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懂得自立自理的故事
❶ 生活自理的小故事有哪些
當一個平凡的大學生帶著他不平凡的經歷站在所有中國人面前時,他,一個普通人感動了全中國。他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洪戰輝。
他沒有魁梧的體魄,可他有高大的靈魂。他沒有健壯的身體,可他有一顆比鑽石還璀璨還堅強的心。命運玩笑似地捉弄了他:父親患病,妹妹夭折,母親出走,家庭破碎,棄嬰到來。可他硬是咬著牙,用那不寬的肩「扛」起了那個與他毫無血緣關系的妹妹,「扛」起了那支離破碎的家!就是如此不幸的大學生,在他最貧窮,最困苦的時候,都沒有受過他人的接濟。貧窮並不可怕,貧窮也不是接受他人「施捨」的理由。越貧窮,越要奮斗,越要靠不懈的努力來擺脫劣勢。正如「平靜的海面煉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洪戰輝出生在逆境中,面對貧窮、困苦,洪戰輝沒有畏縮,他選擇了奮斗,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成長起來了。從洪戰輝身上,我們看到的是生命的硬度與韌性。我們感受到的是他那顆在煫火歷練下的金剛石般的心。他的精神影響了我們這些莘莘學子。
在報紙上,我看到了正弓著背馱著妹妹求學的他;在網上,我看到了彎著腰擺著地攤的他;在電視上,我看到了正埋頭苦讀的他。或許因為生活的壓力,洪戰輝很少直起腰板,但在我心目中,洪戰輝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是一個堅強的,有理想、有抱負、有原則、有志氣的當代大學生。無論是在公眾還是在媒體面前,洪戰輝都會字字鏗鏘的說:「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你會感到無助;把希望寄託在自己身上,不會心亂如麻。」是洪戰輝那一份對生活的希望,讓他如此堅強!當我們在學習時遇到攔路虎,當我們的成績徘徊不前時,不要彷徨,不要哭泣,不要輕言放棄,要始終對未來充滿著一份希望,一份憧憬。我們要像洪戰輝一樣,自立、自強。在逆境中成長,發展自己。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能在世界給予我們的磨難中獲得一顆更堅強的心 !
洪戰輝是不幸的,可他用他的堅強和意志寫下了一撇一捺一個有力而遒勁的「人」字!只要信心不倒,什麼都不能把自己打倒!只要奮斗,只要對生活抱著一份憧憬,就能趟出一條希望之路,就能翱翔在蒼穹間,就能做個大寫的人!
回答者:傷自尊
❷ 關於自強自立的名人故事
1、海倫-凱勒。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沙利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沙利文幫助之下,進入大學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
在大學期間,寫了《我生命的故事》,講述她如何戰勝病殘,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帶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以後又寫了許多文字和幾部自傳性小說,表明黑暗與寂靜並不存在。
(2)要懂得自立自理的故事擴展閱讀
關於自立自強的名言
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經過艱難卓絕的斗爭之後才能實現。——塞涅卡
人類有許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種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頂峰,這就是個人的自尊心.-----蘇霍姆林斯基
不因幸運而故步自封,不因厄運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強者,善於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時時校準自己前進的目標。——易卜生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陶行知
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單獨屹立,不要想做別人——林語堂
強烈的信仰會贏取堅強的人,然後又使他們更堅強----華特·貝基霍
參考資料:網路——自強自立
❸ 關於自強自立的故事,不少於三個
自信而後可自強:自信可以決定理想人生的目標,人有了自信心就有力量決定自己人生的方向,就能策劃自己人生的前途,就能主宰自己的命運,就能做自己的主人。自強而後能自立:為人當自強,所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又說「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懂得自己奮發圖強、努力向上的人,才能自立。
美國《生活》周刊不久前評出的過去1000年的100位最有影響力人物中,愛迪生名列第一。
愛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貧困,他的「學歷」是一生只上過3個月的小學,老師因為總被他古怪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竟然當他母親的面說他是個傻瓜、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 愛迪生雖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憑個人奮斗和非凡才智,自信,自強,自立獲得巨大成功。他自學成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熱情和精力從千萬次的失敗中站了起來,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成為美國發明家、企業家。他發明自動電報幫電機,留聲機;實驗並改進了電燈(白熾燈)和電話。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新發明,他因此而被譽為「發明大王」。
Nothing is impossible to a willing heart.
