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愛國故事50字
㈠ 有關聞一多的故事
1、身處異鄉卻心繫祖國
1922年,聞一多遠渡重洋留學美國,他的行囊里裝的還就是薄薄的一本杜甫詩集。美國的發達他看在眼裡,中國的貧窮和戰亂他刻在心裡。
在家書中,他說:「一個有思想的中國青年,留居美國的滋味,非筆墨所能形容。」在美國,有的中國同學去理發,卻因為就是有色人種,門都沒進去,告到法院雖然勝訴。
可就是店老闆還就是要求中國學生只能偷偷地來理發。畢業典禮上,慣例就是男女生成對上前接受畢業文憑,但六個中國男生只能自己結成三對走向講台。
因為沒有美國女生願意和他們站在一起。每每耳聞目睹這些事,聞一多都會痛苦地折斷手中的筆。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他知道,很多不堪卒讀的話語。
都可以用來形容祖國的苦難,但他寫下的詩句卻就是「我要贊美我祖國的花,我要贊美我如花的祖國」。有人說:「國家就是腐敗的,到處丑惡,不值得愛。」
聞一多痛心地反駁道:「不對,只要就是你的祖國,再丑、再惡,也要愛他。」他常把自己的詩寄給國內的朋友們。
也常常提醒道:「不要誤會我想的就是狹義的家,我所想的就是中國的山川,中國的草木,中國的鳥獸,中國的屋宇,中國的人」。
2、失望之餘,潛心象牙塔
國土一再被踐踏,自己的人民一再遭殺戮,遠在美國的聞一多待不住了。他要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1925年,他提前結束了本該五年的留學生涯,急切地踏上回家的路。
然而,「五卅慘案」、「三·一八慘案」等相繼發生,無情地破壞了聞一多救國救民的願景,他賴以支持自己的信念支柱傾折了。失望之餘,他撂下了寫詩的筆。
擱置起那些熱血的文字,寄身於象牙塔,潛心研究中國古代文學。他甚至希望這古書中有濟世救國的良方。1930年秋,聞一多受聘於國立青島大學,任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
當時的青島就是一個殖民統治影響相當嚴重的城市,日本人在此氣焰囂張,為非作歹。曾有青島大學學生在海灘上無端被日本浪人打得遍體鱗傷,日本浪人反把學生送到警察局。
當時的政府警察一面向日本人諂笑,一面打電話給校方指責放縱學生。聞一多聞而大怒,一面找校長評理,一面大聲疾呼:「中國!中國!你難道亡國了嗎?」
在聞一多和學生們的強烈抗議下,警方不得不釋放學生。1932年,南京國民政府和山東地方勢力的爭權奪利斗爭延伸到青島大學內部,學校烏煙瘴氣,聞一多遭受了不少攻擊與,被迫辭職。
在青島大學受到的傷害和刺激,一時難以抹平。聞一多再次回到了清華園,一方書桌,三尺講台,小樓庭院,妻兒圍繞。可就是安逸的生活並沒有使聞一多忘記對中國時局的關注。
3、怒寫「七子之歌」
1925年夏,聞一多從美國留學歸國。走下海輪,詩人難以抑制心頭的興奮,把西服和領帶扔進江中,急切地撲向祖國懷抱。 然而,等待他的,卻是無邊的黑暗和奇恥大辱。
放眼家國故園,山河破碎,風雨如磐,豺狼當道,列強橫行,祖國母親被瓜分割占,詩人悲憤地寫下了詩歌《發現》,並旋即在《現代評論》上發表了著名的愛國詩篇《七子之歌》。
4、最後一次的講演
1946年7月15日上午,雲南大學至公堂召開李公朴先生遇難經過報告會。聞一多毅然前往參加。出於安全考慮,報告會沒有安排他發言。
就在李公朴夫人泣不成聲地報告先生被害經過時。混入會場的特務乘機搗亂。聞一多見狀拍案而起,發表了氣壯山河、永垂青史的《最後一次的講演》。
聞一多在講演中強烈譴責特務殺害李公朴的罪惡行徑就是「歷史上最卑劣、最無恥的事情!」他說:「李先生究竟犯了什麼罪,竟遭此毒手?
他只不過用筆寫寫文章,用嘴說說話,而他所寫的,所說的,都無非就是一個沒有失掉良心的中國人的話!」他誓言:「你們殺死了一個李公朴,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朴站起來!
