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現中華美德的故事
⑴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有哪些
二十四孝_孝感繼母
清朝人李應麟,居雲南昆明,從小溫順善良。他的母親不幸去世後,便勸父親再娶。他用賣卜的收入來供養父母。應麟對待繼母雖然十分孝順,但是繼母卻將他視為眼中釘,百般刁難,常常對他施以棍棒。每當這時應麟總是跪著,恭敬如初,絲毫沒有抗拒之意。他的父親卻輕信繼母讒言,將他逐出了家門。應麟仍無怨言,每年父母生日,都准備好禮品回家祝賀。不久應麟聽說繼母病了,急忙回家進行護理,並跑到三十里外的地方求醫抓葯,不管雨天晴天天天如此,直到繼母病癒。同時應麟對待繼母所生孩子格外親和,終使繼母悔恨不已,是此母子關系改善,勝過親生。
後人贊曰;不憂繼母逐離鄉,母病回家侍葯湯;將弟視同親手足,母終悔恨變慈祥
二十四孝_勸姑孝祖
明朝時候,浙江紹興山陰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娶了一個童養媳名叫劉蘭姐,年僅十二歲,卻很明事理,對家人十分恭敬殷勤。她婆母王氏動不動就冒犯長輩,經常罵祖母「老不死」,將其視為「包袱」,言辭十分粗野。
一天深夜,劉蘭姐來到王氏的閨房長跪不起。王氏大吃一驚,問其緣故。劉蘭姐答道:兒擔憂婆母不敬太婆母.日後媳婦將視為榜樣,待您老了,也把您視為「包袱」,那時您會多麼傷心啊!太婆母長命百歲是我家的大幸,懇求您三思而行呀。王氏聽後恍然大悟,邊流淚邊嘆氣說:良言使我收益不淺啊!於是痛改前非,對待祖母溫柔恭順。而劉蘭姐對待王氏亦是如此。真是:
二六女兒明大義,看姑罵祖逆親意;入房跪勸悔前非,示範兒孫行孝字。
二十四孝 孝感動天
上古時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兒子。從小就很孝順父母。他父親是個老實厚道的農夫。舜的生母在舜十幾歲時故去了,舜的父親瞽叟是個盲人,據說很有音樂天才。他娶了一位後妻,性情粗暴、兇狠。舜的母親因家境貧困,常對他父親出言不遜、橫加指責。她生了一個兒子名叫象。象長大後變得兇殘、蠻橫、傲慢、無理,也常對父親傲慢不恭敬。只有舜始終如一,不怨天尤人,對父母恭順如常,對弟弟加倍關心、照顧,引導其改過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動上天。當舜在山下耕田時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鳥幫忙鋤去荒草。當時的帝堯聽說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婦,並將自己的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舜,以表彰他的孝心。後來堯把帝位也「禪讓」給舜。人們贊揚說,舜由一個平民成為帝王純由他的孝心所致。
⑵ 求中華名族傳統美德小故事
一:尊師敬長
作為新中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不忘恩師的故事,更是給我們留下美談,做出榜樣。我們應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寫好歷史的續篇,這樣才無愧於辛勤培養我們的老師,無愧於我們的偉大時代。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卻始終尊敬自己的老師。1959年,毛澤東回到了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請韶山的老人們吃飯。毛澤東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席,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
毛澤東青年時代聽過徐特立先生的課。當徐特立60壽辰時,他特意寫信向徐老祝賀。信中說:「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二:愛國愛民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政府腐敗,英國強盜把一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
林則徐面對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危害。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則徐的建議,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煙。
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鴉片全部銷毀。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第一頁。
三:謙虛禮貌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 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四:刻苦學習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終於成為有名的大詩人。
五:尊老愛幼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⑶ 中華傳統美德小故事有哪些
1、賣身葬父
董永家裡很貧窮,父親死後沒有錢入葬,就變賣自身借錢安葬父親。去財主家做工抵債的途中,遇到一位女子(仙女化身),主動地要求做董永的妻子。
夫婦一同到了財主家。主人要求織出三百匹細絹才可以抵債。他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任務。在回家的路上,走到月前相會的那株槐樹下,女子辭別而去。
2、故事二:埋兒奉母
郭巨,晉代隆慮人,原本家道殷實。父親死後,他把家產分作兩份,給了兩個弟弟,自己獨取母親供養,對母極孝。後家境逐漸貧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親非常疼愛孫子,自己總捨不得吃飯,卻把僅有的食物留給孫子吃。
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擔心養這個孩子必然影響供養母親,遂和妻子商議:「兒子可以再有,母親死了不能復活,不如埋掉兒子,節省些糧食供養母親。」當他們挖坑時,在地下二尺處忽見一壇黃金,上面寫:「天賜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奪。」