有志者事竟成。
一定要有自信的勇氣,才會有工作的勇氣。 ——魯迅
取日新以圖自強,去因循以厲天下。 ——康有為
一本《哈爾羅傑歷險記》,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來。這本書說的是哈爾和羅傑去海上找珍珠,結果被遺棄在一個無樹、無草、無人的小島上。但是他們沒有絕望,在荒無人煙的小島上照料自己,又不斷地尋找求生的辦法,最終,他們乘著魚皮做的小船回到了陸地。他們在荒無人煙的小小島上都能努力讓自己活下來。相比之下,我們的生活那是多麼美滿幸福,如果將我們遺棄在島上,那會怎麼樣呢?我想會活活地餓死或者渴死。
現在我先不說面對生死存亡時,就在生活當中,我們會怎麼樣呢?想到這里,我心裡油然而生一種慚愧。記得有一天,爸爸媽媽都出差了,我煮給自己吃的不過是蛋炒飯,而且還要倒上許多醬油才可口的菜呀!和哈爾、羅傑相比之下,可以說是小巫見大巫了。
就如陶行知先生說的:「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了好漢。」人生的道路總是曲曲折折的,不會一帆風順。一個人有了自強自立的精神,就會有勇氣克服困難,使自己的生命之火熊熊燃燒,就可以迎接生活的挑戰!
可以想像,如果我們現在生在不認真學習自下而上的本領,長大後遇見什麼意外,會怎麼樣呢?現在有材料讓你學,以後沒有了材料,那又會怎麼樣呢?
為了讓我們不遺失求生的本能,為了讓我們能自己生活,讓我們從小養成自強自立的好習慣吧!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康熙年間,貴州巡撫劉蔭樞告老回鄉後,想用一生的積蓄為家鄉建一座橋。但是子女卻反對他:「您當了一輩子高官,我們卻沒沾到一點光,好容易盼到您回家,你卻如此不顧我們。」劉蔭樞很傷心,他覺得自己雖然一身清白,但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於是,他用盡積蓄,歷時五年,修成大橋,取名「毓秀橋」。橋修好後,他對子女說:「我之所以用全部積蓄修橋,就想用事實告訴你們,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生活自己創,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為了徹底消除孩子們依賴父母的心理,他以十五兩白銀的價錢把橋賣給了官府。
劉蔭樞的所作所為深深地打動了他的子女。他的孩子日後都成了國家的棟梁之材。
應該說,劉蔭樞注重孩子自強精神的培養是具有遠見卓識的,而他用畢生的積蓄來教育孩子,可謂用心良苦。古人尚且如此,今日的父母應該怎樣看待孩子的自強精神的培養,父母應該從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呢?還是先讓我們來看兩個故事吧。
資料一國外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自立的?
在發達國家的家庭里,父母都普遍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發達的市場經濟社會要求孩子們必須具備這種能力和精神。惟其如此孩子長大後才能自立。
在美國,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讓孩子自己修理摩托車,到外面參加勞動。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出外謀生。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美國前總統里根的兒子失業後,不依靠父親的權勢,而是自己謀生,自己找工作。
在瑞士,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無能之輩,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培養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歲的姑娘,初中畢業就去一家有教養的人家當一年左右的女傭人,上午勞動下午學習。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鍛煉勞動能力,尋求獨立謀生之路;另一方面有利於學習語言。因為瑞士有講德語的地區,也有講法語的地區,所以一個語言地區的姑娘通常到另起一個語言地區的人家當傭人。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大人就給她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並在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麼小的孩子,都要無一例外的背一個小背包。要問為什麼?父母說:「這是他們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來背。」上學後,許多學生要在業余時間參加勞動掙錢。大學中勤工儉學非常普遍,就連有錢人家的弟子也不例外。他們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做家庭教師等掙自己的學費。
——摘自《家長》1998年第二期
資料二家教小故事
故事一:美國富豪洛克菲勒子女的零用錢少得可憐
