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尊師重道的故事

尊師重道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17 23:25:43

『壹』 尊師重教的故事有那些

尊師重教的故事有:

一、安車蒲輪

涼王為了拜尋良師,特意製造了安車。這是一種很舒適的廂式車,扶欄雕刻精美,寶蓋綴以金玉,四周用明黃色的帛環圍。國家有規定,涼國貴族包括王室不許享用,只有那些德才超群的名師才配乘坐。涼王用安車到處招聘良師,一年四季不輟。宋纖就是涼王用安車載到武威城的。

張掖山中有位叫郭荷的人,《晉書》上說他:「明究群籍,特善史書」,涼王很尊敬他,派安車把他請到武威,做太子張太和的老師。

幾年後,郭荷年老體衰,想回張掖南山去。涼王怕他一路車輛顛簸,特把安車改造成了蒲輪車。蒲輪,就是用布和植被裹住車輪,起減震的作用。安車蒲輪,載了郭荷,一路向西,路人爭觀,驚慕不已。

二、先拜師後拜王

有位叫劉昞的學者,在酒泉教書為生,館中弟子五百人。沮渠蒙遜攻打下酒泉城後,把劉昞恭請到了武威,拜為秘書郎。為了讓他發揮教學專長,特意在涼州西苑城修築了「沉陸觀」,辟為劉昞講學之所。

沉陸館是涼國著名建築物,殿堂華美,有台、池、榭、亭,植以名卉,比北涼王所居的寢台還要繁奢、富麗。劉昞在沉陸館講學時,北涼王常常去旁聽,執禮甚恭,劉昞所用一應物器,親自送去。《魏書》載:劉昞在武威教學時,「學徒數百,月致羊酒」,北涼王則「躬往禮焉,號『玄處先生』。」

沮渠蒙遜死後,其子牧犍繼位,尊受業師劉昞為國師。沮渠牧犍喜愛文學,尤其喜歡與群臣在殿堂之上討論學問。遇到節慶日,沮渠牧犍總是恭敬地請老師劉昞到朝堂來向群臣講學,他自己則從王座上下來,同群臣一道先向劉昞行跪拜禮。

然後把老師請到南面就座,自己在接受百官跪拜後,同群臣面北而坐,聆聽劉昞的講述。《魏書》載:「牧犍尊為國師,親自致拜,命官屬以下皆北面受業焉」。這種「先拜師,後拜王」的尊師規矩,在北涼朝廷延續了好多年。

三、堂前為官 堂下為師

1358年,余闕孤守安慶,率三千羸兵屢次擊退陳友諒大軍的進攻。在戰斗間歇時,余闕仍不忘請來郡國學館老師,招集諸儒,在帥堂論學,還命令將士們聚在堂口,一起聽課。他的這種臨危不亂的豪邁氣概,受到了後世人們的崇敬和贊揚。

清代武威人王化南,也是一個重教好學的地方官。乾隆年間,他在山東當知縣,大辦學校,革科場陋習,《武威縣志》上說:「化南好學,至老而不厭。做官時,每天早起批閱公文,午間處理公事。

下午則集合幕僚、儒生、子侄學習,讀經史,談典故。晚上回去讀書,書聲琅琅達於署外。」後來,他辭官回鄉,主講武威書院,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學子。

四、程門立雪

楊時,將樂縣人,四歲入村學習,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著名理學家、教育家程頤為師。

時值冬季的一天,楊時因與學友游酢在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師家請教。他們頂著凜冽寒風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和游酢,只見他們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五、漢明帝

漢明帝劉庄,東漢第二位皇帝。明帝在位期間,吏治非常清明,境內安定團結。博士桓榮是漢明帝做太子時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一向非常的尊敬,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裡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桓榮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

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軀的至高身份來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范,值得大家學習。

『貳』 尊師重道的故事

百世之師: 寸草春暉: 恩同父母: 恩逾慈母: 經師人師: 敬老慈幼: 敬老尊賢: 門牆桃李: 良師益友: 師道尊嚴: 貪賢敬老: 萬世師表: 嚴師益友: 一字之師: 尊師重道:飲水思源: 洗耳恭聽: 三人行,必有我師: 程門立雪:宋朝有個叫楊時的人,40多歲了,很有學問,但仍十分尊敬老師。一天中午,天快要下大雪了,楊時為了向老師請教一個問題,飯也顧不上吃,就來到了程老師家。他看到老師正在午睡,不好打攪,於是恭恭敬敬地在門口等待。天颳起了狂風,鵝毛大雪鋪天蓋地地飛來,楊時卻毫不在意。過了好長時間,老師醒來了,連忙把他從門外請進屋裡,此時門外的積雪已經有一尺多厚了。

