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有責任的故事名人
㈠ 來一個關於責任的名人故事..
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偉大精神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他對工作極端的負責任。對工作極端的負責任貫穿於白求恩的每一個行動, 甚至他的每一句話。
有一次,白求恩在病房裡看到一一個小護士給傷員換葯,發現葯瓶里裝的葯與葯瓶上標簽名稱不-致,也就是說,葯瓶里的葯不是應該用的葯,這怎麼行呢?如果要用錯了,會出問題的。白求恩嚴肅地批評了那個小護士,告訴她,做事這樣馬虎,會出人命的。
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標簽刮掉,並說:」我們要對同志負責, 以後不允許再出現這種情況。」
小護士挨了批評,臉漲得通紅,眼淚都要流出來了。白求恩心裡很生氣,但他控制著自己的情緒說:」請你原諒我脾氣不好, 可是,做衛生工作不認真,不嚴格要求不行啊!」
事後,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強教育,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2、美國前總統里根小時候,一次在外面踢球,不小心把一家商店窗戶上的玻璃打碎了。老闆找到里根的父親,要求賠償損失。
老里根照價賠償後,把兒子叫到跟前說:」玻璃窗 是你打碎的,應該由你來承擔責任。由於你現在沒錢,所以我先暫時替你墊上這筆賠償款。你要利用暑假去打工,把錢還上。」
結果,整整一個暑假,里根拚命幹活,才還清這筆總共15美元的賠償款,為打碎人家玻璃付出了代價。
3、2008年汶川大地震,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捨己救人保護了四個學生的性命。在地震發生的瞬間,譚千秋履行了自己作為教師的責任,雙臂張開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4個學生。
救援人員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而譚老師,留給我們的只是那個張開雙臂的永遠的姿態。
4、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
在這期間,他為了服從國家的要求,瞞著父母和妻子,獨自一人在西北與同事進行兩彈一星的研發。甚至為此,在父母去世時都沒能到場。
正是這一份對國家的責任感,讓鄧稼先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最終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8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刻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5、20世紀初的一位美國義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
但一次銀行搶劫導致了他不平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支了存款。當他拖著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
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但在道義,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㈡ 關於責任的名人故事
科學興國,匹夫有責-----兩彈元勛的故事
鄧稼先,192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第二年他就隨母親來到北京,在擔任清華、北大哲學教授的父親身邊長大。他5歲入小學,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學,與比他高兩班、同是清華大學院內鄰居的楊振寧結為最好的朋友。鄧稼先在校園中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在父親的安排下,他隨大姐去了後方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去了美國普渡大學留學,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征詢他是否願意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他冒著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8年的單身漢生活,有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驗,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八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10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又任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細胞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國務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逝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幾年前,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艾爾森對世界100名各個領域中傑出人士做了問卷調查,結果讓他十分驚訝———其中61名傑出人士承認,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並不是他們內心最喜歡做的,至少不是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
