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人物故事
㈠ 求仁義的例子
仁義: 春蠶死去了,但它留下了美麗的蛹;花兒凋謝了,但它留下了豐收的果實;小鳥飛走了,但它留下了美妙的歌聲;我要飛向理想的彼岸,追求更高的夢想,但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人的本色應該如此,崇尚見義勇為,助人為樂之義舉;鄙薄見利忘義,忘恩負義之惡行。 有兩位好朋友在一起出遊時,一位不小心將另一位的手劃破,連忙說對不起,受傷者笑著說沒事兒,便在沙漠上用手指記下:「今天我的好朋友將我的手劃破。」又一次,當他腳不小心拐了時,他的朋友細心地呵護照顧他,直到他的腳慢慢地康復。他用刀子在石頭上刻下:「今天我的朋友幫了我。」他的朋友疑惑不解地問他為什麼時,他說:「寫在沙漠上是為了讓風幫我淡忘昨天的不快,刻在石頭上是為了讓歲月幫我銘記你對我的幫助。」 朋友們,試問有誰能像他們那樣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別人呢? 這是一段真實的故事,著名歌手叢飛節衣縮食捐贈300萬元,資助178名貧困學生。而當他自己病危住院經濟困難時,在當地幾個曾被他資助的工作者,竟沒有一個人來看望他。這事被媒體披露後,有一受助者說,這讓他很沒面子。而叢飛卻說:「不要埋怨他們,我已不需要醫療了。」這樣偉大的人,這樣坦率,為自己的決定無怨無悔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還有這樣一個曾感動全中國人的例子。洪戰輝,在他年幼時就已失去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全家生存的重擔,他四處求學,雖然飽受滄桑,但他學會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理。 他帶著自己的妹妹去大學求學,有那麼多有愛心者為他伸出援助之手,他卻沒有接受,面對困境,他毫不萎縮,想著世上還有很多像他甚至比他更貧困的人需要幫助,便自籌資金,建立了一個慈善基金會,幫助那些人。 他被評為「200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在頒獎典禮上,他真誠地說:「我只不過是記著別人對我的幫助,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更多比我更困苦之人。」得到了陣陣掌聲
㈡ 有沒有關於仁的名人故事
1、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2、扼虎救父
楊香,晉朝人。十四歲時隨父親到田間割稻,忽然跑來一隻猛虎,把父親撲倒叼走,楊香手無寸鐵,為救父親,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盡全身氣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終於放下父親跑掉了
3、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時江夏人,少年時父亡,母親年老病重,醫生囑用鮮竹筍做湯。適值嚴冬,沒有鮮筍,孟宗無計可施,獨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頃,他忽然聽到地裂聲,只見地上長出數莖嫩筍。孟宗大喜,採回做湯,母親喝了後果然病癒。後來他官至司空。
4、唐太宗
中國歷史上的有道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就以仁愛治國。貞觀初年,唐太宗對大臣們說,將婦女幽禁在深宮中是浪費百姓的財力,因此他先後將3000多宮女遣送回家,任由其選擇丈夫結婚。
貞觀二年,關中一帶乾旱,發生了大飢荒。太宗又對大臣們說:「水旱不調,都是國君的罪過。我德行不好,上天應該責罰我,百姓有什麼罪過,要遭受如此的艱難窘迫?聽說有人賣兒賣女,我很可憐他們。」於是派御史大夫杜淹前去巡查,還拿出皇家府庫的錢財贖回那些被賣的兒女,送還他們的父母。
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征伐高麗,駐扎在定州。太宗駕臨城北門樓安撫慰勞將士。有一個士兵生病,不能進見,太宗下詔派人到他床前,詢問他的病痛,又敕令州縣為他治療。因此將士都高興地願意隨從太宗出征。
等大軍回師,駐扎在柳城時,太宗又詔令收集陣亡將士的骸骨,設置牛、羊、豬三牲為他們祭祀。太宗親自駕臨,為死者哭泣盡哀,軍中將士無不灑淚哭泣。觀看祭祀的士兵回到家裡說起這件事,他們的父母說:「我們的兒子戰死,天子為他哭泣,死而無憾了。」
正是因為唐太宗以仁愛治國,示範官吏,所以深得民心,這無疑為唐朝的繁榮富強奠定了基礎。
5、淳於恭
東漢末年的淳於恭就是一個仁愛之人。他的家有山田,也有果樹。當時鬧飢荒,經常有人去他家的田地偷摘果樹和偷割稻禾。對於這些偷盜之人,淳於恭反而採取寬善待的態度。當看到有人偷采果實時,他就去安慰、幫助他們採摘,並讓偷果實的人把果子帶走;
當他看到有人偷偷到他家田裡割莊稼,擔心小偷遇見他會感到羞愧,就趴伏在草叢中,等到割莊稼的人從容離去再站起來。由於淳於恭的高尚行為,使村落里的人深受感化,後來,偷盜的事情也就很少見了。
同時,在他的引導下,村民們也拋棄了在戰亂中,生命難保,不願意耕種的情緒。因為當時村民認為戰亂不止,什麼時候死都不知道,所以也就放棄了耕種。淳於恭對鄉人說:「縱我不得,它人何傷!」意思是:就是到時自己死了,得不到,那留給別人享用,又有什麼關系呢!
