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傳說和故事大全
① 有關西湖的歷史和傳說
西湖歷史:五代吳越國,西湖多年不修,為葑草蔓蔽。宋景德間,錢氏歸宋後,廢湖兵,西湖又復湮塞。湖面一半為僧民所佔。宋慶歷間,葑土日塞,多為豪族占據,湖水益狹。宋熙寧間,六井及沈公井俱廢。
宋元祐間,湖上葑田約二十五萬余丈(約四千一百多畝),幾近半個西湖被塞。江河行船不通,六井亦幾於廢。南宋乾道元年以後,臨安居民日盛,河流漸塞,舟行困難,西湖淤積。南宋淳祐間,大旱,湖水盡涸。
元代,蘇堤以西湖面盡為桑田;蘇堤六橋之下,水流如線。明初,西湖漸成平田,水塞不通。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西湖葑灘嚴重。440餘畝湖面被占為田盪(合約0.29平方千米)3120餘畝湖面淤塞成淺沙灘(合約2.08平方千米)。
西湖傳說:西湖自古以來便流傳著《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蘇小小》等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白蛇傳中的「斷橋相會」、「白娘子被壓雷峰塔」等情節與西湖十景有著聯系。
相傳天上的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邊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白玉,他們一起琢磨了許多年,白玉就變成了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顆寶珠的珠光照到哪裡,哪裡的樹木就常青,百花就盛開。
但是後來這顆寶珠被王母娘娘發現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將把寶珠搶走,玉龍和金鳳趕去索珠,王母不肯,於是就發生了爭搶,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間,變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龍和金鳳也隨之下凡,變成了玉龍山(即玉皇山)和鳳凰山。
(1)西湖的傳說和故事大全擴展閱讀:
西湖景點:
1、西湖斷橋位於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一端跨著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經建成,宋代稱保佑橋,元代稱段家橋。斷橋之名得於唐朝。其名由來,一說孤山之路到此而斷,故名;一說段家橋簡稱段橋,諧音為斷橋,橋的東北有碑亭,內立「斷橋殘雪」碑。
2、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
雷峰塔初建於977年,是吳越忠懿王錢弘俶為供奉佛螺髻發舍利而建。因塔成之時恰逢北宋追謚錢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孫氏為「皇妃」,所以命名為「皇妃塔」。後來,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漸被人們稱為「雷峰塔」。
3、蘇堤位於西湖西側,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3千米,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命名為蘇堤,沿堤建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6座單孔石拱橋。
② 杭州西湖的傳說故事
西湖來源傳說: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邊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白玉,他們一起琢磨了許多年,白玉就變成了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顆寶珠的珠光照到哪裡,哪裡的樹木就常青,百花就盛開。
但是後來這顆寶珠被王母娘娘發現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將把寶珠搶走,玉龍和金鳳趕去索珠,王母不肯,於是就發生了爭搶,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間,變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龍和金鳳也隨之下凡,變成了玉龍山(即玉皇山)和鳳凰山,永遠守護著西湖。
