢書·楊彪傳》載:三國時期,曹操手下有一主簿名叫楊修,聰明博學,智慧過人。曹操對楊修萬分嫉恨,又因楊修是曹的對頭袁術的外甥,怕以後會有後患,所以就借口楊修擾亂軍心,把楊修殺了。楊修被殺,老父楊彪萬分痛惜。一次,曹操問道:「你為什麼瘦得這樣厲害啊?」楊彪悲傷地說:「我像老牛舐犢一樣愛我的兒子,現在小牛死了。我這老牛怎麼能不瘦呢?」後來,人們以「老牛舐犢」來比喻父母疼愛子女的深摯感情。 牛刀小試 宋·蘇軾《送歐陽主簿赴官韋城》詩「讀遍牙簽三萬軸,欲來小邑試牛刀。」「牛刀」出自《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日『割雞焉用牛刀?』」牛刀,宰牛用的刀,比喻大才;小試,稍微用一下,含初步顯一下身手的意思。「牛刀小試」比喻有本領的人初次任職,就已經表現出才幹. 庖丁解牛 《莊子·內篇·養生主》載:「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琦,砉然響然,奏刀瞻然,莫不中音。」「庖丁解牛」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士口。 吳牛喘月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一言語》:「臣猶見牛,見月而喘。」《太平御覽》卷四引《風俗通》:「吳牛望見月則喘,彼之苦於日,見月怖喘矣。」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吳牛喘月」多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對牛彈琴 漢·牟融《理感論》載:「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講的是古代有一位大音樂家公明儀彈得一手好琴,有一天他漫步郊野,看見有一頭牛正在低頭吃草。這清靜怡人的氛圍激起了他為牛彈奏一曲的慾望。盡管琴聲優美極了,可是那牛卻依然只顧低頭吃草而不理會琴聲。「對牛彈琴」比喻對愚蠢的人講深刻的道理,現在也用來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無的放矢。 馬牛襟裾 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全句說:如果人不通曉古今,就如同馬、牛穿著人的衣服(即衣冠禽獸)。現在,「馬牛襟裾」比喻人不懂得禮節,也多比喻衣冠禽獸。

㈣ 與牛的故事

故事內容:
兩只小青蛙在水池邊玩,有隻大牛來喝水。牛一不小心就把一隻小青蛙踩死了。
剩下的一隻小青蛙逃回家,對母親說:
「媽媽!糟了呀!哥哥被一隻有腳的大動物給踩死了!」
青蛙媽媽還不曾見過牛。「很大,是這樣的嗎?」
青蛙媽媽把肚皮吹大給孩子看。
「不,更大!」
「那麼,是這樣嗎?」青蛙媽媽再把肚皮吹的更大些。
「還要大,還要更大些呀!」
青蛙媽媽拚命的吸器,將肚皮吹的像氣球,圓鼓鼓的。
「哦!就是這樣吧?」
青蛙媽媽正說著話,肚皮卻啪一聲裂開了。
寓意:
一個孤陋寡聞卻自高自大、不自量力的人,必將慘遭失敗。

㈤ 關於牛的傳說故事

瑤族牛生日的傳說

瑤家有一傳說:"盤古開天,魯班造牆,禾王送禾,牛王耕田。"瑤族古籍《盤天大歌》和《過山榜》中說:"寅卯兩年發大水,天下萬物皆被淹,只留伏羲兄妹倆,藏入葫蘆飄水上。

才得以延續人類,後來盤王登殿,賜瑤人以天下群山,任其砍種,安居樂業。然而,瑤山地區,窮山惡水,盡管人們辛勤耕種,仍然朝不保夕。

有一年,太白金星下凡查訪民情,看到瑤家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峻嶺崇山之中,刀耕火種,生活艱難,於是稟告天庭。玉帝就派禾王送禾到人間,牛王下凡來耕田。

自從牛王來到人間後,瑤家人就開始耕田插禾,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為了感謝牛王,瑤家人就把牛王下凡的那天(農歷四月初八)作為傳統節日牛生日。

