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認識世界的故事
⑴ 名人探索世界的故事
牛頓與蘋果的故事
長期以來,牛頓認為,一定有一種神秘的力存在,是這種無形的力拉著太陽系中的行星圍繞太陽旋轉.但是,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力呢
直到有一天,當牛頓在花園的蘋果樹下思索,一個蘋果落到他的腳邊時,牛頓終於獲得了頓悟,他的問題也逐漸被解決了.
傳說1665年秋季,牛頓坐在自家院中的蘋果樹下苦思著行星繞日運動的原因.這時,一隻蘋果恰巧落下來,它落在牛頓的腳邊.這是一個發現的瞬間,這次蘋果下落與以往無數次蘋果下落不同,國為它引起了牛頓的注意.牛頓從蘋果落地這一理所當然的現象中找到了蘋果下落的原因——引力的作用,這種來自地球的無形的力拉著蘋果下落,正像地球拉著月球,使月球圍繞地球運動一樣.
這個故事據說是由牛頓的外甥女巴爾頓夫人告訴法國哲學家,作家伏爾泰之後流傳起來的.伏爾泰將它寫入《牛頓哲學原理》一書中.牛頓家鄉的這棵蘋果樹後來被移植到劍橋大學中.
牛頓去世後,他被當作發現宇宙規律的英雄人物繼而被賦予傳奇色彩,牛頓與蘋果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但是事實是否如此卻無從找到其他史料加以考證.
把我評為最佳答案!!!!!!!!!!!!!!!!!!!!!!!!!!!!!!!!!!!!!!!!!!!!!!!!!!!!!!!!!!!!!!!!!!!!!!!!!!!!!!!!
⑵ 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例子
1、人類認識了青黴素的抗菌性,這是在認識自然界,用來治病,這專是改造自然界。
2、學生上課屬學習知識,這是在認識自然界,走上工作崗位,這是改造自然界。
3、科學家研究宇宙,這是在認識自然界,製造出宇宙飛船探索宇宙,這是改造自然界。
4、人類研究新型冠狀病毒,這是在認識自然界,製造疫苗拯救生命,這是改造自然界。
5、人學習建築知識,這是在認識自然界,投身建造工程,這是改造自然界。
⑶ 急求有關世界歷史的小故事!
英、普、奧等組成的第六次反法聯盟,終於打敗了拿破崙·波拿巴,拿破崙被迫退位,被放逐到他的領地厄爾巴島上,波旁王朝復辟。
1815年2月26日夜,拿破崙率領1050名官兵巧妙躲過監視厄爾巴島的波旁王朝皇家軍艦,於3月1日抵達法國南岸儒昂灣。波旁王朝派出的阻擊部隊,因多是拿破崙舊部,所以紛紛歸附,拿破崙未放一槍一彈,順利進入巴黎。路易十八看到大勢已去,倉皇逃出巴黎。3月19日,拿破崙重登王位。反法聯盟各國首腦驚恐萬狀,迅速集結兵力,第七次反法聯盟組成,並有重兵70萬。聯軍准備分頭進攻巴黎。法軍方面,拿破崙也在加緊備戰,但遺憾的是,過去富有作戰經驗的老將已不願再為拿破崙效力,這對法軍非常不利。
對於聯軍的強大陣容,拿破崙認決定要化被動為主動,以攻為守。
計劃已定,拿破崙便於6月12日派12.5萬法軍(其中有近衛軍2萬人)、火炮300門,悄悄移動到比利時邊境,駐扎到離普軍只隔一片密林的地方。展開了戰斗。
滑鐵盧位於比利時南部,離首都布魯塞爾不遠。英軍駐在一個山崗,由威靈頓率領,法軍則由拿破崙親自指揮。
清晨,下起滂沱大雨。上午11時30分,天氣轉晴,拿破崙下令出擊。他突然看見東邊遠處黑壓壓的一片。拿破崙憑豐富的作戰經驗判斷是軍團。過了不久,法軍逮到一個普魯士騎兵軍官來審問,軍官回答說附近只有一個兵團。可是前來進攻的普軍,實際上是三個兵團呢!法國步兵都在右翼抵禦普魯士三個兵團的進攻,無法突圍。法軍不能打敗英軍。下午6時,拿破崙孤注一擲,命令軍隊拚死攻擊。英軍的後備隊排山倒海般地向法軍撲去,拿破崙的部隊亂成一團,無法堅持下去,四處潰逃。拿破崙退回巴黎,從此結束了他的戎馬生涯。
6月22日,拿破崙第二次被迫退位,囚禁在聖赫勒拿島上,鬱郁而終。
滑鐵盧戰役是拿破崙軍事生活中最黑暗的一天,他在這一天,上演了他的英雄末路.
對於第七次反法聯盟來說,滑鐵盧戰役中英普聯軍在比利時大敗拿破崙,結束了拿破崙的統治,並把他流放到大西洋的聖赫勒拿島
但是,滑鐵盧戰役是全世界唯一一場失敗者比成功者得到更多榮譽的戰爭。他的將士們至今還受到世人的崇敬,原因是因為他們為了拿破崙而誓死抗爭到最後一秒中.
⑷ 近代中國人從認識世界到走向世界經歷了曲折過程
一、19世紀40-60年代:
華工、洋人雇員和最初的外交使團
鴉片戰爭前,清政府實行海禁政策和閉關政策,嚴格限制中國人出海貿易和旅行。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用軍艦大炮敲開了中國的大門。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開放了上海等5個沿海通商口岸,從此外國商人、傳教士、外交官、軍人、旅行家等大批湧入中國,但中國人出國卻為數很少。
19世紀40-60年代出國的中國人大致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被西方殖民者誘拐販賣的契約華工,當時被稱為「苦力」或「豬仔」。外國洋行及其僱用的買辦、掮客,誘騙華工簽訂契約搭乘外國輪船出洋,販賣到急需勞工的古巴、美國、秘魯、澳大利亞等地。據統計, 1847-1852年,從廈門通過貿易共輸出華工8281名。這些華工在販運途中和勞動場所,遭到非人待遇,被當作奴隸和牲畜一樣殘酷虐待,死亡率很高,生活極為悲慘。這與非洲黑奴貿易一樣,根本不是正常的國際人員交往。後來還有一些華僑和華工陸續出海到東南亞各國開墾和移民。
第二類出洋的中國人是個別從事對外貿易的商人或替西方商人、洋行、外國外交、宗教、文化教育機構團體服務的買辦、雇員、翻譯。例如福建人林針,受雇於廈門美商,1847年6月到美國,工作一年多後回國,他寫了一部《西海紀游草》,是晚清中國人撰寫的最早的美國游記。又如廣東南海文人羅森,寓居香港時認識了美國傳教士衛廉士,1854年(咸豐四年)由其推薦擔任美國培理將軍遠征日本艦隊的漢文翻譯。羅隨培理艦隊到過日本橫濱、下田、箱館等地,參與了日美訂約、開埠過程,回國後寫了一篇《日本日記》在香港發表,這是晚清中國人第一部日本游記。還有蘇州文人王韜曾受雇於英國傳教士在上海開辦的墨海書館。1867年(同治六年)他應英國傳教士理雅各邀請,赴歐洲訪問,曾在英國牛津大學講演孔孟學說和中英關系,可以說是晚清第一位在歐洲大學講壇上宣講中國文化的中國學者。1870年回到香港後,他辦了《循環日報》,還寫了《普法戰記》等書。
第三類是由外國傳教士帶到西方留學的中國青少年。其中最有名的是1847年被美國傳教士、香港馬禮遜學堂校長布朗帶到美國馬薩諸塞州留學讀書的容閎、黃寬、黃勝三人。容閎1854年畢業於耶魯大學,成為第一個從美國大學畢業的中國人。黃寬後來在英國愛丁堡大學醫科畢業,成為經過歐洲醫科大學正規訓練的中國第一位西醫。黃勝則與伍廷芳共同創辦《中外新報》,與王韜合作成立中華印務總局,成為近代出版印刷業的先驅人物。
第四類出洋的中國人則是由外國人士帶領前往西方游歷訪問的少數中國官員。例如1866年清政府海關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要請假回國結婚,總理衙門便派遣了前山西襄陵縣(今襄汾縣)知縣斌椿與其子廣英以及3名同文館學生,隨赫德赴歐洲觀光游歷。他們在英、法、德等9國游歷了7個月後歸國,這是晚清中國官員走出國門海外游歷的第一次嘗試。他們所寫的游記如《乘槎筆記》《航海述奇》等記錄了晚清官員對歐洲最初的見聞。還有1868年的蒲安臣使團。該團由剛卸任的美國公使蒲安臣率領,他被授予「辦理中外交涉事務大臣」的頭銜。為了維護面子和平衡列強關系,使團成員還包括兩名清政府總理衙門的章京志剛、孫家谷,以及一名英國人和一名法國人。使團用2年8個月,訪問了歐美11個國家。其間,蒲安臣四處包攬交涉、談判,甚至擅自與外國締約,中國使臣幾乎成了點綴品和觀光客。不過這畢竟跨出了中國外交走向世界邁向國際社會的第一步。使團里的中國人也通過出訪大開眼界,接觸了新事物、新思想,這可以從他們的游記,如志剛的《初使泰西記》、孫家谷的《使西述略》、使團翻譯張德彝的《歐美環游記》等書中看出來。
二、19世紀70-90年代:
駐外使節、游歷官員與官派留學生
19世紀70年代,清政府開始向外國派遣外交使節、獨立的游歷考察官員和官費留學生,中國人由完全被動到逐漸主動地走向世界。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列強通過《北京條約》取得公使駐京權利。西方國家陸續派遣公使駐華,並在北京開設公使館,在上海等地開設領事館。而清政府直到70年代才開始派遣赴外使臣。最早在1870年派遣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為出使法國特使、欽差大臣,其使命只是為「天津教案」向法國道歉。1875年(光緒元年)任命的出使英國欽差大臣郭嵩燾,最初的使命也是為了「馬嘉理案件」赴英國道歉,然後才轉為長駐英國,成為晚清第一位駐外公使。出國後,郭嵩燾能認真考察和分析西方國情和現狀,在日記和報告中對西方文明有些肯定的描述。不料竟遭到頑固保守派士大夫的群起攻擊。尤其是駐英副使劉錫鴻還打小報告誣告郭嵩燾「崇洋媚外」「有失國體」,甚至有「私通洋人之嫌」,最後任期未滿就被清政府調回。他寫的《使西紀程》一書也被禁止發行並毀版。1877年至1878年,清政府陸續在英、法、德、日、美等國開設了駐外使館,派遣了駐外使團。早期的中國外交官群體為晚清中國人走向世界、認識世界起了重要作用,如郭嵩燾、曾紀澤、薛福成、黃遵憲等人都撰寫了許多考察研究外國的報告、日記和著作。
19世紀70-80年代清政府還主動獨立地派出一些官員出洋考察、游歷和調查。例如1874年清政府曾派出陳蘭彬、容閎等官員專程到美洲古巴和秘魯調查華工受虐待狀況,力圖維護華工權益。1876年派遣浙海關文案李圭與海關洋員一起前往美國費城參觀世界博覽會。他寫了一部《環游地球新錄》,不僅記錄了費城世博會及各國見聞,而且以親身經歷證明了「地球確實是圓的」。1879年道員徐建寅受北洋大臣李鴻章派遣到歐洲訂購鐵甲艦,同時考察了各國工廠。他寫的《歐游雜錄》是中國官員第一次對歐洲近代工業進行深入考察的珍貴記錄。這個時期地方大員也開始派員出國游歷考察,如1878年四川總督丁寶楨派江西貢生黃楙材游歷考察緬甸、印度等國。
