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一班名人故事的作文400字左右
1. 三年級作文名人故事
愛,無時無刻的都在身邊,但是被我忽視了。就像魚兒在水中,不知道水的重要。當沒水是,才知道離不開水,水是她的依賴。而我也是這樣。
在我身邊最常見兒又不可缺少的東西,最容易被我忽視。親情經常被我忽視,我總是一味的接受父母的關懷,總是認為那是理所應當的。
現在,在我看來,父母的親情是無價的。因為父母永遠都在為我付出,杜甫在春望中寫「家書抵萬金」。一封家書都能用萬金相比,何況是父母平時為我做的一切?我也只依賴父母,總是覺得父母為我付出是應該的,當我生病時,父母會一直陪在我身邊,為我忙碌。但是,當父母生病時,她不求別的,只是對她的一句問候。他也會高興。她總是無私的關懷著我。
當父母關懷我是,我不為所動,理所應當的接受他的關心。但是,如果她沒有能力是,我想在照顧她時,卻後悔莫及。難道現在不應該及時孝敬他們嗎?
父母的愛,總是無私無價的,而我卻是自私。現在,我希望自己有時間時,關心他們,孝敬他們。讓他們不在孤獨
2. 求一篇名人故事的作文300-400字(要中國現代的)
南北朝時代,佛教漸漸盛行起來。南齊的朝廷里,從皇帝到大臣,都提倡佛教。南齊的宰相——竟陵王蕭子良就是一個篤信佛教的人。
蕭子良在建康郊外的雞籠山有一座別墅,他常常在那裡招待名士文人,喝酒談天。有時候,也請來一些和尚,到他那裡講解佛教的道理。蕭子良還親自給和尚備飯倒茶水。人家都認為他這樣做有失宰相的體統,他卻並不在乎。
有宰相一提倡,佛教的勢力自然更大了。這些和尚宣傳人死了以後,靈魂是不會死的。還說一個人的富貴或者貧賤,都是前世的因果報應,窮人受苦受罪,都是命里註定,沒法抗拒的。
當時,有一個大膽的讀書人名叫范縝(音zhěn),起來揭露這一說法是一種迷信,要大家別信那一套。
范縝的堂哥范雲就是經常在蕭子良家裡走動的。蕭子良聽到范縝竟敢跟他唱對台戲,反對佛教,十分惱火,叫范雲把范縝找到他家來。
蕭子良問范縝說:「你不相信因果報應,那麼,你倒說說,為什麼有的人生下來富貴,有的人生下來就貧賤呢?」
范縝不慌不忙地說:「這沒有什麼奇怪。打個比方,人生好比樹上的花瓣。花經風一吹,花瓣隨風飄落。有的掠過窗簾,落在座席上面;有的吹到籬笆外,落在茅坑裡。」
蕭子良瞪著眼睛,一下子還聽不懂范縝說的是什麼意思。范縝接著說:「落在座席上就像您;落在茅坑裡的,就像我。富貴、貧賤,就是這么一回事,哪裡有什麼因果報應呢?」
范縝從蕭子良那裡回來,覺得雖然駁斥了蕭子良,但是還沒有把他反對迷信的道理說透徹,就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叫作《神滅論》。文章裡面說:
「形體是精神的本質,精神只是形體的作用。精神和形體的關系,好比一把刀和鋒利的作用。沒有刀,就不能起鋒利的作用。沒有形體,哪裡有什麼精神呢?」
范縝在那篇文章里,還斷定人死以後靈魂是不存在的,什麼因果報應,都是騙人的話。
這篇文章一出來,朝廷上上下下都鬧翻了天。一些蕭子良的親信、朋友,都認為非把范縝狠狠地整一下不可。蕭子良又找了一批高僧來跟范縝辯論,但是范縝講的是真理,那些高僧到底還是辯不過范縝。
有個佛教信徒王琰諷刺他說:「唉,范先生啊!您不信神靈,那您就連祖先的神靈在哪裡也不知道了。」
