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的故事20字
⑴ 白雪公主和青蛙王子的故事字最多是20個字
《白雪公主》,講述的是一位父母雙亡、名為白雪的妙齡公主,為躲避繼母邪惡版皇後的迫害而逃權到森林裡,在動物們的幫助下,遇到七個小矮人的故事。
青蛙王子
故事內容:
故事說的是一位英俊的王子被一個邪惡的魔法師施了魔法後變成了一隻小青蛙,魔法師告訴王子必須要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公主給他的真誠的吻才能讓他重新變回王子,最後小青蛙找到了這樣一位公主,他也變回了王子並且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⑵ 成語故事井底之蛙20字
【成語】:復
井底之蛙制
【拼音】:
jǐng
dǐ
zhī
wā
【解釋】: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成語故事】:
一隻青蛙,住一口井裡。它高興時,在井裡跳來跳去,天熱了,在水中游上游下,覺得很快活:我是井裡的主人,多麼逍遙自在!
它正在自得其樂的時候,忽然聽見有人在叫它。它抬起頭向井口一看,只見一隻大海龜的頭幾乎遮去了井口上的半丬天。只聽見大海龜問它:青蛙老弟,你見過大海嗎?青蛙說:大海有我的井大嗎?海龜老兄,歡迎你下井來作客。大海龜被它說動了心,真想下井去看看。可是,它左腿還沒跨進井去,右腿的膝蓋已被井欄絆住了。於是,大海龜只好伏在井口上,告訴青蛙,海有多大、多深、多廣。青蛙這才知道,井外還有這么大的天地。它又驚奇又慚愧,感到自己的見識太渺小了。
成語井底之蛙比喻見識短淺,卻又妄自尊大。
⑶ 小熊與青蛙的童話故事20字
「呱……呱……」水田旁傳來幾聲清脆的蛙鳴,接著,從草叢里蹦出來幾只可愛的小精靈——青蛙。
青蛙俗稱田雞,是兩棲類動物,它渾身碧綠,背上帶有灰白色的條紋,皮膚光滑;一張大嘴,約占扁而寬的頭部的三分之一;兩只漂亮透明的大眼睛長在頭頂的兩側,圓圓地鼓突著;兩對矯健的腿,後腿長,前腿短,趾間有蹼。後腿的肌肉很發達,一般可以跳出2、3米遠。到了目的地,兩條長長的後腿一縮,使整個身體自然地坐在後腿之上。
青蛙身上美麗的衣裳同蟾蜍的「土布褂」截然不同,這是因為它們的生活習性不同而自然形成的:一個是活動時間不同,青蛙在白天活動,蟾蜍在傍晚出現;而且和它們的活動地點也有關,青蛙整天在稻田、水塘邊、溝渠旁出現,而蟾蛛卻在土地、石頭上捕蟲。相同於皮膚的顏色在生物學中叫做保護色,使動物不容易被敵害發現。
青蛙平時蹲在茂密的草叢里,看似一動不動,挺悠閑自在,像是在靜靜地養神。而實際上,當你仔細觀察時,你會發現青蛙正在目不轉睛地盯著它的目標:稻螟、粘蟲、蒼蠅等對人類有害的昆蟲,多像一位莊稼地里的綠衣衛士啊!青蛙捕食昆蟲很有意思:首先緊緊盯住目標,大眼睛睜得溜圓,白肚皮一鼓一鼓的,連臉兩旁的「皮鼓」也脹圓了。接著,在計算出最佳攻擊范圍後,兩條後腿蹬地,騰空躍起,伸出長舌尖。那隻倒霉的昆蟲就完蛋了,成了這只青蛙的美餐。奇怪的是,青蛙的舌頭平時不長,但在捕食時卻顯得很長,這是因為:青蛙的舌根不像平常的小動物一樣長在後面,而是長在前面,整個舌頭是倒疊著置人口腔中的。捕食時,分叉的舌尖從嗓門處翻出,舌頭變成了平時的兩倍,舌頭表面有粘液,害蟲碰上當然逃不掉了!