這些傑出人士竟然在自己並非喜歡的領域里取得了那樣輝煌的業績,除了聰穎和勤奮之外,究竟靠的是什麼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艾爾森博士又走訪了多位商界英才。其中紐約證券公司的金領麗人蘇珊的經歷,為他尋找滿意的答案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蘇珊出身於中國台北的一個音樂世家,她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樂啟蒙教育,非常喜歡音樂,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夠馳騁在音樂的廣闊天地,但她陰差陽錯地考進了大學的工商管理系。一向認真的她,盡管不喜歡這一專業,可還是學得格外刻苦,每學期各科成績均是優異。畢業時被保送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當時許多學生可望而不可及的MBA,後來,她又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經濟管理專業的博士學位。
如今她已是美國證券業界風雲人物,在被調查時依然心存遺憾地說:「老實說,至今為止,我仍不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音樂。但我知道那隻能是一個美好的『假如』了,我只能把手頭的工作做好……」
艾爾森博士直截了當地問她:「既然你不喜歡你的專業,為何你學得那麼棒?既然不喜歡眼下的工作,為何你又做得那麼優秀?」
蘇珊的眼裡閃著自信,十分明確地回答:「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那裡有我應盡的職責,我必須認真對待。」「不管喜歡不喜歡,那都是我自己必須面對的,都沒有理由草草應付,都必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那不僅是對工作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有責任感可以創造奇跡。」
艾爾森在以後的繼續的走訪中,許多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出類拔萃的反思,與蘇珊的思考大致相同———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常常被安排到自己並不十分喜歡的領域,從事了並不十分理想的工作,一時又無法更改。這時,任何的抱怨、消極、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確與明智的選擇。正是這種「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成其事」的高度責任感的驅使下,他們才贏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從艾爾森博士的調查結論,使人想到了我國的著名詞作家喬羽。最近,他在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節目里坦言,自己年輕時最喜歡做的工作不是文學,也不是寫歌詞,而是研究哲學或經濟學。他甚至開玩笑地說,自己很可能成為科學院的一名院士。不用多說,他在並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為人民做出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貢獻。
「熱愛是最好的教師」,「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些話已經是句耳熟能詳的名言。但是,「責任感可以創造奇跡」,卻容易被人忽視。對許多傑出人士的調查說明,只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即使在自己並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也可以創造出非凡的奇跡。
幾年前,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艾爾森對世界100名各個領域中傑出人士做了問卷調查,結果讓他十分驚訝———其中61名傑出人士承認,他們所從事的職業,並不是他們內心最喜歡做的,至少不是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
這些傑出人士竟然在自己並非喜歡的領域里取得了那樣輝煌的業績,除了聰穎和勤奮之外,究竟靠的是什麼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艾爾森博士又走訪了多位商界英才。其中紐約證券公司的金領麗人蘇珊的經歷,為他尋找滿意的答案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蘇珊出身於中國台北的一個音樂世家,她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音樂啟蒙教育,非常喜歡音樂,期望自己的一生能夠馳騁在音樂的廣闊天地,但她陰差陽錯地考進了大學的工商管理系。一向認真的她,盡管不喜歡這一專業,可還是學得格外刻苦,每學期各科成績均是優異。畢業時被保送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當時許多學生可望而不可及的MBA,後來,她又以優異的成績拿到了經濟管理專業的博士學位。
如今她已是美國證券業界風雲人物,在被調查時依然心存遺憾地說:「老實說,至今為止,我仍不喜歡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如果能夠讓我重新選擇,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音樂。但我知道那隻能是一個美好的『假如』了,我只能把手頭的工作做好……」
艾爾森博士直截了當地問她:「既然你不喜歡你的專業,為何你學得那麼棒?既然不喜歡眼下的工作,為何你又做得那麼優秀?」
蘇珊的眼裡閃著自信,十分明確地回答:「因為我在那個位置上,那裡有我應盡的職責,我必須認真對待。」「不管喜歡不喜歡,那都是我自己必須面對的,都沒有理由草草應付,都必須盡心盡力,盡職盡責,那不僅是對工作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有責任感可以創造奇跡。」