你們將失去千百萬的人民!」他向在場的人強調:「現在正就是黎明之前那個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有力量打破這個黑暗,爭到光明!我們的光明,就就是反動派的末日!」
當天下午,聞一多又趕赴《民主周刊》社,參加民盟為李公朴暗殺事件舉行的記者招待會。那天下午五時許,在返回西倉坡宿舍途中,聞一多遭特務多人狙擊身亡。
同行的長子聞立鶴為保護父親也身負重傷。聞一多這個激情的詩人,這個熱血的戰士,就這樣昂首挺胸凜然不屈地迎著「黑暗的淫威」走去。他給我們留下了他最完美最偉大的詩篇。
他的熱血與千千萬萬革命烈士的鮮血一起匯入了中國人民爭取解放的革命洪流,染紅了人民共和國的旗幟。他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響徹雲霄的民族正氣之歌!
5、回國任教
1925年5月回國後,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並從事《晨報》副刊《詩鐫》的編輯工作。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在頹廢中表現出深沉的愛國主義激情。
標志著他在新詩方面所取得的進步和成就。從武漢大學開始,聞一多開始致力於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他從唐詩開始,繼而上溯。
由漢魏六朝詩到《楚辭》、《詩經》,由《莊子》而《周易》,由古代神話而史前文學,同時對古文字學、音韻學、民俗學也下了驚人的功夫,涉獵之廣,研究之深。
成果之豐,郭沫若嘆為不僅前無古人,恐怕還要後無來者。1930年秋,聞一多受聘於國立青島大學,任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
1932年,南京國民黨政府和山東地方勢力的爭權奪利斗爭延伸到青島大學內部,派系紛爭,風潮迭起,聞一多受到不少攻擊與誹謗,被迫辭職。
1932年,聞一多離開青島,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中文系教授。1932年秋,他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中國文學系教授,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
㈡ 聞一多的愛國事跡
愛國無罪
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入國內,猶如晴空霹靂。五月四日,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五四運動爆發了。強烈的反差撞擊了青年人的心靈,頓然迸發起他們的愛國激情,這種愛國激情在青年聞一多身上也有反映。
一九一七年,膠州灣收復,青島德國守軍被繳械,其中部分軍官關押在後來成為燕京大學的清華園正西一帶。這情景使聞一多所在的清華學校學生們興奮異常,有人甚至產生了參戰報國的念頭。據吳澤霖回憶:他們曾秘密地參加了譯員招考,其中第一批劉沛漳、張邦永兩人順利出國,第二批吳澤霖、錢宗堡、方來、葛鼎祥四人也抵達威海衛候船赴歐,而聞一多則是第三批譯員的組織者。
但是,事情這時泄露了,管理學生的齋務處開除劉沛漳、張邦永學籍的同時,還要給吳澤霖等以記大過。按理說,同屬籌劃者的聞一多要想避免處分,唯有閉口不語。可是,他非旦沒有沉默,反而理直氣壯地為吳澤霖等辯護道:「愛國無罪!」,「愛國的權利,不容剝奪!」。他們一起去齋務處抗爭,並威脅說要向清華董事會申訴,經過努力,終於爭取到從輕發落。
聞一多在五四運動前的這些思想活動,雖然屬於個體行為,但在當時的青年人中卻不乏典型性。換句話說,人們正是因為企圖通過參戰來改變國家虛弱地位的幻想過於濃厚,方對巴黎和會產生了過高的期望;也正是因為這種期望值過高,所以當它崩潰時而導致的社會震盪才尤為強烈。
㈢ 聞一多先生的事跡(簡短一點)
聞一多先生1912年考入清華大學留美預備學校。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七子之歌》。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1932年聞一多離開青島,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中文系教授。1946年7月15日在雲南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拓展資料
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於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
聞一多先生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喜讀中國古代詩集、詩話、史書、筆記等,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同時創作舊體詩。
1919年五四運動中,積極參加學生運動,被選為清華學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學生聯合會。1920年4月,發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