青蛙沒有牙齒,吃東西是吞下去的。但是,它的消化能力很強,胃液可以把食物的外殼腐蝕掉,再經過胰液和膽汁的消化,殘渣由泄殖腔排出。一隻蛙一天可吃幾十隻昆蟲。有趣的是,青蛙只能看到飛動著的昆蟲,看不見靜止的昆蟲。有人做了一個實驗,將一隻死蒼蠅拴在一根很細的線上,吊放在青蛙眼前,雖然近在咫尺,這只青蛙也視而不見,一動不動;當實驗人員將這只死蒼蠅在青蛙眼前一晃動,它立刻跳起來吞了下去。
青蛙在每年的春、夏兩季繁殖。幼蟲名為蝌蚪,渾身烏黑,長著一條長尾巴,像個小音符。蝌蚪沒有肺,靠頭部兩側的鰓呼吸,在水中靠吃浮游生物生活,慢慢外鰓變成內鰓。再過40多天,蝌蚪長出四肢,尾巴漸漸消失,內鰓隨之消失,形成了肺,由一個心房變成兩個心房,同時上陸地活動。這時才變成了美麗的青蛙。
青蛙是捉害蟲的能手,同時也是人類的好朋友,但有的人卻不愛護它。向水中亂放污水和工業廢料,致使青蛙大量死亡;還因人類濫施農葯,青蛙吃了體內含劇毒農葯的昆蟲,也導致死亡;另外一些不自覺的人為貪美味,去捕食青蛙。青蛙是益蟲,讓我們都來保護和愛護青蛙吧!
⑷ 青蛙王子的主要內容30字
有一個公主,把金球掉進樹洞,一隻青蛙以分享一切為報酬幫公主取回球,公主不願支回付報酬,但在國王答的要求下答應,晚上睡覺時,公主把青蛙扔了出去,落地時他變成了王子,從此他們幸福的生活。
《青蛙王子》中英俊的王子被惡毒的巫婆施了咒語變成了醜陋的青蛙,在骯臟的深水潭裡過活。與以往錦衣玉食的生活相比,深水潭裡的生活被形容為「地獄」肯定不為過。
但縱使王子遭受了眾多苦難,故事自始至終卻沒有提到王子是因為什麼受到詛咒,在此或可認為這是西方宗教中的「原罪」意識在文學創作中的反映,即王子一生下來就有罪來到深水潭所代表的人間受苦。
(4)青蛙的故事20字擴展閱讀:
《青蛙王子》給讀者提供了《格林童話》中的一個故事模式,即王子、公主受難,然後出現一個善良的人為他們解開咒語,還王子、公主以自由。
《格林童話》裡面約有200多個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間的口頭傳說,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青蛙王子》等童話故事較為聞名。
它是世界童話的經典之作,自問世以來,在世界各地影響十分廣泛。格林兄弟以其豐富的想像、優美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個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話故事。在國內,日本,中國台灣也有根據《格林童話》創作的故事集。
⑸ 青蛙王子這故事主要講的是什麼20個字概括
有一位王子被狠毒的巫婆施了魔法變成了青蛙住在水井裡。
有一天,一位美內麗的公主坐在水井邊玩著金球容,她不小心把金球掉到了水井裡,公主哭了起來。青蛙聽見了,他要公主答應和他做朋友,就把金球撈上來,公主答應了。可是公主拿到了金球就不理青蛙了。
國王知道了這件事,對小公主說:」你應該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還說:」對在困難時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決不能在事情過去後忘恩負義。
公主聽了國王的話,和青蛙成了好朋友。青蛙就變回了王子,和公主結婚了,幸福的生活著!!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國王的話很有道理,做人一定要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⑹ 小青蛙的故事閱讀20多個字的短文
