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故事小學生
① 小學生生命敘事故事
小學生生命敘事故事
童話故事能夠豐富幼兒的詞彙,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和激發幻想專 童話故事優美、屬動聽、規范化的語言,是豐富幼兒詞彙、提高表達能力的極好典範。兒子兩周歲時曾對我說:「自己玩,真『寂寞』。」兩歲的他居然會用「寂寞」來表達他的心情。
② 在生命教育中,有哪些小故事是關於生命與社會的要適合小學生的
我小時候很獨立,一年級的時候自己上學,放學,下雨都不用家長接。
有一天在過馬路回的時候,被摩托車撞答到了,頭磕破了,不嚴重,但暈暈乎乎的
車主還帶著一個女的,直接跑了,圍觀群眾問我怎麼樣
我很緊張,又很暈,什麼都沒說就自己回家了,最後還編瞎話騙了家長,怕他們擔心。
至於這和生命與社會有什麼聯系,尤其在教育上,你自己開發吧。。
③ 請幫我找關於小學生不珍惜生命的故事.謝謝!
天吶!又是一個小生命被河水吞噬了,在我的印象里,從我來到這個地方起回有7年了,每答年夏天都會聽到小孩子在河裡被浸死的消息,而且每年都不止一兩個,有時候是一家人兩小孩一塊出事,一個下去了另一個去拉結果一塊走了,可是這些孩子們還是貪圖在河裡洗澡涼爽卻不考慮自己的生命安全,不會以此為教訓。每逢暑假,政府都會加大對小孩河邊洗澡的管制力度,電視台播放、河岸邊掛牌等多種方式警告小孩一定要在大人的監護下才能去河裡玩,卻一點都不管用,他們還是玩他們的,只要自己圖個開心就好了。才八歲的孩子,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可以去河裡遊玩,這些孩子的家長們又為什麼不管管自己的孩子呢?即便要去也要在大人的陪伴下才能去啊,或許他們會哭天喊地,可是有什麼用,現在人已遠去,只能怪自己吧。
希望在此同時,更多的人因此而得到教訓,不要再去河裡圖涼快了,生命勝過一切。
生命如此的脆弱,孩子,請珍惜自己的生命;家長,請管管自己的孩子吧!
④ 小學生熱愛生命故事
斷臂父親
爸爸只有一隻手,國家發了殘疾證,允許不交農業稅和公糧。可爸爸說:「雖然國家給了照顧,但殘疾人也得盡自己的能力來分擔國家的困難呀!所以,他每年堅持和大夥兒一樣交,而且交得早,質量好。
去年五月,天氣像火燒一樣炎熱。麥子已經熟了,我暗自發愁,可爸爸胸有成竹地說:「今天割麥!」到麥田後,看爸爸用雙腿和腳湊合著一隻手割。然後用腳尖和另一隻腳跟把麥稈堆在一起。臨近中午時分,爸累得汗流滿面。我想:爸爸一定是渴極了。於是,我偷偷地回到家。等我把我拎回來時,不禁大吃一驚, 爸爸已經割了好多麥子。我走上前讓爸爸渴口水再割,而他卻說:「你先喝,等我把麥子割完了再喝吧。」這就是我的斷臂爸爸。
爸爸是一個多麼堅強的人呀!在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精神,看到了千千萬萬個殘疾人的心願和意志。我為有這樣的一個爸爸而感到自豪。在暴風雨後的一個早晨,一個男人來到海邊散步。他一邊沿海邊走著,一邊注意到,在沙灘的淺水窪里,有許多被昨夜的暴風雨卷上岸來的小魚。它們被困在淺水窪里,回不了大海了,雖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百條,甚至幾千條。用不了多久,淺水窪里的水就會被沙粒吸干,被太陽蒸干,這些小魚都會乾死的。
男人繼續朝前走。他忽然看見前面有一個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個水窪旁彎下腰去―――他在撿起水窪里的小魚,並且用力把它們扔回大海。這個男人停下來,注視著這個小男孩,看他拯救著小魚們的生命。
終於,這個男人忍不住走過去:「孩子,這水窪里有幾百幾千條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小男孩頭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為什麼還在扔?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男孩兒一邊回答,一邊拾起一條魚扔進大海。
⑤ 熟悉的一個人熱愛生命的故事 小學生作文400字以上急~~~~~~~~~~~~關於人
有一次,我在電視節目《中國達人秀》中,看見了一名鋼琴師,可是他沒有雙臂,優美的音樂是從他腳下流出的。這人是誰?這人是誰?這人就是無臂鋼琴師——劉偉。
劉偉是北京人,十歲時因意外觸電而失去雙臂。十二歲時學習游泳,後來因為患過敏性紫癜不得不放棄了游泳生涯。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夢想,而是潛心投入到他深愛的音樂事業。
在《中國達人秀》中,劉偉一上場就讓人驚呆了——袖管兩空,沒有雙手,這怎麼能彈鋼琴呢?只見劉偉坐上了特製的高凳,抬起雙腳,在黑白琴鍵上靈巧地跳動,奏出了動人的樂曲。曲子剛停,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高曉松說:「真是匪夷所思,我們用手彈鋼琴都要練很多年,何況你是用腳。你還會作曲,你真是天才。」伊能靜熱淚盈眶的說:「你真是達人中的達人!真正的達人,是用生命展示他的才華!」
在如雷的掌聲中,這位二十三歲的北京小夥子表情淡然。他平靜地說:「我的人生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趕緊死,要麼,精彩的活著。沒有人規定鋼琴只能用手彈。」
據悉,為了練琴,劉偉還好幾次從鋼琴椅上摔下來,摔得鼻青臉腫的,也不間斷。
劉偉,一個熱愛生命的人。是呀,生命是自己的,我們可以讓它有價值,也可以讓他暗淡無光。所以,我們要對自己負責任。我們應好好珍惜生命,讓有限的生命創造出無限的輝煌!
