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聖陶愛國故事
1. 葉聖陶的事跡
葉聖陶(1894—1988),男,原名葉紹鈞、字秉臣、聖陶,1894年10月28日生於江蘇蘇州,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
1907年,考入草橋中學。1916年,進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尚公學校執教,推出第一個童話故事《稻草人》。[2] 1918年,發表第一篇白話小說《春宴瑣譚》。1923年,發表長篇小說《倪煥之》。[3]
1949年後,先後出任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和總編、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顧問、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民進中央主席。1983年當選為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2. 葉聖陶的故事
葉聖陶(1894―1988年),我國著名作家和語文教育家。教師出身的他,不僅對我國的教育和文學事業傾注了畢生心血,而且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其獨到見解。他的「為文必先為人」的思想,對我們當今的家庭教育也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葉老有二兒一女:至善、至美、至誠。50年代後期,其子葉至誠與方之、高曉聲等文學青年創辦了文學雜志《探求者》,結果被錯誤批判,在人生之路上遭受不小的挫折。但他始終沒有改變做人的真誠,沒有改變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事業的追求。他之所以能夠如此,應該說與其父親對他的教育是分不開的。葉至誠在談到這段經歷時曾深有感觸地說:「我的品格的形成,是與父親的教誨和培養分不開的。父親分別給我們子女起名至善、至美、至誠,就是希望我們子女具備完美的人格。父親教導我們為文與做人是分不開的,但為文必先為人。」 葉老既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
葉至善在回憶其父指導他們練習寫作的有關文章中寫道:「吃罷晚飯,碗筷收拾過了,植物油燈移到了桌子的中央。父親戴起老花眼鏡,坐下來改我們的文章。我們各據桌子的一邊,眼睛盯住父親手裡的筆尖兒,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爭辯。有時候,讓父親指出了可笑的錯誤,我們就盡情地笑了起來。每改罷一段,父親就朗誦一遍,看語氣是否合適,我們就跟著他默誦。我們的原稿好像從鄉間採回的野花,蓬蓬鬆鬆的一大把,經過了父親的選剔跟修剪,插在瓶子里才像個樣兒。」「說是父親改,實際是商量著共同改。父親一邊看我們的習作一邊問:這兒多了些什麼?這兒少了些什麼?能不能換一個比較恰當的詞兒?把詞兒調動一下,把句子改變一下,是不是好些?……」從表面上看,葉老是在指導子女練習寫作,實際上,他更是在據桌子的一邊,眼睛盯住父親手裡的筆尖兒,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爭辯。有時候,讓父親指出了可笑的錯誤,我們就盡情地笑了起來。每改罷一段,父親教育子女為人。
3. 葉聖陶故事
葉聖陶從出生起就屬於天資過人那一群。父親葉伯仁望子成龍,給他找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私塾。葉聖陶三歲開始識字、練字,據說六歲時認識至少三千字。父親為了培養兒子習慣、督促兒子學習給他立下了「背不出書就不能吃飯」的規矩。葉聖陶記憶超群,學習積極性又高,基本沒有犯過錯誤,頓頓都能按時吃上飯。父親大喜過望又給兒子請了遠近聞名的私塾,私塾先生要求頗高,葉聖陶絲毫沒有怠慢學習,很快就能熟背《四書》、《詩經》等古典書籍。
