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搜查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搜查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3-01 19:14:55

㈠ 牛頓小時侯的故事有那些

牛頓小時侯家裡很窮,他父親早就病逝,牛頓和母親相依為命,過著清苦的生活.

十四歲那年,因家裡實在拿不出錢,牛頓中途退學了.退學以後,他的心思仍然停留在

數學書上.一天,母親叫他騎馬到山裡辦事.他扛著馬鞍到馬棚去牽馬,其實這時他正在思考一道數學題.當他把馬牽出來後,突然想起了解題的一種方法,他未牽著馬,卻扛著馬鞍一邊跑一邊思考.到達山頂後,解決問題的另一種方法又想出來了,而馬卻早已跑得無影無蹤,只有馬鞍還在肩上.

牛頓專心致志研究數學,在解析幾何、微積分等方面都有大量傑作,他後來成為著名的數學家.
牛頓小時侯性格內向,心靈手巧,但是在校成績卻很差。他小時侯媽媽就改
嫁了,他跟著外婆生活。外婆發現牛頓很聰明,會發明很多工具,比如:小風車、小
城堡等等……他都放在他的小作坊里。
牛頓雖然會做風車、風箏等東西,但是在學校的每次考試都是劣等,因此
常常挨老師的鞭子。一次,牛頓做了一個風車,一有風,風車就飛快的轉起來,牛頓
想:能不能讓風車沒有風也會轉動呢?他一直在思考。後來,他用小白鼠踩圓籠,使
風車不斷的轉動。
他後來不願被別的同學看不起,於是發奮學習,取得了優等的成績。他考上
了劍橋大學,為力學、數學、光學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牛頓小時侯養貓,家人叫他在門上給貓開個進出的通道。牛頓就在門上開了一大一小並排兩個洞。鄰居們見了好生奇怪,問牛頓為什麼要開兩個洞。牛頓答,大貓走大洞、小貓走小洞。卻似乎不曉得大能兼小的簡單道理,從此傳為笑談。
就此故事的解釋,最大眾的版本大概是「要說牛頓死心眼啊,小貓也可以走大洞啊,沒有必要開兩個洞的。」

㈡ 牛頓的童年故事

1643年,牛頓出生在英國一個小農場主家庭。小時候的牛頓學業平常,與眾不同的是他愛冷靜思考,還有極強的動手能力,課余時間喜歡製作各種各樣的工藝品和小機械裝置。 那時候,人們常利用風力帶動風車磨麵粉。英國北部的林肯郡鄉村的磨坊頂上,就有一架這樣的風車。有風的日子,風車就會「 咕嚕咕嚕 」轉起來。 小牛頓每天上學都要經過這座風車磨坊。他非常喜歡那架風車,覺得只要那麼一點兒風,就能推動這么龐大的 風車轉動 起來,還能帶動大磨將麥子磨成麵粉,真是太神奇了! 這一天,在一條鄉間小路上,一群孩子蹦蹦跳跳地走回家去。人群中,一個瘦弱的孩子顯得有些與眾不同,他的腳步很慢。這個孩子就是12歲的牛頓。此刻,小牛頓正朝風車磨坊走去。他在想:「風車是靠風來帶動的,可要是沒風,風車還能轉動嗎?」這時,他發現樹上的樹葉紋絲不動,真的一絲風也沒有了。小牛頓急了,腳步也不由得快了起來。 果然,小牛頓發現那架風車無精打采地立在那兒,一動也不動。 這回,小牛頓又在想:「 有什麼辦法能 不受風的影響,讓風車一直轉動下去呢?」吃過晚飯,小牛頓決定按照自己的想法造一架能一直 轉動的風車 。從此一放學,他就飛快地跑回家去,躲在屋裡搞他的「發明」。 終於有一天,小牛頓的小風車誕生了,它不靠風也能轉動!因為小牛頓在小風車上安裝了網罩圓輪,將一隻老鼠關在網罩內踏動圓輪,帶著小 風車轉動 。老鼠一跑一踩,小風車就不停地轉動起來了…… 小牛頓高興地將小風車拿給磨坊主人看。 「咕嚕,咕嚕」,風車的轉動聲讓人們驚訝萬分。這是一架「會魔術」的風車,沒有風做動力自己就能轉動!磨坊主人連連誇獎:「不錯,不錯,真是個會動腦筋的孩子!」 「我還要製造個大風車,讓它也能帶動大磨磨出麵粉!」牛頓昂起頭,眼睛裡閃著堅定的光芒。 長大後,牛頓就是憑著這個勤思考、愛動手的習慣,成為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發現了許多科學上的重要規律,其中包括對科學界影響巨大的萬有引力定律。