陳嘉庚陳嘉庚(公元1874年—1961年),福建同安(今屬廈門)人。他是偉大的愛國者,華僑傑出領袖。從青年時代起,他到新加坡經商實業,取得成功,成為華僑巨富,並在家鄉集美和廈門投資,大教育,為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作為華僑公認的領袖,他積極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和抗日救亡運動,反對蔣介石獨裁打內戰,支持人民解放的正義事業。特別是在關繫到中華民族生死存亡抗日戰爭期間,他已經是60多歲的老人,但是,他對於抗日戰爭的貢獻絕不亞於任何一位對日作戰的功勛卓著軍事指揮家。解放後,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又貢獻出晚年的全部精力。立志實業陳嘉庚的家鄉在現在福建省廈門市的集美鎮。集美當時居住著四千多人,全都姓陳。因為人多土地少,大多數居民是靠出海捕魚為生。還有些人就下南洋另謀活路。陳嘉庚的曾祖父那一輩就有人下南洋。父輩兄弟五個有三人在南洋經商。父親陳杞柏在新加坡開個米店,時常往家裡寄點錢,家境並不富裕。陳嘉庚很小的時候,就幫家裡幹活,種地瓜,拔花生,到海邊挖牡蠣,都干過。九歲的時候,陳嘉庚進入私塾讀書。可入學的都是農民子弟,大都是只求認個字就可以了,又要經常幫家裡幹活,所以私塾就經常放假停課,甚至一個月上課,一個月放假。老師教課也就很不認真。陳嘉庚在這種學校讀書,書本知識學得不多,而家鄉人文化落後的情形,給了他極深的印象。後來長大了,他知道了的國家大事,了解了祖國受侵略的歷史,懂得了人民所以受苦難的原因。愛國報國的心思從此扎了根。他產生了一個強烈的想法:「我也要出外經商,賺了錢,回家鄉為父老們實事!」有一次,父親從新加坡回來,和兒子談起今後的出路。陳嘉庚說:「中國歷來輕視商業。可如果沒有經商的人,吃穿用從哪來呢?我願意和您一起到新加坡去做買賣。」「經商風險太大,弄不好會賠錢的呀!」「我不怕!」1890年秋天,父親帶他到了新加坡(當時叫星洲),在自己開的米店裡學習經商。那一年,他剛十六歲。在挫折中奮起一開始,陳嘉庚只是幫助記帳管錢。他事認真,很快就熟悉了店裡的各種業務。兩年後,他接任經理,替父親管起了這家米店。因為他肯鑽研經商之道,很快把米店的買賣做得興旺起來,賺了一大筆錢。不料,由於家族裡其他人經營不善,陳家的幾個買賣後來又賠了錢。1903年,當陳嘉庚為亡母守孝後,再次來到新加坡時,看到一片破敗景象,十分痛心。但是他沒有灰心,決定改營菠蘿罐頭的買賣。菠蘿是新加坡的特產,罐頭每年銷售量很大。陳嘉庚知道自己經驗少,本錢又不多,所以就在精打細算上下功夫。他對大家說:「菠蘿的質量有高有低,買進時議價全憑眼力,我們這方面不如他人,就要加強核算才行。」「你說怎麼好?」「每天買的菠蘿必須當天加工完,不能讓它損耗太大。連夜結算,根據虧盈情況,再決定第二天的買價。再有,我們的罐頭一定要以質量取勝!」陳嘉庚把自己廠生產的菠蘿罐頭定名為「蘇丹」(阿拉伯語「大王」的意思)。為了保證質量,他每天都親自到加工廠視察,嚴把質量關。結果,他獲得了成功,利潤很快超過了同行。蘇丹牌成了東南亞食品罐頭的名牌。百萬富翁有一次,陳嘉庚聽到有人做橡膠生意發了大財,又當機立斷,決定經營橡膠業。那個時候,橡膠樹剛從巴西移植到馬來亞,橡膠製品也還被殖民當局壟斷著。他花了二千元買了橡膠樹種子,播在自己的菠蘿園中。接著又籌橡膠製品廠。好心的朋友勸他說:「橡膠業投資大,收益慢,你有那麼多好生意做,何必擔這個風險呢!」陳嘉庚說:「二十世紀是樹膠(橡膠)的時代。日本現有膠廠四百多所。而我中華這樣幅員遼闊的大國竟沒有一家像樣的膠廠。新加坡的橡膠工人都是華僑。這里機器完備,產品種類繁多,可以訓練職工。就像師范學校培訓學生一樣,我在這里廠,可以為中國發展橡膠業提供經驗和人才呀!」