范縝針鋒相對地嘲笑王琰說:「可惜呀,王先生。您既然知道您的祖先神靈在哪裡,為什麼不早點去找他們呢。」
蕭子良怕范縝的影響太大,會動搖大家對佛教的信仰。隔了幾天,他派了一個親信王融去勸說范縝,說:「宰相是十分賞識有才能的人的。像您這樣有才乾的人,要做個中書郎,還不容易!何苦一定要去發這樣違背潮流的議論呢。我真替您可惜。我看您還是把那篇背時文章收回了吧。」
范縝聽了,仰起頭哈哈大笑,說:「我范縝如果放棄自己的觀點去求官,那麼要做更大的官也不難,何在乎您說的中書郎呢。」
蕭子良拿范縝沒有辦法,也只好由他去了。
南齊王朝只經歷了齊高帝、齊武帝兩代,就發生內亂。雍州刺史蕭衍起兵攻進建康,公元502年,蕭衍滅了南齊,建立梁朝,這就是梁武帝。
3. 名人的故事400字
高爾基小時候家裡很窮,沒有辦法,他只好到一家裁縫店當學徒。
在裁縫店裡,高爾基一邊幹活,一邊想方法讀書,裁縫店老闆訂了一份《俄羅斯報》,小高爾基就趁老闆不在時,偷偷看這份報紙。
有一次,小高爾基從鄰居家借來一本小說,趁老闆晚上睡著以後,在窗邊借著月光津津有味地讀起來。過了一會兒,月亮躲到了雲層後面,小高爾基興致正濃,怎肯罷手,就點燃一盞小油燈繼續看下去。不一會兒,老闆醒過來,他看見小高爾苦在油燈下如痴如醉地看一厚厚的書,不由怒氣沖沖地說:「看什麼看,你把我農的燈油都快用溝了!」老闆娘也醒過來,像一頭母狼似的撲上去打高爾基。
小高爾基無法忍受下去,他二話不說,頭也不回地離開了裁縫店。
小高爾在背著行李來到伏爾加河邊,他注視著波光點點的伏爾加河,心裡感覺有些悲傷,可是很快他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為他在一艘輪船上遇到了一位和藹可親的胖廚師,並做起了胖廚師的洗碗小伙計。更讓小高爾基感到驚喜的是,胖廚師也是個書迷,他有滿滿一箱的書,而且願意讓小高爾基隨便讀。小高爾基高興極了,一有空閑時間就如飢似渴地讀書,有時還和胖廚師一起探討書中的各種問題。
小高爾基一邊讀書一邊思索,從大量的書籍中明白了許多人世間的道理。大量的閱讀也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滋養,使他最終成為蘇聯大文豪。
4. 名人故事作文400字左右
映雪夜讀
孫康,晉代京兆(今河南洛陽)人,官至御史大夫。
孫康幼時酷愛學習,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他想夜以繼日攻讀,可家中貧窮,沒錢購買燈油。一到天黑,便沒有辦法讀書。特別到了冬天,長夜漫漫,他有時輾轉很久,難以入睡。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白天多看書,晚上睡在床上默誦。
一天夜裡,他一覺醒來,忽然發現從窗外透進幾絲白光。開門一看,原來下了一場大雪。屋頂白了,地上白了,樹上也白了。整個大地披上一層銀裝,閃閃發光,使他眼花繚亂。他站在院子里欣賞銀裝素裹的雪後美景,忽然心中一動:映著雪光,可否讀書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裡,拿出書來對著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跡清楚,比一盞昏黃的小油燈要亮堂得多呢!