(2)西湖的傳說和故事大全擴展閱讀: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它是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和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產。
西湖自古以來便流傳著許多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和《蘇小小》。白蛇傳中的「斷橋相會」、「白娘子被壓雷峰塔」等情節與西湖十景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傳說中梁祝的愛情故事發生在西湖邊的萬松書院。
③ 關於西湖的傳說
http://lhxx.nease.net/wskt/yuwen/xihumingdi/xhcs/
西湖傳說
西湖的來歷 白蛇傳 梁山伯與祝英台
蘇小小 八卦田 蠶花娘子
茶祖宗 初陽台 打龍王
東坡肉 豆腐橋 飛來峰
鳳凰山 和尚戲乾隆 呼猿洞
華家池 畫扇判案 金牛湖
貓兒橋 梅花碑 石人嶺
望仙橋 尉遲恭造寺 烏龍
吳山第一泉 小黃龍 杏嬋
油炸檜 玉泉 月桂峰
④ 跟杭州西湖有關的歷史人物故事(真實的)
一、有關的歷史人物故事如下:
1、蘇小小:
傳蘇小小於西湖邊邂逅了年輕英俊的公子哥阮郁,其父為當朝宰相,兩人一見鍾情墜入愛河,從此出雙入對,海誓山盟,結為夫妻。蘇小小為此寫下上面這首「同心歌」。不久,阮郁寫家信告知此事,其父大為光火,堂堂宰相之子焉能娶歌伎為妻。
但阮父深知兒子的秉性,可謂知子莫如父,立即送來了豐厚的聘禮表示祝賀。到了年底阮郁收到家中來信說阮父病危,希望阮郁能回家見父親最後一面。於是,蘇小小當晚為阮郁打點行裝。第二天一早送阮郁上路。臨別兩人依依不捨,阮郁信誓旦旦,許諾料理完家事就盡快返回。
相攜蘇小小重遊西陵,不料阮郁這一走如石沉大海再也沒有回到蘇小小身邊。蘇小小對於愛情卻無比的專一與執著,依然苦苦地守護在西陵相約處,等候她的阮郎。隨著時間推移,祈盼流逝,唯有哀怨,終於蘇小小病倒了,兩年後咯血而亡。
臨終乳娘問小小有何遺願,小小弱弱地回答,我死後把我葬在西陵,我要在那裡等候我的阮郎。鮑仁白衣白冠撫棺大哭,繼而遵照蘇小小對賈姨的囑托,把她安葬在離西冷橋不遠的山水極佳處,墓前立碑,上刻「錢塘蘇小小之墓。」
2、梁山伯與祝英台:
越州上虞縣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歡吟讀詩書,一心想出外求學,但是當時的女子不能在外拋頭露面,於是就和丫頭銀心喬裝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讀書。二人在半途遇見了也要前往越州念書的鄞縣書生梁山伯及書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見如故,遂結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間,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離,白天一同讀書、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內心暗暗地愛慕梁山伯,但梁山伯個性憨直,始終不知道祝英台是個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
有一次清明節放假、二人去鏡湖遊玩的時候,祝英台借景物屢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無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後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馬文才得知,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來是個女的了。
後來家人寫信催祝英台回家,臨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訴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後去祝府提親,但是梁山伯卻以為是三個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個月後才去提親,等到梁山伯歡歡喜喜趕到祝家時,才知道馬文才已經搶先一步提親、並且下了聘禮,梁山伯只得心碎地離開,祝英台沿路相送、難舍難分。