1887年清政府還通過考試,從中央六部中下級官員中選拔了12名海外游歷使,分別派赴亞洲、歐洲、南北美洲20多個國家,進行了為期兩年的、以調查研究外國情況為主要任務的海外游歷考察。海外游歷使最遠到達了南美洲的智利、巴西等國,其路程之遠及所到國家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他們所取得的外國調查研究的成果也是空前的。可惜這批海外游歷使回國後卻沒有被重用,也沒有讓他們在外交崗位上發揮作用,其外國調查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閣未受重視,以至這樣一次走向世界的舉動,竟然漸漸被埋沒和遺忘。
這個時期清政府開始向海外派遣官費留學生。最早是官派幼童留美。1871年在容閎的建議下,曾國藩和李鴻章聯名奏請派幼童赴美留學,獲清廷批准。在上海設立出洋肆業局招生,從1872年至1875年先後分四批派遣120名10-16歲幼童赴美國留學。他們被分散安排在美國居民家中住宿,在美國的中學畢業後,陸續有50多人考入耶魯、哈佛、哥倫比亞等美國大學學習。留美幼童在美國學習勤奮,進步很快,同時思想、習俗也漸漸發生變化,如見了官員不願下跪,要求穿西裝、剪辮子、進出教堂等,因此被守舊頑固派攻擊為「適異忘本,目無師長」,要求將留美學生趕快撤回。加上當時美國出現排華風潮,清政府在1881年決定將留美幼童全部撤回,以至幼童留美計劃半途而廢。這些留美學生回國後不少人成為清末民初中國政界、軍界、外交界、科技界和教育界的著名人物,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作出了貢獻。如主持修建京張鐵路、被譽為「中國工程師之父」的詹天佑,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唐紹儀,清華學堂校長唐國安,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等。
此後,1877年至1897年清政府又先後派遣了4批共80多名學生留學歐洲,主要是英國和法國。因為這些學生大多數是從福州船政學堂學生中選拔的,赴歐主要是學習海軍的造船和駕駛專業,故史稱「留歐船政學生」。這些學生回國後成為中國早期海軍和造船工業的骨幹,為中國近代海軍的創立、發展作出了貢獻。晚清北洋艦隊的主要艦長如劉步蟾、林泰曾、鄧世昌、林永升等都是留歐船政學生,他們幾人都在甲午戰爭中為國捐軀。還有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翻譯家、民國初年北京大學第一任校長嚴復,當年也是官派留學英國的船政學生。1896年清政府還選派了唐寶鍔等13名學生赴日本留學,這是中國第一批官派留日學生。
值得注意的還有1896年李鴻章的出洋。當時清廷派大學士李鴻章為特命頭等欽差大臣出席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禮。他負有「聯俄拒日」的使命,與俄國政府簽訂了《中俄密約》,還應邀訪問了德、法、英、美、加拿大等國,會見了各國元首和政要,如英國女皇維多利亞、德國首相俾斯麥、美國總統克利夫蘭等。李鴻章使團是19世紀清政府派出的最高級別外交使團,此行共歷時190天,水陸行程9萬里,是晚清中國人走向世界歷史上的一件大事。
三、20世紀初:
赴日留學、考察與五大臣出洋
1895年甲午戰敗後,中國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廣大愛國知識分子強烈要求向西方與日本學習,通過改革或革命救亡圖存。因此在20世紀初出現了一個赴日本留學和考察的熱潮,成為晚清中國人走向世界第三個時期的新特色。當時清末新政急需人才,清政府實行提倡鼓勵官費、自費並舉赴日留學的政策。
1905年廢除科舉考試後,出洋留學也成了知識分子的重要出路。而且日本政府採取主動吸引中國留學生的政策,加上赴日留學路途近、交通方便、費用省、文字習俗相似等因素,都是留日熱潮形成的重要原因。留日學生從1901年的200多人,1903年增到1300多人,1905-1906年猛增到8000多人,達到最高潮。後來因中、日雙方的限制政策和國內教育的逐漸普及、歐美國家也積極招收中國留學生,留日熱才逐漸降溫。
與19世紀清政府派往歐美的官費留學生大多學習理工和海軍不同,20世紀初以自費生為主的留日學生學習的專業非常廣泛,從政法、文史、軍事、外語、師范到理工、農醫、商業以及音樂、美術、體育等等,而其中以學政法和陸軍為最熱門。很多留日學生在日本吸收新知識、新思想,參加愛國運動,逐漸從改良走向革命。他們利用在海外求學的條件,組織革命團體,出版革命書刊,使日本東京成為20世紀初中國革命派的主要海外基地。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的主要骨幹如黃興、宋教仁、胡漢民等都是留日學生。重要的革命宣傳家如陳天華、鄒容及歷次武裝起義的指揮和骨幹如劉道一、秋瑾等,也都是留日學生,他們為發動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作出了重大貢獻。
另外,歸國的留日學生也是清末新政改革的骨幹力量。籌備立憲、法制改革、教育改革、軍事改革的許多建議、法令、制度都是他們起草的。不少歸國留日學生成了清政府各種新政機構的官員或新軍的各級軍官和各級新式學堂的教員。
除了赴日留學外,20世紀初還有大批中國官員、士紳、文人、學者或官派或自費赴日本考察游歷。他們考察的范圍很廣,從憲政、法律、軍事、教育、工業、商業、農業、交通到司法、衛生、監獄等等。他們還撰寫了不少調查報告和考察記,為中國改革和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這個時期還應特別提到1905-1906年的五大臣出洋,它標志著晚清中國官員在走向世界的歷程上又邁出了一大步。1905年由於民族危機加深和日俄戰爭的影響,國內要求立憲的呼聲日益高漲,駐外公使和地方督撫也紛紛奏請仿效日本與歐美的政治制度。清廷決定派王公大臣出洋,深入考察歐美與日本的政治,歸國報告後再作決策。這次出洋的特點是官員級別高、隨員多、目標明確、效果顯著。出洋人選幾經變動,最後派出的是鎮國公載澤、戶部侍郎戴鴻慈、湖南巡撫端方、山東布政使尚其亨和順天府丞李盛鐸五人,全都是王公親貴和一、二品大員。此外,還選調了近百名素質較高的官員和歸國留學生為隨員。出洋目的是「分赴東西洋各國,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擇善而從」。他們分成兩路先後考察了歐美13國和日本,共半年左右。考察雖以憲政為中心,但實際調查范圍很廣,涉及議會、政府、司法、工廠、銀行、學校等,並請外國政治家和學者講解憲政原理和各種制度,還大量收集、翻譯各類外國圖書資料。他們回國後力陳中國立憲之必要,終於促使清廷在1906年9月1日正式頒布「仿行立憲」的上諭。他們還向慈禧太後和光緒帝進呈了介紹各國政治的《歐美政治要義》《列國政要》等書和大批外國書籍,對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的各項改革和制度、法律建設有重要參考價值。
此外,戊戌變法失敗後被迫流亡海外的維新派領袖康有為、梁啟超等也周遊列國,考察和分析各國政治和文化,撰寫游記。如康有為寫了《歐洲十一國游記》,梁啟超就1902年美洲之行,寫了《新大陸游記》。他們的著作為中國人認識世界提供了新的視角和資料。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晚清中國人特別是中國官員走向世界的一個大體發展軌跡。從在外國人帶領下走出國門,到中國人獨立周遊世界;從選拔中下級官員海外游歷,到派遣王公大臣出洋考察;從出洋觀光或泛泛調查異國風情,到全面深入考察外國國情特別是政治制度;從回國後默默無聞幾乎被遺忘,到推動立憲決策發揮重要作用。這反映出晚清中國人在走向世界的艱難曲折道路上一步一步地在前進,逐步了解國際社會,登上世界舞台。但同時也暴露了清王朝的衰敗和腐朽,終究不能挽救其最後滅亡的命運。此外晚清走向世界的中國留學生也經歷了從留美幼童的半途而廢,到留歐船政學生的甲午悲劇,再到留日學生的革命風潮。中國愛國青年學生通過走向世界,走向革命,終於成了清王朝的掘墓人。
⑸ 西方人是怎麼認識世界的
第一篇:早期人類如何認識世界
說起認識世界,大家最先想起的怕是馬克思哲學讀本中認識了世界,再去改造世界之類的口號。實際上,在西方文明的源頭——古希臘那裡,人們在探索這個復雜精妙的世界時,可遠沒想到要改造什麼。亞里士多德曾在他的哲學著作《形而上學》中說,哲學起源於驚異。人們從懵懂無知的狀態中跌到了這個世界裡來。他好奇地看著周身的一草一木,驚訝於世界原來是這等模樣,他觀察自然,認識自然,思索自然的起源與本質,而在這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哲學就誕生了。
在人類認識世界的漫長過程中,人們的思維方式曾經歷過幾次重大的轉折。在這篇文章里,我們將要重點談一談人類早期文明中認識世界的方式。
古代的人可遠沒有我們今天這么煩瑣浮華的生活,他們的生活范圍也不大。今天的人們談起認識世界,多半會和社會學、政治學掛上鉤,而在人類早期的思想家的視野中,卻沒有人類社會的份,大自然佔去了絕大部分位置。古希臘早期思想家的主要著作之中,多半都有一本《論自然》的書,而這些最早的哲學家也都被統稱為自然哲學家。他們觀察大自然,因為大自然是他們最先看到和感受到的世界。真正把認識的重心從認識自然世界轉移到認識社會與城邦,是從蘇格拉底才開始的。
最早的哲學命題,同時也是西方人認識世界的第一份思考結晶是古哲泰利斯的一句開天闢地的論斷:萬物皆生於水,並復歸於水。試想想,在一片花鳥魚蟲的自然里,在人頭攢動的希臘城邦中,把這些鮮活淋漓的花花世界的起源竟概括為水,古哲人的想像力可見一斑。據說泰利斯當時觀察天象,認識宇宙著了魔,走路看著天空,卻一不小心掉進坑裡。這件事被說成是哲學家不諳人間煙火,生活智慧低下的象徵。泰利斯利用他認識天象的知識順利預測了日食的發生,並利用這次機會大大賺了一筆,希臘人因此對哲學家的掙錢功夫刮目相看,泰利斯也以此向世人證明,哲學家認識世界並不意味著他不了解城邦生活,而是柴米油鹽的瑣屑日常生活實在沒什麼神秘可言,他感興趣的,是大自然的起源和天空星斗的四季移轉。
接著泰利斯的步伐,阿那克西曼德提出,萬物的本質是無限者,一切都生自無限者,同時都滅入無限者。這個世界的一切如此豐富,無限廣博,該有的什麼都不欠缺,死去的被新生的代替,如此輪迴流轉,永不停息。然而這個所謂的無限者到底是什麼呢?阿那克西曼德並沒有說清楚,因為他認為這個無限者是不定的。