從此孫康不再為沒有燈油而發愁。整個冬天,他夜以繼日地讀書,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讀到雞叫。即使是北風呼號,滴水成冰,他也從來沒中斷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孫康砥礪求進,學有大成,終於成為一位很有名望的學者。
漢朝有個叫孫敬的人,從小勤奮好學,他每天晚上學到深夜,為了避免發困,他用繩子的一頭拴柱頭發,一頭拴在房樑上。戰國時,有個名叫蘇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業,便刻苦讀書。每當深夜讀書時,他總愛打盹。於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時候,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孫敬和蘇秦的故事感動了後 人,人們用「懸梁刺股」來表示刻苦學習的精神。
李白小時候很貪玩,經常逃學。 一次,他從學堂跑出來,到河邊玩,看到一位老婆婆正拿著一根鐵棒在石頭上磨來磨去,李白很驚訝,就問老婆婆磨鐵棒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又問「這么粗的鐵棒何時能磨成針呢?」老婆婆說:「只要有恆心,鐵棒一定能磨成針。」李白聽完很慚愧,從此刻苦學習,終於成為偉大的詩人。
5. 名人故事400字
1、畢加索誠實的小故事
小時候,畢加索就有著很高的繪畫天賦,但卻經常搞不懂諸如「二加一等於幾」的問題。為此,他成了同學們捉弄的對象,他們喜歡跑到畢加索的課桌前,逗他玩:「畢加索,二加一等於幾?」然後,他們看著畢加索獃獃的樣子哈哈大笑。就連老師也認為這孩子智力低下,根本沒法教,老師經常在畢加索父母面前,繪聲繪色地描繪畢加索的「痴呆」症狀,左鄰右舍也不再為他的繪畫天賦叫絕,而私下議論說:「瞧那呆頭呆腦的樣,只會畫幾幅畫有什麼用。」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畢加索是一個白痴。
面對風言風語的議論和嘲笑,畢加索的父親卻始終堅定不移地相信:兒子雖然讀書不行,但是,繪畫是極有天賦的。畢加索父親對孩子有真正的理解和賞識,他對兒子說:「不會算術並不代表你一無是處,你依然是個繪畫天才。」小畢加索看著父親堅毅的面孔,找回了一些自信。果然,畢加索總是似乎毫不費力就能繪出才華橫溢的圖畫,也漸漸忘記了自己功課方面的「無能」。
有了父親的支持,畢加索每天都沉浸在想像的世界裡,雖然功課不好,但他卻在繪畫的天地里找到了快樂,並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2、齊白石學藝的故事
齊白石是我國現代書畫家和篆刻家。但他原是一位雕花木工,只在餘暇學畫和篆刻。二十七歲那年,他的人生出現了重大轉折。
1889年春節的一天,書畫家給齊白石出了個畫題,讓他畫一張橫披。作完後,胡沁園十分驚喜,遂即收齊白石為徒。他教齊白石讀唐宋詩,並引導他看小說。齊白石非常珍惜這個機會,常常讀到深夜。
經過幾個月的苦讀,齊白石背熟了《唐詩三百首》,還研讀了不少古人濤文,瀏覽了許多古典名著。他作的詩也別具一格,具有唐風宋骨的韻味。
胡沁園從「立意」、「用筆」等基本功入手教授齊白石,還把自己珍藏的古今名畫借給他觀摩。齊白石眼界大開,他揣摩「八大山人」的作品,臨摩、領會其用筆之妙,吸取百家之長,繪畫技藝突飛猛進,不足一年就掌握了山、水、人、物、花、鳥的基本畫法和技巧。
在老師的言傳身教下,他苦練書法和刻印。短短幾年時間,齊白石在繪畫、篆刻、吟詩、書法、裝裱等方面都取得了驚人的進展,成為名滿天下的書畫家。
3、徐悲鴻勵志學畫
一天,一個外國學生很不禮貌地沖著徐悲鴻說:「徐先生,我知道達仰很看重你,但你別以為進了達仰的門就能當畫家。你們中國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徐悲鴻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爭論是無法改變別人的無知和偏見的,必須用事實讓他們重新認識一下真正的中國人。