葉伯仁對兒子的教育不僅僅局限在學習上,他覺得小孩子應當多見見世面。由於父親是賬房先生,葉聖陶年少時,常常隨父親在社會上闖盪收租。父親帶他拜年、賀壽、參加婚喪、各式典禮讓他見識了社會上的民情風俗,也讓他早早體會到了人情冷暖。這些場景在葉聖陶後來的寫作中顯現。在《多收了三五斗》中葉聖陶能真實寫照農民凄苦生活,離不開兒時的所見所聞。
葉聖陶的故事還有很多。他曾循循善誘教育自己的兒子,與當年他父親的教育方式自己的方式截然不同,這種因材施教的方式,引人稱贊。不過無論怎樣,葉聖陶先生傳奇的人生就是一冊故事書。
4. 故事葉聖陶的
葉聖陶小時侯的故事 葉聖陶, 1894年10月28日生於江蘇蘇州府懸橋巷的一個平民家庭,聖陶是他的字。 葉家開著一爿叫做「協記」的小布店,位於懸橋巷口。 葉聖陶的父親葉仁伯,是「吃知數飯的」,即經管賬務,平常人家稱呼他「賬房」或「賬房先生」。他主要是替一位姓吳的地主家收租子,另外,一些大戶人家逢到婚喪喜慶之事,也請他去臨時料理賬務。葉聖陶家裡除了父母親和兩個妹妹之外,還有祖母和外祖母,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父親微薄的收入來維持,日子過得還是有點緊巴的。不過,盡管如此,衣食問題還是可以無憂的。葉聖陶的父親為人厚道,辦事篤實,品行端正,母親心地善良,盡心持家,克勤克儉。父母的品德深深地影響了葉聖陶,他心裡想著要像父母一樣做人。 兒時的葉聖陶,很得父母的寵愛,因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所以父母對他抱有很大的希望。他們盼著兒子日後靠著科舉能夠飛黃騰達、榮宗耀祖。葉仁伯為了使兒子求得功名,讓葉聖陶三歲時就開始識字、練字,到六歲那年,葉聖陶識字已有三千左右,字也寫得相當漂亮。朱氏識字不多,但滿肚子裝著世代流傳下來的謎語、詩歌、兒歌,經常說給兒子聽。我國蘇南地區流傳的謎語,具有很強的知識性和趣味性。葉聖陶猜謎語時興致很高,從中得到了智慧的啟迪。那些誦讀起來悅耳動聽的古代詩詞,辭采華茂,言簡意豐,葉聖陶能夠背出很多。尤其是兒歌,形象生動,想像奇妙,韻律優美,把葉聖陶給迷住了,他時常掛在嘴上哼唱,唱得眉開眼笑。如「螢火蟲,夜夜紅;飛到西,飛到東………『搖呵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糖一包,果一包,還有餅兒,還有糕」等等,實在富有情趣,難怪葉聖陶樂得心動神搖了! 戊戌變法後的那一年(1899年),葉聖陶六歲的時候,父親送他進私塾讀書了。塾師是當地有點名氣的黃先生,文筆很好。葉仁伯把兒子託付給這樣一個遠近聞名的長者,是十分放心的。父親對兒子的要求很嚴,放學回家後就督促他溫習功課,還要背書,立下了「弗熟不得進膳」的家規。所好葉聖陶學習自覺,記憶力又強,並沒有出現因書背不出而吃不成飯的事情。在黃先生那裡,葉聖陶讀的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過了一年以後,葉聖陶又到了懸橋巷東南端的顧家花園,跟隨一位名叫張承臚(字元沖)的老先生讀《四書》、《詩經》、《易經》。張先生教書,認真到了一絲不苟的程度,對學生督責極嚴。他規定學生對所學內容要讀熟背誦,否則就動用戒尺施以體罰。葉聖陶在學習上絲毫不敢懈怠,用心讀書,背誦都能上口。 葉仁伯勉勵兒子熟讀聖賢書,但由於家境寒苦,他不主張像富戶人家那樣把子弟關在書房裡「一心只讀聖賢書」,而認為帶孩子出去跑跑,熟悉社會和認識社會上的種種人和事是務實的。「不識字好過,不識人難過」。葉仁伯抱著這種傳統觀念,讓兒子跟著他出門到親戚家拜年、賀壽、吃喜酒,清明節到鄉下上祖墳,秋天到鄉下看收租子。這一切大大地開闊了葉聖陶的眼界,使他無形中受到人情事理的熏陶。葉聖陶童年時代,就領略了蘇州民風民情的淳樸,也孕育了關心民間疾苦的縷縷情思。葉聖陶自幼生活在文化氛圍很濃的吳地,遠山近水、亭台樓閣、齋堂殿館、廟院庵祠,甚至連城裡的路名,都有來歷;哪怕是一塊匾額、一個牌樓、一座橋梁,都有傳說。父親總要帶他去看,說給他聽,而且回家後還要求他回憶參觀時的先後次序,作類似日記的記錄,作為「開筆」之前的寫作訓練。 葉聖陶到了八歲時起,就「開筆」作文了。老師出的題目是《登高自卑說》,作文之前,向他提示「這應當說到為學方面去」。