夫妻得到黃金,回家孝敬母親,並得以兼養孩子。從此,郭巨不僅過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順」的美名傳遍天下。
3、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去世後,(他做了大官,)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現在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如願以償呢?」
4、黃香溫席
古代有個叫黃香的人,以孝出名。他9歲時母親去世,從此他更細心地照顧父親,一人包攬了所有的家務事。到了冬天,他害怕父親著涼,就先鑽到冰冷的被窩里,用身體溫熱被子後,再扶父親上床睡下。
那時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到了夏天,為了使父親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涼席扇涼,再請父親去睡。黃香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學上有所成就,後來他當上了以孝聞名的好官,人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被列為「二十四孝」之一。
5、程門立雪
北宋時,福建將東縣有個叫楊時的進士,特別喜好鑽研學問,到處尋師訪友,曾就學於洛陽著名學者程顥門下。
程顥死後,又將楊時推薦到其弟程頤門下,在洛陽伊川所建的伊川書院中求學。楊時那時已四十多歲,學問也相當高,但他仍謙虛謹慎,尊師敬友,深得程頤的喜愛,被程頤視為得意門生,得其真傳。
一天,楊時向程頤請求學問,不巧趕上老師正在屋中打盹兒。楊時靜立門口,等老師醒來。一會兒,天飄起鵝毛大雪,直到程頤一覺醒來。程頤深受感動,更加盡心盡力教楊時,楊時不負重望,終於學到了老師的全部學問。
之後,楊時回到南方傳播程氏理學,且形成獨家學派,世稱「龜山先生」。後人便用「程門立雪」這個典故,來贊揚求學師門,誠心專志,尊師重道的學子。
⑷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 簡短寫幾個
1.子路借米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
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
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
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2.毛主席尊師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卻始終尊敬自己的老師。1959年,毛澤東回到了闊別32年的故
鄉——韶山,請韶山的老人們吃飯。毛澤東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席,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
意。
毛澤東青年時代聽過徐特立先生的課。當徐特立60壽辰時,他特意寫信向徐老祝賀。信中
說:「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3.林則徐禁煙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政府腐敗,英國強盜把一
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林則徐面對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危害。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則徐
的建議,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煙。
4.七歲之師
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
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
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
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
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
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5.鐵杵磨針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
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
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
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
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終於成為有名的大詩人。
⑸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小故事
1、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們一起吃梨,孔融總是拿小的吃。有大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回答說:"我年齡小,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由於孔融這么聰明早慧,很小就懂得這樣的道理,宗族親戚們認為他是個奇才。
2、子路負米
子路家境貧困時,自己吃的是粗陋的飯菜,而從百里之外把米背給父母。後遂用「負米、負米百里」等表示奉養父母或為奉養父母在外謀求祿米。
3、鑿壁偷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里有個大戶人家不怎麼識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書。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借給匡衡書(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學問家。
4、林則徐禁煙