從此,徐悲鴻更加奮發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駿馬,日夜賓士,勇往直前。
那個外國學生,看了徐悲鴻的作品,非常震驚。他找到徐悲鴻,鞠了一躬說:「我承認中國人是很有才能的。看來我犯了一個錯誤,用中國話來說,那就是『有眼不識泰山』。」
4、瞿秋白的風趣
20世紀20年代初,鄭振鐸在上海結婚,新娘為商務印書館元老高夢旦之女高君箴。婚禮採用當時最為時髦的「文明結婚」儀式。
按儀禮規定,結婚人的雙方家長,均須在結婚證書上加蓋私章,以昭信守。婚禮前日,鄭振鐸才想起他母親還沒有印章,於是去信請瞿秋白代刻一方應急。當天收到瞿秋白的回信,並無信箋,只一張「秋白篆刻潤格」,內言:「石章每字二元,一周取件。限日急件,潤格加倍。邊款不計字數,概收二元。牙章、晶章、銅章另議。」鄭振鐸一見,以為這是瞿秋白事忙不能代刻的托辭,乃另請人急刻一方備用。
次日上午,婚禮即將開始之際,有人送大紅喜包一件,上書:「振鐸先生君箴女士結婚誌喜,賀儀五十元。瞿秋白。」喜包內並無現金或禮券,乃是三方田石印章。一方是鄭老夫人的;其餘為新郎新娘各一方。鄭老夫人是單章稍大,新郎新娘的兩方合成一對,邊款分刻「長樂」二字,祝賀新人長樂永康,白頭偕老。鄭振鐸與高君箴皆為福建長樂縣人,取意雙關。
三章均玲瓏雅緻,主人把玩欣賞之後,才悟出所書「賀儀五十元」之緣由。原來三章共刻12字,潤格應為24元;急件加倍,則為48元;邊款2元,故曰「賀儀五十元」。瞿秋白這一出人意料之趣舉,給鄭高二人之婚禮增添了特別的喜慶氣氛,一時傳為佳話。
5、周星馳不懼恥辱
從香港無線藝員訓練班畢業後,周星馳並沒有得到機會立刻從事自己摯愛的表演,而是被安排接棒好友梁朝偉,做了兒童娛樂節目「四三零穿梭機」的主持人,播出時間是下午4點半的冷門時段。周星馳在這里一待就是整整六年。對於一名立志成為偉大演員的年輕人來說,這無疑是痛苦的。
在此期間,周星馳看著梁朝偉接拍電視劇、電影,很快大紅大紫,自己卻做著並不喜歡的兒童節目主持人,無人喝彩不說,還要忍受別人的漠視、歧視。有位影壇大哥當眾說他「活得像狗一樣」,一位娛樂圈大姐大說他「你永遠紅不了」,一位好友說他「整天做白日夢,幻想成為大明星」。更讓人難堪的是,有一家報紙發表評論說,周星馳只適合做兒童節目主持人,不適合做演員。
面對諸般羞辱,周星馳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認認真真地把那張報紙上的報道剪下來,貼在自己的床頭牆上,以此來激勵自己,並發誓開創一番大事業。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靠著「無厘頭」的表演方式,周星馳成為擁有粉絲無數的喜劇大師。
6. 關於名人的故事三年級四百字
肯的台階
一個周歲的小男孩,被年輕的媽媽牽著小手來到公園的廣場前,要上有十幾個階梯的台階了。小男孩卻掙脫開媽媽的手,他要自己爬上去。他用胖胖的小手向上爬,他的媽媽也沒有抱他上去的意思。當爬上兩個台階時,他就感到台階很高,回頭瞅一眼媽媽,媽媽沒有伸手去扶他的意思,只是眼睛裡充滿了慈愛和鼓勵。小男孩又抬頭向上瞅了瞅,他放棄了讓媽媽抱的想法,還是手腳並用小心地向上爬。他爬得很吃力,小屁股抬得老高,小臉蛋也累得通紅,那身娃娃服也被弄得都是土,小手也臟乎乎的,但他最終爬上去了。年輕的媽媽這才上前拍拍兒子身上的土,在那通紅的小臉蛋上親了一口。
這個小男孩,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第16屆總統的林肯。他的母親便是南希•漢克斯。