葉聖陶依照老師的吩咐,共寫了八十多字。老師看到他寫的毛筆小楷字方方正正,文句又曉暢流利,說理通達,便不斷地稱贊,特別是對文章的結尾「登高尚爾,而況於學乎」感到滿意,情不自禁地在「爾」和「乎」這兩個字的旁邊,用紅筆劃了兩個圈。葉聖陶高興地把作文本帶回家給父親看,父親見兒子敏悟好學、天資聰明,笑得十分開心。經過近兩年的刻苦學習,葉聖陶大有長進,居然能夠寫出三百字以上的經義史論或時務策論的文章了。父親急迫地希望兒子趕快成長,又將葉聖陶送進了另一所私塾,以便學得更好,能夠考上秀才。父親教育他要如他在《登高自卑說》里所說的那樣,拿出登高的毅力去對待學習。葉聖陶明白父親的企盼,決心勤學奮進。 父親為了使兒子增長些文學知識和歷史知識,帶他到茶館聽說書、聽崑曲。葉聖陶小時候聽了不少的書,小書像《珍珠塔》、《描金鳳》、《三笑》、《文武香球》,大書像《三國志》、《金台傳》、《水滸》、《英烈》。這些大書小書,他有的不只是聽了一遍,最多的聽過三四遍。說書的,揮舞著紙扇,拍打著醒木,把故事說得活靈活現,各種人物的聲音模仿得逼真酷肖,突顯了不同的性格。聽到精彩處,葉聖陶常常被悲歡離合的情節牽引得不能自已。他時而因悲憤難抑表現出痛苦的神情,時而因喜悅洋溢舒展出快慰的笑容,他完全陶醉於其中了。葉聖陶更喜歡聽崑曲,那典雅的曲辭、優美的音節,那時而清柔溫潤、時而凄愴沉鬱、時而高昂雄壯、時而哀傷感嘆的曲調,抓住了他的心靈,讓他百聽不厭,甚至想到要去當崑曲演員。蘇州地域文化的熏育,使他提高了藝術審美的能力。父親為他提供的這另一種教育的課堂,讓他學到了在哪一所私塾也學不到的知識,培養了他觀察現實社會的眼力。葉聖陶的父親把家庭、私塾和社會結合起來,這種教育方法是很開明的,使孩子受益不淺。 葉聖陶六年光景的私塾生活過去了,他的人生將由童年跨入另一個階段。 1906年,以蘇州長洲縣、元和縣、吳縣三縣縣名的第一個字合成命名的「長元吳公立高等小學」創辦起來了,葉聖陶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這所學校。 這所小學的教師大多是才從日本回國的留學生,有教唱歌和歷史的章伯寅先生,有教國文的朱遂穎先生,有教博物和算學的龔賡禹先生,有教英文的杜安伯先生,等等。他們熱心於新的教育事業,講課動聽入耳,顯示了開闊的知識面,葉聖陶聽得津津有味。他從老師談論的革命思想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領悟。章伯寅先生在課堂上教育學生說:「地不離人,人不離事。欲論人事,必先知地理。要愛國就得先愛鄉土,曉得鄉土的山川史地、名人偉業;要愛國就得先曉得我國的自然地理、歷代英傑。」葉聖陶心領神會,咀嚼著老師所講的這些愛國大義。他懂得了要把愛國與愛家鄉這塊土地上的山川草木結合起來,要了解與熟悉歷代名人英傑創造偉業的歷史。老師寓革命思想教育於知識的傳授之中,如清泉滋潤了葉聖陶的心田,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5. 葉聖陶事跡
葉聖陶(1894―1988年),我國著名作家和語文教育家。教師出身的他,不僅對我國的教育和文學事業傾注了畢生心血,而且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有其獨到見解。他的「為文必先為人」的思想,對我們當今的家庭教育也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葉老有二兒一女:至善、至美、至誠。50年代後期,其子葉至誠與方之、高曉聲等文學青年創辦了文學雜志《探求者》,結果被錯誤批判,在人生之路上遭受不小的挫折。但他始終沒有改變做人的真誠,沒有改變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事業的追求。他之所以能夠如此,應該說與其父親對他的教育是分不開的。葉至誠在談到這段經歷時曾深有感觸地說:「我的品格的形成,是與父親的教誨和培養分不開的。父親分別給我們子女起名至善、至美、至誠,就是希望我們子女具備完美的人格。父親教導我們為文與做人是分不開的,但為文必先為人。」 葉老既是這么說的,更是這么做的。