㈢ 牛頓童年的故事

牛頓在蘋果樹下閑坐時,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牛頓為此很不明白:蘋果為什麼會落到地上而不飛到天上去呢?後來經過牛頓反反復復的研究與實驗,終於得出了結論——地球存在地心引力。

㈣ 牛頓的童年小故事

1、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裡的學習成績屬於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游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平時他愛好製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藝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他精心製作的一隻水鍾,計時較准確,得到了人們的贊許。

有時,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發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了彗星。盡管如此,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

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制度很嚴重,中小學里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歧視學習差的同學。有一次課間游戲,大家正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借故踢了牛頓一腳,並罵他笨蛋。牛頓的心靈受到這種刺激,憤怒極了。他想,我倆都是學生,我為什麼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從此,牛頓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早起晚睡,抓緊分秒、勤學勤思。

經過刻苦鑽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班級前茅。

2、牛頓小時侯養貓,家人叫他在門上給貓開個進出的通道。牛頓就在門上開了一大一小並排兩個洞。

鄰居們見了好生奇怪,問牛頓為什麼要開兩個洞。牛頓答,大貓走大洞、小貓走小洞,他卻似乎不曉得大能兼小的簡單道理,從此傳為笑談。

就此故事的解釋,最大眾的版本大概是「要說牛頓死心眼啊,小貓也可以走大洞啊,沒有必要開兩個洞的。"

3、一天,母親叫牛頓騎馬到山裡辦事。他扛著馬鞍到馬棚去牽馬,其實這時他正在思考一道數學題。

當他把馬牽出來後,突然想起了解題的一種方法,他未牽著馬,卻扛著馬鞍一邊跑一邊思考。

到達山頂後,解決問題的另一種方法又想出來了,而馬卻早已跑得無影無蹤,只有馬鞍還在肩上。

4、有一天,他正坐在蘋果樹下休息,忽然一個熟蘋果掉下來,砸到他的頭上。他摸了摸被砸痛的地方,這時,牛頓就想到一個問題:當把球拋向空中時,它為什麼不一直向上升去,而總是向下落呢?牛頓撿起蘋果突然有一種奇怪的想法,是不是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在起作用,把蘋果拉向地面呢?過了很久,牛頓終於解答了這個問題,並由此推算出一個公式,這就是「萬有引力定律」。

5、牛頓19歲時進入劍橋大學,成為三一學院的減費生,靠為學院做雜務的收入支付學費。在這里,牛頓開始接觸到大量自然科學著作,經常參加學院舉辦的各類講座,包括地理、物理、天文和數學。牛頓的第一任教授伊薩克·巴羅是個博學多才的學者。這位學者獨

