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作者的故事
Ⅰ 三字經有那些故事(至少5個)
1、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他的母親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
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屠殺的東西。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
孟母說:「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里定居下來了。等孟子長大成人後,學成六藝,獲得大儒的名望,君子以為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2、孟母斷機
孟母姓仉(zhang)氏,是孟子的母親。丈夫死後,和兒子孟子生活在一起,為了教育兒子曾經三次搬家。
到孟子年齡大一點,孟子經常逃學,一天,他很早就回來了,孟母正在織布,孟母看見他,便問他:「讀書學習是為了什麼?」孟子說:「為了自己。」
孟母非常氣憤,用剪刀剪斷織布機上的布,說:「你荒廢學業,就像我剪斷這織布機上的布。」孟子感到害怕,每天勤學苦讀,後來成為僅次於孔子的聖人。
3、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的時候,和哥哥吃梨,總是拿小的吃。有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回答說:"小孩子食量小,按道理應該拿小的。「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遵守公序良俗。這些都是年幼時就應該知道的道德常識。古人對道德常識非常重視。道德常識是啟蒙教育的基本內容,融於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4、黃香溫席
漢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黃香的人,是江夏(今湖北境內)人。年紀才九歲的時候,就已經懂得孝順長輩的道理。
每當炎炎的夏日到來時,黃香就用扇子對著父母的帳子扇風,讓枕頭和席子更清涼爽快,並使蚊蟲遠遠地避開黃香雙親的帳子,讓父母可以更舒服的睡覺;
到了寒冷的冬天,黃香就用自己的身體讓父母的被子變得溫暖,好讓父母睡起來時覺得暖和。因此,黃香的事跡流傳到了京城,號稱「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5、孔子相師
一日孔子乘著一輛馬車周遊列國。來到一個地方,見有一孩子用土圍成了一座「城」,坐在裡面。孔子就問:「你看見馬車為什麼不躲開呀?」
那孩子回答:「人們說您孔老先生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見您卻並不怎麼樣。因為自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車子的道理呢?」
孔子愣了一下,問:「你叫什麼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項橐。」孔子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連串問題來難項橐,但是都被項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覺得這孩子知識淵博,連自己也辯不過他,只得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對項橐和藹地說:「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為師。」
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矣。要不恥下問。」經孔子這一褒獎,項橐便名揚九州,震動朝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字經
Ⅱ 三字經里的故事10個小故事
三字經:夕孟母,則伶楚。子不學,斷機楚。斗宴山,有義方。教五子,名懼揚。
這是一個小故事。裡面說了一位母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學到知識,每天都在很努力的編織東西來掙錢讓孩子讀書。但是,有一天,孩子說不再讀書,母親聽了,馬上把編織機拿剪刀把繩子都剪斷了,說孩子不學習,自己那麼辛苦也沒用。孩子沒有辦法,只好繼續學習。後來,母親聽鄰居說:在宴斗山上有一位隱居的老學者。他才華出眾,教孩子很有一套。曾經教了五個孩子,到最後個個都成了朝廷命官。只要把孩子送到去老學者那裡教,將來必成大器。有時母親把孩子送到了老學者那裡,孩子真的一天天聰明起來,母親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了。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竇燕山,名禹鈞,北京幽州人。古代幽州屬於燕國,燕國有山名燕山,故以地名尊稱他為竇燕山,就像詩聖杜甫住在京兆少陵,被人稱為杜少陵一樣。
竇燕山是五代後晉時的人,年輕的時候不學好,做生意欺行霸市、缺斤少兩、昧心行事,雖然賺了錢,但直到三十歲還沒有子嗣。有一天夜裡,他死去的父親給他托夢,說:「你心術不正、心德不端,惡名張注天曹,不但無子而且無壽。你要趕快改過遷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還有可能挽回。」
竇禹鈞醒來以後,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他痛下決心改邪歸正。從前之惡不敢再犯並且廣行善事,在家裡興辦義學、積德行善克己利人。一天夜裡又夢到他父親對他說:「爾今陰功浩大,善名張注天曹,後有五子齊登科甲,爾壽至八十九歲」。他醒來以後,行善更為積極,後來果然生了五個兒子:儀、儼、侃、爾、僖。