⑥ 現實生活中有關珍愛生命的小故事
自殺的人從大學生到中學生甚至小學生,都有。情況愈來愈不容家長學校樂觀。 是啊,在學生中想以「死」來逃避考試、逃避家長老師的責罵同學的嘲笑的不在少數。我就曾經在我所任教的班級里做過問卷調查,其中有過自殺念頭的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中學生自殺身亡的人數也在增多。 這些如花一樣的生命啊,就這樣因一時的沖動凋零在青春飛揚的時刻。為什麼?是他們沒有意識到生命的美麗?還是在我們的教育中,忽視了對學生珍愛生命的教育? 古人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說法,自戕則是對父母的不孝;西方宗教里說,自殺的人是上不了天堂的,所有的罪過都得不到上帝的饒恕。 曾在醫院里看到被醫生推出手術室的渾身插滿管子的病人,也曾看到在病榻著掙扎著與病魔作斗爭的患者,那時候,我才真切地感受到生命是如此可貴,在生命面前,其它的一切都不值得一提。曾經有人這么說:比金錢更重要的是健康;比健康更重要的是生命。 當前全國上下為抗擊非典表現出的熱情足以證實生命的重要,感受到人們對生命的熱愛。 年青的朋友啊,請你,也珍愛你的生命! 珍愛生命,要學會善待自己,學會放飛自己,讓自己更貼近自然。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事,生命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我們完全可以去嘗試著去做自己喜歡的事。踢踢球、上上網,與朋友去郊遊,去大海里游泳,去小溪邊釣魚,去看看喜劇片,去爬喜歡的山,去看看飛瀑,去聽聽濤聲……那麼多的事等著我們去做,那麼多的開心需要我們參與。我們奔跑,我們跳躍,我們歡笑,我們歌唱,這一份美好,皆因有了生命。 珍愛生命,要讓自己的生命有所價值。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為了人生的充實,為了生命的完美,你沒有理由不努力,讓生命因奮斗而精彩。 珍愛生命,還要學會以一顆平常心對待生活,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平靜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要相信,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讓我們帶著這樣的一首小詩踏上人生之路吧: 我微笑著走向生活,無論生活怎樣回敬我。 報我以平坦嗎?我是一條歡快的小河; 報我以崎嶇嗎?我是一座大山莊嚴的思索; 報我以幸福嗎?我是一隻凌空飛翔的燕子; 報我以不幸嗎?我是桿勁竹經得起千擊萬磨`~~~
⑦ 生命教育故事 600字
生命發展:教育的本源
西方有位哲人這樣認識教育;教育就是當你學過的知識,在過了很多年淡忘之後所剩下的那個東西。如此看來,教育不是獲得的知識,因為知識可以遺忘,只有通過知識而融化在生命之中的意義,才是永遠的、終身的。所以,我國學者黃克劍先生在把教育的生命規為「授受知識,開啟智慧,點化或潤澤生命」之時,又指出:「知識若沒有智慧灼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牽累;智慧若沒有生命隱帥其間,那或可動人的智慧卻也不過是飄忽不定的鬼火瑩照。」所以,知識是教育的邊緣,知識的意義就在於內化為智慧,而智慧的運作,只有在生命中才有可能。點化和潤澤生命是教育之核心,是教育之本。
教育是人的一種方式,教育源於生命發展的原始需要。科學研究表明,在遺傳上,人與動物的最大差別,在於人的未特性化。人是所有動物中最無能的,但這種生物學意義上的軟弱性正是人之力量的基礎。首先,人的本能匱乏,無法依據特點化的本能生存,從而產生了教育的必要性。其次,人的未特性化,賦予了人的可塑性,人能夠根據外界的要求,同化外界信息,這為教育的產生提供了可能性。
愛爾烏德(ELLWOOD,C.A.)在《文化進化論》中談到:文化的過程,主要是教育的過程。最簡單的物質工具之製造,通常都需要從別人那裡才能學到製造的過程。人只有受過教育,才能成為人。教育是人的生命的特別需要。這是其他生物所沒有的。
現代社會,教育的價值不僅是促進人的社會化,使生物體的人獲得人的本性,更重要的是,教育成為人的精神追求,它能夠給人帶來自由,帶來幸福,發揮著享用性功能。
小學教育:為生命的終身發展奠基
眾所周知,小學教育具有基礎性。對於其基礎性的理解,我們長期以來是局限於制度化教育的框架中,在目的上,把它作為進入中學的基礎,學習基礎性的知識,為升入中學做准備。如此觀念,小學教育就成為中學教育的預備,中學教育又是大學教育的預備,因此,小學教育是升入大學的基礎的基礎。這些年,日益激烈的「應試教育」,已經從中學蔓延到小學。眾多的家長把小學視為起跑線上的競爭,提前演繹升學的壓力。可是,當我們正在為升學率而陶醉時,兒童對學習的熱情卻正在明顯地隨年級的升高而降低。兒童失去了他本該歡樂的童年,換來的是對學習的厭惡和逃避。全國少工委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提供的《當代中國少年兒童報告》藍皮書表明,有近14%的小學生和22%左右的中學生感到「學習已成為一種沉重,希望自己能快點離開學校。」
小學教育不是升學教育的基礎,而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在當今學習化社會之中,小學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它要為人一生的發展奠基基礎。基礎的東西應該具有可持續性發展的本性。
對小學教育「基礎性」的新定位,使我們看到,小學教育的任務主要不再是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技巧的訓練和掌握,而必須把每個學生潛能的開發、健康個性的發展、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變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為重要的任務。
小學教育應該教會兒童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與其他人共同生活,為如同終身發展提供動力,奠定一生持續發展的基礎。這包括:第一,道德品質發展的基礎。進入小學的少年兒童,隨著生活范圍的不斷擴大,會遇到越來越多的道德問題。小學教育工作者應引導學生認識、了解與他們的生活經驗相聯系的道德觀念,並養成相應的道德習慣。第二,智慧品質發展的基礎。小學時期的少年兒童,正是智慧潛力逐步顯現並迅速發展的時期。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應當放在啟迪兒童指揮發展上,知識教學應為指揮發展服務,指揮發展應促進知識教學。第三,個性形成的基礎。小學階段是少年兒童的個性傾向開始顯露的時期。小學教育應當維護、尊重、發現並培養小學生的個性,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第四,身體發展的基礎。小學是少年兒童身體迅速發展的時期,應當使少年兒童養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掌握鍛煉的基本技能、技巧,以保證少年兒童的健康發展。
