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園小故事100字
㈠ 校園文明禮儀小故事
文明禮儀小故事:團結的力量
從前吐谷渾國的國王阿豺有20個兒子。他這20個兒子個個都很有本領,難分上下。可是他們自恃本領高強,都不把別人放在眼裡,認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平時20個兒子常常明爭暗鬥,見面就互相譏諷,在背後也總愛說對方的壞話。
阿豺見到兒子們這種互不相容的情況,很是擔心,他明白敵人很容易利用這種不睦的局面來各個擊破,那樣一來國家的安危就懸於一線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來苦口婆心地教導兒子們停止互相攻擊、傾軋,要相互團結友愛。可是兒子們對父親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面上裝作遵從教誨,實際上並沒放在心上,還是依然我行我素。
阿豺的年紀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會很久了。可是自己死後,兒子們怎麼辦呢?再沒有人能教誨他們、調解他們之間的矛盾了那國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嗎?究竟用什麼辦法才能讓他們懂得要團結起來呢?阿豺越來越憂心忡忡
有一天,久病在床的阿豺預感到死神就要降臨了,他也終於有了主意。他把兒子們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兒子們不知何故,但還是照辦了。阿豺又叫過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說:「你隨便拾一支箭折斷它。」慕利延順手撿起身邊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斷了。阿豺又說:「現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來,把它們捆在一起,再試著折斷。」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咬牙彎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騰得滿頭大汗,始終也沒能將箭捆折斷。
阿豺緩緩地轉向兒子們,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你們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輕輕一折就斷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怎麼也折不斷。你們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鬥氣,單獨行動,很容易遭到失敗,只有20個人聯合起來,齊心協力,才會產生無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保障國家的安全。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啊!」
兒子們終於領悟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為,都悔恨地流著淚說:「父親,我們明白了,您就放心吧!」阿豺見兒子們真的懂了,欣慰地點了下頭,閉上眼睛安然去世了。
折箭的道理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只有團結起來,才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去克服一切困難。
吃魚為什麼忌翻?
在很多國家(地區)的餐飲禮儀當中,都講究吃魚時不要把魚翻過來,而是在吃完魚的上面一面後,把魚大骨拿掉,再繼續吃下面的魚肉,忌諱「翻」。
吃魚時忌諱「翻」,這種忌諱始於漁家,翻魚讓人聯想到翻船,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有時客人不知道這種忌諱,在吃魚的時候把魚翻了一面,主人會很生氣,還要把魚拿去重煮一遍。
有的地方忌諱「翻魚」的動作,有的地方忌諱說出「翻」字,當人們用筷子將魚翻過來時,會說「順魚」(把魚順過來),還有的地方會說「正魚」。有的地方,動作和語言都忌諱「翻」。
內陸少水少魚地區,從前多半並不講究,可是後來開汽車的人多了,也漸漸開始忌諱翻魚了。和翻船無關,和翻車有關
在某些地方,人們把魚從頭開始倒轉一面,叫做「掉頭」,是出海安全回來的意思。
有的地方吃魚,還有魚頭朝屋裡的講究。因為魚頭朝外,「余」就從門口溜出去了。
但是聽說有的做股票投資的人喜歡「翻魚」,果真如此的話,那是不是請他們吃飯的時候,不要點「跳水魚」這道菜呢
心不在焉的教授病了,不得不住進醫院。大夫來到他的病房門口時,護士說:「教授,
大夫來了。」可憐的教授哼了哼說道:「告訴他我現在不能見他。我病得太厲害了。」
張某是江南人。確切地說,是富春江上游一戶漁民的兒子。他從小吃江鮮,包頭魚、鯉魚、鯿魚、鯽魚……凡是這富春江里的魚,他幾乎都吃過。
但從德國回來後,他就不會吃魚了。吃一次,喉嚨卡一次,痛苦得不得了。一個漁民的兒子,因為吃魚被魚刺卡牢,這就像一個游泳高手在浴池溺水那樣可笑。但他確確實實不會吃魚了。張某的母親慈眉善目,做魚的手藝一流。現在她老人家迷惑了,她從小為兒子烹魚,兒子還抱在手上的時候,就會吃魚了,從來沒有發生過魚刺卡喉的事情。她一直相信漁民的兒子的口腔與其他孩子不一樣,有一種特殊的「抗魚刺基因」,是不是兒子在德國呆了幾年,把這「抗魚刺基因」給弄丟了。
結果還真被張某的母親給猜對了,在江邊長大的張某不會吃魚,就是因為在德國的幾年養成的生活習慣引起的。在德國,市民以肉食為主,那裡也有魚,烹食魚肉也很多。張某在德國求學過程中出過一次「大丑」,還差點和教授交惡
一次,張某參加一個宴會,自助餐上就有魚塊,張某就取了不少魚塊,美美地享用起來。但吃著吃著,旁邊的人全部端著盤子走開了,他們還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張某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哪裡不對。但他還是顧自吃著魚,終於將盤中魚塊吃完,桌上留下了一小堆魚骨和魚刺。這次宴會後,張某覺得一些德國朋友似乎對他冷淡了不少,但沒有發現其中的原因。第一學年結束,他去拜訪教授,教授請他在家中用餐,餐桌上又有魚,魚炸得又香又脆,讓他想起在中國老家母親也是這樣炸魚給他吃,他很感動。他和教授一家一邊喝著紅酒,一邊吃著魚,相談甚歡。但吃著吃著,教授和家人全都看著他,最後,教授的妻子站起身來,臉上有些不快地走開了。
張某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但還是把自己盤中魚吃完了。用完餐,教授看著他,用十分生氣的語氣對他說:「張某,你太不文雅了,希望你在德國多學一點禮儀。」
張某當時就懵了,不知教授何出此言。張某追問自己哪裡做錯了,教授說,你吃魚的時候,一邊吃,一邊吐骨頭,這非常不禮貌。張某說他在中國,就是這樣吃魚的,難道還有吃魚連骨頭和魚刺一起吞下去的?教授更加生氣了。教授說,在德國用餐時,你把吃進嘴裡的東西再吐出來,讓人覺得非常不衛生,也缺乏最基本的禮貌。張某這才恍然大悟。後來,張某了解到德國人用餐時,如果是肉食,很少吐骨頭、魚刺。因為他們烹飪時,一般都會先行剔除骨頭、魚刺。如果用餐時吃到骨頭和刺,他們也不會吐出來,而是嚼碎了吞下去。他們認為在餐桌上不從口腔中吐東西,是一種禮儀。而張某這樣的吃魚方法,把細如發絲的魚刺不斷地從口腔中吐出來,這對德國人來說,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張某回國後也像在德國一樣吃魚,而他母親做魚,從來不會剔除魚刺,他的喉嚨因此被魚刺不斷卡住。
粗魯的小老鼠
從前有一隻小老鼠,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對別人很不禮貌。
一次他去上學,一隻蝸牛迎面走了過來,擋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兇巴巴地說:「小不點兒,滾開,別擋我的路!」小老鼠說著一腳踢了過去,把蝸牛踢得滾出去很遠。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邊喝水,覺得河裡的一條小魚妨礙了他,於是,撿起一塊石頭就扔了過去。小魚受到襲擊,嚇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說:「知道我的厲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隻小豬躺在路邊,就趾高氣揚地說:「誰給你這么大的膽子,竟敢擋住我的路」說著,一腳踢了過去。「嘭」地一聲,小老鼠正好踢到小豬的腳上,小豬倒沒什麼事,小老鼠卻「唉呦,唉呦」地叫了起來,原來他的腳腫起了一個大包。小豬站起來對小老鼠說:「你對別人傲慢無禮,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嘗到苦頭了吧!只有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小老鼠看著受傷的腳,羞愧地低下了頭。
想一想,你有過小老鼠這樣的舉動或心理嗎?