淳於恭病逝後,朝廷在他的家鄉刻碑,以表彰他的作為。
6、董奉
三國時,有仁愛之名的吳國名醫董奉治病不收診費,只要求被治癒者在他住所周圍種植幾株杏樹。數年後杏樹蔚然成林,收獲之後,又將所得用以救治貧民或流亡路過者。後人便以「杏林」作為醫界或診所的代名詞,現在還常見以「杏林春暖」的匾額或錦旗來贊頌有成就的醫生。
㈢ 仁義大旗主人公,和內容概括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宋襄公,有關故事內容的解釋如下:
一、故事內容概括:
宋楚泓之戰,宋襄公高舉「仁義」大旗,非要等楚軍渡得河來,擺好陣勢,殺將過來,才跟人家接戰,結果失去機會,大敗而歸。
二、故事全文如下:
秦穆公要做霸主,可是秦國在西方,離中原諸侯國遠,他得先收服臨近的許多小部族,然後再來跟中原諸侯打交道。除了秦穆公以外,宋國的國君宋襄公也要接著齊桓公做霸主。齊桓公去世前,曾經跟管仲商量過,把公子昭託付給宋襄公。齊桓公一死,宋襄公就約會幾個諸侯共同立公子昭為齊國的國君,就是齊孝公。以前大夥兒承認齊桓公是霸主,現在齊國的國君還得由宋襄公來立,那麼宋襄公不是接著齊桓公做了霸主了嗎?不過這是宋襄公自己這么想,人家可並不同意,尤其是楚國和鄭國的國君,他們聯在一起反對宋襄公,當面侮辱了他。宋襄公氣得翻白眼,一定要報仇。楚是大國,兵力強;鄭是小國,兵力弱,宋襄公決定先去征伐鄭國。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准備發兵。宋國有兩個出名的大將,一個叫公子目夷,一個叫公孫固,他們都反對出兵。宋襄公生氣了,他說:「你們不去?好,那我一個人去!」公子目夷和公孫固雖然不贊成去打鄭國,這會兒一見他冒了火兒,只好順著他。宋襄公親自帶著公子目夷和公孫固率領大軍去打鄭國。鄭國急忙打發使者向楚國求救。楚成王馬上派大將成得臣帶領大隊兵馬去對付宋國。
楚國人很能用兵,他們的大隊兵馬不去救鄭國,反倒直接向宋國進攻。宋襄公沒提防到這一著,急得連忙趕回來。大軍到了泓水(在河南省柘zhè城縣北)的南岸,駐紮下來,准備抵抗楚軍。成得臣派人來下戰書。公孫固對宋襄公說:「楚國的兵馬到了這兒,是因為咱們去打鄭國。現在咱們回來了,還可以跟楚國講和,何必跟他們鬧翻吶?再說,咱們的兵力也比不上楚國,怎麼能跟他們打仗吶?」
宋襄公認為楚國一向不講道理,強橫霸道,不能叫人心服,就說:「怕他什麼!楚國就算兵力有餘,可是仁義不足。咱們盡管兵力不足,仁義可有餘呀。兵力怎麼抵得住仁義吶!」他就寫了回信,約定交戰的日期。他一心以為空講「仁義」,就可以當上霸主,就可以打敗強敵。他做了一面大旗,上面綉著「仁義」兩個大字,把它當做鎮壓妖魔的法寶似的,高擎著去抵抗楚軍。萬沒想到楚軍不但沒給「仁義」大旗嚇跑,反而從泓水那邊渡到這邊來了!