瑤家有一首民謠"四月八,丟犁耙,七月半,谷滿倉,收回萬擔糧,全靠牛幫忙。"四月初八這天,瑤家人最愛護牛,把牛當作神明來祭禮侍奉,要讓牛丟下耙犁休息一整天。

這天,任何人都不準鞭打牛,不準鬥牛,更不準殺牛,連罵牛亦不準。頭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給牛洗一次熱水澡,將全身梳刷得乾乾凈凈,還要將牛欄擺弄得整整潔潔。

鋪換一次新草,用紅紙畫上或者剪成佛符貼在牛欄上,驅邪劫病送瘟神,保佑牛的健康。這天,牛吃的東西更是別致精彩,清晨,人們就爭先把牛放出去吃露水草,越早越好,"搶頭"。

上午,用糯米酒糟煮雞蛋給牛吃,在瑤家,小孩過生日有吃雞蛋的習慣,可見對牛的崇拜。拜家有句俗話:"人過生,吃人參;牛過生,吃苦參。"

下午,就用苦參熬泥鰍喂牛,使牛健康長壽。到晚上,瑤家人還要選出最好最強壯的牛來聚會,瑤家人穿著節日的盛裝,圍著熊熊的篝火,敲著長鼓,唱著歡快的歌兒翩翩起舞。

(5)牛的故事擴展閱讀

牛科動物的共同特點是體質強壯;有適合長跑的腿;腳上有4趾,但側趾比鹿類更加退化,適於奔跑;為了貯存草料、躲避敵害,它們的胃在進化中形成了4個室:即瘤胃、蜂巢胃、瓣胃和腺胃,還具有「反芻」的習性,使食物能夠得到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更重要的是它們的角與鹿類有極其明顯的區別。通常情況下,1歲以後的雄獸和雌獸的頭骨上都長有一對粗大的角,角的形狀在各種之間有所不同,但都是額骨的突起衍生出來形成的對稱骨枝。

外邊包著一層角質套,角質套可以脫下,角內部是空心的,所以又叫「洞角」,牛科動物也因之被稱作「洞角」動物。角不分叉,外面還有一層堅硬的角套,角套為空心,套在骨質的角心上,並且隨著角心的生長而擴大,所以也把它們叫作「洞角類」。

與鹿類具有的實角不同,牛科動物的角上沒有神經和血管,洞角被去掉後,不能再生長。除了北美洲的叉角羚羊的角是分叉的,而且每年換角套外,一般牛類的洞角長到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長,而且不更換角套。鼻頸光滑濕潤,如出現乾燥,即為患病的徵兆。



