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故事
1. 求哲學小故事
(一) 笨鳥 今日,一間無人居住的房子的窗戶處,一隻不知名的鳥兒總是每日准時光顧,遠遠望去,只見它站在窗檯上,不停地以頭撞擊玻璃窗,然後總被撞得落回窗檯;但它堅持不懈,每日總要撞十來分鍾,爾後又跌回窗檯,隨即離開。人們好奇心大發,紛紛猜測它大概是為了進那房間,而就在這鳥兒站立的窗檯旁邊,另一扇窗戶是大開的,於是,得出結論:這是一隻大笨鳥。 知道有一天,好事者帶來望遠鏡,一切才真相大白:窗玻璃上粘滿了小飛螢的屍體,那鳥兒吃得不亦樂乎。 眾人嘩然。人們總喜歡將自己的思維方式強加於別人,而且自以為是。 (二) 命運 有一天,上帝的使者來到了人間,他碰到了一位高僧正在為兩個孩子占卜前程,只見高僧指著其中一個孩子說「狀元」,然後又指著另一個孩子說「乞丐」。 二十年後,上帝的使者又來到了人間,看到了先前那兩個孩子,結果令他百思不解:當初的「狀元」如今成了乞丐,而當初的「乞丐」反而成了狀元。 於是,使者去問上帝。 上帝說:「我賦予每個人的天分只決定他命運的三分之一,而其餘的則在於他如何去把握。」 人生就是這樣…… (三) 安靜 有人出了個問題給兩位畫家,題目是「安靜」,要他們各畫一張表達同一主題的畫。 第一位畫家畫了一個湖,湖面十分平靜,好似一面鏡子,另外還畫了些遠山和湖邊的花草,讓它們倒影在水中。 第二位畫家則畫了奔流直瀉的瀑布,瀑布旁邊有一棵小樹,樹上的一條小枝上安有一個鳥巢,鳥巢里有一隻小鳥,小鳥正在恬靜地酣睡。 人們自然說第二位畫家畫得高明,因為它才真正理解了安靜的含義;而第一位畫家所畫的湖面,靜雖靜矣,不過是一池死水罷了。 人生也是這樣。 很多時候,生活需要我們保持安靜的心態,但是,如果心如湖面,則不免會藏污納垢,遭致扭曲。小鳥則不同,它在湍急的瀑布邊也能安睡,一定是心存高遠,養精蓄銳,伺機而翔。 在鬧市中也能保持安靜的心態,成不驕敗不餒,順不恃逆不悔,才是人生的大境界。 (四) 請不要開錯窗 一個女孩趴在自己卧室的窗檯上,她看見的是鄰居正在埋葬一條小狗。這條小狗好可愛,小女孩平時常和它嬉戲,看到小狗悲慘地死去,小女孩不禁淚流滿面,悲痛不已。她的外祖父見狀,便把小女孩帶到另一個房間,打開了另一個窗口,從這個窗口望出去,那是一片陽光燦爛,花香鳥語的玫瑰園。小女孩的愁雲為之一掃,心境頓時開朗起來。 老人慈愛的對外孫女說:「孩子,你開錯了窗。」 人生之旅,我們不也常常開錯「窗」嗎? (五) 忙 有個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廠找到了工作,報酬不錯,工作條件也好,他很珍惜,下決心好好乾。 第一天,老闆給他一把利斧,並給他劃定了伐木范圍。這一天,工人砍了18棵樹,老闆說:「幹得不錯!」工人有點沾沾自喜:第二天,他幹得更加起勁,但是只砍了15棵樹: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只砍了10棵。 工人覺得很慚愧,跑到老闆那道歉,說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好象力氣越來越小了。 老闆問:「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麼時候?」 「磨斧子?」工人詫異地說:「我天天忙著砍樹,哪裡有工夫磨斧子?」(六)、在某個動物園里的小駱駝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睫毛那麼地長?」駱駝媽媽說:「當風沙來的時候,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風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背那麼駝,醜死了!」駱駝媽媽說:「這個叫駝峰,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讓我們能在沙漠里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腳掌那麼厚?」 駱駝媽媽說:「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於陷在軟軟的沙子里,便於長途跋涉啊。」小駱駝高興壞了:「嘩,原來我們這么有用啊!!可是媽媽,為什麼我們還在動物園里,不去沙漠遠足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現在沒人用。一個好的心態+一本成功的教材+一個無限的舞台=成功。每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潛能的舞台。 (七)、抓螃蟹的漁民往往會攜帶一個有小蓋子的竹簍。捉到第一隻螃蟹後,他們會把蓋子蓋嚴,以防止螃蟹逃走。捉到第二隻螃蟹以後,漁民就不再蓋蓋子了。 這是為什麼?原來當有兩只以上的螃蟹時,每一隻都爭先恐後地朝出口處擁去。但是,竹簍口很窄,只能允許一隻蟹通過。於是當一隻螃蟹爬到簍口時,其餘的螃蟹 就會用那同樣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由另一隻強大的蟹踩著它往上爬。盡管簍口一直敞開著,但卻沒有一隻螃蟹能夠幸運地脫離牢籠。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競爭面前固然不必講什麼謙讓,但競爭的規則卻不容隨意踐踏。如果破壞了共同遵守的競爭規則,有序變成了無序,競爭變成了亂爭,那麼在無規則的混亂狀態下,每一個個體都會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不擇手段的攻擊,就會出現如螃蟹一樣苦苦掙扎到簍口卻又再度被拖回深淵的狀況。規則是約束,更是保護。
2. 哲學小故事(急需)
一個人打賭
德國哲學家A·叔本華(1788--1860年)某年住在法蘭克福的旅館出租套房裡。緊靠旅館有一家小飯館,他常去那裡吃飯,那也是英國軍事人員常去的地方。
一個飯店侍從目睹了一件有趣的事:每次飯前,叔本華總要把一枚金幣放在自己面前的桌上,飯後又把金幣收回自己的口袋裡。
有一天,這位侍從忍不住問這位哲學家他在干什麼。叔本華解釋說:他每天在心裡與那些軍官們打賭,只要他們哪一天會除了馬呀、狗呀、女人呀之外還能談點別的話題,我就把金幣放進教學的施捨箱去。
並非都來聽布
F·D·E·施萊艾爾馬赫(1768--1834年),德國哲學家和神學家,他的神職工作做得尤其出色。
有人稱頌他和他的佈道具有少有的廣泛性,他的教義宣講能吸引社會各個階層的廣大聽眾,不僅有大學生,還有婦女和各級官員。
對此,施萊艾爾馬赫解釋說:"我的聽眾確實由學生、婦女和官員組成,學生們來是為了聽我講道,女人們來是為了看學生,而官員們來則是為了看女人。"
挖苦尼采
19世紀德國唯心主義哲學家尼采(1844--1900年)對女性特別仇視,他一生不接觸女人,曾經這樣說過:"男子應受戰爭的訓練,女子則應受再創造戰士的訓練。"又說:"你到女人那裡去嗎?可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
英國哲學家羅素(1872--1970年)對尼採的哲學極為不滿,挖苦他說:"十個女人,有九個女人會使他把鞭子丟掉的,因為他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才要避開女人啊!"
