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的故事怎麼寫
Ⅰ 你知道司馬光的嗯,故事怎麼寫嗎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Ⅱ 用自己的話寫司馬光這個故事,寫幾句。怎麼寫
寫作思路:司馬光砸缸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通過自己對於這個故事的記憶,用自己的話敘述出來。
正文:
北宋時,有一個很聰明的小孩,他就是司馬光這個小孩,生來聰慧,喜歡動腦筋,與同齡的孩子相比,顯得與眾不同。
有一天,司馬光和小朋友在花園里玩,花園里有花有樹還有假山,大家你追我趕玩得很高興。一個調皮的小男孩爬到了假山上去玩,突然,一不小心掉進了假山邊上的大水缸。
水缸里滿滿的都是水小男孩被嚇到了,在水裡掙扎著大聲喊,救命啊,救命啊快救救我....
這時小朋友們才發現有人掉缸里了,大家驚慌失措,一時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有的膽小的孩子都嚇得哭起來了。
這時,司馬光說:「大家不要害怕,我們趕緊想辦法把他救上來。」大家面面相覷,甚是慌張,聰明的司馬光正在努力地思考著「我們都比水缸矮又不能把他撈上來,要是能把水缸里的水倒出來就好了,可是,我們怎麼才能把水倒出來呢?」小小的孩子不慌不忙,苦苦思索著。
當他看到假山邊上一塊塊的石頭時突然靈光一閃,他高興地想到「我可以用石頭把水缸砸破啊」,隨即他又想到,「萬一砸到小夥伴怎麼辦呢?」 於是他跑過去撿了一塊不大不小的石頭,對大家喊道:「大家不要著急,我有辦法了。」他舉起石頭朝水缸砸去水缸破了個窟窿水嘩嘩地流了出來,小男孩終於被救出來了。大家高興得手舞足蹈,直誇司馬光聰明機智。
這就是著名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它啟示我們遇事不能慌張要敢於突破常規用創新思維來解決問題。
Ⅲ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怎麼寫
原文:
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人也。光生七歲,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愛之,退為家人講,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釋書,至不知飢渴寒暑。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瓮,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瓮破之,水迸,兒得活。
譯文:
司馬光七歲的時候穩重的就像一個大人,聽到老師講解《左氏春秋》,非常喜愛,放學之後又為家人講他所學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內涵,從此手裡放不下書本,甚至到了忘記了飢渴,冷熱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有個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放棄他都跑了,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擊去。水湧出來,小孩也得救了。
(3)司馬光的故事怎麼寫擴展閱讀
司馬光為人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忠於君王、取信於人,又恭敬、節儉、正直,溫良謙恭、剛正不阿,是傑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歷史上,司馬光曾被奉為儒家三聖之一(其餘兩人是孔子、孟子)。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法度,每一言行每一舉動都符合禮節。在洛陽時,他每次到夏縣去掃墓,一定要經過他的兄長司馬旦的家。司馬旦年近八十,司馬光侍奉他仍像嚴父一樣,保護他像撫育嬰兒一樣。
從小到大到老,他說話從來沒有隨便說過一句,他自己說:「我沒有什麼超過別人的地方,只是我一生的所作所為,從來沒有不可告人的。」
他的誠心是出自天性,天下的人都敬重他,相信他,陝西、洛陽一帶的人們都以他為榜樣,與他對照,學習他的好品德。如果人們做了不好的事,就說:「司馬君實莫非不知道嗎?」