㈥ 有關牛的成語或故事

【九牛一毛】比喻價值極渺小輕微。
【九牛二虎】喻極大的力量。
【牛刀小試】形容有才能的人,略顯才能。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為盟。
【牛衣對泣】比喻貧賤夫婦生活困苦的情形。
【牛山濯濯】(1)形容山區林木被砍伐殆盡。(2)轉化其義,形容一個人頭頂光禿禿的樣子。
【牛角掛書】形容勤奮向學。與「懸梁刺股」、「囊螢夜讀」、「鑿壁借光」意同。
【牛鬼蛇神】(1)形容一個人面貌醜陋嚇人。(2) 比喻行事荒誕凶惡之人。
【牛頭馬面】(1)形容一個人面貌醜陋嚇人。(2) 比喻行事荒誕凶惡之人。
【牛馬風塵】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風塵僕僕,非常勞累。
【牛溲馬勃】比喻低賤之人或物。
【牛鼎烹雞】比喻大材小用。
【牛頭不對馬嘴】比喻兩件事完全不能湊在一起,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答非所問。
【汗牛充棟】喻書籍很多。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復返,毫無蹤跡。
【疤丁解牛】比喻對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對牛彈琴】喻不解風情。
【鑽牛角尖】比喻思想固執,自困於絕境。
【初生之犢】以剛出生的小牛什麼都不怕來比喻初出社會的人,遇事不怕難、不怕惡勢力。
【舐犢情深】形容父母愛子女之情。
【黎牛之子】比喻父惡子賢。
【風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
【一牛吼地】比喻較短的距離。
【九牛一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牛之一毛。
【九牛二虎】比喻極大的力氣。
【丙吉問牛】稱譽官吏關心民間疾苦或借指居丞相之要職。亦有藉以反諷官吏本末倒置。
【休牛放馬】比喻天下昇平,不再動用干戈。亦作休牛歸馬、休牛散馬。
【做牛做馬】比喻工作勤奮勞苦。
【偷渡黃牛】專門從事非法偷渡勾當的仲介人。
【亡羊得牛】比喻損失小而獲益大。
【床下牛斗】比喻神經過敏。
【庖丁解牛】比喻對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如牛負重】比喻負擔沉重。
【呼牛作馬】比喻是非本無一定的標准,毀譽隨人而定,不加計較。亦作呼牛呼馬。
【吳牛喘月】比喻見到曾受其害的類似事物而過分害怕驚懼,或形容天氣酷熱。
【問牛知馬】比喻從旁推敲以得知事實真相。亦作問羊知馬。
【大吹牛皮】形容言語誇張不實。
【放牛吃草】比喻自由行動。
【放牛歸馬】比喻休兵不戰,一片太平氣象。
【多如牛毛】形容非常多。
【土牛木馬】比喻有其名而無實用。
【壯氣吞牛】形容氣勢雄壯遠大。
【甯戚飯牛】泛指自我推薦而獲重用。亦作甯戚扣角。
【帶牛佩犢】比喻棄武務農。
【屠牛朝歌】比喻賢德之士尚未被賞識任用。亦作朝哥鼓刀。
【對牛彈琴】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或講話不看對象。
【敲牛宰馬】宰殺牲口。
【版築飯牛】形容成功者發跡前低微的時期。
【童牛角馬】比喻事物不倫不類,違背常理。
【木牛流馬】三國時代,諸葛亮所製造運輸兵糧的工具,有機關可以自動。
【椎牛饗士】殺牛犒賞軍士。指慰勞作戰軍士。
【汗牛充棟】形容書籍極多。
【泥牛入海】比喻一去不復返。
【扯牛尾巴】跟在牛後面幹活。指務農耕田。
【目無全牛】比喻技藝純熟高超。亦作目牛無全、目牛游刃。
【牛刀小試】比喻有大才能,先在小事上施展一下。
【牛刀割雞】比喻大材小用。
【牛女佳期】牛郎、織女相見的日子。
【牛山下涕】比喻不知滿足,自尋煩惱。
【牛山濯濯】本指山上無樹木。今多用以戲喻人禿頂無發。
【牛心古怪】比喻脾氣固執,性情古怪。亦作牛心左性。
【牛回磨轉】形容人心情焦急不安,手足無措的樣子。
【牛衣對泣】比喻夫妻共度貧困的生活。
【牛皮大王】戲稱喜歡說大話的人。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為盟。
【牛郎織女】比喻分離兩地,難以會面的夫妻或情侶。
【牛表牛觔】農村中有財勢和好事少年的通稱。亦作牛金牛表。
【牛頭馬面】神話傳說地獄中的鬼卒。
【牛鬼蛇神】(1)泛指各種奇形怪狀的鬼神,或贊美詩意境虛幻怪誕,神奇莫測。
(2)比喻內容荒誕不經的作品。
(3)比喻形形色色的壞人。或作牛神蛇鬼、蛇神牛鬼。
【牛馬之衣】比喻窮人所穿的衣服。