「您想得真遠啊!」大家稱贊說。經過十幾年奮斗,陳嘉庚後來擁有橡膠園一萬五千英畝,成為馬來亞、新加坡橡膠王國的四大開拓者之一。他的膠製品廠也頗具規模,生產膠鞋、輪胎和日用品。他還先後在國內各大城市、南洋和各國商埠設立分銷店一百多處。鍾牌商標的膠鞋走遍五大洲。同時,他還開設了菠蘿罐頭廠、米廠、木材廠、餅干廠和冰糖廠等三十多處工廠。他的資產總計一千二百萬元,約合黃金百萬兩。算得上「百萬富翁」了。傾資學陳嘉庚有了錢。錢用在什麼地方呢?他早想好了,要為祖國、為家鄉人民好事。孫中山在策劃反清革命的時候,來到了新加坡,陳嘉庚全力支持他,多次拿出巨額資金,支援革命。他和廣大華僑一起,為民主革命做出了寶貴的貢獻。陳嘉庚的錢的是用在教育上。他早就感到,中國普通百姓文化水平低,是國家不能昌盛的重要原因,所以首先在自己的家鄉集美,興起了學校。「教育,是收不回錢的呀!」有人提醒他。「可這是長久之計!」陳嘉庚說,「做為一個中國人,我要報效祖國,先從家鄉這里開始,即使失敗,也不後悔。一定要破釜沉舟,有進無退!」從1913年開始,集美起了第一所小學。此後幼兒園、男子小學、女子小學、師范學校、中學和水產、航海、商業、農林等專科學校,也相繼興起來。圖書館、科學館、體育館、醫院、農林試驗場等在集美都出現了。昔日一個貧窮落後的漁村,成了我國東南沿海的文化聖地。陳嘉庚還在新加坡也興了各種學校。1921年,陳嘉庚創了有名的廈門大學。它是福建省第一所大學,在全國也是質量很高的。在廈大開學典禮上,陳嘉庚發表講話:「大學,一要有高深的學問,二要有雄厚的資財。我本人是兩者都沒有,但我有改變中國落後面貌的願望。我希望經過三五十年奮斗,中國的教育得到普及!」陳嘉庚一生中,把自己嫌的錢,主要用來興教育。他為我們的教育普及工作做出了巨大貢獻,不愧是受人尊敬的愛國華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陳嘉庚的企業在新加坡成功,引起了殖民主義者的注意。新加坡當時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當局有意排擠華僑的資本,看到陳嘉庚的企業興旺,就指使英國的一些大商人和銀行家找陳嘉庚說:「你們生產的膠鞋,今後要全部歸我們包銷,不得自銷!」「這不到!」陳嘉庚一口拒絕。「哼!我英國的權利不容他國人佔有!」「我不簽約,你們就不能這樣做!」可是不久,公司董事會迫於壓力,竟背著陳嘉庚簽了約。陳嘉庚看透了英國人的目的,是要擠垮自己,他想:「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我即使收盤不幹,也不能向他人低頭!」後來,他的企業果然受到擠壓,年年虧損,不下去了。於是有人勸他:「你的那麼多學校,每年要花多少錢?趕快停了,或是縮小規模,把錢省下來吧!」陳嘉庚堅決不肯,說:「學校一旦停,恢復就難了。那樣我自己誤了青年學生不說,也是對社會犯了罪呀!」有一家外國集團找到他,出了個主意:「你的企業不行了,不如歸到我們這里,做為附屬公司吧!」「你們是有條件的吧?」「是的。條件是停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不行!」陳嘉庚斷然拒絕,「我寧肯收盤,絕不停學校,即使因校而使商業失敗,我也不後悔。」陳嘉庚不愧是愛國的實業家。他知道向外國勢力低頭可以避免破產,還可以發大財,可那就成了外國資本的附庸,沒有獨立性了。所以他堅決不屈服壓力,而是在1934年,停了自己的企業。他在一篇《畏懼失敗才可恥》的文章里寫道:「自古英雄豪傑,都會遇到挫折和危險,何況我呢?希望大家不要因為我的失敗而失去信心!」陳嘉庚寧肯「犧牲」不肯放棄自己的理想。他的行為受到廣泛的贊揚。大家說:「陳先生的財富,是完全獻給大公的。陳嘉庚的名字代表著博愛和犧牲。」