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的故事500字左右
『壹』 錢學森的故事(500字左右)
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學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畢業後報考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錄取後在杭州筧橋飛機場實習。1935年至1939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學習,獲碩士學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與數學系學習,獲博士學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研究員。1943年至194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間:1940年至1945年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員)。1945年至1946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氣動力學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國。1955年至1964年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1970年至1982年任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還歷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中國宇航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名譽會長,中科院主席團執行主任、數學物理學部委員。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國科協第三屆全委會主席。1991年5月在中國科協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科協名譽主席。1992年4月被聘為中科院學部主席團名譽主席。1994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學習研究期間,與他人合作完成的《遠程火箭的評論與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導彈和探空火箭的理論基礎;與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動理論,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並被任命為委員。1956年,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式控制制論和系統學等。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式控制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韋爾獎章」、「世界級科技與工程名人」獎和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稱號。1991年10月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範獎章。1995年1月獲「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優秀獎」。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2006年10月獲「中國航天事業50年最高榮譽獎」 。
『貳』 錢學森的故事
錢學森的愛情故事:
錢學森雖然在事業上順風順水,但是雖然錢學森事業有成,但是在自己的終身大事上卻遲遲沒有動靜,家裡人也是很為他著急,錢學森的家人為了此事還把錢學森的妹妹搬了出來。
這位妹妹,其實他並不是錢學森的親妹妹,而是錢學森的乾妹妹,沒有任何的血緣關系,這位妹妹也是非常的漂亮,很是受到錢學森的喜歡,當時錢學森的家人把乾妹妹叫來是勸錢學森去相親的,但是誰知道當時的錢學森是多麼的直接了當,對她說:我看上你了,你願意嫁給我嗎?
他的乾妹妹名字叫蔣英,兩家父母是世交,感情非常的好,而且這位乾妹妹的家境十分的殷實,其實在蔣英的身上還是有故事的女人,由於錢學森的父母非常想要個女兒,但是天天不遂人願,最終自己只能去和蔣家人商量把蔣英送給自己,起初將家人是同意的,蔣英來到錢家之後,錢家人是百般疼愛,視如己出,但是後來蔣家人還是捨不得有把閨女要了回去,但是蔣英在錢家的時候那事收到了哥哥們的百般疼愛。
其實錢學森在發現自己喜歡上蔣英的時候是在蔣英重新回到蔣家之後,兄妹二人以兄妹相稱,但是他們並沒有血緣關系。在眾多的相親對象中,錢學森也都一一拒絕了,因為在錢學森的心裡一直都有蔣英的位置。也許在錢學森的心裡,一直都想著蔣英,正因為他感覺自己不能再等了,所以選擇和蔣英表白。