聞一多不光是偉大的詩人,也是一位傑出的學者,他是五四運動之後非常傑出的作家。他還有一首詩《聞先生的書桌》,寫得非常好,寫他書桌上的筆墨、紙硯,他看著那些東西就開始發牢騷。
聞一多熱愛祖國,愛國主義如同一條紅線貫穿他的一生,最後把他引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他一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他曾經有過迷茫、失誤與苦悶,但是經過深思和中國共產黨的關懷與幫助,終於找到了真理,而一經找到了真理,他便義無反顧,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為實現真理而英勇奮斗,直至獻出寶貴的生命。
㈣ 聞一多的簡短愛國事跡,不怕短,要有代表性,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聞一多的故事
1930年秋,聞一多受聘於國立青島大學,任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當時的青島是一個殖民統治影響相當嚴重的海濱名城,日本人在此氣焰囂張,為非作歹。曾有青島大學學生在海灘上無端被日本浪人打得遍體鱗傷,日本浪人反把學生送到警察局扣押。警察一面向日本人諂笑,一面打電話指責校方放縱學生。聞一多聞而大怒,一面大聲疾呼:「中國!中國!你難道亡國了嗎?」一面找校長評理。在聞一多和學生們的強烈抗議下,警方不得不釋放學生。1932年,南京國民政府和山東地方勢力的爭權奪利斗爭延伸到青島大學內部,派系紛爭,風潮迭起,聞一多受到不少攻擊與誹謗,被迫辭職。 1932年聞一多離開青島,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中文系教授。當時的中文系主任為朱自清,聞、朱兩位詩人兼學者,開始論學共事,並且成為摯友。除任清華教授外,聞一多還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藝專等校兼課,學術上也從唐詩的研究上溯到先秦兩漢詩歌的研究,重點開拓了《詩經》與《楚辭》的研究領域。抗日戰爭爆發後赴西南聯大任教授,積極參加愛國民主斗爭。 1937年抗戰開始,他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抗戰八年中,他留了一把鬍子,發誓不取得抗戰的勝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戰到底的決心。 在西南聯大時期,特別是1943年以後,聞一多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和領導下,積極投身於反對國民黨政權的獨裁統治、爭取人民民主的斗爭的洪流。 1944年,參加西南文化研究會,隨後加 聞一多先生塑像
入中國民主同盟。從此,他以民主教授和民盟雲南省支部領導人的身份,積極參與社會政治活動,成為廣大革命青年衷心 愛戴和無比尊敬的良師益友。 在「一二.一」學生愛國運動中,聞一多始終站在廣大愛國學生一邊,指導和鼓舞他們敢於斗爭、善於斗爭,為「一二.一」運動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㈤ 聞一多的小故事50~150字左右
上世紀40年代,在昆明聯大當教授的聞一多先生,薪水不足以養家,妻子多病,家裡孩子多,生活難以維持。他曾到中學兼課掙錢以補貼家用。但只教了一年就被學校以「向學生散布民主自由思想」的罪名開除。朋友出主意:刻印章。 於是,昆明市的市面上,便出現了聞一多治印的「潤例」。不過靠熟人弄來的小生意幾乎掙不到錢。情急之下,聞一多備了一張桌子,打算去設攤。 聞一多的印攤只擺了一天,就被人勸了回來。可是不擺攤,一家人怎麼生活?最後,校長梅貽琦聯絡朱自清、沈從文等11名教授,聯名在報紙上為聞一多刊登刻印廣告,讓他在家裡「設點」代人刻印。 廣告定了「金石潤例」之條例:「石章1200元,牙章每字3000元,邊款每分字作一字計,過大過小加倍。」 昆明人有收藏象牙章的愛好,加之又是大學教授出手刻印,生意便源源而來。兩年多,聞一多在印譜上留下了1400多方印。久而久之,聞一多手指頭起了大疙瘩,眼睛也花了。聞一多便自我解嘲:「我是一個手工業勞動者。再苦也得刻呀!」
1925年5月,聞一多忍受不了「金元帝國」對黃種人的歧視,提前一年結束「流囚 」生活,先後在北京、南京、武漢、青島等地任教。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成的國立臨時大學從長沙遷往昆明,改為西南聯合大學。聞一多一面教書,一面關注時局的發展。1944年初夏 ,向共產黨人周新民表達了自己的願望。周新民請求黨組織後告訴聞一多,認為他參加中國民主同盟更有利於在民主運動中發揮作用。
兩個故事、你看看哪個好些、
㈥ 聞一多先生的事跡,不是簡介,50字左右
聞一多先生的事跡:1946年,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師生大部分復員北上,昆明警備司令霍揆彰為討好蔣介石,密擬黑名單,經國防部長陳誠同意後於七月十一日暗殺知名人士李公朴,昆明城裡人心惶惶,許多人都力勸聞一多不要再在公眾面前演講。
已知悉內情的朋友也告訴黑名單上排在李公朴後面的就是聞一多,聞一多明知有險,仍毫不畏懼,主持召開李公朴的追悼會,並當場怒斥搗亂的軍統特務,發表了有名的「最後一次講演」。
(6)聞一多愛國故事50字擴展閱讀
