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生命的人和故事
❶ 熱愛生命的人和小故事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
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沙利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良師益友,相處達50年。在沙利文幫助之下,進入大學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在大學期間,寫了《我生命的故事》,講述她如何戰勝病殘,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帶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以後又寫了許多文字和幾部自傳性小說,表明黑暗與寂靜並不存在。後來凱勒成了卓越的社會改革家,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二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崇敬。1964年被授於美國公民最高榮譽–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傑出婦女之一。
海倫、凱勒生平: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國亞拉巴馬州塔斯喀姆比亞。
1882年1月因患猩紅熱致盲致聾。
1887年3月安妮·沙利文成為凱勒的老師。
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
1902–1903撰寫出版《我的一生》(有的譯作《我生活的故事》)。
1904年6月以優等成績大學畢業。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譯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牆之歌》、《沖出黑暗》。
1916年遭受婚姻不幸。
1919年應邀去好萊塢主演電影。
1924年成為美國盲人基金會的主要領導人。
1929年著《我的後半生》(也譯作《中流––––我以後的生活》)。
1930年旅遊英國。
1931–1933年榮獲坦普爾大學榮譽學位。訪問法國、南斯拉夫、英國。
1936年10月20日老師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訪歐、亞、非、澳各大洲十三國。
1953年美國上映凱勒生活和工作的記錄片《不可征服的人》。
1955年著《老師:安妮·沙利文·梅西》 榮獲哈佛大學榮譽學位
1959年聯合國發起「海倫·凱勒」世界運動。
1960年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頒布「海倫·凱勒」獎金。
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
1968年6月1日與世長辭。
1968年6月1日下午,海倫·凱勒在睡夢中去世了,享年87歲。凱勒小姐在出生後18個月的時候就失聰失明成了個聾啞人,然而卻奇跡般地走完了一生。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一個聾盲人要脫離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認字讀書。而從學會認字到學會閱讀,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倫是靠手指來觀察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觸覺來領會她喉嚨的顫動、嘴的運動和面部表情,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她為了使自己能夠發好一個詞或句子,要反復的練習,海倫從不在失敗面前屈服
❷ 熱愛生命的名人故事
海倫·凱勒從小雙目失明,又聾又啞,她靠用手觸摸、用嘴嘗味、用鼻嗅聞,來熟悉周圍黑暗沉寂的世界。看起來那局限之大她簡直無可奈何。你怎麼去教一個聽不見的人?她不會說話,你怎麼知道她需要什麼?她既看不見又聽不見,可是她到底是怎樣知道你在哪兒的?海倫·凱勒在精神上不屈服於這種清冷生活。由於連詛咒和抱怨都不可能,她只好用身體的劇烈晃動對父母和周圍的人發脾氣,來說明她心灰意冷的心境。看來她命中註定要在與世隔絕的無聲世界裡絕望地度過一生。
可是,一個卓越非凡的年輕女子闖進了她的生活,此人可以看作生活中的強人,她就是安妮·沙利文。
海倫·凱勒的父母僱用了她,讓她來排除女兒的孤獨、撫平她的怒氣,因為這一切已讓他們心灰意冷、垂頭喪氣。安妮·沙利文完全意識到自己的困難,也意識到自己的任務幾乎毫無希望可言,可是她仍暗下決心去教這個孩子,讓她同自己無法到達的世界進行交流。這是同明顯不可能的事情進行的一場廝殺,其挫折和失望能讓最堅強的人氣餒、卻步,可是她卻默默忍受下來,而且數月一直如此。
她只是拒絕失敗。
突然有一天,當太多的失望令人灰心喪氣,而希望好象永遠不會降臨時,海倫發出了一聲表示理解的聲音,這一切都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她在做出第一個反應後,就像蓓蕾一樣開放了。
海倫·凱勒的潛能被心中的另一個信仰所挖掘而開始開發,她進展緩慢、飽受痛苦,有時停止不前,但她繼續努力,終於成為世界各國尊敬的作家、演說家和堅毅勇敢的光輝榜樣。
她本可以輕易地成為被安慰者,去「詛咒上帝然後死去」,可是她卻有不同的選擇,她要戰勝自己的缺陷而不向它讓步屈服。