【牛馬不如】比喻生活困難,日子過得比牛、馬還不如。
【牛馬風塵】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風塵僕僕,非常勞累。
【牛腸馬肚】牛、馬體大,食量驚人,比喻人的食量很大。
【牛角掛書】比喻勤勉讀書。
【牛角書生】比喻勤勉的讀書人。
【牛黃狗寶】比喻難得的物品。亦用以比喻邪心眼、鬼念頭。
【牛蹄中魚】比喻瀕臨死亡之境。
【牛筋牛降】形容固執、不開通的脾氣。
【牛鼎烹雞】比喻大器小用。
【牛童馬走】比喻地位卑賤的人。
【牛鼻道人】諷剌專門幫人亂出主意的狗頭軍師。
【牛膣馬膦】形容牛、馬的生殖器甚大,引申比喻洋人的生殖器。
【牛驥同皂】比喻賢愚不分。亦作牛驥共牢。
【牧牛放馬】放飼牲畜。
【犁牛之子】比喻父賤而子賢。
【牽牛拔樁】比喻無妄之災或所有倒楣、牽連的事。
【犀牛照角】形容男女眉目傳情之狀,另有怒目相視之喻。
【犀牛望月】比喻為長久盼望。
【瘠牛僨豚】比喻大國雖實力衰弱,然如凌壓小國,則小國必亡。
【氣力如牛】形容力氣很大。
【氣吞牛斗】形容氣魄很大。亦作氣克鬥牛。
【氣沖鬥牛】形容氣勢極盛,上沖天空。亦作氣沖牛斗、志沖鬥牛。
【氣喘如牛】形容呼吸急促,像牛一般大聲喘氣。
【蚊動牛斗】形容病重虛幻的情況。
【羞以牛後】比喻不願屈居於從屬的地位,受人擺布。
【繭絲牛毛】形容精細周密。
【賣劍買牛】比喻棄盜歸農。亦作賣刀買牛。
【隔山打牛】比喻間接使勁,未能切中目標。
【鑽牛角尖】比喻人固執而不知變通,費力的研究無用或無法解決的問題。
【鑽牛犄角】比喻思想固執,自陷於困苦的境地。
【蹊田奪牛】比喻懲罰過重。
【老牛破車】比喻做事慢吞吞,沒效率。
【老牛箝嘴】比喻吞沒別人的財物。亦作老牛箍嘴。
【老牛舐犢】比喻人私愛子女。
【青牛紫氣】神仙般的隱逸生活,或指吉祥降臨,運勢轉好。
【馬勃牛溲】比喻微賤的東西。
【馬牛襟裾】比喻人行事像禽獸一般。
【騎牛覓牛】比喻事物、道理就在身邊,反而舍近求遠,向外追尋。亦作騎驢覓驢。
【雞口牛後】比喻寧願做小團體的領袖,而不做大團體中不重要的分子。
【齊王舍牛】比喻在上位者悲憫愛護天下百姓。
【九牛拉不轉】比喻意志極為堅決,任何人都無法動搖。
【蚊虻走牛羊】比喻小能制大。
【黑牛生白犢】比喻吉祥的預兆。
【剪牡丹喂牛】比喻暴殄天物。
【九牛二虎之力】比喻極大的力量。
【九牛去得一毛】比喻損失極微。
【牛頭不對馬嘴】比喻答非所問或事情兩不相符。
【吹牛不打草稿】信口開河,胡亂吹捧。
【風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
【肚腸駛得牛車】度量宏大。
【殺雞焉用牛刀】比喻處理小事,毋需大才。
【牛不喝水強按頭】比喻強迫他人做不願做的事。
【按牛頭吃不得草】用強硬脅迫的手段是達不到目的的。
【莫與兒孫作馬牛】諺語)比喻父母不必為兒女操心太多。
【耕牛為主遭鞭杖】引申為恩遭仇報。
【九牛身上拔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
【九頭牛也拽不出去】比喻事情非常棘手,很難處理。
【虎豹駒有食牛之氣】比喻少年英才。
【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比喻才貌出眾的女子嫁給才幹平庸或相貌醜陋的丈夫。
【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比喻人寧可在小場面中自主,也不要在大場面為人所支配。
【一字入公門,九牛拔不出】(諺語)比喻訴狀或供詞進了衙門,就無法撤出或更改。
【牛鬼蛇神】(1)形容一個人面貌醜陋嚇人。(2)比喻行事荒誕凶惡之人。
【牛頭馬面】(1)形容一個人面貌醜陋嚇人。(2)比喻行事荒誕凶惡之人。
【牛馬風塵】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風塵僕僕,非常勞累。
【牛溲馬勃】比喻低賤之人或物。
【牛鼎烹雞】比喻大材小用。
【牛頭不對馬嘴】比喻兩件事完全不能湊在一起,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答非所問。
【汗牛充棟】喻書籍很多。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復返,毫無蹤跡。
【疤丁解牛】比喻對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對牛彈琴】喻不解風情。
【鑽牛角尖】比喻思想固執,自困於絕境。
【初生之犢】以剛出生的小牛什麼都不怕來比喻初出社會的人,遇事不怕難、不怕惡勢力。