梁山伯回家後,相思病重,寫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葯方,表示病情絕望了,同時希望祝英台能前來探望一番,祝英台則回信告訴梁山伯,今生無緣,只希望二人死後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
後來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應允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親隊伍必須從南山經過,並且讓她下轎祭拜梁山伯。當祝英台下轎拜墓,一時之間風雨大作、陰風慘慘,梁山伯的墳墓竟然裂開,祝英台見狀,奮不顧身地跳進去,墳墓馬上又合起來,不久,便從墳墓里飛出一對形影相隨的蝴蝶……。
3、魯班造香爐:
巧匠魯班帶著妹妹來杭州務工,正巧碰上黑魚精在西湖裡花樣游泳搞得全城烏煙瘴氣,自戀的黑魚精還想強娶魯小妹做妻子,魯班將寶石山的一座懸崖鑿成香爐做嫁妝,巨型香爐把黑魚精穩穩壓在西湖底,只剩下三座葫蘆狀的爐腳留在西湖湖面。
4、康熙與雲林禪寺:
康熙皇帝下江南,來到了杭州。他在西湖四周到處遊山玩水,吟詩題字,自稱是個風雅的皇帝。 一天,他要到靈隱來耍子了。靈隱寺里的老和尚得知消息,真是又驚又喜,連忙撞鍾擊鼓,把全寺三百多個和尚都召集攏來。和尚們披起嶄新的袈裟,頭頂檀香,手敲法器,嘴裡念著「南無阿彌陀佛」,大家跟著老和尚,趕到一里路外的石蓮亭,把康熙皇帝接到靈隱來。老和尚陪著康熙皇帝,在寺前寺後、山上山下遊玩一番。康熙皇帝見到靈隱有高高的山峰,清清的泉水,山上長滿綠蔭蔭的樹,地下開遍紅艷艷的花,真是一個好地方呵!他心裡一高興,就吩咐人在寺里擺酒用膳,想多耍子一會兒。
5、臭秦檜:
西湖邊有座岳墳,岳墳前跪著四個鐵鑄的人像,其中有兩個就是當年出賣祖國、害死岳飛的秦檜夫婦。早先,杭州城裡來了一個新上任的撫台,那人也姓秦,是秦檜的後代。撫台上任不久,便帶手下人去逛西湖。他來到岳墳,看到自己的老祖宗跪在別人面前,忙用衣袖把臉遮住,倒退了出來。撫台回到衙門,坐不安,立不寧,便叫來師爺商量,想把鐵像搬掉。師爺捋捋胡須,想了一想說:「如果明搬吧,老百姓一定不肯,說不定還會鬧出事來。我看,不如派人在黑夜裡把這對鐵像丟進西湖裡去。這樣大的西湖,鐵像沉到湖底,便是把水車幹了也難找到。」撫台連聲稱贊道:「妙!妙!」於是當夜便派人把鐵像丟進湖裡去了。
二、關於西湖三堤歷史故事:
1、白提:白居易
《錢塘湖春行》出自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行至孤山寺北,賈公亭西,暫且歇腳,舉目遠眺,但見水面平漲,白雲低垂,秀色無邊。幾只黃鶯,爭先飛往向陽樹木,誰家燕子,為築新巢銜來春泥?鮮花繽紛,幾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剛剛遮沒馬蹄。湖東景色,令人流連忘返,最為可愛的,還是那綠楊掩映的白沙堤。
2、蘇堤:蘇軾
「若往西湖游一遍,就是凡夫骨也仙」,這是蘇東坡稱贊西湖的佳句。縱貫西湖西部,全長2、8公里。因宋代的蘇東坡任杭州知府時主持所修,堤上有映波、跨橋等6橋,古樸美觀。堤的兩側多植花木,春季桃紅柳綠,景色尤其動人。堤中有「蘇堤春曉」,居「西湖十景」之首。當年蘇東坡曾有詩贊六橋道:「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山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捲蒼煙空。」
3、楊公堤:
元滅南宋後,人們把南宋的覆滅歸罪與西湖,從此官府對西湖不但廢而不治,且任豪門占湖為田。此風一直到明朝中期,當時西湖已處於泯滅的危境。1503年,楊夢瑛出任杭州郡守。他不顧一切,力排眾議,經朝廷批准後,於1508年2月2日開始疏浚西湖,耗時152天。當時拆毀田畝3481畝,所挖的淤泥,一部分補益蘇堤,大部分的淤泥築起一條與蘇堤相對,從棲霞嶺西側起,繞丁家山直至南山的長堤。西湖始復唐宋之舊,而且方便了南北交通。人們為了紀念他,稱此堤為「楊公堤」。
(4)西湖的傳說和故事大全擴展閱讀:
西湖名稱由來:
《漢書·地理志》:「錢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後又有錢水、錢唐湖、明聖湖、金牛湖、石涵湖、上湖、瀲灧湖、放生池、西子湖、高土湖、西陵湖、龍川、銷金鍋、美人湖、賢者湖、明月湖諸般名稱,但是只有兩個名稱為歷代普遍公認,並見諸於文獻記載:一是因杭州古名錢塘,湖稱錢塘湖;一是因湖在杭城之西,故名西湖。最早出現的「西湖」名稱,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和《杭州回舫》這兩首詩中。北宋以後,名家詩文大都以西湖為名,錢塘湖之名逐漸鮮為人知。而蘇軾的《乞開杭州西湖狀》,則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這個名稱。