當錢學森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兒子有這樣的舉動之後,實在是很高興,本來錢家就把蔣英當做自己的女兒是一樣的,在恰好在蔣英的心裡也是對錢學森有好感的,當錢學森表白之後,兩個人正式確立了戀愛關系,從而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就這樣兩個人從兄妹變成了一堆恩愛的夫妻。
『叄』 把錢學森的生平事跡概括成450~500字以內的簡介
錢學森,男,漢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專戰士、享譽海內外的傑出科學家和屬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之一。曾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加州理工學院教授,是人類航天科技的重要開創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領域的世界級權威、空氣動力學學科的第三代摯旗人,是工程式控制制論的創始人,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火箭之王」、「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
『肆』 錢學森的故事梗概,300字左右
赴美留學
1935年8月的一天,錢學森從上海乘坐美國郵船公司的船隻離開祖國。黃浦江濁浪翻滾,望著漸漸模糊的上海城,錢學森在心中默默地說:「再見了,祖國。你現在豺狼當道,混亂不堪,我要到美國去學習技術,早日歸來為你的復興效勞。」
1955年回國前他向馮·卡門告別時,馮·卡門激動地說:「你現在在學術上已超過了我!」
歸國之旅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的,今天,我終於回來了!」這是中國著名科學家和火箭專家錢學森對接待他回國的中國科學院科學家代表朱兆祥同志所說的一句萬分感慨的話。
1955年8月4日,錢學森收到了美國移民局允許他回國的通知。
1955年9月17日,錢學森夢寐以求的回國願望得以實現了!這一天錢學森攜帶妻子蔣英和一雙幼小的兒女,終於登上了「克利夫蘭總統號」輪船,踏上返回祖國的旅途。
由於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發射向前推進了至少20年。
三次激動
「第一次是在1955年,我被允許可以回國了。我拿著一本我剛出版的《工程式控制制論》交到老師馮·卡門手裡。他翻了翻感慨地說:「你現在在學術上已經超過了我」。我錢學森在學術上超過了這么一位世界聞名的大權威,為中國人爭了氣,我激動極了。
「第二次是建國10周年時,我被接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我激動得睡不好覺。
「第三次心情激動,就在今年。今年,我讀了王任重同志為《史來賀傳》寫的序。在這個序里,他說中央組織部決定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史來賀和錢學森這五位作為解放50年來在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我能跟他們並列,心情怎不激動?!」
『伍』 錢學森的故事 1000字以上
人民中國才是我永遠的家」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使客居美國的錢學森心潮澎湃,10多年的辛勤准備,終於到了報效祖國的時候。他向夫人蔣英說:「祖國已經解放,我們該回去了。」
那時,錢學森已是世界著名科學家,夫人蔣英也在音樂界享有聲譽。但祖國的召喚,使他們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優越的一切。
1950年8月,錢學森一家人准備乘坐加拿大班機離開美國。但是,美國國防部以莫須有的罪名通過海關扣留了他。之後,美國司法部簽署了逮捕令,錢學森失去了自由。
在美國工作的10多年間,錢學森為美國航空和火箭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美國專欄作家密爾頓·維奧斯特曾寫道:「錢是幫助美國成為世界第一流軍事強國的科學家銀河中一顆明亮的星。」因此,當得知錢學森要回國時,美海軍部副部長立即給司法部打電話:「無論如何都不要讓錢學森回國,他太有價值了!」「寧可斃了他,也不要放他回國。」
錢學森沒有屈服。在失去自由的日子裡,他一方面繼續著自己的科學研究,一方面堅持斗爭,尋找回國的時機。1955年5月,他從海外華人報紙上看到一則關於中國慶祝「五一」勞動節的報道,其中有他家熟悉的世交陳叔通和毛主席一起在天安門城樓檢閱遊行隊伍的消息。
錢學森立即給陳叔通寫了一封請求祖國幫助他回國的信,夾在蔣英寫給她在比利時的妹妹的信里,悄悄地寄了出去。陳叔通接到信的當天,就把信送交給周恩來總理。當時,中美正在日內瓦舉行大使級會談。王炳南大使根據總理的指示與美方交涉。開始,美方不承認扣留了任何中國公民,但當王大使拿出錢學森的信時,美方才啞口無言。最後,美國政府只得無奈地允許錢學森回國。
在美國的20年裡,錢學森一直保留著中國國籍。他回憶說:「我在美國那麼長時間,從來沒想過這一輩子要在那裡呆下去。我這么說是有根據的。因為在美國,一個人參加工作,總要把他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保險公司,以備晚年之後用。我一塊美元也不存,許多人感到奇怪。其實沒什麼奇怪的,因為我是中國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國住一輩子。」