富豪洛克菲勒家賬本扉頁上印著孩子零用錢的規定:7—8歲每周30美分;11—12周歲每周1美元;12歲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錢每周發放一次,要求子女記清每筆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領錢時交父親檢查。洛克菲勒認為「過多的財富會給子女帶來災難」。
故事二:劉少奇主張讓孩子放手做事
1964年夏,劉主席的夫人王光美同志在河北省新城縣蹲點。劉少奇同志當時正在北京,她寫了一封信讓15歲的女兒平平送去,並囑咐秘書不要為女兒買票,不要送他到火車站,也不要王光美同志接她,一切由孩子自理。
秘書感到很為難。心想平平畢竟是個小姑娘,而且從未走過遠門。劉少奇同志看出他的心事,就說:「對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麼事管呢?不好好學習,品德不好要管。什麼是放呢?吃苦耐勞的事情,經風雨,見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讓孩子們去干。這樣孩子可能要跌一些跤,但只有這樣做,才能使他們受到鍛煉,更好的成長起來。
——摘自《父母世界》1996年第二期
資料三名人自強軼事
華裔電腦名人王安六歲時,有一天外出玩耍,路經一棵大樹時,忽然有一樣東西掉落在他頭上。他伸手一摸,原來是個鳥巢,從裡面滾落出一隻嗷嗷待哺的小麻雀。王安決定帶回去喂養,走到門口,她忽然想起媽媽不允許他養小動物。他只好輕輕的把麻雀放在大門外,急步走進屋內,請求媽媽允許。媽媽破例答應了兒子的請求。王安興奮的跑出門外,不料麻雀已經不見了,只見一隻黑貓正在意猶未盡的擦拭著嘴巴。王安當斷不斷成悔恨,為此傷心了好久。從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教訓:只要是自己認准了能做的事,不必依賴他人,不可優柔寡斷,必須馬上付諸行動。
❹ 10點前名人自理自立的故事。典型的~~~
孩子當自強
康熙年間,貴州巡撫劉蔭樞告老回鄉後,想用一生的積蓄為家鄉建一座橋。但是子女卻反對他:「您當了一輩子高官,我們卻沒沾到一點光,好容易盼到您回家,你卻如此不顧我們。」劉蔭樞很傷心,他覺得自己雖然一身清白,但忽視了對子女的教育。於是,他用盡積蓄,歷時五年,修成大橋,取名「毓秀橋」。橋修好後,他對子女說:「我之所以用全部積蓄修橋,就想用事實告訴你們,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的生活自己創,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為了徹底消除孩子們依賴父母的心理,他以十五兩白銀的價錢把橋賣給了官府。
劉蔭樞的所作所為深深地打動了他的子女。他的孩子日後都成了國家的棟梁之材。
應該說,劉蔭樞注重孩子自強精神的培養是具有遠見卓識的,而他用畢生的積蓄來教育孩子,可謂用心良苦。古人尚且如此,今日的父母應該怎樣看待孩子的自強精神的培養,父母應該從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呢?還是先讓我們來看兩個故事吧。
案例一我有一雙經歷風雨的翅膀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同其他的父母一樣,他們深知知識的重要。因此,我成了他們的希望,而我也立志要考上大學。
然而苦難卻橫亘在我的夢想之路上。我六歲那年,爸爸在加夜班的時候鐵屑崩到了眼睛裡,左眼失明了。我十一歲那年,爸爸因腎積血手術摘掉了左腎,再也無法進行體力勞動。我讀初一時媽媽下崗了,一家的生活只剩下爸爸每月200元的工傷補助費維持。那段日子似乎空氣都變得壓抑。這樣一個家庭是需要一個兒子來挑大樑的。那天,我毅然作出了一個決定:打工,我要自己供自己上學。
我從同學那借來五十元錢,去批發市場進了一些小裝飾畫,小工藝品,准備像校門口的小販那樣。沒想到平時司空見慣的事情輪到自己頭上竟然變得那麼艱難。那天中午,我竟然沒有從包里把貨物拿出來。可是貨如果賣不出去,我連借的五十元錢都無法償還。第二天中午我去了一所比較遠的學校門口,擺好了貨物,怎麼鼓勵自己都不敢吆喝。好久,一個小同學走過來,問我:「這是賣的嗎?」我急忙點頭。那天我賺了一毛錢,是我賺到的第一個一毛錢。那一刻,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賺錢的艱辛,懂得了平時爸爸交給我的那些錢裡面凝聚著多少汗水和辛苦。
一個月以後,我賺到了80元錢。我用23元買了一本嚮往已久的《題典》。走出書店,我突然感覺天空是那麼藍。回到家爸爸詫異的問我錢是哪來的,我這才告訴了他。他什麼也沒說。但我看到他的嘴角在不停的顫抖,我知道他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一個多星期後的中午,大家正在吃飯,爸爸突然問我:「你是從哪裡進的貨呀?」我很奇怪,可他看也不看我一眼,只是伸出筷子夾菜去了。不久,爸爸和我一樣,開始到一所小學校門口擺地攤賣貨了……我十分感激父親,他的行為是對我無聲的鼓勵。而我真切的感受到,命運的火種其實就在自己的手裡`……
一次,我蹲在夜市的一角吆喝著。一個八九歲的男孩被我的工藝品吸引,但他的母親說什麼也不給買,拉著他走出五六米遠的時候,我突然聽見她在呵斥:「看到了沒有,你要是不好好學習,將來也只能擺地攤。」
雖說早已習慣了被人審視的目光,也感受了自食其力的驕傲。但那一刻,我被深深的刺痛。我想到清掃樓道的媽媽,以及帶病工作的父親。他們從事著的也都是社會底層的工作,但他們是我心中最慈愛的父母,最完美的父母。我想,我一定用自己的勞動贏得別人的尊重,一定讓我的父母過上幸福的日子。