竇家教子有方,比如他的家庭之禮都按照古禮進行,家中男不亂入,女不亂出,男耕女織,和睦孝順,所以才有五子聯科。其中大兒子做到禮部尚書,二兒子做到禮部侍郎,其餘三子也都做了官。侍郎馮道贈詩曰: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以上舉的兩個例子說明,做父母的教育子女,第一要善於教育,第二要持之以恆。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黃香是東漢江夏人,即三國時期東吳人。黃香九歲的時候,冬天睡覺前用自己的身體給父母暖被窩,夏天睡覺前用一把小扇子給父母扇枕頭。他對父母能盡孝道,是為人子者的好榜樣。執是執持、不鬆手的意思,嚴持孝道,永不放棄,叫做「孝於親,所當執」。
元代福建延平府的郭居敬,曾將歷史上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編輯了一本書,就是《二十四孝》,「黃香扇枕」就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這是行悌道的例子,孔融讓梨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孔融是孔老夫子第三十二世孫,魯國人,生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時任北海太守。孔融性情寬容好士,經常說:「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焉」。
孔融四歲就知道長幼有序,吃梨的時候,自己年紀小就吃小的。所謂「三歲看老」,四歲的孩子謙遜之禮如此,方知其後必有大成。
兄弟者手足也,《千字文》中也講到「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兄弟之道是五倫中的一倫,為悌道。兄弟之間要相互關心友愛,彼此氣息相通,因為兄弟之間有直接的血緣關系,如同樹木一樣,同根連枝。悌道屬於五常中的「禮」德,其原則就是「兄友弟恭」。做兄長的要友愛、關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長。兄弟之間如能各盡其道,自然和睦友愛。如果將利益放在第一位親情放在第二位,就大錯特錯了。不但有違兄弟之道,也有違孝道,因為兄弟反目最痛心的是父母。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這里說的是孔子勤學的故事。孔子說過,「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學而知之者,有學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還是要學習,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聰明,但是不認真求學問,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為,就把自己給毀了。孔子是聖人,也還是活到老學到老,他曾向七歲的項橐請教問題,給後人做了好榜樣。
項橐是春秋時期的神童,孔子曾經向他請教過問題,所以被後世尊為「聖公」。相傳,孔子有一次與弟子們東游。待車馬行至齊地紀障城的時候,大道邊上有幾個戲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於路中不動。子路見狀,停車呵斥道:「小孩子怎麼不讓車呢?碰到你怎麼辦?」
童子說:「城池在此,車馬安能通過?」孔子探身道:「城在何處?」童子說:「築於足下。」孔子下車觀看,果見小兒立於石子、瓦片擺成的「城」中。童子問:「是城讓車馬,還是車馬讓城?」 孔子笑道: 「好伶俐的童子!請問你叫什麼名字,多大年齡?」
小兒答道:「我叫項橐,年方七歲。請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魯國孔丘」。
項橐驚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麼我請教您三個問題,答的出來我就讓城讓路,答不出來就請繞城而過」。
孔子覺得項橐小孩很有意思,於是笑道:「一言為定」!
項橐說:「天地人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穀、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搖頭說:「我還真的不知道」。項橐得意道:「我來告訴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穀,人有黑白兩根眉毛。」
項橐再問:「請教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魚;柴草燈燭,是火就有煙;沒有葉不成樹,沒有枝又哪裡有花呢?」項橐聽後晃著腦袋說:「不對,是井水沒魚,螢火沒煙,枯樹沒葉,雪花沒枝。」
項橐又問:「什麼山上無石?什麼車子無輪?什麼牛無犢?什麼馬無駒?什麼男人沒有妻子?什麼女人沒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還是不知道。」項橐又道:「土山無石,轎車無輪,泥牛無犢兒,木馬無駒兒,神仙無妻,仙女無夫」。
孔子心中實在是敬佩這個七歲的孩子,於是向項橐行禮,繞城而過。這就是後世傳說的「項橐三難孔夫子」的故事。
歷史上確有孔子向項橐請教有關音樂問題的記述,「三難」則純屬傳說故事。山東紀城碑廓鎮東北八公里處有一山,名叫躲子山,傳說項橐就是在此山避難時遇害的。
項橐三難孔子的故事盛傳之後,各國諸侯都派人打探項橐的住處,以便為我所用。為避禍項橐就藏到山裡,但被吳國、齊國的武士發現了。兩國武士為爭奪項橐打鬥起來,吳人看劫持不成就將項橐刺死了,其時項橐年僅十二歲。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趙中令是宋朝的中書令(宰相)趙普,這段話講的是趙普半部《倫語》治天下的故事。趙普與趙匡胤是小時候的同學兼朋友,他出身比較艱苦,少年時期沒有好好讀過書,
以後跟隨趙匡胤打天下。宋朝開國後,趙普歷任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匡義兩朝的宰相,自稱半部《論語》幫助趙匡胤打天下,另外半部《論語》幫助趙匡義治理天下。
趙普白天忙於處理國家政務夜晚則讀《魯論》,所謂「魯論」就是魯國通行的《論語》二十篇。據說每當遇到重大問題,趙普總是說:「明天再做決策。」晚上回家以後,他從箱子裡面拿出一本書仔細地讀,第二天准能夠提出一個很高明的見解。
時間久了大家都很奇怪,覺得趙普家裡一定藏有什麼秘籍寶典,於是買通他的家人打探這個秘密。有一天,家人趁他不在家把書拿出來一看,原來是《論語》。可是誰也不相信,怎麼可能是人人皆知的《論語》呢?