1955年9月,錢學森全家登上克里夫蘭總統號輪船回國。行前,他去向他的老師、世界力學大師、美國超音速之父馮·卡門告別,並把自己的新著《工程式控制制論》送給了老師。馮·卡門翻看了書後對錢學森說:「你現在在學術上已經超過我了!」
「外國人能造,中國同樣能造」
歷經磨難,錢學森回到了祖國。
到達北京後的第二天清晨,他就帶領全家來到天安門廣場。仰望著雄偉的天安門和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他無比激動。
1947年,錢學森曾回國省親,在當時的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清華大學作了工程和工程科學的演講,引起轟動。國民黨政府一再挽留他,但看到當時時局混亂,他毅然謝絕,又回到美國。現在,新中國誕生了,他的強國理想終於可以實現了。
回國後不久,組織上安排錢學森去東北參觀。一路上,他參觀了新建的工廠、水電站、大學、研究所。從新中國成立6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中,錢學森親身感受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的力量,進一步增強了報國的信念。
參觀期間,錢學森訪問了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陳賡大將特意從北京趕到學院接待他。陳賡熱情地對錢學森說:「哈軍工打開大門歡迎錢學森先生」。在參觀到一個小火箭試驗台前時,陳賡問他:「我們能不能造出火箭、導彈來?」錢學森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有什麼不能的,外國人能造,中國同樣能造!」
陳賡聽後哈哈大笑,激動地握著錢學森的手說:「要的就是您這句話!」事後,錢學森才知道,陳賡是帶著國防部長彭德懷的指示,專程就此來請教他的。
回到北京後,錢學森經過深思熟慮,向中國科學院提出了組建力學研究所的建議。1個月後,力學研究所即宣告成立,錢學森任所長。在周恩來總理的鼓勵下,他起草了關於《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提出了我國火箭、導彈事業的組織方案、發展計劃和具體措施。錢學森的意見書受到黨中央高度重視。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中央軍委會議,研究決定成立國家航空工業委員會,同時授命錢學森組建我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
1956年10月8日,在錢學森歸國一周年時,國防部五院宣布成立。錢學森給剛分配來的156名大學生講授「導彈概論」,開始培養新中國第一批火箭、導彈技術人才。1957年2月,周總理簽署國務院命令,正式任命錢學森為國防部五院第一任院長。
期間,錢學森還參加了《1956年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的制定。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遠大規劃。錢學森擔任了由12名科學家組成的綜合組組長。規劃制定了57項重大研究任務,其中,特別把發展原子能、導彈、電子計算機、半導體、無線電電子學和自動化技術,作為重中之重的最急需項目。這為新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
作為新中國國防科技事業的主要創建者之一,錢學森嘔心瀝血,做出了歷史性貢獻。1960年,在他具體領導下,我國研製成功了第一枚導彈。之後,他又親自主持我國「兩彈結合」的技術攻關和試驗工作,於1966年成功發射了我國第一枚導彈核武器。1965年,他向中央提出研製發射人造衛星的時機已經成熟,並於1968年兼任空間技術研究院首任院長。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新中國終於迎來了航天時代的黎明。
「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了」
當年,美國司法部逮捕錢學森,說他是共產黨員。美國《紐約時報》後來曾報道說:「在1950年—1955年的5年中,美國政府成為這位科學家的迫害者,將他視為異己的共產黨分子予以逮捕,並試圖改變他的思想,違背他的意願滯留他,最後才放逐他出境,回到自己的祖國。」
1955年9月,在錢學森回國途中,停*菲律賓馬尼拉港口時,有位記者還問他:「你究竟是不是共產黨員?」錢學森答:「共產黨員是無產階級的先進分子,我還沒有資格當一名共產黨員呢!」
錢學森是位愛國的科學家,為了回到祖國而抗爭;錢學森不是共產黨員,卻因為愛國背上了「共產黨」的罪名。但回國後的親身經歷,使他產生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強烈願望。