報復記者
羅素於1920年曾來過中國。可到中國後生了一場大病。病後,他拒絕任何報人的采訪,一家對此很不滿意的日本報刊謊登了羅素已去世的消息,後雖交涉,他們仍不願收回此消息。
在他回國的路上,羅素取道日本,這家報社又設法采訪他。作為報復,羅素讓他的秘書給每個記者分發印好的字條,紙上寫著:"由於羅素先生已死,他無法接受采訪。"
人生的幸福
有一天,羅素的一位年輕朋友來看他。走進門後,只見羅素正雙眼視房屋外邊的花園,陷入了沉思。
這位朋友問他:"您在苦思冥想什麼?"
"每當我和一位大科學家談話,我就肯定自己此生的幸福已經沒有希望。但每當我和我的花園談天,我就深信人生充滿了陽光。"
獨身的解釋
著名的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終身未娶。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兩個朋友。
一個朋友問他,"你不為你的獨身主義後悔嗎?"
期賓塞愉快地答道:"人們應該滿意自己所做出的決定。我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滿意。我常常這樣寬慰我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某個地方有個女人,因為沒有做我的妻子而獲得了幸福。"
難成親戚
英國著名的哲學愛弗蘭斯·培根(1561--1626年)家裡來了個不速之客,此人名叫荷克,是一名慣匪。法院正在對他進行偵訊起訴,看來非判死刑不可,他請培根救他一命。他的理由是:"荷克" (hog,意為"豬")和培根(bacoh,意為"熏肉")有親屬關系!培根笑著回答說:"朋友,你若不被弔死,我們是沒法成為親戚的,因為豬要死後才能變成熏肉!"
相形顯小
有一次,伊麗莎白女工巡幸到培根的府邸。由於女王生活在詫深牆高的宮庭大院里,平時也多來往於達官顯貴們奢侈華貴的住宅,當她看到簡朴普通的大法官的宅第時,不禁驚嘆道:"你的住宅太小了啊!"
培根站在女王身邊,仔細端詳了自己的房舍後,聳聳肩說:"陛下,我的住宅其實並不錯,只是因為陛下抬舉我,光臨寒舍,才使它顯得小了。"
剽竊罪
約翰·沃德爵士於1599年出版了著名的傳記小說《亨利四世》。然而這幾乎招來了他的殺身之禍,因為當時的伊麗莎白女王認為作者是借古諷今,含沙射影地抨擊她的現行政策。
女王很快召來了司法官員,建議以謀反罪對沃德提起訴訟。培根讀過此書並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他站起來表示異議,為作者開脫。他說:"我不敢說書里有謀反的證據,但毫無疑問,該書確有不少重罪的證據。"
"何以見得?在什麼地方?"女王急切地問。
"在他從泰西塔斯(55--117年),古羅馬歷史學家,那兒剽竊來的好多段落中,便可找到這類罪證。"培根認真地回答說。
河面上告示
英國哲學家威廉·休厄爾(1794--1866年)是一位幽默能手。
維多利亞女王時代,英國劍橋的卡姆河只是一條被用作城區排水的排水溝。有一次,女王訪問劍橋,在河上的一座橋上停了下來,對族擁著她的劍橋在學的要人說,河裡漂著的廢紙太多了。威廉·休厄爾介面說:"陛下,它們並不完全是廢紙,它們的每一頁上都寫著告示,通知來訪者這條河是不適於游泳的。"
富翁的價值
英國哲學家、詩人貝恩斯(1823--1887年)在泰晤士河上看見一個富翁被人從河裡救了起來。那個冒著生命危險營救富翁的窮人,竟只得到一個銅元的報酬。圍觀的人被這富翁的吝嗇激怒了,要把他再扔到河裡去。
這時,貝恩斯立即上前阻止,說:"放了這位先生吧,他十分了解自己的價值!"