阿那克西美尼不同意這種大煞風景的說法,他發誓要找出這個無限者的本質來。最後他得出結論,這個無限者,這個萬物的基質是氣。氣通過濃縮和稀釋形成各種實體。當稀的時候,就變成火,濃的時候,就變成風與雲,再濃一點,就變成水、土與石頭,其它東西都由這些東西所產生。
基質真的只有一種氣嗎?恩培多克勒不滿意阿那克西美尼的說法。他提出,萬物的基質可不只有一種無形無影的氣,而是由四種元素構成:土、氣、水、火。這倒有點像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了。不過五行學說講究相生相剋,而土氣水火卻是四種獨立的、不可替代的基質。不啻如此,恩培多克勒還進一步指出,這土、氣、水、火要想凝聚成萬物,要想相生相剋,還得藉助點外力才行,這就是愛與恨。愛與恨讓這四種元素或凝聚,或分離,從而衍化出勃勃生機的大千世界。
基質真的只有四種嗎?阿那克薩戈拉可絕不認同這種論斷。在他看來,偌大一個世界,又豈是區區四種元素所能概括得了的,恩培多克勒未免太簡單了!所以,阿那克薩戈拉提出,這世界的基質有無窮多,「有各種形式、顏色和滋味」,這些小微粒小基質從不發生變化,而愛啊恨啊都是無稽之談,這些微粒本來都是無因自成,不需要什麼愛恨來瞎幫忙。
接著要出場的是與現代人思維最接近的德謨克利特。在他看來,什麼愛與恨,什麼土氣水火,什麼無窮多的小微粒,都是莫須有的假設。因為萬物本身是由更簡單的單元構成的,土氣水火本身還有更微小的結構,這些單元就是原子。它們看不見也摸不著,並且不可分。德謨克利特的思想最接近現代自然科學的成果。
這里需要說明一點,我們在了解古哲人的思想時可千萬別拿著現代人的科學成果去衡量他們的思想,並由此得出古代人思維粗陋的結論。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在「萬物起源於水」,「萬物本質是氣」,「萬物本質是土氣水火」,「原子」等等這些概念背後所反映出的古代人認識世界的方式與情懷。在這里,哲學與精密微妙的科學儀器是不同的,如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般,在那些先哲們探索的路途中,我們也得以窺見古代人孜孜以求認識世界的雄心與智慧。
第二篇:蘇格拉底與柏拉圖:認識論史上最早的巨人:
上次我們談到了古希臘先哲們對於自然本原孜孜不倦的探詢和他們千奇百怪的理論。這些理論好象廬山的雲霧一樣,反而使眼前那個實實在在的自然界變得模糊不清了。什麼愛啊恨啊,什麼四元素原子之類的概念,難道真是這大千世界的緣起和本質?是不是有一種可能,這些所謂的起源說不過是我們心靈的主觀看法罷了?
蘇格拉底正是在這里續接上了前蘇格拉底哲人們的看法。他認為外部世界的本原和規律應該從我們內心之中去尋找,那些古老哲人信誓旦旦的說法其實也不過是他們自己心靈的反映罷了,只是他們都不樂意承認。蘇格拉底認為,外部世界並沒有因此而獨立於我們的心靈,我們應該把自己內心的原則,內心對於世界的看法變成倫理。尼采曾經憤怒地指責蘇格拉底把知識和智慧等同於德性(也就是道德),真是古希臘墮落之罪魁禍首。尼采當然有他的偉大用意,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古希臘認識世界的方式在蘇格拉底這里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轉折。
蘇格拉底一輩子都喜歡跟人聊天探討哲學而沒有寫下一個字。他穿著破布衣服,光著雙腳,在希臘的菜市場里與人研究世界的本質和德性的種類。他認為人們心中都潛藏著真理,而這需要通過對話的方式把這些真理挖掘出來,蘇格拉底因此得了一個外號:「精神助產師」。而柏拉圖作為蘇格拉底最偉大的學生在老師之後繼續沿著他的足跡探索世界的真理。
柏拉圖和蘇格拉底一樣,都對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言談和認識感興趣,他發展了蘇格拉底的思想,並把人對於世界的看法分成兩種:意見與知識。所謂意見,就是蘇格拉底在菜市場中所遇見的那些尋常百姓的看法,而知識,就是蘇格拉底運用對話而挖掘出來的那些不會變更的真理。
柏拉圖進一步指出,那些百姓們對於世界的看法雖然說不上是頂要緊的真理,但還總比啥也不懂啥也不知的狀態好些。所以意見,也就是我們生活經常能聽到的看法是介於知識與無知之間的狀態。
到這里想必讀者們都看到了,在蘇格拉底和柏拉圖這里,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向已經從廣袤無垠的大自然轉移到人的心靈上來了。因為他們認為,所謂認識世界也就是認識人的心靈,畢竟人怎麼看待這個世界都是由心靈的狀態決定的。他們兩人的目光所及,包括了當時能見到的所有領域。柏拉圖還在無知-知識-意見劃分的基礎上把人們對於世界的認識分成四個部分:幻想,信念,數學知識和理性知識。前兩種是意見,後兩種是知識,四種全都不知道就是無知了。而前兩種意見所反映的世界只是可感世界,也就是你憑借眼睛鼻子便可以感覺到的世界。後兩種知識則包括了人的可知領域,它比可感世界還要高級,人也不可能僅用感官就可以認識他們,而要運用自己理性的大腦。
所謂幻想,就是自己一個人的幻覺和想像。好比你讀了一首詩,看了一場電影,心裏面老惦記著文藝作品裡的人物和情節,這就是藝術留給你的幻想。所謂信念就是大傢伙關於可感事物的共同的知覺。比如大家都知道兔子有幾隻眼睛,蘋果長在樹上等。而數學則是一種低級的知識,它在意見和知識中間,還需要借用可感世界的幫助和某些前提的假設才能得到知識,而最高的知識——理性知識則既不需要感覺,也不需要前提,它是純粹的知識,這就是哲學。人們通過蘇格拉底的對話不斷從意見上升到知識,從老百姓的大白話達到真理的頂峰。整個過程都是通過對話完成的,不需要什麼感覺,所有的論證和探詢都是在腦袋裡變出來的,從一個「理念」到達另一個「理念」,最終到達認識世界的本原——那統攝一切的最高原則:善。
對於那些還沒有認識到這最高原則的普通人和那些已經認識到真理的哲學家,柏拉圖有個絕妙的比喻,這一比喻也成為哲學史上被反復討論的「經典案例」。他說大部分的人都是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的一群囚徒。他們被鐵鏈栓在同一個地點,只能面朝著那黑暗的洞壁,沒法回頭。而他們身後有一幫皮影戲演員,他們拿著各種雕塑和玩意兒,借著他們身後放在洞口的火光把那些雕塑的外型都投射到洞壁上去。囚徒們興奮地看著洞壁上被投射上去的各種影象,還以為那就是正而八經的真理,他們也沒法看到對方,不知道自己長什麼樣。他們也不覺得有什麼悲慘,反覺得眼前晃來晃去的影象挺有意思。直到有一天他們中的一些資質好的青年才俊被哲學家帶出了洞穴,看到了真實的雕塑,真實的太陽,他們才明白原來以前的那些都是幻覺罷了。而大部分人都不得不一輩子過著囚徒的生活。
柏拉圖給咱們講了一個頂悲慘的故事。看來咱們大多數人對於世界的認識不過都是一些投射到洞壁上的影象罷了。那麼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們走出洞穴看到陽光呢?首先,這個人要有想見到陽光的願望,第二,這個人還有出眾的領悟力和理解力,再次,還有碰個好機會,遇見個好師傅。
說到這兒,讀者朋友們有沒有感覺到,《黑客帝國》中的那些思想有不少都是從柏拉圖這兒來的?這就留給大家自己品味吧。
第三篇:人類智慧的頂峰:亞里士多德
經過了柏拉圖的那些洞穴的考驗之後,西方人在認識世界方面的下一次豐碑是由「萬學之王」亞里士多德豎立起來的。亞里士多德一人開創了十三門學科,幾乎西方所有學科的開端都能在亞氏那裡找到源頭。他差不多寫了一千本書,流傳下來的雖然只有一小部分,但卻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那麼遙遠的時代其智慧就如此之高,令後人難以望其項背。
從廣義來講,亞里士多德的所有著作都可以看作是他認識世界的成果,可是要想把這些內容說清楚,別說這篇文章,就是寫一大本書也講不完。所以在這里提綱挈領地講一些基本觀點也就足夠了。
在亞里士多德的眼裡,人類對於整個世界的認識成果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理論科學,實踐科學和藝術三種。理論科學被分為第一哲學(也就是形而上學)、數學和物理學,以及作為理論科學導論和方法論的邏輯學。而實踐科學則包括倫理學和政治學。倫理學是指導每個人自己做事為人的准則,政治學是指導大傢伙在公共實踐時的原理。所謂藝術,可跟咱們今天所講的藝術不是一回事。在古人們的眼中,所謂藝術還包括做鞋的、剃頭的、賣涼粉的等等在內,換句話說就是一切技藝都叫藝術。亞里士多德專門研究了其中使用文字進行創作的藝術,也就是修辭學和詩學。亞里士多德研究了除了數學之外的所有學科,並留下了相關專門論著,這些論著至今相關領域仍然是取之不盡的寶藏。
在認識自然的問題上,亞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圖的理念論,而認為研究自然不應該脫離開自然而憑空想一些稀奇古怪的理論來。世界上的事物分為兩種,一種是依據自身本性而存在的,一種是依其他原因而存在的。前一種是自然物,比如熊,土豆,金子等等,而後一種就是人工製品了,比如熊掌,紅燒土豆,首飾之類的。
那麼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究竟是怎麼運動的呢?亞里士多德認為,事物運動的本原既不是一個水,也不是兩個愛恨,更不是無限多,而是三個。它們是形式、缺乏和質料。質料是運動的載體,在運動的整個過程中保持不變,形式則決定了這事物處於什麼狀態,而缺乏則決定運動的事物將朝著哪個方向運動。缺乏是事物應該有但還沒有的狀態。比如一鍋剛放在火上的水,它的缺乏就是熱量,也是它即將具有的,它的質料當然是水,它的形式是冷(因為還沒變成開水呢)。
我們可以把亞里士多德的這一思想概括為「三本原」(形式、缺乏和質料),以及「兩本質」(現實和潛在)。這現實就是上面提到的冷,而潛在也即缺乏就是熱。要注意的是,這個潛在可一刻也不閑著,等它實現了它缺乏的,另一個缺乏又出現了。當它變成水蒸氣以後,它缺乏的反而成了冷。所以運動是連續不斷永不停止的。