1宋朝司馬光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為官清廉,公務之餘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為人們的借鑒。為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製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著「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於成為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2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於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後,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凈。又有一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一邊想問題,一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表。
古人勤奮學習的故事——匡衡
有個叫匡衡的人,家裡貧窮,買不起蠟燭,夜間無法讀書。匡衡鄰居家每天晚上都點起蠟燭,他想到鄰居家去讀書,可是遭到拒絕。後來,匡衡想出一個好辦法,他在牆上鑿了一個小洞,鄰居家裡的光就透過來了,他把書對著光,讀了起來。匡衡讀的書愈來愈多,可是他沒錢買書。有一天,他發現一個才主家,家裡堆了很多書,他就去幫才主家幹活,不要錢,才主很奇怪,問他:你為什麼白白幹活呀!」匡衡也不隱瞞,就說:「我幫你幹活,不想得到工錢,只想借你家的書看看,不知你答應不?」才主非常高興,就把家裡的書借給他看,匡衡成了一個有學的人。
牛頓勤奮學習
牛頓愛好製作機械模型。他製作的一隻水鍾,計時較准確,得到人們的贊許。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力升入空中。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了彗星。盡管如此,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有一次課間,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借故踢了牛頓一腳,並罵他笨蛋。牛頓憤怒極了。他想,我為什麼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從此,牛頓發奮讀書。過刻苦鑽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前茅。
陸羽棄佛從文。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魯迅有一個重要的秘訣,就是珍惜時間。魯迅十二歲在讀私塾的時候,父親正患著重病,兩個弟弟年紀尚幼,魯迅經常上當鋪,跑葯店,幫母親做家務;為免影響學業,他必須作好時間安排。 此後,魯迅幾乎每天都在擠時間。他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擠,總是有的。魯迅讀書的興趣十分廣泛,喜歡寫作,他對於民間藝術,特別是傳說、繪畫,也深切愛好;正因為他廣泛涉獵,所以時間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罷休。
7. 歷史人物故事(400字左右的作文)
《胸有成竹》
宋朝 有 個 畫家 叫 文 興可,善於 畫 竹子.他 在 自己的 住房 周圍,栽了 許多 竹子,一年 四季,常 去 觀察 竹子 的 不同 姿態 與 變化.因而 對 竹子 的 形象 非常 熟悉,所以 他 畫出 的 竹子 生動 逼真.《宋史·文同 傳》里 說:」 當時 人們 紛紛 請 他 畫 竹子,送去 的 絹,堆了 一大堆,他 有時 厭煩地 把 它們 扔在 地上.」
當時,文 興可 的 一位 很 要好的 朋友 兆 補之 寫了 一首 詩 贊揚 他的 繪竹 藝術,其中 有 兩句:」 興可 畫竹 時,胸有成竹.
