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讓座的感人故事80字

讓座的感人故事80字

發布時間: 2021-02-25 15:46:33

⑴ 美德作文關於讓座的事故事簡單感人500字

周日去了趟市區,坐公交車回家行程1小時多。一路上,看到車上給老人、抱小孩的讓座,心裡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愛的溫暖。可意想不到的事情也使人心寒。途中上來一位女士和一個4歲的小女孩,母女倆上車後牽著手走過了身旁的人,卻沒有一個讓座的,我心想,難道小孩子就不能享受讓座的關愛嗎?出於職業心理,我向小孩招了招手示意讓她過來坐,她很高興的坐下,母親也表示感謝。接下來是母女倆的對話,女孩:「媽媽,前面的人不給我讓座,以後我長大了也不給他們讓座。」媽媽:「就是啊,咱們不給他們讓。以後上了學,你就搶座位坐。」我聽了心裡說不出什麼滋味。
從母女倆的對話引發的思考:
當今教育倡導的是對孩子進行全面素質教育,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是家長的主要任務,而做人的教育首先是道德教育,人品是第一位的,才學是其次的。孔子說過:「驥不稱其力、而稱其德」,被稱為騏驥的馬,不是因為它日行千里,而是因為它有忠義的美德。沒有優良的好品質,即使才華蓋世也不為人們所齒。現實生活、中損人利己的苟且之徒,其中不乏知識高深之士。作為家長應給予孩子正面引導,千萬不可只重知識,忽視基本品德教育。一個人若能擁有一個優良的品質,自然會贏得人們的尊重,他的生活、事業、愛情也會因優良品質的滋養和支持,得到幸福、成功和美滿。
教育不只是學校的事情,家庭教育也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家長對孩子有一個潛移默化的影響,可能影響孩子一生。可見了,提高全民素質是當務之急呀!
教育必需從娃娃抓起,兒童正在成長時期,如同小樹,需要陽光,需要雨露,需要家庭和園丁的精心培育。巧妙的啟迪,恰如其分的點撥,惟妙惟肖的疏導,真誠的扶正,心心相印的感應,猶如柔柔細雨,潤澤心田,益於終生。
和諧是人類的美好願望,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在現代社會,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深入發展,人們相互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公德在維護公眾利益、
公共秩序,保護社會穩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現。
家庭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搖籃:因為「性相近,習相遠」,人的性格、本質本來是相近的,沒有貴賤之分。但是習性,因為受不同環境習俗的熏陶,性格便不一樣,所謂知子者莫如母也,這就指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道德品質的教育實際上就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這是教育孩子的基礎工程,決定著孩子一生的命運,也決定民族未來的前途,也是決定著家庭的幸福。
讓座倒沒什麼,起碼尊老愛幼是做人的基本,作為母親有責任要教育好孩子怎樣做人,才有利於健康成長!
「學會做人」的內涵相當豐富,我認為總的來說就是要能夠主動適應社會的要求,言行舉止符合社會的規范。

⑵ 感人故事大全20字到80字

兒時,小男孩家很窮,吃飯時,飯常常不夠吃,母親就把自己碗里的飯分給孩子
吃。母親說,孩子們,快吃吧,我不餓!――母親撒的第一個謊。

⑶ 查一件給老人讓座位的感人的故事作文

公交車上的讓座問題已不是很新鮮的事了,時不時有人說起,然後抱怨.上班族專抱怨,早上的阿公阿婆跟屬他們擠公交,好好不在家裡呆著.可是有幾個人讓座了?一些看見老人上車,假裝沒看見,老人們站在他們旁邊就假裝睡著了,有一些沉迷於手機,自己覺得反正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不關他們的事.公車上的語音不停地響著「發揚友愛精神,請為有需要的乘客讓座!」,可許多年輕人們似乎也是弱勢群體——「耳聾」的.抱著小孩的婦女們跌跌撞撞的、阿公阿婆們拚命找個能扶好的位置,小孩子們緊緊抓住大人的衣角,大肚婆們提心吊膽地保護好肚子.假如那些弱勢群體是你,你會怎麼想呢?
一次,我站在公車上看見一個殘疾人上車,沒人給他讓座,站了20來分鍾旁邊有了個空座,坐了1個站,一位很老的阿婆上車,沒人讓座,殘疾人把還沒坐暖的座位讓給了阿婆.阿婆也沒看清楚他是殘疾人,很感謝年輕的小夥子,說現在像他這樣的人已經不多了.確實,看到這場景很多人真的臉紅了,有位阿姨馬上把座位讓給殘疾小夥子,小夥子微笑地說:「謝謝阿姨,我下個站就要下車了.」多麼文明的小夥子啊!

