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殺豬的故事
A. 曾子殺豬故事簡介五十字
曾子夫人為不讓哭鬧的兒子去集市,說謊回來給孩子殺豬吃。曾子認為父母作為榜樣不能欺騙孩子,親手殺了豬。
這個故事講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導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也教育了成年人,自己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做事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欺騙,否則會將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個待人不真誠的人。
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雖然殺了一頭豬,暫時利益受損,但從教育子女的長遠利益看,大有好處。
(1)曾子殺豬的故事擴展閱讀: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參,字子輿,春秋末年魯國南武城人(今山東臨沂市平邑縣南武城)。生於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魯定公五年),死於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魯悼公三十二年),十六歲拜孔子為師,他勤奮好學,頗得孔子真傳。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子女將來的成長起很大的作用,家長在孩子面前就應該處處以身作則,培養他們良好的品德。
B. 曾子殺豬的故事
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導,不但學問高,而且為人非常誠實,從不欺騙別人,甚至是對於自己的孩子也是說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著叫著要和母親一塊兒去。於是母親騙他說:「乖孩子,待在家裡等娘,娘趕集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信以為真,一邊歡天喜地地跑回家,一邊喊著:「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裡等母親回來,村子裡的小夥伴來找他玩,他都拒絕了。他靠在牆根下一邊曬太陽一邊想像著豬肉的味道,心裡甭提多高興了。
傍晚,孩子遠遠地看見了母親回來了,他一邊三步作兩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邊喊著:「娘,娘快殺豬,我都快要饞死了。」 妻子說:「一頭豬頂咱家兩三個月的口糧呢,怎麼能隨隨便便殺豬呢?」 孩子哇的一聲就哭了。
曾子聞聲而來,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後,二話沒說,轉身就回到屋子裡。過了一會兒,他舉著菜刀出來了。曾子的妻子嚇壞了,因為曾子一向對孩子非常嚴厲,以為他要教訓孩子,連忙把孩子摟在懷里。哪知曾子卻直奔向豬圈。
妻子不解地問:「你舉著菜刀跑到豬圈裡幹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殺豬」。妻子聽了撲哧一聲笑了:「不過年不過節殺什麼豬呢?」 曾子嚴肅地說:「你不是答應過孩子要殺豬給他吃嗎?既然答應了就應該做到。」
妻子說:「我只不過是騙騙孩子,和小孩子說話何必當真呢?」 曾子說:「對孩子就更應該說到做到。不然,這不是明擺著讓孩子學著家長撒謊嗎?大人都說話不算話,以後有什麼資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聽後慚愧地低下了頭,夫妻倆真的殺了豬給孩子吃,並且宴請了鄉親們,告訴鄉親們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雖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卻教育出了誠實守信的孩子。曾子殺豬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他的人品也一直為後代人所尊敬。
(2)曾子殺豬的故事擴展閱讀
曾子著作《大學》,開宗明義提出了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倫理道德的政治哲學體系。
C. 曾子殺豬的故事
曾子,名參,孔子的得意門生。儒家思想就是孔丘通過曾參傳給嫡孫子思,再傳給孟軻,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參被儒家尊為「宗聖」。
曾子殺豬取信於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有一天,曾參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兒子哭、鬧著要跟去。曾妻戲哄兒子說:「好乖乖,你別哭,你在家裡等著,媽媽回來殺豬炒肉給你吃。」兒子聽說有肉吃,變更不隨母親去了。
曾參的妻子從街上回來,只見曾參拿著繩子在捆豬,旁邊還放著一把雪亮的尖刀,正准備殺豬呢!曾參的妻子一見慌了,趕快制止曾參說:「我剛才同孩子說著玩的,並不是真的要殺豬呀!你看你怎麼當真了?」曾參語重心長地對妻子說:「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騙不得的。孩子小,什麼都不懂,只學會父母的樣子聽父母的教訓。今天你要是這樣欺騙孩子,就等於教他說假話和欺騙別人。再說,今天你要這樣欺騙孩子,孩子覺得母親的話不可靠,以後你再講什麼話,他就不會相信了,對孩子進行教育也就苦難了。你說這豬該不該殺呀?」
曾妻聽了丈夫的一席話,後悔自己不該和孩子開那個玩笑,更不該欺騙孩子。既然答應殺豬給孩子吃肉,就說到做到,取信於孩子。於是丈夫和妻子一起動手殺豬,為孩子燒了一鍋香噴噴的豬肉。兒子一邊吃肉,一邊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兒子剛睡下又突然起來了,從枕頭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問他去干什麼?孩子說,這是我從朋友那麼借來的書簡,說好了,今天還得,再晚也要還人家,不能言而無信啊!曾子笑著把兒子送出了門。
D. 曾子殺豬的故事200字