聞一多生於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1899年11月24日),湖北省黃岡市蘄水縣(今黃岡市浠水縣)巴河鎮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幼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五歲入私塾啟蒙,十歲到武昌就讀於兩湖師范附屬高等小學。
1912年十三歲時以復試鄂藉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清華大學前身),在清華度過了十年學子生涯。喜讀中國古代詩集、詩話、史書、筆記等。入校時他的姓名是聞多,同學就用諧音的英文詞widow(寡婦)給他起了綽號。
那時候,聞一多的革命主張是廢姓,朋友間直呼其名,潘光旦便建議他改名為一多,他從善如流,立刻笑領了。他學習刻苦,成績優異,興趣廣泛,喜讀中國古代詩集、詩話、史書、筆記等。
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同時創作舊體詩,並任《清華周刊》《新華學報》的編輯和校內編輯部的負責人。
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聞一多緊隨校園運動的潮流。他激清難捺,手書岳飛《滿江紅》,貼於學校飯廳門前,之後,毅然投身於這一偉大斗爭中,發表演說,創作新詩,成為「五·四」新文藝園中的拓荒者之一,並作為清華學生代表赴上海參加全國學生聯合會成立大會。
㈦ 聞一多的小故事60字
原來,將近十年以前,即1912年,十四歲的聞一多考上清華學校(清華大學前身)時,父母為他訂了婚,對象名高孝貞,她1903年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和聞家還是遠房姨表親。聞一多考取清華後,高孝貞的父親認為這孩子有出息,便主動提出要將女兒嫁給他。親上加親,又是門當戶對,聞一多的父母欣然同意,便訂下了娃娃親。當時,聞一多埋頭學習,並積極從事校內的各種文學藝術活動,對此事並無多大考慮。現在快畢業了,問題來了:清華是留美預備學校,學生畢業後可以公費貿學美國五年!父母怕他出國留學,就拴不住了;即便回來了,也是二十七八歲了,太大了,而且要讓高家的小姐在閨中等四五年,也不好交代。因此多次來信,催聞一多回去結婚。聞一多據理力爭,無濟於事,這對聞一多是個極大的打擊。他在題為《十一年一月二日作》的詩中充分表現出這種痛苦的心情:「……你那被愛蜜餞了的肥心,人們講,/本是為了滋養那些嬉笑的花兒的,如今卻長滿了愁苦底荊棘--/他的根已將你的心越捆越緊,越纏越密。/……生活對你偏是那樣地兇殘;/你看!又是一個新年--好可怕的新年!/張著牙戟齒巨的大嘴招呼你上前;/你退既不能,進又白白地往死嘴裡鑽!」詩人甚至想到了死:「那也對啊!--死!你要來就快來,/快來斷送了這無邊的痛苦!……」「十一年」指的是民國十一年,即1922年,這年1月2日,可能是他被迫回家結婚的日子。他以這一天為題寫詩,大概是讓自己牢牢記住這痛苦的一天吧!
㈧ 聞一多的事跡50字
怒寫「七子之歌抄」。襲
1925年夏,聞一多從美國留學歸國。走下海輪,詩人難以抑制心頭的興奮,把西服和領帶扔進江中,急切地撲向祖國懷抱。
然而,等待他的,卻是無邊的黑暗和奇恥大。放眼家國故園,山河破碎,風雨如磐,豺狼當道,列強橫行,祖國母親被瓜分割占……詩人悲憤地寫下了詩歌《發現》,並旋即在《現代評論》上發表了著名的愛國詩篇《七子之歌》。
㈨ 聞一多簡短愛國事跡150字
1945年為中國民主同盟會委員兼雲南省負責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長。一二一回慘案發生後,他答更是英勇地投身愛國民主運動,反對蔣介石的獨裁統治。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國民黨特務暗殺的李公朴的大會上,發表了著名的《最後一次的演講》,當天下午在西倉坡宿舍門口即被國民黨昆明警備司令部下級軍官湯時亮和李文山槍殺,聞一多之子聞立鶴也身受重傷。台灣學者陳永發表示:「聞一多遭暗殺事件,是國共內戰轉折的重要關鍵。當時國民政府處理不當,被批為法西斯獨裁,讓紅色政權贏得知識分子、學生支持,甚至連國際輿論、支持也開始轉向。」。
㈩ 有關聞一多愛國事例
當時的中國,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他知道,很多不堪卒讀的話語,都可以用來版形容祖國的苦難,權但他寫下的詩句卻是「我要贊美我祖國的花,我要贊美我如花的祖國」。有人說:「國家是腐敗的,到處丑惡,不值得愛。」
聞一多痛心地反駁道:「不對,只要是你的祖國,再丑、再惡,也要愛他。」他常把自己的詩寄給國內的朋友們,也常常提醒道:「不要誤會我想的是狹義的家,我所想的是中國的山川,中國的草木,中國的鳥獸,中國的屋宇,中國的人」。
拓展資料
聞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聞家驊,字友三,生於湖北省黃岡市浠水縣,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摯友,新月派代表詩人和學者。
1912年考入清華大學留美預備學校。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七子之歌》。 1928年1月出版第二部詩集《死水》。 1932年聞一多離開青島,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中文系教授。
1946年7月15日在雲南昆明被國民黨特務暗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