聰明的報童
某一個地區,有兩個報童在賣同一份報紙,二人是競爭對手。
第一個報童很勤奮,每天沿街叫賣,嗓門也響亮,可每天賣出的報紙並不是很多,而且還有減少的趨勢。
第二個報童肯用腦子,除去沿街叫賣外,他還每天堅持去一些固定場合,一去了後就給大家分發報紙,過一會再來收錢。地方越跑越熟,報紙賣出去的也就越來越多。漸漸地,第二個報童的報紙賣得更多,第一個報童能賣出去的越少了,不得不另謀生路。
為什麼會如此?第二個報童的做法中大有深意:第一,在一個固定地區,對同一份報紙,讀者客戶是有限的。買了我的,就不會買他的,我先把報紙發出去,這些拿到報紙的人是肯定不會再去買別人的報紙。等於我先佔領了市場,我發的越多,他的市場就越校這對競爭對手的利潤和信心都構成打擊。
第二,報紙這東西不像別的消費品,有復雜的決策過程,隨機性購買多,一般不會因質量問題而退貨。而且錢數不多,大家也不會不給錢,今天沒零錢,明天也會一塊給,文化人嘛,不會為難小孩子。
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報,退報不給錢,也沒什麼關系,一則總會積壓些報紙,二則他已經看了報,肯定不會去買別人的報紙,還是自己的潛在客戶。
評語:小小的一個賣報生意,就有這么多的技巧,可見,生意經是本永遠學不完的書,任何時候,只要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就會有獨特的收獲。
文明禮儀小故事:鐵杵磨針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讀後: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
㈡ 要一些文明的小故事,100字左右的
故事一、我們學校每天中午都有工作餐,教師都在一起吃。但為了學生安全,每天都安排了兩位教師送學生過昌萬公路,這就使得這兩位教師要晚一些吃飯。一天中午,許多教師都和往常一樣開始吃午餐了,只有陳來保書記一人坐在桌邊沒有動筷。我們還以為他哪兒不舒服,沒想到他給我們講了一個「義門陳」的故事。故事大概是講「義門陳」的人都十分注重「義」和「禮」,使得當時皇帝都為之震驚。其中有一個細節說:這兒的狗都知道「義」、「禮」,有「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傳說。當我們聽完這個故事之後,我們才記起還有兩個老師為了送學生過馬路沒來吃飯。。。。從此以後,我們每次吃飯都會等到所有人到齊才開筷。
另一件事,幾個低年級的同學,肩並肩有說有笑的走著,前面迎面走來一位老師,他們也不認識,但當這位老師走到這幾名同學身邊時,其他人都還是說笑,只有一位同學,恭敬的鞠了一躬,說了聲「老師好」老師當然也很高興的回答了一句「你好」,別的同學都沒哼一聲。等老師過去了之後。有的人說那個同學油餅,不認識的老師還給鞠躬,有的人說他根本是裝樣子,給別人看的。那個同學沒有反駁他們,只是說了一句: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是做學生的最基本要求。我在後邊聽了這句話都很感動,感動那個同學的真誠,一個人懂禮貌,真的是很難得的品質。
還有一件事,可以說只是一個動作,就是一位老師看見了一張冰棍紙,彎下腰去,揀了起來,扔到了垃圾桶是一個不起眼的動作,但是他以身作則,教導我們,他是老師,如果有同學看見了這位老師的做法,又怎會不佩服這位老師呢?說不定下次他也會這么做。他也會明白亂扔廢棄物是不文明的行為。
通過這幾件小事,我更加認識到了「禮儀」的含義,是從一件一件小事上表現出來的,是心靈美的一種表現,是一個人做人的標准。我們應該讓校園變成一個到處都是文明的,一個「沒有污染的世外桃源」。還是那句真理:從我做起,只有你我他都「從我做起」才會到處充滿禮儀的「味道」才會使你我他成為一個真正的人
我們需要文明生活
六年級 王炳相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可是,我卻給媽媽當了回老師,而且用我的實際行動影響我們全家。用媽媽的話說,我不僅改變了媽媽,而且通過改變媽媽,改變了媽媽周圍的人,包括她的同事。
事情追溯到前年冬天,天氣已經非常冷了。北京的冬天寒風凜冽,我們全家乘車外出看電影。因為奧運會官員到北京考查,北京的街頭到處都擺著各色塑料花卉,冬日裡讓人感到了一絲暖意。我們在車里吃著零食,聽著音樂,愜意極了。快到東直門時,媽媽將裝有廢物的垃圾袋順著車窗就投向外面,我急忙制止已來不及。我要求爸爸把車開回去撿起垃圾,可媽媽說車已經無法返回,再說路上車那麼多,如果回去的話撞車怎麼辦?媽媽甚至說下次改掉也就罷了。可我堅決不幹,最後爸爸終於把車開了回來。媽媽找回了扔掉的垃圾。雖然耽誤了好多時間,但全家都認為我這樣的做法是對的。回家的路上,機場高速路兩邊的樹上掛著好多不同顏色的垃圾袋,全家人都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從此以後,我們全家人都以實際行動成為「講文明、護環境」的大使。上周,我們全家去爬香山,賞紅葉,帶了好多食物去野餐。野餐之後,大家分別將垃圾收好,背著下山,到有垃圾桶的地方才扔掉。這樣的事情,在我們家裡再也不用我監督,都會自覺所為。媽媽更是用實際行動讓我感動。她經常會在公共場所將地上的垃圾撿起,扔進垃圾桶。
講文明、講禮貌,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有義務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因為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為強大的、高度文明的國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有一次,我在電視里看到歐洲文明古國德國,在號召全國人民講文明、講禮貌,找回日耳曼民族古老的禮儀。同時,舉例講了一個老奶奶經過馬路,路上雖然只有她一個人,但她依然等紅燈變綠燈才走。老奶奶回答說:「我怕樓上的孩子們看到後,以為紅燈是可以通行的。」我把這個故事送給所有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你們的言行對我們是多麼重要,當您有不文明的行為時,想想您的孩子吧!想想我們是古老的文明古國吧!