「做人」和「做事」是人生的兩大主題,教育也圍繞兩大主題而進行。相對於職業或專業教育而言,小學教育屬於基礎教育,它更偏重於「做人」的教育,同時打下「做事」的基礎和終身學習的基礎。所以,由雅克?德洛爾任主席的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中,十分強調「學校應進一步賦予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樂趣、學會學習的能力以及對知識的好奇心」。
當然,正如一句西方格言所說的「空袋不能直立」一樣的道理,知識是我們的精神成長和提升生命質量不可缺少的營養素,離開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可能有生命的延續和發展。但如果學習的目的僅止於知識的獲得,那麼我們的生命也會黯然失色。知識一旦不具備生命的意義,就會成為生命的負擔,使學習者苦不堪言,壓抑和浪費生命。
所以,教育不是「佔有」知識,而要「生成」知識。佔有的知識是外在於人的,不具備生產性。只有與人構建意義關系的知識,才能夠轉化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教育必須關注知識的「安置」方式:它使兒童越來越熱愛學習還是越來越厭倦學習?是越來越提高自我學習能力,還是越來越依賴老師、懶於思考?是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體驗到自尊、自信,還是變的自卑、消極?是變的越來越熱愛生活,不斷增長對社會的愛心和責任,還是變的越來越悲觀、萎縮、感情冷漠?如果答案是後者的話,無論我們教了什麼知識,教了多少知識,都是失敗的。因為脫離了生命意義的知識,對主題來說知識假知識。
小學教育:促進生命的自由生長
1.小學教育:促進生命的和諧發展
當哲學家把人定義為「理性的動物」是,情緒作為非理性的代名詞,註定被排斥在教育之外。所以,教育長期以來就成了理智的教育、認知的教育。小學教育的任務從掌握知識和技能到發展智力,培養能力,都沒有跳出這一臼巢。人的完整的、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在近代科學主義的遮蔽下,成為只有理性而無人性的「單面人」。把人情感排除在教育之外,勢必造就教育的畸形,從而扭曲人的生命發展。日本的教育家井深大認為,惟智的教育「忘記了方向」,是「丟掉了另一半教育」。
實際上,完整的生命不只包括知識、智力、智慧等認知因素,而且包括情感因素。生命是知情的統一體。皮亞傑的研究認為,認知和情感是交叉的,某種認知結構總有與之相應的情感水平,反之亦然。因此,情感是人的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情感的生命,是呆板的、機械的,因此,也是黯然失色的;有情感伴隨的生命有活力、有朝氣,因此是光彩奪目的。小學教育要為生命的發展奠基,就首先要促進生命中認知和情感的和諧發展,使生命中的知與情相互作用、相互提升。
傳遞的教育目標的三個層次——按重要程度依次遞減排列為:知識、實用技術、態度和技能——已經顛倒為教育目標的新的三個層次,最重要的不再是知識,而是態度的 獲得。「未來的教育不應僅限於給學習者堅實的知識和培養他們對繼續學習的興趣,它還應該培養人的行為和能力並深入精神生活之中」。中國在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也開始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各科的課程標准,在強調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同時,把情感和態度作為兒童發展最重要的目標列在前位。
2.小學教育:促進生命的自主成長
自由是生命的靈魂。沒有自由的生命,無異於一具缺少心肝的骷髏。
自主是自由的第一要求。兒童發展的自主性,要求我們高度尊重兒童,遵循他們身心發展的內在本性,而不是用成人的世界,用成人的眼光去過濾他們的生活,使他們被迫服從。這方面18 世紀的教育家盧梭早給我們以啟蒙:「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回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龍鍾的兒童。兒童是有他們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盧梭近兩個世紀之前說的這些話,至今還令我們無數教師讀來汗顏。
睜眼看看我們的教育現實,教育中的兒童有多少自由呢!我們的家長、我們的教師總以「考試要考的」、「將來用得著的」等為理由,逼迫他們學這學那,而從來不問他們對此感不感興趣,他們的真正興趣何在。一味地把教育當成兒童未來的准備,當成成人生活的模仿。所以,今日的兒童沒有成為兒童就成為大人,這是教育的悲哀。王蒙在參評最近一次作文大賽中,贊賞中小學學生作文水平之高時,又不無遺憾地指出,這些作文更象成人的文章,失去了兒童的天真。
其實,兒童不只是一個未來的存在,他更是一個當前的存在。我們的老師,不僅要為兒童的未來做准備,更要關心他們的現在。因為不以現實為基礎的未來,只能是渺茫的。關心兒童的現實,就要關心兒童的興趣、需要,從他的需要興趣出發,造就一個適合他們的教育,而不是削足適履,使他們適合教育。
為此,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把兒童身上失落的東西——自主還給兒童,把精神生命發展主動權還給兒童,使他們擁有自我選擇和自我決定的權利。使教育凸顯生命的靈動,使課堂充滿生活,使班級充滿成長的氣息。我們的老師要牢記和做到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之能想;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之能幹;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兒童的嘴巴,使之能說;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之能接觸大自然和大社會;解放兒童的時間,使之能學習自己渴望學習的東西。
3.小學教育:促進兒童創造性地、富有個性地發展
根據一些心理學家的研究,個性生來是有探究和創造的本能的。但是,個體的創造性無論是從內容還是從其形式上說,都不是這種本能的產物,而是後天社會生活的結果。兒童創造性的發展有賴於學校教育。「教育既有培養創造精神的能力,也有壓抑創造精神的力量。」關鍵是看有無創造性生長的土壤和環境。
