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抗日小故事大全
1. 抗日小故事(短一點)
一、張自忠以身護衛士
1940 年5 月 6 日,張自忠部隊與敵軍作戰已經十分艱難了,軍事要點不斷被攻克。張自忠為了鼓舞士氣決定渡河督戰。因危險重重這個決定受到眾人的勸阻,張自忠決心已定,要親自督戰殺一殺敵軍士氣。
這次出征張自忠一反樸素簡便的常態,穿上了黃呢軍官服,戴上領章,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氣度,奔赴河東戰場。在作戰途中,由於無線電技術落後,張的總部發出的無線電密碼被日軍破譯,導致其行動完全被日軍掌握,日軍從多個方向合力夾擊張自忠。
在混戰中,張自忠的部下幾乎傷亡殆盡。張自忠自始至終都不肯撤退半步,衛士馬孝堂等人也守護其左右。兩軍交戰中,一名日軍端著刺刀刺向衛士馬孝堂,張自忠怒目圓睜,抓住敵人的刺刀,以自己的身體掩護馬孝堂。
這時,一顆子彈射向張自忠並穿過他的腹部,另一顆子彈打中他的右額。一代抗日名將盡忠報國,轟然倒下。
二、馬本齋的英雄母親
抗日戰爭中,日本軍隊受到馬本齋支隊重創,日軍負責人山本敬文威脅參謀哈少甫,哈少甫未能經受住敵人的威脅而出賣了馬本齋。哈少甫告訴山本,正面與馬本齋對抗很難取得勝利,
但馬本齋是個大孝子,對母親十分孝順,如果抓住他母親白氏,馬本齋就會投降了。山本聽信了哈少甫的主意,派出軍隊去東辛庄抓捕馬母白氏。
日軍進村後將村民趕到馬本齋家中,逼問大家馬母的下落,村民無一人回答,並把就在人群中的馬母圍住,以防她被漢奸認出抓走。山本不悅便毆打、殺害村民,馬母不忍看到村民為了自己而犧牲,便站了出來與日軍對峙,隨後被日軍帶回軍營。
馬本齋和弟弟馬進坡得知母親被日軍抓走,悲憤不已。其弟馬進坡立馬要殺入敵軍營救母親,馬本齋的部下也都紛紛做好作戰准備。馬本齋卻按兵不動,其弟大為不解沖他發火,
馬本齋解釋道:「這是日軍下的圈套,救母親萬分重要,但軍隊戰士們的性命更重要,不能沖動盲目發兵。」
馬母白氏堅決不向日軍低頭,在日軍軍營不吃一口飯不喝一口水,不受日軍的誘惑也不畏懼敵軍的威脅。馬母白氏因絕食抗日,在日軍軍營中犧牲。馬本齋得知母親逝世的消息悲痛欲絕,全體士兵也都非常悲傷,馬母不僅是馬家兩兄弟的母親,也是全回民支隊、全中國人的母親。
三、王二小勸養父母共同抗日
王二小出生在河北省的龍袞溝村,1939年暴雨成災、莊家顆粒無收,王二小一家逃離家鄉,在逃往外鄉途中王小二和父母及哥哥走散,王二小逃到狼牙口村被高氏夫婦收養。在狼牙口村王二小加入了兒童團,成為一名小八路軍,每天和成員一起參加軍事訓練和理論培訓。
高氏夫婦因害怕日軍掃盪而提出要搬家到桂林地區進行躲避,並要求王二小和他們一起走。王二小拒絕了高氏夫婦,堅決留下與兒童團一起保護村民,並對高氏夫婦說情義、擺道理,最終高氏夫婦也選擇留下來作為村後援團,幫助八路軍抗擊敵軍。
四、吉鴻昌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裡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不明白中國。
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五、狼牙山五壯士
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易縣狼牙山戰斗中英勇抗擊日偽軍的八路軍5位英雄。他們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第1團第7連第6班班長、共產黨員馬寶玉,副班長、共產黨員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侵華日本軍隊華北方面軍調集7萬餘人的兵力,對晉察冀邊區所屬的北嶽、平西(今北京西部)根據地進行毀滅性大掃盪。