葉至善在回憶其父指導他們練習寫作的有關文章中寫道:「吃罷晚飯,碗筷收拾過了,植物油燈移到了桌子的中央。父親戴起老花眼鏡,坐下來改我們的文章。我們各據桌子的一邊,眼睛盯住父親手裡的筆尖兒,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爭辯。有時候,讓父親指出了可笑的錯誤,我們就盡情地笑了起來。每改罷一段,父親就朗誦一遍,看語氣是否合適,我們就跟著他默誦。我們的原稿好像從鄉間採回的野花,蓬蓬鬆鬆的一大把,經過了父親的選剔跟修剪,插在瓶子里才像個樣兒。」「說是父親改,實際是商量著共同改。父親一邊看我們的習作一邊問:這兒多了些什麼?這兒少了些什麼?能不能換一個比較恰當的詞兒?把詞兒調動一下,把句子改變一下,是不是好些?……」從表面上看,葉老是在指導子女練習寫作,實際上,他更是在據桌子的一邊,眼睛盯住父親手裡的筆尖兒,你一句,我一句,互相指摘,爭辯。有時候,讓父親指出了可笑的錯誤,我們就盡情地笑了起來。每改罷一段,父親教育子女為人。
6. 關於葉聖陶的故事
葉聖陶曾數次改名,他原名葉紹鈞,他12歲入蘇州長元吳公立小學時,請先生章伯寅取一個立志於愛國強國的字。章先生說:「你名紹鈞,有詩曰『秉國之鈞』,取『秉臣』為字好。」並教育他要愛國就得先愛鄉土,曉得鄉土的山川史地名人偉業。
1911年10月15日,蘇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復了。次日,葉紹鈞找到章伯寅先生說:「清廷已覆沒,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請先生改一個字。」先生笑了笑說:「你名紹鈞,有詩曰『聖人陶鈞萬物』,就取『聖陶』為字吧。」這樣葉紹鈞滿意而去。
(6)葉聖陶愛國故事擴展閱讀:
人物貢獻
葉聖陶教育思想對中國特色現代教育理論作出了具有獨創性、系統性的重要貢獻。這一教育思想,以中國教育改革實踐為邏輯起點,形成了唯物辯證的中國教育改革之學。
人物紀念
葉聖陶紀念館建於縣立第五高等小學的原址上,1917年至1922年,紀念館位於蘇州吳中區甪直鎮葉聖陶公園,與保聖寺相鄰,坐落在保聖寺西,與寺院僅一牆之隔。
這里是文學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葉聖陶工作過的地方。葉老逝世後,甪直人民為了表示對他的崇敬和懷念,將當年葉老執教的幾處舊址重行修建,辟為葉聖陶紀念館。
7. 葉聖陶的故事
葉聖陶小時候的故事:
葉聖陶, 1894年10月28日生於江蘇蘇州府懸橋巷的一個平民家庭,聖陶是他的字。
葉家開著一爿叫做「協記」的小布店,位於懸橋巷口。
葉聖陶的父親葉仁伯,是「吃知數飯的」,即經管賬務,平常人家稱呼他「賬房」或「賬房先生」。他主要是替一位姓吳的地主家收租子,另外,一些大戶人家逢到婚喪喜慶之事,也請他去臨時料理賬務。葉聖陶家裡除了父母親和兩個妹妹之外,還有祖母和外祖母,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全靠父親微薄的收入來維持,日子過得還是有點緊巴的。不過,盡管如此,衣食問題還是可以無憂的。葉聖陶的父親為人厚道,辦事篤實,品行端正,母親心地善良,盡心持家,克勤克儉。父母的品德深深地影響了葉聖陶,他心裡想著要像父母一樣做人。
兒時的葉聖陶,很得父母的寵愛,因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所以父母對他抱有很大的希望。他們盼著兒子日後靠著科舉能夠飛黃騰達、榮宗耀祖。葉仁伯為了使兒子求得功名,讓葉聖陶三歲時就開始識字、練字,到六歲那年,葉聖陶識字已有三千左右,字也寫得相當漂亮。朱氏識字不多,但滿肚子裝著世代流傳下來的謎語、詩歌、兒歌,經常說給兒子聽。我國蘇南地區流傳的謎語,具有很強的知識性和趣味性。葉聖陶猜謎語時興致很高,從中得到了智慧的啟迪。那些誦讀起來悅耳動聽的古代詩詞,辭采華茂,言簡意豐,葉聖陶能夠背出很多。尤其是兒歌,形象生動,想像奇妙,韻律優美,把葉聖陶給迷住了,他時常掛在嘴上哼唱,唱得眉開眼笑。如「螢火蟲,夜夜紅;飛到西,飛到東………『搖呵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糖一包,果一包,還有餅兒,還有糕」等等,實在富有情趣,難怪葉聖陶樂得心動神搖了!