然而,我們的教育太缺少這種環境。以學科知識為核心的課程計劃和以規范管理為目標的課堂生活制度,不僅沒有孕育兒童的創造性,反而把天生具有的創造性潛能扼殺在萌芽狀態。在這種計劃和制度下,兒童是被動的學習者,學習被認為是他們的天職,他們不需要形成和提出自己的「問題」,不需要就某個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因為「老師是這樣說的」,「書本上是這樣寫的」。教學是劃一的,同一的教材,統一的進度,統一的要求,按年齡統一地組成一個班級,而不管這個班機的個性差異。教學時間和空間被分成無數的小單位,每個單位都預先為學生設置了任務,在使每個學生有「軌」可循之時,也使他們失去了個性化「選擇」的自由。課堂的管理是嚴厲的,鮮活生命被異化為了一個安靜的環境和井井有條的秩序。標准化的考試,如同溫柔的陷阱,對客觀化、規范化的刻意追求束縛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性。如此的教育環境,只能使一個個小愛迪生、小瓦特、小牛頓死在襁褓之中。這樣的環境不改變,屬於中國的諾貝爾不僅遙遙無期,而且根本是一種天真的夢幻。
我們這個時代需要創新。科學家的新發明、新創造,來自他們兒童時期創造精神的精心培育。為此,我們一要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注入式教育為啟發引導。教師為學生創設問題情景,讓他們發散式的思考,培養他們樂於探索的積極態度,掌握科學探索的方法,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要為學生創造一個敢於發表意見、敢於質疑問難的寬松環境。對於學生提出的各種觀點,哪怕是不成熟的點滴想法,教師都要充分地尊重和鼓勵,用積極 的語言消除學生的恐懼心理。創造性的火花只有在一個暢所欲言的、寬松的環境中,通過相互的碰撞,才能迸發出來。
教育是基於生命的事業。生命的潛能是無限的,教育要創造條件,去激活、去展示生命的靈動與發揚,促進每個兒童創造性地、富有個性地發展。
⑧ 關於生命的故事
[ 針刺妙文一]
敬 畏 生 命
張 全 民
弘一法師在圓寂前,再三叮囑弟子把他的遺體裝龕時,在龕的四個角下各墊上一個碗,碗中裝水,以免螞蟻蟲子爬上遺體後在火化時被無辜燒死。好幾次看弘一法師的傳記,讀到這個細節,總是為弘一法師對於生命深切的憐憫與敬畏之心所深深感動。
上高中的時候,我家後院的牆洞里時常有大老鼠出來偷吃東西。不知為什麼,我的心裡產生了一個殘酷的想法,悄悄地躲在牆邊,趁老鼠出來時候,拿開水燙它。結果,一隻大老鼠被滾燙的開水燙著後慘叫著縮進了牆洞,我不知道它死了沒有,但那時候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殘忍,因為「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在人類的心目中老鼠似乎有一千個應該死的理由。然而,引起我內心最觸動和自責的還是兩個月後:我在後院又看到了那隻大老鼠,它還活著,只是全身都是被燙傷之後留下的白斑,可是最讓人痛苦和不安的是,它居然還懷著小老鼠,腆個大肚子,動作遲鈍地在地上尋覓著食物。我無法表達我那個時候的心情,我只覺得「生命」這個詞在我的心中突然凸現得那麼耀眼,我只覺得我曾經有過的行為是多麼的卑劣和齷齪,這種感覺,在別人眼裡也許會顯得很可笑,但是,對我來說,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逐漸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分量。
法國思想家史懷澤曾在《敬畏生命》一書中寫道:他在非洲志願行醫時,有一天黃昏,看到幾只河馬在河中與他們所乘的船並排而游,突然感悟到了生命的可愛和神聖。於是,「敬畏生命」的思想在他的心中驀然產生,並且成了他此後努力倡導和不懈追求的事業。
其實,也只有我們擁有對生命的敬畏之心時,世界才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它的無限生機,我們才會時時處處感受到生命的高貴與美麗。地上搬家的小螞蟻,春天枝頭鳴唱的鳥兒,高原雪山腳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戲水的鯨魚等等,無不豐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蘊。我們也才會時時處處在體驗中獲得「鳶飛魚躍,道無不在」的生命的頓悟與喜悅。
因此,每當讀到關於生命的故事,我的心中總會深切的感受到生命無法承受之重,如撒哈拉沙漠中,母駱駝為了使即將渴死的小駱駝喝到夠不著的水潭裡的水而縱身跳進了潭中;老羚羊們為了使小羚們逃生而一個接著一個跳向懸崖,因而能夠使小羚羊們在它們即將下墜的剎那以它們為跳板跳到對面的山頭上去;一條鱔魚在油鍋中被煎時卻始終弓起中間的身子是為了保護腹中的魚卵;一隻母狼望著在獵人的陷阱中死去的小狼而在凄冷的月夜下嗚咽嗥叫。其實,不僅僅只有人類才擁有生命神性的光輝。
有時候,我們敬畏生命,也是為了更愛人類自己,豐了愷曾勸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腳去踩螞蟻,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殘害螞蟻。他認為自己那樣做不僅僅出於憐憫之心,更是怕小孩子的那一點點殘忍心以後擴大開來,以至於駕著飛機裝著炸彈去轟炸無辜的平民。
確實,我們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不僅僅是因為人類有憐憫之心,更因為它們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當它們被殺害殆盡時,人類就像是最後的一塊多米諾骨牌,接著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散文》2001年第5期)
[ 文思點撥 ] 生命是神聖的, 我們首先應該從理性高度去認識生命的意義,從而使我們一舉一動珍愛生命,培養我們的憐憫之心,關愛之情。弘一法師圓寂前的叮囑,飢渴駱駝的縱身一跳,求生羚羊的奮不顧身,無不使我們怦然心動,不僅僅人類才擁有生命神聖的靈光,其實,動物珍愛生命的義舉更讓人觸目驚心。
[ 針刺妙文2 ]
藏羚羊跪拜
王 宗 仁
這是聽來的一個西藏故事,故事發生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車穿過藏北無人區時總會不由自主地要想起這個故事的主人公——那隻將母愛濃縮於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時候,槍殺、亂逮野生動物是不受法律懲罰的,就是在今天,可可西里的槍聲仍然帶來罪惡的餘音低回在自然保護區巡視衛士們的腳步難以達到的角落,當年舉目可見的藏羚羊、野馬、野驢、雪雞、黃羊等,眼下已經鳳毛麟角了。
當時,經常跑藏北的人總能看見一個肩披長發,留著濃密大鬍子,腳蹬長統藏靴的老獵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動,那支磨蹭得油光閃亮的杈子槍斜掛在他身上,身後的兩頭藏耗牛馱著沉甸甸的各種獵物,他無名無姓,雲游四方,朝別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餓時大火煮黃羊肉,渴時一碗冰雪水,獵獲的那些皮張自然會賣來一筆錢,他除了自己消費一部分外,更多地用來救濟路遇的朝聖者,那些磕長頭去拉薩朝覲的藏家人心甘情願地走一條布滿艱難和險情的漫漫長路。每次老獵人在救濟他們時總是含淚祝願:上蒼保佑,平安無事。