㈤ 牛頓小時候的故事都有哪些 求名字

我們都知道,牛頓是位偉大的科學家。為自然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那麼,他的成就主要在哪些方面呢?先看看他在天文學方面的貢獻。在牛頓之前,哥白尼、布魯諾、開普勒等人曾經取得了很大成就。牛頓繼承並發展了他們的研究成果。牛頓年輕的時候,就相信開普勒提出的行星按照一定軌道運動的理論。但為什麼會這樣運動呢?他感到一定有種隱藏著的力量在牽著這些行星,使它們不致於脫離軌道,在天空中亂飛。月亮繞著地球運轉,一定是有種力在牽著它;一件東西向地面落下,也是因為被這種力吸向地面。經過深入地思考和研究,牛頓發現任何物體都具有吸引力。於是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就是:宇宙中的任何物體之間,都存在著相互吸引力;各個物體間吸引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成反比。牛頓還把這個定律用數學公式表達出來,後來它成為天文學上的基礎定律,極大地推動了對天體運動的研究。同時,它對於研究物體的運動,都有普遍意義。
在光學方面,牛頓用三棱鏡進行光的實驗,把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帶。他通過倒置棱鏡,又把七色光帶綜合為白光。這樣,就正確解釋了白光(即日光)是由有色光組織成的,從而奠定了光譜學的基礎。另外,他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遠鏡,能夠放大40倍,通過它,可以看到木星上的衛星。反射望遠鏡的發明,使人類對天體的觀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在數學上,牛頓創立了二項式定理和微積分學,推動了數學研究的發展。
在力學上,牛頓在伽利略力學理論的基礎上,經過長期深入研究,解釋了眾多的力學現象,建立了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其中,力學三定律,也稱「牛頓三定律」,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影響最大。
總之,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在科學發展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牛頓在科學上能夠取得這么多的重大成就,不是偶然的。這是他善於觀察思考,勤奮刻苦鑽研的結果。
1642年,牛頓生於英國東南部林肯郡的一個農村。他從小就喜歡讀書,非常勤奮,還特別喜歡手工,家裡給他的零用錢,他都用來購買木工工具。他做了許多精巧的風車、風箏、日晷、漏壺等實用器械。18歲那年,牛頓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26歲,就成為劍橋大學著名的數學教授。
年輕的時候,牛頓就非常注意觀察自然現象,不管什麼事都在心裡問個為什麼。據傳說,一天傍晚,牛頓在蘋果樹下乘涼,忽然有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剛好落在他身邊。牛頓看見後,覺得很奇怪,蘋果為什麼掉在地下,而不向天上飛去呢?在「蘋果落地」的啟發下,經過專心思考和研究,牛頓後來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非常勤奮,他一生中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實驗室度過的,他常通宵達旦地做實驗,有時一連六個星期都在實驗室工作,不分白天和黑夜,直到把實驗做完為止。
有一天,他請一個朋友吃飯。可是朋友來了,他卻還在實驗室里工作。吃飯的時間早過了,還不見牛頓從實驗室里出來。朋友餓急了,就自己到餐廳里把一隻雞吃了,雞骨頭留在了碗里。過了一會兒,牛頓來到餐廳,看到碗里有很多雞骨頭,不覺驚奇地說:「原來我已經吃過飯了。」於是又回到了實驗室工作。
又有一次牛頓一邊思考問題。一邊准備煮雞蛋。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懷表扔進鍋里煮了起來。
牛頓就是這樣忘我,這樣孜孜不倦地鑽研學問的。
牛頓雖然是位偉大的科學家,卻從來沒有驕傲自滿過,他謙虛地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們只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偶然拾到一塊美麗的石子。至於真理的大海,我還沒有發現呢!
1727年,牛頓病逝於倫敦郊區。英國政府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

㈥ 牛頓小時侯的故事

牛頓3歲時,他的母親改嫁並住進了新丈夫巴納巴斯·史密斯(Barnabus Smith)牧師的家,而把牛頓託付給了他的外祖母瑪傑里·艾斯庫(Margery Ayscough)。年幼的牛頓不喜歡他的繼父,並因母親改嫁的事而對母親持有一些敵意,牛頓甚至曾經寫下:「威脅我的繼父與生母,要把他們連同房子一齊燒掉。」

1648年,牛頓被送去讀書。少年時的牛頓並不是神童,他成績一般,但他喜歡讀書,喜歡看一些介紹各種簡單機械模型製作方法的讀物,並從中受到啟發,自己動手製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風車、木鍾、折疊式提燈等等。

傳說小牛頓把風車的機械原理摸透後,自己製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將老鼠綁在一架有輪子的踏車上,然後在輪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剛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斷地跑動,於是輪子不停地轉動;又一次他放風箏時,在繩子上懸掛著小燈,夜間村人看去驚疑是彗星出現;他還製造了一個小水鍾。

每天早晨,小水鍾會自動滴水到他的臉上,催他起床。他還喜歡繪畫、雕刻,尤其喜歡刻日晷,家裡牆角、窗檯上到處安放著他刻畫的日晷,用以驗看日影的移動。

1654年,牛頓進了離家有十幾公里九龍的金格斯皇家中學讀書。牛頓的母親原希望他成為一個農民,但牛頓本人卻無意於此,而酷愛讀書。隨著年歲的增大,牛頓越發愛好讀書,喜歡沉思,做科學小實驗。他在金格斯皇家中學讀書時,曾經寄宿在一位葯劑師家裡,使他受到了化學試驗的熏陶。