回答者: 櫻雪2 - 助理 二級 4-25 20:56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裡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吉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創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裡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吉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創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界
海倫·凱勒從小雙目失明,又聾又啞,她靠用手觸摸、用嘴嘗味、用鼻嗅聞,來熟悉周圍黑暗沉寂的世界。看起來那局限之大她簡直無可奈何。你怎麼去教一個聽不見的人?她不會說話,你怎麼知道她需要什麼?她既看不見又聽不見,可是她到底是怎樣知道你在哪兒的?海倫·凱勒在精神上不屈服於這種清冷生活。由於連詛咒和抱怨都不可能,她只好用身體的劇烈晃動對父母和周圍的人發脾氣,來說明她心灰意冷的心境。看來她命中註定要在與世隔絕的無聲世界裡絕望地度過一生。
可是,一個卓越非凡的年輕女子闖進了她的生活,此人可以看作生活中的強人,她就是安妮·沙利文。
海倫·凱勒的父母僱用了她,讓她來排除女兒的孤獨、撫平她的怒氣,因為這一切已讓他們心灰意冷、垂頭喪氣。安妮·沙利文完全意識到自己的困難,也意識到自己的任務幾乎毫無希望可言,可是她仍暗下決心去教這個孩子,讓她同自己無法到達的世界進行交流。這是同明顯不可能的事情進行的一場廝殺,其挫折和失望能讓最堅強的人氣餒、卻步,可是她卻默默忍受下來,而且數月一直如此。
她只是拒絕失敗。
突然有一天,當太多的失望令人灰心喪氣,而希望好象永遠不會降臨時,海倫發出了一聲表示理解的聲音,這一切都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她在做出第一個反應後,就像蓓蕾一樣開放了。
海倫·凱勒的潛能被心中的另一個信仰所挖掘而開始開發,她進展緩慢、飽受痛苦,有時停止不前,但她繼續努力,終於成為世界各國尊敬的作家、演說家和堅毅勇敢的光輝榜樣。
她本可以輕易地成為被安慰者,去「詛咒上帝然後死去」,可是她卻有不同的選擇,她要戰勝自己的缺陷而不向它讓步屈服。
20世紀,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倫·凱勒——一個生活在黑暗中卻又給人類帶來光明的女性,一個度過了生命的88個春秋,卻熬過了87年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這么一個幽閉在盲聾啞世界裡的人,竟然畢業於哈佛大學德吉利夫學院,並用生命的全部力量處處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創造這一奇跡,全靠一顆不屈不撓的心。海倫接受了生命的挑戰,用愛心去擁抱世界,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後又把慈愛的雙手伸向全世
❸ 熱愛生命的人和故事
霍金是誰?他是一個大腦,一個神話,一個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一內個科學容名義下的巨人……或許,他只是一個坐著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大約48小時後,他又投入工作。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起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唯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沖直撞」;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當然,霍金也嘗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躍入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
❹ 熱愛生命的人(小故事)
張海迪曾當選共青團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並長期擔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團委員,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等職務。海迪在本職崗位和社會工作中自強不息,以滿腔的熱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務社會,奉獻人民,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是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典型。她是中國一代青年的驕傲,也是中國殘疾人的傑出代表。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和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
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
隨後,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
1991 年張海迪在做過癌症手術後,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里的殘疾人問題》。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系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並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碩士學位。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說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詢本身當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了一條道路。
