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校長讀書的故事

校長讀書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3-12 18:23:29

Ⅰ 求4到5個名人讀書的故事,20-30字左右就夠了。

名人讀書的故事1、鑿壁偷光漢朝元帝時的匡衡,從小喜好讀書。可是家裡很窮,連飯都吃不飽,哪有錢上學讀書呢?他只好白天幹活,晚上自己學習。家裡沒有錢買燈油,怎麼辦呢?匡衡沒有向困難屈服,想出了一個辦法:在牆壁上鑿了個小洞,借鄰居家照射過來的微弱燈光看書學習。他勤奮刻苦,學到了許多知識,後來做了宰相。比喻:在艱苦的條件下設法堅持學習的精神。名人讀書的故事2、懸梁刺股漢朝的孫敬刻苦好學,每天一早就起來就讀書,直至深夜。因為疲勞瞌睡,常會不知不覺打起盹來。他就把繩子的一頭懸在屋樑上,一頭系著頭發。這樣,一打盹,頭皮就會被扯痛。後來,他終於成為儒學大師。戰國時的蘇秦因為游說秦國失敗,家裡人不理他,就發憤自學。每當瞌睡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股(大腿),直至鮮血淋漓。後來他成為有名的學問家。後人將兩人的事跡合在一起,用「懸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學。名人讀書的故事3、李白的故事李白小時候很貪玩,經常逃學。一次,他從學堂跑出來,到河邊玩,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著一根鐵棒在石頭上磨來磨去,李白很驚訝,就問老婆婆磨鐵棒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又問「這么粗的鐵棒何時能磨成針呢?」老婆婆說:「只要有恆心,鐵棒一定能磨成針。」李白聽完很慚愧,從此刻苦學習,終於成為偉大的詩人。名人讀書的故事4、映雪夜讀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官至御史大夫。孫康幼時酷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攻讀,可家中貧窮,沒錢購買燈油。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睡在床上默誦。一天夜裡,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屋頂白了,地上白了,樹上也白了。整個大地披上一層銀裝,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他站在院子里欣賞銀裝素裹的雪後美景,忽然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裡,拿出書來對著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一盞昏黃的小油燈要亮堂得多呢!從此孫康不再為沒有燈油而發愁。整個冬天,他夜以繼日地讀書,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讀到雞叫。即使是北風呼號,滴水成冰,他也從來沒中斷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於成為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名人讀書的故事5、素龍圩的創建人黃世臣素龍圩建於明朝崇禎十五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創建人為黃世臣。黃世臣,字起白,號覺虛,素龍鎮上池岡人。世臣家貧嗜學,少年時養鴨為生,在田裡放鴨期間,經常手不釋卷,邊放鴨,邊讀書。由於勤奮好學,明萬曆三十五年,考進「歲貢」,並被委任為江南婺源縣縣丞。由於政績顯著,以後世臣又先後被提為雲南易門縣知縣、尋攝昆陽州篆、雲南通安州知州。

Ⅱ 周恩來的讀書故事

1、雞叫三遍後,周家花園傳出朗朗讀書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周恩來很快就把這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了,但他總覺得沒有透徹領會詩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來來到蔣媽媽家玩。吃飯時,他望著把花花的大米問道:「蔣媽媽,這大米飯是怎麼來的呢?」將媽媽笑著告訴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

稻子渾身有一層硬硬的黃殼。他的一生要經過浸種催芽、田間育秧、施肥管理、除病治蟲、收割脫粒,一直到舂成大米。」「吃上這碗飯,可真不容易啊!」周恩來驚訝的說。「是呀,這十多道關,要累壞多少種田人呢。」蔣媽媽深有感觸地說。

蔣媽媽一番教誨,不僅加深了周恩來對詩意的理解,更激勵他勤奮學習。為了過好習字關,他除了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外,還堅持每天練一百個大字。

一天,周恩來隨陳媽媽到一個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勞累,年幼的恩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但他仍要堅持練完一百個大字再休息。

陳媽媽見狀,心疼不過,勸道:「明天再寫吧!」「不,當天的事當天了!」周恩來把頭埋在一盆涼水裡,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