曾子殺豬的故事200字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備去趕集,由於孩子哭鬧不已,曾子妻許諾孩子回來後殺豬給他吃。曾子妻從集市上回來後,曾子便捉豬來殺,妻子阻止說:「我不過是跟孩子鬧著玩的。」曾子說:「和孩子是不可說著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著父母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哄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啊」。於是曾子把豬殺了。曾子深深懂得,誠實守信,說話算話是做人的基本准則,若失言不殺豬,那麼家中的豬保住了,但卻在一個純潔的孩子的心靈上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
這個故事的教育意義:
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同時這個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待人要真誠,不能欺騙別人,否則會將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個待人不真誠的人。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啟蒙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子女將來的成長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有見識的家長在孩子面前處處以身作則,以培養他們良好的品德。曾子這樣做完全是正確的,他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別看殺了一頭豬,眼前利益受損,但從教育子女的長遠利益看,大有好處。
E. 曾子殺豬的故事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兒子邊跟著她邊哭,曾子的妻子說:「你回去,等我回家後為你殺一頭豬。」
妻子到集市後回來了,曾子就要抓住一頭豬把它殺了,妻子制止他說:「剛才只不過是與小孩子鬧著玩兒罷了。」
曾子說:「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鬧著玩兒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學習的,並聽從父母的教誨。
如今你欺騙他,是教他學會欺騙。母親欺騙兒子,做兒子的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該用的辦法。」於是就殺了豬把它煮了。
(5)曾子殺豬的故事擴展閱讀:
孔子去世後,曾子參聚徒講學,有不少弟子,相傳他就是儒家子思、孟子一派的創始人。曾參在孔門弟子的地位原本不太高,不入孔門十哲之列,直到顏淵配享孔子後才升為十哲之一。
唐玄宗時追封為伯。中唐以後,隨著孟子地位的上升,曾參的地位也隨之步步高升。北宋徽宗時加封為武城侯,南宋度宗時加封為 國公。
元至順元年加封為宗聖公,到明世宗時改稱為宗聖,地位僅次於復聖顏淵。曾子師從孔子,積極推行儒家主張,傳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孫子孔伋師從參公,又傳授給孟子。
因之,曾子上承孔子之道,下啟思孟學派,對孔子的儒學學派思想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和建樹。曾參是孔子學說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
F. 曾子殺豬這則故事的文言文翻譯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②。」妻適市來③,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④。」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⑤。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⑥,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⑦,非所以成教也⑧。」遂烹彘也⑨。
(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注釋】
①曾子(前505~前432):曾參,春秋末年魯國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輿,被尊稱為曾子.性情沉靜,舉止穩重,為人謹慎,待人謙恭,以孝著稱.曾提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主張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養方法.據傳以修身為主要內容的《大學》是他的作品.②彘(zhì):豬.③適:往.適市來:去集市上回來.④特:不過,只是.⑤非與戲:不可同……開玩笑.⑥子:你,對對方的尊稱.⑦而:則,就.⑧非所以成教也:這樣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⑨烹(pēng):煮.
【譯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兒子哭著鬧著要跟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你先回家呆著,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剛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要捉豬去殺。她就勸止說:「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妻子,可不能跟他開玩笑啊!小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親學習,聽從父母親給予的正確的教導。現在你欺騙他,這是教孩子騙人啊!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現實教育的方法。」 於是曾子就殺豬煮肉給孩子吃。
反通返 是返回的意思
而顧 則是 等會兒 待會兒的意思
G. 曾子殺豬這篇故事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道理
1、曾子殺豬的原文是出自於《韓非子》中的一篇古文,後世有很多寫成故事或漫畫版本的白話文.