殺生和慈善在老獵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槍是在發生了這樣一件事以後——應該說那天是他很有福氣的日子,大清早,他從帳篷里出來,伸伸懶腰,正准備要喝一銅碗酥油茶時,突然瞅見兩步之遙對面的草坡上站立著一隻肥肥壯壯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門來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渾身立即湧上來一股清爽的勁頭,絲毫沒有猶豫,就轉身回到帳篷拿來了杈子槍,他舉槍瞄了起來,奇怪的是,那隻肥壯的羚羊並沒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著他,然後沖著他前行兩步,用兩條前腿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只見兩行長淚從它眼裡流了出來,老獵人的心頭一軟,扣扳機的手不由得鬆了一下,藏區流行著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語:「天上飛的鳥,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時藏羚羊給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饒命了,他是個獵手,不被藏羚羊的悲憫打動是情理之中的事,他雙眼一閉,扳機在手指下一動,槍聲響起,那隻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後仍是跪卧的姿勢,眼裡的兩行淚跡也清晰地留著。
那天,老獵人沒有像往日那樣當即將獵獲的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現著給他跪拜的那隻藏羚羊。他感到有些蹊蹺,藏羚羊為什麼要下跪?這是他幾十年狩獵生涯中惟一見到的一次,夜裡躺在地鋪上他也久久難以入眠,雙手一直顫抖著……
次日,老獵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對那隻藏羚羊開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顫抖,腹腔在刀刃上打開了,他吃驚得出了聲,手中的屠刀咣當一聲掉在地上……原來在藏羚羊的子宮里,靜靜卧著一隻小藏羚羊,它已經成形,自然是死了。這時候,老獵人才明白為什麼那隻藏羚羊的身體肥肥壯壯,也才明白它為什麼要彎下笨重的身子向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獵人留下自己的孩子的一條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動物在內,都是神聖的。
老獵人的開膛破腹半途而停。
當天,他沒有出獵,在山坡上挖了個坑,將那隻藏羚羊連同它那沒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時埋掉的還有他的杈子槍……
從此,這個老獵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了,沒人知道他的下落。
(選自2 0 0 0 年9 月2 5 日《新民晚報》)
[ 文思點撥 ] 曾看過一篇題目為《生命的跪拜》的文章,講的是一頭牛為乞求屠夫饒過它腹中的小牛犢,在臨死前淚流滿面,雙腿下跪的情節,與《藏羚羊跪拜》如出一轍。本文中,藏羚羊乞求獵人饒恕生命的場面多麼壯烈:這臨危不懼,這仁慈的乞求,這落淚的一跪,多麼感人,催人淚下!特別是跪卧的姿勢,眼淚長流,多麼凄涼,多麼沉重!難怪老獵人放下屠殺生命的獵槍,告別打獵生涯。此文標題與其說「藏羚羊跪拜」,倒不如說是「生命的跪拜」。
[針刺妙文三]
生命之愛
欣 兒
看見報上的一幅圖畫,一口燒熱的油鍋中弓著一條鱔魚。圖畫的配文大意是說,下油鍋的鱔魚極力弓起身體,廚師不解,拿出鱔魚用刀剖之,才知其腹內懷有一條小鱔魚,它是為保護腹中的小生命,努力弓起了腹部。
聽友人講起一件他目睹的很悲慘的事。一條有黑緞般光亮皮毛的雄性狗,離開剛下狗娃的花狗准備到街對面不遠處的一家肉食小店去拾一些骨頭。大約是被愛情及愛情的結晶沖昏了頭腦,它從北向南穿過十字路口時,沒注意到一輛微型客車正從西向東風馳電掣般開來,「哐」的一聲,被車撞了個正著。車子幾乎連速度都未減一下,就開跑了。車子剛剛離開,狗就在車子噴出的廢煙中,一個鷂子翻身站起來,撒腿向肉食店跑去。在它被撞倒的路中間,有攤紅色的血慢慢向四周流動和凝固,像一個心的形狀。血中漂浮著幾根黑亮的毛。
黑狗迅速地跑進小鋪子,用嘴拾起一根粗大的帶肉的骨頭,轉身又飛一樣奔向它的花狗和小狗娃們的身旁,並將拾來的食物喂給了它們。這一系列行為在不過1 0 分鍾內全部完成,而且,當它把撿到的骨頭轉給花狗的身旁。誰也不會想到,從路上站起來跑掉時,「身手敏捷」的黑狗怎麼會一瞬間死去。
友人說,黑狗將骨頭轉給花狗時,它聽清了它們相互間那種類似安慰的、狺狺的低語。與它們的聲音不同,它們的眼睛都充滿了那麼深深的哀痛、悲傷和無助。尤其是黑狗的眼睛,似乎是含著淚光,充滿對生命的留戀,它那麼固執地看著自己的愛侶,看著自己的孩子,連眼睛都不轉一下。那種目光,即使鐵石心腸的人看了都會心顫。
我還知道,前不久冰島政府否決了原本擬定的再次允許捕鯨的計劃,原因是「找不到能使鯨迅速了結痛苦的捕鯨槍」。
在引起我們興趣的事件日益增多日益刺激的今天,珍愛生命這件事顯得書生意氣。然而,假如閱讀黑狗含淚的眼睛,鱔魚竭力弓起的身體,以及聽到冰島政府人道的尊重生命的決定時,心不猛然地跳動,並向生命致以你最誠懇的敬禮,那麼,活著就是失去了它最本質的快樂。不是嗎?
我在這樣一個陰郁的漫長午後,一遍一遍地回想這三個與生命相關的片斷,它們就像掛在屋檐下風乾的蘿卜條,讓你記憶生命曾經是那麼飽滿、豐潤和微光閃爍。而珍愛生命,就像是泉水去浸泡蘿卜干,無論是哪一種形式的浸泡,都會讓人看見生命恢復原狀的過程,一種世間最耐人尋味的過程,一粒種子到開放花朵的過程。
(摘自《武漢晚報》1999年1月7日)
[ 文思點撥 ] 像藏羚羊跪拜一樣的驚心動魄,鱔魚為了腹中的生命努力弓起腹部,黑狗在生命垂危時所完成的動作,無不使人潸然淚下,同時,也昭示著一個哲理:動物尚且如此珍愛生命,人類就更應該珍愛生命。
[ 針刺妙文四]
生 命 輝 煌
張 清 渝
在原始而美麗的西雙版納的密林里,留有我們的蹤跡和縷縷回憶……
我們狩獵隊,在獵狗的幫助下,把有六十多隻的一群斑羚逼到布朗山上的斷命崖上。斑羚又名青羊,形似家養山羊,但頜下無須,善於跳躍,每頭成年斑羚重約六、七十斤。
斑羚是我們獵人最喜歡的動物,雖然公羊和母羊頭上都長著兩只短小如匕首的尖利的羊角,但性情溫馴,死到臨頭也不會反抗,獵殺時不會有危險;斑羚肉肥細嫩,是上等山珍,毛皮又是制裘的好材料,價錢賣得很俏。
對付斷命岩上的斑羚,好比瓮中捉鱉。我們嚴密堵截,不準漏跑一隻,讓這六十多隻斑羚摔下岩摜死,以免浪費子彈。
約莫相持了三十分鍾。一頭大公斑羚吼叫一聲,整個斑羚群迅速分成兩群,老年斑羚為一群,年輕班羚為一群。我看得清楚,但弄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以年齡為標准劃分出兩群來,這些斑羚究竟要干什麼呢?