每年最輕松的是寒暑假,因為時間寬裕,貨品也不限於賣給小學生了。那一年寒假,我從早市批發了一絲袋粘豆包,在下午下班高峰時,我到附近的馬路旁叫賣。不到倆小時,豆包全部賣光,我賺了36元錢,是我賺的最多的一天,我高興極了。第二天,我又批發了一絲袋,也都賣光了。第三天再去那熟悉的地方賣,卻少有人買。我想了想才明白,原來人們吃豆包是一種嘗鮮、懷舊的心理。而一個地方的流動人員是固定的,想嘗鮮的人都已經買了,生意自然就清淡下來。於是我不斷的換地點,爸爸也來幫忙。二十幾天,我們走遍了附近的馬路,賺了600多元。那個春節是我所過得最開心的節日。父母很高興,我想是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女兒在一天天長大……
就這樣,依靠自食其力我完成了學業,並且我以高考作文滿分,總分600分的成績被哈爾濱工程大學錄取。
摘自《中國青年》第一期口述:曹姝媛
圖示一街頭賣貨的女孩
賣貨物的小女孩
應該說曹姝媛是不幸的,她從小就經歷了那麼多磨難;但是曹姝媛也是幸運的,正是那些不幸的遭遇讓他認識了生活。我想每一位讀者都會對曹姝媛生出一種敬意。不過下面這個案例恐怕會讓人感到一些沉痛。
案例二媽媽的「老兒子」
——一個少年犯的講演
我叫戴雨,一個處在花季的女孩,現在應該生活在充滿陽光充滿色彩的世界裡。但是,我卻因詐騙被關押在看守所里。
從我記事的那一天起,爸媽就叫我「老兒子」。他們把我當成老兒子一樣疼我愛我,視我為掌上明珠,從不捨得打我一下罵我一句。我感覺我的童年是金色的。然而,正是這種「依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讓我變得好吃懶做。家裡的活都有姐姐來做,我連想也不想。我最大的樂趣就是吃好吃的,穿漂亮的。
爸媽也曾夢想我能考上大學,但我覺得學習很苦,每天都得寫呀、算呀、背呀的,弄不好還讓老師批,所以始終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成績當然不理想。為了避免家長、老師的批評,考試的時候我總是打小抄。因此,我經常被老師抓住,家長也多次被請到學校。爸媽見我不是學習的料,也就由著我的性子。姐姐有時勸我幾句,我連聽也不聽,時間一長,她也不管了。沒有了學習的壓力,沒有了別人的督促我感到自由極了,我可以隨心所欲的看電視,從「動畫城」一隻看到「午夜劇場」。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已不滿足成天悶在家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要親自到外面去看一看。於是,一些花錢大手大腳的同學成為我的朋友。周六、周日我們總在街上閑逛。起初,父母也從不幹涉,直至我與社會無業青年混在一塊他們才著了急。他們要求我和那些人斷絕關系,可是自小任性的我根本不聽。我結交的朋友他們不喜歡,我就和他們吵。後來我一氣之下離開了家,學也不上了,跟朋友在社會上混,認識下三爛的人也越來越多,走的道路也越來越邪……
有一次我從外面受了委屈,忽然想到好幾個月沒回家了。我拿起了電話,是媽媽接的。媽媽聽見我的聲音哭了,她說:「老兒子,你在哪呢?你回來吧,只要你回來,不管犯了什麼錯都可以原諒。你記住:只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娘。」聽著媽媽的話,我才明白自己是那麼狠心,那麼沒心沒肺……我回家了,那天爸爸特意做了許多我最愛吃的東西。我很高興,感覺好久沒那麼開心過了。我從家裡待了一段日子,陽光般的暖意又爬上我的家庭。
好景不長,無所事事的日子讓我感到無聊。書懶得讀,家務活也不讓我干,我想找個班上,父母說年齡小過兩年再說。我總不能成天吃了睡,睡了吃了啊。不久,我又開始給那些朋友打電話了。他們答應帶我出去玩,我很高興。可是爸爸媽媽不答應。我又一次和父母吵了起來,狠心地離開了家。我們每天吃飯店,洗桑拿,玩市裡最好的迪吧,夜裡還要去吃燒烤。說實話,我知道父母很疼我。但是,我不再是吵著要糖吃要花戴的小姑娘了。我捨不得我的朋友,我願意和他們一起說話,喜歡看他們聽我講新鮮事的表情,從他們那裡我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有時我也不知為什麼,他們越反對,我越和那些朋友交往密切。就這樣,家成了旅店,與父母的感情越來越淡。直至我走進看守所里,我才有一種噩夢初醒的感覺。
朋友,我們生活在一個浩繁的世界裡。浩繁的世界裡包含著無數的快樂與美麗。但美麗的背後總跟著丑惡的影子,美與善的縫隙間常夾著貪婪、自私、懶惰。願人們記住這些罪惡的教訓,切莫讓悲劇重演。
小鳥的哭泣
一朵生命之花在含苞欲放之時便受到重創,實在讓人心痛。痛定思痛,是什麼原因會讓曹姝媛和戴雨的表現有如此大的差異呢?帶著這個問題,我走訪了幾位家長和專家。下面是幾位家長的看法。
家長A:我認為兩個孩子有如此大的差異,與他自身有直接的關系。與戴雨比起來,曹姝媛的童年是灰色的。但是曹姝媛那麼上進,家裡條件困難,她不但供自己讀書,甚至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她那麼懂事,她懂得生活的艱辛,懂得父母的不容易,她用自己的勞動換來父母的笑容。她又是那麼愛動腦筋,她可以很快的判斷出人們買豆包的心態。我想,曹姝媛將來的生活肯定會很好。我真希望自己也有這樣一個女兒。
與曹姝媛比起來,戴雨太不懂事了。家裡為她創設了優越的條件,卻成了她好吃懶做的借口。她不愛學習,稍遇困難就投機取巧。正是她這種好逸惡勞,不求上進使她與無業遊民混在一起而無力自拔。有時候家長遇到一塊總說,攤上讓人操心的孩子沒轍。
