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盤的故事40字左右
1. 算盤的由來50字
算盤的來歷,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末三分時期,關羽所發明,我國當時就有了"算板"。古人把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
據徐岳說,他的老師劉洪曾問學於道家天目先生,天目先生解釋了14種計算方法,其中一種就是珠算,可見至遲在東漢已經出現算盤。有些歷史學家認為,算盤的名稱,最早出現於元代學者劉因(1249——1293年)撰寫的《靜修先生文集》里。
在《元曲選》無名氏《龐居士誤放來生債》里也提到算盤。劇中有這樣一句話:「閑著手,去那算盤里撥了我的歲數。」
公元1 274年,楊輝在《乘除通變算寶》里,1299年朱世傑在《算學啟蒙》里都記載了有關算盤的《九歸除法》。
公元1450年,吳敬在《九章詳注比類演算法大全》里,對算盤的用法記述較為詳細,張擇瑞在《清明上河圖》中畫有一算盤,可見,早在北宋或北宋以前我國就已普遍使用算盤這一計算工具了。
(1)算盤的故事40字左右擴展閱讀
相關術語:
1、空檔:某一檔的上、下都離梁的時候,叫做空檔。空檔表示這一檔沒有記數,或者表示0。
2、空盤:算盤的各檔都是空檔是,表示全盤沒有記數,叫做空盤。
3、內珠:靠梁記數的算珠,叫做內珠。
4、外珠:離梁不記數的算珠,叫做外珠。
5、撥上:是指將下珠撥靠梁。
6、撥下:是指將上珠撥靠梁。
7、撥去:是指將上珠或下珠撥離梁。
8、本檔:是指正要撥珠記數的這一檔。
9、前檔:是指本檔的前一檔,也叫左一檔(位)。
2. 數學家的故事(40字左右)
公元前212年,羅馬軍隊攻佔了阿基米德的家鄉敘拉古城.當時,已75歲高齡的阿基米德版正在沙灘上聚精會神地演算權數學,對於敵軍的入侵竟絲毫未覺察.當羅馬士兵拔出劍來要殺他的時候,阿基米德安靜地說:"給我留下一些時間,讓我把這道還沒有解答完的題做完,免得將來給世界留下一道尚未證完的難題." 由於阿基米德孜孜不倦、刻苦鑽研,終於成為古希臘偉大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發明家,後人將他與牛頓、歐拉、高斯並稱為"數壇四傑"、"數學之神".
這是比較短也比較有代表性是的了,
3. 關於算盤的神奇故事
黃帝時代有沒有算帳先生,或者說,有沒有能打會算的「會計」?當今人不得知曉。
傳說,算盤和專算數是黃帝手下一名屬叫隸首的人發明創造的。至今在農村還流傳著隸首當初算賬時,發明的中國式的「阿拉伯」字母。80歲以上的年老人還會寫、會用。這十個字母的寫法:|、‖、
4. 算盤的小故事。
東漢靈帝時,著名天文學家劉洪「按數術成算」創造了「乾象歷」,並「親授其法」予徐岳。徐岳潛心鑽研晦、朔、弦、望、日月交食等歷象端委,進一步完善了「乾象歷」,後又把該歷法傳授給吳國中書令闞澤,使歷法得以在吳國實行。
歷法的鑽研為徐岳以後從事算學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他搜集先秦以來的大量數學資料,撰寫出《數術記遺》、《算經要用》等數學著作。《數術記遺》詳細地記錄了他與劉洪算術問答的精華,介紹了14種計算方法。第一次記載了算盤的樣式,並第一次定名為「珠算」。
(4)算盤的故事40字左右擴展閱讀
算盤是中國傳統的計算工具,是由早在春秋時期便已普通使用的籌算逐漸演變而來的,它不但是中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發明,而且是在阿拉伯數字出現之前曾被人們廣為使用的一種計算工具。
中國是算盤的故鄉,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准確等優點依然受到許多人的青睞。因此,人們往往把算盤的發明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並論,認為算盤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一大貢獻。
然而,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算盤的呢?從清代起,就有許多算學家對這一問題進行了研究,日本的學者也對此投入了不少精力。但由於缺少足夠的證據,算盤的起源問題直至今天仍是眾說紛紜。
5. 算盤的故事100字
算盤是我國抄人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工具。在加減乘除的運算里,熟練掌握算盤的人比起現代化的電子計算器速度差不多,加減的運算使用算盤還比電子計算器快。
算盤究竟是何時何人發明的,現在無法考察。但是它的使用應該是很早的。關於算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百年,那時有一種工具叫算版。古人以十個算珠穿成一串,一組組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的撥動算珠進行計算。東漢數學家《數術紀遺》載:「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