上面討論了運動的三個本原,另一個問題隨之冒出來了:世界上的事物究竟為什麼會運動?難道真有上帝的手指在那裡輕輕點撥?亞里士多德緩緩答曰:一共有四個原因使事物運動起來:事物為何在運動中一直存在著?因為它有質料。事物為何要以某一種特定的方式運動?因為它有自己的形式。事物為何會停止和開始運動?因為它們受到不同的作用力。事物為何要運動?因為它有自己的目的。
這四點概括起來就是:質料因,形式因,動力因和目的因。這四因也叫作「四因說」。形式是事物的本質,事物所運動的方向就是它缺乏的形式,而一個事物也只能接受與其本質相同的動力,比如龍生龍,鳳生鳳。形式啊,目的啊,動力啊其實都可以概括在形式裡面,也就是說,這四因最終的分別在於形式與質料的區分。
我們可以看到,上兩篇文章所介紹的內容,比如泰利斯的水,阿那克西美尼的氣,恩培多克勒的四元素,阿那克薩戈拉的小微粒還有德謨克利特的原子其實都是質料因,而愛和恨則是動力因,柏拉圖用理念中的那個形式——善來概括所有的質料,從而和所有亞里士多德之前的哲學家一樣都忽視了目的因。在亞里士多德眼裡,自然中的一切都是有目的的,自然絕不會做無用或無目的之事,事物依據其自然都有實現其自然本性的自然傾向。老虎生來就要吃兔子,人應該成為理性的動物,水往低處流,概莫能外。
此外,亞里士多德還特別不同意柏拉圖的理念論。他覺得柏拉圖高不可及的理念理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合理的。想想看,如果每一個事物都有一個理念的話,那麼這理念的數量也就跟事物一樣繁多了,做這種設定未免太繁雜無聊了,純粹是無用的假設,而且它又如何解釋個別事物的運動變化呢?可感事物是如何存在的?為什麼個體的平凡事物還要依存於它?這些都無法解釋。再說我們所認識的內容和認識的對象並不是完全對應的。我們可以想像一隻長了翅膀的兔子,但卻沒法在周圍世界中見到,此種東西肯定沒有理念。而一些我們能見到的,比如頭發、鼻涕和糞便,肯定沒有相應的理念,不然糞便和真善美都有個共同高度的型相,怕是柏拉圖自己都沒法說服自己的。而且如果存在一個理念,那麼我們歸納出這個理念,勢必要比較個別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比如為了歸納人的理念,應先比較生活中隨便兩個「人」之間的相似,這必然會抽出一個具備這些相似之處的「第三個人」,這個「第三者」還要跟其他人相比再抽出一個新的「第三者」,這樣無限推演下去,理念又怎麼歸納出來呢?
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之間的巨人紛爭沒有誰高誰低之分,亞里士多德的批判也並不能阻止柏拉圖的理念論成為整個西方哲學史與神學史上最為著名、同樣也是影響最大的概念。
⑹ 我們是如何認識世界的
其實, 世界究竟是什麼我們是無法知道的。如果將地球界定為100歲,生命的起源告訴我們:在有生命的地球上。有生命的物體在一百歲的最後一天產生了,在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分鍾有了人類……,生命的產生是如此的艱難!生命在發展的過程中又是如此的脆弱,曾經稱霸地球一時的恐龍滅x了,人類才有了發源的可能……。人類在成長過程中也經歷了多次的災難,「諾亞方舟」、「女媧補天」、「後弈射日」、「伊甸園」就是人們熟悉的故事,他揭示了人類的經歷。生命的意義在生命存在的本身,生命的意義在於生命群體的發展,生命的意義的在於享受生命、熱愛生命帶給生命體的一切。感受陽光、空氣、森林、秀美山川;感受人群、生物群和其他事物給與生命體所能感受的一切也是生命意義的重要一部分。這個問題最終追問的還是物質本身究竟是什麼,而這一點卻恰恰是我們無法回答的。這主要是因為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事物自身不能說明自己是什麼不只取決於它自身是否存在, 一事物存在與否。還取決於它能不能夠讓別的事物「知道」它的存在,或者說它能不能被其它事物所「感知」。「存在就是被感知」這句話應該是正確的。
但是在這里,我們不能像貝克萊那樣把「感知」狹隘地理解為人類自身的「感知」,它應該是包括人和其它所有事物在內的「感知」。如果人和其它所有的事物都不能「感知」一個事物的存在,那麼這個事物也就等於是不存在的。 事物自身是不能說明自己是存在的還是不存在的,它也無法說明自己究竟是什麼,它只能通過相互作用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只有通過對其它事物施加作用,它才能夠「告訴」別的事物自己的存在,才能夠表明自己是什麼。 2、 事物只能通過「感知」自身的變化來「認識」別的事物也無法憑空「感知」別的事物。它們只能通過「感知」自身的變化(反應)來「感知」其它事物。事物自身的這種變化(反應)來自於其它事物的作用, 任何事物都無法先天知道別的事物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其它事物對它施加了作用,從而引起它自身的一些變化。事物正是通過感知自身的這種變化來認識其它事物的。棉花在燃燒中「認識」了火的溫度,石頭在破碎中「知道」了鐵的硬度。
3、人只能通過感覺來認識世界人也無法先天知道它們是什麼。人是通過感覺來認識事物的, 事物自身不能說明自己是什麼。感覺是人關於世界的一切知識的源泉。外界刺激作用於人的感覺器x,感覺器x中的感受器將這種刺激轉化為神經沖動,傳入神經把神經沖動傳輸到神經中樞,神經中樞通過感受這種變化來認識世界。從本質上講, 認識的這種產生機制決定了我們不可能知道事物本身究竟是什麼。因為。感覺只是來自於我們大腦里的一種東西,它是外界事物作用於人的感覺器x以後在人的大腦里產生的一種變化,是外界事物與人體共同作的一種效果。很顯然,對感覺效果的認識並不能等同於對事物本身的認識。但它不能告訴我們感覺的對象本身是什麼。一個手指, 感覺只能告訴我們它感到了什麼。碰掉了桌子上的一個蘋果,蘋果掉下來,砸在一個電源開關上,開關接通電路,引爆了1萬公里外的一個核彈,於是核彈爆炸了!在人的感覺過程中,參與作用的各種細胞數以億計,外部事物轉化為人的感覺,其復雜程度不亞於手指引爆了核彈,如果把核爆比作是我們的感覺的話,那麼外部事物就是碰掉蘋果的那個手指,很顯然,無論如何我們也不能把對核爆的認識等同於那個手指。科學在探索世界的本原問題上也做出了堅持不懈的努力, 長期以來。然而它卻始終回答不了世界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
我們看見了一個物體,然後把這個物體叫做狗。那麼,這個狗究竟是什麼呢?科學告訴我們它是由皮毛、肌肉和骨骼組成的,那麼這皮毛、肌肉、骨骼又是什麼呢?科學告訴我們它們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又是什麼呢?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的……。每一次的追問,科學都要把事物分解一次。然而,每一次的分解,我們都只是得到了一些比原事物更小的部分,都只是給它們起了一個名字而已,我們還是始終不能回答它本身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分解至最後,科學終於發現原來分解掉的正是想要找到的那個東西。我們也永遠無法知道世界究竟是什麼。就像盲人無法體會色彩是什麼樣子一樣。 (二)我們無法認識世界的真實面目 那我們能夠認識世界的真實面目嗎?諸如, 撇開世界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不談。物體的形狀、運動變化過程等等,它們是我們所觀察到的這個樣子嗎?我們觀察到的現象與它的本來面目相一致嗎? 對於這個問題的回到也是非常讓人失望的。聲音不是、味道也不是……, 顏色不是事物本身的東西。我們通過感覺得到的都不是外界事物本身的東西。這一點註定了我們永遠都無法認識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
比如,我們對物體形狀的認識是這樣的:感覺器x接受到了一些光線,這些光線在我們的頭腦中產生了顏色、濃淡、明暗等感覺,通過判斷顏色、濃淡、明暗等感覺,我們產生了對物體形狀的認識。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的眼睛接受到的只是物體反射光線的很少的一部分,大量的反射光線都沒能進入我們的眼睛,所以,我們對物體形狀的認識不只是主觀的,而且還是不完整和不全面的。電影原本只不過是一張張不連續的靜止的畫面, 知道電影、電視機構造原理的人都明白。電視也只是通過電子槍一行行掃描出來的東西,然而就是這樣的一種枯燥無味的東西卻讓我們每個人都看得如痴如醉,因為我們眼裡所看到的和它實際發生的完全就是兩碼事情。那麼, 感覺不能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真實面目。科學能夠我們實現這個目的嗎?目前看來這一點也是很難做到的,因為科學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所有的科學觀測儀器也都是一種接收、轉化裝置, 1、與我們的感覺系統一樣。它得到的結果也不是事物本身的東西。 2、科學儀器的觀察結果最後還必須轉化為我們的感覺信號才能為我們所認識。還沒有哪一台儀器能夠幫助我們看清空氣分子在空中是怎樣運動的。 3、科學儀器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到目前為止。 在遠處看和近處看是不一樣的, 4、我們無法知道究竟什麼才算是世界的真實膜樣。同一個物體。肉眼看和用放大鏡看是不一樣的,放大倍數不同看到又不一樣,那麼哪一種才算是世界的真實樣子呢?誰又能保證我們的眼睛就不是一套放大或者縮小裝置呢?北半球的星空就是這個樣子的。