Ⅳ 司馬光是什麼故事
破瓮救友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
小心,掉到水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聰明機靈,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被人們廣泛流傳。
誠信賣馬
司馬光要賣一匹馬,這匹馬毛色純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溫順,只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馬光對管家說:「這匹馬夏季有肺病,這一定要告訴給買主聽。」管家笑了笑說:「哪有人像你這樣的呀?我們賣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說出來!」司馬光可不認同管家這種看法,對他說:「一匹馬多少錢事小,對人不講真話,壞了做人的名聲事大。我們做人必須得要誠信,要是我們失去了誠信,損失將更大。」管家聽後慚愧極了。
低調淡泊
司馬光性情淡泊不喜奢華,他在《訓儉示康》中曾提到小時後長輩會給他穿華美的衣服,他總是害羞臉紅而把它脫下。寶元年間中舉時,曾得到仁宗皇帝的接見。酒席宴會上,每人都在頭上插滿鮮花,肆無忌憚地嬉戲取樂,唯獨司馬光正襟危坐,也不戴花。被同行的人提醒後,司馬光才不太情願地戴了一朵小花。
司馬光有一個老僕,一直稱呼他為「君實秀才」。一次,蘇軾來到司馬光府邸,聽到僕人的稱呼,不禁好笑,戲謔曰:「你家主人不是秀才,已經是宰相亦,大家都稱為『君實相公』!」老僕大吃一驚,以後見了司馬光,都畢恭畢敬地尊稱「君實相公」,並高興地說:「幸得大蘇學士教導我……」司馬光跌足長嘆:「我家這個老僕,活活被子瞻教壞了。」
堅不納妾
北宋士大夫生活富裕,有納妾蓄妓的風尚。司馬光是和王安石、岳飛一樣,極為罕見的不納妾、不儲妓之人。婚後三十年余,妻子張夫人沒有生育,司馬光並未放在心上,也沒想過納妾生子。張夫人卻急得半死,一次,她背著司馬光買了一個美女,悄悄安置在卧室,自己再借故外出。司馬光見了,不加理睬,到書房看書去了。美女也跟著到了書房,一番搔首弄姿後,又取出一本書,隨手翻了翻,嬌滴滴地問:「請問先生,中丞是什麼書呀?」司馬光離她一丈,板起面孔,拱手答道:「中丞是尚書,是官職,不是書!」美女很是無趣,大失所望地走了。
還有一次,司馬光到丈人家賞花。張夫人和丈母娘合計,又偷偷地安排了一個美貌丫鬟。司馬光不客氣了,生氣地對丫鬟說:「走開!夫人不在,你來見我作甚!」第二天,丈人家的賓客都知道了此事,十分敬佩,說儼然就是「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白頭偕老的翻版。唯獨一人笑道:「可惜司馬光不會彈琴,只會鱉廝踢!」張夫人終身未育,司馬光就收養了哥哥的兒子「司馬康」,作為養子。
司馬光就如此和妻子相依為命。洛陽的燈會享譽天下,逢元宵節,張夫人想出去看燈,司馬光說:「家裡也點燈,何必出去看?」張夫人說:「不止是看燈,也隨便看看遊人。」司馬光一笑,說:「看人?怪了,難道我是鬼嗎!」
典地葬妻
司馬光在洛陽編修資治通鑒時,居所極簡陋,於是另闢一地下室,讀書其間。當時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陽,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層,最上一層稱朝天閣,洛陽人戲稱:「王家鑽天,司馬入地。」司馬光的妻子去世後,清貧的司馬光無以為葬,拿不出給妻子辦喪事的錢,只好把僅有的三頃薄田典當出去,置棺理喪,盡了丈夫的責任。司馬光任官近40 年,而且官高權重,竟然典地葬妻。重讀歷史,讓人深思。
俗語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在封建社會,大多數人苦讀寒窗,躋身仕途,無不是為了顯耀門庭,榮華富貴,澤被後世,蔭及子孫。在這些人面前,司馬光的清廉更顯可貴。嘉祜八年三月,宋仁宗詔賜司馬光金錢百餘萬,珍寶絲綢無數,但司馬光不為所動。司馬光年老體弱時,其友劉賢良擬用50 萬錢買一婢女供其使喚,司馬光婉言拒之,他說:「吾幾十年來,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純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萬市一婢乎?」
藏書