9月25日,日偽軍約3500餘人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第7連奉命掩護黨政機關、部隊和群眾轉移。完成任務撤離時,留下第6班馬寶玉等5名戰士擔負後衛阻擊,掩護全連轉移。
第6班5名戰士堅定沉著,利用有利地形,奮勇還擊,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斃傷90餘人。次日,為了不讓日偽軍發現連隊轉移方向,他們邊打邊撤,將日偽軍引向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日偽軍誤認咬住了八路軍主力,遂發起猛攻。
5位戰士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一向堅持戰斗到日落。應對步步逼近的日偽軍,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壯烈殉國;葛振林、宋學義被山腰樹枝掛住,倖免於難。
2. 三至五分鍾的抗日英雄小故事
長安縣,西安市長安區1903年出生於農家的張鍾麟,抗日名將。張鍾麟身材高大容貌英俊,版曾就讀於北京大權學歷史系,後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四期。
善書法,著有多本軍事書籍及文章。
1938年,張鍾麟團長參加江西德安上高會戰。他提議並親自帶領一支突擊隊,趁夜偷襲日軍張古山核心陣地。從人跡罕至的山背面攀木掛樹,穿過艱險的深山峽谷,一舉奇襲成功。
天亮後,日寇進行反擊,出動飛機與重炮狂轟濫炸,幾乎將張古山夷為平地。張鍾麟率部浴血死戰,與日寇鏖戰五天五夜,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反復拉鋸。親臨死線指揮的他身中7塊彈片,鮮血直流也沒有退下火線。
國軍主力從四面趕到,包圍日軍,發起最後總攻,取得德安大捷。
《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田漢,受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的委派,采訪張鍾麟等人,刊登《中央日報》,並編寫了話劇《德安大捷》上演,
張鍾麟以真名真姓在劇中出現,36歲的英雄從此名聞天下
3. 抗日小故事三分鍾
陝西省長安抄縣(現西安市長襲安區)1903年出生於農家的張鍾麟,抗日名將。張鍾麟身材高大容貌英俊,曾就讀於北京大學歷史系,後投筆從戎,考入黃埔軍校四期。
善書法,著有多本軍事書籍及文章。
1938年,張鍾麟團長參加江西德安上高會戰。他提議並親自帶領一支突擊隊,趁夜偷襲日軍張古山核心陣地。從人跡罕至的山背面攀木掛樹,穿過艱險的深山峽谷,一舉奇襲成功。
天亮後,日寇進行反擊,出動飛機與重炮狂轟濫炸,幾乎將張古山夷為平地。張鍾麟率部浴血死戰,與日寇鏖戰五天五夜,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反復拉鋸。親臨死線指揮的他身中7塊彈片,鮮血直流也沒有退下火線。
國軍主力從四面趕到,包圍日軍,發起最後總攻,取得德安大捷。
《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田漢,受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郭沫若的委派,采訪張鍾麟等人,刊登《中央日報》,並編寫了話劇《德安大捷》上演,
張鍾麟以真名真姓在劇中出現,36歲的英雄從此名聞天下。
4. 抗日戰爭時期的小故事100
1、抗日戰爭時期,在龍門村裡有一個放羊的孩子叫海娃,他既勇敢又機靈,因而被選為兒童團的團長,協助八路軍更好的完成任務。一天,老村長交給海娃一封信,讓他盡快給八路軍送去,臨走時還不忘叮囑他:這封信非常重要,一定要安全送到啊!