無需再錦上添花
英國唯心主義哲學家休謨(1711--1776年)也是一位經濟學家、歷史學家。他晚年退休後,每年還能拿到1000英鎊的退休金和印書稿費。他在愛丁堡圖書館做管理員時寫的《大不顛史》是一本重印多次的暢銷書。
周圍的人勸他再寫續集,一直寫到當代。哲學家攤開兩手說:"你們已經給了我太多的榮譽,先生們,但我不想再寫了,理由有四點:我太老了,太胖了,太懶了,太富了。"
剩下誰呢
休謨去逝前不久還出席過一次晚宴。宴會上一個客人抱怨世界充滿了敵意,人跟人之間的對立太深了。老哲學家頗不以為然。"不,並非如你所說。"他語重心長地說,"你看,我以前寫過能引起敵意的各種題目。道德的,政治的,經濟的,還有宗教的,可除了輝格黨人、托利黨人以及基督教徒以外,我卻沒有任何敵人。"
死而復生
一個邊遠省份的讀者給法國哲學家、作家伏爾泰(1694--1778年)寫了一封洋洋灑灑的長信,表示仰慕之情。
伏爾泰回了信,感謝他的深情厚意。從那以後,每隔10來天,此人就給伏爾泰寫封信。伏爾泰回信越來越短,終於有一天,這位哲學家再也忍耐不住,回了一封僅一行字的信:"讀者閣下,我已經死了。"
不料幾天後,回信又到,信封上寫著:"謹呈在九泉之下的、偉大的伏爾泰先生。"
伏爾泰趕忙回信:"望眼欲穿,請您快來。"
區別
誰也沒有料到,受人尊敬的大學問家伏爾泰竟參加了一個為人不齒的團伙的狂歡。他為自己找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理由。可第二天晚上,他們又邀請他參加。
"噢,伙計,"伏爾泰神秘地說,"去一次,不失為一個哲學家;去兩次,就跟你們同流合污啦。"
豈可再乎
1717年,伏爾泰因為譏諷攝政王奧爾良公爵,被囚禁在巴士底監獄11個月之久。出獄後,吃夠了苦頭的哲學家知道此人冒犯不得,便去感謝他的寬宏大量,不計前嫌。攝政王深知伏爾泰的影響,也急於同他化干戈為玉帛。於是兩人都講了許多恰到好處的抱歉之辭。最後伏爾泰再一次表示感激說:"陛下,您真是助人為樂,為我解決了這么長時間的食宿問題,我衷心地再次向您表示感謝。可今後,您就不必再為這件事替我操心啦。"
慢性毒葯
伏爾泰的咖啡癮很大,一生中喝了數量驚人的咖啡。有個好心人曾告誡他說:"別再喝這種飲料了,這是一種慢性毒葯,你是在慢性自殺!"
"你說得很對,我想它一定是慢性的。"這位年邁的哲學家說,"要不然,為什麼我已經喝了65年還沒有死呢。"
錯誤的贊揚
性格放盪不羈並一貫譏諷當時大人物的伏爾泰,有一天將一名同輩作家贊揚了一番。他的一位朋友當即指出:"聽到您這樣慷慨地贊揚這位先生,我真遺憾。要知道,就是這位先生在背後經常說您的不是。"
"這樣看來,我們兩個人都說錯了。"伏爾泰說道。
驗明牧師正身
當伏爾泰到了84歲高齡卧床不起等待死神降臨的時候,一位牧師自作多情,走到他的床邊,為他祈禱懺悔——這是為垂死者訂購天國飛機票或入場券的一貫作業,但是,這位老頑固非但不領情,反而追根究底,盤問起人家的身份來:"牧師先生,是誰叫你來的?"
"伏爾泰先生,我受上帝的差遣來為你祈禱懺悔的。"
"那麼你拿證件給我看看,驗明正身,以防假冒。"
哲學語言
一個天氣晴朗的下午,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約翰·杜威(1859--1952年)和幾位哲學界的同事在百老匯大街上閑逛。突然有人提議去看一場露天電影,剛才還在思考和討論的頭腦還未來得及細想,他們便舉步向一家露天電影院走去。等這伙哲學家抵達了目的地,才開始意識到托馬斯·鮑威爾的話:"電影要求黑暗,可黑暗在世界這個角落的白天里,並不那麼猖獗。"
哲學的責任
出生於俄國的美國哲學家莫里斯·拉斐爾·科恩(1880--1947年)。在美國哲學界和教育界都很有聲譽,曾任紐約學院和芝加哥大學哲學教授。
一次,在他上完哲學導論課後,一名女學生向他抱怨:"科恩教授,聽完您的課,我覺得您在我深信不疑的每一件事上都戳了一個孔,可又沒有提供替代品來填補,我真有點無所適從了。"
"小姐,"科恩嚴肅地說,"你該記得,大力神赫爾克里斯干過許多差事,他清洗了奧吉亞斯王的3000年來打掃的牛廄,難道非得再用什麼把它填滿嗎?"