戊戌變法後的那一年(1899年),葉聖陶六歲的時候,父親送他進私塾讀書了。塾師是當地有點名氣的黃先生,文筆很好。葉仁伯把兒子託付給這樣一個遠近聞名的長者,是十分放心的。父親對兒子的要求很嚴,放學回家後就督促他溫習功課,還要背書,立下了「弗熟不得進膳」的家規。所好葉聖陶學習自覺,記憶力又強,並沒有出現因書背不出而吃不成飯的事情。在黃先生那裡,葉聖陶讀的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過了一年以後,葉聖陶又到了懸橋巷東南端的顧家花園,跟隨一位名叫張承臚(字元沖)的老先生讀《四書》、《詩經》、《易經》。張先生教書,認真到了一絲不苟的程度,對學生督責極嚴。他規定學生對所學內容要讀熟背誦,否則就動用戒尺施以體罰。葉聖陶在學習上絲毫不敢懈怠,用心讀書,背誦都能上口。
葉仁伯勉勵兒子熟讀聖賢書,但由於家境寒苦,他不主張像富戶人家那樣把子弟關在書房裡「一心只讀聖賢書」,而認為帶孩子出去跑跑,熟悉社會和認識社會上的種種人和事是務實的。「不識字好過,不識人難過」。葉仁伯抱著這種傳統觀念,讓兒子跟著他出門到親戚家拜年、賀壽、吃喜酒,清明節到鄉下上祖墳,秋天到鄉下看收租子。這一切大大地開闊了葉聖陶的眼界,使他無形中受到人情事理的熏陶。葉聖陶童年時代,就領略了蘇州民風民情的淳樸,也孕育了關心民間疾苦的縷縷情思。葉聖陶自幼生活在文化氛圍很濃的吳地,遠山近水、亭台樓閣、齋堂殿館、廟院庵祠,甚至連城裡的路名,都有來歷;哪怕是一塊匾額、一個牌樓、一座橋梁,都有傳說。父親總要帶他去看,說給他聽,而且回家後還要求他回憶參觀時的先後次序,作類似日記的記錄,作為「開筆」之前的寫作訓練。
葉聖陶到了八歲時起,就「開筆」作文了。老師出的題目是《登高自卑說》,作文之前,向他提示「這應當說到為學方面去」。葉聖陶依照老師的吩咐,共寫了八十多字。老師看到他寫的毛筆小楷字方方正正,文句又曉暢流利,說理通達,便不斷地稱贊,特別是對文章的結尾「登高尚爾,而況於學乎」感到滿意,情不自禁地在「爾」和「乎」這兩個字的旁邊,用紅筆劃了兩個圈。葉聖陶高興地把作文本帶回家給父親看,父親見兒子敏悟好學、天資聰明,笑得十分開心。經過近兩年的刻苦學習,葉聖陶大有長進,居然能夠寫出三百字以上的經義史論或時務策論的文章了。父親急迫地希望兒子趕快成長,又將葉聖陶送進了另一所私塾,以便學得更好,能夠考上秀才。父親教育他要如他在《登高自卑說》里所說的那樣,拿出登高的毅力去對待學習。葉聖陶明白父親的企盼,決心勤學奮進。
父親為了使兒子增長些文學知識和歷史知識,帶他到茶館聽說書、聽崑曲。葉聖陶小時候聽了不少的書,小書像《珍珠塔》、《描金鳳》、《三笑》、《文武香球》,大書像《三國志》、《金台傳》、《水滸》、《英烈》。這些大書小書,他有的不只是聽了一遍,最多的聽過三四遍。說書的,揮舞著紙扇,拍打著醒木,把故事說得活靈活現,各種人物的聲音模仿得逼真酷肖,突顯了不同的性格。聽到精彩處,葉聖陶常常被悲歡離合的情節牽引得不能自已。他時而因悲憤難抑表現出痛苦的神情,時而因喜悅洋溢舒展出快慰的笑容,他完全陶醉於其中了。葉聖陶更喜歡聽崑曲,那典雅的曲辭、優美的音節,那時而清柔溫潤、時而凄愴沉鬱、時而高昂雄壯、時而哀傷感嘆的曲調,抓住了他的心靈,讓他百聽不厭,甚至想到要去當崑曲演員。蘇州地域文化的熏育,使他提高了藝術審美的能力。父親為他提供的這另一種教育的課堂,讓他學到了在哪一所私塾也學不到的知識,培養了他觀察現實社會的眼力。葉聖陶的父親把家庭、私塾和社會結合起來,這種教育方法是很開明的,使孩子受益不淺。
葉聖陶六年光景的私塾生活過去了,他的人生將由童年跨入另一個階段。
1906年,以蘇州長洲縣、元和縣、吳縣三縣縣名的第一個字合成命名的「長元吳公立高等小學」創辦起來了,葉聖陶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這所學校。
