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糧票的故事

糧票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7 23:32:48

『壹』 誰知道糧票的故事

糧票的故事

我的爺爺和爸爸都是「老糧食人」了。為什麼說他們是「糧食人」呢。因為,他們兩代人都在糧食部門里工作。爺爺一直干到離休,

最後在單位居住直至去世。爸爸呢,現在還在國家糧食儲備庫里工作。我們可說是一個名符其實的「糧食世家」了。

爺爺在世的時候幾乎是一直同我們居住在一起的,他老人家平時沒什麼愛好,退居二線後,就喜歡平時同一些老人們下下象棋,還經常同我講述他的一生故事,而這些古色古香的故事裡,講得最多的還數騰糧食工作和有關糧食的成長和糧食的計劃供應之類故事了。

爺爺講,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國家由於糧食產量很低,所生產出來的糧食遠遠不夠全國的廣大農民、工人們食用,為了調節和控制國家的糧食需求以及市場供應狀況,國家實行對糧食以及油料計劃供應和分配。所以那時候,包括我爸爸在內部曾經歷過的糧食的糧票和糧券

分配和供應發放。爺爺講:那時候,全國人民都很難吃飽肚子。除軍隊之外,任何城鄉居民實行每人每月,按年齡和工種發放糧票,憑糧票到糧站購買糧食。

爺爺講,那時候,全國每人都實行國家統一標準的糧食供應計劃。我們家雖說工作以及生活在糧站,卻是不可能額外吃到計劃外的糧食的,爺爺當時就掌管糧食計劃供應大權,但他卻絲毫不敢搞特權。就連當時有許多親戚處在飢荒地區,哭求爺爺能為他們搞點計劃糧食,用於度荒充飢,爺爺寧可從我們家當時所供應的計劃糧食中,拿出點糧票,讓他帶回去,到所在的地區糧站購買。

爺爺講,那時的糧票有兩種。一種是全國通用糧票,一種是各省、市自行發布的糧票。全國通用糧票在全國范圍內,無論什麼省市區都能憑此票購買到糧食,還有一種省間范圍內購糧的省市糧票,只用於省間范圍的購買糧票。

當時,國家曾立法、立規,明文規定,所有糧食收購及供應權在國家掌管之中,任何個人和集體無權進行糧食買賣,否則,當投機倒把嚴厲懲處。糧票呢,不得以商品交易形式在市場和民間買賣,誰違規了,誰將受到嚴懲的。國家實行統購、統銷,這樣有利於國家對糧食的管理和調控。糧食作為國家的國計民生加以重視。

關於糧票的故事,既是爺爺常講的「老掉牙」的故事,但它又是我們國家的歷史和過去。它足以說明我們的國家在那種特殊歲月,所採用的特殊方式、方法,對穩定國家大局以及關心廣大人民群眾生存的一種必要的手段措施。

糧票的故事,隨著爺爺去世而結束,但它將時刻提醒現在的人們要珍惜糧食。保護糧田,因為民以食為天,這句警世名言像一個警鍾長鳴於人們的心中

『貳』 糧票的故事和歷史

我國最早實行的票證種類是糧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其實憑票供應不是我國最早採用的,蘇聯在十月革命後,當時國內不穩定,內戰不斷,商品缺乏,就採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

美國也在二戰時期商品緊張時,發放了各種商品票證,其種類也不少,這其中就含有糧票性質的票證。現在還有一些國家仍然採用憑票供應方式,如朝鮮、越南、等一些國家。

糧票記載著一段新中國歷史上異常艱難的歲月,那時,中國人對於糧票的熟悉和認知程度遠遠超過今年很多人的想像。1933年4月18日,在我國實行了38年的糧票制度,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

糧票是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糧票的歷史絕非一般的文化娛樂史,而是一部凝重渾厚的中華民族創業史,是一部華夏子孫與貧窮、飢餓的抗爭的生活史,是中國計劃經濟這段歷史的真是寫照和證明,具有著深刻歷史意義的事件。

在中國糧票的發展歷程中,很多獨具特色的糧票留存至今,以至發展成為很多藏家的留存珍品。

1984年3月9日,國務院轉發國家計量局「關於全面推行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的意見」之文件,要求新印製的各種票證改用法定計量單位。故在1984年以後,全國各省所印製的糧票一律改為以「克」「公斤(千克)」為計量單位。

水印糧票是指用水印紙印製的糧票。糧票的印製在我國有著漫長的歷史,其印製方式和紙張選用在不同的時期也不盡相同。1955年9月,國家糧票部印製發行第一套全國通用糧票。為了進一步提高票證的防偽功效,國家在1959年成功研製出帶有「五角星」和「古錢幣」等圖案的水印紙。