3. 哲學 故事
辯證否定觀:事物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完善自己。辯證否定觀是聯系的環節,是發展的環節。通過事物的自身否定,才能實現事物的發展。事物的辯證否定不是完全否定,也不是完全肯定,而是肯定有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肯定的是那些積極的合理的因素,否定的是那些消極的落後的因素,所以辯證否定觀的實質是「揚棄」。辯證否定觀要求我們樹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創新意識。
「一貫的蔑視」指的是事物的自身否定,「不斷的欣賞」是指事物在自我否定中不斷發展。
4. 哲學故事
這里有很多http://fxnietm.bokee.com/3926759.html
運動在無條件的、永恆的、絕對的
「我不是我了」
古希臘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人外出忘了帶錢,便向他的鄰居借。過了一段時間,這個人不還錢,鄰居便向他討債。這個人坦然地說:「一切皆變,一切皆流,現在的我,已不是當初借錢的我。」賴賬不還,鄰居發了脾氣,一怒之下就揮手打了他,賴賬人要去見宦告狀,這位鄰居對他說「你去吧,一切皆變,一切皆流,現在的我,已不是當初打你的我了。賴賬人無言以對,干瞪著眼睛。
故事裡的希臘人借口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從而否認了事物的相對靜止狀態。
事物的運動在無條件的、永恆的、絕對的,同時運動著的事物在一定的范圍內的某種穩定性。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老獵手用火滅火
故事發生在南美洲的一個大草原上。一天,一群遊客正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快樂地追逐嬉戲,忽然,他們身後竄出一團大火,火借風勢,直向遊客們撲來。就在這死難臨頭的驚險時刻,一位老獵人出現在遊客們的面前:「各位,別跑了,大家還是聽我的話,動手扯掉這一片乾草,清出一塊地面來。」遊客們見是一位老獵手,覺得他經驗豐富,就馬上按照他的吩咐,七手八腳地猛干起來,很快清出了一大塊地面。
火是從北面燒過來的,老獵人讓大家站在空地的南端,自己跑到空地的北端,並把草堆搬到北邊去。望著漸漸靠近的大火,遊客中有人恐慌地問:「老獵人,火再燒過來怎麼辦?」「別急,我自有辦法。」一會兒,大火快燒近時,老獵人才拿了一束很乾的草點燃起來,堆在遊客北面的草立刻熊熊地燒著了,竟然逆著風迎著大火方向燒去,這兩股火立刻打起架來,火勢居然慢慢小了,而留給遊客的空間越來越大。兩股大火鬥了一陣子,終於「精疲力竭」,慢慢地熄滅了下來。只剩下大股黃褐色的煙柱,還在草地上不住地盤旋上升。
當獲救的遊客向老獵人討教「用火滅火」的奧秘時,老獵人深深地吁出一口氣,說:「在烈火上面的空氣受熱後會變輕而上升,各方面的冷空氣就會去補充,這樣,在火的邊界附近,一定會有迎著火焰流去的氣流。等到我們北面的大火接近我們的草堆時,我們把草堆點燃後,那麼,我們這邊的火就會朝著風的相反方面蔓延開去,兩股火後面的草都沒有了,就會漸漸熄滅。當然,火不能點燃得太早,也不能太遲。」遊客們優然大悟。
老獵手以火滅火首先說明,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在這次草原大火中,老獵手充分地尊重了火的規律,把握了火的特點,並果斷地提出了以火滅火的方案,最終利用兩火「相鬥」成功地撲滅了大火。因此,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認識和改造客觀對象,就必須從對象本身的實際出發,從對象自身的規律出發。可見,客觀規律始終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按客觀規律辦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離開客觀規律去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僅一事無成,甚至會起破壞作用。
老獵手以火滅火還說明,想問題、辦事情必須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質的矛盾必須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否則,用孤立靜止的觀點來對待處於變化發展中的事物,不僅於亨無補,甚至會起負面效應。
正確分析主觀和客觀之間的關系
河神與海神的對話
我國古代思想家莊周,說過這樣的一段寓言故事:
秋天漲水的時候,所有小河裡的水都灌到黃河裡去,黃河的水就突然寬闊起來,兩岸距離也遠了,隔著河水,看不清對面岸的牛和馬。這時,河神高興極了,以為天下的好處都集中到這里來了。河神順著河流向東走,到了北海舉目東望,竟沒有看到海的邊緣。這一來,河神才覺得自已的想法不對,於是扭過頭來,今仰面向海神嘆息道:「我以為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已了,現在看到你是這樣的廣大和深遠,才知道自已不行,如果不到你這里來看看,固守的想法,那就糟透了,一定會永遠被人家笑話。」海神聽了這番話,向河神說道:「井政下的魚,不可以和它談大海,因為它被井的狹窄束縛了;對夏天的蟲兒,不可以和它們談冬天和冰,因為它們被時令限制了」。
這則寓言啟發我們:要正確分析主觀和客觀之間的關系。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人的意識依賴於客觀環境的,它不可能脫離客觀的條件而孤立存在。從意識的起源看,意識不能脫離客觀的物質,因為它是客觀物質世界長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從意識的本質看,它也不能脫離物質,因為它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我們在分析問題時,一定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關於意識是物質的反映、意識依賴於物質的觀點,要充分估計客觀環境、客觀條件對事物的影響,一切了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不可把主觀認識與客觀環境條件割裂開來。
十大經典管理哲學故事
故事一
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
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
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如何制訂這樣一個制度,是每個領導需要考慮的問題。
有感:新加坡聽到的一句話-制度決定行為。
故事二
一個心理學教授到瘋人院參觀,了解瘋子的生活狀態。一天下來,覺得這些人瘋瘋癲癲,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開眼界。
想不到准備返回時,發現自己的車胎被人下掉了。「一定是哪個瘋子乾的!」教授這樣憤憤地想道,動手拿備胎准備裝上。
事情嚴重了。下車胎的人居然將螺絲也都下掉。沒有螺絲有備胎也上不去啊!