艾爾森在以後的繼續的走訪中,許多的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出類拔萃的反思,與蘇珊的思考大致相同———因為種種原因,我們常常被安排到自己並不十分喜歡的領域,從事了並不十分理想的工作,一時又無法更改。這時,任何的抱怨、消極、懈怠,都是不足取的。唯有把那份工作當作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擔在肩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正確與明智的選擇。正是這種「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成其事」的高度責任感的驅使下,他們才贏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功。
從艾爾森博士的調查結論,使人想到了我國的著名詞作家喬羽。最近,他在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節目里坦言,自己年輕時最喜歡做的工作不是文學,也不是寫歌詞,而是研究哲學或經濟學。他甚至開玩笑地說,自己很可能成為科學院的一名院士。不用多說,他在並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為人民做出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貢獻。
「熱愛是最好的教師」,「做自己想做的事」,這些話已經是句耳熟能詳的名言。但是,「責任感可以創造奇跡」,卻容易被人忽視。對許多傑出人士的調查說明,只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即使在自己並非最喜歡和最理想的工作崗位上,也可以創造出非凡的奇跡。
㈢ 責任名人事例
鄧稼先:兩彈是他的勛章 1986年,國內公開報道了「兩彈元勛」鄧稼先的名字,當年大漠上騰起蘑菇雲的謎底終於揭開。當人們以感激的心情來頌揚這位功臣時,他卻平靜地辭世而去。而黨和國家授予他的「五一」勞動獎章和「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卻永遠閃耀著光芒。 生平 21歲便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大教職工聯合會主席;26歲在美國成為「娃娃博士」;取得學位後第九天便回國,進入中國科學院 1958年以後神秘地「消失」。在戈壁大漠中,創造出世界上研製氫彈的最快速度。 臨終前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鄧稼先,1924年出生於安徽懷寧縣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翌年,他隨母到北京,在擔任清華、北大哲學教授的父親身邊長大。他5歲入小學,在父親指點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礎。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學,與比他高兩班、且是清華大學院內鄰居的楊振寧結為最好的朋友。鄧稼先在校園中深受愛國救亡運動的影響,1937年北平淪陷後秘密參加抗日聚會。在父親安排下,他隨大姐去了大後方昆明,並於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 1945年抗戰勝利時,鄧稼先從西南聯大畢業,在昆明參加了共產黨的外圍組織「民青」,投身於爭取民主、反對國民黨賣國獨裁的斗爭。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擔任了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並在學生運動中擔任了北大教職工聯合會主席。抱著學更多的本領以建設新中國之志,他於1947年通過了赴美研究生考試,於翌年秋進入美國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學研究生院。由於他學習成績突出,不足兩年便讀滿學分,並通過博士論文答辯。此時他只有26歲,人稱「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九天後,便謝絕了恩師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決定回國。同年10月,鄧稼先來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員。此後的八年間,他進行了中國原子核理論的研究。1953年,他與許鹿希結婚,許鹿希是五四運動重要學生領袖、後來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許德珩的長女。1954年,鄧稼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8年秋,二機部副部長錢三強找到鄧稼先,說「國家要放一個『大炮仗』」,征詢他是否願意參加這項必須嚴格保密的工作。鄧稼先義無反顧地同意,回家對妻子只說自己「要調動工作」,不能再照顧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難。從小受愛國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從事對國家有重大意義的工作,表示堅決支持。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在嚴格警衛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鄧稼先就任二機部第九研究所理論部主任後,先挑選了一批大學生,准備有關俄文資料和原子彈模型。1959年6月,蘇聯政府中止了原有協議,中共中央下決心自己動手,搞出原子彈、氫彈和人造衛星。鄧稼先擔任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負責人後,一面部署同事們分頭研究計算,自己也帶頭攻關。在遇到一個蘇聯專家留下的核爆大氣壓的數字時,鄧稼先在周光召的幫助下以嚴謹的計算推翻了原有結論,從而解決了中國原子彈試驗成敗的關鍵性難題。數學家華羅庚後來稱,這是「集世界數學難題之大成」的成果。 鄧稼先不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費盡心血,還經常到飛沙走石的戈壁試驗場。