但是, 科學告訴我們。這張圖是對星空的真實面目的描述嗎?假設我們有足夠快的速度,一秒鍾之內能夠到達所有的星球,那麼按照這張圖所指示的位置,我們可能連一個也找不到。因為我們所看到的只是這些星體數千萬年前甚至上百億年前發出來的光線,而此時此刻這些星球究竟在哪裡,估計連上帝也不知道。 (三)認識是觀察現象與化妝品商城事物之間的一種對應關系 也不能知道它的真實面目是什麼樣子, 我們既不能知道事物本身是什麼。這豈不就等於說我們是無法認識這個世界了嗎?然而事實卻是我們不但可以認識這個世界而且還可以改造這個世界。那麼,我們究竟認識了一些什麼呢?我們所說的認識又是什麼呢? 1、 給事物起了一個名字知道一個東西無非就是意味著給它一個恰當的名稱。」(《普通認識論》[德]M.石里克著李步樓譯商務印書館第23頁)我們無法知道事物本身是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但我們可以起個名字指代它,我們所謂的認識也就是知道它的名字而已。 2、 認識事物之間的對應關系但是它與事物之間存在著一種嚴格的對應關系。我們不知道事物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首先是觀察現象與事物之間的對應關系。觀察現象雖然不是外界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東西。但我們知道自己觀察到了什麼。我們把觀察到的現象與外界事物一一對應起來,藉此我們就能夠認識這個世界了。我們認為事物就是我們所觀察到的這個樣子,並且把這個樣子存貯下來,當事物再次出現時,我們就與原有的存貯記憶進行比較,如果相同就認為它們是同一事物。我們認識的是事物之間的對應關系,其次。
包括整體與部分、事物與其它事物之間的各種對應關系。你上前說:「小姐, 當你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時。請你吃飯好嗎?」這時,她一定會是滿臉的詫異:「我又不認識你,為什麼要跟你吃飯?」這句話表面聽起來很正常,但其實它是一句非常奇怪的話——你人就站在她面前,她居然還說不認識你,那她究竟要認識什麼呢?如果你繼續說:「我個頭一米八零,體重80公斤,三圍……」她一定會說:「你有病啊!」碰到這種情況,你郁悶嗎?究竟怎樣她算是認識了你呢?這時,如果你說:「我叫李四,在某單位上班。」她會說:「哦……」這個「哦」的含義其實就是表示她正在認識你,如果你繼續說:「我爸叫李x,我家有的是錢!」這時,你就會聽她說:「有幾個臭錢你就了不起啊!你這個殺犯!」這下子她算是徹底認識你了……。從這些對話中,你可以看出,她所說的認識其實就是指你的名字和各種社會關系。 (四)? 人的認識過程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我們又是如何認識這個世界的呢?我認為。 1、 觀察探測人們主要是對外面的物理世界進行探測, 這一階段對應於人的感覺過程。在這個階段中。通過感覺系統接受外部刺激,生成各種各樣的感覺。 2、 標示並把它賦予事物本身——認為外部事物就是我們觀察到的這個樣子。
比如, 對應於人的知覺過程。在這個階段我們把觀察到的現象與外部事物一一對應起來。當我們看到紅蘋果時,我們就認為蘋果是「紅」的;聽到小提琴演奏的聲音時,我們就認為聲音是從小提琴發出來的;看到浪花時,我們認為浪花就是我們看到的這個樣子。就是用各種各樣的符號來表示事物。比如, 在這個階段我們還要進行一項工作——符號標示。給事物起個名字等等。這個階段實際上就是給事物貼上各種感覺標簽的過程。 3、 解釋一是為了認識方便, 大概可以對應於人的思維過程。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完成兩個男士護膚品工作。我們對事物進行分割和再標示,比如,把一個瓶子分為瓶口、瓶底、瓶身等。二是對各種觀察現象及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解釋。比如,牛頓看到蘋果落地,就把它解釋為受到了萬有引力的作用。 4、 形成科學認知體系積累對事物的各種認識, 總結經驗。形成理論體系。然後再用理論來指導各種認識活動。認識既不是要說明事物本身究竟是什麼,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也沒有反映客觀事物的真實面目,它只是我們對事物的一種標示和解釋,就這點而言,我們可以說認識只是我們描述世界的一種方法而已。它還與我們認識世界的手段和描述世界的方法有關。認識手段不同我們所觀察到的現象就不同, 我們所認識的世界不只是與世界本身有關。對世界的標示就不一樣,描述方法不同,我們對事物之間的關系認識就不一樣。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不能把認識與客觀世界等同起來,思想的混亂大多是由於我們錯把認識等同於事物的真實面目。
比如,還原論、系統論與整體論之爭。其實它們都只是我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而已,世界並不因為我們認為事物是組成的,它就會由部分組成整體,也不會因為我們認為事物是一個個的系統,它們就真的是一個個的系統……。 (五)判斷認識正確與否的標准 那我們又如何能夠保證它的正確性呢?下面有三個標准: 如果說認識只是人們描述世界的一種方法。 1、實證我們可能無法判斷認識正確與否, 我們對事物的標示與解釋要與觀察結果相符合。在一次認識中。但是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錯誤的標示和解釋就必然會出現與觀察結果不相符的現象。比如對顏色的認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人們都一直認為顏色是物體本身具有的東西,光學出現以後,人們就發現原來的認識是錯誤的。 2、自洽如果原來的一些認識是錯誤的或者是不合理的, 科學理論體系是在總結了大量事物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那它必然會與該體系內的其它標示和解釋發生矛盾。如果一種理論不能自洽,那就意味著它對世界的認識是不合理的。 3、促進人們的認識進程那麼就會存在這樣的一個問題:對同一個世界的標示和解釋是多種多樣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描述模型(理論體系)。其實, 既然認識只是對事物的一種標示和解釋。這種情況是非常正常的。就拿各門學科來說,一般情況下,老師是這樣教育學生的:各門學科之間存在著普遍聯系,語文學習不好會影響數學的理解能力;數學不好會影響物理、化學成績,因為它們都需要計算……。其實,這些解釋都只是一種表面現象。
深層次的原因是:人類現有的各種學科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因為它們是在描述同一個對象——世界。各門學科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它們是在不同的側面、用不同的方法來描述同一對象。我們眼前的一個小小的茶杯幾乎就能將所有的學科統一在一起:哲學、心理學、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地理、歷史、經濟、美術、邏輯、倫理……。只要這種描述方法能夠符合前面的兩個條件我們就不能說它是錯誤的。那麼在不同的描述方法之間還有沒有一個比較的標准呢?當然是有的。雖然我們不能說一種理論體系是對還是錯, 原則上。但我們還能夠判斷它的優與劣。好的認識模型能夠促進人們的認識進程,它會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變得簡單、清晰而且條理,不好的
美容護膚產品
模型則會造成人們認識的混亂。地球就是其中的一個;而人在地球上走來走去,虛無主義認為:在這眾多的星星中。就像小螞蟻在爬來爬去。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在其中顯得毫無價值。人們孜孜以求的一切實際上都是毫無意義的,或者說得更精確些:最終會變得毫無意義——吃飯對於餓的人有意義,睡覺對於困的人有意義,但對於死人來說,它們全無意義。每個人最終都會死,死就是無意義,生因此也無意義。人為什麼要在世上匆匆忙忙地奔來跑去呢?人活著也沒什麼目的。一個人生出來還是沒有出生,毛姆在《人性的枷鎖》中以主角菲利浦的口吻說:「人生沒有意義。活著還是死去,都無關宏旨。生命似輕塵,死去亦徒然。」「萬事萬物猶如過眼煙雲,都會逝去,它們留下了什麼蹤跡呢?世間一切,包括人類本身,就像河中的水滴,它們緊密相聯,組成了無名的水流,湧向大海。」因此對於永恆的頭腦來說,一個人一生的痛苦和奮斗只不過是個笑話而已。」
人最大的目標是青史留名;有人說,有人說。即使不能流芳千古,能夠遺臭萬年也是好的。說這話的人沒有想到:在地球熱寂之後,什麼痕跡都不會留下。……就像在沙漠中腳跡一下子就會被吹沒了那樣,時間也會抹掉我們存在的痕跡,彷彿我們的腳就從來沒有踏過大地似的。」 總之、對於生命的意義的理解觀點多不勝數。二、 我對生命意義的理解而是要問:他為什麼恰恰這樣做,人們在日常行為中常常不問某人為什麼做某件事。而不是別樣做。努力在人的具體行為的差異中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只在剎那間,飛蛾撲火時。生命便灰飛煙滅,不復存在。一個美麗的生命就這樣消亡。它傻,因為它太熱愛光明,火焰是它嚮往的天堂。它不顧一切地沖向死亡,在肉體的喪失中,靈魂得到升華。生命的意義就是這樣,為了某種理想的追求,可以獻出一切,以至生命,無怨無悔。其實:飛蛾並不一定知道撲火的結果。它之所以這樣做是由於進化中的「趨光」的本能。自然界中還有類似的情況:大馬哈魚在大河的入海口集結,適應淡水後逆流而上、沖破艱難險阻到達一片水平山美的地方,集體產卵,然後死去。雄性的螳螂在交配後、成為雌性螳螂的產前食物。這些、如同蝴蝶為什麼會有薄薄的羽片、反射陽光,變成為五彩美麗的樣子。變色龍為什麼能改變自己身上的皮膚顏色、消失在從林之中。獵豹的花紋,樹木的綠色等等都是進化中的選擇。因此:就有了地球這個充滿生命的地方,一個有無限生機的地方。生命的意義就是生命存在的本身。人類生命的過程也是如此。
它踏著生命的力量一路走來,人類的歷史是生命的歷史。觸摸一下它身上所沾有的血跡已分不清年代,古老或新鮮。唯有那些生命爆發出來的力量,一直推動著它不斷前進。奴隸們是沒有任何自由的,回溯至奴隸社會。他們的肉體完全被束縛在土地上,每天的勞做使他們受盡折磨。他們都是有血有肉的生命而不是單純的勞具,他們也會有嚮往也會有化妝品希望。雖然無數的奴隸因沉重的勞作而走向死亡,但靈魂是不會輕易滅亡的,生命的摧殘讓他們明白了反抗與斗爭。自由啊!他們終於站起來,拿著勞具依仗著生命的力量沖出了壓迫。即使代價有多慘重——無數的奴隸的生命隨著滅亡的制度一起滅亡。但這是兩種極不相同的滅亡啊!一個是代表著一種落後制度的滅亡,另一個則是人類生命意義的升華。生命的意義是那麼裸裸。只為了靈魂與肉體即生命的自由而勇敢斗爭。歷史是不會忘記那些無名的生命。它們像花朵一樣綻放在歷史長河的兩岸,在奴隸社會中。傳播著人類歷史燦爛的花香。一種可以放棄一切的追求。在人類的斗爭歷史中是這樣,生命的意義就是一種追求。在人類永恆愛情長河中也是這樣。雖然許多的愛情都是以悲劇結尾,但它們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也是如此,愛情是美麗的,但生命的結局在愛情的長河中泯滅了色彩,而對愛情的忠貞就成了生命新的含義。這也是一種追求。生命的存在就是一個奇跡。