在1960年,又研製出較為復雜的「天安門」圖案固定水印的專用印鈔紙。1978年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糧票和1982年版的全國通用糧票,在印製時便全部使用的水印紙。

1997年,北京等地掀起糧票炒作熱潮,水印糧票也曾作為一種「奇貨」被炒作囤積,其價格也是一路飆升。例如,在遼寧1980年版糧票和黑龍江1978年版糧票中,帶有水印的3斤面額票,其價格均遠遠高於其他票面。與其他糧票相比,水印糧票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防偽性能強,無法造假。

布票名目繁多,品種豐富。上世界50年代初為「棉花購買證」、「購布票」等,上世界60年代初稱「布券」或「布票」,氣候統稱「布票」。布票名稱不下幾十種,有軍用布票、民用布票、調劑布票、臨時布票、找零布票、化纖布票、針織品票、汗衫背心票、鞋面布票、特種用途布票,如江都縣的蚊帳布票、浙江省的價廉耐用的山民土布票等。

(2)糧票的故事擴展閱讀

票證時代

其實憑票供應不是中國最早採用的,蘇聯在十月革命後,當時國內不穩定,內戰不斷,商品缺乏,就採取商品有計劃的分配,發放各種商品票證,蘇聯最早的票證是1916年的鞋票。

美國也在二戰時期商品緊張時,發放了各種商品票證,其種類也不少,這其中就含有糧票性質的票證。中國取消糧票後還有一些國家仍然採用憑票供應方式,如朝鮮、越南等一些國家。

中國的糧票種類數量有「世界之最」之稱,全國2500多個市縣,還有一些鎮、鄉都分別發放和使用了各種糧票,進行計劃供應,還有一些大企業、廠礦、農場、學校、政府、機關等單位。

糧票是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票面題材廣泛,印製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經年累月的歲月侵蝕,更使這種具有不可復制性的票證文物日漸稀少,珍品迭出,長期為海內外收藏愛好者所矚目。

另外,有些發行於解放戰爭時期的公糧票,是解放戰爭時期革命軍隊在人民群眾支持下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

「票證經濟」曾影響了我國幾代老百姓的生活,那是一段憑票吃糧喝湯的年代,也是靠糧票、布票等票、證過日子的計劃經濟時代。

最早實行憑票證供應的就是糧食。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資極度匱乏,糧食自然無法做到敞開供應。中央政府開始醞釀糧食的計劃供應,以滿足全國人民的溫飽。

1953 年,中央政府決定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包括糧食計劃收購政策,糧食計劃供應政策,1955 年8 月25 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7 次會議通過《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製暫行辦法》,緊接著,國家糧食部向全國發布這一暫行辦法,很快,各種糧食票證便鋪天蓋地地進入社會。

1960 年,國家進入了節糧度荒時期,城市居民的糧食定量進行壓縮,副食品供應嚴重不足。以前曾經憑票供應的商品,也無貨供應。到1961 年市場憑票供應的商品,達到了156 種。在那個時期,吃飯要糧票,吸煙要煙票,喝酒就得有酒票,就連一分錢買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

票證發放雖然很多,但是仍然不能涵蓋所有商品。因此,在票證之外,又發了各種購貨本,如糧食本、副食本、煤炭本等等。至於購買工業品,國家還發放了工業券。到商店購買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需要交一定數量的工業券。大件、貴重的商品,又有自行車票、縫紉機票、手錶票等。

與票證時代相配合的,還有嚴格的戶籍管理以及城鄉二元分割的制度。農村人不可能像今天一樣自由進城打工,因為每月定量供給的糧票、油票只有城市人口才有,沒有城裡人的身份,就拿不到這些票證,因此農民離開了土地,根本就無法生存。

不僅城鄉之間,城市與城市之間的遷移,同樣由於糧食關系的束縛而相當麻煩。當時的糧票分為全國通用和地方流動兩種。只有全國糧票才能在中華大地都有效。出差的人必須持單位介紹信去糧店換一定數量的全國糧票。

經濟發展的轉機發生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隨著改革開放,物資慢慢豐富起來,商品市場開始活躍,曾經嚴格的票證制度越來越松動,國家逐步縮小了消費品定量配給的范圍。到1983 年,由國家統一限量供應的只有糧食和食用油兩種。

1984 年,在經過兩年多的物價體制改革試驗後,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取消一切票證,糧食、豬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開供應,價格放開。深圳人率先過上了不用糧本、糧票的日子。