1964年10月,中國成功爆炸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由他最後簽字確定了設計方案。他還率領研究人員在試驗後迅速進入爆炸現場采樣,以證實效果。他又同於敏等人投入對氫彈的研究。按照「鄧—於方案」,最後終於製成了氫彈,並於原子彈爆炸後的兩年零8個月試驗成功。這同法國用8年、美國用7年、蘇聯用4年的時間相比,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1972年,鄧稼先擔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又任院長。1984年,他在大漠深處指揮中國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試驗成功。翌年,他的癌擴散已無法挽救,他在國慶節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門。1986年7月16日,當時的副總理李鵬前往醫院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他臨終前留下的話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並叮嚀:「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背景 楊振寧故意問還不暴露工作性質的鄧稼先:「在美國聽人說,中國的原子彈是一個美國人幫助研製的。這是真的嗎?」鄧稼先回答:「無論是原子彈,還是氫彈,都是中國人自己研製的。」楊振寧激動得流出淚水 鄧稼先的一生,是中國一代優秀知識分子的光輝榜樣。他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長大,在「千秋恥,終當雪,中興業,須人傑」的西南聯大校歌聲中走上科學之路。他從青少年時代起就抱定了以科技強國的宿願,將個人的事業與民族興亡緊密相連。同時,他在黨的教育下知道了應該如何發動群眾進行科研攻關,為此而終生奮斗不惜個人的生命。 中國能在那樣短的時間和那樣差的基礎上研製成「兩彈一星」(核彈、氫彈和衛星),西方人總感到不可思議。楊振寧來華探親返程之前,故意問還不暴露工作性質的鄧稼先說:「在美國聽人說,中國的原子彈是一個美國人幫助研製的。這是真的嗎?」鄧稼先請示了周恩來後,寫信告訴他:「無論是原子彈,還是氫彈,都是中國人自己研製的。」楊振寧看後激動得流出了淚水。正是由於中國有了這樣一批勇於奉獻的知識分子,才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樑。 故事 他從美國歸來,帶了幾雙尼龍襪子送父親,還帶回一腦袋原子核的知識 岳父支援的一點糧票,他都用來買餅干與同事們分享;他在基地度過10年單身漢生活 鄧稼先於1950年夏天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完全可以留在那裡並擁有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優厚的待遇。但他毅然回來建設仍一窮二白的祖國。同年國慶節,在北京外事部門的招待會上,有人問他帶了什麼回來?他說:「帶了幾雙眼下中國還不能生產的尼龍襪子送給父親,還帶了一腦袋關於原子核的知識。」 中國研製原子彈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尖端領域的科研人員雖有較高的糧食定量,卻因缺乏油水,仍經常飢腸響如鼓。鄧稼先從岳父那裡能多少得到一點糧票的支援,卻都用來買餅干之類,在工作緊張時與同事們分享。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日夜加班。鄧稼先還強調試驗的基本原則是親臨第一線。他冒著酷暑嚴寒,在試驗場度過了整整10年的單身漢生活,有15次在現場領導核試驗,從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裡檢驗 鄧稼先雖長期擔任核試驗的領導工作,卻本著對工作極端負責任的精神,在最關鍵、最危險的時候出現在第一線。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鈾球加工等生死系於一發的險要時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員身邊,既加強了管理,又給作業者以極大的鼓勵。 一次,航投試驗時出現降落傘事故,原子彈墜地被摔裂。鄧稼先深知危險,卻一個人搶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彈碎片拿到手裡仔細檢驗。身為醫學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彈,在鄧稼先回北京時強拉他去檢查。結果發現在他的小便中帶有放射性物質,肝臟被損,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隨後,鄧稼先仍堅持回核試驗基地。在步履艱難之時,他堅持要自己去裝雷管,並首次以院長的權威向周圍的人下命令:「你們還年輕,你們不能去!」1985年,鄧稼先最後離開羅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參加會議。醫生強迫他住院並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無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對自己妻子以及國防部長張愛萍的安慰,平靜地說:「我知道這一天會來的,但沒想到它來得這樣快。」中央盡了一切力量,卻無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鄧稼先去世前不久,組織上為他個人配備了一輛專車。他只是在家人攙扶下,坐進去並轉了一小圈,表示已經享受了國家所給的待遇。在他去世13年後,1999年國慶50周年前夕,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又向鄧稼先追授了金質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㈣ 關於「責任」的名人事例
魏徵…作為諫臣…屢屢犯怒太宗…當然盡職了…
諸葛孔明…對待阿斗的態度…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康熙…忍辱擒鰲拜…穩朝綱…定天下…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蒼生安危為己任.