誰會知道一個遠古的地球,每一個生命活著都會有其存在的原由。不管是否值得。比大漠更荒涼的多地方,會成為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之地球。自古以來,生命都會因為一種信念而存在,這就是生命的意義。活著是不需任何原因的,但活著只是因為某種原因,生命就太不值了。沉思一下吧!如果你還不明白,你為何而在,那麼你的生命真的就失去了意義。生命本身會告訴我們如何使生命有意義。生命的色彩!我們從降生那一刻開始我們便被賦予的最美麗的色彩。我們能生存成長到今天,就更應該能體會得到「生」與「死」只是生命的過程,而並非生命的全部意義!活著註定要接受生命的種種不幸與悲哀,但也許就在此刻我們便能接到生活的驚喜與回報!在用心去感受生命。三、 人生的意義在哪裡?體驗生命、感受生命並在不斷的競爭中完善生命就是生命的意義!感受生命給與我們的一切,人生的意義在哪裡?「人生的魅力在於:活著敢於向強者挑戰!」。酸甜苦辣是生命的過程,沒有生命的事物就不能感受它的。各種感覺都是相輔相成的,只有甜的感覺就如同素然無味。對待人生當中的成功或艱難莫不如此。要向大海和森林一樣有寬廣的胸懷,這樣就具有了大海和森林的無限生命。生命的意義就是大海和森林生機勃勃的意義。生命的意義還在於人們對於「生命意義」的探索。
四、關於生命意義的隨想(一)關於「勇敢」的隨想:不管這些東西是否還會損害自己。這說明人們的害怕的本能,有一個心理學試驗:在一個人的面前、擺放一系列兩盤物品:馬蜂和虱子;蚯蚓和蛔蟲;藍色的膠體和像膿一樣黃色的液體。人們都會比較討厭後者。不願意接觸他們。它能使生命「迴避」風險。這些本能和人類一起經歷了幾百萬年。這就是「恐懼」,恐懼是人類或者生命體生存的本能。人類的出生、一個人邁出的第一步、長大後人們每一次的外出都是具有危險的,另一方面。但是人們卻總會去實踐它、完成它。這就是「勇敢」,勇敢也是人類或者生命體生存的本能。也沒有看到優美的體操運動員和冰上芭蕾舞運動員由於懼怕摔倒而放棄運動。雖然這是兩個極端的例子,很簡單的例子:沒有人因為懼怕危險而把自己關在籠子里。但很能說明問題。
⑺ 求世界歷史小故事
華盛頓砍櫻桃樹
喬治·華盛頓小的時候,他的父親給了他一把斧子。這把新斧子閃閃發亮,喬治非常喜歡帶著它四處走動,用它砍東西。
他跑進花園,看見一棵樹,這棵上好象在對他說:「來吧,來砍倒我吧!」
喬治經常看見他父親的工人們在森林裡把大樹砍倒。他想,看著這棵樹轟隆一聲倒在地上,一定是一種很有趣的游戲。於是喬治用他的小斧子砍了起來。因為這棵樹很小,所以他沒用多長時間就把它砍倒了。
過了不久,他的父親回家了。
「誰砍了我那棵可愛的小櫻桃樹?」他喊道,「這是本地唯一的一棵這種樹,是我花了很多錢買來的。」
他進屋時非常生氣。「如果一發現是誰砍了那棵櫻桃樹,我就要——,是的,我就要——。」
「父親!」小喬治喊道,「我告訴您是怎麼回事兒。是我用我的那把斧子把樹砍倒了。」
他父親的氣消了。
「喬治,」他說,把這個小傢伙摟在懷里,「喬治,你把事情對我說了,我很高興。我寧願失去一打櫻桃樹,也不願意你說一句謊話。」
古巴比倫空中花園:
千百年來,關於「空中花園」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為王後。公主美麗可人,深得國王的寵愛。可是時間一長,公主愁容漸生。尼布甲尼撒不知何故。公主說:「我的家鄉山巒疊翠,花草叢生。而這里是一望無際的巴比倫平原,連個小山丘都找不到,我多麼渴望能再見到我們家鄉的山嶺和盤山小道啊!」原來公主得了思鄉病。於是,尼布甲尼撒二世令工匠按照米底山區的景色,在他的宮殿里,建造了層層疊疊的階梯型花園,上面栽滿了奇花異草,並在園中開辟了幽靜的山間小道,小道旁是潺潺流水。工匠們還在花園中央修建了一座城樓,矗立在空中。巧奪天工的園林景色終於博得公主的歡心。由於花園比宮牆還要高,給人感覺像是整個御花園懸掛在空中,因此被稱為「空中花園」,又叫「懸苑」。
古羅馬萬神廟:
為了紀念早年的奧古斯都(屋大維)打敗安東尼和克委帕特拉(埃及艷後),由奧古斯都大帝的女婿、屋大維的副手、曾先後三任羅馬總督的馬爾庫斯·維普薩紐斯·阿格里帕於公元前27 年主持,在羅馬城內建造了一座廟,獻給「所有的神」,因而叫「萬神廟」。公元80年被焚毀。後來最喜歡做建築設計的阿德良皇帝(117~138年在位)把它重建(120~124年)。到3世紀初,又由盧丘斯·塞蒂繆斯、塞韋魯斯和卡拉卡拉兩個皇帝改建。公園655年被拜占庭皇帝康斯坦士二世(Constans)搶去。羅馬皈依天主教後,萬神廟曾一度被關閉。公元608 年,教皇博理法喬四世將它改為「聖母與諸殉道者教堂」。到了近代,它又成為義大利名人靈堂,國家聖地。
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的構形和方位非常精確,是標準的方向,所以每年到春分秋分的日子的正午,就會出現一種奇觀,那就是金字塔沒有影子,到處發散光芒。而美洲的金字塔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每到分至日,除了和埃及金字塔一樣以外,它的表面還會出現一個類似羽毛蛇的神秘斑影,它從早晨開始,一點點地向上游移,到傍晚時分在塔頂消失,當然這跟他們的建造結構有密切關系。
古埃及獅身人面像:
五百年前,獅身人面像曾經被埃及國王的馬木留克兵(埃及中世紀的近衛兵),當作大炮轟射的「靶子」,也許那時已經負了「傷」,鼻子掛了「彩」。但是,又據某些記載,埃及的歷代法老和臣民,視這尊石像為「太陽神」,朝拜的人往來不絕。後來,風沙把它慢慢地掩了一大半,這時,一名反對崇拜偶像的人,拿著鎬頭,爬上沙丘,狠狠地猛鑿露出沙面的鼻子,毀壞了它的容貌。奇怪的夢前來「拜訪」獅身人面像的遊客,都可以看到它胸前兩爪之間的一塊殘存的記夢碑。碑上記載著一段有趣的故事。3400年前,年輕的托莫王子,來這里狩獵。大概是奔跑得精疲力盡了,便坐在沙地上歇息。不知不覺竟然睡去,並在朦朧中夢見石像對他說:「我是偉大的胡爾·烏姆·烏赫特(古埃及人崇拜的神,意為神鷹),沙土憋得我透不過半點氣來,假如能去掉我身上的沙。那麼,我將封你為埃及的王。」王子蘇醒過來後,便動員大批人力物力,把獅身人面像從沙土中刨了出來,並且在它的身旁築起了防沙牆。在漫長的歲月中,石像曾多次嘗過埋入沙土中的「痛苦」。也許由於這個原因,公元前五世紀,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訪問埃及時,對金字塔作了詳細而生動的描述,而隻字未提近在咫尺的獅身人面像。很可能,這時它已完全被沙丘蓋住了。人們把它從沙土中最後一次刨出來重見天日,是幾十年前的事。
德國音樂家貝多芬,是歐洲音樂史上最著名的音樂家之一,他1770年出生在德國的波恩,在貝多芬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對他的期望非常高,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莫扎特式的音樂神童。在貝多芬才4歲的時候,父親便把一堆的曲譜放在貝多芬面前讓他彈奏,有時候貝多芬把小手都練腫了還是不敢休息。
貝多芬練琴
一天,教堂的鍾聲都已經敲了12下了,貝多芬還在練習,他必須等到父親回來檢查他的曲子才能睡覺,母親看著眼睛眯成一條縫的貝多芬,垂憐的對他說:「孩子,都12點了,先去睡覺吧。」
「不行,爸爸等會回來看見我沒有練琴,會打我的。」
媽媽對這個酒徒的丈夫也沒有辦法,只好抱著貝多芬在琴邊流淚,很快,貝多芬在母親的懷抱睡著了,媽媽便把他抱上了床。
當鍾聲再次敲響的時候,貝多芬的酒徒父親回來了,「那個小兔崽子呢,怎麼不練琴了?」
「你不看看都幾點了,還讓孩子練琴,你要把他弄死才肯罷休啊?」
「對,你說的對」貝多芬父親一邊說著,一邊來到貝多芬床邊,把貝多芬提了起來,母親怎麼攔也攔不住。
貝多芬迷迷糊糊的在琴上一邊彈,一邊閉著眼睛,盡管如此,貝多芬的琴聲還是十分流暢自然。
「行,這還有點莫扎特的樣子。」父親在一邊高興的說。
一晃幾年過去了,貝多芬從4歲長到了8歲,經過4年的刻苦練習,他的鋼琴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的酒徒父親也感到滿意,於是便讓他在音樂院舉行了一次獨奏音樂會,這次演出非常成功,父親享受到了兒子成功的喜悅。
月光曲
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裡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
貝多芬走近茅屋,琴聲突然停了,屋子裡有人在談話。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
貝多芬聽到這里,就推開門,輕輕地走了進去。茅屋裡點著一支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著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
皮鞋匠看見進來個陌生人,站起來問∶「先生,您找誰?走錯門了吧?」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
姑娘連忙站起來讓座。貝多芬坐在鋼琴前面,彈起盲姑娘剛才彈的那首曲子來。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
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裡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瞭望站在他身旁的窮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