教授一籌莫展。在他著急萬分的時候,一個瘋子蹦蹦跳跳地過來了,嘴裡唱著不知名的歡樂歌曲。他發現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來問發生了什麼事。
教授懶得理他,但出於禮貌還是告訴了他。
瘋子哈哈大笑說:「我有辦法!」他從每個輪胎上面下了一個螺絲,這樣就拿到三個螺絲將備胎裝了上去。
教授驚奇感激之餘,大為好奇:「請問你是怎麼想到這個辦法的?」
瘋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瘋子,可我不是獃子啊!」
其實,世上有許多的人,由於他們發現了工作中的樂趣,總會表現出與常人不一 樣的狂熱,讓人難以理解。許多人在笑話他們是瘋子的時候,別人說不定還在笑他呆 子呢。
做人獃獃,處事聰明,在中國尤其不失為一種上佳做人姿態。
故事三
有一個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為學歷最高的一個人。
有一天他到單位後面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
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這兩個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釣竿,伸伸懶腰,蹭蹭蹭從水面上如飛地走到對面上廁所。
博士眼睛睜得都快掉下來了。水上飄?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
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蹭蹭蹭地從水上飄回來了。
怎麼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問,自己是博士生哪!
過一陣,副所長也站起來,走幾步,蹭蹭蹭地飄過水面上廁所。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不會吧,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牆,要到對面廁所非得繞十分鍾的路,而回單位上又太遠,怎麼辦?
博士生也不願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後,也起身往水裡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過。
只聽咚的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裡。
兩位所長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麼要下水,他問:「為什麼你們可以走過去呢?」
兩所長相視一笑:「這池塘里有兩排木樁子,由於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在水面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怎麼不問一聲呢?」
學歷代表過去,只有學習力才能代表將來。尊重經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一個好的團隊,也應該是學習型的團隊。
故事四
兩個人在森林裡,遇到了一隻大老虎。A就趕緊從背後取下一雙更輕便的運動鞋換上。B急死了,罵道:「你幹嘛呢,再換鞋也跑不過老虎啊!」A說:「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
二十一世紀,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特別是入關在即,電信,銀行,保險,甚至是公務員這些我們以為非常穩定和有保障的企業,也會面臨許多的變數。
當更多的老虎來臨時,我們有沒有準備好自己的跑鞋?
故事五
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給他們三個一人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三年過後,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嘴裡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裡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裡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最後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與外界聯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後的生活。我們要選擇接觸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趨勢,從而更好的創造自己的將來。
故事六
A對B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我恨這個公司!」B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報復!!破公司一定要給它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 A問:為什麼?B說:「如果你現在走,公司的損失並不大。你應該趁著在公司的機會,拚命去為自己拉一些客戶,成為公司獨擋一面的人物,然後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A覺得B說的非常在理。於是努力工作,事遂所願,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後,他有了許多的忠實客戶。再見面時B問A:現在是時機了,要跳趕快行動哦!A淡然笑道:老總跟我長談過,准備升我做總經理助理,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其實這也正是B的初衷。一個人的工作,永遠只是為自己的簡歷。只有付出大於得到,讓老闆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於位置,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造更多利潤。
故事七
曾經有個小國的人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壁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的人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 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說他有辦法。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故事八
一個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另 一隻鸚鵡前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該買哪只呢?兩只都毛色 光鮮,非常靈活可愛。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結果突然發現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這人趕緊將老闆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店主說:不。這人奇怪了:那為什麼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 個數呢?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叫這只鸚鵡老闆。
這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為過於完美主義,事必躬親,什麼人都不如自己,最後只能做最好的攻關人員,銷售代表,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故事九
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鬆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系好。等到弟子轉身後,又蹲下來將鞋帶解松。有個旁觀者看到了這一切,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麼又要將鞋帶解松呢?」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帶松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表現他的勞累憔悴.」「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鬆了,並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於為什麼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說啊。」
故事十
陳阿土是個農民,從來沒有出過遠門。攢了半輩子的錢,終於參加一個旅遊團出了國。國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鮮的,關鍵是,陳阿土參加的是豪華團,一個人住一個標准間。這讓他新奇不已。早晨,服務生來敲門送早餐時大聲說道: 「GOODMORNINGSIR!」陳阿土愣住了。這是什麼意思呢?在自己的家鄉,一般陌生的人見面都會問:「您貴姓?」於是陳阿土大聲叫道:「我叫陳阿土!」如是這般,連著三天,都是那個服務生來敲門,每天都大聲說:「GOODMORNINGSIR!」 而陳阿土亦大聲回道:「我叫陳阿土!」但他非常的生氣。這個服務生也太笨了,天天問自己叫什麼,告訴他又記不住,很煩的。終於他忍不住去問導游,GOODMORNINGSIR!」是什麼意思,導游告訴了他,天啊!!真是丟臉死了。陳阿土反復練習「GOODMORNINGSIR!」這個詞,以便能體面地應對服務生。又一天的早晨,服務生照常來敲門,門一開陳阿土就大聲叫道:「GOODMORNINGSIR!」與此同時,服務生叫的是:「我是陳阿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與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與意志力的較量。不是你影響他,就是他影響你,而我們要想成功,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影響力,只有影響力大的人才可以成為最強者。
5. 求幾個經典的哲學故事
境由心造
一個人的處境是苦是樂常是主觀的。
有人安於某種生活,有人不能。因此能安於自已目前處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你無法斷言哪裡才是成功的,也無法肯定當自已到達了某一點之後,會不會快樂。有些人永遠不會感到滿足,他的快樂只建立在不斷地追求與爭取的過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標不斷地向遠處推移。這種人的快樂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苦樂全憑自已判斷,這和客觀環境並不一定有直接關系,正如一個不愛珠寶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極其重視虛榮的環境,也無傷她的自尊。擁有萬卷書的窮書生,並不想去和百萬富翁交換鑽石或股票。滿足於田園生活的人也並不艷羨任何學者的榮譽頭銜,或高官厚祿。
你的愛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興趣就是你的資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運。各人有各人理想的樂園,有自已所樂於安享的花花世界。
大和小
一位朋友談到他親戚的姑婆,一生從來沒有穿過合腳的鞋子,常穿著巨大的鞋子走來走去。兒子晚輩如果問她,她就會說:「大小鞋都是一樣的價錢,為什麼不買大的?」
每次我轉述這個故事,總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氣。
其實,有生活里我們會看到很多這樣的"姑婆"。沒有什麼思想的作家,偏偏寫著厚重苦澀的作品;沒有什麼內容的畫家,偏偏畫著超級巨畫;經常不在家的商人,卻有非常巨大的家園。
許多人不斷地追求巨大,其實只是被內在貪欲推動著,就好像買了特大號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腳一樣。
不管買什麼鞋子,合腳最重要,不論追求什麼,總要適可而止。
人就這么一輩子
我常以「人就這么一輩子」這句話告誡自己並勸說朋友。這七個字,說來容易,聽來簡單,想起來卻很深沉。它能使我在軟弱時變得勇敢,驕傲時變得謙虛,頹廢時變得積極,痛苦時變得歡愉,對任何事拿得起也放得下,所以我稱它為「當頭棒喝」、「七字箴言」。——我常想世間的勞苦愁煩、恩恩怨怨,如有不能化解的,不能消受的,不也就過這短短的幾十年就煙消雲散了嗎?若是如此,又有什麼解不開的呢?