這所小學的教師大多是才從日本回國的留學生,有教唱歌和歷史的章伯寅先生,有教國文的朱遂穎先生,有教博物和算學的龔賡禹先生,有教英文的杜安伯先生,等等。他們熱心於新的教育事業,講課動聽入耳,顯示了開闊的知識面,葉聖陶聽得津津有味。他從老師談論的革命思想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領悟。章伯寅先生在課堂上教育學生說:「地不離人,人不離事。欲論人事,必先知地理。要愛國就得先愛鄉土,曉得鄉土的山川史地、名人偉業;要愛國就得先曉得我國的自然地理、歷代英傑。」葉聖陶心領神會,咀嚼著老師所講的這些愛國大義。他懂得了要把愛國與愛家鄉這塊土地上的山川草木結合起來,要了解與熟悉歷代名人英傑創造偉業的歷史。老師寓革命思想教育於知識的傳授之中,如清泉滋潤了葉聖陶的心田,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8. 有關於愛國的小故事
1、鄭成功收復台灣
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佔了我國領土台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台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台灣,經過9個月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離開台灣,台灣重回祖國懷抱。
2、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3、葉聖陶愛國精神
我國現代的教育家、文學家葉聖陶又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從五四運動直到1988年他生命終了的每個歷史時期,始終懷有一顆強烈而誠摯的愛國心。他主張喚起民眾,外爭國權,內懲國賊,他寫了大量愛憎分明的戰斗檄文,揭露和抗議國民黨的高壓統治。
4、愛國將領吉鴻昌
1895年,在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鎮一家吉姓小茶館的後院,誕生了一名男孩,取名鴻昌。對於鴻昌的父親吉筠亭來說,添人增口是件喜事,可又多了張吃飯的嘴。吉鴻昌好不容易熬到了18歲,恰恰馮玉祥在河南招兵,於是他便報名參軍,從此開始了他一輩子的戎馬生涯。
5、數學家陳景潤
著名數學家陳景潤1979年在美國短期工作時,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寫出了新的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在這一研究中,他把最小素數從80推進到16,達到了當前世界上的最新水平。 國外朋友希望陳景潤在美國發表這一論文,他拒絕了,特意把論文用包裹寄回祖國。
陳景潤回國以後,有人問他是否聽說有人造謠他不回來了。陳景潤冷笑一聲答道:「聽說了,這怎麼可能呢?我是中國人,怎麼能不回來呢?」
9. 葉聖陶寫的故事有哪些
作品列表
《春宴瑣譚》第一部白話小說 1918
《雪朝》(與朱自清等人合蓍)(詩)1922
《隔膜》(小說集)1922
《稻草人》(小說,早年童話集)1923
《火災》(小說集)1923
《線下》(短篇小說)1925
《倪煥之》(長篇小說)1929
《古代英雄的石像》(童話)1931
《文心》(教育)(與夏丏尊合著)1934
《未厭居習作》(散文)1935
《聖陶短篇小說集》(短篇小說集)1936
《葉紹鈞選集》(文選)1936
《略讀指導舉隅》(教育)(與朱自清合著)1946
《兒童文學研究》1947
《精讀指導舉隅》(教育)1948
《寫作雜談》(教育)1951
《荷花》(現已收入三年級下冊(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第21課(人教版)語文書課文)
《葉聖陶童話選》(童話)1956
《葉聖陶出版文集》(文選)1958
《抗爭》(短篇小說)1959
《夜》1959
《平常的故事》1959
《微波》1959
《篋存集》(詩)1960
《潘先生在難中》(短篇小說)1964
《葉聖陶散文》(散文)1983
《我與四川》(散文和詩)1984
《文章講話》(與夏丏尊合著)(教育)1997
《文話七十二講》(教育)(與夏丏尊合著)1999
《藕與蒓菜》(短篇小說)(現已收入七年級語文第一冊課本第八課)1997
《爬山虎的腳》(現已收入語文四年級上冊(人教版)課本第六課)