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光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遍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雲。忽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個連一個朝著岸邊涌過來……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靜的臉上,照著她睜得大大的眼睛,她彷彿也看到了,看到了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
兄妹倆被美妙的琴聲陶醉了。等他們蘇醒過來,貝多芬早已離開了茅屋。他飛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剛才彈的曲子—《月光曲》記錄了下來。
達爾文的故事
達爾文小的時候, 一次跟媽媽到花園里為小樹培土.媽媽說: 」泥土是個寶, 小樹有了泥土才能生長.別小看這泥土, 是它長出了青草, 喂肥了牛羊, 我們才有奶喝, 才有肉吃; 是它長出了小麥和棉花, 我們才有飯吃, 才有衣穿.泥土太寶貴了.」
達爾文問: 」媽媽, 那泥土能不能長出小狗來?」
」不能呀! 」媽媽笑著說, 」小狗是狗媽媽生的, 不是泥土裡長出來的.」
達爾文又問: 」我是媽媽生的, 媽媽是姥姥生的, 對嗎?」
」對呀! 所有的人都是他媽媽生的.」
」那最早的媽媽又是誰生的?」
」是上帝! 」
」那上帝是誰生的呢?」
媽媽答不上來了.她對達爾文說: 」孩子, 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對我們來說都是個謎, 你像小樹一樣快快長大吧, 這些謎等待你們去解開呢! 」
達爾文自幼喜歡花草樹木、鳥雀蟲魚.上學以後, 他仍然保持著對大自然的濃厚興趣.他騎馬、打獵、釣魚、採集礦石、捕捉昆蟲、鑽進樹林觀察鳥類的習性.對達爾文來說, 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大問號, 要探索、思考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他常常邊觀察邊沉思, 甚至忘記了危險.有一次, 達爾文在一個古代城堡上散步, 像往常一樣陷入了沉思.他心不在焉地邁動著緩慢的腳步, 突然一腳踩空, 從城垛上跌了下來.這時候, 達爾文的神智非常清醒, 頭腦還在思考.他回憶說: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跌下來的一剎那間, 在我頭腦中閃過念頭的數目卻是驚人的多.這一切, 好像和生理學家們所提出的每個念頭需要可觀時間的說法, 是不相符的.」這場虛驚竟成了他一次難得的實驗了.
沮喪的妒忌者
亞里士多德在雅典呂克昂學院從事教學、研究、著述期間,常與學生們一道探討人生的真諦。
有一次,一位學生問他:「先生,請告訴我,為什麼心懷嫉妒的人總是心情沮喪呢?」
亞里士多德回答:「因為折磨他的不僅有他自身的挫折,還有別人的成功。」
公眾的事務
亞里士多德的兒子在雅典時,有人對他說:「公眾的事務,你離的越遠越好。因為你說公正的話,人民恨你;你說不公正的話,天神要恨你。」
正好亞里士多德在一旁聽到,馬上回答:「我熱愛公眾事務,因為我說了公正的話,神將愛我;我如果說了不公正的話,人民將愛我。」
用整個大海來填滿這個洞
有一天,亞里士多德正在海邊沙灘上走路。他看到有個人正在用勺子從海里舀水,然後把水倒在岸邊他挖的一個小洞里。亞里士多德正在為他自己的問題著急呢。他沒有在意——一次,兩次,他走近了那個人,但那個人那麼專注,以至於亞里士多德也好奇了:"他在做什麼?"他沒法控制自己,而那個人絕對地專注。他走到海邊,舀滿一勺水,帶著水過來,把它倒到洞里去,再去海邊......最後,亞里士多德說:"等一下,我不想打擾你,但你在做什麼?你搞得我莫明其妙。"
那個人說:"我要用整個大海來填滿這個洞。"
亞里士多德,即使是亞里士多德,也大笑起來。他說:"你真笨!這是不可能的!你簡直是瘋了。你在浪費你的生命!只要看看海有這么大,你的洞這么小——而且就用一把勺子,你想把大海都勺到這個洞里去?你簡直是發瘋了!回家休息去吧。"
那個人笑得比亞里士多德還響,他說:"是的,我會走的,因為我的工作做完了。"
亞里士多德說:"你這是什麼意思?"
他說:"你做的也一樣——甚至更傻。看看你的頭,它比我的洞還小。再看看自然、存在,它比這海洋還大。再看看你的思考——它們比我的勺子更大嗎?"這人走了,大笑著走了。
亞里士多德怔住了。
吃飯的區別。
有人問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亞里士多德回答:「他們活著是為了吃飯,而我吃飯是為了活著。」
柏拉圖的故事
有一天,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 老師就讓他先到到麥田裡去, 摘一棵全麥田裡最大最金黃的麥穗來,期間只能摘一次,並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頭。 柏拉圖於是按照老師說的去做了。結果他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師問他為什麼摘不到? 他說:因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頭路,期間即使見到最大最金黃的,因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沒有摘;走到前面時,又發決總不及之前見到的好,原來最大最金黃的麥穗早已錯過了;於是我什麼也沒摘。 老師說:這就是「愛情」。 --------------------------------------------- 又有一天,柏拉圖問他的老師什麼是婚姻,他的老師就叫他先到樹林里,砍下一棵全樹林最大最茂盛、最適合放在家作聖誕樹的樹。其間同樣只能砍一次,以及同樣只可以向前走,不能回頭。 柏拉圖於是照著老師的說話做。今次,他帶了一棵普普通通,不是很茂盛,亦不算太差的樹回來。老師問他,怎麼帶這棵普普通通的樹回來,他說:「有了上一次經驗,當我走到大半路程還兩手空空時,看到這棵樹也不太差,便砍下來,免得錯過了後,最後又什麼也帶不出來。」 老師說:「這就是婚姻!」
人生就正如穿越麥田和樹林,只走一次,不能回頭。要找到屬於自己最好的麥穗和大樹,你必須要有莫大的勇氣和付出相當的努力。
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原理)的發現
公元前245年,赫農王命令阿基米德鑒定金匠是否欺騙了他。赫農王給金匠一塊金子讓他做一頂純金的皇冠。做好的皇冠盡管與先前的金子一樣重,但國王還是懷疑金匠摻假了。他命令阿基米德鑒定皇冠是不是純金的,但是不允許破壞皇冠。
這看起來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在公共浴室內,阿基米德注意到他的胳膊浮到水面。他的大腦中閃現出模糊不清的想法。他把胳膊完全放進水中,全身放鬆,這時胳膊又浮到水面。
他從浴盆中站起來,浴盆四周的水位下降;再坐下去時,浴盆中的水位又上升了。
他躺在浴盆中,水位則變得更高了,而他也感覺到自己變輕了。他站起來後,水位下降,他則感覺到自己重了。一定是水對身體產生向上的浮力才使得他感到自己輕了。
他把差不多同樣大小的石塊和木塊同時放入浴盆,浸入到水中。石塊下沉到水裡,但是他感覺到石塊變輕。他必須要向下按著木塊才能把它浸到水裡。這表明浮力與物體的排水量(物體體積)有關,而不是與物體的重量有關。物體在水中感覺有多重一定與它的密度(物體單位體積的質量)有關。
阿基米德在此找到了解決國王問題的方法,問題的關鍵在於密度。如果皇冠裡面含有其他金屬,它的密度會不相同,在重量相等的情況下,這個皇冠的體積是不同的。
把皇冠和同樣重量的金子放進水裡,結果發現皇冠排出的水量比金子的大,這表明皇冠是摻假的。
更為重要的是,阿基米德發現了浮力原理,即水對物體的浮力等於物體所排開水的重量。
哥倫布
公元16世紀,義大利偉大的航海家哥倫布,經常帶領船隊乘風破浪穿越大西洋遠航探險。那時侯,航海生活非常艱苦,船員們吃的是黑麵包和咸魚。最可怕的是,在航海期間,船員們很容易得一種怪病,他們把這種病叫做「海上凶神」。患病船員先是感到渾身無力,走不動路,接著就會全身出血,然後慢慢地死去。
有一次,哥倫布又帶領船隊出發遠航了。過了不久,「海上凶神」就悄悄地降臨了。船隊航行了還不到一半路程,已經有十幾個船員病倒了。望著煙波浩渺的大海,哥倫布心情十分沉重。
這十幾個患病的船員為了不拖累大家,對哥倫布說:「船長,您把我們送到附近的荒島上去吧。等你們返航歸來,再把我們的屍體運回家鄉。」 哥倫布萬般無奈,只得含淚點頭答應了。
幾個月過後,哥倫布的船隊勝利返航了。哥倫布帶領船隊向那個留有患病船員的荒島駛去,船隊離荒島越來越近,哥倫布的心情也隨之越來越沉重。這次探險成功,是用十幾個船員的生命換來的啊!哥倫布想著,想著,不知不覺船隊已經靠了岸。
猛然間,哥倫布見十幾個蓬頭垢面的人從荒島上向船隊狂奔過來。他定神一看,這不是自己的那些船員嗎?他們還活著!哥倫布真是又驚又喜。
等船員們跑近了,哥倫布急切地問道:「你們是怎樣活過來的?」
船員們七嘴八舌地說:「我們到了島上以後,不久就把你們留下的食物吃完了。後來,肚子餓的時候,就只好采些野果子吃。就這樣,我們才一天天活了下來。」
哥倫布自言自語地說:「難道秘密在野果子裡面?」他回到義大利以後,把這些船員起死回生的奇跡講給了醫生們聽。後來,人們經過研究發現,野果子里含有一種叫做維生素C的物質。
原來,所謂的「海上凶神」就是「壞血病」,這種病是由於身體內長期缺少維生素C引起的。船員們長期食用黑麵包、咸魚肉,身體內缺少維生素C,因而得了壞血病。後來,他們在荒島上采野果子充飢,身體內補充了大量維生素C,壞血病就不治而愈了。也就是說,是維生素C救了這些船員的性命。
彼得大帝
俄國彼得大帝,與中國康熙大帝、法國查理大帝、英國伊里莎白女王同時代,為當時閻浮提界四大部洲之四大天王之一。
彼得大帝曾微服私訪於俄國各地。
一日,住於一旅店。
店主檢查房間,看出其不是凡人,很象大帝之畫像,乃問:您是國王陛下吧?