就在這時,我看見,從那群中老斑羚里走出一隻老公羊來,頸上的毛長及胸部,臉上褶皺縱橫,兩支羊角早已被歲月風塵弄得殘缺不全,一看就知道快到另一個世界去報到了。老公羊走出隊列,朝那群年輕斑羚咩了一聲,一隻半大的斑羚應聲走了出來。一老一少走到斷命岩後,後退了幾步,突然半大的斑羚朝前飛奔起來,差不多同時,老公羊也揚蹄快速助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懸岩邊緣,縱身一躍,朝山洞對面跳去,老公羊緊跟在半大斑羚後面,頭一勾,也從懸崖上躥躍出去,這一老一少,跳躍的時間稍分先後,跳躍的幅度也各有差異,老公羊角度稍偏低些,等於是一前一後,一高一低。我吃了一驚,死也要結成對子,一對一對去死嗎?這只半大斑羚和這只老公羊,除非插上翅膀,否則是絕對不可能跳到對面那座山岩上去的。果然,半大斑羚只跳到四米左右的距離,身體就開始下傾,從最高點往下降落,空中劃出了一道可怕的弧形,我心想,頂多幾分鍾,它就不可避免地墜入深淵。奇跡出現了,老公羊憑著嫻熟的跳躍技術,跳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公羊的跳躍能力顯然要比半大斑羚略勝一籌,當它的身體出現在半大斑羚蹄下時,剛好處在跳躍弧線的最高點,就像兩艘宇宙飛船在空中完成了對接一樣,半大斑羚的四隻蹄子在老公羊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像免費享受一塊跳板一樣,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墜的身體奇跡般地再度升高;而老公羊就像燃料已輸送完了的火箭殘殼,自動脫離宇宙飛船,不,比火箭殘殼更悲慘,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蹬下,像只被突然折斷了翅膀的鳥筆直墜落下去。這半大斑羚的第二次跳躍力度雖然遠不如第一次,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躍的一半,但是足夠跨越剩下的最後兩米路程了。瞬間,只見半大斑羚輕巧地落在對面山峰上,興奮地咩了一聲,鑽到磐石後面不見了。
試跳成功,緊接著,一對對斑羚凌空躍起,山澗上空劃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繚亂的弧線,每一隻年輕的斑羚成功飛渡,都意味著有一隻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山澗上空,架起了一座橋,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橋墩架設起來的橋。沒有擁擠,沒有爭奪,秩序井然,快速飛渡。我十分注意盯著那群註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許有個別比較狡猾,或貪生怕死的老斑羚,會從死亡那群偷跑到新生那群去,但使我震驚的是,從頭至尾沒有一隻老斑羚為自己調換位置或逃跑。
真令人吃驚,在面臨種群滅絕的時刻,斑羚竟然能想出犧牲一半挽救一半的辦法來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我沒想到,斑羚們會那麼從容地走向死亡,心甘情願地用生命為下一代開通一條生存的道路,鑄就生命的輝煌。
(摘自《體育世界》)
[ 文思點撥 ] 羚羊是低等動物,但是在面臨家庭滅亡的關鍵時刻,表現出的犧牲一半挽救一半的超人智慧,以及老羚羊從容死亡,心甘情願為下一代開通一條生存道路的義舉,無不使我們人類自漸形穢。在此,我們應該為飛渡的老羚羊默哀,並致以珍愛生命的崇高敬禮!
[ 針刺妙文五]
動物對人類的報復
余 夫
人類往往對自己的仇人有強烈的報復心,許多動物也是如此。
二戰期間,前蘇聯就流傳著一個「義犬復仇」的故事。那是一條優秀的軍犬,它的馴導員在同潛入境內的德國納粹間諜的戰斗中不幸犧牲,這條軍犬也身負重傷,但還是咬下了這個納粹間諜的兩根手指頭。8 年後,身體復原的軍犬隨攻克柏林的蘇軍到了德國。有一天,在一個小鎮上它忽然全身顫抖,一會兒緊張地嗅嗅空氣,一會兒又嗅著人行道的柏油路面,雙眼充滿了痛苦和怨恨,身上的毛全都豎起來,連那條尾巴都夾到肚皮下了,忽然它向一個德國人猛撲過去,瘋狂地撕咬他的喉管,直至把他咬死。當人們將這個人的屍體抬走時,發現死者的右手缺兩個指頭,身上有一張納粹黨的黨證和一張蓋世太保的登記卡,這正是8 年前殺害它的馴導員的兇手!