公子目夷瞧著楚國人忙著過河,就對宋襄公說:「楚軍白天渡河,明明小看咱們不敢去打他們。咱們趁著他們渡到一半,迎頭打過去,一定能打個勝仗。」宋襄公指著大旗上「仁義」兩個大字,對公子目夷說:「哪兒有這個道理呀?敵人正在過河的時候就打過去,還算得講仁義的軍隊嗎?」
公子目夷對於那面大旗可不感興趣,一瞧楚軍已經上了岸了,亂哄哄地正排著隊伍,心裡急得什麼似的,又對宋襄公說:「這會兒可別再呆著了,趁他們還沒排好隊伍,咱們趕緊打過去,還能夠打個勝仗。要是再不動手,咱們就要挨打啦!」宋襄公眼睛一瞪,罵他說「呸!你這個不講仁義的傢伙!別人家隊伍還沒排好,怎麼可以打吶!」
楚國的兵馬排好了隊伍,一聲鼓響,就像大水沖塌了堤壩似的涌過來。宋國的軍隊哪兒頂得住哇。公子目夷、公孫固,還有一位公子盪拚命保住宋襄公,可是宋襄公大腿上早已中了一箭,身上也有幾處受了傷。那面「仁義」大旗委委屈屈地給人家奪了去了。公子盪不顧死活,擋住了楚軍。公子目夷保護著宋襄公趕著車逃跑。公子盪死在亂軍之中。公孫固帶著敗兵殘將一邊抵抗,一邊後退。楚軍乘勝追擊,宋軍大敗,輜重糧草沿路拋棄,都給楚軍拿了去了。
宋襄公連夜逃回睢(suī)陽(在河南省商丘縣南)。宋國人都怨他不該跟楚國人打仗,更不該那麼打法。公子目夷瞧著愁眉苦臉的宋襄公,問他說:「您說的講仁義的打仗就是這個樣兒的嗎?」宋襄公一邊理著花白的頭發,一邊揉著受了傷的大腿,說:「依我說,講仁義的打仗就是以德服人。比如說,看見已經受了傷的人,可別再去傷害他;頭發花白了,可別拿他當俘虜。」
公子目夷再也耐不住了,很直率的說:「這回咱們打了敗仗,就因為主公不知道怎麼打仗!要打仗就必須利用一切辦法打擊敵人,消滅敵人。如果怕打傷敵人,那還不如不打;如果碰到頭發花白的就不抓他,那還不如讓他抓去吶!」宋襄公沒法兒跟公子目夷爭辯,可是他像蠢豬一樣,仍舊相信盡管這次打了敗仗,仁義還在自己一邊兒。
宋襄公逃回睢陽,受了很重的傷,不能再起來了。他囑咐太子說:「楚國是咱們的仇人,千萬別跟他們來往。晉國的公子重耳挺有本領,手下人才很多,他現在雖然在外面避難,要是能夠回國的話,將來一定是個霸主。你要好好地跟他打交道,准沒錯兒。」
㈣ 誰能提供一些關於「仁義」的故事啊
《戰國策·國策》中有這么一個故事:「馮諼客孟嘗君」 講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好士,門下有食客數千人,其中有一個叫馮諼,馮諼在孟嘗君家曾彈劍唱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出無車、無以為家」等歌,因而馮諼食有魚、出有車、他的母親也得到了孟嘗君的照顧。
有一天,孟嘗君出了個通告,詢問府里的賓客:「有誰熟悉算帳理財,能夠替我到薛地去收債?」馮諼在通告上寫:「我能」。於是孟嘗君派馮諼去收債,辭行的時候,馮諼問道:「債款全部收齊,用它買些什麼東西回來呢?」孟嘗君說:「看我家裡缺少什麼東西,就買什麼。」馮諼趕著馬車到了薛城,派出官吏召集那些應當還債的百姓都來核對借約。借約核對完了,馮諼假傳孟嘗君的命令,把借款賜給百姓,燒掉借約,百姓齊聲歡呼萬歲。