家長B:我覺得兩個孩子有不同的表現與環境有關系。曹姝媛是不幸的,但是面對不幸她還要生存,怎麼辦?只有努力奮斗。我想,「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相反,戴雨從小就有優越的條件。但是,她就像籠中的小鳥,被人類喂熟以後,即使沖出籠子,也變得不會覓食。同時,她很快的墮落與她的交往環境有很大關系。「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古訓告訴我們,艱苦的環境能磨礪人的意志,催人奮進。
家長C:我同意兩位家長的說法。但是,我覺得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中至關重要。戴雨走進看守所與其父母的有直接的關系。他們對戴雨百依百順,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放在手裡怕掉了」。正是這種溺愛讓戴雨變得好逸惡勞、任性無理。而惡習一旦形成就不好再改了。不僅如此,孩子怕吃苦不想上學了,沒有進取心了,仍然沒引起他們的重視,還是一味的任她隨心所欲。
大家應該注意,戴雨第一次回家後,也想找點活干。應該說這是她上進的反映,可是父母並沒有提供條件。於是在百無聊賴中她才想起了那些朋友。戴雨的父母沒有注意到孩子的心理變化,只是一味的盲目的愛,的確是令人遺憾的。
相反,在曹姝媛的成長中,父親在關鍵時起的作用就產生了很好的效果。試想,第一次賺到錢的曹姝媛如果遭到的是一聲怒喝:小孩子,不好好學習干這些干什麼?那麼,結果可能是另一種樣子。曹姝媛的父親不善言談,但他用行動支持了孩子,應該說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父親。
家長們各抒己見啟人深思。不過教育學認為:教育、環境、遺傳都是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它們相輔相成,不能分割。如果三者結合起來,我們的教育效果就會好得多。接下來,讓我們看一看專家是如何認識兩個孩子的不同表現的。
曹姝媛和戴雨的不同表現與他們自身的自強意識的強弱有關。他們的不同結果恰恰反映了自強精神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意義。所謂自強精神是指注重發揮主觀能動性克服一切困難,獨立自主,堅強不息的奮斗精神。是一種獨立自主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自強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從鑿壁偷光的匡衡到忍辱著書的司馬遷;從棄醫從文聊救百姓的魯迅到身殘志堅挑戰自我的張海迪,許許多多有志之士的自強不息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如今,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提出了新時期要繼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的號召。這充分表明培養孩子的自強精神又具有了鮮明的時代意義。自強精神是成功的基礎。有了自強精神,孩子才有前進的動力,才會主動地解決問題。有了自強精神,孩子才能在挫折面前表現出恆心和韌勁。正是自強精神讓曹姝媛從困境中走出,頂住了種種壓力;正是自強精神讓她完成了學業,贏得了尊重。
相反,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孩子嚴重缺乏自強精神。他們追求享受、意志薄弱。即使有一定的理想也是為了實現理想後的種種榮譽與享受。而在現實面前沒有對策,想得不多,做得不多,不願付出努力。於是只是羨慕別人的成功結果。沒有收獲便垂頭喪氣,甚至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有的甚至觸犯法律,鋃鐺入獄。
我想,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曹姝媛那樣,但又總認為孩子們做不到。其實,自強自立意識是孩子身心發展的必然結果。這是因為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身體增高,體質增強,一些以前力不能及的事情也能輕易做到。
生理的變化也影響他們心理的變化。於是,獨立意識和成人感開始增強。他們渴求自理自立,希望別人能承認他們的成人地位。開始從「聽話道德」向「平等道德」過度。如果這種心理得不到滿足,他們會因「過分保護」而形成很強的依賴性,變得膽小、懦弱。而另一方面,他們最終會尋找一條滿足這種心理的道路。如果長時間不能滿足這種心理,他們就會用極端的方式表現。戴雨與不良青年在一起就是這種原因。因此,家長要充分認識到自強意識在孩子心中的作用,要善於保護孩子的自強意識。
家長的交流,專家的點評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了自強的重要意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關於自強許多家長有一些困惑。為了讓大家獲得更多的信息,解決日常生活的難題,我們請專家進行答疑解難。
家長:家長應該怎樣看待孩子的依賴心理?怎樣幫助孩子克服依賴性強的毛病?