張海迪多年來還做了大量的社會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講和歌聲鼓舞著無數青少年奮發向上。她也經常去福利院,特教學校,殘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殘疾兒童,給他們送去禮物和溫暖。近年來,她為下鄉的村裡建了一所小學,幫助貧困和殘疾兒童治病讀書,還為災區和孩子們捐款,捐獻自己的稿酬六萬余元。她還積極參加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呼籲全社會都來支持殘疾人事業,關心幫助殘疾人,激勵他們自強自立,為殘疾人事業的各項工作和活動,為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張海迪曾三次應邀出訪過日本、韓國,舉辦演講音樂會,她的自強不息的奮斗歷程也鼓舞著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 年,她曾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了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 1997 年被日本 NHK 電視台評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
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發出《向張海迪同志學習的決定》,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葉劍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為張海迪題詞,表彰她積極進取,無私奉獻的精神。
海迪在本職崗位和社會工作中自強不息,以滿腔的熱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務社會,奉獻人民,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有很高的聲譽和威望,是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典型。她是中國一代青年的驕傲,也是中國殘疾人的傑出代表。
❺ 熱愛生命的人和故事有哪些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的保爾·柯察金
❻ 說說身邊那些熱愛生命的人和故事
(Helen keller),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
幼時患病,兩耳失聰,雙目失明。七歲時,安妮·
擔任她的家庭教師,從此成了她的
,相處達50年。在
幫助之下,進入大學學習,以優異成績畢業。在大學期間,寫了《我
》,講述她如何戰勝病殘,給成千上萬的殘疾人和正常人帶來鼓舞。這本書被譯成50種文字,在世界各國流傳。以後又寫了許多文字和幾部自傳性小說,表明黑暗與寂靜並不存在。後來
成了卓越的社會
,到美國各地,到歐洲、亞洲發表演說,為盲人、聾啞人籌集資金。二戰期間,又訪問多所醫院,慰問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們崇敬。1964年被授於
最高榮譽–
,次年又被推選為世界十名傑出婦女之一。
海倫、
生平:
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國
塔斯喀姆比亞。
1882年1月因患
致盲致聾。
1887年3月安妮·
成為
的老師。
1899年6月考入
拉德克利夫
。
1902–1903撰寫出版《
》(有的譯作《
》)。
6月以優等成績大學畢業。
1908–1913 著《我的天地》(又譯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牆之歌》、《沖出黑暗》。
遭受婚姻不幸。
應邀去好萊塢主演電影。
成為美國盲人基金會的主要領導人。
著《我的後半生》(也譯作《中流––––我以後的生活》)。
1930年旅遊英國。
1931–
榮獲
。訪問法國、
、英國。
1936年10月20日老師安妮·沙利文去世。
1942–1952年出訪歐、亞、非、澳各大洲十三國。
1953年美國上映凱勒生活和工作的記錄片《
的人》。
1955年著《老師:安妮·沙利文·梅西》 榮獲
1959年聯合國發起「
」世界運動。
1
美國海外盲人基金會頒布「
」獎金。
1964年榮獲
。
1968年6月1日與世長辭。
1968年6月1日下午,海倫·凱勒在睡夢中去世了,
87歲。凱勒小姐在出生後18個月的時候就失聰失明成了個聾啞人,然而卻奇跡般地走完了一生。
海倫·凱勒1880年出生於
北部一個叫塔斯喀姆比亞的城鎮。在她一歲半的時候,一場重病奪去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喪失了
。然而就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裡,她竟然學會了讀書和說話,並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國和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
,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並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一個聾盲人要脫離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認字讀書。而從學會認字到學會閱讀,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海倫是靠手指來觀察老師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