牛頓在中學時代學習成績很出眾,愛好讀書,對自然現象有好奇心,例如顏色、日影四季的移動,尤其是幾何學、哥白尼的日心說等等。他還分門別類的記讀書筆記,又喜歡別出心裁地做些小工具、小技巧、小發明、小試驗。

當時英國社會滲透基督教新思想,牛頓家裡有兩位都以神父為職業的親戚,這可能是牛頓晚年的宗教生活所受的影響。僅從這些平凡的環境和活動中,還看不出幼年的牛頓是個才能出眾異於常人的兒童。

後來迫於生活困難,母親讓牛頓停學在家務農,贍養家庭。但牛頓一有機會便埋首書卷,以至經常忘了幹活。每次,母親叫他同傭人一道上市場,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經時,他便懇求傭人一個人上街,自己則躲在樹叢後看書。

有一次,牛頓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蹤牛頓上市鎮去,發現他的外甥牛頓伸著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會神地鑽研一個數學問題。牛頓的好學精神感動了舅父,於是舅父勸服了母親讓牛頓復學,並鼓勵牛頓上大學讀書。牛頓又重新回到了學校,如飢似渴地汲取著書本上的營養。

(6)搜查牛頓小時候的故事擴展閱讀:

求學歲月

牛頓19歲時進入劍橋大學,成為三一學院的減費生,靠為學院做雜務的收入支付學費。在這里,牛頓開始接觸到大量自然科學著作,經常參加學院舉辦的各類講座,包括地理、物理、天文和數學。牛頓的第一任教授伊薩克·巴羅是個博學多才的學者。

這位學者獨具慧眼,看出了牛頓具有深邃的觀察力、敏銳的理解力。於是將自己的數學知識,包括計算曲線圖形面積的方法,全部傳授給牛頓,並把牛頓引向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研究領域。

後來,牛頓在回憶時說道:「巴羅博士當時講授關於運動學的課程,也許正是這些課程促使我去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當時,牛頓在數學上很大程度是依靠自學。他學習了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笛卡兒的《幾何學》、沃利斯的《無窮算術》、巴羅的《數學講義》及韋達等許多數學家的著作。

其中,對牛頓具有決定性影響的要數笛卡兒的《幾何學》和沃利斯的《無窮算術》,它們將牛頓迅速引導到當時數學最前沿——解析幾何與微積分。1664年,牛頓被選為巴羅的助手,第二年,劍橋大學評議會通過了授予牛頓大學學士學位的決定。

正當牛頓准備留校繼續深造時,嚴重的鼠疫席捲了英國,劍橋大學因此而關閉,牛頓離校返鄉。家鄉安靜的環境使得他的思想展翅飛翔,以整個宇宙作為其藩籬。這短暫的時光成為牛頓科學生涯中的黃金歲月,他的三大成就:微積分、萬有引力、光學分析的思想就是在這時孕育成形的。可以說此時的牛頓已經開始著手描繪他一生大多數科學創造的藍圖。