⑤ 關於西湖的傳說(100字)
關於杭州西湖的傳說
說起西湖的來歷,有著許多優美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內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容,天上的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邊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白玉,他們一起琢磨了許多年,白玉就變成了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顆寶珠的珠光照到哪裡,哪裡的樹木就常青,百花就盛開。但是後來這顆寶珠被王母娘娘發現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將把寶珠搶走,玉龍和金鳳趕去索珠,王母不肯,於是就發生了爭搶,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間,變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龍和金鳳也隨之下凡,變成了玉龍山(即玉皇山)和鳳凰山,永遠守護著西湖。
其實,西湖是一個瀉湖。根據史書記載:遠在秦朝時,西湖還是一個和錢塘江相連的海灣。聳峙在西湖南北的吳山和寶石山,是當時環抱著這個小海灣的兩個岬角。後來由於潮汐的沖擊,泥沙在兩個岬角淤積起來,逐漸變成沙洲。此後日積月累,沙洲不斷向東、南、北三個方向擴展,終於把吳山和寶石山的沙洲連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沖積平原,把海灣和錢塘江分隔了開來,原來的海灣變成了一個內湖,西湖就由此而誕生了。
⑥ 西湖傳說故事的名稱
說起西湖的來歷,有著許多優美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邊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白玉,他們一起琢磨了許多年,白玉就變成了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顆寶珠的珠光照到哪裡,哪裡的樹木就常青,百花就盛開。但是後來這顆寶珠被王母娘娘發現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將把寶珠搶走,玉龍和金鳳趕去索珠,王母不肯,於是就發生了爭搶,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間,變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龍和金鳳也隨之下凡,變成了玉龍山(即玉皇山)和鳳凰山,永遠守護著西湖。
⑦ 西湖的傳說故事100字
關於杭州西湖的傳說
說起西湖的來歷,有著許多優美的神話傳說和民內間故事。相傳在很容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邊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白玉,他們一起琢磨了許多年,白玉就變成了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顆寶珠的珠光照到哪裡,哪裡的樹木就常青,百花就盛開。但是後來這顆寶珠被王母娘娘發現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將把寶珠搶走,玉龍和金鳳趕去索珠,王母不肯,於是就發生了爭搶,王母的手一松,明珠就降落到人間,變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龍和金鳳也隨之下凡,變成了玉龍山(即玉皇山)和鳳凰山,永遠守護著西湖。
其實,西湖是一個瀉湖。根據史書記載:遠在秦朝時,西湖還是一個和錢塘江相連的海灣。聳峙在西湖南北的吳山和寶石山,是當時環抱著這個小海灣的兩個岬角。後來由於潮汐的沖擊,泥沙在兩個岬角淤積起來,逐漸變成沙洲。此後日積月累,沙洲不斷向東、南、北三個方向擴展,終於把吳山和寶石山的沙洲連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沖積平原,把海灣和錢塘江分隔了開來,原來的海灣變成了一個內湖,西湖就由此而誕生了。