8. 名人小故事 (350~400字左右)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古今中外,聞名遐邇。提起他的名字,就是民族智慧的象徵,鞠躬盡瘁的典範。
諸葛亮的一生,表現了忠誠、勤勉、開明、智慧。其中我最佩服他的忠誠與智慧。
忠誠,是諸葛亮最大的特點。為了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和言聽計從的信任,他在劉備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走夏口時全心輔佐這位危主,毫無二心。竟使劉備以「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為由,在公元221年稱帝,史稱「蜀漢」。在劉禪登基後,他更是忠到了愚忠的地步。他將劉禪能做的和不能做的都做了,這並非奪權,而是在盡一個「相父」的忠。而且他的兒子諸葛瞻與孫子諸葛尚亦不辱先祖之英名,面對強敵臨危不懼,憤然沖入敵陣,直至戰死。三代忠烈,皆為「忠」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諸葛亮的成就使他幾乎成了智慧的代名詞。
他年少便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氣」,雖隱居於卧龍崗卻洞悉天下之事,做出了流傳後事的「隆中對」。在群雄並起之時,他慧眼識主佐劉備,在劉備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之時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三把火燒出了劉備的霸業。他舌戰群儒,才壓東吳九郡八十一州,聯吳抗曹。談笑之間,八十三萬曹軍灰飛煙滅。爭漢中,安邦定國;平南蠻,擴大疆土,都無不閃耀著其智慧的光芒。諸葛亮無愧於一個軍事戰略家,雖一生戎馬倥傯,卻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神機妙算、奇策泉涌,智謀縱橫、出神入化,謀略蓋世、料事如神,機警過人,思維敏捷,不愧是羽扇綸巾智多星。
諸葛亮的一生,既壯烈,也有遺憾。而他能紮根在我的心中,是因為他的宏才大略和他那一顆無比正直、善良、誠實的心,這也正是我崇拜他的原因。我永遠記住他,永遠為我們民族曾出現過這樣一位偉大的智者,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道德家而自豪。
9. 偉人的故事,400字左右
影響中國近代史相當深遠的一代偉人——毛澤東,一生頗為傳奇。他出身於農民之家,生長在湖南湘潭閉塞的農村韶山沖里,小時侯雖然讀過私塾,但也放過牛,種過菜,喂過豬,其後走出農村,讀過師范學校,又做過圖書館管理員,最後參加革命,經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終於能席捲全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之君。他的一生偉業,民間流傳一種說法,毛澤東之所以能成就霸業,與其曾祖所葬風水有很大關系。 據說在一九三○年時,國民黨由於戰事屢屢失利,認為是毛氏祖墳龍脈好所致。於是湖南省省長何鍵,曾指派親信副官熊道乾統帥一個連的兵力,往湘潭去挖毛氏祖葬,但在當地百姓的保護下,何鍵軍隊所挖的不是毛澤東家的祖墳,而是當地地主毛俊賢家旳祖墳,因此毛氏祖墳並沒有被破壞。毛澤東也曾對一位美國記者說過:「小時候,曾聽說我的曾祖的墳地風水好。」
在毛澤東的老家湘潭流傳著兩則關於毛澤東祖父墳墓的風水典故。一則是說,毛澤東的祖父毛翼臣與他的兄長毛德臣兩人都看中了虎歇坪的一塊墓地,相爭不下,達成了「先死者葬,後死者讓」的協議。毛德臣暗喜,因為他比毛翼臣要長五歲,但想不到後來毛翼臣竟然先逝世,於是找人擇定吉日良辰安葬。風水先生竟然擇了個八年之後的夏月某日,毛家只好將靈柩安放在虎歇坪墓基上。由於墓基之土不能挖動,所以只好用稻草之類覆蓋其上。過了八年,毛氏後人揭開靈柩上的覆蓋物,發現棺木色澤光亮,完好如初,而破土挖穴,發覺穴下只有穴位處是泥土,四周俱是石頭,大家深知這是一處好穴。
另一則故事則比較傳奇。說湖南有一位著名的風水師,名叫「不過五」,他每說一句話不會超過五個字,性格高傲。有一年湖南大旱,盜賊如毛,他在飢寒交迫之下,暈倒地上,被毛澤東父親毛順生救起,毛順生好心勸他去逃難,並准備一些路費給他。在送他上路時,「不過五」先生大為感動動,於是將他多年找得的一塊佳穴告訴訴了毛順生。「不過五」說:這座山像一個女子奔向月亮,靈氣十足,如果在八月十五中秋晚上,嫦娥頭頂冒著月亮靈氣的剎那,將祖先骨骸放進去,天地會為之一震,你的兒子當中定有一個成為為開國之君。不過那個受恩寵的兒子,一生的命運就會立刻有轉變,他的命中註定先苦後甜,青少年時要受盡痛苦,但必有成功的一天。後來毛順生果如他言,把毛澤東祖父的骨骸葬到了嫦娥奔月的穴上,孕育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之君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