趙匡胤得知此事,親自到他家來探問,趙普就把那本《魯論》拿了出來。趙匡胤說:「此為朕幼年所習,如今卿家還在讀嗎」?趙普回答說:「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盡在其中」。宋太宗繼位以後仍然想用趙普為宰相,有人說趙普的壞話,說他只能讀《論語》。太宗如實以告,趙普說:「臣實不知書,只能讀《論語》。我輔助太祖定天下只用了半部《論語》,尚有半部可以輔助陛下致太平」。故此「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句美談。
彼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西漢時候有個人叫路溫舒,字長君,山西潞州人,小時候給人放羊,家貧沒有錢買書。中國在漢以前,非世家沒有藏書,非自己下功夫抄錄,就無書傳學。那時候還沒有紙張,非絹帛皮簡無以為書,所以家貧就自然沒有書可讀了。
路溫舒放羊時經常路過一片池塘,他注意到池塘邊上長的蒲草很茂盛,就背回家一大捆,截成與竹簡一樣尺寸,並將其編聯在一起,然後借來《尚書》工工整整地抄到上面。有了蒲編書,他就一邊放羊一邊讀書。因為他精通漢書、熟悉法律,以後做了獄吏,最後官至臨淮太守,成為西漢著名的法律專家。
「削竹簡」的是西漢的公孫弘。他出身貧賤,二十多歲時曾經當過縣監獄的小官,後因過錯被免了職。公孫弘本來就不甘心平庸,因為家境貧寒只好替別人放豬。他五十多歲的時候,經常跑到竹林里把竹子削成竹簡,把借來的《春秋》和各家的註解,抄在竹簡上面。漢武帝時期,公孫弘官至左內史、丞相,封為平津侯。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頭懸梁」的是晉朝人孫敬。孫敬,字文質,漢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學,後入洛陽,在太學附近一小屋安頓母親然後入學。他曾采楊柳為簡,加以編聯,用來寫經,這是歷史上「輯柳」的典故。《太平御覽》上記載:孫敬「好學,晨夕不休」,常年閉門謝客,攻讀詩書,人稱「閉戶先生」。他苦讀詩書,常常通宵達旦,睏倦得眼皮都睜不開了,就弄根繩子把頭發綁起來吊在房樑上。打盹垂頭的時候,揪一下頭發就驚醒了,繼續讀下去。
孫敬憑借其獨特的「頭懸梁」的苦讀精神,終能通今博古、滿腹經綸,成為晉時知名的大儒。後人對孫敬的苦讀精神極為敬仰,並將此與戰國時蘇秦「讀書欲睡,引錐刺其股」的故事並談,用以教育孩童。
戰國時候的洛陽人蘇秦,游說秦惠王,上書十次而游說不成。黑貂皮衣穿破了,百斤黃金用光了,回到家裡「妻不下飪,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家裡人都不理睬他。蘇秦下了狠心,日夜苦讀姜太公的《陰符經》,研究其中的奇謀策略。至更深夜半,頭迷眼閉,但一想到自己所受的奇恥大辱,就拿一把錐子自刺其股,在大腿上扎一下,醒了以後再讀。如此苦讀,一年以後出山,說服六國聯合抗秦,完成了合縱大計,自己也腰掛六國相印,成為歷史上著名的縱橫家/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綴。
「囊熒」的典故說的是晉朝的車胤,「映雪」講的是晉朝人孫康的故事。他們雖然家境貧寒生活艱苦,卻能立志苦讀,沒有因為讀書的條件差就停止學習。唐朝李渤有詩說:「次兄一生能苦節,夏聚流螢冬映雪」。說的就是此二人的典故。曾國藩也說過:「讀書乃寒士本業,切不可有官家風味。吾於書箱及文房器具,但求為寒士所能各者,不求珍異也」。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公安市)人,他的祖父車浚,三國時期作過東吳的會稽太守。因災荒請求賑濟百姓,被昏庸的吳主孫皓處死,此後車胤的家境就一貧如洗了。車胤立志苦讀,太守王胡之曾對他的父親車育說:「此兒當大興卿門,可使專學」。因家中貧寒,晚上看書沒錢點燈,他就捉些螢火蟲放在紗布縫制的袋子裡面,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微弱燈光苦讀。
在他父親的指導下,車胤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一生中做過吳興太守、輔國將軍、戶部尚書等官職。唐朝楊弘貞、楊番、蔣防都著有《熒光照學賦》,均是談車胤之事。
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晉秘書監孫盛的曾孫、長沙太守孫放之孫。孫康幼時酷愛讀書,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地攻讀,可此時家道中落,沒錢買油點燈。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了。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躺在床上默誦。
一天夜裡,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大地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孫康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裡,拿出書來對著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昏黃的油燈要亮得多!