㈦ 牛頓小時候的故事都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牛頓是位偉大的科學家。為自然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那麼,他的成就主要在哪些方面呢?先看看他在天文學方面的貢獻。在牛頓之前,哥白尼、布魯諾、開普勒等人曾經取得了很大成就。牛頓繼承並發展了他們的研究成果。牛頓年輕的時候,就相信開普勒提出的行星按照一定軌道運動的理論。但為什麼會這樣運動呢?他感到一定有種隱藏著的力量在牽著這些行星,使它們不致於脫離軌道,在天空中亂飛。月亮繞著地球運轉,一定是有種力在牽著它;一件東西向地面落下,也是因為被這種力吸向地面。經過深入地思考和研究,牛頓發現任何物體都具有吸引力。於是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就是:宇宙中的任何物體之間,都存在著相互吸引力;各個物體間吸引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成正比,與它們之間的距離成反比。牛頓還把這個定律用數學公式表達出來,後來它成為天文學上的基礎定律,極大地推動了對天體運動的研究。同時,它對於研究物體的運動,都有普遍意義。
在光學方面,牛頓用三棱鏡進行光的實驗,把白光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顏色的光帶。他通過倒置棱鏡,又把七色光帶綜合為白光。這樣,就正確解釋了白光(即日光)是由有色光組織成的,從而奠定了光譜學的基礎。另外,他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遠鏡,能夠放大40倍,通過它,可以看到木星上的衛星。反射望遠鏡的發明,使人類對天體的觀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在數學上,牛頓創立了二項式定理和微積分學,推動了數學研究的發展。
在力學上,牛頓在伽利略力學理論的基礎上,經過長期深入研究,解釋了眾多的力學現象,建立了完整的力學理論體系。其中,力學三定律,也稱「牛頓三定律」,對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影響最大。
總之,牛頓是近代自然科學的奠基人,在科學發展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牛頓在科學上能夠取得這么多的重大成就,不是偶然的。這是他善於觀察思考,勤奮刻苦鑽研的結果。
1642年,牛頓生於英國東南部林肯郡的一個農村。他從小就喜歡讀書,非常勤奮,還特別喜歡手工,家裡給他的零用錢,他都用來購買木工工具。他做了許多精巧的風車、風箏、日晷、漏壺等實用器械。18歲那年,牛頓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26歲,就成為劍橋大學著名的數學教授。
年輕的時候,牛頓就非常注意觀察自然現象,不管什麼事都在心裡問個為什麼。據傳說,一天傍晚,牛頓在蘋果樹下乘涼,忽然有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剛好落在他身邊。牛頓看見後,覺得很奇怪,蘋果為什麼掉在地下,而不向天上飛去呢?在「蘋果落地」的啟發下,經過專心思考和研究,牛頓後來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非常勤奮,他一生中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實驗室度過的,他常通宵達旦地做實驗,有時一連六個星期都在實驗室工作,不分白天和黑夜,直到把實驗做完為止。
有一天,他請一個朋友吃飯。可是朋友來了,他卻還在實驗室里工作。吃飯的時間早過了,還不見牛頓從實驗室里出來。朋友餓急了,就自己到餐廳里把一隻雞吃了,雞骨頭留在了碗里。過了一會兒,牛頓來到餐廳,看到碗里有很多雞骨頭,不覺驚奇地說:「原來我已經吃過飯了。」於是又回到了實驗室工作。
又有一次牛頓一邊思考問題。一邊准備煮雞蛋。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懷表扔進鍋里煮了起來。
牛頓就是這樣忘我,這樣孜孜不倦地鑽研學問的。
牛頓雖然是位偉大的科學家,卻從來沒有驕傲自滿過,他謙虛地說: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們只是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偶然拾到一塊美麗的石子。至於真理的大海,我還沒有發現呢!
1727年,牛頓病逝於倫敦郊區。英國政府為他舉行了隆重的國葬。

㈧ 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1小時內回答!

牛頓小時候的故事
被譽為近代科學的開創者牛頓,在科學上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三內大成就——光的分容析、萬有引力定律和微積分學,對現代
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牛頓為什麼能在科學上獲得巨大成就?他怎樣由一個平常的人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不禁要聯想到
他刻苦學習和勤奮工作的幾個故事.
「我一定要超過他!」
一談到牛頓,人們可能認為他小時候一定是個「神童」、「天才」、有著非凡的智力.其實不然,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
並不聰明.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裡的學習成績屬於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游戲

㈨ 誰有一個簡短的牛頓的小時候的故事

牛頓的勤奮學習

一談到近代科學開創者牛頓,人們可能認為他小時候一定是個「神童」、「天才」、有著非凡的智力。其實不然,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並不聰明。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裡的學習成績屬於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游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

牛頓愛好製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藝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他精心製作的一隻水鍾,計時較准確,得到了人們的贊許。有時,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發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了彗星。盡管如此,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

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制度很嚴重,中小學里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歧視學習差的同學。有一次課間游戲,大家正玩得興高采烈的時候,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借故踢了牛頓一腳,並罵他笨蛋。牛頓的心靈受到這種刺激,憤怒極了。他想,我倆都是學生,我為什麼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從此,牛頓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早起晚睡,抓緊分秒、勤學勤思。 過刻苦鑽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班級前茅。

