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人買履的故事
❶ 鄭人買履的故事是什麼
鄭人買履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歸取之。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
注釋
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的新鄭縣。
履——音呂,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奪,忖度,這里作動詞用,即計算、測量的意思。後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詞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詞,這里指量好的尺碼。
坐——同座,就是座位,這里指椅子、凳子一類的傢具。
操——操持,帶上、拿著的意思。
罷——罷了,完結的意思,這里指集市已經解散。
無——虛無,沒有,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
譯文
鄭國有一個人,眼看著自己腳上的鞋子從鞋幫到鞋底都已破舊,於是准備到集市上去買一雙新的。
這個人去集市之前,在家先用一根小繩量好了自己腳的長短尺寸,隨手將小繩放在座位上,起身就出門了。
一路上,他緊走慢走,走了一二十里地才來到集市。集市上熱鬧極了,人群熙熙攘攘,各種各樣的小商品擺滿了櫃台。這個鄭國人徑直走到鞋鋪前,裡面有各式各樣的鞋子。鄭國人讓掌櫃的拿了幾雙鞋,他左挑右選,最後選中了一雙自己覺得滿意的鞋子。他正准備掏出小繩,用事先量好的尺碼來比一比新鞋的大小,忽然想起小繩被擱在家裡忘記帶來。於是他放下鞋子趕緊回家去。他急急忙忙地返回家中,拿了小繩又急急忙忙趕往集市。盡管他快跑慢跑,還是花了差不多兩個時辰。等他到了集市,太陽快下山了。集市上的小販都收了攤,大多數店鋪已經關門。他來到鞋鋪,鞋鋪也打烊了。他鞋沒買成,低頭瞧瞧自己腳上,原先那個鞋窟窿現在更大了。他十分沮喪。
有幾個人圍過來,知道情況後問他:「買鞋時為什麼不用你的腳去穿一下,試試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說:「那可不成,量的尺碼才可靠,我的腳是不可靠的。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
點評
這個鄭國人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他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大笑話,連鞋子也買不到。而現實生活中,買鞋子只相信腳碼而不相信腳的事,也許是不會有的吧?但類似這樣的人,倒確是有的。有的人,說話、辦事、想問題,只從本本出發,不從實際出發;本本上寫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沒有寫但實際上存在著的,他就不相信。在這種人看來,只有本本上寫的才是真理,沒寫上的就不是真理。這樣,思想當然就要僵化,行動就要碰壁。
❷ 鄭人買履的故事
鄭人買履,是先秦時代一則寓言故事,出自《韓非子 外儲說左上》。它既是一個成語,也是一個典故,但它更是一則寓言,主要說的是鄭國的人因過於相信「尺度」,造成買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鄭人拘泥於教條心理,依賴數據的習慣。常比喻做事死板,不會變通的人。它告訴人們,遇事要實事求是,要會靈活變通,不要死守教條,墨守陳規
❸ 鄭人買履故事大意
從前有一個鄭國人,想去買一雙新鞋子,於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腳的尺碼,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鄭國人)到了集市,卻忘了帶上尺碼。(鄭國人)挑好了鞋子,才發現:"我忘了帶尺碼。"就返回家中拿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最終沒有買到鞋子。
有人問:"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
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故事簡介:
鄭人買履,是先秦時代一則寓言故事,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它既是一個成語,也是一個典故,但它更是一則寓言,主要說的是鄭國的人因過於相信"尺度",造成買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鄭人拘泥於教條心理,依賴數據的習慣。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墨守成規的教條主義者,說明因循守舊,不思變通,終將一事無成。
原文: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
曰:"寧(nìng)信度,無自信也。"
寓意: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對待事物要會靈活變通、隨機應變,不能墨守成規,死守教條,要注重客觀現實的事實,為人處事要從實際出發。
啟示:
這個鄭國人只相信量腳得到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不僅鬧出了大笑話,而且連鞋子也買不到,成為了笑柄。而現實生活中,買鞋子只相信腳碼而不相信腳的事,只懂死守教條而不懂變通,沒有頭腦的人可能是不會有的吧?但類似這樣的人,的確是有的,而且並不少。
有的人說話、辦事、想問題,只從書本出發,不從實際出發。書本上寫到的,他就相信,書本上沒有寫但實際上存在著的,他就不相信。在這種人看來,只有書本上的才是真理,沒寫上的就不是真理。這樣,思想當然就要僵化,行動就容易碰壁。
作者簡介:
韓非生於周赧王三十五年,韓非為韓國公子(即國君之子),漢族,戰國末期韓國人。師從荀子,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後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❹ 鄭人買履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簡要的話寫下來
鄭人買履,既是一個成語,又是一個典故,更是一寓言,說的是鄭國人因過於相信「尺度」,造成買不到鞋子的故事。它告訴人們,遇事要實事求是,要會靈活變通,不要死守教條。
❺ 還有哪些與鄭人買履類似的故事
亡羊補牢 猶未為晚
戰國時期,楚襄王統治楚國時,國勢不振。楚王和重要的大臣都荒淫無能。他們一直沉溺於奢侈享樂之中。大臣庄辛預見到楚國會發生危險。一天他勸諫楚王說:" 陛下,無論你走到哪兒,身旁總是那些奉承你的人,他們想盡辦法讓您高興,您就忘了處理國事。長此以往,國家遲早會滅亡的。"
楚王大怒:"大膽!你居然用這樣惡毒的話來詛咒我的國家,蓄意挑起人民的不滿!" 庄辛解釋說:"我不敢詛咒楚國,但我可以預言楚國正面臨著巨大的危險。" 庄辛見楚王如此寵信那些腐敗的大臣,相信楚國必定要亡國。於是他向楚王請求離開楚國,到趙國居住一段時候。
楚王同意了,他便到趙國去了。五個月之後,秦君果然派軍入侵楚國,佔領了大片土地。楚王被迫流亡。這時,他想起了庄辛的勸諫,於是派人接庄辛回來。楚王見了庄辛,便問:"現在我該怎麼辦呢?"