⑷ 平凡中的感動作文關於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的故事

抄星期六的中午媽媽帶我去街上買衣服,我和媽媽好不容易擠上車,還么有站穩腳跟,就聽見一個親切的聲音說:「小朋友,讓個座位給你坐。」我循聲望去,看見一個阿姨站了起來,微笑著把我拉到座位上,我心裡一陣感動,連忙說了聲:「謝謝阿姨!」
到了下一站,上來一位年輕的媽媽,她左手抱著個小孩子,右手挎著個大背包,累的滿頭大汗,我剛想讓座,旁邊的一位大伯就已經站了起來,說:「姑娘,快坐下吧!」年輕媽媽紅著臉。不好意思的說:「謝謝您!」我想:我可不能坐著,下一站我要瞄準目標讓座。
車又「嘟嘟」的開了,快到下一站了,我往窗外一瞧,只見一位孕婦阿姨正准備上車呢。她一上車,我就叫道:「阿姨,坐這里。」看到大家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我心裡美滋滋的。我覺得坐這樣的公交車真愉快,但願公交車上的「讓座風」能一直存在。

⑸ 紅軍長征中讓人感動的故事,要概括出來,大概50—80字左右。

一九四五抄年秋天,紅襲軍進入了草地。由於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的關系,所以指導員就讓炊事班長照顧他們。
三個病號一天走了二十里路,到了宿營地,班長就到處挖草根,和著青稞面給他們做飯。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全吃光了。飢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麼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瘦了下去,整日整夜的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魚躍出水面,他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可有一位小同志注意到在他們吃魚的時候,班長從來不吃東西。後來,這位小同志發現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
眼看就要走出草地了,班長卻餓暈過去了,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可班長還是為了他們而犧牲了。

查看全部4個回答

⑹ 感人的讓座作文怎麼寫

例如:

一個天氣明媚的早晨,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去了香山遊玩。我們坐上了公交車。因為車上沒有座位了,所以我們只好站在車上。汽車大約又行駛了兩三站,一個白發蒼蒼、拄著拐杖的老奶奶上了這路車。售票員阿姨看見了這位奶奶沒有座位坐,怕他身體支持不住,便連忙對車里的人喊道:「那位乘客能為這位大媽讓個座位?謝謝!」

售票員阿姨說完後,經沒有一個人回復售票員的話。售票員阿姨又問了一遍。也沒有人回復。大約過了十幾秒鍾的時間,一個低沉的聲音傳了出來:「你來我這坐吧!快過來做吧!」我們都不約而同的順著聲音看去,說話的竟是一位的與這位奶奶年齡相仿的老爺爺。

爺爺很喜慶,臉上掛著燦爛的微笑。就在我們轉過同去看那位老爺爺的時候,那位爺爺還一邊起身,一邊想奶奶招手,示意讓她過去。。「你年齡也不比我小了,你坐吧!」老奶奶用沙啞的聲音說。爺爺毫不猶豫地說:「你坐吧!我身子骨好著那!」在爺爺再三勸說下,奶奶終於肯坐下,

那天回到家以後,我一直在想在公交車上給奶奶讓座的爺爺。他和奶奶的年齡差不多,卻把自己的座位讓給了奶奶。老爺爺和老奶奶這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既讓我敬佩,又讓我感動。

⑺ 公交車上的感人故事

呵呵那種人少..........

⑻ 寫作文,那一次,我真感動,具體內容是一個人讓座

總是有人抱怨,世上可感動的事越來越少,但是,只要我們停下來想想,其實,感動無處不在,但,感動很平凡,或許,正因為平凡,才讓人視而不見。
感動常在,在和風細雨的清晨,一絲清風,一陣細雨,一片落葉,幾縷溫馨。走進這樣的情境中,心,怎不會被大自然而感動? 感動常在,走在路上,看見一位衣衫破爛的老爺爺騎著三輪車,車上坐著「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老伴。還有一堆的廢品,老爺爺很吃力,很吃力的騎著,心,怎不會被這相互扶持的精神所感動?
感動常在,2011年,教書育人楷模之一——周小燕,他是一位90高齡的老人,在上海音樂學院當老師,現在還每天在家給學生上課,上午4節下午3節的超負荷工作量,她說:「我就干終身」一位90歲的老人,可以為了學生,不顧自己,在1938年她赴法國學音樂。1947年,在她最輝煌的時候她回國了。半個世界後,一位美國記者問:「你一生吃了不少苦,從法國回來後悔嗎?」她說:「不後悔,這里是我的祖國,我為他出力了,如果我沒為他出力,我才會後悔。」心。怎不會被她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所感動呢?
感動常在,在公交車上,看見了一位頭發花白了的老奶奶走來,年輕的小夥子把座位讓給了老奶奶,可老奶奶不坐,讓給了一位八九歲的小孩,一位連走路都需要拐杖的老人,有位子不做,卻讓給了別人,心,怎不會被這陌生人的互讓所感動呢?
感動常在,人與動物之間,也有許多的感人故事,在泰國的一個小島上,有一頭大象在大浪中背起許多孩子,並逃到了安全的地方,一位遊客說,發生海嘯當天,大浪直襲小島,一頭海灘供遊客拍照,大象在千鈞一發的時候,把孩子們背到了安全的地方。心,怎不會被大象的行為所感動?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身邊總在上演大大小小讓我們感動的事,其實,讓我們感動的不只是人,還有大學自然的美境,動物。
感動,無處不在,感動,無時不在,感動,常在。