海娃拍著胸脯說:放心吧,村長,我一定按時完成任務。說完就急忙把信揣好,趕著羊群上路了。可是走著走著海娃,發現前面有一大堆人馬浩浩盪盪的向這邊走來。不好,!這是敵人的掃盪隊伍。海娃心想:千萬不能讓信落到敵人的手裡。
眼看著敵人一步步的逼近了,海娃別提有多著急了。突然,他看到領頭的那隻大綿羊,靈機一動,有了好主意。海娃趕緊把信從懷中拿了出來,綁在了領頭的那隻綿羊的大尾巴下面。敵人走近了,看見了海娃惡狠狠的說:小孩你要干什麼去?海娃說:我要到對面山上放羊去。
敵人不相信,可是搜遍了海娃的全身卻什麼也沒找到,於是就把他放走了。海娃趕著羊群順利的把信送到了八路軍的手裡,完成的任務。
2、劉半農一直討厭日本人,甚至和日本人關系密切的人也很討厭。朋友周作人娶了一個日本妻子,當時,為了保護日本僑民,日本駐華機構經常在他們的住所懸掛日本膏葯旗。周作人的門階也不例外,有一次,劉半農去拜訪周家,走到門口就要離開。
回家後,他氣呼呼地說:「周作人又把日本的膏葯旗掛起來了,我一定要和他斷絕來往!」
3、1936年,日本想在成都設立領事館。8月23日,成都成千上萬的民眾包圍了日本大川飯店,並高呼:「打東洋鬼子!」這時,漢奸劉洵玉站在街上的窗前。大喊「打不得呀,打出國際問題來,哪個負責呀!」
群眾憤怒地喊道:「先打漢奸!」他們沖進大川飯店,漢奸劉訓煦逃進內室,被抓出來挨了一頓打。
4、抗日戰爭在上海爆發後,上海實業家胡厥文組織同行業的人在上海設立臨時工廠,日夜趕制手榴彈、地雷、穿甲彈等武器支援戰爭。因為日以繼夜,甚至沒有時間剃鬍子,胡厥文說:「蓄之以記國恥,等趕走了倭寇時再剃。」胡厥文沒有食言,他的鬍子一直到抗日戰爭勝利才剃光。
5、1937年,當四川軍隊從四川撤出時,人們普遍認為這是當時中國「最糟糕的軍隊」。它以糟糕的軍紀、糟糕的武器和糟糕的戰鬥力而聞名。然而,這支「最糟糕的軍隊」自1937年上海戰爭以來,幾乎是無役不從的,傷亡人數佔全國抗日戰爭軍隊的五分之一。
在抗日戰爭後期,對這支「最差的軍隊」的評價被譽為「川軍能打」和「無川不成軍」。
5. 中國抗戰名人故事急需三個
1、董存瑞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訓期間,董存瑞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8年5月初,董存瑞所在部隊參加冀熱察戰役。隆化縣城是熱河省會承德的拱衛,對方部隊事先在這里修築了大量碉堡,有些特殊構築的暗堡被稱為「模範工事」。
1948年5月25日,在龍華縣解放戰役中,董存瑞拿起炸葯袋,左腿受傷,因為部隊被對方軍隊的橋式黑暗城堡擋住了,所以在橋下沖了過去。因為沒有地方可以放置爆炸物,在緊急情況下,董存瑞用他的身體作為支撐 ,19歲,犧牲時手拿著炸葯包。
2、黃繼光
1952年10月19日晚,黃繼光所在的第2營奉命向上甘嶺右翼597.9高地反擊,必須在天亮前佔領陣地,為整個反擊戰的勝利奠定基礎。聯合國軍設在山頂上的集團火力點,壓制住志願軍反擊部隊不能前進。營參謀長命令第6連組織爆破組炸掉它。
第6公向敵軍發動了5次指控,未能摧毀敵人的火力點,並且一個接一個的戰友倒下了。離黎明只有40分鍾的路程。時間就是生命。在這個關鍵時刻,站在營地參謀長旁邊的黃繼光走上前來。
他拿出了長期決定性的決議並將其交給了參謀長。他認真地說:「只要我松一口氣並承諾完成任務,就給我任務。」黃繼光在他的決心書中寫道:「堅決完成上級
所有的任務,努力成為一個英雄,並努力加入黨。「營地的參謀長轉身思索了一下,堅定地面對黃繼光:」黃繼光,這個任務將移交給您。我已任命你為第六和第六班的代理班長,並且必須完成任務。 [3]參謀長立即任命黃繼光為第六班長。
黃繼光接受任務後,立即提上手雷,帶領兩名戰士向敵軍的火力點爬去。他們在照明彈的亮光下巧妙地前進,當離敵軍火力點只有三四十米時,一名戰士犧牲,另一名戰士負重傷。
黃繼光的左臂被刺穿,血液像柱子一樣流淌,面對著敵人的猛烈火力,他無所畏懼,忍受著痛苦,繼續向著敵人的火力前進。當他離敵人的火力八九米遠時,他舉起右手並將手榴彈送給敵人。然而,由於火力太大,只有一半的炸彈被炸毀。
當部隊襲擊時,剩餘掩體中的機槍突然起火。志願者的反擊部隊的指控被阻止了。這時,黃繼光又跌倒了。這一天即將亮相。這時,黃繼光周圍沒有彈葯,他的身體多次受傷。他頑固地爬上了火力點,沖向敵人瘋狂噴出的舌頭的槍口,舉起胸口,伸展雙臂,沖了上去。
剎時,敵軍正在噴吐的火舌熄滅,正在吼叫的機槍啞然失聲。黃繼光用年輕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勝利前進的道路。在黃繼光英雄壯舉的激勵下,部隊高喊著"沖啊!為黃繼光報仇!"踏著黃繼光爬行過的道路,很快佔領了陣地,全殲守軍兩個營。
3、王二小
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
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護轉移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氣急敗壞之下,將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忍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犧牲46年後終被追認為烈士。
4、張自忠
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斗中,不幸犧牲。
5、吉鴻昌
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舉為主任委員,准備在家鄉河南發動中原暴動,向國民政府發難。經黨組織同意,准備將在江西的吉鴻昌舊部兩個師調回河南,與河南當地的地方武裝結合起來,進行暴動。