英宗時為龍圖閣直學士、翰林學士。政治上反對王安石的變法。後詔他編寫《歷代君臣事跡》,神宗賜名為《資治通鑒》。元豐七年(1084)書成,共294卷,上下貫穿1 362年治亂興衰之史實,參閱了龍圖閣、天章閣、史館、昭文館、集賢院、秘閣及私人藏書,采正史之外,用雜史著書凡322家,集文獻史料之大成,被譽為「典籍之總會。策牘之淵林」,與《史記》、《漢書》相媲美。書成之後,為便於翻檢,編《資治通鑒目錄》30卷,以明取材不同之故,對後世的影響極大。家藏書富,居洛陽時,買田20畝,建「獨樂園」,藏文史書籍萬余卷。又置「讀書堂」,辟精善之本5 000卷,又得神宗賜書2 400卷,以資著述。善保護圖書,每年二伏至重陽間,在天氣晴朗之日,設案以曝書籍。桌案潔凈,鋪以茵縟,然戶端坐看書。閱書時,不以空手捧書,唯恐手汗漬濕。藏書幾十年,其書仍新如手未觸一樣。
Ⅳ 司馬光小時候的故事
1、砸缸救人
司馬光在6歲時,開始讀書,7歲的時候,就把《左氏春秋》倒背如流。在他8歲的一天,和小夥伴們一起在院中玩游戲。過了一會兒,其中一個小朋友,滿臉是汗地跑到大缸旁,想伸手捧點兒水洗洗臉。一個不小心,就掉進了裝滿了水的大缸里。其他的小夥伴們聽到動靜後,就都急忙跑過來,想把他救出來,但是他們個頭太矮了,夠不著。
小夥伴們都嚇壞了,慌慌忙忙地跑去找大人。司馬光剛想去找大人,但是來不及了。就急中生智拿起了旁邊的一塊大石頭,向大缸砸去。「砰」的一聲,大缸里的水一涌而出。小夥伴得救了,其他的小夥伴們高興得手舞足蹈,連大人們都稱贊司馬光是個聰明的孩子。就這樣,司馬光的故事頓時間,傳遍了中國各地。
2、睡「警枕」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出於這個原因,他經常受到先生的譴責和被同伴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毛病。為了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醒。從此他天天早早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了一個學識淵博、寫出了《資治通鑒》。
3、勤學惜時
當司馬光在私立學校讀書時,他一直認為自己不夠聰明。為訓練記憶力,他常要花比別人多兩三倍的時間去記憶和背誦書上的東西。當老師講完書上的東西,其他同學讀了一會就能背誦,於是紛紛跑出去玩耍。司馬光一個人留在學堂里,關上窗戶,繼續認真地朗讀,直到讀得滾瓜爛熟,合上書本,能背得一字也不差,才肯罷休。
他利用空閑的時間,比如騎馬趕路的時候,一面默誦,一面思考文章的內容。他不僅對所學的內容能夠記誦,而且記憶力也越來越好,少時所學的東西,終身不忘。由於他從小學習一絲不苟,為他後來著書立說奠定了很堅實的基礎。
司馬光堅持不懈地埋頭學習,往往忘記吃飯。他住的地方,除了書本,只有非常簡單的擺設:一個板床、一條被子、一個圓木的枕頭。
4、永遠做一個誠實的人
司馬光小的時候特別喜歡吃青核桃。一天,他想吃青核桃,姐姐替他剝皮,卻怎麼也剝不開。姐姐走開後,一個女僕把青核桃放在開水裡燙了一下,皮就很容易剝了下來。姐姐回來一看,便問是誰剝下來的,司馬光說是自己剝的。
但是這個過程恰巧被父親親眼看見,見他撒謊,就嚴厲地訓斥他怎麼能這樣撒謊!這件事雖然很小,但卻給司馬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從此,無論是為人,還是平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間,司馬光總是十分的誠實,不敢有半點虛假。
5、撰寫資治通鑒
宋神宗熙甯年間,司馬光強烈反對王安石變法,上疏請求外任。熙寧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這段悠遊的歲月司馬光主持編撰了294卷3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耗時19年。
《資治通鑒》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共記載16個朝代,歷經19年完成。他在《進資治通鑒表》中說:「臣今筋骨癯瘁,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謂,旋踵而忘,盡於此書。」司馬光為此書付出畢生精力,成書不到2年,他便積勞而逝。《資治通鑒》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司馬君實都親自動筆,不假他人。清代學者王鳴盛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