我要用親身經歷的這件小事告訴同學們,我們的言行也是可以影響改變大人的!不信你試試吧!讓我們都成為講文明懂禮貌的中學生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強大。
文明禮儀伴我行
八年級 宮亞明
我國是禮儀之邦,素來講究禮貌。孔子以為「不學禮,無以立」;漢代賈誼則把是否講禮、守禮看作是人與獸的區別。在現代文明社會,講文明,懂禮貌,這種美德是應當得到大力弘揚的,因為它對於:「形成追求高尚,激勵先進的良好社會風氣」,「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廣大公民應順應時代的要求,自覺遵守,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文明公民。然而,遺憾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常有不講文明、不懂禮貌的現象發生。
比如,在公眾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摳腳丫;聽他人講話時,東張西望,不屑一顧;上公交車時,蜂擁而上,爭搶座位,甚至大動干戈;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在馬路邊便溺。2004年10月6日的《北京廣播電視報》就報道說:木樨地科技會堂東邊的馬路邊就成了計程車司機的露天廁所,以致於隔百十來米就能聞著味兒,居民意見很大。居民意見不可能不大,大白天,光天化日之下,沒遮沒欄的在馬路邊上說方便就方便,的確不文明。便溺者是方便了,但過往的行人就不方便了,不但行人不方便,假若讓外國人看見了,還不會恥笑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低,因為你的方便讓整個民族受歧視,受牽連,成何體統?對得起養育你成長的祖國母親?
================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說:「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養成習慣的一種大事。」這點,我們應向周總理學習,美國總統尼克松曾在他寫的《領袖們》一書對此作過評價。尼克松說:「周恩來的敏捷機智大大超過我能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領袖。這是中國獨有的特殊的品德,是多少世紀以來的歷史發展種種中國文明的精華結晶,他待人很謙虛但很沉著堅定。」周恩來的文明談吐、禮貌舉止和他所具的令人折服的氣質和風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寬闊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靈的生動體現。
看來,文明、禮儀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首先,注意培養自己美好高尚的心靈。從表面上看,文明禮貌是外在的,而實際上外在的形式下蘊含著內在思想和情感。真正講文明懂禮貌的人,是有著美好心靈的人,美好的語言來自於美好的心靈,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言為心聲」、「形為內現」。其次,要在實踐中用文明禮貌的道德標准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文明禮貌,重在表現。主要包括四點:①謙虛禮讓②談吐文明③舉止端莊④講究衛生。我想,你若能做到以上四點,也不愧為「禮儀之邦」的成員了。
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為,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才會有幸福、快樂。
文明,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高一(1)班 鄧雪雯
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著文明禮儀的光輝。
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臟話」;「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巴巴,連臉也沒洗干凈」……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
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有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說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成功。周恩來一生鞠躬盡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和醫護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周總理是尊重他人的典範,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一些人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系,只要學習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現代社會的確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對人的文明禮儀要求更高,因為文明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現代社會「大雅之堂」越來越多,誰也不會願意成為難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母親做好了飯沒告訴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飯前,必須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孩子每次離家或歸家都有一套禮儀規矩。孩子每次出門都要和父親、母親說一聲「我走了」,每次回家進門都要說一聲「我回來了」。日本孩子文明禮儀行為已成為他們的習慣。
在日本這個國家都有嚴格的禮儀習慣,更何況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歷史古國呢。
現在,我們國家對文明禮儀越來越重視,比如推行文明禮儀操;出版《文明禮儀普及讀本》;開展「首都市民文明禮儀風采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一次我在街上,看見四個八、九歲的小孩正在把盲道上的自行車移開,他們額頭上的汗珠一顆接一顆地往下流,可他們無暇顧及。看到這一幕,我想任何人都會被他們所感動。這件事足以證明我國文明禮儀教育取得的成績。
文明的舉止,文明的行為,加上恬靜、幽雅、舒適的環境,濃郁的文化氛圍,會啟迪莘莘學子去不斷探索,求知。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可以影響你的學習,你的生活,甚至將來的一生都將受用不盡,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只有具有深厚的底蘊、幽雅的談吐、得體的舉止,才能稱得上真正有內涵的美
㈢ 校園文明小故事,短篇
做一個知禮儀、講文明的學生
前兩天我們班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寫字課上,同學們正認認真真地練習著寫毛筆字,教室里鴉雀無聲。突然,只聽見我的同桌熊安「啊」的一聲,同學們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原來,他不小心把毛筆的筆尖碰到了他前桌劉琴的襯衫上,這是一件新買的白襯衫。劉琴見自己的白襯衫被染上了黑點,臉霎時脹得通紅,似乎一場「世界大戰」就要暴發了。此時,只見熊安說:「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原諒我可以嗎?下課後,我幫你洗干凈。」 劉琴怒氣未消地看了看熊安及周邊的同學們,他們的目光好像都在說:「原諒他的誠懇吧!」 劉琴想了好一會兒,溫柔地說:「沒關系,以後注意點就行了。」就這樣,一句簡簡單單的「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讓一場同學之間的矛盾化為無形了,這就是文明禮儀的魅力。
在校園內,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因為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那麼怎樣才能使小學生禮儀洋溢在美麗的校園里呢?我認為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不是在一方面做到講文明懂禮貌就行,而是應該在多方面做到講文明知禮儀。同學之間也離不開文明禮儀,它就像潤滑油,能把大大小小的摩擦消除。文明禮儀不僅給他人、給社會帶來和諧愉快,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和溫馨。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文明的動作,便會收獲一個文明的習慣;播下一個文明的習慣,便會收獲一個文明的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在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我相信,我們全體師生經過努力,一定會營造成一個寧靜、有序、有著良好學習環境的校園。
我們應該把文明禮儀深深地刻在心中,爭做一個合格的學生,成為一個新世紀的好公民,共同創建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
㈣ 身邊文明校園故事
國旗下的講話(一)
爭做文明學生 共建文明校園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我們鋼屯小學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克服種種困難,經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我們已經擁有了一個幽靜而溫馨的學習環境,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創設了一個健康的成長空間。在晨光下,在微風里,在實小的殿堂中,同學們正在茁壯成長。
可是就在這塊美麗的校園中,也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偶爾也有一些令人不滿意的現象出現。如:清掃剛結束後的校園,就有我們同學扔下未喝完的牛奶袋,飲料罐,冰糕紙;在整潔的校園里,有我們同學丟的紙屑,塑料袋;在書聲琅琅的課堂上,有的同學卻精神萎靡不振;在課間總有那麼少數同學在高聲喧嘩,追逐打鬧。還有少數同學受一些不良習慣的影響,講粗話,臟話,爭吵,打架,搞不團結。
以上這種種現象雖只是發生在極少數的個別同學的身上,但卻破壞了學校為我們提供的優美和諧的育人環境,與我們當今社會所倡導的文明主流不相符。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取決於人的素質,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取決於市民的素質,一個學校的文明程度取決於我們每位同學。同學們,你們是否想過我們的文明與否,不僅代表著我們個人的形象,也代表著學校的形象。因此,從現在起,我們應堅決摒棄掉我們身上種種不文明的行為,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做一個自尊、自愛、整潔、樸素大方的學生;做一個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學生;做一個勤奮學習、積極向上的學生;做一個文明、健康向上的21世紀的「四有」新人。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一個文明、美麗的校園,讓我們實小的每一名學生都成為一個文明之人,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的每個角落。同時也讓我們用我們的文明行為影響自己的家庭,影響自己生活的社區,影響自己周圍的街道,為我們淄川創建文明城市盡自己的微薄之力。謝謝大家!