⑧ 杭州西湖的故事
據明末《警世通言》[1]記載, 宋代時,有一千年修煉的蛇妖化作人形叫白素貞,與青蛇精小青,在杭州西湖遇書生許仙(原書作許宣),白蛇逐生慾念,欲與書生纏綿,乃嫁與他。後經歷諸多是非,許仙乃知白素貞、小青俱是異類,並受白蛇威脅,驚恐難安,便求法海禪師救度。於是白蛇被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許仙看破紅塵情願出家,禮拜禪師為師,就雷峰塔披剃為僧。修行數年,一夕坐化去了。眾僧買龕燒化,造一座骨塔,千年不朽,臨去世時,亦有詩八句,留以警世,詩曰:
祖師度我出紅塵,鐵樹開花始見春。
化化輪回重化化,生生轉變再生生。
欲知有色還無色,須識無形卻有形。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後世根據此傳說又添加了一些的情節,使得故事更加平民化,符合大眾的口味,得以流轉至今,內容大致如下:在宋朝時的鎮江市。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還有可愛的小青也找到了相公。源起記載「白蛇傳」是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白蛇傳》乃是起源於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發源地在河南湯陰(今河南鶴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濱的許家溝村。
許家溝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伾([pī];形容眾多,茂盛)山,古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脈之一。這里峰巒迭嶂,淇水環流,林木茂盛,鳥語花香,環境清幽,亞賽桃源。早在魏、晉時期,左思就在《魏都賦》里記載了「連眉配犢子」的愛情故事傳說:「犢子牽黃牛,游息黑山中,時老時少,時好時丑。後與連眉女結合,俱去,人莫能追……」後來這一典故衍化為「白蛇鬧許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連眉女」演變為白蛇。
「白蛇鬧許仙」里的白蛇精,當年曾被許家溝村一位許姓老人從一隻黑鷹口中救出性命。這條白蛇為報答許家的救命之恩,嫁給了許家後人牧童許仙。婚後,她經常用草葯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變得冷落起來,也使黑鷹轉世的「金山寺」長老「法海和尚」大為惱火,決心破壞許仙的婚姻,置「白娘子」於死地。於是引出了人們熟悉的「盜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節。白娘子因為水漫金山而觸動胎氣,早產生下兒子許仕麟。法海趁機用「金缽」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將其鎮壓於南山「雷峰塔」下。通過此事,許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護塔侍子。18年後,許仕麟高中狀元,回鄉祭祖拜塔,才救出母親,一家團圓。
據載:「金山嘉祐禪寺」創建於北宋·嘉祐(1056—1063)年間,以寺院所在的地名和創建年代而得名。在這一帶民間流傳的「白蛇鬧許仙」故事,當成型於北宋後期。而「白蛇鬧許仙」故事向江南一帶的播遷,則與金人南侵、宋室南遷有關。宋高宗晚年禪位後,駐蹕臨安(今浙江杭州)德壽宮中。「喜閱話本」,「命內當日進一帙。當意,則以金錢厚酬」。出於「懷舊」情結,在他「龍興」之地相州一帶民間流傳的「白蛇鬧許仙」故事色彩奇幻、情節曲折,應是他喜歡聆聽的故事之一。這就成為宋、元時期「白蛇傳」故事在杭州一帶廣泛流傳的主要原因。
光陰似箭,倏忽千年,黑山的「金山嘉祐禪寺」目前尚有部分留存。南山頭的「雷峰塔」卻已坍塌為廢墟,而當年白娘子在「青岩絕」修行的「白衣仙洞」至今香火旺盛。
一說源於唐傳奇《白蛇記》;一說源於《西湖三塔記》。到明代馮夢龍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編輯本段
收住白蛇
首先,法海將白蛇引到了一個可控制的目標之內,趁其不備打傷白蛇。然後,法海拿起法器念口訣,缽感應到口訣時發出光,光照著白蛇,白蛇現原形。隨著吸引力進入那裡……
編輯本段
歷史流傳