㈦ 牛的民間傳說

傳說,很早很早以前,玉皇大帝手下有好多文武大臣,牛也是其中的一個,它們在天宮里每天清閑自在,無所事事。

有一天,玉皇大帝就派牛到人間傳旨,囑咐它說:人間個個成雙配對,生兒育女,一代一代傳下去越來越多,天天要吃飯,往後就成了大事了,你要很快告訴人間,要一吃飯,三打扮。」

牛領了聖旨挺不高興,心裡想,好多大臣都不派,偏偏讓我干這等差事,心裡雖這么想,但又不敢違抗聖旨。回到住處,一頭倒在炕上就睡著了。

睡夢中玉皇大帝狠狠指責它:「你在天宮待懶啦,到人間去一趟就不高興,站殿衛兵聽著,拉下去重打四十大板。」

牛被惡夢驚醒,心裡很是不安,慌慌張張地乘了一陣清風來到人間,找到土地。土地一看是玉皇大帝派來的大臣,必定有要緊的事,趕緊把它接入小小的土地廟,笑臉滿面地款待。

牛一肚子怨氣,正好在土地頭上發作。

它一不吃酒,二不用飯,擺出副欽差大臣的架子,氣勢洶洶地喝道:「小小土地聽著,玉帝有旨:「人間傳宗接代,人丁興旺,人人要吃飯,從今往後要一天三吃飯,一打扮。」命你很快傳下去,不得有誤。」說完後就返回了天庭,滿以為旨也傳啦,看你玉帝還有啥說的。

牛直闖入宮殿,跪在玉帝寶座下回報:「玉帝啊!聖旨已經傳到了人間。」不料玉帝眯著眼睛問道:「你是怎麼傳的?」牛便把告給土地的話一字不漏地說了一遍。

玉帝一聽,馬上火冒三丈。照牛的嘴上一腳踢去。牛被踢了個仰面朝天,上門牙全部踢掉,口吐鮮血。最後玉帝怒斥道:「混帳東西,只讓你辦一件事,卻給傳錯了話,這回你就到人間耕地養活人們去吧。

為牛自知理虧,乖乖兒地下到人間耕地、拉車、乾重活。每當主人看見它受累了,就讓它歇一歇。

歇歇時,它就想起在天宮里的生活,想起錯傳聖旨落到這般地步,又想到不知要受到何年何日……

越想越傷心,不由得眼淚汪汪。它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默默地為人類貢獻著自己的一切。

(7)牛的故事擴展閱讀:

牛文化:

唐代詩人元稹《生春》詩:"鞭牛縣門外,爭土蓋春蠶。"先"鞭"而後"爭",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風俗的組成部分。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周禮·月令》記載:"出土牛以送寒氣。"後來一直保留下來,但改在春天,唐、宋兩代最興盛,尤其是宋仁宗頒布《土牛經》後,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以至成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

康熙《濟南府志·歲時》記載:"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於東郊。作五辛盤,俗名春盤,飲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戶扮為漁樵耕諸戲劇,結綵為春樓,而市衢小兒,著綵衣,戴鬼面,往來跳舞,亦古人鄉儺之遺也。

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擊土牛者三,謂之鞭春,以示勸農之意焉。為小春牛,遍送縉紳家,及門鳴鼓樂以獻,謂之送春。"鞭春牛的意義,不限於送寒氣,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術意義。山東民間要把土牛打碎,人人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

浙江境內迎春牛的特點是,迎春牛時,依次向春牛即叩頭,拜完,百姓一擁而上,將春牛弄碎,然後將搶得的春牛泥帶回家撒在牛欄內。由此看出,鞭春牛還是一種繁殖巫術,即經過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欄內可以促進牛的繁殖。