專家:依賴是情感的需要,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依賴心理,孩子們由於閱歷淺,經驗少,遇到問題往往不知所措,因此有一定的依賴心裡是正常的。
但是過分依賴的心理是有害的。具有過分依賴性的孩子往往表現出無主見,經常產生無助感,明知他人錯了但由於怕被遺棄,也隨聲附和,很難獨立完成自己的計劃或做自己的事。有時為了討好他人甘願做自己不願做的事,而且很容易因遭到批評或未得到贊許而受傷害。長此以往可能對正常的生活、工作都產生影響。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形成對父母過分的依賴心理呢?這往往與家長的過分保護有關。因此,改掉孩子依賴性強的毛病首先從改變家長出發。家長不要讓孩子受到特殊待遇;不去過分注意孩子的表現,避免當眾滔滔不絕的誇耀孩子;對孩子的物質享受方面的要求不要輕易滿足;孩子身體稍微不適不要驚慌失措;不要事事包辦,當面袒護等等。
家長要盡量為孩子創設鍛煉的機會。可以從日常生活瑣事做起,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比如:要求孩子按時起床,就寢,收拾好自己的衣物,做到生活自理;要求孩子能夠整理自己的寫字台,帶齊學慣用具,做到學習自理等等。在非原則性問題上可以聽聽孩子的意見。比如:為孩子買衣服,在一定價格內,款式顏色可以由孩子決定。
家長要鼓勵孩子自己去尋找獨立鍛煉的機會。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多承擔任務,使自己有機會獨立面對問題,促使自己拿主意,想辦法。鼓勵他們勇敢的邁出第一步,當他們獨立完成一件事情後要及時鼓勵,增強孩子的自信心。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多給予幫助、理解,和他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
家長還要鼓勵孩子多讀好書。用古今中外有志之士自強不息的事例武裝孩子的頭腦,激發他們樹立遠大理想。同時,家長要鼓勵孩子多與自強向上的孩子多接觸,向他們學習。因為青少年時期同伴的作用有時甚於父母的影響,同伴的榜樣作用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總之,克服孩子過分依賴心理的方法是很多的,家長可以結合孩子的特點,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方法,長時間的鍛煉之後,孩子過分依賴的心理就會減弱。
為了檢測您是否已經注意培養孩子的自強精神,我們為大家提供了一份具體的心理小測驗。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三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填在括弧內。
1. 您鼓勵孩子單獨外出嗎?
A經常()B偶爾()C從不()
2. 您讓孩子參加社會實踐(如賣報紙、做服務生)嗎?
A經常()B偶爾()C從不()
3. 您讓孩子在家裡做一些家務勞動嗎?
A經常()B偶爾()C從不()
4. 您鼓勵孩子參加班委競選嗎?
A經常()B偶爾()C從不()
5. 您支持孩子向老師質疑嗎?
A經常()B偶爾()C從不()
評分辦法:選擇A得3分,選擇B得2分,選擇C得1分。10分以上表明您比注意孩子自強精神培養。10分以下表明您缺乏對孩子這方面的培養。10分說明您已經開始注意了。
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鄭板橋
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早日能夠獨立,那麼,你就應該教會他如何去從事工作,完成任務並取得成績。
——巴法利·弗雷德曼(美國)
資料一國外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自立的?