『叄』 中國尊師重教的故事有哪些

1、安車蒲輪

宋纖是當時著名的教育家,他在酒泉山中辦學,受業弟子3000多人。他的弟子學成出山,來到涼州游學,立即被涼王委以官職。

涼王張祚很崇敬宋纖,幾次派人到酒泉去請他下山,欲聘為太子的老師,都被宋纖謝絕。當地太守馬岌仰慕他的人品,特地去請他出來做官。宋纖猜到馬岌的來意,立即關門拒見。

馬岌認為宋纖能不為高官厚祿所動,教書育人,澹泊處世,感慨地稱他是人中之龍,說:「吾而今而後知先生人中之龍也。」

涼王為了拜尋良師,特意製造了安車。這是一種很舒適的廂式車,扶欄雕刻精美,寶蓋綴以金玉,四周用明黃色的帛環圍。國家有規定,涼國貴族包括王室不許享用,只有那些德才超群的名師才配乘坐。涼王用安車到處招聘良師,一年四季不輟。宋纖就是涼王用安車載到武威城的。

張掖山中有位叫郭荷的人,《晉書》上說他:「明究群籍,特善史書」,涼王很尊敬他,派安車把他請到武威,做太子張太和的老師。幾年後,郭荷年老體衰,想回張掖南山去。

涼王怕他一路車輛顛簸,特把安車改造成了蒲輪車。蒲輪,就是用布和植被裹住車輪,起減震的作用。安車蒲輪,載了郭荷,一路向西,路人爭觀,驚慕不已。

2、先拜師後拜王

有位叫劉昞的學者,在酒泉教書為生,館中弟子五百人。沮渠蒙遜攻打下酒泉城後,把劉昞恭請到了武威,拜為秘書郎。為了讓他發揮教學專長,特意在涼州西苑城修築了「沉陸觀」,辟為劉昞講學之所。

沉陸館是涼國著名建築物,殿堂華美,有台、池、榭、亭,植以名卉,比北涼王所居的寢台還要繁奢、富麗。劉昞在沉陸館講學時,北涼王常常去旁聽,執禮甚恭,劉昞所用一應物器,親自送去。

《魏書》載:劉昞在武威教學時,「學徒數百,月致羊酒」,北涼王則「躬往禮焉,號『玄處先生』。」沮渠蒙遜死後,其子牧犍繼位,尊受業師劉昞為國師。沮渠牧犍喜愛文學,尤其喜歡與群臣在殿堂之上討論學問。

遇到節慶日,沮渠牧犍總是恭敬地請老師劉昞到朝堂來向群臣講學,他自己則從王座上下來,同群臣一道先向劉昞行跪拜禮,然後把老師請到南面就座,自己在接受百官跪拜後,同群臣面北而坐,聆聽劉昞的講述。

《魏書》載:「牧犍尊為國師,親自致拜,命官屬以下皆北面受業焉」。這種「先拜師,後拜王」的尊師規矩,在北涼朝廷延續了好多年。

3、堂前為官 堂下為師

古代武威士子崇尚儒學,許多士子在他鄉為官時,格外重視辦學,有的甚至堂前為官、堂下為師,留下了崇文重教的嘉話。

元末武威人余闕,甘肅歷史上惟一的榜眼郎。他無論治郡,還是治軍,閑暇總是不望辦教育,擇品行好的士子為徒,悉心教授學問,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如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戴良、明代開國功臣宋濂等。

1358年,余闕孤守安慶,率三千羸兵屢次擊退陳友諒大軍的進攻。在戰斗間歇時,余闕仍不忘請來郡國學館老師,招集諸儒,在帥堂論學,還命令將士們聚在堂口,一起聽課。他的這種臨危不亂的豪邁氣概,受到了後世人們的崇敬和贊揚。

清代武威人王化南,也是一個重教好學的地方官。乾隆年間,他在山東當知縣,大辦學校,革科場陋習,《武威縣志》上說:「化南好學,至老而不厭。做官時,每天早起批閱公文,午間處理公事。下午則集合幕僚、儒生、子侄學習,讀經史,談典故。

晚上回去讀書,書聲琅琅達於署外。」後來,他辭官回鄉,主講武威書院,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學子。

4、程門立雪

宋朝時,楊時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塊兒去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睡著了。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

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一尺多了,而楊時和游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楊時這種尊敬老師的優良品德,一直受到人們的稱贊。「程門立雪」這一典故表達了古代中國尊師重教的教育傳統和誠心求學的精神。

5、恭敬師傅天子善報

明朝時在四川灌縣有一位銀匠,名叫何雲發,他平日侍奉師傅非常恭敬誠懇。每次若在道路上遇到師傅,他一定雙手拱立,誠心敬意地向師傅問好。

不久他的家漸漸地富有起來,但是結婚多年卻一直沒有子女,有一天他妻子夢到神來托夢說:「你命中本來註定沒有子女,但因你的丈夫懂得恭敬師傅,所以上天許你生個貴子。」後來他們夫婦果真生了貴子,並得到這貴子的孝順供養,一生衣食豐厚。

『肆』 有關尊師重道的成語故事

程門立雪
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伍』 古代尊師重道的故事

最著名的應該就是程門立雪。

『陸』 寫出尊師重道的兩個歷史故事

1、岳飛念念不忘師恩

宋代民族英雄岳飛,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無錢上學。但他非常好學,常在私塾窗外聽課,無錢買紙筆,就以樹枝為筆,大地為紙。私塾老師周侗很喜歡這個勤學的孩子,就免費收岳飛為學生。