馮諼又馬不停蹄的趕回齊國都城,一清早就要求進見孟嘗君。孟嘗君奇怪他回來這么快,便穿戴好衣帽接見他,問道:「債款全收齊了嗎?怎麼回來的這么快呀?」馮諼回答說:「收齊了。」孟嘗君又問:「用它買了些什麼回來呢?」馮諼說:「您說『家裡缺什麼就買什麼』我考慮您府里已經堆滿了珍寶,好狗好馬擠滿了牲口棚,堂下也站滿了美女。您府里缺少的東西要算『義』了,因此我替您買了『義』。「孟嘗君問:「買義怎麼個買法?」馮諼說:「如今您只有一塊小小的薛地,卻不能撫育愛護那裡的百姓,反用商賈的手段向百姓取利息,我私自假傳您的命令把借約燒了,百姓齊聲歡呼萬歲,這就是我給您買的『義』啊。」孟嘗君不高興,說:「好吧,先生算了罷!」
過了一年,齊泯王對孟嘗君說:「我不敢拿先王的臣子作為自己的臣子。」孟嘗君只好回到封邑薛城去住。走到離薛城還有一百里的地方,百姓扶老攜幼,在大路上迎接孟嘗君,整整有一天。孟嘗君回頭對馮諼說:「先生替我田文買的義,竟在今天看到了。」
仁義不象錢或物那樣實在看得見摸得著,因此孟嘗君對馮諼買仁義非常不高興。當孟嘗君被齊王貶出回到薛城時才認識到昔日失去的今天都加倍的得到了回報。真是『仁義重於利』啊!
㈤ 古代仁義禮智信故事大全
戰國策·國策中有這么一個故事:「馮諼客孟嘗君」講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好士,門下有食客數千人,其中有一個叫馮諼,馮諼在孟嘗君家曾唱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出無車、無以為家」等歌,因而馮諼食有魚、出有車、他的母親也得到了孟嘗君的照顧。
有一天,孟嘗君出了個通告,詢問府里的賓客:「有誰熟悉算帳理財,能夠替我到薛地去收債?」馮諼在通告上寫:「我能」。於是孟嘗君派馮諼去收債,辭行的時候,馮諼問道:「債款全部收齊,用它買些什麼東西回來呢?」孟嘗君說:「看我家裡缺少什麼東西,就買什麼。」馮諼趕著馬車到了,派出官吏召集那些應當還債的都來核對借約。借約核對完了,馮諼假傳孟嘗君的命令,把借款賜給,燒掉借約,齊聲歡呼萬歲。
馮諼又馬不停蹄的趕回齊國都城,一清早就要求進見孟嘗君。孟嘗君奇怪他回來這么快,便穿戴好衣帽接見他,問道:「債款全收齊了嗎?怎麼回來的這么快呀?」馮諼回答說:「收齊了。」孟嘗君又問:「用它買了些什麼回來呢?」馮諼說:「您說『家裡缺什麼就買什麼』我考慮您府里已經堆滿了珍寶,好狗好馬擠滿了牲口棚,堂下也站滿了美女。您府里缺少的東西要算『義』了,因此我替您買了『義』。「孟嘗君問:「買義怎麼個買法?」馮諼說:「如今您只有一塊小小的薛地,卻不能撫育愛護那裡的,反用商賈的手段向取利息,我私自假傳您的命令把借約燒了,齊聲歡呼萬歲,這就是我給您買的『義』啊。」孟嘗君不高興,說:「好吧,先生算了罷!」
過了一年,齊泯對孟嘗君說:「我不敢拿先的臣子作為自己的臣子。」孟嘗君只好回到封邑去住。走到離還有一百里的地方,扶老攜,在大路上迎接孟嘗君,整整有一天。孟嘗君回頭對馮諼說:「先生替我田文買的義,竟在今天看到了。」
仁義不象或物那樣實在看得見摸得著,因此孟嘗君對馮諼買仁義非常不高興。當孟嘗君被齊貶出回到時才認識到昔日失去的今天都加倍的得到了回報。真是『仁義重於利』啊!