在發達國家的家庭里,父母都普遍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發達的市場經濟社會要求孩子們必須具備這種能力和精神。惟其如此孩子長大後才能自立。
在美國,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就讓他們認識勞動的價值。讓孩子自己修理摩托車,到外面參加勞動。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出外謀生。美國的中學生有句口號:要花錢自己掙。美國前總統里根的兒子失業後,不依靠父親的權勢,而是自己謀生,自己找工作。
在瑞士,父母為了不讓孩子成為無能之輩,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培養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歲的姑娘,初中畢業就去一家有教養的人家當一年左右的女傭人,上午勞動下午學習。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鍛煉勞動能力,尋求獨立謀生之路;另一方面有利於學習語言。因為瑞士有講德語的地區,也有講法語的地區,所以一個語言地區的姑娘通常到另起一個語言地區的人家當傭人。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大人就給她一種思想,不給別人添麻煩。並在生活中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論多麼小的孩子,都要無一例外的背一個小背包。要問為什麼?父母說:「這是他們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來背。」上學後,許多學生要在業余時間參加勞動掙錢。大學中勤工儉學非常普遍,就連有錢人家的弟子也不例外。他們在飯店端盤子洗碗,在商店售貨,做家庭教師等掙自己的學費。
——摘自《家長》1998年第二期
資料二家教小故事
故事一:美國富豪洛克菲勒子女的零用錢少得可憐
富豪洛克菲勒家賬本扉頁上印著孩子零用錢的規定:7—8歲每周30美分;11—12周歲每周1美元;12歲以上每周3美元。零用錢每周發放一次,要求子女記清每筆支出的用途,待下次領錢時交父親檢查。洛克菲勒認為「過多的財富會給子女帶來災難」。
故事二:劉少奇主張讓孩子放手做事
1964年夏,劉主席的夫人王光美同志在河北省新城縣蹲點。劉少奇同志當時正在北京,她寫了一封信讓15歲的女兒平平送去,並囑咐秘書不要為女兒買票,不要送他到火車站,也不要王光美同志接她,一切由孩子自理。
秘書感到很為難。心想平平畢竟是個小姑娘,而且從未走過遠門。劉少奇同志看出他的心事,就說:「對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麼事管呢?不好好學習,品德不好要管。什麼是放呢?吃苦耐勞的事情,經風雨,見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讓孩子們去干。這樣孩子可能要跌一些跤,但只有這樣做,才能使他們受到鍛煉,更好的成長起來。
——摘自《父母世界》1996年第二期
資料三名人自強軼事
華裔電腦名人王安六歲時,有一天外出玩耍,路經一棵大樹時,忽然有一樣東西掉落在他頭上。他伸手一摸,原來是個鳥巢,從裡面滾落出一隻嗷嗷待哺的小麻雀。王安決定帶回去喂養,走到門口,她忽然想起媽媽不允許他養小動物。他只好輕輕的把麻雀放在大門外,急步走進屋內,請求媽媽允許。媽媽破例答應了兒子的請求。王安興奮的跑出門外,不料麻雀已經不見了,只見一隻黑貓正在意猶未盡的擦拭著嘴巴。王安當斷不斷成悔恨,為此傷心了好久。從這件事,王安得到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教訓:只要是自己認准了能做的事,不必依賴他人,不可優柔寡斷,必須馬上付諸行動。
❺ 自強自立的事例200字 幾個200字左右的學會獨立的例子!(不一定是名人)要獨立的,自立
額U有人發揮的空間都是
❻ 關於自立的名人小故事
1、香港巨富李嘉誠的兩個兒子李澤鉅和李澤楷都以優異的成績在美國斯坦福大學畢業,想在父親的公司里施展宏圖,干一番事業,但李嘉誠果斷的拒絕了:「我的公司不需要你們!還是你們自己去打江山,讓實踐證明你們是否合格到我公司來任職。」
於是,兄弟倆去了加拿大,一個搞地產開發,一個去了投資銀行,他們克服了難以想像的困難,把公司和銀行辦得有聲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類拔萃的人物。李嘉誠的「冷酷無情」,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強之路,陶冶了他們勇敢堅毅、不屈不撓的人格和品性。
2、美國總統羅斯福十分注重培養孩子們的獨立人格。
他有句名言:「在兒子面前,我不是總統只是父親。」他反對孩子們依靠父母過寄生生活。他讓孩子們憑自己的本事自食其力。大兒子詹姆斯20歲去歐洲旅行,臨行前買了一匹好馬,然後打電報向父親求援。
父親回電話說:「你和你的馬游泳回來吧!」兒子只好賣掉了馬,作為路費回家。「二戰」打響後,羅斯福的四個兒子都上了前線。父親病故了,他們還都堅守在自己各自的軍艦上,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父親送行。
3、尼克·胡哲於1934年出生在廣東梅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全家人的生活一直很艱苦。他小的時候,冬天連鞋都穿不上。新中國成立後,他依靠助學金念完了中學和大學。1961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生物系。
1963年,他經香港到泰國,僑居了5年。1968年,又從泰國回到香港。初回香港時,他兩手空空,處境艱難。為了生活,他甚至為人照看過孩子。
