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名人實踐故事
㈠ 有關實踐的名人事例
1、李時珍在年輕的時候就聽人說,有一種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羅,李時珍費 了一些周折,終於找到了這種植物,他為了探明究竟,親自服下了曼陀羅,發現它有麻醉和使人興奮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後來曼陀羅被廣泛用於製造麻醉劑。
李時珍和曼陀羅的故事,告訴我們「理論來源於實踐」,他經常身體力行地驗證一些傳說,改變了很多當時人 們的迷信思想和以訛傳訛的做法。
2、王清任是我國清代著名醫學家,他在研究《黃帝內經》時,發現書中錯誤不少。所以,他決心修正其中關於人體結構的部分。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災區觀察未掩埋的屍體300多例,逐一進行了解剖和 觀察,繪制了大量的臟腑圖。
王清任修正了《黃帝內經》中的有關錯誤,寫成了《醫林改錯》一書,並附上了25 幅人體結構圖。
(1)現代名人實踐故事擴展閱讀:
李時珍學術思想:
李時珍臨證,推崇張元素,重辨病證,立法嚴謹,用葯得當。治療時,或化裁古方,或自組新方,或用民間單驗方,多有良效。
李時珍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很有特色,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自己的實踐經驗為基礎,改善了古代科學方法,積累了科學研究的新經驗。李時珍成功地運用了觀察和實驗、比較和分類、分析和綜合、批判繼承和歷史考證方法。
王清任學術思想:
王清任是中國清代的一位注重實踐的醫學家,他對祖國醫學中的氣血理論作出了新的發揮,特別是在活血化瘀治則方面有獨特的貢獻。他創立了很多活血逐瘀方劑,注重分辯瘀血的不同部位而分別給予針對性治療,他的方劑一直在中醫界受到重視,並廣泛應用於臨床,經臨床實踐驗證,療效可靠。
活血化瘀法是祖國醫學寶庫中的一份重要遺產,從秦漢以來,活血化瘀法不斷充實完善,而以清代王清任的學術成就尤為引人注目。他的學術思想不僅對中醫內外婦兒各科作出了貢獻,而且對針灸臨床也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㈡ 古今中外因實踐而成功的例子
1.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
富蘭克林從一次電學實驗中受到啟發,斷定雷電是一種放電現象。在1752年7月的一個雷雨天,他和他的兒子一起做了著名的「風箏實驗」。
一道閃電掠過,富蘭克林覺得自己拉著麻繩的手有些麻木。他把手指靠近銅鑰匙時,一道電火花向他手上擊去。「天電」被引下來了。後來他又用萊頓瓶收集了「天電」去做試驗,證明「天電」和地電一樣能被金屬傳導,能熔化金屬,能點燃酒精。
2.神農嘗百草
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後因嘗斷腸草而逝世。
3.李時珍《本草綱目》
李時珍覺得前人醫書有很多錯誤的不完善的地方,於是決心自己走遍大江南北重新書寫一本醫書,造福人民。
4.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院士是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是當代神農。50多年來,始終在農業科研第一線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為人類運用科技手段戰勝飢餓帶來綠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獲。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
5.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在提取新元素的實驗中,雖然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卻毫不氣餒,信心十足,不斷總結,堅持試驗。
㈢ 10個現代名人故事
1、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
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
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十八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十多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