林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政府腐敗,英國強盜把一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
林則徐應對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危害。道光皇帝理解了林則徐的推薦,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煙。
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鴉片全部銷毀。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第一頁。
5、黃香溫席
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內)人。年紀才九歲的時候,就已經懂得孝順長輩的道理。每當炎炎的夏日到來時,(黃香)就用扇子對著父母的帳子扇風,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爽快,並使蚊蟲遠遠地避開(黃香雙親的帳子),讓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覺。
⑹ 有關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故事有哪些
1、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一:尊敬師長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師,就象燃燒的蠟燭,用知識之光照亮學生的心靈,直到生命的終結.例如: 毛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卻始
終尊敬自己的老師.1959年,毛 回到了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請韶山的老人們吃飯.毛 親自把老師讓在首席,向他敬酒,表達自己對老師的敬意.毛 青年時代聽過徐特立先生的課.當徐特立60壽辰時,他特意寫信向徐老祝賀.信中說:「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
2、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二:愛國愛民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明清之際愛國學者顧炎武的名言.愛國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實踐,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愛國愛民的志士和民族英雄.例如:林則徐是清朝後期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任湖廣總督期間,由於清政府腐敗,英國強盜把一種叫鴉片的毒品,源源不斷的偷運進中國,毒害中國百姓.林則徐面對這一切,十分焦急.他多次向皇帝上書,陳述鴉片的?.道光皇帝接受了林則徐的建議,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負責禁煙.1839年3月,林則徐來到廣州,禁煙運動迅速展開.6月3日,人們把繳獲的鴉片全部投進硝煙池.頃刻間,鴉片全部銷毀.林則徐為國家和民族做了一件大好事.虎門硝煙的壯舉,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揭開了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第一頁.
3、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三:謙虛禮貌中國素稱「禮儀之邦」.「禮」作為一種具體的行為來講,就是指人們在待人接物時的文明舉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禮貌.而禮貌的本質是表示對別人的尊重和友善,這種心理需求,是超越時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個人如果只懂得禮貌的形式,卻沒有謙讓之心,那麼,他不會真正懂得禮貌,謙讓也是謙虛、平等的表現,是禮貌的重要內涵.謙虛禮貌包含著我們的祖先對自然文化的驕傲和自豪,是中國人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根本特徵之一.例如: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們的政治主張.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石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擋住我們的車!」.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孔子被問住了.孔子覺得這孩子很懂得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幾歲啦?」孩子說:「我叫項橐,7歲!」孔子對學生們說:「項橐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4、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四:刻苦學習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在勤奮讀書方面表現得格外突出.不論是善於治國的政治家,還是胸懷韜略的軍事家;不論是思維敏捷的思想家,還是智慧超群的科學家,他們之所以在事業上取得不同反響,都是與他們從小的遠大抱負分不開的.俗話說:「有志者立常志,無志者常立志」,立志,貴在少年.稍許瀏覽一下歷史,一個個勤奮學習的動人故事就會爭相躍入你的眼簾.例如:匡衡幼年鑿壁引光苦讀,終以說《詩》而揚名;茅以升少年立志,遠涉重洋,經歷千難萬險,終於成為「橋梁之父」…….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 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只要天天磨鐵杵總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 聰明的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奮讀書.