國旗下的講話(二)
讓我們共建文明校園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我首先祝同學們節日快樂!今天我講話的內容是《讓我們共建文明校園》。文明無處不在,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的作用太多太多。那麼怎樣才能使小學生的文明洋溢在美麗的校園呢?
我們小學生要衣著裝整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升旗儀式,最為庄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顯得更加鮮艷。此時此刻,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 校園文明更加重要,課間休息,不追逐打鬧,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和客人要主動問好。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周學生的批評勸阻。
一直以來,我們鋼屯小學的領導老師們默默工作,無私奉獻,努力為同學們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同樣,創建良好的班集體,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人人都有責任。同學們想過嗎?學校要發展,形象要高大,光靠老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一言,我一行,塑造出淄川實小高大、美麗的形象,每一位少先隊員的舉止言行展現的正是學校的品味,關系著學校的榮辱。不要以為一個人的言行微不足道,一滴水不能改變旱情,但無數滴水卻能形成海洋,願每一位同學都自覺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我們是實小學子,我們要做行為文明的學生,我們要做精神富有的學生。
讓我們全體行動起來,相互監督,共同促進。使我們的校園變得更加文明美麗!
國旗下的講話(三)
珍惜時間
兩千年前,一位哲人立於河邊,面對奔流不息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時間與事物,發出了一個千古流傳的感嘆:逝者如斯夫。
時間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貴的。金錢買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時間是構成一個人生命的材料。」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同樣,屬於一個熱鬧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它一分一秒,稍縱即逝。
然而,時間是寶貴的。雖然它限制了人們的生命,但人們在有限的生命里可充分地利用它。魯迅先生說過,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勞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我覺的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成功的人,珍惜每分每秒,成就輝煌,而失敗的人正因為抱著「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鍾」的思想得過且過,消磨時間,在他們眼裡時間是漫長和無謂的, 而當他們回過頭之後,才發現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才發現時間的可貴,可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
古往今來,有不少人惋惜:時間易逝,於是長嘆曰:「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趲少年」。的確,時間的流速真另人難以估計,無法形容。樹枯了,有再青的機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燕子去了,有再回來的時刻;然而,人的生命要是結束了,用完了自己有限的時間,就再也沒有復活,挽救的機會了。正如「花有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就這樣一步一步,永不返回。而這又正告誡我們莫把寶貴的光陰虛擲,要珍惜時間,愛護生命,利用每分每秒,不要虛耗它。猶如朱自清所說的: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裡過去。我覺得時間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摭挽時,它又從摭挽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它伶伶俐俐的從我身上跨過,從我的腳邊飛去了。當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新來日子的影子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這句話寫出了時間無時無刻不在流逝,我們應該好好把握逝去的瞬間。 「未來」「現在」「過去」是時間的步伐:「未來」,憂郁地接近;「現在」,快如飛箭地消失;「過去」,永遠地停止。在偉大的宇宙空間,人生僅是流星般的閃光;在無限的長河裡,人生僅僅是微小的波浪。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珍惜生命中最可貴的東西---時間吧!
國旗下的講話(四)
語言美,春風化雨潤心田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語言美,春風化雨潤心田》。
說話文明,舉止文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人,如果能夠出口成章,滔滔不絕,語重心長又能催人奮發,就不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功底,更體現了他高尚的品德素養。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體貼的眼神,看似微不足道,實則意義深遠。三國時期,諸葛亮以他的《出師表》一文,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報效蜀國的赤誠之心和經天緯地的治國方略。然而,又有誰不被他文中優美的語言所感動呢?以致於它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留下的眾多美文之一。二十年前,一句「小平您好!」,之所以能夠傳遍大江南北,深入千家萬戶,就在於它語言的質朴和真切,既飽含了全國人民對鄧小平爺爺改革開放的肯定與擁護,也表達了特區人民對鄧小平爺爺的無限崇敬和愛戴。
孔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具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文明禮貌並非是個人生活的小事,而是一個國家社會風尚的真實反映,是一個民族道德素質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標志.每個人從他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需要別人的愛撫、安慰、體諒、關懷和相互幫助,都渴望真誠友情和相互幫助.當我們快樂時,需要和別人分享,有痛苦煩惱時,需要向別人傾訴;有了困難時需要別人的幫助。同樣在與人交往中,也需要寬容,虛懷若谷、容得下不同的意見,對人友愛、理解,不埋怨,不嫉恨、不猜疑。得理讓人,失理道歉,真誠地與人相處,與人為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有時一聲『你好』給別人帶去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謝謝』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一聲『對不起』能化解劍拔弩張的沖突,一個『不要緊』等於給人吹去陣陣溫潤的春風。同學們,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吧,讓「請、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這些成為我們的日常用語,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用友好、誠懇的態度待人,用熱情、大方的舉止處事,給他人帶來愉快和諧,讓校園充滿愛的溫馨,讓文明禮貌之花在我們的校園競相綻放吧!