《白蛇傳》在中國廣為流傳,開始時是以口頭傳播,後來民間以評話、說書、彈詞等多種形式出現,又逐漸演變成戲劇表演。後來又有了小說,民國之後,還有歌劇、歌仔戲、漫畫等方式演繹。到了現代也有根據《白蛇傳》拍成的電影,編排成的現代舞,新編的小說等。這個故事以《白蛇傳》的名字出現大抵出現在清朝後期,之前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字。
《白蛇傳》不但在國內流傳,因故事情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在海外也廣為流傳。1958年日本影史上第一部長篇彩色電影動畫《白蛇傳》在日本正式公映,這不僅是「東映動畫」(日本動畫公司)第一部的彩色動畫電影,而且亦是對日後日本動漫影響最為深遠的動畫電影。由此,《白蛇傳》的精彩可見一斑。《白蛇傳》的傳說,一說認為同印度教有關。印度教的創世,就是從兩條大蛇(Nagas)攪動乳海開始。東南亞也有類似《白蛇傳》的故事,元代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就記述了真臘國王有一「天宮」,夜夜登上天宮的金塔與化為女身的蛇精交合,也是人蛇交媾故事的雛形。此外,希臘神話中的拉彌亞即由蛇幻化而成。後來與青年利西烏斯(Menippus Lycius)結為夫妻,結婚當天,來了個阿波羅尼烏斯(De Vita Apollonius),識破拉彌亞是蛇。
此外,在南宋宮廷說書人的話本里,有《雙魚扇墜》的故事,其中提到白蛇與青魚修煉成精,與許宣(而非許仙)相戀,盜官銀、開葯鋪等情節,都與後來的《白蛇傳》類似。並且在其他的文學作品裡,也有類似的故事,因此,有學者認為《白蛇傳》的故事有可能是中國的故事與印度的神話糅合而成的傳說。
法國漢學家儒蓮曾將《白蛇傳》翻譯成法文。
《白蛇傳》的故事早期因為以口頭相傳為主,因此派生出不同的版本與細節。原來的故事有的到白素貞被鎮壓到雷峰塔下就結束了,有的版本有白蛇產子的情節,還有版本有後來白蛇之子得中狀元,祭塔救母的皆大歡喜的結局。但這個故事的基本要素,一般認為在南宋就已經具備了。
目前發現《白蛇傳》的最早的成型故事記載於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清代初年黃圖珌的《雷峰塔》(看山閣本),是最早整理的文字創作流傳的戲曲,他只寫到白蛇被鎮壓在雷峰塔下,並沒有產子祭塔。後來又出現的梨園舊抄本(可能是陳嘉言父女所作,現存本曲譜已不全),是廣為流傳的本子,有白蛇生子的情節。
清朝乾隆年間,方成培改編了三十四齣的《雷峰塔傳奇》(水竹居本),共分四卷,第一卷從《初山》《收青》到《舟遇》《訂盟》,第二卷是《端陽》《求草》,第三卷有《謁禪》《水門》,第四卷從《斷橋》到《祭塔》收尾。《白蛇傳》故事的主線綱架自此大體完成。而這出戲的本子,在乾隆南巡時被獻上,因此有乾隆皇帝御覽的招牌,使得社會各個階層的人,沒有人不知道《白蛇傳》的故事了。後來在嘉靖十一年,玉山主人又出版了中篇小說《雷峰塔奇傳》。嘉靖十四年,又出現了彈詞《義妖傳》,至此,蛇精的故事已經完全由單純迷惑人的妖怪變成了有情有義的女性。
清代中期以後,《白蛇傳》成為常演的戲劇,以同治年間的《菊部群英》來看,當時演出《白蛇傳》是京劇、崑曲雜糅的,但是還是以崑曲為主,同時可以看出,《白蛇傳》中祭塔的情節產生的時代較晚。
現代,有根據《白蛇傳》拍成的台灣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基本是按照已經形成的故事再加的一些內容。此外,還有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小說《青蛇》亦是根據白蛇傳創作的,而後經香港著名導演徐克拍攝後搬上銀幕。台灣明華園戲劇團的白蛇傳歌仔戲露天表演,常在端午節前後演出,故事內容無較大的改編,但在舞台設計上與傳統戲劇表現的設計,有許多突破,其中水淹金山寺的橋段更出動消防隊的灑水車,還有吊綱絲的設計,製造出白蛇與青蛇騰雲架霧的感覺。另外,本作也被日本東映動畫改編成同名動畫電影《白蛇傳》(1958年上映),是日本史上第一部彩色長篇動畫電影,堪稱日本動畫史上的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本作中按照了原本故事的設定——小青是青魚而不是青蛇)。
這個故事經過了近千年的演變,除了故事情節不斷豐富外,人物性格也在逐漸的演變。
轉自網路:白蛇傳
⑨ 關於西湖的故事
很古很古的時候,在天河東邊的石窟里,住著一條雪白閃亮的玉龍;在天河西邊的大樹林里,住著一隻彩色絢爛的金鳳。
玉龍和金鳳是兩鄰居,每天早晨,它們一個鑽出石窟,一個飛出樹林,總要打個照面才分開來,然後忙著各自的事兒去了。