㈧ 一個關於牛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十二生肖是沒有排名的。直到有天他們決定比賽,決定座次。比賽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們在路上碰到了。牛個頭大,邁的步子也大,老鼠個頭小,邁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才剛剛跟上牛。老鼠心裡想:路還遠著呢,我快跑不動了,這可怎麼辦?它腦子一動,想出個主意來,就對牛說:「牛大哥,我來給你唱個歌。」牛說:「好啊,你唱吧——咦,你怎麼不唱呀?」老鼠說:「我在唱哩,你怎麼沒聽見?哦,我的嗓們太細了,你沒聽見。這樣吧,讓我騎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來,你就聽見了。」牛說:「行羅,行羅!」老鼠就沿著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讓牛馱著它走,可舒服了。它搖頭晃腦的,真的唱起歌來。牛聽得樂了,撒開四條腿使勁跑。

快接近終點的時候,牛看見前面誰也沒來,高興得昂昂地叫起來:「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還沒把話說完,老鼠從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朝牛扔出了一個大火桶,疼得牛嗷嗷叫,再也沒法超過老鼠了。

結果,老鼠的詭計得逞了,得了第一名。牛屈居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給排在最前面了。

㈨ 和牛有關的名人的故事

山賓賣牛
明山賓,南朝梁時會稽人。曾任中書侍郎、北究州刺史等職務。 在明山賓擔任某州從事的時候,正好那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百姓沒有糧食吃,飢餓難耐,隨時都有喪命的危險。看到這些,明山賓決定打開糧倉,放糧給老百姓,以解教百姓於水火。可是他的助手周顯良卻認為此事非同小可,必須報告朝廷。但此時災情太嚴重,刻不容緩。於是,明山賓在猶豫一下之後,毅然決定開倉放糧,並說:「如果朝廷怪罪下來,由我一人承擔。」 為了維護放糧時的秩序,明山賓約法三章:一、不排隊的關押十天;二、冒充貧苦人來領糧的關押十五天;三、多次來領糧的關押十五天。凡因此被關押的人,在其被關押期間,其家屬也不能來領糧。 告示張貼之後,百姓們大都能嚴格遵守,放糧秩序井然。一天,一個叫李虎的中,年男子急匆匆的跑到領糧處,沒有排隊就去領糧食。他也是情急無奈,他三歲的兒子就快餓死了。由於李虎的行為違反了州里的規定,負責維持秩序的衙役便不問緣由,將李虎關押起來。十天後,李虎回到家裡,看到兒子生命垂危,奄奄一息。見此情景,就大罵妻子為什麼不去領糧食。 李虎的妻子淚流滿面的說:「你還不知道啊,章法規定,一人被抓,家屬也不司以領糧食啊!」李虎一聽,頓時火冒三丈,他把滿腔的怒火都記在明山賓的頭上,發誓要明山賓家破人亡。就在這時,明山賓開倉放糧的事情被朝廷知道了,朝廷非常震怒,並派官員前來追查。對此,周顯良很擔憂,但明山賓卻心靜入水,他說:「這件事情你就放心吧,我早就說了,一切由我負責!」他吩咐周顯良繼續放糧,自己則等待朝廷發落。 令明山賓萬萬沒有想到的事,跟隨他多年的周顯良竟然暗地裡耍陰謀。朝廷命官讓周顯良找幾個百姓了解情況,他招來的都是對放糧時有所不滿的人,其中就包括李虎。李虎當著朝堂命官和周顯良的面,大罵明山賓,並說出了自己的慘痛經歷。朝廷命官得知這件事後,大發雷霆,認為明山賓私自開倉並非救民心切,而是別有用心,並當即決定將明山賓革職。且終身不再錄用。 明山賓被革職後,帶著夫人默默的會會稽老家去了。但是,李虎並沒有就此著罷甘休。他竟然背井離鄉,千里迢迢去找明山賓報仇。到了會稽,他找遍了所有豪宅大院,卻沒有找到明山賓的家。其實,明山賓為政清廉,家裡根本沒有什麼財產,回到會稽後,當然也不會有什麼豪宅大院,而是住在一問茅草屋裡,度日艱難,眼下正為吃的問題發愁呢。無奈之下,他決定將家中唯一值錢的東西——一頭黃牛牽到集市上去賣。 明山賓來到集市上,往牛脖子上掛了一塊照牌,上面寫著:「此牛出賣,紋銀三兩」。過往的人看了都很驚訝:「這么壯實的一頭大黃牛,怎麼才三兩銀子?!」 明山賓一經提醒,便想更改價牌,提高賣價。但一個年輕人眼疾手快,搶在明山賓換牌之前,提出要買這頭牛。明山賓說一不二,就以三兩銀子的價錢將這頭牛賣給了那個年輕人。在場的人都說明山賓傻。明山賓回到家,把賣牛的經過告訴了妻子。妻子哈哈大笑說:「這頭牛能賣三兩銀子就不錯了。」原來,這頭牛幾年前就得過漏蹄病。明山賓一聽,說:「那買牛的人不是吃虧了嗎?」 於是,明山賓又匆匆忙忙趕到集市上,可是已經不見了那買牛的年輕人。沒有辦法,明山賓便四處打聽,費勁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找到了那個買牛的人,並反復向他說明情況。可是,那個買牛的年輕人卻以為明山賓是嫌牛賣的太便宜了,想反悔,所以執意不肯退還,兩人就在路邊拉拉扯扯……說來也巧,這事正好讓到處尋找明山賓的李虎給撞見了。李虎一見明山賓,分外眼紅,拿出匕首,想趁機行刺。 但是,李虎看到明山賓穿的是粗布衣服,又得知他生活拮據,竟然落到以賣牛為生的地步,不由得遲疑了。而明山賓並不知道李虎與自己有仇,還誤認為他是那買牛人的親戚,便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李虎,還說:「買賣總要誠實,如果得過病的牛被當作好牛賣掉,我心裡會不安的。」李虎一聽,不由得從心裡贊嘆明山賓是個真君子,於是就說出了當年的事,並請明山賓寬恕自己。 誠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礎和根本,是人之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誠信是發自內心的、自願的,是人的一種探守,是道德人格不可或缺的因素,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不論在何時、何地,也不論身處何境,都不會失去誠信的美德,就像故事中的明山賓一樣。他在為官期間,講求誠信,要求百姓按秩序領糧;在他被貶為平民.生活艱苦的時候,他還是講誠信,堅持要告訴買牛人,自己的牛是一頭有痛的牛,不肯將它以好牛的價格賣給別人。 一個人如果有明山賓這樣高的道德境界真是值得稱贊。現代社會人們往往更多的注重錢財,為了追求錢,而拋棄了誠信的美德,這樣如果每個人都喪失了誠信的美德,那麼整個社會就無誠信可言,那樣社會也將呈病態。所以,讓我們每個人都燃起心中誠信的意識,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健康。