在 24 年後的今天看來,取消票證並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但在當時,可是關繫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冒了非常大的風險。不僅僅是趟了政策的雷區,而且牽動城市最敏感的神經,造成了深圳市民的恐慌。

那個年代,我國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按戶籍人口定量供應。深圳經濟特區初期也是實行這種制度,當時群眾買米要憑戶口本或糧票,定量很低。

特區成立幾個月後,人口由辦特區前的兩萬餘人一下膨脹到幾十萬人,大量的建築工人和其他人員進來了,糧食定量不夠,有的人還沒有糧票,只好到自由市場購入高價糧。因為糧票,當時不少人被逼回內地。

1984 年11 月,深圳市召開會議,研究取消糧食憑證定量供應問題。會議認為,全國農村進行改革後,糧食已經出現了恢復性的增長,糧食供應已經沒有那麼緊張,又由於國家賦予經濟特區在改革方面可以先行先試,因此深圳可以大膽地實行改革。

辦法是讓國營糧食部門多儲備一些糧食,取消糧票,提高價格,敞開供應。如果發現周圍地區大量搶購,再提高糧價和研究其他對策。

新政策還沒實施,消息傳開後,過慣了「票日子」的深圳人大為恐慌,紛紛到糧站排隊購買糧油。幾十年來憑票買糧的習慣一旦被打破,會不會出現沒有糧食可以買,大家又要餓肚皮的情況?

事實證明,由於發揮了價格機制、供求平衡機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糧食憑證供應制度後,並沒有發生什麼風波。用一位市民的話說,「沒想到取消糧票後不但不會買不到糧食,而且買東西還特別方便,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水平挑選不同的質量!」

就在深圳市取消糧票的第二年,即1985 年,國家又取消了長達30 多年的農產品統購派購制度,極大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豐富了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城市居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一日三餐,副食增多,主食減少,因此,這時基本家家戶戶糧票都有所盈餘。

1991 年5 月,廣東、海南率先實行糧食購銷同價改革。1992 年4 月1 日,政府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這一改革。1992 年10 月,黨的十四大確立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之後,全國各地先後放開糧食及其他產品價格,實行購銷同價,促進糧食產銷與市場接軌。

糧價放開後,激活了其他商品的流通,促進了農民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顯著增長。1993 年,糧油實現敞開供應,糧票已無用武之地,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長達近40 年的「票證經濟」就此落幕,老百姓再也不用為找不到糧票發愁了。

『叄』 你怎麼應對爺爺給你講一個糧票的故事

認真聆聽。這是很多人都羨慕不來的。

『肆』 誰有小品糧票的故事視頻!

http://..com/question/428944059.html?push=core&group=1

『伍』 小品 糧票的故事主角是什麼名字

嚴順開

『陸』 有關糧票的故事回憶都有哪些

糧票可以換雞蛋,全國通用糧票一百斤帶一斤油⋯

『柒』 有沒有關於改革前用糧票買東西的故事

1976年秋我被分配到承德地委黨校當教員,轉糧食關系時,我注
意到定量由當學生時的三十二斤,變為每月二十九斤。我問為什麼,
回答說教員是幹部,是腦力勞動,沒資格高定量。對此,我很緊張。
我身強體壯,飯量頗大,每天不足一斤的定量,一頓就能吃下去。於
是,我趕緊給天津家中寫信,請求支援糧票。

半個月後,救命的糧票寄來了,我進食堂才膽壯一些,才敢站在
圓桌邊上吃。先前都是端回宿舍,怕守著售飯小窗口控制不住自己,
當知青時有米一鍋有菜一灶的作風很難改,一放開肚皮就全不顧了。
每當我拿著糧票換飯票,拿著飯票、錢票丟排隊買飯,我心裡最羨慕
的就是伙房大師博了,他們可以在旁人吃完之後,守著一大洗臉盆菜
可夠吃。饅頭在大笸籮里,跟抓地里的石頭一樣方便。我心中忿忿不
平,我雖然是教員,但經常得去地里幹活(當時黨校幹校合一),伙
房師傅風吹不著雨打不著,憑啥定量高,交的少,還隨便吃?於是,
我很想改行當大師傅。後來,食堂管理員用十幾斤糧票做誘餌,把一
個女打字員給勾引上了。氣憤之餘,斷然打消改行的念頭,寧願吃不
飽,也當教員。當時大講精神變物質,我教哲學,備著課肚子叫,就
在稿紙上畫糧票,一斤拾斤到一百斤(我自己設計的),畫成一摞一
摞的。教研室主任問你這是幹啥呢?我說我正琢磨精神變物質的過程
呢。