愛國的明白人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中國,得寸進尺。陳嘉庚立即投入了抗日救亡運動。作為南洋華僑的領袖,他帶頭並發動華僑捐款,支援抗戰。到1937年抗戰爆發後,他更是關心祖國的命運。當時國民黨內部汪精衛等人散布投降言論,主張與日本和談。陳嘉庚十分氣憤,給汪精衛連發五封電報,痛斥他是秦檜一類的人物。不久,國民黨參政會在重慶召開,陳嘉庚提出一份提案,說:「這次大會應該宣布:在敵人沒退出我國之前,公務人員談和平就是漢奸國賊!」這份提案立即受到許多參議員的支持,紛紛簽字。主持會議的汪精衛只好紅著臉宣讀了這份提案。大會通過了陳嘉庚的提案,給了投降派沉重打擊。不久,汪精衛投敵當了大漢奸,受到舉國一致的譴責。抗戰中,陳嘉庚為會長的「南僑總會」向國內捐獻了大量款項和實物。1940年3月底,「南僑總會」組織了華僑回國慰勞視察團,到達重慶。不久,陳嘉庚也來到重慶。蔣介石政府花了好多錢歡迎他。一次宴會後,陳嘉庚很不高興地把慰勞團的一位秘書找去,說:「今天的宴會太鋪張了。現在是抗戰期間,大家的生活都很艱苦。每塊錢都要用到抗日上啊!」秘書告訴他:「我們從月初到現在,每天都是這樣吃法。蔣介石把您當成大財神,一心要討您老人家的歡喜。這次光是重慶一地就准備了八萬元的特別招待費!」「啊?八萬元?」陳嘉庚吃了一驚,「這不是要把一架戰斗機吃掉了嗎?一架飛機也不過十萬元啊!重慶這樣鋪張,下邊也照著葫蘆畫瓢,可怎麼得了?」「蔣介石哪會干賠本買賣?我們南僑總會從抗戰以來,四年間光捐款就不下五萬萬元。在華僑中間勸募購買的『救國公債』,又是幾萬萬元。八萬元,算不了什麼!」其實,陳嘉庚比他的秘書更清楚:僅1938、1939兩年時間,南僑總會的捐款就達1.45億元,占同期海外華僑捐款總數的70%。1939年國民政府的軍費支出是18億元。而這一年華僑的捐款和僑匯就達11億元,其中捐款為1億。陳嘉庚知道:根據世界銀行的慣例,有一元的外匯基金,可發紙幣4元。這11億元外匯即可發行44億元紙幣,除發還僑眷10億元外,還可有34億元作為國家軍政費用。這對於處於戰亂時期的國民政府來說,是個不小的貢獻。這是整個南亞地區華僑的一片愛國心呀。陳嘉庚站起身來,說:「華僑捐款是愛國,要抗日。怎麼能把他們的血汗錢用在吃喝上?今晚我就寫一個緊急啟事,明天登在重慶各家報紙上!」第二天,重慶各報都刊登了陳嘉庚謝絕鋪張招待的緊急啟事。老百姓看了,都說陳嘉庚先生是個愛國的明白人。眼見為實在重慶,陳嘉庚和許多國民黨大員們見了面,給他的印象很差。國統區腐敗的現象讓他很不高興。可他又聽一些人說共產黨的延安如何貧窮,如何不人道。「延安究竟怎麼樣,我倒要去親眼看一看!」陳嘉庚想。蔣介石聽說他要到延安去,就當面對他罵了一通共產黨,說:「你去了,可不要受欺騙呀!」陳嘉庚心裡有主意,他對慰勞團的代表們說:「我們華僑無黨派,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的領袖,都要見一見,聽聽他們說什麼,真話假話都要聽聽。如果將來誰不守信義,那我就有好說的了。」這年5月底,陳嘉庚一行來到了延安,受到了熱烈歡迎。他看到延安的生活雖遠不如重慶,可毛澤東等領導人與群眾同甘共苦,上下團結一致,對抗日充滿信心,根本不是國民黨蔣介石宣傳的那樣。他心中更有數了。回到重慶後,他做了一次講演,熱情地贊揚了延安軍民,說:「在延安,一切抗日的人都很自由,民眾生活、教育都很好。他們大規模開荒,一年就開墾了百萬多畝。我沒有想到毛澤東住處那麼簡朴。我們還是要舉國一致,加緊團結好啊!」國民黨官員聽他為共產黨說話,派人來勸他改變態度。他說:「我憑良心與人格發表意見,不能做指鹿為馬的事!」這次回國,陳嘉庚通過對比,徹底改變了以往對國共兩黨的看法。他後來積極投入了民主運動,反對獨裁和腐敗,和蔣介石斷絕了來往。