2、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復閱讀。
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復復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復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念書啊,簡直是吃書。
3、魯迅嚼辣椒
驅寒少年時,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
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4、彭德懷度量寬宏的故事
紅軍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傳令兵手執紅旗邊跑邊喊讓路。只有一個戰士坐著不動。彭德懷見人擋路便喊了幾句。戰士站起來朝彭總就是兩拳。
彭總讓過他匆匆趕路。事後,傳令兵捆來那個戰士見彭總。彭總立即讓他回去,戰士自知闖禍,心裡害怕,見彭總毫不在意,深受感動,後來逢人就說:"總指揮真是度量寬宏呀!」
5、蔡元培六十年讀書如一日
蔡元培,號孑民,浙江紹興人。中國民主工革命家、教育家、科學家,知識界的卓越越先驅。編著有《蔡元培先集》。
蔡元培從少年時代起,就勤於讀書,百般天蚊蟲多,晚上讀書時把一雙腳放在水桶里,避免蚊子叮咬,專心致志地讀書。在他一生繁心工作和革命斗爭中,從未停止過讀書。他晚年回顧說:「自十餘歲起……讀到現在,將滿六十年了……幾乎沒有一日不讀點書的。」
由於他一生讀書不輟,因此,他知識淵博,被譽為「學界泰斗」。
㈣ 現代名人故事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
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東晉人車胤,年幼時好學不倦,勤奮刻苦。他白天幫大人幹活,夜晚便捧書苦讀。可是由於家境貧寒,常常沒錢買油燈,書也讀不成了。他為此十分苦惱。
一個夏夜的晚上,車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憶著讀過的書上的內容,忽然發現院子里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忽然心中一動,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就可以讀書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只,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制的口袋裡,掛在案頭。從此,他每天借著螢光苦苦地讀書。
:歐陽修先生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家境貧寒,沒有錢供他讀書。太夫人用蘆葦稈在沙地上寫畫,教給他寫字。還教給他誦讀許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齡大些了,家裡沒有書可讀,便就近到讀書人家去借書來讀,有時接著進行抄寫。就這樣夜以繼日、廢寢忘食,只是致力讀書。從小寫的詩、賦文字,下筆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樣高了。
㈤ 有關實踐的名人事例(要簡短的2個)!!(80個字左右)!!
1.彭德懷種小麥的故事: 大意是當時浮誇風盛行,都說畝產過萬斤等等。彭德懷卻找了兩分地,精耕細作,連鳥都不讓叼。到最後得出結論,畝產也就1千斤,2千斤頂天。這在當時就是真知,全國都在浮誇的氣氛下,像他這樣清醒的人不多。
2.毛澤東將共產主義與中國實際i結合,從實踐中反思中國革命拋棄蘇聯的城市包圍農村理論,發明了農村包圍城市戰略,游擊戰戰法等。
3.;李時珍為了寫《本草綱目》,「采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 李時珍編寫過程中,他腳穿草鞋,身背葯簍,帶著學生和兒子建元,翻山越嶺,訪醫采葯,足跡遍及河南、河北、江蘇、安徽、江西、湖北等廣大地區,以及牛首山、攝山(古稱攝山,今棲霞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萬里路,傾聽了千萬人的意見,參閱各種書籍800多種,歷時27年,終於在他61歲那年(1578年)寫成。因此,《本草綱目》在臨床治療方面亦有伋高的參考價值。
㈥ 實踐出真知的名人事例
1、哥倫布曾是海邊的一個窮孩子,他熱愛大海,渴望航行。航海的夢想鼓舞著他悉心研究地理,千方百計存照契機,他先後到葡萄牙、英國、法國,但均被拒絕,後來他得到西班牙國王支持,率領船隊四次駛進茫茫大西洋,臨近千心萬苦終於發現了美洲大陸。