時間對人是一視同仁的,給人以同等的量,但人對時間的利用不同,而所得的知識也大不一樣。

牛頓十六歲時數學知識還很膚淺,對高深的數學知識甚至可以說是不懂。「知識在於積累,聰明來自學習」。牛頓下決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數學的高峰。在基礎差的不利條件下,牛頓能正確認識自己,知難而進。他從基礎知識、基本公式重新學起,扎扎實實、步步推進。他研究完了歐幾里德幾何學後,又研究笛卡兒幾何學,對比之下覺得歐幾里德幾何學膚淺,便悉心鑽研笛氏幾何學,直到掌握要領、融會貫通。遂之發明了代數二項式定理。傳說中牛頓「大暴風中算風力」的佳話,可為牛頓身體力學的佐證。有一天,天刮著大風暴。風撒野地呼號著,塵土飛揚,迷迷漫漫,使人難以睜眼。牛頓認為這是個准確地研究和計算風力的好機會。於是,便拿著用具,獨自在暴風中來回奔走。他踉踉蹌蹌、吃力地測量著。幾次沙塵迷了眼睛,幾次風吹走了算紙,幾次風使他不得不暫停工作,但都沒有動搖他求知的慾望。他一遍又一遍,終於求得了正確的數據。他快樂極了,急忙跑回家去,繼續進行研究。

有志者事竟成。經過勤奮學習,牛頓為自己的科學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不久,牛頓的數學高塔就建成了,二十二歲時發明了微分學,二十三歲時發明了積分學,為人類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牛頓是個十分謙虛的人,從不自高自大。曾經有人問牛頓:「你獲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牛頓回答說:「假如我有一點微小成就的話,沒有其它秘訣,唯有勤奮而已。」

少年牛頓

1643年1月4日,在英格蘭林肯郡小鎮沃爾索浦的一個自耕農家庭里,牛頓誕生了。牛頓是一個早產兒,出生時只有三磅重,接生婆和他的親人都擔心他能否活下來。誰也沒有料到這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小東西會成為了一位震古爍今的科學巨人,並且竟活到了85歲的高齡。

牛頓出生前三個月父親便去世了。在他兩歲時,母親改嫁給一個牧師,把牛頓留在外祖母身邊撫養。11歲時,母親的後夫去世,母親帶著和後夫所生的一子二女回到牛頓身邊。牛頓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強,這種習性可能來自它的家庭處境。

大約從五歲開始,牛頓被送到公立學校讀書。少年時的牛頓並不是神童,他資質平常,成績一般,但他喜歡讀書,喜歡看一些介紹各種簡單機械模型製作方法的讀物,並從中受到啟發,自己動手製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風車、木鍾、折疊式提燈等等。

傳說小牛頓把風車的機械原理摸透後,自己製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將老鼠綁在一架有輪子的踏車上,然後在輪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剛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斷的跑動,於是輪子不停的轉動;又一次他放風箏時,在繩子上懸掛著小燈,夜間村人看去驚疑是彗星出現;他還製造了一個小水鍾。每天早晨,小水鍾會自動滴水到他的臉上,催他起床。他還喜歡繪畫、雕刻,尤其喜歡刻日晷,家裡牆角、窗檯上到處安放著他刻畫的日晷,用以驗看日影的移動。

牛頓12歲時進了離家不遠的格蘭瑟姆中學。牛頓的母親原希望他成為一個農民,但牛頓本人卻無意於此,而酷愛讀書。隨著年歲的增大,牛頓越發愛好讀書,喜歡沉思,做科學小實驗。他在格蘭瑟姆中學讀書時,曾經寄宿在一位葯劑師家裡,使他受到了化學試驗的熏陶。

牛頓在中學時代學習成績並不出眾,只是愛好讀書,對自然現象由好奇心,例如顏色、日影四季的移動,尤其是幾何學、哥白尼的日心說等等。他還分門別類的記讀書筆記,又喜歡別出心裁的作些小工具、小技巧、小發明、小試驗。

當時英國社會滲透基督教新思想,牛頓家裡有兩位都以神父為職業的親戚,這可能影響牛頓晚年的宗教生活。從這些平凡的環境和活動中,還看不出幼年的牛頓是個才能出眾異於常人的兒童。