華僑旗幟1941年12月,日軍進攻新加坡。陳嘉庚又組織華僑抗敵,可不久,英國人放棄了新加坡,日本大肆搜捕華僑,尤其想要把陳嘉庚控制起來。陳嘉庚決定到印度尼西亞避難,他對大家說:「萬一我被捕,敵人一定要讓我替他們說好話,當傀儡。我決不會服從,那時候只有一死報國了!」在朋友們的保護下,陳嘉庚終於脫險。幾年後,日本投降,他又回到了新加坡。消息傳到國內,重慶人民召開了「陳嘉庚安全慶祝大會」,慶祝這位華僑領袖安全脫險。毛澤東送的條幅上寫著:「華僑旗幟,民族光輝。」抗戰勝利後不久,蔣介石又發動了內戰。美國政府支持蔣介石,用軍艦飛機運送全副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隊到前線,還派了九萬多人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給蔣介石「壯膽」。陳嘉庚反對美蔣的倒行逆施,在1946年9月打了好幾封電報給美國總統、國會和美國駐華大使等,要求他們立即撤退駐華美軍;停止對國民黨政府的一切援助。電報一發表,轟動了全世界。數十萬南洋華僑掀起了反對美軍留華的簽名運動。國民黨政府又惱又恨,大罵陳嘉庚是共產黨的「尾巴」。有位美國記者不明白為什麼陳嘉庚這么大的資本家卻擁護共產黨。他問陳嘉庚:「請問你信仰共產主義嗎?」這句話意思是:你是個大資本家,跟著共產黨走,難道不怕「共產」嗎?陳嘉庚聽出了記者的話外音,風趣地回答說:「我早就開始獻出我的財產去教育,讓人們共我的產了。」「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記者追問道。「我在1919年曾在一篇文章中,回答過這個問題。就是:有四萬萬人民的中華民族決不能甘心被人欺侮。中國一定要站在世界強國的行列中。我們一定要達到這個目的,就是今天不成,明天也要達到。就是我們這輩子不成,還有我們的子孫,非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可。為救國、教育,我愛國不怕共產!」陳嘉庚堅決站在人民一邊,運用自己在華僑中的影響,多次發表聲明和談話,指出蔣介石必敗,人民解放戰爭必勝。他在海外開辟了一條新戰線,為革命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為了子孫萬代的幸福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已經年近八旬的陳嘉庚作為海外華僑的代表人物,應邀回國參加了籌建工作。建國後他先後擔任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協副主席、華僑聯合會主席等職務。1950年,他回到家鄉集美定居,對新中國的建設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廈門本是個海島,離大陸兩千多米,交通不方便,經濟也很難發展。陳嘉庚在解放後不久,就向廈門市市長提出建議:「應該在廈門島與集美之間修一條石頭海堤。這樣,就改變了廈門孤島的狀況,對發展經濟、鞏固國防有利。」「這條建議太好了,我們一定盡快研究決定。」不久,中央同意了陳嘉庚的建議。有關方面也設計了方案。陳嘉庚認真聽了匯報,又看了圖紙,提出了不同意見。「一是設計的堤面太窄了,只有二十一米,應該為二十五米。二是廈門一側,公路與鐵路要是立交的,為今後的發展創造條件。」可是由於當時的蘇聯專家反對,陳嘉庚的意見沒有被採納。堤面反而改成了十九米。1955年,海堤建成了,它是一項造福子孫的傑出工程,陳嘉庚一方面感到高興,一方面又為堤面太窄感到不滿意。「你們沒有遠見啊!」他批評說。