近3 0 0 年間,由於人類的發展加快了對環境的破壞,對野生動物的亂捕濫獵更是十分猖獗,大多數生物種正以驚人的速度從世界上消失。搶殺、圈套、陷阱、下毒、電擊、網羅、暗箭、鋼夾、污染……在人類精心設計的十面埋伏中,各種珍稀野生動物發出了陣陣絕望的哀鳴。一些不甘被人欺凌的野生動物也對人類進行「報復」行動。
非洲肯亞大草原素有天然動物園的美譽。但是也常有一批批不法之徒到此進行偷獵活動,大象、犀牛、河馬、大猩猩等珍貴動物都遭受到殘酷的屠殺。一次,一個匪首帶著一群歹徒,准備用捕獸網罩住那些活潑可愛的幼獅,然後把它們賣到馬戲團或動物園,發一筆橫財。就在他們即將得逞時,機警的母獅怒吼一聲前去解救落網的幼獅。眼看到手的獵物即將逃脫,兇殘的匪首就用手提機槍對准母獅瘋狂地掃射,母獅頓時鮮血飛濺,但仍用最後的力氣撕破網罩,救出幼獅。這只幼獅也受傷昏死過去,後被反偷獵隊員救活。一年後,這只幼獅已經長成威武雄壯的雄獅,幫助反偷獵隊員抓獲了不少可惡的偷獵歹徒。在一次追捕行動中,這只雄獅突然向一個落荒而逃的歹徒追去,用前爪一下子將其擊倒在地,然後不停地怒吼。原來,這個人就是曾經殺害它母親的匪首,它一直記著這個仇人的氣味,終於報了殺母之仇。
在我國南方一座深山裡,當地的一個偷獵者槍殺了一隻小熊。悲傷的母熊不顧一切地追趕這個偷獵者 ,使其在樹林中東竄西奔,狼狽不堪。雖然他僥幸逃脫了母熊的追擊,但此後一段時間里,這頭為愛子復仇的母熊始終在追蹤他,攪得他寢食不寧。每當他出門時,這頭母熊便跟在後面,始終與他保持一段距離,這個距離正好是他的射擊極限。當他回家後,母熊便在對面山頭上默默地坐著,不時發出悲愴的低吼聲。終於有一天,母熊又向這個偷獵者發起攻擊,將他猛地一屁股坐在身子底下,霎時他的雙腿嘎嘎斷成了幾節,不久便一命嗚呼了。
除了哺乳動物外,鳥類,爬行動物等也常有「報復」行動。9 0 年代初,孟加拉國南部的一個村子發生了一起群蛇進攻農民住宅的怪事。原來,一周之前這個村裡有一個農民家中發現了一條眼鏡蛇,就想將它打死,但被打傷的眼鏡蛇還是逃掉了。沒想到不久便有5 0 多條眼鏡蛇成群結隊地來到村裡,將這個農民的家包圍起來,准備進行報復。驚恐萬狀的農民全家只好在村人的幫助下,倉皇出逃。
野生動物是自然歷史的遺產,是全人類的寶貴資源和共同財富。生物物種已經經歷了3 0 億年漫長的進化過程。應該與人類一起和諧相處。雖然不是所有的野生動物都有強烈的報復心,但通過以上事例也可以提醒和告誡人類:善待動物,善待我們的生存環境。
(選自2 0 0 1 年第1 期《網路知識》)
[ 文思點撥 ] 強烈的報復心正是動物有強烈情感的外在表現,物極必反,如果人類屠殺生靈、殘害生命,自然會招致動物的風狂報復。但從另一個方面思考,是否在警示人們:應該善待動物,善待生命!
[ 針刺妙文六]
獵 手
賈 平 凹
從太白山的白麓往上,越往上樹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樹木則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著狼的族類,也住了一戶獵狼的人家。
這獵手粗腳大手,熟知狼的習性,能准確地把一顆在鞋底蹭亮的彈丸從槍膛射出,聲響狼倒。但獵手並不用槍,特製一根鐵棍,遇到狼故意對狼扮鬼臉,惹狼暴躁,揚手一棍掃狼腿,狼的腿是麻桿一般,著掃即斷。
然後擋腰直敲,狼腿軟若豆腐,遂癱卧不起。旋即彎兩股樹枝吊起狼腿,於狼的吼叫聲中趁熱剝皮,只要在銅疙瘩一樣的狼頭上劃開口子,拳頭伸出去於皮肉之間嘭嘭捶打,一張皮子十分完整。
幾年裡,矮林中的狼竟被獵殺盡了。
沒有狼可獵,獵手突然感到空落,他常常在家喝悶酒,倏忽聽見一聲嚎叫,提棍奔出去,鳥叫風前,花迷野徑,遠近卻無狼跡。這種現象折磨得他白日不能安然吃酒,夜裡也似睡非睡,欲睡乍醒,獵手無聊得緊。
一日,懶懶地在林子中走,一抬頭見前面三棵樹旁卧有一狼作寐態,見他便遁。獵手立即撲過去,狼的逃路是沒有了,就前爪搭地,後腿拱起,掃帚大尾豎起,尾毛動,發一面旗子。獵手一步步向狼走近,眯眼以手招之,狼莫解其意,連吼三聲,震得樹上落下一層枯葉。獵手將落在肩上的一片葉子拿了,吹吹上面的灰氣,突然棍擊去,倏忽棍又在懷里,狼卻卧在那裡,一條前爪已經斷了,獵手哈哈大笑,迅雷不及掩耳將棍再要敲狼腰,狼狂風般躍起,抱住了獵手,獵手在一生中從未見過這樣傷而瘋的惡狼。棍掉在地上,同時一手抓住了一隻狼爪,一拳塞進彎過來要咬手的狼口中直抵喉嚨。人狼就在地上翻滾搏鬥,狼口不能合,人手不放鬆。眼看滾至崖邊了,繼而就從崖頭滾落數百米的崖下去。
獵手跌落到三十米,在崖壁上的一塊凸石上,驚而發現了一隻狼,此狼皮毛焦黃,肚皮豐滿,一腦殼的桃花瓣。獵手看出這是狼妻。有狼妻就有狼家,原來太白山的狼果然並未絕種啊。
獵手跌落到六十米,崖壁窩進去一小小石坪,一隻幼狼在那裡翻筋斗。這一定是狼子。狼子有一歲吧,已經老長的尾巴,老長的白牙。這惡東西是長子,還是老二老三?
獵手跌落到一百米,看見崖壁上有一洞,古藤垂簾中卧一狼,瘦皮包骨,須眉灰白,一右眼瞎了,趴聚了一圈蚊蟲。不用問這是狼父了。狡猾的老傢伙,就是你在傳種嗎?狼母呢?