1958年初的一個晚上,錢學森來到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張勁夫家,鄭重提出了入黨要求。1958年10月,在錢學森回國的第3年,力學所黨支部通過了他的入黨要求。1959年1月,經中國科學院黨委批准,錢學森成為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同年11月12日轉正。這一天,錢學森激動得徹夜難眠。30年後,他還回憶到:「在建國10周年的時候,我被接納為中國共產黨的一員。這個時候我心情非常激動,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了!我簡直激動得睡不著覺。」
從此,錢學森以共產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他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他說:「我在美國是學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的,一心想用自己學到的科學技術救國,不懂得政治。」「回到祖國以後,我通過學習才慢慢懂得馬克思主義,懂得點政治,感到科學與政治一定要結合。」
「即便是純技術工作,那也是有明確政治方向的。不然,技術工作就會迷失方向,失去動力。」他在給一位友人的信中寫道:「我近30年來,一直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並總是試圖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我的工作。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智慧的源泉!」
錢學森十分重視自己的思想建設。他是位大科學家,一生著作等身。在他的書房裡,不僅擺滿了各種現代科學技術書籍,還有許多哲學、政治學、經濟學和文藝理論著作。讓人尊敬的是,書房裡還有他認真閱讀過的《像雷鋒那樣做人》和《雷鋒辭典》等書籍,他把雷鋒的思想和行為從行為科學的高度,進行認真的概括和總結,力圖提煉出帶有規律性的一般原則。
錢學森一生獲得無數榮譽,但他最看重的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1991年10月16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授予錢學森「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範獎章」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楊尚昆親自為他頒獎。但錢學森在講話中卻說:「今天我不是很激動,」他說,「就在今年,我看了王任重同志寫的《史來賀傳》的序。在這個序里他說中央組織部把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史來賀和錢學森這五個人作為解放40年來在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我心情激動極了,我現在是勞動人民的一分子了,而且與勞動人民中最先進的分子連在一起了。」
「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
錢學森說:「我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後對我的工作滿意的話,那才是最高獎賞。」
在創建力學所期間,他按照技術科學的思想,主持建立了各個專業學科組,並積極倡導學術民主,在科學研究面前不論資歷深淺,彼此平等。他在中國科技大學創辦了近代力學系,並兼任系主任。在給學生講課時,他發現許多工農子弟因為經濟困難,買不起計算尺等學慣用具,就把自己剛出版的中文版《工程式控制制論》一書的稿酬,毫不遲疑地捐給系裡,資助貧困學生購買學慣用具。
作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的主要技術領導者,他不僅擔負著技術抓總的重任,而且經常身臨一線進行具體指導。在進行「兩彈結合」的導彈核武器發射試驗期間,為了確保人民的安全萬無一失,他竭盡心力。導彈上的元器件成千上萬,任何一個零件出現故障,都可能影響導彈的安全和可*。他就以表格的方式,把各種可能存在的問題一一列出來,詳細到晶體管、電位器、電容器、開關插座、螺釘螺帽等。這對需要思考諸多大事的技術統帥來說,是何其可貴。
許多了解錢學森的人都說,他是大科學家,但心裡始終裝著人民。20世紀60年代,是我國國防科技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而這時也是我國遭受三年自然災害,全國人民生活十分困難的時期。為了保證科技專家的正常工作,黨和國家想盡辦法給以照顧。聶榮臻元帥特意送去一些豬肉,交待給錢學森補充營養。有一天,炊事員看見錢學森太勞累,就為他做了一碗紅燒肉。平時和顏悅色的錢學森,一下子把臉沉了下來,批評工作人員道:「你們知道不知道,現在全國人民都生活困難,連毛主席、周總理都不吃肉了,你們居然給我做紅燒肉,黨性到哪裡去了!」不僅如此,錢學森又把自己剛出版的兩部科學巨著的稿費作為黨費上交。他說,我要和全國人民共渡難關。