一百個字剛寫完,陳媽媽奪過恩來的筆說:「這下子行了吧,快睡覺!」「不!」周恩來仔細看完墨汁未乾的一百個大字,皺著眉頭說:「陳媽媽,你看這兩個字寫歪了。」

說著,周恩來的小手又揮起筆來,把那兩個字又寫了三遍,直到滿意為止。

2、周恩來12歲那年,因家裡貧困,只好離開蘇北老家,跟伯父到沈陽去讀書。

伯父帶他下火車時,指著一片繁華的市區說:「沒事不要到這里來玩,這里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沒處說理呀!」周恩來奇怪地問:「這是為什麼?」伯父沉重地說:「中華不振哪!」

周恩來一直想著伯父的話,為什麼在中國土地上的這塊地方,中國人卻不能去,他偏要進去看個究竟。一個星期天,他約了一個好朋友,一起到租界地去了。在租界地里,他目睹了中國同胞受欺辱的情景,心情非常沉重。

他常常站在窗前,向租界地方向遠遠地望著,沉思著。

一次,校長來給大家上課,問同學們:「你們為什麼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

當問到周恩來的時候,他站起來,響亮而堅定地回答:「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了為之一振,他怎麼也沒想到,一個十幾歲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負和胸懷。

他睜大眼睛又追問了一句:「你再說一遍,為什麼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鏗鏘有力的話語,博得了校長的喝彩:「好哇!為中華之崛起!有志者當效周生啊!」

15歲那年,周恩來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天津南開中學。那時,伯父的生活也很困難,周恩來就利用節假日為別人抄寫材料,掙一點錢。生活雖清苦,但他的學習願望卻始終很強烈。他上課認真聽講,課外閱讀大量書籍,獲得了豐富的知識。大家都誇他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周恩來在青少年時期,為中華之崛起努力讀書,以後,他也是為了這個目標,忘我地工作,無私地奉獻了自己畢生的精力。

3、1910年春,周恩來隨同回家探親的三堂伯周貽謙來到奉天省銀州(今鐵嶺縣),在他家寄居,並入銀崗書院(初級小學)讀書。這年秋天,他移居奉天府(今沈陽市)周貽賡家。

入新建的奉天第六兩等小學堂(辛亥革命後改名為東關模範學校)丁班學習,課程包括修身、國文、算術、歷史、地理、格致、英文、圖畫、唱歌、體操10門。

在東關模範學校兩年間,周恩來「肆力學科,兼好讀散文小說及新聞雜志」,各科成績都名列前茅。由於廣泛閱讀《史記》《漢書》《離騷》等書籍。

周恩來的作文尤受老師贊許,常被批上「傳觀」二字,貼在學校的成績展覽處,讓同學們觀看。其中,國文教員趙純在批閱周恩來的作文時,對周圍的同事感慨地說:「我教了幾十年的書,從沒見過這樣好的學生!」

4、1913年春天,周恩來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小學各門課程的學習,8月考入天津南開學校。

這時,他的生活費由家庭生活很困難的伯父供給,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周恩來經常利用節假日,給學校抄寫教材或刻寫蠟紙,掙一點錢補貼家用。貧困的生活更激勵周恩來發奮學習。

為了掌握更多的知識,他常要購買一些課外書,沒有錢,只好省吃儉用。有一次,他在書店裡看見一部精印的司馬遷的巨著《史記》,他愛不釋手,就把全部伙食費拿出來買下了書。回去後津津有味地讀起來,忘記了肚子餓,忘記了吃飯。

周恩來的英文基礎原來並不太好,報考南開學校之前,曾特地到補習學校學習了三個月,在他的刻苦努力下,英文水平很快提高了。其他各門功課總是全班第一。特別是他的作文水平更加突出,他文思敏捷,思路清晰,常常不用打底稿就下筆成篇。