來領會她喉嚨的顫動、嘴的運動和面部表情,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她為了使自己能夠發好一個詞或句子,要反復的練習,海倫從不在失敗面前屈服
❼ 熱愛生命的人的故事
1.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個叫黃美廉的女子,從小就患上了腦性麻痹症。這種病的症狀十分驚人,因為肢體失去平衡感,手足會時常亂動,口裡也會經常念叨著模糊不清的詞語,模樣十分怪異。醫生根據她的情況,判定她活不過6歲。在常人看來,她已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與正常的生活條件,更別談什麼前途與幸福。但她卻堅強地活了下來,而且靠頑強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國著名的加州大學,並獲得了藝術博士學位。她靠手中的畫筆,還有很好的聽力,抒發著自己的情感。在一次講演會上,一位學生貿然地這樣提問:「黃博士,你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你有過怨恨嗎?」在場的人都暗暗責怪這個學生的不敬,但黃美廉卻沒有半點不高興,她十分坦然地在黑板上寫下了這么幾行字: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那麼愛我;
四、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五、我有一隻可愛的貓;……
最後,她以一句話作結論: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
讀了上面的這個故事,我們都會深深地被黃美廉那種不向命運屈服、熱愛生命的精神所感動。是啊,要想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有價值,就必須要經受住磨難的考驗;要想使自己活得快樂,就必須要接受和肯定自己。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缺陷或不如意的事情,並非只有你是不幸的,關鍵是如何看待和對待不幸。無須抱怨命運的不濟,不要只看自己沒有的,而要多看看自己所擁有的,我們就會感到:其實我們很富有。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都讀過很多讓我們感動和令我們深省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中蘊含的哲理和智慧,曾經給我們的人生以啟迪,曾經給我們的心靈以慰藉或震撼,曾經讓我們感動。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需要領悟一些道理,以便使自己變得更加睿智;都需要接受一些感動,以便使生命充滿激情。
2.輪椅上的勇士
霍金是誰?他是一個大腦,一個神話,一個當代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一個科學名義下的巨人……或許,他只是一個坐著輪椅、挑戰命運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輪椅回柏林公寓,過馬路時被小汽車撞倒,左臂骨折,頭被劃破,縫了13針,大約48小時後,他又回到了辦公室投入工作。
雖然身體的殘疾日益嚴重,霍金卻力圖像普通人一樣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潑好動的——這聽起來有點好笑,在他已經完全無法移動之後,他仍然堅持用唯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沖直撞」;當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自己的輪椅來炫耀,結果軋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當然,霍金也嘗到過「自由」行動的惡果,這位量子引力的大師級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躍入輪椅,幸運的是,每一次他都頑強地重新「站」起來。
1985年,霍金動了一次穿氣管手術,從此完全失去了說話的能力。他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極其艱難地寫出了著名的《時間簡史》,探索出宇宙的起源。
3.難產的女人
一個女人,那年,在她的孩子即將要來到人世前的一個星期,她感冒了,還是很嚴重的感冒,發著高燒,鼻子無法呼吸,只能靠張開的嘴來獲取一些微薄的空氣,卻剛好在那時,她的兒子要出生了,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清晨,她看到了床墊子上的濕潤了的一大片,她知道她媽媽一直告戒她的羊水破了,用一個枕頭把自己墊著,她一個一個地叫來了可以送她上醫院的家人,在醫院里,醫生說第一期羊水早破,孩子臍帶繞頸三周,建議剖腹。
她摸著自己的肚子,和自己的孩子商量了一會,然後對醫生說:打催產素吧!因為照顧她的老人一直不肯離開醫院,她的丈夫匆忙中給她買的盒夾生米飯,想再找人重買的時候,丈夫沒有了蹤影,兩個老女人以為自己不餓,她也不餓,她只好靠那盒5元的夾生米飯一直維持了一天。
在傍晚的時候她開始了疼痛,無窮無盡的疼痛,用來呼吸的嘴巴在無法忍耐的時候把她自己的,還有守護她的人的手臂咬出了一個又一個血印子,那時她已經把那盒夾生米飯全部消耗盡了。而且她的體溫在驚人地上升,她的嘴唇已經乾渴得露出了血跡。
第二次催產素並沒有能讓她把孩子順利地產出,她第三次被推出了產房,妹妹在長途里哭著要她答應剖腹,不要再受那樣的苦了,一直堅持要她順產的兩個老人家也在求她答應手術,她用僅僅一秒的時間堅決地回絕了所有人的哀求,在她的心念里,她只想要給將要來到的孩子一個正常的過程:她看過所有的關於生產的書上說,經過產道的擠壓對孩子的腦成長和出生後整個生理機能是很有利的。她知道自己一定可以做一個合格的母親,她堅信!