教育他如何做人,幫助他樹立保國安民、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每逢單日習文,雙日習武。還教會他射箭絕技,能左右開弓,百發百中。岳飛不負師教,勤學苦練,文武雙全。

後來他率軍收復失地,屢建奇功,成為令金兵聞風喪膽的一代英豪。周侗去世後,岳飛披麻衣,駕靈車,執孝子之禮,以父禮安葬他。且在朔望(初一、十五)之日,無論在外行軍打仗。

還是駐扎營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師,每次痛哭之後,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重的「神臂弓」,射出三枝箭。岳飛說:「老師教我立身處世精忠報國的道理。

還把他一生摸索的箭法和武藝都傳授給我,師恩是我一生都不能忘懷的。」

2、子貢以太陽月亮喻孔子

子貢是孔子的學生,他聰穎好學,有次魯國一位大夫在人前貶低孔子抬高子貢,子貢非常氣憤,當即以房子為喻,說老師的圍牆高十數丈,屋內富麗堂皇,不是一般人看得到的。

而自己不過只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望盡。他還把老師孔子比作太陽和月亮,說他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結廬而居,守墓六年。

3、周恩來不忘師恩

1952年2月,南開大學老校長張伯苓突患腦血栓逝世,周總理參加了治喪委員會並送了花圈,輓聯上寫著:「張伯苓老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輓。」

張伯苓病故後,周恩來一直惦記著張家的生活,自然災害時期,周恩來把自己的購物證給張伯苓夫人。還派人給張夫人送去500元,並囑咐交際處對張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倍加關照。

4、程門立雪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

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游,裝作一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

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5、漢明帝猶尊桓榮以師禮

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裡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桓榮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

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明帝能放下自己九尊之軀的至高身份來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范,值得大家學習。

『柒』 尊師重道的成語故事

百世之師:
程門立雪:
寸草春暉:
恩同父母:
恩逾慈母:
經師人師:
敬老慈幼:
敬老尊賢:
門牆桃李:
良師益友:
師道尊嚴:
貪賢敬老:
萬世師表:
嚴師益友:
一字之師:
尊師重道:成語典故: 道:指教師指引的應該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師傳授的知識。尊敬師長,重視老師的教導。
成語出處: 《後漢書·孔僖傳》:「臣聞明王聖主,莫不尊師貴道。」
飲水思源:
洗耳恭聽:
三人行,必有我師:

『捌』 尊師重道的故事

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還有:
程門立雪 百世之師 寸草春暉 恩同父母 恩逾慈母 經師人師 敬老慈幼 敬老尊賢 門牆桃李 良師益友 師道尊嚴 貪賢敬老 萬世師表 嚴師益友 一字之師 尊師重道 飲水思源 洗耳恭聽```````

『玖』 尊師重道的故事

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專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屬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還有:
程門立雪 百世之師 寸草春暉 恩同父母 恩逾慈母 經師人師 敬老慈幼 敬老尊賢 門牆桃李 良師益友 師道尊嚴 貪賢敬老 萬世師表 嚴師益友 一字之師 尊師重道 飲水思源 洗耳恭聽```````

『拾』 尊師重道的相關故事

據《宋史·楊時傳》記載,楊時小時候聰明伶俐,人稱神童。他考中進士後長期在含雲寺和龜山書院攻讀經書、寫作教學,後來拜著名理學家程頤為師。
北宋時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程顥死後,又將楊時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傳。一天,楊時和學友游酢,因對某個問題有不同看法,為求得正確答案,就一起去程頤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他們行至半途,就下起雪來了。趕到程頤家時,適逢程頤坐在火爐旁閉目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地立在門外等候。過了良久,程頤醒來,從窗口發現了站在風雪中的楊時和游酢,他們渾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程頤急忙起身迎他倆進屋。後來,楊時學到了程門理學的真諦,世稱「龜山先生」,被後人推崇為「程學正宗」。「程門立雪」的典故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影響久遠。 無獨有偶,上世紀50年代初,任上海市長的陳毅元帥求賢若渴,意邀著名思想家、國學宗師馬一浮先生參加新政府的工作。馬一浮頗負盛名,志向高雅,曾多次拒絕國民黨政府的入仕邀請。陳毅輕車簡從親赴杭州蔣庄馬宅拜訪,為示尊重,他脫去正裝穿起長衫。到馬宅後正值馬老午睡,家人不知來者是誰,請他稍等要進內通報。陳毅阻止叫醒馬老,他在花港公園轉了一圈回來,馬老還沒醒。此時下起雨來,家人就請他進客廳稍待。陳毅仍擺手不入,立在宅外耐心等候,他的衣帽都被雨淋濕了。馬老醒來後,知道是威名遠揚、功勛卓著的陳毅前來造訪,並在外面淋雨等候,很是過意不去,遂連聲道歉。馬老被陳毅的誠意感動,痛快答應出任華東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之職。陳毅與馬一浮的這段佳話被人稱為「馬門立雨」。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