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童話故事 » 勤學的感人故事感受

勤學的感人故事感受

發布時間: 2021-02-24 05:19:14

Ⅰ 努力學習的感人事跡

古代的:西漢時期,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於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裡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鑽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樑上,一頭系在頭發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刺股」的故事見於《戰國策·卷三秦一》。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後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懸梁刺股」或「刺股懸梁」一句成語,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
這是努力學習的名言~~節約時間,也就是使一個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於延長了人的壽命。

——魯 迅

我以為世間最可貴的就是「今」,最易喪失得也是「今」。因為它最容易喪失,所以更覺得它寶貴。

——李大釗

必須記住我們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時間有限,不只是由於人生短促,更由於人事紛繁。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

——斯賓塞

一個人越知道時間的價值,越倍覺失時的痛苦呀!

——但 丁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希望這些可以對你有幫助~~可以追問~~

Ⅱ 求一篇「社會實踐活動感恩教育心得體會——勤奮學習,感恩父母」

感恩父母

我從一個懵懵懂懂的小女孩長成一個落落大方的大姑娘,我的爸爸媽媽可是功不可沒呀!從蹣跚學步到上學讀書,每一個過程,每一天,每一個點滴,都有他們汗衫的痕跡.只有父母為我撐起幸福的藍天,只有父母,幫我插上理想的翅膀,只有父母,為我建起知識的森林,只有父母,才會樂此不疲的悉心照顧我,只有父母,才會給予我無微不至的愛......

從前的我,是一個天真而頑皮的孩子,幼稚且無知,只有愛我疼我的父母才會容忍.三年級之前,我還不懂這個世界,它的艱辛,它的曲折,我一無所知,是爸爸媽媽告訴我,人活著要有意義,沒有意義的人生不算完整的人生,那隻是人們在虛度年華,浪費生命.我也不懂得什麼是愛,爸媽也告訴我,愛是人生不可少的東西,沒有愛的人,肯定是冷酷無情的人.愛也有許多種:父愛,母愛,自愛,友愛,戀愛......,要做好一個人,要先學會去愛別人,只有學會愛,才會學會生活,才會懂得為人處世.年少的我,在不懂中接受了這些充滿哲理的話.現在呢,我終於明白了世界的殘忍和愛的偉大!

為了我這個愛的結晶,父母傾情打造更美好的未來讓我成長,一天又一天,我懂事了,學會了怎樣去愛別人,怎樣去過有意義的生活,人生.從學習中,我知道了父母的辛苦.因為我們孩子,天地變得如此廣闊,我們在愛的洗浴中獲得力量,動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天空,自己的樂園,開辟自己的天空.

世界所有的父母都是慈祥的,為了子女,什麼也做得出來.我聽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清晨住院的父親對陪床的女兒說:"你昨晚睡得真香呀,比我睡得還死......"

這是第二夜,前一夜,六十歲的父親突然嗜睡,意識模糊並行為怪異,老伴和女兒慌忙送他入院,大家取錢交錢,答醫生問,辦手續,亂作一團糟,他只是不斷的站起,坐下,喃喃自語......折騰辦夜,天明父親醒來,只如大夢一場,"我在醫院,我怎麼在醫院 "醫生說他的病只是偶然,暫時的,徹查的各方面指標也都很正常,全家人才好歹能睡個安穩覺.因此女兒聽了父親的話,只笑笑,想:睡得沉些,也是應該的.於是就沒有答復父親.

過些日子,父親病癒出院,偶爾一次與女兒拉家常,說起病房的門:彈簧門,一開一啟都無聲無息,沒安插銷大約是沒必要吧,白天黑夜,醫生護士川流不息,用腳一抵就開了,而病房的窗戶,當然也沒有安鐵柵欄.父親說:"我怕有壞人進來,對你不利......"所以,我朦朧地睡著,一有動靜便睜大眼睛,心提著一直放不下,醒醒睡睡,就這樣折騰了一夜."看著父親,女兒簡直想不通:有歹徒進來的話,他能怎樣 六十歲的老者,一天就喝幾口粥,手上插著針,涓滴不已的是生理鹽水和氨基酸.真遇見壞人,他恐怕呼吸都困難.可他還記得,要保護他的女兒.女兒噗噗的落了淚.她忽然懂得:這就是父親.

我在聽了這個故事,更加崇敬父親和母親,哪怕自己做不到,心裡也想著自己的孩子,

父母,永遠是仁慈的對你笑,開心的對你說,哪怕是打,罵我們,也會受到心靈毫不留情的譴責,心上的疼遠過你身上的痛!他們都信奉著一句話:人生誠可貴,孩子價更高!