庄辛回答說:"丟了羊,就把羊圈修好,不算遲。" 然後他提出許多如何重振國家,收復失地的好謀略。楚王非常高興。
成語"亡羊補牢"就是由庄辛對楚王的回答而來的。比喻事情出了差錯,有了損失,如果及時補救,還能夠彌補,吸取教訓。
❻ 鄭人買履復述什麼故事
有個想買鞋子的鄭國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腳的尺寸,然後把它擱放在了自己的座位專上。准備去集市屬時,忘了拿量好的尺寸。已經拿到了鞋子,才說:「我忘記了帶量好的尺碼。」於是返回去取腳的尺寸。等到他返回來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最終沒買到鞋。有人問:「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試呢?」 他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它告訴人們,遇事要實事求是,要會靈活變通,不要死守教條。
❼ 鄭人買履是出自歷史故事嗎
鄭人買履是寓言故事。
鄭人買履,是先秦時代一則寓言故事,出自《韓非子》。它既是一個成語,也是一個典故,但它更是一則寓言,主要說的是鄭國的人因過於相信「尺度」,造成買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鄭人拘泥於教條心理,依賴數據的習慣。常比喻做事死板,不會變通的人。它告訴人們,遇事要實事求是,要會靈活變通,不要死守教條,墨守陳規.
出自韓非子宣傳自己思想的書中,不一定是歷史故事,更多的可能是作者為了說明自己的思想,杜撰的故事.
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韓非子(約公元前280—前233)即韓非.我國戰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當時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學生.韓非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學說,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讒害,被殺於秦.他的著作後人稱作《韓非子》,現存55篇.他反對以血統為中心的等級制度,提倡「貴族」「民萌」(氓)平等;反對「用人唯親」,提倡「用人唯賢」;反對儒家的「禮治」,提倡「法治」;同時還提出「術」(君主駕馭臣民的手段)和「勢」(君主的權力)來和「法」相輔相成.
❽ 鄭人買履故事
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
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翻譯:
鄭國有一個想要買鞋的人,他先量好自己腳的尺碼,
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記了帶量好的尺碼。
他挑好了鞋子,才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了。」於是返回家去取尺碼。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他最終沒有買到鞋。
有人問:「為什麼不用你的腳去試一試鞋的大小呢?」他說:「我寧願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會相信自己的腳。」
道理:它告訴人們,遇事要實事求是,要會靈活變通,不要死守教條。
注釋:
1.鄭:春秋時代一個小國的名稱,在現今河南省的新鄭縣。
2.欲:將要,想要。
3.者:......的人。(定語後置)
4.先:首先。
5.度(ó):用尺子量。
6.而:連詞,表示承接。
7.置:放置,擱在。
8.之:代詞,代它,此處指量好的尺碼。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
13.操:帶上,拿著的意思。
14.已:已經。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子。
17.乃:於是,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碼。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罷:指集市已經散了。
23.遂:於是。
24.曰:說。
25.寧(nìng):寧可。
26.無:沒有,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27.自信:相信自己。
28.以:用。
注意字詞【讀音】履:lǚ 邊音,第三聲
【讀音】度:ó 多音字,第二聲
【讀音】寧:nìng 鼻音, 第四聲
【讀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聲
【燈謎】鄭人買履(打三字口語一) 謎底: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