11月9日,吉鴻昌在天津法租界遭軍統特務暗殺受傷,遭工部局逮捕。為置吉鴻昌於死地,宋美齡不遺餘力,她拿公款向租界行賄,將吉鴻昌引渡到北平軍分會。11月24日,經蔣介石下令,吉鴻昌被殺害於北平陸軍監獄,時年39歲。
6. 關於抗日戰爭的小故事
1、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自年8月13日晨,日軍以公共租界的日本人聚集區和黃浦江上的軍艦為基地,向閘北一帶進行炮擊,我軍奮起還擊開始,至11月12日我軍西撤結束。
這次戰役,日軍以松井石根大將為總司令,先後投入陸,海,空與特種兵部隊近30萬人,動用艦船130餘艘,飛機400餘架,戰車300餘輛,狂妄地宣稱1個月內佔領上海。當時的國民政府先由馮玉祥,後由蔣中正(兼)任第3戰區司令長官指揮。
先後調集中央部隊,廣東,廣西,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部隊和稅警總團,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以及部分省市保安總隊,總計兵力約70萬余師,奮勇迎戰。
2、上高會戰
「上高戰役」聞名中外,又稱「錦江會戰」。上高會戰,中國軍隊擊斃日軍少將指揮官岩永、大佐聯隊長濱田,斃傷日軍16000餘人,擊落敵機1架,繳獲日軍軍馬2800餘匹,輜重物資無數。軍委會參謀總長何應欽將稱之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蔣介石對擔任攻擊主力的74軍甚為滿意,特以軍委會名義授予74軍「飛虎旗」一面,此為國民革命軍中最高獎勵。
3、南京保衛戰
南京保衛戰,又稱南京戰役,是中國軍隊在淞滬會戰失利後,為保衛首都南京與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作戰。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軍大本營下達「大陸第8號令」,命令華中方面軍與海軍協同,兵分三路,攻佔南京。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衛戍部隊司令長官,部署南京保衛戰。因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南京各城門先後被日軍攻陷,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
12日,唐生智奉蔣介石命令,下達守軍撤退令。守軍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數滯留城內,被日軍大量屠殺,損失慘重。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4、太原會戰
太原會戰(1937年9月—11月),是抗戰爆發後,中國第2戰區部隊同日軍華北方面軍在山西省北部、東部和中部地區進行的大規模的戰略性防禦戰役,為中日雙方在華北進行的第一場大規模會戰。太原會戰主要包括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等。
太原會戰歷時2個月,是抗戰初期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斗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一次會戰。
日軍參戰總兵力約合4個半師團共14萬人,傷亡近3萬人。中國軍隊參戰總兵力6個集團軍計52個師(旅)共28萬餘人,傷亡10萬人以上。最後會戰以中國失利告終,從此國民革命軍在華北的正規戰爭宣告結束。
5、徐州會戰
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雲港)鐵路地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防禦戰役,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間的台兒庄大戰最為著名,因圍殲日軍一萬餘人,史稱之為台兒庄大捷。
徐州會戰對日軍給予了巨大的打擊,大大遲滯了日軍進攻的腳步,為中方部署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
7. 3個抗日英雄故事
王二小,又名王朴(1929年1月22日——1942年10月25日),廣為人知的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於河北回省淶源縣上庄村。抗日戰爭時答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盪」。王二小是村裡的兒童團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來掃盪,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們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們,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鬼子發現上當後,非常生氣和驚恐,又看見王二小正准備逃走,就在王二小快要安全的一剎那,鬼子用槍打中了他,又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把他弱小的身軀摔在一塊大石頭上!