算盤到元末明初已普遍使用。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第二十九卷《井珠》,引當時諺語形容奴僕說:「凡納婢僕,初來時日擂盤珠,言不撥自動;稍久,曰算盤珠,言撥之則動;既久,日佛頂珠,言終日凝然,雖撥亦不動。」後人稱此為「三珠戲語」。
明代中葉後,算盤更被廣泛使用,大量相關著作也紛紛涌現,著名的有《直指演算法統宗》。
現在,隨著電子計算工具的普及,算盤已經慢慢淡出了社會生活
6. 算盤的來歷或故事
算盤的出現和使用在我國由來已久,距今歷時兩千多年。算盤最早是由「籌算」而來的,「籌算」就是運用一種竹簽作籌碼來進行運算。「籌算」一開始就採用十進位制,這在世界上是比較早的。其最初只是進行加減運算,之後有了簡單的乘除法。後來,由於計算上的發展,「籌算」因其計算速度較慢而顯落後。於是,在改進「籌算」的過程中算盤運用而生。
算盤的出現可追溯到我國漢代。東漢末年,數學家徐岳《數術紀遺》載:「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漢代即有算盤,但不同的是當時的算盤中間沒有橫梁相隔,上下珠以顏色相區別。而上一珠當五,下各珠當一,則與現代相同。
算盤之名稱最早見於宋代《謝察微算經》,可以確定至遲在宋代,有橫梁的穿檔的大珠算盤已經出現。宋代發達的商業,推動了珠算的廣泛運用與普及。在《清明上河圖》中,就可看到趙太承葯店的櫃台上就放著一個算盤。
到了明代,有了數學家編著的關於珠算的專著,如吳敬的《九章詳注比類演算法大全》、徐心魯的《盤珠演算法》、程大位的《演算法統宗》等,並形成了簡明易記的珠算口訣。明初時,中國算盤流傳到日本,其後又流傳到俄國,又從俄國傳至西歐各國,對近代文明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7. 算盤的發明故事
算盤來
徐岳(?~220)字源公河。東漢著名數學家、天文學家,世界第一位「珠算」提出者和「算盤」記錄者。東萊(今萊州市)人。東漢靈帝時,著名天文學家劉洪「按數術成算」創造了「乾象歷」,並「親授其法」予徐岳。徐岳潛心鑽研晦、朔、弦、望、日月交食等歷象端委,進一步完善了「乾象歷」,後又把該歷法傳授給吳國中書令闞澤,使歷法得以在吳國實行。歷法的鑽研為徐岳以後從事算學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他搜集先秦以來的大量數學資料,撰寫出《數術記遺》、《算經要用》等數學著作。《數術記遺》詳細地記錄了他與劉洪算術問答的精華,介紹了14種計算方法。第一次記載了算盤的樣式,並第一次定名為「珠算」。漢獻帝延康元年(220)病逝。
8. 算盤的小故事
算盤是我國人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計算工具。在加減乘除的運算里,熟練掌握版算盤的人比起現權代化的電子計算器速度差不多,加減的運算使用算盤還比電子計算器快。
算盤究竟是何時何人發明的,現在無法考察。但是它的使用應該是很早的。關於算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百年,那時有一種工具叫算版。古人以十個算珠穿成一串,一組組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的撥動算珠進行計算。東漢數學家《數術紀遺》載:「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
算盤到元末明初已普遍使用。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第二十九卷《井珠》,引當時諺語形容奴僕說:「凡納婢僕,初來時日擂盤珠,言不撥自動;稍久,曰算盤珠,言撥之則動;既久,日佛頂珠,言終日凝然,雖撥亦不動。」後人稱此為「三珠戲語」。
明代中葉後,算盤更被廣泛使用,大量相關著作也紛紛涌現,著名的有《直指演算法統宗》。
現在,隨著電子計算工具的普及,算盤已經慢慢淡出了社會生活。
9. 算盤的由來三十字左右
算盤的由來
算盤的發明,是我國古代科學成就之一,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我國是世界內上發明算盤容最早的國家。算盤,是由古代的「籌算」演變而來的。「籌算」就是運用「籌碼」——一種竹簽來進行運算。唐代末年開始見到籌算乘除法,到了宋代產生了籌算的除法歌訣,明代(1368年)吳敬著《演算法十全》中,有了算盤這一名稱。約在明代初年,算盤逐漸流行。論述算盤的著作,15世紀中葉已經很多。由於珠算口訣便於記憶,運算簡便,因而在我國被普遍應用。同時也陸續傳到日本、朝鮮、印度、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受到廣泛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