這樣品學兼優的學生,在南開學校的校史上是很少見的,老師和同學們都很敬重他,關心他。在老師們的極力推薦下,學校破格免去周恩來的學雜費,他成為南開學校唯一的免費生。

5、在東關模範學校學習期間,有一件事對周恩來影響很大。

周恩來一個叫何殿禎的同學家在沈陽郊區的魏家樓子,這個地方是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戰爭的戰場。 1911年暑假,何殿禎邀請周恩來到他家過暑假,周恩來本來想利用暑假多看些書,經過一番考慮,周恩來還是去了魏家樓子,而且連續3個暑假都是在那兒度過的。

魏家樓子在沈陽郊區,它南面沙河的南岸是當年日俄戰爭的戰場。魏家樓子村後的山上還有俄國人立下的石碑,村東頭的煙龍山上有日本人建造的水泥塔,殘垣斷壁上還可以依稀看到當年激戰的累累彈痕。

何殿禎的爺爺是一位富有正義感,憂國憂民的私熟先生,非常喜歡周恩來這個愛讀書的孩子。這位老先生還帶著孫子陪周恩來去了煙龍山,講述了自己一生經歷的風風雨雨,尤其是日俄戰爭帶來的苦難。

日俄戰爭的悲慘情景使周恩來震驚。那是1904年的一天晚上,寧靜的村子裡突然傳來了聲聲狗叫和陣陣槍聲。日本兵和俄國兵在這里打起來了。

日軍在煙龍山設了指揮部,村裡的房子被俄國兵放火燒了,鄉親們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活埋。何老先生的父親被俄國兵活埋了,何媳藏在蘿卜窖里也沒能倖免,被槍殺了。

何老先生做夢也盼著祖國強大,滿懷熱望地對周恩來說!「今天我老了,要說有什麼願望,就是希望你們將來使國家強大起來!」何老先生還和周恩來對對子,他說了上句:「不為列強之奴僕。」周恩來想了想對了下句:「誓做中華的主人。」

何老先生聽了高興地說:「好!好!絕好!」何老先生從周恩來身上看到了祖國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周恩來也受到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更加激發了「為中華崛起而學習的熱情」,「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中華騰飛而努力奮斗!」,偉人周恩來從小就立下了這鴻鵠之志。

Ⅲ 有關讀書的小故事

一、小故事有:

1、魯迅愛書

少年時代的魯迅,每天從三味書屋放學回家,吃完晚飯後,先把桌子擦抹乾凈,把手洗干凈,然後拿出書來,一頁一頁翻著閱讀。一本繪圖的《山海經》,他不僅反復閱讀,而且把書上的畫全部臨摹下來。魯迅13歲那年,因他祖父科場案發,他曾一度在大舅父的岳父秦秋伊家中避難。秦家有豐富的藏書。在半年多的逃難生活中,魯迅如飢似渴地閱讀了秦家的大量書籍,尤其是像《紅樓夢》等著名的古典綉像小說。

二、讀書是指獲取他人已預備好的符號、文字並加以辨認、理解、分析的過程,有時還伴隨著朗讀、鑒賞、記憶等行為。

(3)校長讀書的故事擴展閱讀:

1、讀書是通往夢想的一個途徑,讀一本好書,讓我們得以明凈如水,開闊視野,豐富閱歷,益於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條路,在這條路上的跋涉痕跡成為我們每個人一生的軌跡,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所見的風景是有限的。

2、「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又譯「世界圖書日」,最初的創意來自於國際出版商協會。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使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Ⅳ 有哪些偉人小時候刻苦讀書的故事

1、路溫舒編席抄書

路溫舒是西漢時人。他幼年時家裡非常貧窮,靠放羊為生。他很有志向,雖然買不起書,但經常從別人那裡借書來看。可借閱的書總是要歸還的,路溫舒常想:要是能有一冊書帶在身邊,一邊放羊一邊讀書,那該多好啊。有一天,路溫舒去放羊,偶然發現蒲草的葉子很寬。

他靈機一動,心想:蒲草的葉子這么寬,要是把它們編成席子,這樣不就可以在上面寫字、抄書了嗎?於是,路溫舒趁著放羊的時候割草、編席,然後再把借來的書抄在編好的席上。通過這種方法,他積累了很多知識,最終成為西漢有名的法官。