國旗下的講話(五)
成功在於堅持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成功在於堅持》。
首先我想與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古希臘。開學第一天,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說:「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說著,蘇格拉底示範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3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只剩下八成。一年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里,只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這個小故事所蘊含的深刻含意是顯而易見的。
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布封曾經說過:「天才就是長期的堅持不懈。」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也曾說:「做學問,做研究工作,必須持之以恆。」的確,我們干什麼事,要取得成功,堅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恆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古今中外,有多少這樣的例子不用枚舉,只說說同學們非常熟悉和崇拜的追風少年、跨欄英雄劉翔吧。劉翔八歲開始優育運動生涯,開始練跳高,後來轉入跨欄項目。在十幾年的刻苦訓練中,每天面對的就是奔跑、起跳、跨越;跨越、奔跑、起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對於熱愛音樂、電腦的十幾歲的少年劉翔來說,是何等的枯燥、乏味!但是,劉翔堅持下來了,十幾年如一日的刻苦訓練,成就了劉翔,雅典奧運會上,一個令西方世界驚詫不已的東方神話橫空出世,劉翔帶給全中國人民的是何等的榮耀和自豪。我想他也給我們每個人注入了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明確目標,堅持不懈,終能成功!世間最容易的事是堅持,最難的事也是堅持。說它容易,是因為只要願意做,人人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真正能做到的,終究只是少數人。
成功在於堅持,這是一個並不神秘的秘訣。
同學們,當困難拌住你成功腳步的時候;當失敗挫傷你進取雄心的時候;當負擔壓得你喘不過氣的時候,不要退縮,不要放棄,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只有堅持不懈,才能通向成功!
隨便調 獎勵拿來 呵呵
㈤ 校園(班級)的關於文明禮儀的小故事
爭做文明學生 共建文明校園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
我們鋼屯小學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克服種種困難,經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我們已經擁有了一個幽靜而溫馨的學習環境,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創設了一個健康的成長空間。在晨光下,在微風里,在實小的殿堂中,同學們正在茁壯成長。
可是就在這塊美麗的校園中,也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偶爾也有一些令人不滿意的現象出現。如:清掃剛結束後的校園,就有我們同學扔下未喝完的牛奶袋,飲料罐,冰糕紙;在整潔的校園里,有我們同學丟的紙屑,塑料袋;在書聲琅琅的課堂上,有的同學卻精神萎靡不振;在課間總有那麼少數同學在高聲喧嘩,追逐打鬧。還有少數同學受一些不良習慣的影響,講粗話,臟話,爭吵,打架,搞不團結。
以上這種種現象雖只是發生在極少數的個別同學的身上,但卻破壞了學校為我們提供的優美和諧的育人環境,與我們當今社會所倡導的文明主流不相符。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取決於人的素質,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取決於市民的素質,一個學校的文明程度取決於我們每位同學。同學們,你們是否想過我們的文明與否,不僅代表著我們個人的形象,也代表著學校的形象。因此,從現在起,我們應堅決摒棄掉我們身上種種不文明的行為,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做一個自尊、自愛、整潔、樸素大方的學生;做一個真誠友愛、禮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學生;做一個勤奮學習、積極向上的學生;做一個文明、健康向上的21世紀的「四有」新人。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一個文明、美麗的校園,讓我們實小的每一名學生都成為一個文明之人,讓文明之花開遍校園的每個角落。同時也讓我們用我們的文明行為影響自己的家庭,影響自己生活的社區,影響自己周圍的街道,為我們淄川創建文明城市盡自己的微薄之力。謝謝大家!
讓我們共建文明校園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我首先祝同學們節日快樂!今天我講話的內容是《讓我們共建文明校園》。文明無處不在,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它的作用太多太多。那麼怎樣才能使小學生的文明洋溢在美麗的校園呢?
我們小學生要衣著裝整潔,符合學生身份,體現出新世紀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升旗儀式,最為庄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顯得更加鮮艷。此時此刻,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 校園文明更加重要,課間休息,不追逐打鬧,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和客人要主動問好。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周學生的批評勸阻。
一直以來,我們鋼屯小學的領導老師們默默工作,無私奉獻,努力為同學們營造優美的校園環境,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同樣,創建良好的班集體,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人人都有責任。同學們想過嗎?學校要發展,形象要高大,光靠老師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一言,我一行,塑造出淄川實小高大、美麗的形象,每一位少先隊員的舉止言行展現的正是學校的品味,關系著學校的榮辱。不要以為一個人的言行微不足道,一滴水不能改變旱情,但無數滴水卻能形成海洋,願每一位同學都自覺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我們是實小學子,我們要做行為文明的學生,我們要做精神富有的學生。
讓我們全體行動起來,相互監督,共同促進。使我們的校園變得更加文明美麗!
珍惜時間
兩千年前,一位哲人立於河邊,面對奔流不息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時間與事物,發出了一個千古流傳的感嘆:逝者如斯夫。
時間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貴的。金錢買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時間是構成一個人生命的材料。」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同樣,屬於一個熱鬧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它一分一秒,稍縱即逝。
然而,時間是寶貴的。雖然它限制了人們的生命,但人們在有限的生命里可充分地利用它。魯迅先生說過,時間,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勞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我覺的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成功的人,珍惜每分每秒,成就輝煌,而失敗的人正因為抱著「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鍾」的思想得過且過,消磨時間,在他們眼裡時間是漫長和無謂的, 而當他們回過頭之後,才發現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才發現時間的可貴,可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啊!
古往今來,有不少人惋惜:時間易逝,於是長嘆曰:「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趲少年」。的確,時間的流速真另人難以估計,無法形容。樹枯了,有再青的機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燕子去了,有再回來的時刻;然而,人的生命要是結束了,用完了自己有限的時間,就再也沒有復活,挽救的機會了。正如「花有再開日,人無再少年」。時間就這樣一步一步,永不返回。而這又正告誡我們莫把寶貴的光陰虛擲,要珍惜時間,愛護生命,利用每分每秒,不要虛耗它。猶如朱自清所說的: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裡過去。我覺得時間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摭挽時,它又從摭挽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它伶伶俐俐的從我身上跨過,從我的腳邊飛去了。當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嘆息,但新來日子的影子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這句話寫出了時間無時無刻不在流逝,我們應該好好把握逝去的瞬間。 「未來」「現在」「過去」是時間的步伐:「未來」,憂郁地接近;「現在」,快如飛箭地消失;「過去」,永遠地停止。在偉大的宇宙空間,人生僅是流星般的閃光;在無限的長河裡,人生僅僅是微小的波浪。老師們,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珍惜生命中最可貴的東西---時間吧!