㈩ 牛是怎麼死的故事

故事:牛是怎麼死的
牛耕田回來,躺在欄里,疲憊不堪地喘著粗氣,狗跑過來看它。「唉,老朋友,我實在太累了。」牛訴著苦,「明兒個我真想歇一天。」狗告別後,在牆角遇到了貓。狗說:「伙計,我剛才去看了牛,這位大哥實在太累了,它說它想歇一天。也難怪,主人給它的活兒太多太重了。」
貓轉身對羊說:「牛抱怨主人給它的活兒太多太重,它想歇一天,明天不幹活兒了。」羊對雞說:「牛不想給主人幹活兒了,它抱怨它的活兒太多太重。唉,也不知道別的主人對他的牛是不是好一點兒。」雞對豬說:「牛不準備給主人幹活兒了,它想去別的主人家看看。也真是,主人對牛一點兒也不心疼,讓它干那麼多又重又臟的活兒,還用鞭子粗暴地抽打它。」
晚飯前,主婦給豬餵食,豬向前一步,說:「主婦,我向你反映一件事。牛的思想最近很有問題,你得好好教育它。它不願再給主人幹活兒了,它嫌主人給它的活兒太重太多太臟太累了。它還說它要離開主人,到別的主人那裡去。」
得到豬的報告,晚飯桌上,主婦對主人說,「牛想背叛你,它想換一個主人。背叛是不可饒恕的,你准備怎麼處置它?」「對待背叛者,殺無赦!」主人咬牙切齒地說道。
可憐,一頭勤勞而實在的牛,就這樣被傳言「殺」死了。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