《記金華的雙龍洞》(現已收入六年級下冊(蘇教版)課文和四年級下冊第19課(人教版)課文)
《蘇州園林》(現已收入人教版初二年級上學期第三單元第13課;蘇教版 初二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第21課,有刪改;語文出版社初一年級第17課,有刪改。)
童話代表作
《稻草人》
《旅行家》
《小白船》
《古代英雄的石像》
《一粒種子》
《玫瑰和金魚》
《月亮姑娘的親事》
《含羞草》
《快樂的人》
《芳兒的夢》
葉聖陶曾在以下報紙、雜志作過編輯、主筆或主編:
《禮拜六》 《上海時事新報》《上海民國日報》 《文學周報》 《公理日報》 《國文月刊》 《蘇州評論》 《婦女雜志》 《小說月報》 《中學生》 《開明少年》 《中國作家》 《人民教育》 《中國語文》 《詩》 《光明》 《國文雜志》 《中學生戰時半月刊》《兒童文學》
10. 葉聖陶的故事,越簡單越好!
1894年生於江蘇蘇州。原名葉紹鈞,筆名有柳山、桂 山、郢、郢山、華秉亟等。1899年進私塾讀書,1907年進公立小學,一年後進蘇州公立中學。中學時期,喜讀外國 小說,開始接觸文藝,曾與同學組織詩會放社。1911年中學畢業,後歷任小學、中學、大學教員,還當過編輯,編 過《小說月報》、《婦女雜志》和《中學生》等刊物。
解放後,曾任出版總署副署長、教育部副部長、人民教育出 版社社長;歷任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會委員,中 國文聯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葉聖陶早在1914年就開始用文言文寫短篇小說,五四運動前後改用白話寫作。1921年初,和茅盾、鄭振鐸等人 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提出「為人生」的主張,並嚴肅認真地進行實踐,這時期的作品有短篇集《隔膜》(1926)、《火災》(1923)、《線下》(1924)、《城中》(1926)、《未厭集》(1928)、《抗爭》、《四三集》(1936),散文集《腳步集》、《未厭居習作》,詩歌集《雪朝》(1922),長篇小說《倪煥之》(1929)等。作品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暴露和諷刺了舊社會的黑暗,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悲慘命運。在看到興起的革命力量之後創作的作品,則充滿了對光明的熱切追求。
早在1920——1921年間,葉聖陶就為少年兒童創作了《兒和影子》、《拜菩薩》、《成功的喜悅》、《小魚》、《兩個孩子》和《損害》等多篇小詩,這些以兒童生活為 題材的詩作,充分體現了「五四」以後科學與民主的時代 精神,既能教育孩子,又提醒了成人對兒童教育問題的關注。1921年冬天起,他致力於童話創作。1923年,出版了第一部童話集《稻草人》,這部作品,魯迅在1935年稱它為「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1931年,又出版了第二部童話集《古代英雄的石像》。以後,又寫了《聰明的野牛》、《鳥言獸語》、《冥世別》等童話,還 創作了童話歌劇《蜜蜂》、《風浪》等。
早期童話,竭力勾畫出一個美麗的人生,一個兒童的天真的國土;不久,意識到與其以意想的美去陶冶兒童,遠不如為他們展露人世的不平。後期童話,一面無情地諷刺、鞭撻反動腐朽勢 力,一面熱情地歌頌群眾斗爭和革命力量。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寫了《一個少年的筆記》,生動地記述了一個少年在成長中的精神世界,想像豐富而美麗。同年,出版了《葉聖陶童話選》。1979年,又出版了《稻草人和其它童話》。作為現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作為當代的「語言大師」之一,葉聖陶在我國兒童文學史上有著特殊地位,是我國現代童話創作的重要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