整個冬天,孫康都夜以繼日地苦讀,從沒有中斷過。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成晉時很有名望的學者,南朝宋景平年間官至尚書左丞相,封德陽縣侯。
Ⅲ 三字經里的故事的介紹
三字經里的故事以《三字經》為素材,由52個小故事匯集而成,分上、下兩部,計內52集,每集12分鍾。故事由布袋和尚的幼容年開始講起,集中表現了父慈子孝、夫和妻順、兄友弟恭、朋信友義、君敬臣忠的重義之道。既保留了《三字經》的原汁原味,又融入了現代動漫的元素,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該劇旨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啟迪後人。
Ⅳ 三字經故事,
《三字經》中的故事
孟母三遷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足辟][bi,兩字合一]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o,夏歷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i,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孟母斷機
孟母姓仉(zha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狹子以居,三遷為教。及孟子稍長,就學而歸,母方織,問曰:「學何所至矣?」對曰:「自若也。」母憤因以刀斷機,曰:「子之廢學,猶吾之斷斯機也。」孟子懼,旦夕勤學,遂成亞聖。
五子登科
《宋史·竇儀傳》記載:宋代竇禹鈞的五個兒子儀、儼、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
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帶)有個叫竇禹鈞的人,記取祖訓,教導兒子們仰慕聖賢,刻苦學習,為人處世,不愧不怍。結果,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
竇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當朝太師馮道還特地寫了首詩:「燕山竇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經》也以「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歌頌此事;又逐漸演化為「五子登科」的吉祥圖案,寄託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竇家五子那樣連袂獲取功名。
黃香溫席
昔漢時黃香,江夏人也.年方九歲,知事親之理.每當夏日炎熱之時,則扇父母帷帳,令枕清涼,蚊蚋遠避, 以待親之安寢;至於冬日嚴寒,則以身暖其親之衾,以待親之暖卧.於是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孔融讓梨
孔融的父親拿一些梨給孩子們吃,讓孔融先挑,孔融卻挑了一個最小的。父親問他為什麼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應該吃小的,大的給哥哥吃。這故事被用作兒童教育的好教材,成為千古美談,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紀便有如此謙讓風格。
孔融(153~208),東漢文學家。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靈帝時,辟司徒楊賜府。中平初(185),舉高第,為侍御史。後辟司空府為僚屬,拜中軍候,遷虎賁中郎將。後因忤董卓,轉為議郎,出至黃巾軍最盛的青州北海郡為相。興平二年(195)領青州刺史。曹操遷獻帝都許昌,征孔融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因不滿曹操雄詐,被奏免官。後復拜太中大夫,退居閑職,好士待客,座上客滿,獎掖推薦,聲望甚高。終為曹操所忌,下獄棄市。
孔融著有,《隋書·經籍志》載《孔融集》9卷,已散佚。通行本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孔少府集》1卷。孔融文又見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其詩又見丁福保《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全漢詩》。
蘇洵二十七方才學習
蘇洵(1009~1066),字明允,自號老泉,北宋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勸告下,27歲才開始發奮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嘉佑元年,攜子蘇軾、蘇轍到汴京,以22篇文章謁見歐陽修,受其賞識,由此名聲大振。後人因其二子蘇軾、蘇轍均以文學聞名,故稱他為「老蘇」,將他們父子三人合稱為「三蘇」,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蘇洵為文見解精闢,語言鋒利,縱橫扌卑闔,很有戰國縱橫家的風度。著有《嘉佑集》十五卷。
《三字經》學習資源1、嘉嘉玩三字經有聲教學軟體:
收錄了三字經有聲朗讀、三字經有聲釋義、三字經歌曲等內容,適合兒童自學及家長、教師教學用。軟體操作界面友好,
2、三字經學習網:
介紹最完整的三字經全文閱讀和最全的新三字經,詳細講述三字經的起源和作者,以及三字經解釋等相關文章。
3、劉宏毅《三字經講記》
劉宏毅教授講於奧克蘭,《三字經》講座是直剖經義,輔以文字,以經義為綱,文理為目,綱舉目張,文義也就自然現前了。
三字經的意義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的兒童識字課本,是中國傳統的兒童啟蒙讀物,在傳統教育中,小孩子們都是通過背誦《三字經》來識字知理的。那麼一共才一千五百字左右的《三字經》,都包含了哪些內容?在看似淺顯的詞句中,都蘊含了哪些深刻的道理?為什麼古人認為,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而對於現代人來說,《三字經》還有什麼教育意義嗎? 《百家講壇》特聘請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用風趣幽默的講述,告訴我們《三字經[1]》背後的故事,闡釋《三字經》內含的道理,並通過《三字經》,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一次詳細的梳理,幫助我們認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何為需要繼承的精華,何為應該摒棄的糟粕。因為《三字經》這樣一本小冊子,所以能夠被歷代人們奉為經典而不斷流傳,一定具有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它深深地吸引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不禁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諍友。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非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現代化開放意識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 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 嬴政,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同時也是個暴君。可我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順應了「弱肉強食,勝者王,敗者寇」的生活邏輯的人物。 他為了統一中國,加強訓練精兵。雖然,每一個訓練,對於士兵來說都是一次生死決擇,但這么殘酷的訓練卻為日後,統一中國做了奠基。 統一中國後,他雖然殘暴,但從此國泰民安。我們現在身處這個美好的社會主義,不是要感謝秦始皇嗎?中國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無可抹滅的,這為中國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三字經》,深遠而持久地影響著每個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美德鑄造了它,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揚它吧!