獵手跌到二百米,狼母果然又在一個洞口。
……
獵手和狼終於跌落到了崖根,失掉在斜出的一棵樹上,樹咔嚓斷了,同他們一塊墜在一塊石上,復彈起來,再落在草地上,獵手感到劇痛,然後一片空白。
獵手醒來的時候,趕忙看那狼。但沒有見到狼,和他一塊兒下來已經摔死的是一個四十來歲的男人。
(選自《賈平凹文集》)
[ 文思點撥 ] 讀罷此文,其結尾處意味深長,讓人掩卷沉思。和獵手一起摔下來的竟然是一個四十餘歲的男人,是何原因?反復思索,正是這位扮成狼的四十餘歲的男人,用生命呵護著這眾多狼群的生命,所以才使不同年齡的狼得以生存。賈平凹的這篇散文告誡人們:生活中有許多用生命喚醒人們珍愛動物、珍愛生命的英雄人物,人們有義務珍愛動物,珍愛生命。
[ 針刺妙文七 ]
老牛的眼神
陸 勇 強
如果一個人去觀察牛的眼神,人往往會被它輕易擊敗。牛的眼神太從容、太沉靜了。即使農人驅它耕地,把它打得皮開肉綻,它的眼神還是那樣靜如止水。但是,如果是一條狗,只要人的目光與它接觸,只怕是幾秒鍾,它的眼神便會忽閃而過,躲開人的目光。
原先並不知道動物的眼神的細節。最近看了一本一位老作家回憶文革時期的短文,那段日子讀來真讓人膽戰心驚。
當年老作家被下放到農村,上頭對公社早有指示,要好好改造他。老作家的主要任務便是放牛,一共有十多頭牛。晚上就睡在牛棚里。
運動來了,他就得上台,被人罵被人斗。折磨夠了,就被人押往牛棚。
這樣非人的生活使很多過來人都想到了死。老作家也是,他想以死來抗爭這癲狂的世界。
但是,是牛救了他,是牛的眼神讓他的心靈感到一種無言的震撼。他對著牛哭,牛隻是看著他,很平靜很安詳地看著他。這種眼神,像在告訴他:「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又好像是在取笑他:「你太懦弱了」。
他沒有死,掛在牛棚上的繩子被他解下來扔了。但在那個時代活著,必須要付出代價。
按照當時的政策,牛是不能屠殺的。但那個時候,一年到頭,村人難得見到油腥。年關將近,為了能吃到肉,他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弄死一頭牛。
思來想去,他們想到了老作家。大隊長命令老作家把一隻老牛牽到一處懸崖邊,然後把牛推到懸崖下,這樣讓人以為是牛失足摔死的。
老作家在隊長的威逼下這樣做了。老牛在滑向懸崖的時候,用前腳拚命趴住了一塊大石,眼神仍然平靜,但奇怪的是,牛的眼睛裡滿是淚水。
牛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就摔向懸崖了……那個年關,全村的人都分到了牛肉。
但是,厄運降臨了。有人告發了這件事,一切的罪責都落到了老作家的身上。他以破壞生產罪被判了2 0 年徒刑。
在內蒙古的2 0 年,他受盡非人的待遇,每當想到自殺時候,總是想起那隻牛摔下懸崖時的眼神。
老作家活下來了,活得很堅強。
沒有人能真正解釋清楚一個人的生存哲學,這是一種來自於靈魂深處的東西,當一個人這個世上還有他留戀的東西,還有感動的東西,不管對方是人,還是動物,他就不會選擇死亡。他會活著,像牛一樣的活著,也只有活著,才會感受這世上的一切——痛苦或者歡樂。
(《希望月報》2001年第8期)
[ 文思點撥 ] 從老牛的眼神中,老作家讀懂了自己的生存哲學,從而使他在內蒙古忍受了多年非人的生活,並在這個世界上頑強的生活下來了,讀來讓人膽戰心驚。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珍愛生命,才能夠享受生命,「感受這世上的一切——痛苦或者歡樂」。人們又是如何享受生命的呢?請看下文。
[ 針刺妙文八 ]
抓住生命的樹枝
黃 立 平
托爾斯泰曾講述過一個流傳很久的故事:一個旅行者在草原上被一隻狂怒的野獸追趕。旅行者為了逃生,下到一口無水的井中。然而,他看見井底有一條龍,張著血盆大口想吞噬他。這個不幸的人不敢爬出井口,否則會被狂怒的野獸吃掉;他也不敢跳入井底,否則會被巨龍吞噬。他抓住井縫里生長出的野灌木枝條,死死地抓住不放。他的手越來越無力,他感到不久就會向危險投降,那危險正在井口和井底兩頭等著他。他仍然死死地抓住灌木。忽然,兩只老鼠繞著他抓住的灌木主枝畫了一個均勻的圓圈,然後從各方啃噬。灌木隨時都會斷裂垮掉,他隨時也會落入龍的巨口。旅行者目睹著這一切,深知必死無疑,而在他死死抓住灌木的時候,卻看見灌木的樹葉上掛著幾滴蜜汁,他便把舌頭伸過去,舔舐著或許是最後的快樂。
⑨ 珍愛生命的小故事
冬天是一個潔白的世界,在冬天裡有著雪娃娃,人們都說雪娃娃有著一顆純潔善良的心,她能讓善良的人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我喜歡飄雪的冬季。可是,就在這樣的一個美麗的季節里,我卻失去了一位至親至愛的人——我的姥爺。今天,我終於明白了生命的可貴。
那天早晨,媽媽接到了一個電話,淚流滿面,我當時不知所措,媽媽悲痛的告訴我說我的姥爺去事了。啊!老天爺你為何如此冷酷,我的姥爺是一個多麼善良的人呀!為什麼還要這么殘忍的奪去了他的生命。
記得從前,我和姥爺上街,看見了街道上有一個小女孩正在乞討,這個小女孩雙腿都殘了,她是多麼可憐,她可能沒有爸爸媽媽的關愛,只能靠乞討來維持生活。只見我的姥爺毫不猶豫的從口袋裡拿出五元錢,放在小女孩冰冷的手裡,小女孩流出了感動的眼淚,當時我心中就對姥爺有著無比崇敬之情!姥爺平時是那麼的節儉,可為了一個不相乾的人卻拿出的五元錢。相比之下自己竟是這么的渺小。
對姥爺我內心有太多的嫌意和內疚。姥爺平時經常來看我,而我對他卻不理不睬,姥爺上前和我說話時,我也覺得很煩,現在想想我是多麼的後悔。親愛的姥爺,您平時對我的關愛我都記在心裡。點點滴滴的往事不禁湧上心頭。
記得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我正在美美的看電視,姥爺說:「榮榮,你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不要總是看電視。」聽了後我還覺得有點煩,但怕他告訴媽媽,不情願的學習去了。
還有一次我發了高燒,家裡只有我和姥爺,姥爺見我燒得臉通紅,二話沒說,把我帶到樓下的醫院打針,醫生說幸好及時送來,要不然就得耽誤。姥爺這么大歲數了,卻一直陪伴在我身邊,直到我的病好了。
現在,姥爺走了。留給我的只是太多的遺憾和悲傷。我想對我的姥爺說:「姥爺,我愛你!我只是後悔為什麼在你活著的時候,在你在我們身邊的時候,為什麼沒有說出我的愛,沒有表達出我對你的愛。對不起,姥爺。真的對不起。現在我能為你做的只有更加努力的學習,不再讓您為我操心,不再讓你為我掛念。」
我現在終於明白了生命的可貴,生命是可貴的。生命是可貴的同時也是脆弱的,一但失去了,就不會復生,每個人都有寶貴的生命我們要珍愛自己的生命,把更多的愛給別人,
生命是多麼的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