後來迫於生活,母親讓牛頓停學在家務農,贍養家庭。但牛頓一有機會便埋首書卷,以至經常忘了幹活。每次,母親叫他同傭人一道上市場,熟悉做交易的生意經時,他便懇求傭人一個人上街,自己則躲在樹叢後看書。有一次,牛頓的舅父起了疑心,就跟蹤牛頓上市鎮去,發現他的外甥伸著腿,躺在草地上,正在聚精會神地鑽研一個數學問題。牛頓的好學精神感動了舅父,於是舅父勸服了母親讓牛頓復學,並鼓勵牛頓上大學讀書。牛頓又重新回到了學校,如飢似渴地汲取著書本上的營養。有一次,他去郊外遊玩,之後靠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忽然,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他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蘋果會從上往下掉而不是從下往上掉?他帶著這個疑問回到了家裡研究,後來他發現原來地球是有引力的能把物體吸住。隨後,就出現了《牛頓物理引力學》。

求學歲月

1661年,19歲的牛頓以減費生的身份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靠為學院做雜務的收入支付學費,1664年成為獎學金獲得者,1665年獲學士學位。

17世紀中葉,劍橋大學的教育制度還滲透著濃厚的中世紀經院哲學的氣味,當牛頓進入劍橋時,哪裡還在傳授一些經院式課程,如邏輯、古文、語法、古代史、神學等等。兩年後三一學院出現了新氣象,盧卡斯創設了一個獨辟蹊徑的講座,規定講授自然科學知識,如地理、物理、天文和數學課程。

講座的第一任教授伊薩克·巴羅是個博學的科學家。這位學者獨具慧眼,看出了牛頓具有深邃的觀察力、敏銳的理解力。於是將自己的數學知識,包括計算曲線圖形面積的方法,全部傳授給牛頓,並把牛頓引向了近代自然科學的研究領域。

在這段學習過程中,牛頓掌握了算術、三角,讀了開普勒的《光學》,笛卡爾的《幾何學》和《哲學原理》,伽利略的《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胡克的《顯微圖集》,還有皇家學會的歷史和早期的哲學學報等。

牛頓在巴羅門下的這段時間,是他學習的關鍵時期。巴羅比牛頓大12歲,精於數學和光學,他對牛頓的才華極為贊賞,認為牛頓的數學才超過自己。後來,牛頓在回憶時說道:「巴羅博士當時講授關於運動學的課程,也許正是這些課程促使我去研究這方面的問題。」

當時,牛頓在數學上很大程度是依靠自學。他學習了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笛卡兒的《幾何學》、沃利斯的《無窮算術》、巴羅的《數學講義》及韋達等許多數學家的著作。其中,對牛頓具有決定性影響的要數笛卡兒的《幾何學》和沃利斯的《無窮算術》,它們將牛頓迅速引導到當時數學最前沿~解析幾何與微積分。1664年,牛頓被選為巴羅的助手,第二年,劍橋大學評議會通過了授予牛頓大學學士學位的決定。

1665~1666年嚴重的鼠疫席捲了倫敦,劍橋離倫敦不遠,為恐波及,學校因此而停課,牛頓於1665年6月離校返鄉。

由於牛頓在劍橋受到數學和自然科學的熏陶和培養,對探索自然現象產生濃厚的興趣,家鄉安靜的環境又使得他的思想展翅飛翔。1665~1666年這段短暫的時光成為牛頓科學生涯中的黃金歲月,他在自然科學領域內思潮奔騰,才華迸發,思考前人從未思考過的問題,踏進了前人沒有涉及的領域,創建了前所未有的驚人業績。

1665年初,牛頓創立級數近似法,以及把任意冪的二項式化為一個級數的規則;同年11月,創立正流數法(微分);次年1月,用三棱鏡研究顏色理論;5月,開始研究反流數法(積分)。這一年內,牛頓開始想到研究重力問題,並想把重力理論推廣到月球的運動軌道上去。他還從開普勒定律中推導出使行星保持在它們的軌道上的力必定與它們到旋轉中心的距離平方成反比。牛頓見蘋果落地而悟出地球引力的傳說,說的也是此時發生的軼事。

總之,在家鄉居住的兩年中,牛頓以比此後任何時候更為旺盛的精力從事科學創造,並關心自然哲學問題。他的三大成就:微積分、萬有引力、光學分析的思想都是在這時孕育成形的。可以說此時的牛頓已經開始著手描繪他一生大多數科學創造的藍圖。