2、王充博覽群書

王充是東漢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他從小就酷愛讀書。可是他家裡非常窮,根本沒錢買書,王充便把街市上的書坊當成自己的書房,每天在那裡孜孜不倦地讀書。不管炎夏,還是寒冬,王充每天都早早來到書坊,拿起自己要看的書就讀起來。

一翻開書,他就似乎什麼都忘記了,一會兒點頭微笑,一會兒雙眉緊蹙。他讀完這家書坊里的書後,又跑到另一家書坊去讀。幾年下來,他幾乎讀遍了街市上所有書坊里的書,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後來,王充花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完成了巨著《論衡》。

3、孫敬「懸梁」讀書

孫敬年少好學,博聞強記,視書如命,酷愛讀書,常通宵達旦,人稱「閉戶先生」。孫敬讀書,常看到後半夜,有時不免打起瞌睡。一天晚上,孫敬打瞌睡,睡著了,一覺醒來,懊悔不已。如何克服瞌睡?他苦思冥想,突然,目光停留在房樑上,頓時眼睛一亮。

隨即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系在房樑上,一頭系在自己的頭發上,每當打瞌睡,繩子就會猛拽頭發,他就會驚醒。從此,他就用這種辦法,發奮苦讀。由於孫敬刻苦學習,飽讀詩書,博學多才,成為東漢著名政治家,縱橫家,大學問家。

4、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

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

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5、劉勰佛殿借讀。

夜深了,佛殿里忽然傳來朗朗的讀書聲。小和尚們嚇壞了,以為裡面有鬼,立刻報告給老和尚。於是,老和尚帶領小和尚捉鬼,沒想到「鬼」原來是一個叫劉勰窮孩子,他在借佛燈讀書呢。劉勰經過刻苦學習,終於成了偉大的文學家。

Ⅳ 哈佛校長講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在哈佛開學典禮上,衣冠楚楚的校長給初進哈佛的眾學子講了這樣一則意味深長的故事:

一位獵人帶著他的獵狗外出打獵。獵人開了一槍,打中了一隻野兔的腿。獵人命令狗去追。過了很長時間,狗空著嘴回來了。獵人問:「兔子呢?」狗「汪汪汪」地叫了幾聲,主人聽懂了,意思是「我已經盡心盡力了,可還是讓狡猾的兔子逃脫了」。

那隻野兔回到洞穴,家人問它:「你傷了一條腿,那條狗又盡心盡力地追,你是怎麼擺脫獵狗,跑回家裡來的?」

野兔說:「狗是盡心盡力,而我是竭盡全力!」

「盡心盡力」和「竭盡全力」,其區別在於,讓自己發揮能力和讓自己的潛能充分燃燒,它們所散發出來的能量是大不一樣的。我們做任何事情,只是盡心盡力還遠遠不夠,這樣你最多比別人幹得好一點,卻無法從平庸的層次跳出來。只有竭盡全力,發揮出別人雙倍的能量,你才會有優秀的表現。

聽了這段話,讓初進哈佛的學生感嘆不已。校長接著說:「這則故事告訴我們,無論我們做什麼,還是學什麼,只要我們讓自己燃燒起來,瘋狂地去做,去學,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你學不會、做不成的。」

1946年,年輕的吉米·卡特從海軍學院畢業後,遇到了當時的海軍上將里·科費將軍。將軍讓他隨便說幾件自認為比較得意的事情。於是,躊躇滿志的吉米·卡特得意洋洋地談起了自己在海軍學院畢業時的成績:「在全校820名畢業生中,我名列第58名。」他滿以為將軍聽了會誇獎他,孰料,里·科費將軍不但沒有誇獎他,反而問道:「你為什麼不是第一名?你盡自己最大努力了嗎?」這句話使吉米·卡特驚愕不已,很長時間答不上話來。