Ⅳ 三字經所有的故事
三字經:夕孟母,則伶楚。子不學,斷機楚。斗宴山,有義方。教五子,名懼揚。
這是一個小故事。裡面說了一位母親,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學到知識,每天都在很努力的編織東西來掙錢讓孩子讀書。但是,有一天,孩子說不再讀書,母親聽了,馬上把編織機拿剪刀把繩子都剪斷了,說孩子不學習,自己那麼辛苦也沒用。孩子沒有辦法,只好繼續學習。後來,母親聽鄰居說:在宴斗山上有一位隱居的老學者。他才華出眾,教孩子很有一套。曾經教了五個孩子,到最後個個都成了朝廷命官。只要把孩子送到去老學者那裡教,將來必成大器。有時母親把孩子送到了老學者那裡,孩子真的一天天聰明起來,母親再也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了。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竇燕山,名禹鈞,北京幽州人。古代幽州屬於燕國,燕國有山名燕山,故以地名尊稱他為竇燕山,就像詩聖杜甫住在京兆少陵,被人稱為杜少陵一樣。
竇燕山是五代後晉時的人,年輕的時候不學好,做生意欺行霸市、缺斤少兩、昧心行事,雖然賺了錢,但直到三十歲還沒有子嗣。有一天夜裡,他死去的父親給他托夢,說:「你心術不正、心德不端,惡名張注天曹,不但無子而且無壽。你要趕快改過遷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還有可能挽回。」
竇禹鈞醒來以後,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他痛下決心改邪歸正。從前之惡不敢再犯並且廣行善事,在家裡興辦義學、積德行善克己利人。一天夜裡又夢到他父親對他說:「爾今陰功浩大,善名張注天曹,後有五子齊登科甲,爾壽至八十九歲」。他醒來以後,行善更為積極,後來果然生了五個兒子:儀、儼、侃、爾、僖。
竇家教子有方,比如他的家庭之禮都按照古禮進行,家中男不亂入,女不亂出,男耕女織,和睦孝順,所以才有五子聯科。其中大兒子做到禮部尚書,二兒子做到禮部侍郎,其餘三子也都做了官。侍郎馮道贈詩曰: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以上舉的兩個例子說明,做父母的教育子女,第一要善於教育,第二要持之以恆。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黃香是東漢江夏人,即三國時期東吳人。黃香九歲的時候,冬天睡覺前用自己的身體給父母暖被窩,夏天睡覺前用一把小扇子給父母扇枕頭。他對父母能盡孝道,是為人子者的好榜樣。執是執持、不鬆手的意思,嚴持孝道,永不放棄,叫做「孝於親,所當執」。
元代福建延平府的郭居敬,曾將歷史上二十四位孝子的感人故事編輯了一本書,就是《二十四孝》,「黃香扇枕」就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這是行悌道的例子,孔融讓梨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孔融是孔老夫子第三十二世孫,魯國人,生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時任北海太守。孔融性情寬容好士,經常說:「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吾無憂焉」。
孔融四歲就知道長幼有序,吃梨的時候,自己年紀小就吃小的。所謂「三歲看老」,四歲的孩子謙遜之禮如此,方知其後必有大成。
兄弟者手足也,《千字文》中也講到「孔懷兄弟,同氣連枝」。兄弟之道是五倫中的一倫,為悌道。兄弟之間要相互關心友愛,彼此氣息相通,因為兄弟之間有直接的血緣關系,如同樹木一樣,同根連枝。悌道屬於五常中的「禮」德,其原則就是「兄友弟恭」。做兄長的要友愛、關心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尊重兄長。兄弟之間如能各盡其道,自然和睦友愛。如果將利益放在第一位親情放在第二位,就大錯特錯了。不但有違兄弟之道,也有違孝道,因為兄弟反目最痛心的是父母。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這里說的是孔子勤學的故事。