㈥ 仁義禮智信的代表人物,各找20個,不是非要古代的
仁:劉備 堯 周公(西周) 管仲(齊) 秦穆公 宋襄公
義:關羽 召公虎(西周) 百里奚(專虞國大夫) 豫讓屬(晉國) 蘇秦 孟嘗君(齊國) 屈原 范眥(魏)
禮:孔子 周瑜
智:諸葛亮 潁考叔(春秋 鄭國) 王孫滿(楚) 子貢 蘇秦(東周) 優夢(楚)
信:尾生 商鞅 趙雲 王子比干(商) 程嬰
暫時就想到這些 我都看過他們的故事 有不知道的我告訴你 嘿嘿 給分哦
㈦ 關於仁義的故事
仁德湯王
成湯是商朝的開國始祖,是一位仁慈的君王。他不僅愛護百姓,就連飛禽走獸,也抱有關愛之心。
有一天,湯王到野外郊遊,走著走著,忽然看到一個獵人向四面撒布獵網。獵人念念有詞地禱告:「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四方的獸啊,全都投到我的網里吧!」
聽到這番話,湯王心中難過,嘆口氣:「這樣捕捉動物,長此以往,鳥獸一定會滅絕啊!」
湯王不忍見生靈塗炭,便命獵人除去三面獵網,只留下一面,又改了祝禱詞:「願向左的, 向左逃吧;願向右的,向右跑吧;願飛翔的,快快飛吧;願下逃的,向下逃吧!」
最後一句,他緩緩地開口:「只有命該絕的,入我的網中吧!」
這小小的舉動,足以見得湯王的仁德。放生護生,減少罪業,如此才是對百姓最大的愛護啊!
成湯能以仁德普及禽獸,這種精神確實值得我們贊頌。只是因為人民已經有狩獵的習慣很久很久了,實在沒有辦法不獵獸。因此,成湯倡導網去三面,只留下一面網。只有那些命該絕的,才入網中。君王這樣的行為,教化了世人,不能無故地殘殺生命。同時也正是有了這樣的行為和觀念後,國家也才會更加的繁榮昌盛,四方歸一。成湯用心良苦的行為,讓我們看到了這位君主仁民愛物的高尚品德。家長們在平時對孩子的教育中要倡導仁愛惜物的觀念,但更重要的其實還有惜物的方法。就像成湯一樣——四面網,去三面,還要留一面的。應該明確,仁愛惜物要做到怎樣的度。
㈧ 仁義、仁政的故事
1 :《太平來御覽》卷十引三源國吳謝承《後漢書》:「百里嵩(人名)字景山,為徐州刺史。境旱,嵩出巡處,遽甘雨輒澍(到了哪裡雨就下到哪裡的意思)。東海、祝其、合鄉等三縣父老訴曰:『人等是公百姓,獨不迂降。』回赴,雨隨車而下。」後因以「甘雨隨車」喻德政廣被。
2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有腳陽春》:「宋璟愛民恤物,朝野歸美,時人咸謂璟為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 (翻譯;唐中宗時,宋璟被任命為諫議大夫。他為政清廉,全心為百姓服務,深得民心。所以,百姓都稱贊他是長了腳的春天,他到哪裡,就會給哪裡帶來溫暖。)
3 奉揚:頌揚;仁風:施行仁政如同風行。舊時用作頌揚德政。
《晉書·袁宏傳》:「時閑皆集,安欲以卒迫試之,臨別執其手,顧就左右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贈行。』宏應聲答曰:『輒當奉揚仁風,慰此黎庶。
臨時救只找到這些,不好意思 啊,希望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