2、司馬遷寫到魏國的歷史時,聽說秦為了滅掉魏國,曾引黃河水來淹魏都城大梁。為了弄清史詩,他親臨大量,來到城牆上,爬高走低,尋找當年的痕跡,又找當地老人耐心調查,終於掌握了大量資料,證實當年秦國確實水淹大量,這才把這一史實記入《史記》。
3、漫畫大師豐子愷曾揮毫畫了幅《賣羊圖》:一個農人牽著兩只羊,到羊肉館賣給老闆。一位農民看了卻連連搖頭,笑著說:「多畫了一條繩子。」豐子愷仔細看著自己的畫:兩條繩子牽著兩只羊,哪裡多了繩子?這時,那個農民告訴他:「牽羊只需牽頭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條繩子就夠了!」豐子愷嘆服。
4、為了完成《本草綱目》的著述,李時珍遠出旅行考察,上山采葯和拜訪有實際經驗的人。他歷盡千難萬險,中草葯葯材豐富的崇山峻嶺,都留下他的腳印。白天深山采葯,晚上對每一顆葯草,從產地、裁培到苗、莖、葉、根、花果以及形態氣味、功能等研究得非常深入、細致。李時珍辛勤勞動了19年多,記下了數百萬字的筆記,經過幾十遍的反復修改,終於在60歲時完成了他的巨著《本草綱目》。內容極其豐富,是我國葯物學的寶貴遺產,對後世葯物學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5、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從事氣象工作之日起,每天都要親自到室外觀測氣侯,進行記錄,數十年如一日。直到臨終的前一天,他還用顫抖的手在病榻上記下當天的氣溫,由於不能親自到戶外測量,依據的是氣象局的報告,所以在記錄上註上「局報」二字。他畢生積累了40多本氣象日記,這不僅是他探索我國氣象規律的第一手素材,還是他取得成就的要基。
㈦ 中國現代名人故事
1、魯迅幫助青年
魯迅在廣州時,一個青年受他的感化,隨他到了上海。到上海後,魯迅熱情的留他在自己景雲里的寓所住,後來那人又讓魯迅給他在上海找個工作。魯迅很為難的情況下找到郁達夫說實在沒辦法,須請一家書店報館名義上請他做事,而每月的薪水三四十元由魯迅自己拿出,
由達夫轉交給書店報館作為月薪發給他。魯迅對青年的提攜幫助程度可見一斑。
2、白紅小象
林語堂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魯迅先生在中國的難能可貴,譽之為「白象」。因為象多是灰色,遇到一隻白的,就視為國家珍寶。許廣平在與魯迅分居兩地互通書信時也時常稱他為「小白象」,魯迅在與之信中偶爾也用以自稱。
在兒子周海嬰出生後,魯迅用來送予兒子稱其為「小紅象」,可謂「白象紅象一父子」,魯迅在哄孩子高興時也常常自作小調「小紅,小象,小紅象,小象,紅紅,小象紅;小象,小紅,小紅象,小紅,小象,小紅紅。」丈夫的憐子溫情可見一斑。
3、徐悲鴻換伯年畫
徐悲鴻一生崇拜任伯年,自說是任伯年「後身」,因任伯年死的那天,正是徐悲鴻出生之日。想不到,任伯年五十六歲去世,徐悲鴻也只活了五十八歲。徐悲鴻注意收藏任伯年作品,但由於徐悲鴻不願賣畫,生活拮據,見到任伯年畫,只能拿自己的畫和別人交換。
最初,徐畫三、四張才換任畫一張,後來逐漸減少,到四十年代,一張徐畫就能換任畫一張。徐悲鴻為任伯年編寫了年譜。他在其中評價道,任伯年繪畫最精彩處,在對象嘴和腳的描繪,挺拔而有力。
4、徐悲鴻枯枝朽木
1929年9月,徐悲鴻由蔡元培引薦,就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徐悲鴻轉而聘齊白石為教授。當時的北平畫壇,死氣沉沉,以摹仿古人為能事,保守勢力相當頑固。木匠出生的齊白石大膽創新,變革畫法,可惜,卻得不到多少響應,北平畫壇對他一片冷嘲熱諷。
當徐悲鴻乘坐四輪馬車來到齊家時,齊白石為其誠心而感動:「我一個星塘老屋拿斧子的木匠,怎敢到高等學府當教授呢?」「你豈止能教授我徐悲鴻的學生,也能教我徐悲鴻本人啊!」徐悲鴻說,「齊先生,我徐某正要借重您這把斧子,來砍砍北平畫壇上的枯枝朽木!」
5、胡適第一紅娘
胡適有「民國第一紅娘」之譽,由其促成的有情眷屬數不勝數。他喜歡看到青年人相戀、結合,並主持過150多次婚禮。這150多次證婚,從已知的記載來看,大多為胡適同輩友人、晚輩學者,成就的多是學界伉儷;婚禮地點也大多為中國國內。
而有一樁胡適在美國證婚的婚禮,且有婚禮現場照片存世,卻至今未有研究者披露過。《胡適日記》1939年5月12日這天,記載了他在美國的一次證婚。
他寫道:今天本館秘書游建文君與張太真女士結婚。張女士是張履鰲先生的女兒,與上海劇團同來,我病在紐約時,他們正在紐約演戲,故建文與張女士常相見,以後就訂了婚約,我給他們證婚。
㈧ 現代關於實踐的名人事例
1、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
富蘭克林從一次電學實驗中受到啟發,斷定雷電是一種放電現象。在1752年7月的一個雷雨天,他和他的兒子一起做了著名的「風箏實驗」。
一道閃電掠過,富蘭克林覺得自己拉著麻繩的手有些麻木。他把手指靠近銅鑰匙時,一道電火花向他手上擊去。「天電」被引下來了。後來他又用萊頓瓶收集了「天電」去做試驗,證明「天電」和地電一樣能被金屬傳導,能熔化金屬,能點燃酒精。