孔子說過,「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學而知之者,有學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還是要學習,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聰明,但是不認真求學問,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為,就把自己給毀了。孔子是聖人,也還是活到老學到老,他曾向七歲的項橐請教問題,給後人做了好榜樣。
項橐是春秋時期的神童,孔子曾經向他請教過問題,所以被後世尊為「聖公」。相傳,孔子有一次與弟子們東游。待車馬行至齊地紀障城的時候,大道邊上有幾個戲耍的玩童,有一童子立於路中不動。子路見狀,停車呵斥道:「小孩子怎麼不讓車呢?碰到你怎麼辦?」
童子說:「城池在此,車馬安能通過?」孔子探身道:「城在何處?」童子說:「築於足下。」孔子下車觀看,果見小兒立於石子、瓦片擺成的「城」中。童子問:「是城讓車馬,還是車馬讓城?」 孔子笑道: 「好伶俐的童子!請問你叫什麼名字,多大年齡?」
小兒答道:「我叫項橐,年方七歲。請教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魯國孔丘」。
項橐驚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麼我請教您三個問題,答的出來我就讓城讓路,答不出來就請繞城而過」。
孔子覺得項橐小孩很有意思,於是笑道:「一言為定」!
項橐說:「天地人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多少五穀、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搖頭說:「我還真的不知道」。項橐得意道:「我來告訴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穀,人有黑白兩根眉毛。」
項橐再問:「請教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魚;柴草燈燭,是火就有煙;沒有葉不成樹,沒有枝又哪裡有花呢?」項橐聽後晃著腦袋說:「不對,是井水沒魚,螢火沒煙,枯樹沒葉,雪花沒枝。」
項橐又問:「什麼山上無石?什麼車子無輪?什麼牛無犢?什麼馬無駒?什麼男人沒有妻子?什麼女人沒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還是不知道。」項橐又道:「土山無石,轎車無輪,泥牛無犢兒,木馬無駒兒,神仙無妻,仙女無夫」。
孔子心中實在是敬佩這個七歲的孩子,於是向項橐行禮,繞城而過。這就是後世傳說的「項橐三難孔夫子」的故事。
歷史上確有孔子向項橐請教有關音樂問題的記述,「三難」則純屬傳說故事。山東紀城碑廓鎮東北八公里處有一山,名叫躲子山,傳說項橐就是在此山避難時遇害的。
項橐三難孔子的故事盛傳之後,各國諸侯都派人打探項橐的住處,以便為我所用。為避禍項橐就藏到山裡,但被吳國、齊國的武士發現了。兩國武士為爭奪項橐打鬥起來,吳人看劫持不成就將項橐刺死了,其時項橐年僅十二歲。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趙中令是宋朝的中書令(宰相)趙普,這段話講的是趙普半部《倫語》治天下的故事。趙普與趙匡胤是小時候的同學兼朋友,他出身比較艱苦,少年時期沒有好好讀過書,
以後跟隨趙匡胤打天下。宋朝開國後,趙普歷任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匡義兩朝的宰相,自稱半部《論語》幫助趙匡胤打天下,另外半部《論語》幫助趙匡義治理天下。
趙普白天忙於處理國家政務夜晚則讀《魯論》,所謂「魯論」就是魯國通行的《論語》二十篇。據說每當遇到重大問題,趙普總是說:「明天再做決策。」晚上回家以後,他從箱子裡面拿出一本書仔細地讀,第二天准能夠提出一個很高明的見解。
時間久了大家都很奇怪,覺得趙普家裡一定藏有什麼秘籍寶典,於是買通他的家人打探這個秘密。有一天,家人趁他不在家把書拿出來一看,原來是《論語》。可是誰也不相信,怎麼可能是人人皆知的《論語》呢?