1667年復活節後不久,牛頓返回到劍橋大學,10月1日被選為三一學院的仲院侶(初級院委),翌年3月16日獲得碩士學位,同時成為正院侶(高級院委)。1669年10月27日,巴羅為了提攜牛頓而辭去了教授之職,26歲的牛頓晉升為數學教授,並擔任盧卡斯講座的教授。巴羅為牛頓的科學生涯打通了道路,如果沒有牛頓的舅父和巴羅的幫助,牛頓這匹千里馬可能就不會馳騁在科學的大道上。巴羅讓賢,這在科學史上一直被傳為佳話。

偉大的成就~建立微積分

在牛頓的全部科學貢獻中,數學成就佔有突出的地位。他數學生涯中的第一項創造性成果就是發現了二項式定理。據牛頓本人回憶,他是在1664年和1665年間的冬天,在研讀沃利斯博士的《無窮算術》時,試圖修改他的求圓面積的級數時發現這一定理的。

笛卡爾的解析幾何把描述運動的函數關系和幾何曲線相對應。牛頓在老師巴羅的指導下,在鑽研笛卡爾的解析幾何的基礎上,找到了新的出路。可以把任意時刻的速度看是在微小的時間范圍里的速度的平均值,這就是一個微小的路程和時間間隔的比值,當這個微小的時間間隔縮小到無窮小的時候,就是這一點的准確值。這就是微分的概念。

求微分相當於求時間和路程關系得在某點的切線斜率。一個變速的運動物體在一定時間范圍里走過的路程,可以看作是在微小時間間隔里所走路程的和,這就是積分的概念。求積分相當於求時間和速度關系的曲線下面的面積。牛頓從這些基本概念出發,建立了微積分。

微積分的創立是牛頓最卓越的數學成就。牛頓為解決運動問題,才創立這種和物理概念直接聯系的數學理論的,牛頓稱之為"流數術"。它所處理的一些具體問題,如切線問題、求積問題、瞬時速度問題以及函數的極大和極小值問題等,在牛頓前已經得到人們的研究了。但牛頓超越了前人,他站在了更高的角度,對以往分散的努力加以綜合,將自古希臘以來求解無限小問題的各種技巧統一為兩類普通的演算法——微分和積分,並確立了這兩類運算的互逆關系,從而完成了微積分發明中最關鍵的一步,為近代科學發展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開辟了數學上的一個新紀元。

牛頓沒有及時發表微積分的研究成果,他研究微積分可能比萊布尼茨早一些,但是萊布尼茨所採取的表達形式更加合理,而且關於微積分的著作出版時間也比牛頓早。

在牛頓和萊布尼茨之間,為爭論誰是這門學科的創立者的時候,竟然引起了一場悍然大波,這種爭吵在各自的學生、支持者和數學家中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造成了歐洲大陸的數學家和英國數學家的長期對立。英國數學在一個時期里閉關鎖國,囿於民族偏見,過於拘泥在牛頓的「流數術」中停步不前,因而數學發展整整落後了一百年。

應該說,一門科學的創立決不是某一個人的業績,它必定是經過多少人的努力後,在積累了大量成果的基礎上,最後由某個人或幾個人總結完成的。微積分也是這樣,是牛頓和萊布尼茨在前人的基礎上各自獨立的建立起來的。

1707年,牛頓的代數講義經整理後出版,定名為《普遍算術》。他主要討論了代數基礎及其(通過解方程)在解決各類問題中的應用。書中陳述了代數基本概念與基本運算,用大量實例說明了如何將各類問題化為代數方程,同時對方程的根及其性質進行了深入探討,引出了方程論方面的豐碩成果,如,他得出了方程的根與其判別式之間的關系,指出可以利用方程系數確定方程根之冪的和數,即「牛頓冪和公式」。

牛頓對解析幾何與綜合幾何都有貢獻。他在1736年出版的《解析幾何》中引入了曲率中心,給出密切線圓(或稱曲線圓)概念,提出曲率公式及計算曲線的曲率方法。並將自己的許多研究成果總結成專論《三次曲線枚舉》,於1704年發表。此外,他的數學工作還涉及數值分析、概率論和初等數論等眾多領域。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