2、王清任著成《醫林改錯》(修正理論錯誤需要實踐)
王清任是我國清代著名醫學家,其心得之作是《醫林改錯》。書中既有他從事解剖實踐和醫事活動的筆記式記錄,又有他臨床實踐和診療經驗的病案式總結,還有他談醫論道和評古說今的書評式敘述,凝結了作者一生從事臨床醫學研究的心得,他在一些領域里把祖國醫學的理論和實踐推向了一個新階段。
他在研究《黃帝內經》時,發現書中錯誤不少。我國古代醫書中對人體臟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並不確切,所以,他決心修正其中關於人體結構的部分。
但是沒有解剖用的屍體卻成為困擾他的一大難題 。 當時 ,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災區觀察未掩埋的屍體300多例,逐一進行了解剖和觀察,繪制了大量的臟腑圖。王清任修正了《黃帝內經》中的有關錯誤,寫成了《醫林改錯》一書,並附上了25幅人體結構圖。
3、托爾斯泰親自去戰場考察,創造了《戰爭與和平》長篇巨著(實踐是創造之源)
《戰爭與和平》是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長篇巨著。書中戰爭場景的描寫非常生動形象,讀後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托爾斯泰的親自考察。
列夫·托爾斯泰創作《戰爭與和平》,當他寫到俄法雙方在鮑羅京諾會戰的一段文字時,總感到描寫得很抽象、不具體,他決定親自去戰場考察一番。
到了鮑羅京諾,他仔細巡視了這個歷史戰場的一切遺跡,把它的地形面貌牢牢記在心裡,還特地畫了一幅圖,標上一條地平線和樹林,標明各個村莊、河道的名稱,及當年 會戰時太陽移動的方向等。
回到家裡,又把自己觀察到的印象同歷史文獻上記載的材料聯系起來分析研究,直到一切都清楚明白了,他才坐到桌邊,重新寫這段文字,這個會戰場面, 寫得不僅生動,且色調明朗、壯觀。
無獨有偶,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的作者司馬遷也非常重視實地考察。在動筆之前,司馬遷游歷過大江南北,全國各地,尋訪先人的遺跡。
他曾經訪問過夏禹的遺跡,眺望過范蠡泛舟的五湖,訪求過韓信的故事,訪問過劉邦、蕭何的故鄉,考察了秦軍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他還北過涿鹿,登長城,南遊沅湘,西至崆峒。壯游使他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也為撰寫《史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院士是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是當代神農。50多年來,始終在農業科研第一線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為人類運用科技手段戰勝飢餓帶來綠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獲。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
5、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在提取新元素的實驗中,雖然一次又一次地失敗,卻毫不氣餒,信心十足,不斷總結,堅持試驗。
㈨ 關於實踐的名人故事啊
徐悲鴻三請齊白石
草廬三顧不容辭,何況雕蟲老畫師。海上清風明月滿,杖藤扶夢訪徐熙。
這是齊白石為贈與徐悲鴻的《月下尋歸圖》的題詩,由衷感激徐悲鴻「草廬三顧」的識拔之恩。
久慕其名
一九二九年秋,近代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出任北京藝術學院院長。他深信只有優秀的師資,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為此用心物色遴選教授,意向聘請的第一人,便是齊白石。
齊白石少年習畫,經半個世紀刻苦精勤不懈努力,終於躋身畫壇大家之列,於一九二零年定居北京,專業賣畫刻印。徐悲鴻一向十分贊賞他的人品畫技,稱他是真正的藝術大師。
兩顧草廬不果
九月初的一天,徐悲鴻來到西單跨車胡同齊白石的寓所。問候過後,道明來意:「先生是揚名遐邇的畫壇大師,想請您來藝術學院任教。」齊白石婉言辭謝:「承蒙徐院長看重,只是老朽年逾花甲,耳欠聰,目欠明,恕難應命,但只心領了。」
「高等院校的教授中,古稀之年還不少呢,齊先生老馬識途,點撥指導,誰能及得上?正是大有用武之時。」徐悲鴻挽請說。
齊白石還是不答應:「教授責任重大,還是另請高明的為好,以免誤人子弟。」
兩天以後,徐悲鴻再次登門拜訪,又是盛情邀請,齊白石又以年老為由推辭。冒雨三顧金石開