人就這么一輩子,想到了這句話,如果我是英雄,便要創造更偉大的功業;如果我是學者,便要獲取更高的學問;如果我愛什麼人,便要大膽地告訴她。因為今日過去便不再來了;這一輩子過去,便什麼都消逝了。一本書未讀,一句話未講,便再也沒有機會了。這可珍貴的一輩子,我必須好好地把握住它啊!
人就這么一輩子,你可以積極地把握它;也可以淡然地面對它。想不開想想它,以求釋然吧!精神頹廢時想想它,以求感恩吧!因為不管怎樣,你總是很幸運地擁有這一輩子,不能白來這一遭啊。
你可以去這個網站找找:)
6. 哲學小故事
一、馴狼牧羊
美國動物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把氯化鈉葯片塞進羊肉里喂狼,狼吃了羊肉後短時間內消化不良,嘔吐不止,十分痛苦。嘗到了苦頭的狼從此對肉羊倒了胃口,改食其它肉類。由於母狼吃什麼食物,它的乳汁就具有什麼食物的味道,而狼一旦改變了食性,還會影響到幼狼。在狼改變了食性後,動物學家對其進行馴化,用於看守羊群。狼體力好,善於奔跑,忠於職守,能毫不猶豫地攆回失散的羊。羊見了狼,猶如老鼠見了貓,會乖乖的聽從狼的擺布。在野外,狼的主要食物是田鼠等有害動物,馴狼牧羊也就間接的保護了森林、草原,有利於生態平衡。
分析:這一事例說明——
1、人在規律面前不是消極被動、無能為力的,而是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認識和利用規律。動物學家認識了狼的食性規律,便著手改變狼的食性,進而對其進行訓練,使狼從吃羊到牧羊。這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為人類謀福利的表現。
2、聯系是客觀的,但人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動物學家通過改變狼的食性,使狼由吃羊改為吃田鼠等有害動物,就體現了這一點。
3、科學實驗作為實踐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科學實驗能夠提高人們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水平,使人類更合理地從自然界獲取物質資料
二、三個火堆
嚴寒的冬天裡,一群人點燃了一堆火。大火熊熊燃燒,烤得人渾身暖烘烘的,有個人想:天這么冷,我絕不能離開火,不然我就會被凍死,其他人也都這么想,於是這堆無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熄滅了,這群人全被凍死了。
又有一群人點燃了一堆火,其中有一個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檢柴,這火遲早也會熄滅,其他人也都這么想。於是,大家都去撿柴,沒有人烤火,都被陸續凍死在了撿柴的路上,火最終因缺柴而滅。
又有一群人點燃了第三堆火,這群人沒有全部圍著火堆取暖,也沒有全部去撿柴,而是制定了輪流取暖、輪流撿柴的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揀柴,於是人人都去撿柴,人人也都得到了溫暖,火堆因得到了足夠的柴源而熊熊地燃燒,大火和生命都延續到了第二年春天。
分析:
1、唯物辯證法認為,整體與部分的聯系是客觀事物普遍聯系的一種形式。兩者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當各部分已有序、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就會大於各部分功能之和。就如同第三個火堆,第三個群體發揮了優化組合的優勢,他們在處理取暖與撿柴的矛盾時,採取了輪流制度,一半兒取暖,一半兒撿柴,既照顧了整體利益,又兼顧了個體利益,既考慮了長遠利益,又照顧了眼前利益,他們辦事情選擇了最佳方案,實現了最優目標(讓火與生命延續到第二年春天),他們的聰明之舉不得不令人嘆服!當部分以無序、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發揮,力量消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體功能小於各部分之和:像第一、第二火堆和群體,他們要麼只顧取暖,無人揀柴,要麼只只揀柴,不知烤火,不管哪種情況,對延續火與生命都不是最佳方案,最終都導致了可悲的下場!
2、貢獻與索取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我們要正確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既要對社會有所創造、有所貢獻,又要從社會中有所索取,得到必要的滿足。如果片面地強調一方而否定另一方就是割裂了兩者的關系,是錯誤的。像第一個群體,人人只知烤火,不去揀柴,只求索取,不想貢獻,割裂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而第二個群體,只知揀柴,:不知烤火,只講貢獻,不談索取,同樣割裂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兩個群體的錯誤作法均導致了無法挽回的損失。第三個群體,即講貢獻又講索取,恰當地處理好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難怪他們的生命與火能延續到次年春天!