語言美,春風化雨潤心田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語言美,春風化雨潤心田》。
說話文明,舉止文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人,如果能夠出口成章,滔滔不絕,語重心長又能催人奮發,就不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化功底,更體現了他高尚的品德素養。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體貼的眼神,看似微不足道,實則意義深遠。三國時期,諸葛亮以他的《出師表》一文,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他報效蜀國的赤誠之心和經天緯地的治國方略。然而,又有誰不被他文中優美的語言所感動呢?以致於它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留下的眾多美文之一。二十年前,一句「小平您好!」,之所以能夠傳遍大江南北,深入千家萬戶,就在於它語言的質朴和真切,既飽含了全國人民對鄧小平爺爺改革開放的肯定與擁護,也表達了特區人民對鄧小平爺爺的無限崇敬和愛戴。
孔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具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文明禮貌並非是個人生活的小事,而是一個國家社會風尚的真實反映,是一個民族道德素質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標志.每個人從他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需要別人的愛撫、安慰、體諒、關懷和相互幫助,都渴望真誠友情和相互幫助.當我們快樂時,需要和別人分享,有痛苦煩惱時,需要向別人傾訴;有了困難時需要別人的幫助。同樣在與人交往中,也需要寬容,虛懷若谷、容得下不同的意見,對人友愛、理解,不埋怨,不嫉恨、不猜疑。得理讓人,失理道歉,真誠地與人相處,與人為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有時一聲『你好』給別人帶去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謝謝』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一聲『對不起』能化解劍拔弩張的沖突,一個『不要緊』等於給人吹去陣陣溫潤的春風。同學們,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吧,讓「請、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系、再見」這些成為我們的日常用語,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用友好、誠懇的態度待人,用熱情、大方的舉止處事,給他人帶來愉快和諧,讓校園充滿愛的溫馨,讓文明禮貌之花在我們的校園競相綻放吧!
成功在於堅持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成功在於堅持》。
首先我想與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古希臘。開學第一天,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說:「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盡量往前甩。」說著,蘇格拉底示範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么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3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又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學生只剩下八成。一年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整個教室里,只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這個小故事所蘊含的深刻含意是顯而易見的。
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布封曾經說過:「天才就是長期的堅持不懈。」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也曾說:「做學問,做研究工作,必須持之以恆。」的確,我們干什麼事,要取得成功,堅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恆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古今中外,有多少這樣的例子不用枚舉,只說說同學們非常熟悉和崇拜的追風少年、跨欄英雄劉翔吧。劉翔八歲開始優育運動生涯,開始練跳高,後來轉入跨欄項目。在十幾年的刻苦訓練中,每天面對的就是奔跑、起跳、跨越;跨越、奔跑、起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對於熱愛音樂、電腦的十幾歲的少年劉翔來說,是何等的枯燥、乏味!但是,劉翔堅持下來了,十幾年如一日的刻苦訓練,成就了劉翔,雅典奧運會上,一個令西方世界驚詫不已的東方神話橫空出世,劉翔帶給全中國人民的是何等的榮耀和自豪。我想他也給我們每個人注入了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明確目標,堅持不懈,終能成功!世間最容易的事是堅持,最難的事也是堅持。說它容易,是因為只要願意做,人人能做到,說它難,是因為真正能做到的,終究只是少數人。
成功在於堅持,這是一個並不神秘的秘訣。
同學們,當困難拌住你成功腳步的時候;當失敗挫傷你進取雄心的時候;當負擔壓得你喘不過氣的時候,不要退縮,不要放棄,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只有堅持不懈,才能通向成功!
㈥ 校園里的文明小故事
I don't know.
㈦ 關於校園文明的小故事
婷婷和蘭蘭
鳳溪中學是柳安縣唯一的一所重點中學。據說今年開辦一個初中實驗部,以全封閉模式全面實行素質教育。是第一次股份制辦學。今年首屆招收擇校生,收費昂貴,什麼資助費、培養費,再加上住校、用餐、學雜、代管、服裝等等雜七雜八的費用,算下來三年初中沒有個四萬元就別想進。所以招生簡章一出來,便在柳安縣的角角落落里炸開了窩,罵娘的、嘆氣的、興奮的、說啥都有。不過現如今為孩子的前途捨得投入的還真不少,何況,這是全縣唯一的重點中學啊,這不,報名的結果大大出乎校長意料,原打算招生150名,結果報名人數卻達到了近400名,還有那些個學習老掉尾的大款老爸在不斷地央求校長呢。把個校長也弄得焦頭爛額,最後決定通過筆試、口試、特長三場考試,從文化到綜合素質全面考核來擇優錄取。
話說這柳安縣有個崇安鎮,這崇安鎮原是縣屬一個小鄉鎮。鎮上有一對雙包胎姐妹,姐姐汪婷,妹妹汪蘭。這汪婷、汪蘭姐妹倆絕頂的聰明,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學習成績總是全鎮數一數二的,姐姐汪婷是個數學尖子,參加大大小小的數學競賽總能很爭氣的抱回一個大獎狀,被人戲稱為未來的理科狀元;妹妹汪蘭是個語文尖子,常有文章被刊發在各類校園刊物上,被人戲稱為未來的文科狀元;老爸老媽在村東頭開了一家小小的羊毛衫廠,日子雖過得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還順暢。都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眼下,有了這么好的機會,父母便商量著無論如何不能放棄這樣的機會。如果供一個孩子上這樣的學校,對他們這樣的家庭來說,原本不在話下,可眼下要供兩個孩子同時上這樣的學校,卻也著實有些為難,可看看這兩孩子都不錯啊,你讓誰去誰留呢,父母為這事傷透了腦筋。最後商量,讓她們都報名參加考試再作決定。期望著讓老天爺來決定兩姐妹的前程命運。
不料,老天像與他們開玩笑似的,不久,兩姐妹都蹦蹦跳跳、哼哼唱唱地地捧回了大紅燙金錄取通知書。看她們倆個圍著自己又是笑又是叫的高興勁,做父母的又哪裡還忍心說出那句決定兩孩子前程命運的話來?這下可窄辦呢?