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條海堤為改變廈門的經濟和交通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後來又漸漸不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了,人們這才感到陳嘉庚當初的意見多麼正確。陳嘉庚還提出建議,修建閩西南鐵路。後來,有名的鷹廈鐵路建成了。陳嘉庚很高興。他為改變福建閉塞和落後的面貌做出了重大貢獻。錢花在何處陳嘉庚回集美定居後,對集美學校進行了恢復和擴建。後來,集美出現了一座風景優美,設備先進的學村,廈門大學也成了全國有名的高等學府。集美學村和廈大,凝結了陳嘉庚一生的心血。他由壯年到老年,幾十年如一日,為教育事業操勞。1961年,他在臨終前囑咐,把在國內的存款全部獻給國家。其中主要是用於建造華僑博物館和集美學校。他一生中,為教育,花費了一億多美元。如果有人以為,陳嘉庚有那麼多錢,一定是花錢如流水,家產豐厚,大吃大喝,那就想錯了。陳嘉庚從不在自己身上花大錢,也不允許家裡人亂花錢。他常說的一句話是:「應該用的錢,千萬百萬也不要吝惜;不應該用的錢,一分也不要浪費!」有一次,他的兒子支借了公司五十元新加坡幣(相當於人民幣三十多元)沒及時還上,他就沖兒子叫起來:「你爸的錢是不能給你侵吞的!你支借公司的錢,為什麼拖著不還?」「噢,不就是五十元嗎?」兒子嘟囔著,「您不是常說,金錢如肥料,只有花出去才有用嗎?」「那是學校。可我自己從不亂花錢。每月除吃穿住必花費用外,零花錢不到兩元,為什麼這么節儉呢?就是因為我少花一文,就為家,也為國多儲一文,積少成多,用來興學校。人生在世,不要只為個人的生活打算,而要為國家民族奮斗!」他見兒子想通了,又說:「回去把這五十元錢立即還給公司。今後絕對不許在公司借支。你要記住,我是不給子孫留下資財的。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當馬牛。你們的幸福要靠你們的雙手,自己去創造。」的確,陳嘉庚一生十分簡朴。他的居室里,只有一張舊床,一張舊寫字桌,一對舊沙發,還形狀不一樣,都很舊。刷牙杯是掉了瓷的,皮箱是裂了皮斷了帶的……解放後,有一次,陳毅來看望陳嘉庚,炊事員特意買來一斤水果糖招待。陳嘉庚批評說:「買這么多干什麼?首長最多嘗一兩塊糖,買兩角錢也就夠了。」把陳嘉庚支援國家,慷慨學和他生活上的節儉對照起來,不難看出他對國家對人民的一片赤誠。
⑺ 青蛙王子的故事
有個公主長的光艷照人。在城堡附近有一口水井。公主總坐在井台上玩球。有一天,球滾進了井裡。小公主開始哭泣。這時,有隻青蛙對她說「如果我把您的球撿起來,您會給我什麼報酬呢?」「你要什麼我就給你什麼。"公主說。
青蛙回答說,"把我當作您的同伴,親吻我一下,那麼我就替您把金球再拿上來。"「好的,」公主答道。青蛙將球找回。青蛙道:「只有您的吻能夠破除邪惡的女巫施在我身上的詛咒。"美麗的公主被它打動了,親吻了這只小青蛙。瞬間,青蛙變成了一個王子。後來公主與青蛙王子結了婚,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青蛙王子》取自於格林童話中的第一個故事。它是世界童話的經典之作,自問世以來,在世界各地影響十分廣泛。也有單獨以青蛙王子作為單篇故事的叢書。至今已有超過百種語言的譯本,上百種不同版本,以及許多戲劇、電影、電視劇、動畫等改編作品。
(7)青蛙的故事20字擴展閱讀
《格林童話》是由德國語言學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國民間文學。《格林童話》裡面約有200多個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間的口頭傳說,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紅帽》、《青蛙王子》等童話故事較為聞名。