從上面這兩個事例中我們不難發現哲學對於我們是多麼的重要,它使我們能更好的認識世界,促進人類的發展進步。
故事三:
一個青年背著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見無際大師,他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與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棘割破雙腳;手也受傷了,流血不止;嗓子因為大聲呼喊而喑啞……為什麼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大師問:「你的大包裹里裝的是什麼?」青年說:「它對我可重要了。裡面裝的是我每一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後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靠了它,我才走到了你這兒來。」於是無際大師帶青年來到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上岸後,大師說:「你扛著船趕路吧!」「什麼,扛著船趕路?」青年很驚訝,「它那麼沉,我扛得動嗎?」「是的,你扛不動它。」大師微微一笑,說:「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河後,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負重。」青年放下包袱,繼續趕路,他發覺自己的步子輕松而愉悅,比以前快得多。
感悟:「放下包袱,開動機器」,這句話給人不無裨益。在無際大師的開導下,青年終於知道了生命是可以不必如此沉重的道理。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放棄人生道路上遭遇的痛苦、孤獨、寂寞、災難等,讓自己輕裝前進。
7. 求十個哲學故事
1、陳阿土是台灣農民,從沒出過遠門。終於,他得到一次參加旅遊團出國旅遊的機會。國外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非常新鮮的,尤其是他參加是一個豪華團,一人住一個標准間,這更令他感到新奇不已。這天早晨,服務生敲門送早餐時對他大聲說道:「GOODMORNING,SIR!」陳阿土愣住了:這是什麼意思?在自己的家鄉,一般陌生的人見面都會問:「您貴姓?」想到這兒,陳阿土大聲喊道:「我叫陳阿土!」如是這般,連著三天,都是那個服務生來敲門,每天都大聲說:「GOODMORNING,SIR!」。而陳阿土亦大聲回道:「我叫陳阿土!」幾天下來,他非常生氣:這個服務生也太笨了,天天問自己叫什麼,告訴他吧他記不住,真煩!終於,他忍不住了,跑去問導游「GOODMORNING,SIR!」是什麼意思,導游告訴他答案,「天啊!真是丟死臉了!」回到*間後,陳阿土反復練習「GOODMORNING,SIR!」這句話,以便能體面地應對服務生。第二天早晨,服務生照常來敲門,門一開,陳阿土就大聲叫道:「GOODMORNING,SIR!」與此同時,服務生叫的是:「我是陳阿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與人的交往,常常是意志力與意志力的較量,不是你影響他,就是他影響你。而我們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培養自己的影響力;只有影響力大的人,才可以成為生活的最強者!!!
2、五歲的精英和爸爸、媽媽、姐姐一起到野外里幹活。突然間,下起大雨來,可只帶了一塊雨披。爸爸將雨披給了媽媽,媽媽又給了姐姐,姐姐又給了精英。精英問道:「為什麼爸爸把雨披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姐姐,姐姐又給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為爸爸比媽媽強大,媽媽比姐姐強大,姐姐又比你強大呀,我們都會保護比較弱小的人。」精英左右看了看,跑到一邊將雨披撐開,擋在了風雨中飄搖的一朵嬌弱的小花上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強者不一定多麼有力,或者多麼有錢,最重要的在於他對別人多有幫助!責任可以讓我們將事情做完整,愛可以讓我們把事情做得更好!!
3、一人去買鸚鵡,看到一隻鸚鵡前標牌上寫著:此鸚鵡會兩門語言,售價二百元。另一隻鸚鵡前標牌則標道:此鸚鵡會四門語言,售價四百元。兩只都毛色光鮮,非常可愛,到底該買哪只呢?這人轉啊轉,拿不定主意。這時,他突然發現一旁還有一隻老掉了牙的鸚鵡,毛色暗淡散亂,標價八百元!這人趕緊將老闆叫來:「這只鸚鵡是不是會說八門語言呢?」店主說:「不。」這人就覺得奇怪了:「那為什麼這只鸚鵡又老又丑,又沒有能力,會值這個數呢?」店主回答:「因為另外兩只鸚鵡都叫這只鸚鵡老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導人,自己能力不一定有多強,只要懂信任、懂放權、懂珍惜,就能團結比自己更強大的力量,從而提升自己的身價。相反,許多能力非常強的人卻因過於追求完美,事必躬親,覺得什麼人都不如自己的,最後只能做最好的公關人員、銷售代表,卻成不了優秀的領導人。
4、有個小國的人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光閃閃的,把皇帝高興壞了。可這小國的人不厚道,給中國皇帝出了一道難題,問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皇帝想了許多辦法,請珠寶匠來檢查,稱重量,看做工……結果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使者還等著回去向他的國王匯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點小事都搞不定吧?最後,一位老臣說他有辦法,只見他胸有成足地拿著三根稻草,抽出其中的一根,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里,稻草從金人的另一隻耳朵出來;插入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則從它嘴巴直接掉了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則掉進了金人的肚子里。老臣說:「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的人。老天給我們兩只耳朵一張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5、A對B說:「我要離開這個公司,因為我恨這個公司!」B建議道:「我舉雙手贊成!你一定要給公司點顏色看看!不過,你現在離開還不是最好的時機。」A問為什麼,B說:「如果你現在走了,公司的損失並不大,你應該趁著現在還在公司這個機會,拚命地去為自己拉些客戶,成為公司獨擋一面的人物,然後再帶著這些客戶突然離開公司,公司才會受到重大損失,非常被動,然後你……」A覺得B說的非常在理,於是努力工作。事遂所願,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後,A有了許多忠實的客戶。再見面時,B問A:「現在是時候了,要趕快『行動』喔!」A淡然笑道:「老總已經跟我長談過,准備升我為總經理助理,現在我暫時沒有離開的打算了……」 其實,這也正是B的初衷。一個人工作,永遠都在為自己書寫人生簡歷。只有付出大於得到,讓老闆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於位置,才會給你更多的機會替他創造更多利潤。
6、有三個人要被關進監獄三年,監獄長給他們三個一人一個可以實現的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進了監獄;法國人浪漫,要了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與外界溝通的電話。三年過後,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只見他嘴裡鼻孔里塞滿了雪茄,他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記要火了。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裡抱著一個孩子,那個美麗女子手裡也牽著一個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最後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三年來,我每天都與外界聯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送你一輛勞施萊斯!」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抉擇將決定我們三年後的生活。我們要選擇接觸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趨勢,從而創造自己更美好的將來。
7、有兩個人在森林裡散步,突然遇到了一隻大老虎。A趕緊從背後取下一雙更輕便的運動鞋換上,B急了,大罵道:「幹嘛呢,你再換鞋也跑不過老虎啊!!!」A說:「只要我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二十一世紀,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特別是在中國入關後,電信、銀行、保險,甚至是公務員,這些我們一直認為非常穩定和有保障的行業會面臨許多變數。當更多的老虎來臨時,我們有沒有準備好自己的跑鞋?