第三次她要求醫生給她再打催產素時,當值的兩個醫生面露難色,她們對那個看著她長大的主刀醫生說:「她發著高燒,再打怕她無法承受!」那個經驗老到的主刀醫生說:「打吧!我了解她!一個韌命的傢伙!讓她家屬簽字再打。」就這樣,她的疼痛開始在第三支催產素下澎湃了她的每根神經,她開始感覺到無比的寒冷,她看到了她夢想中的冰川,她好象看到了她未見面的孩子,她甚至聽到了那些醫生在把空調給她開到最大後熱得滴汗的聲音,她知道她不能暈過去,她看到了面前出現了一把燃成了紅色的鐵棒子,無比的冰涼使她不顧一切的疼痛,她緊緊地抓住了那把使她全身疼痛的鐵棒子,她感到自己被燒成了灰燼,然後那把鐵棒子滅了,她的兒子出生了……
她聽到了兒子的哭聲,她們說是個兒子,她手裡抓著的是產床的不銹鋼扶手,已經被她拉斷了緊緊地抓在手裡,身上蓋了三張棉被,七八個醫生在裡面像盯怪物一樣看著她,全是汗水淋淋的,她笑了,她們說:「這個女人,還會笑,真是的!」她們把她的兒子包好給她換了她抓在手裡的床扶手,然後她抱著血淋淋的孩子,再也不肯鬆手,在醫生給她縫針的時候,她再也沒有了疼痛的感覺,她一直在和兒子笑著,說著話,清醒著,虛弱得她只有對著兒子的笑容……
後來在一個很偶然的機會里她遇到了另一個孤獨地面對死亡的孩子……
4.宣告了死亡的孩子
那次,她被一個客戶請求,幫忙去解答一些關於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的理賠事宜,她遇到了那個孩子。
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在熱心幫鄰居搬運稻草時,因為年幼被撞在柱子上倒回的板車撞破了十二指腸,但是他並不知道身體已經遭到了那樣的傷害,在堅持著自己回家的途中暈了幾回,給放農的路人送回家睡了一天,家裡人也以為他是因為勞累和受了傷疲勞睡著了,直到他暈過去多次痛醒後已經面色蠟黃,在被一級一級往上級醫院送的途中,他已經開始了休克。在終於置留下他開始給他做手術的醫院里,醫生一次又一次地告戒他的家人,那個孩子估計是沒有多大的希望了,他們只是在盡力,因為他的十二指腸已經在壞死,而且術後開始了滲漏。
她就是那個時候見到那個孩子的,他本就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里,幾天的醫療費用已經讓他的家人債台高築,他們要咨詢她的是到底在他離開後保險公司可以賠付多少錢,以決定是否只能把他丟棄在醫院里賴掉那筆還沒有清算無法結算的費用。她在病床邊看到他的時候,他剛做完手術,但是竟然異常地清醒,他似乎明白那些人在閃爍中說著的一切,他絕望地望著她說:「放棄吧!」可是她明明看著他眼裡堅硬地想活著的信念,倔強而堅定!她給了一點錢他的家人,她把他們所問的問題詳細作答後,她讓他們等她的答復,她答應給他們想辦法,請他們兩天內不要離開那個孩子和放棄對那個孩子的治療。
她回家翻出了她僅有的房產證,在她要她的丈夫給和她一起去辦理抵押的時候,房產證上寫的她丈夫的名字,她的丈夫說她瘋了,並通知了她娘家的人,她沒有辦法說服任何人去相信那個孩子會活下去,她沒有辦法讓別人明白她說那個孩子的堅定,她為自己的無奈哭了整整一個星期,她甚至在自己哭累的時候看到那個孩子的靈魂來向她告別了!
她只好不斷地寫,不斷地寄求助信,不斷地給電台的同學,給報社的同學打電話,她甚至在網上和別人說,她希望有人可以相信那條可以延續的生命……可是她徹底地潰敗了,她唯一可以做的是在某個網頁上給那個孩子做了首安魂曲,以安慰自己感到無比寒冷的心,和對自己無能為力的內疚,她沒有足夠的堅持要去救那個孩子,她悲哀自己沒有舍棄得了房子的勇氣,她再也沒有去見那雙眼睛的勇氣,在那個孩子可能要走的時候,她終於淪落成和他無可奈何的家人一樣的現實,她願意這段痛苦的記憶停留在那個可以救贖自己靈魂的階段,可是她一直無法忘記那雙渴望溫暖的眼睛……
一個月後,他的家人卻意外地又找到了她,她以為是關於他的後事的事情,本想推辭掉,可是沒想到他的父親卻是要她再幫他們寫幾封感謝信的,那個孩子活著,那個孩子竟然已經活過來了!!她驚喜得語噎,他活著!活著!而且恢復得很快,他父親對她感激的話她半句也沒聽進去,她樂顛顛地跑回家寫那些感謝信,她終於明白她沒有絕望,那個孩子也沒有絕望,竟然有人可以相信他們想活著的願望,相信他們要活著的信念!那是因為她曾經那樣地絕望過……
5.無法離去
那年,在婚姻家庭再也無法由她一個人的意願繼續去維系時,他選擇了暗地裡背棄,她無法承受自己多年來的艱難的經營付之東流,那個她不愛卻深深依戀過的,看護過的,忍受過的男人,那個已經被兒子叫了幾個月「爸爸!」的男人,在面對他的一切背負敗露後,當她讓他選擇,在兩個女人之間做決斷時,他當著所有老人的面告訴她,他從此誰也不要!其實她明白他選擇了誰,聰明的她明白了她已經在一瞬間被否決了,連同她那可憐的還沒有到兩歲的孩子,可是一向不甘於屈服和潰敗的她又無法接受他暗示的保留她身份的條件:那就是共存。那個不能名正言順地做妻子的女子,只是他的一個情人,只是作為一個不見光也不會為他生兒育女的情人存在著,而她始終是他的妻子,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只是她的男人將永遠可以自由地陪在那個情人的身邊。她沒有答應,無論別人怎樣勸她,她也不答應,無論她愛還是不愛這個男人,她要求這個男人要麼忠誠於她,要麼離開她!她無論怎樣也不選擇分享!