八路軍一舉全殲此股日寇,戰斗結束後,幾個戰士撲向流著鮮血的二小,當時他還活著,大家把他和另外兩名受傷八路軍戰士一起送到劉家莊,可惜傷重無治,為國犧牲。
8. 抗日英雄小故事有哪些三百字
1934年,紅軍長征離開了江西革命根據地,留下的赤衛隊員們,在縣蘇維埃李主席的領導下,決定到山裡去堅持游擊斗爭。李主席的兒子蘇保和他的朋友虎崽、水生、金要、細妹、冬牙子都想跟赤衛隊去打游擊,但因年紀太小,李主席與李公公都不讓他們去。天黑時,孩子們悄悄離家去找紅軍,但找了一天也沒找到。一行人剛被李公公帶回村邊,白匪團長帶領匪徒闖進了村子,屠殺了全村人,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埋下了為親人報仇的種子。於是,一支紅色少年游擊隊在山中的岩洞里成立了。他們勇敢、機智地奪槍支、貼標語,消滅了不少敵人。在一次戰斗中,李主席不幸被捕。孩子們在李公公的領導下,混入靖衛團,巧妙地救出了李主席,並打死了白匪團長。紅孩子們在血與火的洗禮中茁壯成長起來。
小交通員潘冬子
1934年秋,主力紅軍撤離中央根據地。參加了主力紅軍的父親出發前給冬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冬子把它當作寶貝似的收藏了起來。
紅軍一走,大土豪胡漢三又回來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親作為游擊隊的交通員,走東村奔西庄地傳達著黨的精神。在一次行動中,冬子媽被胡漢三的「靖衛團」圍困在燃燒著熊熊烈火的草屋內……母親的從容就義,使小冬子突然長大了許多,他懷揣爸爸留下的紅星,承擔起了游擊隊交通員工作。他為山上游擊隊籌鹽,巧妙地躲過了「靖衛團」的搜查。冬子還機靈地做了米店的伙計,搞到了確切的情報,破壞了胡漢三的搜山計劃。冬子在沉著自如地對付了胡漢三的多次試探和盤問後,抓住良機,砍死了胡漢三。
1938年,江南遊擊隊准備開赴抗日前線,冬子和父親又見面了。他帶上那顆保存了多年的紅星,成了一名真正的紅軍戰士。
小偵察員張嘎
抗戰時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嘎子歷經艱辛,找到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他配合偵察員羅金保執行任務,表現得勇敢、機智。但嘎子畢竟還是一個活潑、淘氣的孩子,他與小朋友胖墩摔跤輸了還不講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煙囪。在一次戰斗中,他繳獲了敵人一支手槍,竟偷偷把槍藏進了老鴉窩里,沒有上繳。為攻打敵人崗樓,他奉命進城偵察時被捕。當部隊攻打崗樓時,他設法在裡面放火,里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老鍾叔,也替奶奶報了仇。戰斗結束後,嘎子把藏在老鴉窩里的手槍主動拿出來上繳。隊長正式宣布把手槍發給他使用。
兒童團團長海娃
這個抗日小英雄的故事,發生在華北抗日根據地。12歲的龍門村兒童團團長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監視著前邊平川地里敵人的據點。一天,炮樓里的鬼子進山去搶糧食了,只剩下「貓眼司令」和幾個鬼子兵。民兵中隊長老趙畫了一張攻打炮樓的路線圖,並寫了一封信准備把它交給八路軍張連長。老趙把送信的任務交給了兒子海娃。海娃一看信封上面插了雞毛,知道是十分重要的,他趕著一群羊作掩護送信去了。沒想到,海娃在山溝里碰上了鬼子,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拴在了「老頭羊」的尾巴里,瞞過了鬼子小隊長。一路上海娃受盡了折磨。深夜海娃好不容易從睡得像死豬一樣的鬼子的腿縫里溜了出來。他趕到羊圈裡,小心地把雞毛信取了下來,一口氣跑了幾里路。後面偽軍也追來了,海娃又被他們抓回去。他把鬼子帶到了一條山路上,鬼子的騾馬不能爬陡峭的山坡,海娃乘機拚命往山上爬,愈爬愈遠,鬼子開槍打中了海娃的手。海娃忍著疼拉開嗓子喊「八路軍叔叔……」海娃把雞毛信交給了張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