我的一個男同事,人長得不咋樣,個子矮,臉上還有點扁麻子。
可他的媳婦很俊,又高又白大眼睛高鼻粱,比他還小十來歲。我問你
咋這艷福,他得意地說全靠六十斤糧票。低指標那年他從部隊農場復
員,手裡有糧票,他給女方家六十斤糧票,事就成了。估計他說的是
真話。三年困難時期,六十斤糧票可是好東西呀,比後來的冰箱彩電
貴重多啦,興許那就能救一家人的命。

他問我准備在哪搞對象,我說就得在承德這搞了。他說那你得攢
點糧票,一是萬一女方家大人多,都能吃,你有糧票才能買點心啦饅
頭啦給人家帶去,顯得你挺大方,人家吃著也實惠,丈母娘還會認為
你是過日子人;二呢,你娶了媳婦就有了家,熄婦就得懷孕,懷孕的
婦女吃倆人的飯,你還不能總給人家喝粥,否則孩子都受影響。

我那年二十七啦,覺得人家說的有道理,於是,我下決心,起碼
在搞對象前攢六十斤糧票。手中有糧,心中才不慌嘛。老人家早有這
話,咱原先沒領會其中的深刻意義,得抓緊落實。

那時候,家在農村的幹部手裡的糧票並不很緊張,據說是家裡往
糧站賣糧,就有了糧票。我不行,我家人全在天津市,全靠糧本上那
點糧食,支援我也很有限。我這個人又不大愛交往,有空就看書,也
沒有一位糧票富裕的朋友。思來想去,覺得只能靠發揚愚公移山的精
神,處理好哲學上的內因與外因的關系,去解決糧票問題。所謂內因,
就是肚子內部需求太大。解決這個沒別的法兒,只能控制,對它實行
「專政」,不許多吃,逐漸減少需求量;所謂外因,就是利用一切機
會,遇到不要糧票的東西,盡量多吃。比如去地里幹活,偶爾食堂也
會白給一頓高粱米飯,那就不客氣了,就放開肚皮猛吃。另外,就是
一旦有便宜菜,也要抓住機遇不放過。有一陣鬧口蹄疫,這是很厲害
的傳染病,食堂忙把豬宰了。兩毛錢一份燉肉,牌子掛出來,誰都不
敢上前買。我想我爸說過,說我母親連著生下五個女兒以後,我爸找
人算了一卦,卦上說你別著急,你子貴妻賢。既然我命挺貴,估計這
肉不會害著我。我上前就買了兩份,吃得那叫香。吃完啥事也沒有。
慢慢地,我手裡就攢了三十來斤糧票。為了加快實現目標,我又買了
個煤油爐子,自己做一點吃,既省,吃的又舒服。後來做上了癮,弄
得滿樓道都是油煙味兒。有一天晚上停電,我和另一個教研室的女同
志合夥做面條,正擀著呢,進來一位二五眼的學員說,你們兩口子做
飯呢。把我們弄得這叫難堪。那女教員男人是解放軍,在部隊上。那
陣兒黨校抓了好幾起作風問題。我嚇壞了,那是軍婚呀!可不能為攢
糧票叫人懷疑上。打那兒,我又回食堂吃了。

攢足了六十斤糧票,也有人給我介紹對象了。我記得和我愛人剛
見面時,也沒啥話可說。沒話找話,她說看你這身體,一定挺能吃。
我馬上掏出抽屜里的糧票得意地說,放心吧,我有糧票,你家需要不?
我愛人笑了說,不是那個意思,你要是不夠吃,我可以幫助你。我一
聽心裡這個難受喲,早知道你有糧票,我受那個罪幹啥。說完我就去
食堂,買了五個饅頭兩份菜。同事說你不過啦。我說我不能光講辯證
法了,我得講講唯物論啦……

『捌』 你知道糧票背後的故事

「看著這些糧票,我就回憶起了那個吃什麼,用什麼都要憑票的年代。」一張張彩色糧票,在71歲的王維平眼裡顯得無比珍貴。他歷經20年,收藏了300多個品種的糧票,多達2000多張。昨日,記者來到金陵小區他的家中,見到了這些「寶貝」,采訪中記者聽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現在生活真是越來越好了」。

不吃飯省下糧票作紀念

王維平的家彷彿是一個糧票微型博物館。他頗為得意地拿出兩大本收藏夾,裡面夾滿了花花綠綠的糧票,時間跨度達38年,地區則包括江蘇、湖南、湖北、廣東等20多個省份。「最大面額為一百公斤,最小面額是半市兩,最早的是1955年,最晚的是1992年。」