生活的艱難,使他萌發了創業的念頭。他利用晚上的時間認真鑽研香港的市場狀況,發現盡管香港的服裝業發達,香港人也很喜歡穿西服,卻沒有一家生產領帶的工廠。於是,他拿出平時省吃儉用積攢的6000港元,又騰出自家租住的房子,辦起了領帶生產廠。
萬事開頭難。起初,他和妻子兩人只是用手工縫制低檔的領帶。盡管夫妻兩人起早摸黑,幹得很辛苦,生意卻非常不好。經過仔細考慮,他決定改做高級領帶。他買 來法國、瑞士的高檔領帶進行研究仿製,生產出了一批高級領帶。
為打開銷路,他下了狠心,把第一批產品放在一家商店裡免費發放給顧客。由於花色、款式對頭,他拿出的這批產品深受歡迎。很快,他製作的領帶便在香港小有名氣了。及至1970年,他的領帶已在香港十分走俏。也就在這年,他正式注冊成立了「金利來(遠東)有限公司」。
第二年,他在九龍買了一塊地皮,建起了一個初具規模的領帶生產廠。
他是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他心中的目標是要創世界名牌。他多次到西歐領帶廠參觀,學習他們的製作工藝和經營方法,然後集眾家之長,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嚴格的管理、檢驗制度,從而使「金利來」領帶逐漸佔領了香港市場,成為男人們莊重、高雅、瀟灑的象徵。
1974年,香港經濟出現了大蕭條,各種商品紛紛降價出售,而他卻反其道而行之。他一方面不斷改進「金利來」領帶的質量,另一方面獨樹一幟地適當提高價格。結果,生意反而出人意料地好起來,當經濟蕭條過後,「金利來」更是身價倍增,在香港成了獨占鰲頭的名牌領帶。
不僅是領帶,他還將他的發展計劃拓展到更多的男士用品。他將這些年來已使香港人耳熟能詳的廣告詞「金利來領帶,男人的世界」做了看似簡單、實則深具創意的 改動,改為「金利來,男人的世界」。
又從T恤衫開始,逐步推出了金利來牌的皮帶、襪子、吊帶、花邊、腰封、領結、領帶夾、袖口紐、匙扣等系列產品,使公司 和金利來牌子都走向了多元化。
在發展鞏固香港市場的同時,他還以積極樂觀的態度拓展海外市場,向東南亞國家進軍。他親自到新加坡考察,創辦分公司,尋找合作夥伴。獲得成功後又迅速把戰場擴展到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迄今為止,金利來在這些國家的大客戶數目已超過上千個。
4、美國的第32任總統羅斯福在小的時候,因為患病,而造成了瘸腿和參差不齊且突出的牙齒。他幾乎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了,因此很少與同學們游戲和玩耍,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他也總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凡是他能克服的缺點他便克服,不能克服的他便加以利用。通過演講,他學會了如何利用一種假聲,掩飾他那無人不知的暴牙,以及他的打樁工人的姿態。
雖然他的演講中並不具有任何驚人之處,但他不因自己的聲音和姿態而遭失敗。他沒有洪亮的聲音或是威重的姿態,他也不像有些人那樣具有驚人的辭令,然而在當時,他卻是最有力量的演說家之一。
由於羅斯福沒有在缺陷面前退縮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認識自己,在意識到自我缺陷的同時,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在頑強之中抗爭。不因缺憾而氣餒,甚至將它加以利用,變為資本,變為扶梯而登上名譽巔峰。在晚年,已經很少人知道他曾有嚴重的缺憾。
5、德國著名的音樂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聖」。
二十六歲時,貝多芬聽力漸漸衰退;四十五歲時耳朵完全失聰,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是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信念。
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而奮臂吶喊,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反封建、爭民主的革命熱情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
❼ 關於自立的故事
《阿信》
❽ 關於自立的故事(要名人)急急急
愛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貧困,他的「學歷」是一生只上過3個月的小學,老師因為總被他古怪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竟然當他母親的面說他是個傻瓜、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 愛迪生雖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憑個人奮斗和非凡才智,自信,自強,自立獲得巨大成功。他自學成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熱情和精力從千萬次的失敗中站了起來,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成為美國發明家、企業家。他發明自動電報幫電機,留聲機;實驗並改進了電燈(白熾燈)和電話。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新發明,他因此而被譽為「發明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