這天晚上吃過晚飯,老爸對兩孩子說;「婷婷、蘭蘭,爸媽有事跟你們商量呢。」
於是一家人圍坐在桌子邊上,老爸老媽是大眼瞪小眼,遲遲無法開口,兩聰明的孩子也是你望著我,我望著你,心裡早已明白了七、八分,兩張燦爛的笑臉都僵僵地變成了哭喪的臉。僵持了約模半個小時,爸爸終於開口說出了兩人只能去一個的決定。兩個女孩兒沉默著,屋裡一下靜了下來。這時,媽媽想出了個抓閹定前途的主意。姐姐婷婷一聽,首先跳起來說,「好,我舉雙手贊成」,說著,立即一股風似地跑到里間用小刀子裁了兩張白紙,一張交給妹妹,一張自己拿著說:「呶,咱倆一人寫一個字,你寫『去』字,我寫『留』字」,說著,也不等妹妹說話,就先背過身去寫了起來。然後,迅速地折成一個小方塊,接過妹妹手裡的小方塊,雙手合在一起抖動一下,往空中一拋,兩個紙方塊就徐徐落在桌上。妹妹剛伸手去撿,姐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先一步撿起了其中的一張,爸爸媽媽看著婷婷的舉動,不由皺了皺眉,妹妹一看姐姐的態度,眼睛只往桌上瞟了一眼,便不滿地撲過去,一邊搶姐姐手裡的那方小紙片,一邊嚷著:「不行,婷婷一定作弊了」,婷婷不由自主地把手伸到了背後,一邊往後退一邊說,「我沒有,你先看了那紙再說啊」。
蘭蘭哪裡肯作罷,抓住姐姐的手拚命地往前拽,眼看兩人就要扭打起來,爸爸大喝一聲,「婷婷!」
婷婷漲紅了臉,委曲地流著淚把小紙片交給了父親,說「是,我是做了手腳,在紙背後四個角上用鋼筆輕輕地點了四個你們不易看出的小圓點,可是,你們看看,這是什麼字啊,是『留』啊!」
一家人一聽都呆住了,爸爸接過紙片一看,果然是一個「留」字,翻過背面,四角果然有四個不易察覺的小圓點。不覺驚訝地問「你為什麼要這樣做?」
婷婷這才抹了把淚,說出了原因,雖然她也十分渴望能上這所縣重點,但她又覺得自己有希望將來憑自己的實力考上重點的,只要自己努力,將來考清華也沒問題的,而妹妹除了語文突出,其它方面都不如自己,而妹妹卻有一個特長,跳舞特棒,聽說那所中學里有舞蹈房還有專門的舞蹈老師,還聽說將來考大學特長可以加分的,所以決定把機會讓給妹妹。聽了婷婷的話,媽媽激動地一把摟著了婷婷。
誰知這蘭蘭一聽卻跳了起來,大聲抗議,「不行,我不要你讓,你比我更有希望,更有前程,這么好的機會你不能放棄」。
大家一聽,又糊塗了,這蘭蘭是怎麼了,既然姿態這么高,剛才為什麼還拚命搶呢?
蘭蘭這時也漲紅了臉,說出自己也作了弊。原來她在那張寫了「去」字的紙上也用筆尖在四角戳了幾個小小的洞,別人不細看,自然看不出,而自己一眼就能看出。她繼續說:「婷婷數學那麼好,而我見了數學就頭疼,數學比語文難多了,我聽說縣里那所重點中學就是最注重理科的,所以還是姐姐去更好」。
兩姐妹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互不相讓,老爸老媽一聽又舉棋不定了,這件事可怎麼了結呀。
這時家裡的電話急促地響了起來,婷婷跑過去拎起電話一聽,高興得一下子蹦了起來,嘴裡高呼著「哇賽,太棒了!」。
原來,這電話是數學老師江水強打來的,告訴她一個喜訊,她在前不久的全國數奧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根據這次鳳中的招生優惠政策,獲得這項殊榮的考生可以免除資助費和培養費二萬元。
㈧ 文明禮儀校園小故事~
孔子尊師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學生宮敬叔奉魯國國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去朝拜天子,覺得這是個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請教「禮制」學識的好機會,於是徵得魯昭公的同意後,與宮敬叔同行。到達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書寫《道德經》的老子聽說譽滿天下的孔丘前來求教,趕忙放下手中刀筆,整頓衣冠出迎。孔子見大門里出來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鑠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趨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進入大廳後,孔子再拜後才坐下來。老子問孔子為何事而來,孔子離座回答:「我學識淺薄,對古代的『禮制』一無所知,特地向老師請教。」老子見孔子這樣誠懇,便詳細地抒發了自己的見解。
回到魯國後,孔子的學生們請求他講解老子的學識。孔子說:「老子博古通今,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歸,確實是我的好老師。」同時還打比方贊揚老子,他說:「鳥兒,我知道它能飛;魚兒,我知道它能游;野獸,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獸我可以結網來逮住它,會游的魚兒我可以用絲條縛在魚鉤來釣到它,高飛的鳥兒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來。至於龍,我卻不能夠知道它是如何乘風雲而上天的。老子,其猶龍邪!」
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庄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候、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粗魯的小老鼠
從前有一隻小老鼠,總覺得自己了不起,對別人很不禮貌。
一次他去上學,一隻蝸牛迎面走了過來,擋住了他的去路。小老鼠兇巴巴地說:「小不點兒,滾開,別擋我的路!」小老鼠說著一腳踢了過去,把蝸牛踢得滾出去很遠。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邊喝水,覺得河裡的一條小魚妨礙了他,於是,撿起一塊石頭就扔了過去。小魚受到襲擊,嚇了一跳,慌忙躲避。小老鼠哈哈大笑說:「知道我的厲害了吧!」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見一隻小豬躺在路邊,就趾高氣昂地說:「誰給你這么大的膽子,竟敢擋住我的路!」說著,一腳踢了過去。「嘭」地一聲,小老鼠正好踢到小豬的腳上,小豬倒沒什麼事,小老鼠卻「唉呦,唉呦」地叫了起來,原來他的腳腫起了一個大包。小豬站起來對小老鼠說:「你對別人傲慢無禮,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嘗到苦頭了吧!只有尊重別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小老鼠看著受傷的腳,羞愧地低下了頭。
想一想,你有過小老鼠這樣的舉動或心理嗎?