㈤ 有關責任的名人故事
一朵悲哀的花
海拉蒂今年四歲半了,在薩爾馬多城上幼兒園,最近她在學習有關植物方面的知識。海拉蒂迷上了植物,她覺得那些花草實在是太美了,便苦苦地哀求爸爸給她買一盆鮮花。
爸爸同意了海拉蒂的請求,趁周末帶著海拉蒂到花卉市場買了一盆小花。父親希望海拉蒂看到小花生長的整個過程,並且能夠自己照顧它。於是,父親和海拉蒂約定,由海拉蒂負責照顧鮮花,給它澆水和施肥。
最初幾天,海拉蒂非常興奮,每天耐心地給小花澆水,還根據日照的情況,不斷給花盆挪動位置,並拿出本子,歪歪扭扭地在上面畫出花卉生長的情況。
海拉蒂的父親看到小海拉蒂這么有責任心,十分滿意。可是,沒過多久,海拉蒂的父親發現小海拉蒂給花澆水的次數越來越少了,甚至好多天都不給小花澆水,也不做記錄,似乎她已把養花的事給忘了。結果,小花慢慢枯萎了,葉子也開始泛黃,生長的速度減慢了,再過幾天,盆花快死了。
吃過晚飯,海拉蒂父親把海拉蒂叫到陽台,說:「你給花澆水了嗎?」
海拉蒂低著頭說:「沒有。」
「為什麼沒有?」
「我……」
「我們在買這盆花的時候,是怎麼說的?由誰負責給這盆花澆水?」
海拉蒂沉默不語。
「你看,這盆花多麼地傷心、悲哀!她失去了美麗的葉子變得枯黃,而這都是因為你。」
以後的日子裡,海拉蒂每天堅持給花澆水,小花不久又恢復了以往漂亮的顏色。
種花養草、養小動物,能培養孩子的愛心,增長知識,同時還能增進孩子的責任心。
作為家長,一旦我們決定將某件事情交給孩子負責,就要「監督」孩子的行為,而不能採取「不管」或「無所謂」的態度,這樣只會滋長孩子的不負責任,使孩子缺乏責任心。
故事三: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格里沒有等到晚上放學,就哭著回到了家,送他回來的是學校里的一個叔叔。格里的母親薩利特斯問學校里的叔叔,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叔叔說,放學前小朋友們排隊,可格里根本就不好好站,總是竄來竄去的,結果不知怎麼,就和一個同學起了沖突。老師批評了格里幾句,他就開始哇哇地哭個不停,還跟老師嚷嚷:「我沒錯!我沒有打他!」
母親薩利特斯向叔叔道了謝,然後拉著格里進了門。
「怎麼回事?」薩利特斯看著兩眼紅紅的格里問道。
「我不小心和馬克撞了一下,結果馬克就使勁兒地推我,我踢了他一腳,馬克哭了,老師就說我了。」格里臉上掛著兩行淚珠,補充說道:「是他先推我的!」
聽到這里,母親薩利特斯基本上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了,她語氣平和地問格里:「難道你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沒有!不是我的錯!是馬克先推我的!」
「好,現在我問你,如果你好好按照老師的要求排隊,不亂跑,你能不小心撞到別人嗎?你沒有撞到馬克,馬克會推你嗎?」
格里默不作聲了。
「現在你再仔細想想,你一點責任都沒有嗎?,你是男子漢,記住,不要把什麼責任都推到別人的身上!遇事仔細想一想,為什麼別人會這樣對你,你是不是做了什麼不對的事情。」
最後,薩利特斯對兒子格里說了一句話:「你得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格里用力地點了點頭。
當你的孩子回來向你訴說在外受到的「委屈」時,你會怎麼做?是劈頭蓋腦的責備孩子一番,還是氣憤地要帶孩子找那個孩子「算賬」?
薩利特斯夫人的做法,相信會對我們有所啟發。薩利特斯夫人幫助孩子首先分析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發生錯誤時,不要一味地抱怨別人。
家長自我提高卡
1.你是否給孩子機會,讓孩子感受自己所承擔的責任?
2.你是否堅持讓孩子履行自己的責任,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3.你假裝離開一會兒,讓孩子繼續他的活動,看孩子能否堅持到底?如果孩子中途放棄,你是否會認真地教育和指導他?
責任故事
在火車上,一位孕婦臨盆,列車員廣播通知,緊急尋找婦產科醫生。這時,一位婦女站出來,說她是婦產科的。女列車長趕緊將她帶進用床單隔開的病房。毛巾、熱水、剪刀、鉗子什麼都到位了,只等最關鍵的時刻到來。
產婦由於難產而非常痛苦地尖叫著。那位婦產科的婦女非常的著急,將列車長拉到產房外,說明產婦的餓緊急情況,並告訴列車長,她只是婦產科的護士,並且由於一次醫療事故已被醫院開除。今天這個產婦的情況不好,人命關天,她自知沒有能力處理,建議立即送往醫院搶救。
列車行駛在京廣線上,距最近的一站還要行駛一個多小時。列車長鄭重的對她說:「你雖然只是護士,但在這趟列車上,你就是醫生,你應該有這個能力,我相信你!