它是世界童話的經典之作,自問世以來,在世界各地影響十分廣泛。格林兄弟以其豐富的想像、優美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個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話故事。在國內,日本,中國台灣也有根據《格林童話》創作的故事集。
⑻ 讀後感青蛙王子20-30之間
今天我讀了一篇童話《青蛙王子》。故事中有一位公主在小河邊玩金球,一不小心專金球掉進了水裡,屬小公主傷心地哭了起來。這時青蛙來了,它對公主說:「我可以把金球撈出來,但是我要做你的好朋友,我們一起游戲,一起吃東西,一起睡在小床上。」公主同意了,青蛙下水去撈金球,公主接了金球撒腿就跑。小公主回了家,她怕青蛙跟來,心裡害怕極了。國王知道了這件事,生氣地對她說:「在我們困難時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不能忘記他。」公主聽了國王的話把小青蛙帶進了房間,小青蛙變成了王子,成為小公主親密的朋友。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講信用,答應別人的事一定要說到做到。
⑼ 關於寫青蛙的童話故事30個字
獅王波波長著一頭卷頭發,樣子可威風了,可最厲害的是他的尖牙齒,只要一張開大嘴巴,專鋒利的牙齒就屬入出來了。森林裡的小動物可害怕了,波波一來都躲的遠遠的。波波一個人孤單極了。不過,波波有個特殊的愛好,每天要吃好多的巧克力。巧克力的味道可真好啊,甜甜的,真好吃。波波越吃越有味,吃完了就躺在床上睡大覺。終於有一天,波波忽然發現自己的牙齒疼的好厲害,一照鏡子,牙齒上有一個黑黑的大洞洞,看來是注牙了。波波疼的實在不行了,只好叫醫生給他拔牙。「叮咚」來了一位貓醫生,波波連忙去開門,貓醫生一看是獅王,嚇的轉身就逃。「叮咚」又來了一位狗醫生,波波連忙去開門,狗醫生一看是獅王,也嚇的轉身就逃。「叮咚」這下來了一位刺蝟醫生,波波連忙去開門,一看,「哇!」這位醫生全身都是針,原來拔牙要打那麼多的針啊!波波嚇的趕緊就跑,跑啊跑啊,不小心被石頭絆了一下,摔了一絞,嘴巴全是泥,格嘣,蛀牙掉了。波波高興的笑了:「看來,這下我也當了一回自己的醫生!」
⑽ 青蛙王子故事感受10字
做人守信,抄承諾必兌現。襲
故事主要講:一隻青蛙幫小公主撈掉在井裡的金球,但要求小公主和他做好朋友,小公主嘴上答應,心裡卻嫌他丑,青蛙幫她把金球打撈上來後,小公主拒絕和他做朋友。國王知道了這件事,教育小公主:要言而有信,不能忘恩負義,一定要小公主做答應過青蛙的事。沒想到青蛙後來變成了一位英俊的王子,他們結婚了。
(10)青蛙的故事20字擴展閱讀
《青蛙王子》是《格林童話》中的一個故事模式,即王子、公主受難,然後出現一個善良的人為他們解開咒語,還王子、公主以自由。這種模式的出現與基督教所倡導的消解罪孽的途徑有密切關聯。
從王子被公主救助的過程,可以看出:王子在受詛咒變成青蛙之後,處於一種對自我處境無能為力的狀態,他只能相信並堅守著會有一個公主來拯救自己。終於,公主的金球落到了深水潭裡,王子的守望得到了回應。在這個故事中,王子的堅守象徵著對神的忠誠信仰,為王子解開咒語的公主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看作是神的化身。正是由於王子堅定的信念才等到了公主的到來,即由於王子對上帝的忠誠,最終使自己脫離苦海,獲得重生,得到生命的終極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