8、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家經常住的店裡。考試前兩天他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還打傘;第三個夢是夢到自己跟心愛的表妹脫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背靠著背。這三個夢似乎有些深意,於是,秀才第二天趕緊找了個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嘆氣道:「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跟表妹脫光都躺在一張床上了卻背靠著背,這不是沒戲嗎?!!!」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備回家。店老闆看見了感到非常奇怪,就問他:「不是明天才考試嗎,怎麼今天你就要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闆樂了:「喲,我也會解夢,我倒覺得,這次你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說明這次你有備無患嗎?跟你表妹脫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說明你翻身的時候就要到了嗎?」秀才一聽,覺得店老闆說的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去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9、動物園里的小駱駝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睫毛那麼長?」駱駝媽媽:「當風沙來的時候,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沙暴中看得到方向。」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背那麼駝,簡直醜死了!」駱駝媽媽:「這個叫駝峰,它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能讓我們在沙漠里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腳掌那麼厚?」駱駝媽媽:「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於陷在軟軟的沙子里,這樣便於我們長途跋涉啊!」小駱駝高興壞了:「哇,原來我們這么有用啊!可是媽媽,為什麼現在我們還在動物園里,而不去沙漠遠足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現在沒人用。一個好的心態+一本成功的教材+一個無限的舞台=成功。每人的潛能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自己潛能的舞台。
10、有七個人住在一起,他們每天都要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天。後來,他們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再後來,大家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但他們常常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最後,有個人出個主意: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個人都盡量將粥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最後,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產生了不同的風氣。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的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如何制訂這樣一個制度,是每個領導者值得深思和需要考慮的問題……
8. 生活中的哲學小故事
1、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 (註: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2、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是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 (註: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准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3、有兩個台灣觀光團到日本伊豆半島旅遊,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導游連聲抱歉,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說而另一個導游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諸位先生女士,我們現在走的這條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窩大道。」 (註: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4、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中說他們將來的志願是當小丑。中國的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的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註:身為長輩的我們,不但容易要求多於鼓勵,更狹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5、在故宮博物院中,有一個太太不耐煩地對她先生說:「我說你為甚麼走得這么慢。原來你老是停下來看這些東西。」 (註:有人只知道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結果失去了觀看兩旁美麗花朵的機會。)
6、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快鏟起來,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下!「哎?」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你當然懂,太太,」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 (註: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看問題。)
7、一輛載滿乘客的公共汽車沿著下坡路快速前進著,有一個人後面緊緊地追趕著這輛車子。一個乘客從車窗中伸出頭來對追車子的人說:「老兄!算啦,你追不上的!」「我必須追上它,」這人氣喘吁吁地說:「我是這輛車的司機!」 (註:有些人必須非常認真努力,因為不這樣的話,後果就十分悲慘了!然而也正因為必須全力以赴,潛在的本能和不為人知的特質終將充份展現出來。)
8、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靜之時然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 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 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在你面對沖突和爭執時,先想一想是否心中有虧,或許很快就能釋懷了)
9、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悠哉地欣賞美麗風景時,突然迎面開來一輛貨車,而且滿囗黑牙的司機還搖下窗戶對他大罵一聲:「豬!」 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 才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 (不要錯誤的詮釋別人的好意,那隻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耐心觀察,以免事後生發悔意。)
10、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做父親的總比做兒子的知道得多?」 爸爸回答:「當然啦!」 小男孩問:「電燈是誰發明的?」 爸爸:「是愛迪生。」 小男孩又問:「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麽沒有發明電燈?」(很奇怪,喜歡倚老賣老的人,特別容易栽跟斗。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11.小明洗澡時不小心吞下一小塊肥皂,他的媽媽慌慌張張地打電話向家庭醫生求助。醫生說:「我現在還有幾個病人在,可能要半小時後才能趕過去。」 小明媽媽說:「在你來之前,我該做甚麽?」 醫生說:「給小明喝一杯白開水,然後用力跳一跳,你就可以讓小明用嘴巴吹泡泡消磨時間了。」 (take it easy,放輕松放輕鬆些,生活何必太緊張?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何不坦然自在的面對。擔心不如寬心,窮緊張不如窮開心。)
12、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鑽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 鐵桿奇怪地問:「為什麽我費了那麽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 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 (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隻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了解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