車長的話感染了護士,她准備了一下走進產房時又問:「如果萬不得以,是保小孩還是保大人?」
「我們相信你。」
護士明白了。她堅定的走進產房。列車長輕輕地安慰產婦,說現在正由一名專家在給她手術,請產婦安靜下來好好配合。
出乎意料,那名護士幾乎單獨完成了她有生以來最為成功的手術,嬰兒的啼聲宣告了母子平安。
那對母子是幸福的,因為遇到了熱心人;但那位護士更是幸福的,她不僅挽救了兩個生命,而且找回了信心與尊嚴。因為責任,因為信任,她由一個不合格的護士成為了一名最優秀的醫生。
每個人都有責任感,每個人都會為不辱使命而努力。責任能激發人的潛能,也能喚醒人的良知。給人責任,也就給了信任和真誠;有了責任,也就成就了尊嚴和使命。參考資料:http://post..com/f?kz=202394223
㈥ 有擔當有責任的名人小故事
1、里根小的時候和小朋友一起踢足球,他們踢得正高興,里根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一戶人家的玻璃上。玻璃稀里嘩啦碎了一地,房主怒氣沖沖地跑出來,揪出了肇事的小里根。他向里根索要12.5美元,里根急得哇哇大哭,回到家告訴了他爸爸。爸爸說:「我可以借你12.5美元,但是你一定要在一年後還給我。因為禍是你闖的,我只是在幫你。」
里根答應了,於是他除了讀書之外,還去餐廳里洗碗。在他的不斷努力下,里根終於攢夠了12.5美元。他興高采烈地把錢交給了父親,父親說:「孩子,你的所作所為證明你是很有希望的。」只是因為里根從小就勇於承擔責任,他在人群里總是能迅速地脫穎而出,成為領導者。再加上他還有更多的優秀品質,他才一步一步地登上了權力的頂峰。
2、在華盛頓年幼時,有一天父親外出,他用小斧頭砍倒了院子里的一顆櫻桃樹。那是父親最喜愛的櫻桃樹,父親回來後見心愛的樹被砍,非常氣憤,揚言要給那個砍樹的一頓教訓。而華盛頓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毫不避地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於是父親被小華盛頓感動了,並原諒了華盛頓,稱他的誠實勇敢比所有櫻桃樹都寶貴得多。
3、一個少女到東京帝國酒店做服務員,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但她萬萬沒有想到上司安排她洗廁所!上司對她工作質量的要求特別高:必須把馬桶抹洗得光潔如新。
一位先輩看到她的猶豫態度,不聲不響地為她做了示範,當他把馬桶洗得光潔如新時,他竟然從中舀了一碗水喝了下去。先輩對工作的態度,使她明白了什麼是工作,什麼是責任心,從此她漂亮地邁出了職業生涯的第一步,並踏上了成功之路。
自然,她所清洗的廁所,一向光潔如新。幾十年一瞬而過,如今她已是日本的郵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聖子。1987年當選為歧阜縣議會議員,是當時最年輕的縣議員。1998年7月擔任第一次小淵惠三內閣的郵政大臣,是日本最年輕的閣員。
4、20世紀初的一位美國義大利移民曾為人類精神歷史寫下燦爛光輝的一筆。他叫弗蘭克,經過艱苦的積蓄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但一次銀行搶劫導致了他不平凡的經歷,他破了產,儲戶失支了存款。當他拖著妻子和四個兒女從頭開始的時候,他決定償還那筆天文數字般的存款。
所有的人都勸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許我沒有,但在道義,我有責任,我應該還錢。」。
5、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
(6)形容有責任的故事名人擴展閱讀:
擔當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dān dāng,基本意思是。指承擔;擔負任務、責任等。語出《朱子語類》卷八七:「豈不可出來為他擔當一家事?」
作為「承擔並負責任」之意,有以下用法舉例:
1、《朱子語類》卷八七:「豈不可出來為他擔當一家事?」
2、明 唐順之 《與俞總兵虛江書》:「若夫為國家出氣力,擔當大任,有 虛江 輩在,山人可以安枕矣。」
3、《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賢弟好去為官,家下一應事體為姊的擔當,不勞遠念!」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六:「每一個有點知識的人都應當挺起胸來,擔當這個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