⑼ 感動的故事80字

兒時,小男孩家很窮,吃飯時,飯常常不夠吃,母親就把自己碗里的飯分給孩子
吃。母親說,孩子們,快吃吧,我不餓!――母親撒的第一個謊。

男孩長身體的時候,勤勞的母親常用周日休息時間去縣郊農村河溝里撈些魚來給
孩子們補鈣。魚很好吃,魚湯也很鮮。孩子們吃魚的時候,母親就在一旁啃魚骨頭,用
舌頭舔魚骨頭上的肉漬。男孩心疼,就把自己碗里的魚夾到母親碗里,請母親吃魚。母
親不吃,母親又用筷子把魚夾回男孩的碗里。母親說,孩子,快吃吧,我不愛吃魚!―
―母親撒的第二個謊。

上初中了,為了繳夠男孩和哥姐的學費,當縫紉工的母親就去居委會領些火柴盒
拿回家來,晚上糊了掙點分分錢補點家用。有個冬天,男孩半夜醒來,看到母親還躬著
身子在油燈下糊火柴盒。男孩說,母親,睡了吧,明早您還要上班呢。母親笑笑,說,
孩子,快睡吧,我不困!――母親撒的第三個謊。

高考那年,母親請了假天天站在考點門口為參加高考的男孩助陣。時逢盛夏,烈
日當頭,固執的母親在烈日下一站就是幾個小時。考試結束的鈴聲響了,母親迎上去遞
過一杯用罐頭瓶泡好的濃茶叮囑孩子喝了,茶亦濃,情更濃。望著母親乾裂的嘴唇和滿
頭的汗珠,男孩將手中的罐頭瓶反遞過去請母親喝。母親說,孩子,快喝吧,我不渴!
――母親撒的第四個謊。

父親病逝之後,母親又當爹又當娘,靠著自己在縫紉社裡那點微薄收入含辛茹苦
拉扯著幾個孩子,供他們念書,日子過得苦不堪言。胡同路口電線桿下修表的李叔叔知
道後,大事小事就找岔過來打個幫手,搬搬煤,挑挑水,送些錢糧來幫補男孩的家裡。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左鄰右舍對此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都勸母親再嫁,何必苦了自
己。然而母親多年來卻守身如玉,始終不嫁,別人再勸,母親也斷然不聽,母親說,我
不愛!――母親撒的第四個謊。

男孩和她的哥姐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下了崗的母親就在附近農貿市場擺了個小
攤維持生活。身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們知道後就常常寄錢回來補貼母親,母親堅決不要,
並將錢退了回去。母親說,我有錢!――母親撒的第五個謊。

男孩留校任教兩年,後又考取了美國一所名牌大學的博士生,畢業後留在美國一
家科研機構工作,待遇相當豐厚,條件好了,身在異國的男孩想把母親接來享享清福卻
被老人回絕了。母親說,我不習慣!――母親撒的第七個謊。

晚年,母親患了胃癌,住進了醫院,遠在大西洋彼岸的男孩乘飛機趕回來時,術
後的母親已是奄奄一息了。母親老了,望著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來的母親,男孩悲痛欲
絕,潸然淚下。母親卻說,孩子,別哭,我不疼。――母親撒的第八個謊。

說完,在「謊言」里度過了一生的母親終於閉上了眼睛。

其實,在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中,真實的謊言往往可以把人們拋入痛苦的深淵,
而有的時候,善意的謊言卻能催生出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

然而,依我看來:真也好,假也好;愛也好,恨也好;生也好,死也好,不管為
父為母,有的謊還非撒不可。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