趙匡胤得知此事,親自到他家來探問,趙普就把那本《魯論》拿了出來。趙匡胤說:「此為朕幼年所習,如今卿家還在讀嗎」?趙普回答說:「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盡在其中」。宋太宗繼位以後仍然想用趙普為宰相,有人說趙普的壞話,說他只能讀《論語》。太宗如實以告,趙普說:「臣實不知書,只能讀《論語》。我輔助太祖定天下只用了半部《論語》,尚有半部可以輔助陛下致太平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綴。
「囊熒」的典故說的是晉朝的車胤,「映雪」講的是晉朝人孫康的故事。他們雖然家境貧寒生活艱苦,卻能立志苦讀,沒有因為讀書的條件差就停止學習。唐朝李渤有詩說:「次兄一生能苦節,夏聚流螢冬映雪」。說的就是此二人的典故。曾國藩也說過:「讀書乃寒士本業,切不可有官家風味。吾於書箱及文房器具,但求為寒士所能各者,不求珍異也」。
車胤,字武子,晉代南平(今湖北公安市)人,他的祖父車浚,三國時期作過東吳的會稽太守。因災荒請求賑濟百姓,被昏庸的吳主孫皓處死,此後車胤的家境就一貧如洗了。車胤立志苦讀,太守王胡之曾對他的父親車育說:「此兒當大興卿門,可使專學」。因家中貧寒,晚上看書沒錢點燈,他就捉些螢火蟲放在紗布縫制的袋子裡面,借著螢火蟲發出的微弱燈光苦讀。
在他父親的指導下,車胤終於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一生中做過吳興太守、輔國將軍、戶部尚書等官職。唐朝楊弘貞、楊番、蔣防都著有《熒光照學賦》,均是談車胤之事。
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晉秘書監孫盛的曾孫、長沙太守孫放之孫。孫康幼時酷愛讀書,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地攻讀,可此時家道中落,沒錢買油點燈。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了。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躺在床上默誦。
一天夜裡,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大地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孫康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裡,拿出書來對著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昏黃的油燈要亮得多!
整個冬天,孫康都夜以繼日地苦讀,從沒有中斷過。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成晉時很有名望的學者,南朝宋景平年間官至尚書左丞相,封德陽縣侯。
」。故此「半部《論語》治天下」就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句美談。
Ⅵ 三字經的作者王應麟的故事
王應麟(1223--1296)
南宋學者。字伯厚,號深寧居士。先世居浚儀(今河南開封),後遷居慶元(路治今浙江寧波)。淳枯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對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等都有研究;熟悉掌故制度,長於考證。九歲通六經,1241年中進士第,僅僅十八歲。學問淵博,於經史百家、天文地理等皆有研究,熟悉掌故制度,考證博洽。他一生著作甚豐,有《困學紀聞》、《玉海》、《詩考》、《詩地理考》、《漢藝文志考證》、《玉堂類稿》、《深寧集》等六百多卷。
附:(宋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七儒林八)
王應麟,字伯厚,慶元府人。九歲通《六經》,淳佑元年舉進士,從王野受學。調西安主簿,民以年少易視之,輸賦後時。應麟白郡守,繩以法,遂立辦。諸校欲為亂,知縣事翁甫倉皇計不知所出,應麟以禮諭服之。差監平江百萬東倉。調浙西提舉常平茶鹽主管帳司,部使者鄭霖異待之。丁父憂,服除,調揚州教授。
初,應麟登第,言曰:「今之事舉子業者,沽名譽,得則一切委棄,制度典故漫不省,非國家所望於通儒。」於是閉門發憤,誓以博學宏辭科自見,假館閣書讀之。寶佑四年中是科。應麟與弟應鳳同日生,開慶元年亦中是科,詔褒諭之,添差浙西安撫司干辦公事。