「叮鈴鈴」,清脆的鈴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小華一骨碌起了床,拉開窗簾一看,啊,好一個明亮的世界呀!小鳥在枝頭歡快地歌唱。他迅速穿好衣服,看見媽媽在做早飯,爸爸在洗臉,小華向爸爸媽媽問了聲「早上好!」洗漱完畢,
吃過早飯,對爸爸媽媽說了聲「再見」,就去上學了。小華在學校度過了一個愉快的上午。中午放學回到家,小華按按門鈴,奇怪,怎麼沒人開門呢?他用鑰匙開了門,發現爸爸、媽媽不在家,桌上有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小華,奶奶得了重感冒,我們陪她去醫院了,一會兒就回來。
不一會兒,門鈴響了,小華打開門一看,是一位陌生的叔叔,他問:「您找誰?」那人說:「我找你爸爸有事。」小華說:「我爸爸不在家,請您晚上再來吧!」過了一會兒,爸爸、媽媽帶著奶奶回來了,小華趕快過去攙扶奶奶,關切地問道:「奶奶,您好點兒嗎?您先在床上躺一會兒,我去給您倒杯水。」奶奶微笑著誇獎小華:「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吃中飯了,小華主動地幫著盛飯,端菜,啊!今天有糖醋排骨,這可是小華最愛吃的菜了,他把這盤菜端到了爸爸跟前,爸爸說:「這是專門為你做的」。小華說:「您是長輩,該您先吃」,爸爸高興地笑了。媽媽不停地往小華碗中夾排骨,小華說:「媽媽,老師說,素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吃了有利於健康,而且吃飯時要細嚼慢咽。」媽媽聽了,對爸爸說:「咱家的小華懂的真是越來越多了。」
下午放學後,小華在認真地做作業,這時,電話鈴響了,小華拿起話筒說:「您好,請問您找誰?」原來是中午來過的那位叔叔來電話找爸爸,小華對他說:「爸爸今晚7點鍾回來,到時候,您再和爸爸聯系吧!」吃過晚飯,爸爸在看新聞聯播,這時小華想起今天有《神奇寶貝》看,等爸爸看完新聞聯播後,小華徵得爸爸的同意調換了頻道,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他看見爸爸在打電腦,就把音量調小了點,這時門鈴響了,小華打開門一看,原來是那位叔叔,小華熱情地給叔叔開了門,給叔叔倒了一杯熱茶,叔叔送給小華一輛小賽車,小華高興極了,雙手接過賽車,說:「謝謝叔叔!」爸爸和叔叔談話時,小華輕輕地把房間門關上了。過了一會兒,叔叔要走了,小華和爸爸一起把叔叔送到門口,對他說:「叔叔再見,歡迎您下次再來。」叔叔摸摸小華的頭,對爸爸說:「你的兒子真有禮貌。」
第二天是雙休日,上午,媽媽帶著小華去姑姑家玩,小華和表姐表弟在一起開心地做游戲。小華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去同學王文文家玩。」媽媽說:「別回來晚了。」 小華高興地答應了媽媽。晚上,小華和爸爸媽媽道了晚安,躺在床上,不一會兒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㈨ 100字左右的文明禮貌小故事,最好不是古代的
1.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啊!他們兩位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而楊時和游酢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
這個故事,就叫「程門立雪」,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人們常用「程門立雪」的成語表示求學者尊敬師長和求學心誠意堅。
2.幾個低年級的同學,肩並肩有說有笑的走著,前面迎面走來一位老師,他們也不認識,但當這位老師走到這幾名同學身邊時,其他人都還是說笑,只有一位同學,恭敬的鞠了一躬,說了聲「老師好」老師當然也很高興的回答了一句「你好」,別的同學都沒哼一聲。
等老師過去了之後。有的人說那個同學有病,不認識的老師還給鞠躬,有的人說他根本是裝樣子,給別人看的。那個同學沒有反駁他們,只是說了一句:做一個有禮貌的人是做學生的最基本要求。我在後邊聽了這句話都很感動,感動那個同學的真誠,一個人懂禮貌,真的是很難得的品質。
3.古代的時候有一個男人,他想要去一座寺廟,於是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城鎮。走著走著,他越來越迷路,不知道該往哪裡走。這時,他身邊剛好有一個老伯伯走過,他一把擋在老伯伯前,大聲吼道:「喂,老頭兒!快告訴我XX寺廟在哪裡!還有多遠啊!」老伯伯望瞭望他,平靜地說:「無禮(五里).」於是那個男人往前走了五里,可是還看不到他想到的那座寺廟。這時候,他尋思著老伯伯的話,突然明白了什麼……
4.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
5.孔融讓梨故事: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麼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體會: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9)文明校園小故事100字擴展閱讀
文明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素養、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就更應該用文明的行為舉止,合理的禮儀來待人接客。這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動作,語言,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做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
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與人之間難免磕磕碰碰,有時甚至失禮失態,一句「對不起」 就能使怨氣煙消雲散,反之,可能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甚至釀成人間悲劇。在人際交往中,學會道歉,是我們從小學做人的很重要的一項道德修養,我們要學會說「對不起」,力爭做個文明青少年。
而且,語言是交際的工具,文明用語則是通往心靈的金鑰匙,在交際中能否使用文明用語,反映著一個人的修養,而且影響到整個社會風氣。講臟話粗話的世界是「黑白」的,講文明用語的社會才是「彩色」的。當然,生活中的文明禮貌用語還有很多,要注意各種場合使用的禮貌用語。
其次,學習"禮儀",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為基礎。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別人尊重、不向別人卑躬屈節,也不容別人侮辱、歧視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人的自我意識的表現,並以特定的方式指導人的行動,是一種積極的行為動機。
正確的自尊心應具有待人謙遜、不驕不躁的品格。青少年學生在學會尊重他人時,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時,其內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培養青少年學生高尚的人格,養成自尊、自愛、自律的良好品德顯得尤為重要。
禮儀教育可以作為動力和導向,在青少年學生的個體發展上發揮重要作用。再次,學習"禮儀"要重在實踐,一個人的禮儀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來,不說不動就不能說某個人有沒有"禮儀",每個人都要在理解禮儀要求的基礎上,敢於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時的待人接物中展現自己文明有禮的形象。
一些學生平時也知道要講文明、懂禮貌,但在公共場合或遭遇到不很熟悉的人時,其"禮儀"規范就無法發揮,這是他們缺乏自信的表現。要教育青少年學生樹立信心,懂得在應用得體的禮儀言行的同時,也是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要敢於展示一個有禮、自信、文明的自我,並且充分利用各種場合、機會去表現這一點。
禮儀也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具有良好禮儀習慣的人首先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能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學校,禮儀能使老師與學生、同學與同學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融洽、友善,使校園的文明氛圍更加濃厚。
㈩ 關於校園文明禮儀的小故事,)
一天,天氣不佳,風里夾著密集的雨點,讓人難以抬頭,我從少年宮出來,走到版小公園地區,權心裡正詛咒著該死的天氣,忽然聽到金屬碰撞聲。我循聲望去,原來是商場窗前的一輛自行車被風颳倒,壓倒了一大排,約摸30輛。
這時,正逢一位老爺爺路過,他把手裡的傘放在一旁,彎腰屈背把自行車一輛輛扶起來,我連忙奔過去,和爺爺一起扶車。扶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車有笨有重,有的幾輛車龍頭橫擋插在了一起,還有的撐腳不牢靠,剛扶正又倒了下來,好不容易才扶起了幾輛。
一些過路人看到了,都走來投入了扶車的行列,一個,二個,三個。有中年人,青年人,也有和我一樣的孩子,他們的頭發都濕了,雨水順著臉頰流下來模糊了鏡片,弄濕了衣衫,也顧不得擦一擦,放在一旁的傘被風吹翻了,也顧不得拾一拾。一群陌生人就這樣聚集再一起,連身邊是誰也顧不得看一眼。 30多輛自行車又整齊地站成一排,風雨似乎小了些,當人們那起傘准備離去的 時候,有一輛車的主人來了,他望著自己那輛剛被扶起的車,連聲說:「謝謝,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