但他卻牢牢地記住了將軍這句話,並將它作為座右銘,時時激勵和告誡自己要不斷進取,永不自滿和鬆懈,盡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最後,他以自己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永遠進取的精神登上了權力頂峰,他成了美國第39任總統!卸任後,吉米·卡特在撰寫回憶錄時,曾將這句話作為標題:《你盡最大努力了嗎?》。

俗話說得好:天不負人。你付出多少,便會得到多少回報。因此,不要埋怨生活,不要哀嘆命運,你盡了最大的努力,生活就會給你最豐厚的回報!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我覺得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可惜結果卻很令人失望。」說這話的人,是否真的盡了最大的努力呢?未必!他們把做得有點累視為盡了全力,其實還遠遠未能充分發揮潛力;或者一曝十寒,並未時時努力。

正如台灣大企業家王永慶所說:「天下的事情沒有輕輕鬆鬆、舒舒服服讓你獲得的。凡事一定要經過苦心的追求,才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奧秘而有所收獲。」他又說:「有壓力感,覺得還不夠好,做出苦味來才會不斷進步,一放鬆就不行了。」

事實正是如此,只是感到有一定壓力,並不等於竭盡全力,「做出苦味來」,才說明你已努力到十分。

請看看「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是如何「做出苦味來」的:

從學生時代起,比爾·蓋茨就是一個時間概念不太強的人。當他在哈佛大學讀書時,他常經常在學校的電腦上設計程序,一編就是一整天,有時甚至連續幹上36小時或48小時。當體力不支的時候,就躺在工作台後打個盹。一醒過來,又接著干。

創辦微軟公司後,蓋茨將這種習慣帶到了工作中。他絕對算得上一個「勞動模範」,在公司初創的頭幾年,他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累了就往地板上一躺,呼呼大睡,醒了又爬起來接著干。由於在地板上睡慣了,躺在床上反而睡不好。

有時,蓋茨需要去外地談生意。每次出差,他總是在飛機起飛前十來分鍾才趕往機場,有時離飛機起飛的時間只有五分鍾。他經常在乘務員快要關閉機艙門時才登上飛機。這是蓋茨至今還在玩的一種游戲。他喜歡「趕時間」而不是「等時間」。他這種同時間賽跑的工作方式為他贏得了大量時間。盡管他的智商極高,但他從不將事業成敗寄託在智商上,而寧願寄託在勤奮的工作上。

比爾·蓋茨雇的人都和他一樣,年輕,聰明能幹,永遠精力充沛,而且直率。想為比爾·蓋茨工作至少需要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精通業務;一是願意晝夜不停地工作,不把工作看作是謀生手段,而是看作一種樂趣。

這種用人標准形成了微軟公司獨特的風氣:第一是工作,第二是工作,第三還是工作。微軟公司的生活是一個簡單的循環:工作,吃飯,睡覺,工作……在微軟,員工只有許多工作做,沒有別的事。

在微軟這樣的環境中,沒有人習慣游手好閑,人們對工作幾乎迷戀到走火入魔的地步。微軟公司一位編程員伍德說:「很多次,當我回家睡覺時,我妻子馬拉正好起床。為了一筆OEM生意或是完成一件新產品,我們經常一天工作24小時。我知道工作時間太長,但:並不感到累,反而覺得很愉快。沒有人站在我們的頭頂,揮舞著皮鞭對我們說『你們這些傢伙必須這么干』,而是因為我們確實有事情要干,並且一定要幹完。」

後來,微軟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每一位編程員都成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乃至億萬富翁。但微軟的工作方式仍然不變。幾千名富翁像那些為了生存不得不吃苦耐勞的窮人似的埋頭苦幹。這是微軟公司以奇跡般的速度領先於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

現在,我們只能看見比爾·蓋茨令人驚嘆的財富。但是,在財富的背後,卻是令人驚嘆的勤奮。「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一規律可以適用於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會輕易成功,在成功的背後總是隱含著許多感人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以汗水乃至鮮血為基本色調。你必須逼出自己的全部能量,然後才能心想事成。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感悟百年哈佛》

Ⅵ 有關名人讀書的小故事,大概30~40字左右

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就在他結婚的那天,洞房裡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果在書房裡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裡捧著一本書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像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里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