帝御集英殿策士,召應麟覆考。考第既上,帝欲易第七卷置其首。應麟讀之,乃頓首曰:「是卷古誼若龜鏡,忠肝如鐵石,臣敢為得士賀。」遂以第七卷為首選。及唱名,乃文天祥也。遷主管三省、樞密院架閣文字。
遷國子錄,進武學博士。疏言:「陛下閱理多,願治久。當事勢之艱,輿圖蹙於外患,人才乏而民力殫,宜強為善,增修德,無自沮怠;恢弘士氣,下情畢達,操綱紀而明委任,謹左右而防壅蔽,求哲人以輔後嗣。」既對,帝問其父名,曰:「爾父以陳善為忠,可謂繼美。」
丁大全欲致應麟,不可得。遷太常寺主簿,面對,言:「淮戍方警,蜀道孔艱,海表上流皆有藩籬唇齒之憂。軍功未集而吝賞,民力既困而重斂,非修攘計也。陛下勿以宴安自逸,勿以容悅之言自寬。」帝愀然曰:「邊事甚可憂。」應麟言:「無事深憂,臨事不懼。願汲汲預防,毋為壅蔽所欺。」時大全諱言邊事,於是應麟罷。
未幾,大全敗,起應麟通判台州。召為太常博士,擢秘書郎,俄兼沂靖惠王府教授。彗星見,應詔極論執政、侍從、台諫之罪,積私財、行公田之害。又言:「應天變莫先回人心,回人心莫先直受言。箝天下之口,沮直臣之氣,如應天何?」時直言者多迕權臣意,故應麟及之。遷著作佐郎。
度宗即位,攝禮部郎官,草百官表。舊制,請聽政,四表已上。一夕入臨,宰臣諭旨增撰三表,應麟操筆立就。丞相總護還,辭位表三道,使者立以俟,應麟從容授之。丞相驚服,即授兼禮部郎官、兼直學士院。
馬廷鸞知貢舉,詔應麟兼權直,俄兼崇政殿說書。遷著作郎,守軍器少監。經筵值人日雪,帝問有何故事,應麟以唐李嶠、李乂等應制詩對。因奏:「春雪過多,民生飢寒,方寸仁愛,宜謹感召。」遷將作監。
帝視朝,謂應麟曰:「為學要灼見古人之心。」應麟對曰「嚴恭寅畏,不敢怠皇,克勤克儉,無自縱逸,強以馭下,制事以斷,此古人之心。然操舍易忽於眇綿,兢業每忘於游衍。」帝嘉納之。既而轉對,言:「人君防未萌之欲,存不已之誠。」擢兼侍立修注官,升權直學士院,遷秘書少監兼侍講。上疏論市舶,不報。
會賈似道拜平章事,葉夢鼎、江萬里各求去,似道亦求去。應麟奏,孝宗朝闕相者亦逾年,帝亟取以諭之。似道聞應麟言,大惡之,語包恢曰:「我去朝士若王伯厚者多矣,但此人素著文學名,不欲使天下謂我棄士。彼盍思少自貶!」恢以告,應麟笑曰:「迕相之患小,負君之罪大。」遷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冬雷,應麟言:「十月之雷,惟東漢數見。命令不專,奸UB並進,卑逾尊,外陵內之象。當清天君,謹天命,體天德,以回天心。守成必法祖宗,御治必總威福。」似道聞之,斥逐之意決矣。
應麟牒閣門直前奏對,謂用人莫先察君子小人。方袖疏待班,台臣亟疏駁之,由是二史直前之制遂廢。以秘閣修撰主管崇禧觀。
久之,起知徽州。其父捴嘗守是郡,父老皆曰:』此清白太守子也。」摧豪右,省租賦,民大悅。
召為秘書監,權中書舍人,力辭,不許。兼國史編修、實錄檢討兼侍講。遷起居郎兼權吏部侍郎,指陳成敗逆順之說,且曰:「國家所恃者大江,襄、樊其喉舌,議不容緩。朝廷方從容如常時,事幾一失,豈能自安?」朝臣無以邊事言者,帝不懌。似道復謀斥逐,適應麟以母憂去。
及似道潰師江上,授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即引疏陳十事,急征討、明政刑、厲廉恥、通下情、求將材、練軍實、備糧餉、舉實材、擇牧守、防海道,其目也。且言:「圖大患者必略細故,求實效者必去虛文。」因請集諸路勤王之師,有能率先而至者,宜厚賞以作勇敢之氣,並力進戰,惟能戰,斯可守。進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兼侍讀,遷禮部侍郎兼中書舍人。日食,應麟詔論答天戒五事,陳備御十策,皆不及用。
尋轉尚書兼給事中。左丞相留夢炎用徐囊為御史,擢江西制置使黃萬石等,應麟繳奏曰:「囊與夢炎同鄉,有私人之嫌,萬石粗戾無學,南昌失守,誤國罪大。今方欲引以自助,善類為所搏噬者,必攜持而去。吳浚貪墨輕躁,豈宜用之?況夢炎舛令慢諫,讜言弗敢告,今之賣降者,多其任用之士。」疏再上,不報。出關俟命,再奏曰:「因危急而紊紀綱,以偏見而咈公議,臣封駁不行,與大臣異論,勢不當留。」疏入,又不報,遂東歸。
詔中使譚純德以翰林學士召,識者以為奪其要路,寵以清秩,非所以待賢者。應麟亦力辭,後二十年卒。
所著有《深寧集》一百卷、《王堂類稿》二十三卷、《掖垣類稿》二十二卷、《詩考》五卷、《詩地理考》五卷、《漢藝文藝志考證》十卷、《通鑒地理考》一百卷、《通鑒地理通釋》十六卷、《通鑒答問》四卷、《困學紀聞》二十卷、《蒙訓》七十卷、《集解踐阼篇》、《補注急就篇》六卷、《補注王會篇》四十卷、《小學紺珠》十卷、《玉海》二百卷、《詞學指南》四卷、《詞學題苑》四十卷、《姓氏急就篇》六卷、《漢制考》四卷、《六經天文編》六卷、《小學諷詠》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