5、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五:尊老愛幼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例如: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長年*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裡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誇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⑺ 求幾個歷史上體現中華美德的故事,並講出這是什麼美德
誠實守信的幾則小故事
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偽欺詐。「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話,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品質。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人們不但為誠實守信的美德大唱頌歌,而且努力地身體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誠實。在學習中,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他認為這才是對待學習的正確態度。
曾子也是個非常誠實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趕集,孩子哭鬧著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說,你不要去了,我回來殺豬給你吃。她趕集回來後,看見曾子真要殺豬,連忙上前阻止。曾子說,你欺騙了孩子,孩子就會不信任你。說著,就把豬殺了。曾子不欺騙孩子,也培養了孩子講信用的品德。
秦朝末年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重諾言,講信用。人們都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朋友的幫助,才倖免於難。而有信,自然會得到大家的:
舊時中國店鋪的門口,一般都寫有「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八個自古在商品買賣中,就提倡公平交易、誠實待客、不欺詐、不作假的行業道德。
在當代中國,誠實守信的美德也得到了發揚光大。這種美德表現在工作和學習上,就是專心致志,認真踏實,實事求是;表現在與人交往中,就是真誠待人,互相信賴;表現在對待國家和集體的態度上,就是奉公守法,忠誠老實。
百折不撓
東漢官員橋玄品行端莊,嫉惡如仇。有次,一夥強盜綁住他十歲的兒子,帶進他家,要正在病中的橋玄立即拿錢贖取,遭到橋直的怒斥。不多時,官兵包圍了橋家,因怕強盜會殺橋直的兒子,遲遲不敢動手。這時橋玄憤怒地喊道:「我難道能因為兒子的生命而放了這伙壞人嗎?」催促官兵們趕快動手。結果,橋玄的兒子被強盜殺死了。人們稱贊橋玄「百折不撓」,始終保持節操。折:挫折。撓:彎曲。
百折不撓:形容不管經受多少挫折,決不屈服、退縮。
激 夫 獲 貴
眼看丈夫滿為御
害羞感嘆求離去
夫慚懇解竟提升
不遜樂妻賢內助
晏嬰,戰國時齊景公之宰相,體軀短小,惟才幹超人,名聞諸侯,而其御者(車夫) 體甚魁梧,卻為俗子。 一日御者揮馬鞭過其門,意氣揚揚,狀甚自得,其妻窺狀,至為感嘆,是夜求御者離去,夫聞其故; 答以: 宰相身高不及六尺(約今之四尺二寸),名聞天下,備受諸侯敬仰,尚能謙虛,而君身高八尺,為晏嬰驅車,竟揚眉得意,前途豈有可為! 御者愧甚,從而改變,謙虛和謁,晏嬰稱奇,追問其故,乃告以受妻激之實情,晏嬰以知過能改,遂提升御者為大夫。
敬 親 感 賊
能事嚴親值佩欽
請看龎氏奉姑心
寄鄰紡織猶懷敬
感動赤眉不敢侵
漢朝姜詩,事母至孝,其妻龐氏,敬順尤篤。 母好飲江水,龎氏每天必往六七里程外取水,煮羹烹茶奉姑,一日因遇強風遲歸,母因渴甚,而有微詞: 姜詩大怒,遂離棄得,龐氏寄住鄰家,日夜勤苦紡織,以所得微資,經常買佳餚,托鄰嫗轉給其姑,經久,鄰嫗始以實相告,其姑慚愧,即令其回家團聚,姜詩夫妻之孝行,因而名傳四方。 時有赤眉賊路過該地,賊首呼喊: 驚大孝者觸鬼神之怒,眾賊未敢搶刧而過,其孝感豈不大乎。
⑻ 關於中華傳統美德的故事
今天鳥語花香,最適合出遊了,於是,我今天和老師坐公交去秋遊,公交窗外看見一位在大嬸路邊拉屎,黑色的屎,真是惡心了呢。
路上的親愛的叔叔阿姨隨地吐痰老師說這樣是不對的。
在路上看見一位叔叔在當眾拉屎,我說道:親愛的叔叔你這樣是不對的,老師說我們應該要講文明講禮貌,不可以隨地拉屎的呀。
那叔叔叔說道:關你屁事,曹.尼.麻.痹。吐出一坨大濃痰。還說要打我。
親愛的老師說打人是不對的。那位大叔拉完屎沒有洗手,我教育對大叔說道:老師說要上完廁所要洗手講禮貌,那大叔起來示意想打人,拿了把菜刀說砍老師,真是沒禮貌了呢。於是我們走開了。
我們要學雷鋒,樹新風,暖不忘寒、尊師敬友。孔融讓梨,爭做文明之邦,成為祖國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