Ⅲ 勤學故事(事例)

頭懸梁 錐刺骨 鑿壁偷光 囊螢映雪

Ⅳ 現代勤學故事

1966年屈居於六平方米小屋的陳景潤,借一盞昏暗的煤油燈,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筆,耗去了幾麻袋的草稿紙,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他證明了「每個大偶數都是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使他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居世界領先地位。這一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徵引。這項工作還使他與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獲得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數論問題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遙遙領先。世界級的數學大師、美國學者阿 ·威爾(A?Weil)曾這樣稱贊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

童弟周刻苦學習的故事.在開始成績很差的情況下,學校不允許在教室里看書,他躲在路燈下看,外國人說他實驗不行,就經過多次試驗,獲得了成功.獲得了教授的好評.

華羅庚又回到了清華園,擔任數學系主任。不久,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他百倍珍惜黨和國家為科學研究提供的大好時光。他白天拄著拐杖到學校講課,晚上以案板當書桌,在燈下從事數學研究,常常寫作到深夜。有時,為了求證一個問題,他常常深夜從床上爬起,順手拿起床頭的報紙,在四周的空白處進行演算和論證。在他的屋裡,桌上、床上、地上,到處都堆滿了演算稿紙。他用毅力與勤奮,編織出成功和榮譽。

鋼琴大師朗朗,通過勤學苦練(每天早晨5點起床練琴,練到7點多,吃口去上學;中午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先練琴,吃口去上學;晚上放學回家寫完作業、吃完飯,一直練到10點睡覺,每天都是這樣渡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成為了國際鋼琴大師。

Ⅳ 勵志勤學小故事

王羲之練字
王羲之練字十分刻苦,十分用心。連走著、坐著、睡著,都想著如何把字寫好。他多年如—日,臨帖不止。臨誰的帖,字就寫得象誰的字,真是做到了臨摩得微妙微肖。一天晚上,他又練字練到很晚。他夫人多次催他休息,他才上床睡覺;到了床上,躺在被窩里,他滿腦子還是字帖,就不由自主地在他夫人的肚皮上,用手指當筆,不停地寫了起來。
他夫人正閉著眼睛睡覺,被他手指劃來劃去,怎麼也睡不著。就推開他的手,生氣地說:「你有你體,我有我體,你想寫就往自己身體上寫吧。」
王羲之聽了夫人的話,心裡一動:「對,對,你有你體,我有我體。我不能老照著人家的葫蘆畫飄,我要創出自己的字體來。」
從此,他刻苦練字,不斷創新,終於創出了自己的字體,成了中國的一代書聖。

懸梁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鑿壁借光
匡衡年輕時十分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蠟燭,匡衡晚上想讀書的時候,常因沒有亮光而發愁。後來,他想了一個辦法,就在牆壁上悄悄地鑿了一個小孔。讓隔壁人家的燭光透過來。就這樣,他經常學到深夜,後來成了西漢著名的學者,曾做過漢元帝的丞相。從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環境和條件)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堅強毅力,終於一舉成員。這就說明內因才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據和第一位的原因,外頭因只是影響事物變化的條件,它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

·周總理的故事

20世紀初沈陽一所小學里,校長問同學們:「你們為什麼讀書?」課堂上頓時寂靜無聲。片刻,一個同學畢敬畢恭的站起來回答:「讀書為了尋求生路。」話音剛落,另一位同學說:「為了光宗耀祖!「這時,周恩來從座位上站起來,他昂首挺胸,大聲回答道:「為了中華民族之崛起,騰飛於世界而讀書。」當時他年僅12歲。為了使中華騰飛,為了振興祖國,周總理就是抱著這樣偉大的志向成長為「人民的好總理」。

Ⅵ 關於勤學好問的故事感言100字

讀了這個故事更抄加讓我明白襲了勤學好問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原因。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勤學好問,會讓我們的思維和愛因斯坦這位偉大的天才達到同一個高度上,可見勤學好問對人類進步發展的意義有多麼重大。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勤學好問正是「學」和「思」的統一啊!

Ⅶ 一些關於勤學的故事

王充:
東漢來王充年少源時就成了孤兒,鄉里人都稱贊他孝順。後來到京城,到太學里學習,拜扶風人班彪為師。喜歡博覽群書但是不死記章句。家裡窮沒有書,經常去逛洛陽集市上的書店,閱讀那裡所賣的書,看一遍就能夠背誦,於是精通了百家之言。

匡衡:
西漢匡家世代務農,但匡衡卻十分好學,勤奮努力,由於家境貧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幫工以獲取讀書資用。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主人,我想讀遍你家所有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

宋濂:
明宋濂家貧,少年時無錢讀書,到鄰居家借書抄讀。

陸游:
南宋陸游從小就刻苦勤奮、敏而好學。他的房子里,桌子上擺的是書,櫃中裝的是書,床上堆的也是書,被稱作書巢。

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