在領導國防科技工作期間,錢學森經常深入地處沙漠戈壁的試驗基地。那裡自然條件的惡劣,人民生活的艱辛,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退出領導崗位後,他還牽掛著生活在那塊土地上的人們,思索著如何用科學改變那裡的環境。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發展沙產業的思想。他說:「我國沙漠和戈壁大約16億畝,和農田面積一樣大。沙漠戈壁並不是什麼也不長。」「沙漠和戈壁的潛力遠遠沒有發揮出來。」「沙產業就是在『不毛之地』搞農業生產,而且是大農業生產。這可以說是又一項『尖端技術』!」他還把自己獲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獎100萬港元,捐給了促進沙產業發展基金會。
錢學森現已94歲高齡,依然關心著國家的長遠發展,思考著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今年3月29日,他在解放軍總醫院的病房裡和身邊的工作人員作了一次長談。他說:「今天找你們來,想和你們說說我近來思考的一個問題,即人才培養問題。我想說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養問題,而是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問題。」他從美國的大學教育談到他的老師馮·卡門的教育方法,從自己從事科學研究的體會談到中國許多著名科學家的成長經歷,從「兩彈一星」的研製成功談到我國今後的長遠發展。他寓意深長地說:我們一定要「培養會動腦筋,具有非凡創造能力的人才」,「回國以後,我覺得國家對我很重視,但是社會主義建設需要更多的錢學森,國家才會有大發展。」「我今年已90多歲了,想到中國長遠發展的事情,憂慮的就是這一點。」
這就是錢學森——一位人民科學家的忠誠。
『陸』 錢學森真實發生過的故事
在交大的圖書館里,珍藏著一份分的水力學試卷,做這份試卷的人就是錢學森。在這樣一份普通的試卷之後,卻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原來錢學森在上海交通大學就讀時,品學兼優,各門學科都得90多分以上。
在一次水力學考試中,錢學森答對了所有的6道題,他的任課老師金老師很高興,給了錢學森100分的滿分成績。但錢學森卻發現自己答題時把一處符號「Ns」誤寫成「N」了。錢學森主動把這個小錯誤告訴了老師,老師也把100分的試卷該為了96分。
任課老師金老師一直保存著他的愛徒的試卷,即使在戰亂的遷徙中也一直保存在行李箱中。
在上世紀80年代錢學森再次回到母校的時候,金老師拿出了這份珍貴的試卷,贈與了母校。這份小小的試卷也反映了一位世界著名科學家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對學習、科研的一絲不苟、虛心誠實。————一份96分的水力學考卷
(6)錢學森的故事500字左右擴展閱讀:
1949年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誕生的消息傳到美國後,錢學森和夫人蔣英便商量著早日趕回祖國,為自己的國家效力。此時的美國,以麥卡錫為首對共產黨人實行全面追查,並在全美國掀起了一股驅使雇員效忠美國政府的狂熱。
錢學森因被懷疑為共產黨人和拒絕揭發朋友,被美國軍事部門突然吊銷了參加機密研究的證書。錢學森非常氣憤,以此作為要求回國的理由。
1950年,錢學森上港口准備回國時,被美國官員攔住,並將其關進監獄,而當時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Dan A. Kimball)聲稱: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 個師的兵力。
從此,錢學森在受到了美國政府迫害,同時也失去了寶貴的自由,他一個月內瘦了三十斤左右。移民局抄了他的家,在特米那島上將他拘留14天,直到收到加州理工學院送去的1.5萬美金巨額保釋金後才釋放了他。
後來,海關又沒收了他的行李,包括800公斤書籍和筆記本。美國檢察官再次審查了他的所有材料後,才證明了他是無辜的。
參考資料:網路-錢學森
『柒』 關於錢學森的故事作文600字
錢學森是我國的「導彈之父」,他在1935年赴美留學,拜馮。卡門教授為師,成為馮。卡門教授的得意助手,也是他的得意門徒。錢學森那是有著優厚的待遇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可那時,錢學森還是沒有忘記自己親愛的祖國。他對每一個誇獎他的人都會說:「我是中國人,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後能為人民多做點事。」在祖國剛從黑暗中走出來時,錢學森的回國之心就越發強烈起來,他把這件是告訴了和他一起的中國留學生,可他們讓錢學森現在不要回去。對他說:「現在祖國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現在回去搞科學研究,只怕有困難。」可錢學森沒有把這事當回事。
在錢學森打算離開洛杉磯的前兩天,美國的移民處給錢學森一封信——不準回國!移民局威脅道,如果私自離境,抓住了就要罰款,甚至要坐牢!過幾天被抓進了美國移民及歸化局看守所,「罪名」是「參加過主張以武力推翻美國政府的政黨」。 在看守所,錢學森像罪犯似的,被監禁著。錢學森曾回憶道:「我被拘禁的15天內,體重就下降了30磅。在拘留所里,每天晚上,特務要隔一小時就進來把你喊醒一次,使你得不到休息,精神上陷於極度緊張的狀態。而且還失語了。有許多人都想救出他。
我國毛澤東主席親自把美國的兩位俘虜給放回美國,經過一系列的努力後。錢學森終於在1955年10月18日,錢學森一家人終於回到闊別20年的祖國。 錢學森回國後為我國做出了許多貢獻。