有一天,它倆一個在天空中飛,一個在天河裡游,飛呀,游呀,不知不覺就來到一座仙島上。在島上,它們發現一塊亮閃閃的石頭,金鳳很喜歡,就對玉龍說:「玉龍玉龍,你看這塊石頭多好看呀!」
玉龍也很喜歡,就對金鳳說:「金鳳金鳳,我們來把它琢磨成一顆珠子吧!」
金鳳點頭答應,它倆就動工了。玉龍用爪子扒,金鳳用嘴啄,一天一天,一年一年過去了,它倆真的把這塊亮閃閃的石頭琢磨成一顆滾圓滾圓的珠子。
金鳳高興地飛到仙山上含來許多露珠兒,滴到珠子上;玉龍快活地游到天河裡吸來許多清水,噴到珠子上。滴呀,噴呀,滴呀,噴呀,……慢慢地這顆珠子就變得明光閃亮的啦。
從此以後,玉龍喜歡金鳳,金鳳也喜歡玉龍;玉龍和金鳳都喜歡它們的明珠。玉龍不願回到天河東邊的那個石窟里去了,金鳳也不願回到天河西邊的那座樹林去了,它倆就住在天河當中的仙島上,日夜守護著自己的明珠。
這顆明珠真是一顆寶珠呵,珠光照到哪裡,那裡就樹木常青,百花齊開,山明水秀,五穀豐登。
這天,王母娘娘走出宮門,一下見到這顆寶光閃耀的明珠,心裡愛慕極啦。到半夜辰光,她就派一個天兵,乘玉龍和金鳳睡熟的時侯,悄悄地把這顆明珠偷走了。王母娘娘得到明珠,喜歡得不得了,連看也捨不得給人家看一看,就趕忙藏到仙宮里頭,一道又一道地關起九重門,鎖上九道鎖。
玉龍和金鳳一覺醒來,發覺明珠不見啦,多麼著急呀!東尋尋,西找找,玉龍找遍了天河底下的每一個石窟,沒有找到;金鳳尋遍了仙山上的每一個角落,也沒有尋著。它倆傷心極了,可還是日日夜夜地到處尋找,一心想把心愛的明珠找回來。
王母娘娘生日的那一天,四面八方的神仙都趕到仙宮來祝壽。王母娘娘擺下盛大的「蟠桃會」來宴請眾神仙。神仙們喝著美酒,吃著蟠桃,齊聲祝賀王母娘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王母娘娘見了這樣,一時高興,就對眾神仙說:「各位仙長,我請大家看一顆珍貴的明珠,這真是天上難找,地下難尋的寶珠啊!」
說著,她就從衣帶上解下九把鑰匙,打開九道鎖,走進九重門,到仙宮裡面取出了那顆明珠,放在金盤里捧到廳堂中間。這顆明珠兒果真亮晶晶,光閃閃的,神仙們看了,都滿口嘖嘖叫好。
這時,玉龍和金鳳正在到處尋找它們的明珠呢。金鳳突然發現了明珠放出的毫光,就忙著叫玉龍道:「玉龍玉龍,快來看,快來看,那不是我們的明珠放出來的毫光嗎?」
玉龍從天河裡鑽出頭來,看了一看,說道:「是呀,這一定是我們的那顆明珠了,快,快去把它找回來!」
玉龍和金鳳立刻依著明珠的亮光找去,一直找到王母娘娘的仙宮里,那些神仙們正在伸頭探腦圍著明珠叫好呢。玉龍走上前去說道:「這顆明珠是我們的!」金鳳跟著也說:「這顆明珠是我們的!」
王母娘娘一聽火啦,沖著玉龍、金鳳張口就罵:「胡說,我是玉皇大帝的親娘,天上的寶貝都該是我的!」
玉龍、金風一聽來了氣,一齊向王母娘娘說:「這顆明珠不是天上生的,也不是地下長的,是我倆辛辛苦苦,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琢磨出來的!」
王母娘娘聽了,又羞又惱,伸手護住放著明珠的金盤,大聲喝叫天兵天將快把玉龍和金鳳趕出去。金鳳見王母娘娘不講理,撲過去就搶明珠。
玉龍見王母娘娘不講理,也沖過去搶明珠。三雙手都抓住金盤,誰也不肯放鬆。你拉我扯,金盤一搖晃,明珠就「骨碌碌」滾下來,滾到階沿邊,從天上跌落地下去了。
玉龍和金鳳見明珠往下掉,怕摔破了,急忙翻身跟下來保護。玉龍飛著,金鳳舞著,它倆一忽兒在前,一忽兒在後,一忽兒在左,一忽兒在右,保護著這顆明珠,慢慢地慢慢地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這顆明珠一落地,立刻變成了晶瑩碧透的西湖。
玉龍捨不得離開自己的明珠,就變化成為一座雄偉的玉龍山來守護它,金鳳捨不得離開自己的明珠,就變化成為一座青翠的鳳凰山來守護它。。
從此,鳳凰山和玉龍山就靜靜地伏在西湖的旁邊。直到現在,杭州還流傳著這樣兩句古老的歌謠:
「西湖明珠從天降,龍飛鳳舞到錢塘。」
(9)西湖的傳說和故事大全擴展閱讀: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是中國大陸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它是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現今《世界遺產名錄》中少數幾個和中國唯一一個湖泊類文化遺產。
西湖自古以來便流傳著許多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台》和《蘇小小》。白蛇傳中的「斷橋相會」、「白娘子被壓雷峰塔」等情節與西湖十景有著密切的聯系。而傳說中梁祝的愛情故事發生在西湖邊的萬松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