結果那個男人依然如故,而她一次又一次地無法放過自己固執的堅持,她在抗爭一次又一次潰敗後,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送給了死神。
第八次,適逢國家在規范葯品市場管理,她再也沒辦法買到整瓶的安眠葯了,她依著僅有的一點葯理知識,買回來兩瓶撲爾敏,在看著兒子甜甜地在自己的懷里睡去後,她哭了一會,安靜地用冰涼的水把那400粒白色的葯片吞進了自己的胃裡,她不知道他就在客廳的沙發上看著,她已經麻木到不知道任何人的來去。
十分鍾,他邁進了卧室,他對她說:「十分鍾了,你估計也迷糊了吧?」她詫異於自己竟然是清醒無比的,她清清楚楚地聽到他的話,聽到他那些惡毒的讓她永遠也無法相信的話,兒子在他的漫罵中醒來,兒子突然發現自己的母親不會說話了,也不會流淚了,兒子用小小的手像平時和媽媽玩耍時那樣捏著媽媽的鼻子,然後再親媽媽的臉蛋,再撓媽媽的胳肢,當兒子的手用力地捶打媽媽的肚子後,媽媽再也沒有笑的時候,兒子知道媽媽快要死了,他哭著懇求那個男人救救他的媽媽,兒子悲嚎著,從床上爬起來,身上穿著單薄的睡衣,跪在床上不斷地哀求他的父親救救他的母親。
兒子說:「媽媽不會說話了,媽媽也不會流淚了,媽媽哭死了!」那個男人也許動了惻隱之心,不忍心自己的骨肉看著自己的母親那樣死去,他開始嚇唬那個小小孩兒,他對兒子說,不要留在那裡看著媽媽死去,他們可以上街去,讓媽媽一個人自己去死,他們可以去街上逛逛,去外面買點玩具,要不就要把他留在一個死人的身邊了,說他的媽媽會變成鬼的,不惜利誘恐嚇!
她睜著眼,無望地看著自己的離去,突然她希望她可以留下來,放棄一切抗爭,好好地和兒子活著,不要再為一切做那些無謂的抗爭,她卻感到抓著兒子的手開始了冰涼,那時的她多麼渴望兒子的手上的暖能更暖一點,暖得能讓她醒來………在她無法說話,也無法移動的時候,她竟然希望那個男人把兒子帶走,可是那個男人在嚇唬不到那個小小的孩子離開他的母親的時候,老羞成惱。
那個冬天是那樣的寒冷,至少在她母子的心裡頭,她的孩兒就那樣死拉著她的手不肯跟他的父親離去,臨到最後兒子竟然是跪在冰涼的地板上哀求著他的父親了,可是那個決絕的男人已經沒有半絲的動念,他連頭也不回就摔門而去……可憐那個聰慧的孩子,在他一歲零九個月的時候,哭啞了自己,哭幹了自己後,還能記起爺爺家那串長長的號碼,在110的警察和爺爺奶奶把他媽媽抱落在救護車的擔架上,那個孩子暈了過去………
她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無比寒冷地看著這一切,從此在她的心裡再也沒有過溫暖,可是她卻在那片寒冷里看到了生命的綠色,堅韌地蓬勃起來的生命的顏色。
……
她依然還是累著,累得不想再多活一天,不想日子在黎明後還要繼續下去,可是她知道她必須活著,她需要生命,那是一片綠色的希望,哪怕生命里的故事總是那麼多的痛苦,那麼多的絕望,可是她依然只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