2、道理之一,父母和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警示為人父母的人在孩子面前要做好表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孩子言行一致,長大後真誠待人.
3、做人要誠信,言而有信,言行一致.
H. 曾子殺豬的故事
孔子有個學生叫曾子。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兒子哭鬧著要跟著去,妻子就專哄他說:「你在家屬等我,回來給你殺豬燉肉吃。」妻子回來,見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備殺豬,趕忙阻攔說;「你怎麼,你真的要殺豬給他吃?我原是哄他的。」曾子認真地說:「我們的一言一行對孩子都有影響,我們說話不算數,孩子以後就不會聽我們的話了。」他果真把豬殺了。楊雪松:這個故事告訴父母: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欺騙孩子。因為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孩子都要跟著學。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行為要特別慎重。李節: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爸爸媽媽都不太注意這個問題。比如上次爸爸答應我如果期中考試語文考到95分,就帶我去公園玩,結果我考了97分,他卻說工作忙,結果當然沒去成,我到現在還生他的氣呢!徐海菲:我認為曾子也太認真了,那時候一頭豬可值錢了,曾子怎麼說殺就殺呢?跟孩子好好解釋一下不就行了嗎?吳慧敏:問題出在曾子的妻子身上,如果她不隨口答應孩子,曾子也不會殺豬了。任傑:做爸爸媽媽的不要隨便承諾孩子,既然承諾了就應該做到。不然下次再說什麼我們就不會相信他們了。
I. 曾子殺豬的故事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趕集,她的孩子哭著也要跟著去。他的母親對他說:「你先回家待著,待會兒我回來殺豬給你吃。」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回來,就看見曾子要捉豬去殺。她就勸阻他說:「我只不過是跟孩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夫人)這可不能開玩笑啊!孩子不知道(你)在和他開玩笑。孩子沒有思考和判斷能力,要向父母親學習,聽從父母親給予的正確的教導。現在你在欺騙他,這就是教育孩子騙人啊!母親欺騙孩子,孩子就不會再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啊。」於是曾子把豬給殺了,煮了之後把豬給孩子吃掉了。
J. 曾子殺豬的故事
1、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汝還,顧反為汝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耳。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遂烹彘也。
2、譯文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干凈整潔的藍布新衣,准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著從身後攆了上來,吵著鬧著要跟著去。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著他很不方便。
因此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你回去在家等著,我買了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燉的湯嗎?我回來以後殺了豬就給你做。」這話倒也靈驗。她兒子一聽,立即安靜下來,乖乖地望著媽媽一個人遠去。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時,還沒跨進家門就聽見院子里捉豬的聲音。她進門一看,原來是曾子正准備殺豬給兒子做好吃的東西。她急忙上前攔住丈夫,說道:「家裡只養了這幾頭豬,都是逢年過節時才殺的。
你怎麼拿我哄孩子的話當真呢?」曾子說:「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謊的。他們年幼無知,經常從父母那裡學習知識,聽取教誨。如果我們現在說一些欺騙他的話,等於是教他今後去欺騙別人。雖然做母親的一時能哄得過孩子,但是過後他知道受了騙,就不會再相信媽媽的話。
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覺得丈夫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心悅誠服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沒過多久,曾子的妻子就為兒子做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3、出處
《曾子殺豬》出自於戰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10)曾子殺豬的故事擴展閱讀
1、賞析
曾子為了不失信於小孩,竟真的把豬殺了煮給孩子吃,他用誠實守信的人生態度去教育後代、影響後代。體現了儒家「言必信」的道德理念。
曾子這樣做完全是正確的,他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別看殺了一頭豬,眼前利益受損,但從教育子女的長遠利益看,大有好處。
2、寓意
曾子殺豬這種行為說明:成人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不論在教育子女,還是做人,要注意言傳身教,不能以欺騙作為手段。做任何事都要說到做到,不能說謊。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這樣才能獲得他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