王維平最珍愛的是那張「半市兩」糧票,上面寫著「1972年上海市糧票」,印有淡紫色的女紡織工圖案,看起來嶄新如初,因為這是他所有收藏中面額最小的,更因為這是他餓肚子換來的。1972年他去上海出差,換了當地糧票去上海柴油機廠食堂吃飯,找零得了這張糧票。臨走時,同事用半市兩糧票買了饅頭帶在路上吃,他卻寧願餓肚子也要留下此糧票作紀念,「當時看同事吃饅頭我也很餓啊,沒辦法,太喜歡了,不吃飯也要留著。」王維平笑著回憶道。

當年糧票是由各地糧食局統一發放的,往往印著反映各地風土人情的圖案,地域特色十分鮮明,尤其是少數民族偏遠地區的糧票十分精美。比如許多內蒙古糧票上印著牛群,或是一群豬在豬圈裡吃食的場景,讓人忍俊不禁。新疆糧票的圖案就更加華麗了,青年男女的篝火晚會、豐收季節姑娘們一起摘葡萄、小夥子策馬奔騰……文革時期,糧票被打上了時代烙印,佳木斯市糧票上印著毛主席語錄:「必須把糧食抓緊。」

跟手機充值卡一樣,不少糧票都設有效期的,比如「1991年攀枝花市糧票大米1千克」上註明「兩月有效過期作廢」,1963年廣州市糧票還分單月用、雙月用、季度用,「不過從來不會過期的,因為根本不夠吃啊!」王維平告訴記者。

當年出差要換全國糧票

上世紀70年代,糧票是市民家中最重要的東西。王維平回憶,每個月,糧票都會按時、定額發放到每個居委會的居民小組手上,再由居民小組分配給每個家庭。「國家對糧票的管制很嚴格,並不是拿著糧票就可以買米了。」當時買米,家庭主婦要帶上錢、糧票和糧食證,前往定點糧店進行購買,每人每月大概能分到30—36斤糧食。

「當時早稻米比晚稻米俏得多,知道為什麼嗎?」王維平一邊翻閱著一張張發黃的糧票,一邊給記者賣了個關子。他說,因為同樣重量的早稻米比晚稻米煮出的飯要多些,能讓人吃得更飽,人口多的家庭,幾乎每月都排隊買早稻米。「從1982年開始,口感較好的晚稻米越來越吃香。」因為農村推行承包責任制等改革措施後,糧食產量大增,大家再不必為餓肚子擔心了,當然喜歡口感好的晚稻米。

令他印象最深的還有當時一些農村人到城裡來走親戚,往往會自己帶上米,因為住宿可以解決,但多吃飯就沒辦法了。出差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換全國糧票,到達後再換當地糧票,不然飯都沒得吃。

希望進校園辦糧票展覽

1993年,頗具「中國特色」的糧票終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糧票已成為人們對計劃經濟時期的特殊記憶,也成了收藏品中的新寵。談起收藏初衷,王維平告訴記者,開始只是覺得糧票很好看,越集越多,從1987年開始收藏,老伴笑他是「小孩玩畫片」,他卻堅持了20年,現在老伴也支持他,經常幫他托朋友要糧票。收藏糧票要砸多少銀子?他的糧票來源一部分是自己家中保留的,更多的是跟全國各地的糧票收藏愛好者交換來的,至今沒有花錢買過。

他說,糧票能折射出時代和歷史的變遷,其歷史和文化價值遠遠超出了它本身的經濟價值。現在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在校園里舉辦糧票展,喚起青少年節約的優良品德以及對現在美好生活的珍惜。雖然,這些糧票現在已經失去了兌換糧食的功能,但王維平希望通過本報以票會友,一起分享糧票背後的故事,如果你家中有閑置的糧票,可以贈給王維平。 本報記者 徐兢

鏈接>>>

成套糧票升值空間大

業內人士指出,收藏糧票要符合「老、少、好」的三字要訣,目前糧票的市場價從5元到300元一枚不等,若能收集成套的話就相當有價值。決定其珍貴程度的有年份、品相、稀缺度、票面主題等要素。專家預測,糧票升值空間還很大,但短期內不會有明顯提升。例如遼寧省1955年發行的第一套糧票2004年市價超過1500元,現在已經到了3000元左右。但是糧票收藏家們表示,因為該項收藏更多的是歷史紀念價值,很多人懷著對過去經歷的紀念才收藏糧票的,所以目前靠糧票還不能實現快速增值。

『玖』 小品 糧票的故事主角是什麼名字

是小叮當、嚴順開、洪劍濤演的嗎,他們的小品叫做「講故事」,不過確實是糧票的故事。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