求賢若渴的徐悲鴻不願就此放棄。百忙中三顧齊宅,而且是頂風冒雨而來,再次表敬愛之心,誠懇迫切相邀。齊白石感動之餘,解釋了「恕難應命」的真實原因:「年老體衰而外,是因為老朽木工出身,並未進過學堂,登台教授缺少經驗,恐引教師非議,又恐頑皮學生搗蛋,連課都上不成。」
「齊先生的顧慮不無道理,但似可不必。」徐悲鴻情真意切道:「教授的資格,在於真才實學,不計出身如何。有些留過洋的不也是徒有虛名?齊先生融合傳統寫意和民間繪畫的表現技巧,藝術風格獨特。不但能教學生,也可教我徐悲鴻。」
「不敢,不敢,徐院長太謙遜了。」齊白石搖手不迭。
「事實正是這樣,並非過謙。」徐悲鴻繼而保證道:「齊先生上課時,不必做長篇的理論,只要作畫示範稍加要領提示即可。開學之初,我陪著您上課,為您護駕。以防真有個別學生不守紀律。」
齊白石發自內心的感動,終於點頭了:「那就試一試吧。」
開學那天,徐悲鴻親自乘著馬車把齊白石接到學校,向全校師生恭敬有加介紹了齊白石的高超造詣。又言出行隨,為齊白石「護駕」。考慮到齊百石的確年事已高,徐悲鴻還給予多方照顧:入冬以後天氣寒冷,給他在講台邊生個火爐;到了夏天,又給他裝個電扇;刮風下雨,又派車接送往來。可謂無微不至。
王羲之苦練書法
王羲之自幼酷愛書法,幾十年來契而不舍地刻苦練習,終於使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超逸絕倫的高峰,被人們譽為 "書聖"。
王羲之13歲那年,偶然發現他父親藏有一本《說筆》的書法書,便偷來閱讀。他父親擔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傳,答應待他長大之後再傳授。沒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請求父親允許他現在閱讀,他父親很受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練習書法很刻苦,甚至連吃飯、走路都不放過,真是到了無時無刻不在練習的地步。沒有紙筆,他就在身上劃寫,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劃破了。有時練習書法達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練字竟忘了吃飯,家人把飯送到書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著墨吃起來,還覺得很有味。當家人發現時,已是滿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臨池書寫,就池洗硯,時間長了,池水盡墨,人稱 "墨池"。現在紹興蘭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廬山歸宗寺等地都有被稱為"墨池"的名勝。
王羲之的書法藝術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贊許。傳說,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導是東晉的宰相,與當朝太傅稀鑒是好朋友,稀鑒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眾的女兒。一日,稀鑒對王導說,他想在他的兒子和侄兒中為女兒選一位滿意的女婿。王導當即表示同意,並同意由他挑選。王導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了諸位兒侄,兒侄們久聞稀家小姐德賢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來人選婿時,諸侄兒都忙著更冠易服精心打扮。惟王羲之不問此事,仍躺在東廂房床上專心琢磨書法藝術。稀家來人看過王導諸兒侄之後,回去向稀鑒回票說:"王家諸兒郎都不錯,只是知道是選婿有些拘謹不自然。只有東廂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顧用手在席上比劃什麼。稀鑒聽後,高興地說:「東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書法上學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內含不露,潛心學業,正是我意中的女婿。」於是,把女兒嫁給了王羲之。王導的其他兒侄十分羨慕,稱他為「東床快婿」,從此 "東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稱了。
㈩ 現代名人小故事勵志
現代勵志小故事有很多,包括著名主持人、著名歌手、富豪的創業歷程等的個人經歷都十分勵志,讓人為之振奮,下面詳細介紹幾個名人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