彼得曰:我是為他服務的。
(評:妙!無絲毫謊言,又未暴露身份。誰不也是為自己服務的呢?真佛家禪機妙答也。)
店主曰:那請問您為他做什麼呢?
彼得曰:他有很多事都會請我幫他做,有時也請其他人幫他做。
(評:妙!無絲毫謊言。君王臣下眾多,但也須親歷親為。)
此時,彼得打了一盆水,自己開始刮鬍子。
店主曰:有趣,那您能否說說,您替他做過什麼呢?
彼得曰:比如說,他有時請別人給他刮鬍子,有時會讓我替他刮鬍子。
(評:大妙!隨機應變,無絲毫謊言。)
店主開始不相信他了,就轉身告辭了。
他想:這頂多是個宮廷侍衛,或者根本就是個長得象國王,就敢拉大旗吹牛皮的傢伙罷了。
拿破崙和約瑟芬的故事
羅伯斯庇爾的雅各賓派專政被熱月黨人的統治取代了,法國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但是改朝換代並沒有影響瑪利亞的占卜事業,她的占卜沙龍依然門庭若市。
一天兩個婦女走進了占卜沙龍,其中一個名叫特雷莎的想知道她是否會嫁個富人,瑪利亞告訴她將擁有公主的頭銜,還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特雷莎隨即轉過頭去對同伴約瑟芬抱怨說:「她只是看穿了我急切想嫁人的心情,然後信口開河」,聽到特雷莎的抱怨,約瑟芬決定放棄請眼前這個又矮又肥的丑婦人占卜的打算。
正當她想轉身離開時,突然聽到瑪利亞淡淡地說:「夫人,你最好留下來,在一段時間里,法國的命運掌握在你手裡。」這番話頓時激發了約瑟芬的好奇心,她決定留下來聽聽瑪利亞會說些啥。
瑪利亞鄭重其事的動用了一些占卜用的輔助器材(平時她不需要這些器材的幫助),預言宣示約瑟芬這個有兩個孩子的寡婦是個「天命之人」,不久她將遇到會令她全身心去愛戀的男人,這個男人會讓她無比出名,但是最後又會被他拋棄。
聽著瑪利亞的喃喃細語,約瑟芬向她提出自己的疑問,看到約瑟芬還不相信,瑪利亞拿起約瑟芬的手臂,用一根金針戳破一個小指頭,然後對她說:「你
既然還不相信,我就給你看一些東西,以前來占卜的人可沒有這個福分,你要記著,以後你大富大貴了要保護我」。瑪利亞從手指頭上擠出一滴血,滴到一個裝著不知名液體的碗里,這滴血在碗里也不擴散,只是不停地變化形狀,最開始像紫羅蘭和鬱金香(約瑟芬最喜愛的花),然後變成丁香,最後凝結成王冠的形狀。「你將成為皇後」,瑪利亞用不容質疑的語氣對約瑟芬說。
感覺就像做夢的約瑟芬神情恍惚地准備離開,走到門口的時候,她突然看見在起居室的陰暗角落裡坐著一個打扮得像花花公子的男子,但她不沒怎麼留意,她還在想著剛才的遭遇:「我不可能成為皇後,不過再沒有比今天遇到的事更奇怪的了」。
「我的皇上,你來了!你將要成親了,不久你將遇到你的新娘。你將成為皇帝,名震天下,過著奢華的生活。但這只是你40歲之前的事,40歲時,你將忘卻天意安排給你的愛人,這將是你悲慘的後半生的開始。你將痛苦地死去,而且你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會聲明從不認識你」!炮兵軍官拿破崙·波拿巴想起瑪利亞的預言時仍然非常惱怒,「我怎麼會相信占卜師的鬼話,她對我怎麼會有幫助呢」,但是,在拿破崙腦海里,揮之不去的仍然是在沙龍門口邂逅的那位夫人的倩影。以後事態的發展,正如約瑟芬所料。也正是歷史上所發生的。
拿破崙1769年8月15日出生於法國科西嘉。9歲進入里恩王家軍校讀書。1796年初,年輕的拿破崙由於參加了粉碎保皇黨的叛亂,在巴黎頗有名氣。這時,一個女人向他求婚,她的名字叫約瑟芬。
約瑟芬比拿破崙大6歲,當時是一個有兩個孩子的寡婦。一次她聽一個朋友講起拿破崙的事跡,十分敬佩,很想認識這位年輕有為的軍官。但他自己又不好冒昧前往,託人介紹也不合適,於是她想出了一個辦法。
約瑟芬十二歲的兒子遵照母親的吩咐,來到拿破崙住的地方,小傢伙請求拿破崙發還父親的佩劍,他父親是在恐怖時期被羅伯斯庇爾處死的一名共和黨將官。拿破崙允准了孩子的請求,那孩子含淚接過佩劍並親吻了這件遺物。第二天,約瑟芬前來向他致謝,並傾吐了自己的愛慕之情。他的美貌和坦誠深深地打動了他。拿破崙相信,同這位年輕寡婦結合對於他的幸福有重大關系;對於他實現壯志將是強有力的支持。認識僅三個月,他們便舉行了婚禮。新婚後兩天,拿破崙重返義大利前線,指揮缺乏訓練、武器很差的法國軍隊打敗了強大的奧地利軍隊,威震全歐,名傳世界。
約瑟芬嬌柔、純潔、善良,深得拿破崙喜愛。他在一封她的信中寫道:我收到你的來信,你似乎在信中責備我說女人的壞話。事情是這樣,我最討厭的是女陰謀家。我看得慣仁慈、文雅、溫柔的女性,我喜愛她們。如果說她們嬌縱了我,那不是我的過錯,而是你的。不過你會看到我已經寬大對待了一位通情達理的值得尊重的女性。我把她丈夫出賣我的信拿給她看時,她哭起來了,以萬分痛心的悲傷和誠實口吻喊道:「這的確是他的筆跡!」這就夠多了,打動了我的心,我說:「好吧夫人,把信投到火里,我就沒有證據可以針對您丈夫了。」她燒掉了信件,轉悲為喜。現在她丈夫得救了,如果遲兩小時,他已被處死了。所以,你看,我喜歡嬌柔、純潔、善良的女性,因為只有她們才象你。
約瑟芬與拿破崙結合的最大不幸是沒有孩子,拿破崙一心想的是稱霸歐洲,並有兒子繼承他的基業,1804年他被參議院敕令尊為皇帝後,這一想法更明顯化了。1809年11月30日,剛過40歲的拿破崙終於提出了要和約瑟芬離婚。那天當約瑟芬同拿破崙一如往常共進午餐的時候,拿破崙一喝完咖啡就令左右退下。他走近她,拿起她的手按在他心上,凝視了片刻說:「約瑟芬,我親愛的約瑟芬!你知道我愛過你,我在人世得到的僅有的幸福時刻都是你一人賜給的。但是,約瑟芬,我的命運要高過我的意志;我最珍貴的愛情必須讓位給法國的利益。」1809年12月16日,拿破崙與約瑟芬正式離婚。
1810年4月1日,拿破崙與奧地利女大公瑪麗一路易莎成婚。次年3月得子。
離婚後,約瑟芬一直居住在馬爾梅松寢宮,拿破崙經常看望她,但她的精神一直處在抑鬱中。約瑟芬死後,拿破崙曾到她墳前去痛哭。
1814年拿破崙兵敗被流放到厄爾巴島時,瑪麗一路易莎帶著她的兒子回維也納老家去了,她離開時沒能獲准去見拿破崙一面。
1815年,拿破崙復位再敗被流放到聖赫勒拿島。1821年5月5日,年僅51歲的拿破崙病死在聖赫勒拿島。拿破崙臨終時還在喊著「約瑟芬!」
⑻ 人類認識世界的事例
種菜然後收菜再後來偷菜最後在電腦上操作。
⑼ 人能夠能動的認識世界的現實例子
建立關系,如廢物利用,植樹固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